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2分)

1. (2分) (2015高二上·山东期中) 英国BBC评选出影响中国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100件事中,抗战是其中之一。《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永远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弘扬抗战精神。国内外媒体关注抗战精神,是因为()

A . 优秀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B . 优秀文化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C . 优秀文化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

D . 优秀文化推动了社会全面发展

2. (2分) (2017高二上·湄潭期中) 近年来“微电影”非常盛行,其短小精悍的特点,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这意味着()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网络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2分) (2017高二上·佛山期中) 易中天在谈美国精神时说到:美国是这样的,你可以批评他,可以反对他,可以厌恶他,还可以仇恨他,却没法小看他。全世界都无法只当他不存在,对他满不在乎。原因何在呢?就在美国精神。易中天的话表明()

①美国精神已经成为提升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③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④美国精神促进了美国人民全面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4. (2分) (2020高二下·合肥月考)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陈凯歌等七位导演为祖国70周年华诞共同倾力打造的献礼片,影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向。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遇远实则紧密的关联。它具有感染力,既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刷新了国庆档献礼片的票房纪录。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与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与享用文化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②④

5. (2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让观众重新认识到诗词的美好与寓意,让青少年多了一份学习诗词的动力;《见字如面》则向观众呈递书信间的情感,体会书信文化的魅力;《朗读者》则通过朗读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并体会文字背后的故事。由此可以感悟到()

①优秀文化作品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完美的人

③我们应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自身精神世界

④流行文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励人们创造幸福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6. (2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家训作为一个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不仅会内化为个人一生的教养与原则,也在社会伦理政治秩序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传统文化的家训()

①是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物质力量

②是个人成长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

③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④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7. (2分) (2017高二上·长安期末) 2016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中美关系三十五周年》图片展展现了中国和美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和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时刻。同时,图片展也挑选了能够反映两国生活各个层面的作品,旨在通过展示体育、文化和艺术领域的知名人士照片,对两国关系进行历史性的回顾,也让观众领略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这表明()

①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多样性说明中美两国文化没有共同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8. (2分) (2020高二下·南阳月考) 阅读下面一组漫画。下列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有()

①家庭教育会潜行默化地影响孩子成长

②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生活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过程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9. (2分) (2018高三上·河北月考) 在生活中,有些人通过抹黑英雄人物、颠覆历史事件等来制造“笑料”“笑点”。此类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民族尊严、刺痛了公众感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对此,作为新时代公民应()

①规范个人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②利用大众传媒,积极传播英雄事迹

③尊重历史,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④弘扬民族精神,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0. (2分)《人民日报》载文强调,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促进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积极参与文化市场竞争,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基于()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标志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④文化决定着国家的软实力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②

11. (2分) (2019高二上·淮北月考) 有人不赞成现代汉语词典中加入英语词汇。其实英语词汇中加入汉语

词汇早已是事实,Suan pan(算盘)是最早来自汉语的英语词语之一,还有tofu(豆腐), Fengshui(风水)等,后来Dama(大妈), Gelivable(给力), 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等词汇也加入了英语词典。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启示有()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影响力增强的基础

②不同的文化在传播和交流中逐步融合趋同

③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对外来文化我们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熔铸百家的气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2. (2分) (2016高二上·四川期中) 《梦想合唱团》由8位明星召集8支梦想合唱团,通过合唱训练和竞赛,完成家乡的一个公益心愿。选手们用声音唱出了梦想的温度,用激情传递了坚持的力量,在荧屏上掀起了一场关于梦想的狂欢。这体现了()。

①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3. (2分) (2019高二上·内蒙古月考)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

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4. (2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浙江浦江县积极开展文化礼堂建设。他们依托古祠堂等有深厚历史文化印迹的建筑物,举办文艺演出、农民赛诗会,举行该地拥有的国家级“非遗”麦秆剪贴等展览。文化礼堂已经成为村民心中的精神家园。这表明()

①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会随着经济发展自然提升

②传统文化的养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

③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④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5. (2分) (2016高三上·福建期中) 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这些平凡人的行为告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

①要承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③要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坚持多元化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6. (2分) (2020高二下·合肥月考) 我们现在处于“微时代”:微信、微博、微商、“微电影”等。“微电影”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因②只要不断推陈出新就能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④新的传媒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7. (2分)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文化创新要为社会实践服务

③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18. (4分) (2017高三下·河北月考)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

①表明我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示世界文化包容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①来自实践,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促进作用

②具有科学性,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④对人的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因而是真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19. (2分) (2017高二下·天津期中) 语言是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语言也印证了历史,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社会变革,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新词语。这说明()

A . 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

B .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 . 每次社会变革都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 文化会经历一个从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

20. (2分) (2020高二下·江苏月考) 2019年7月28日,民族舞剧《彩虹之路》在甘肃兰州市首演。该剧讲述了西汉时期我国为互通有无,善交邻邦,共荣发展,开辟古今闻名的丝绸之路,以及在这一伟大历史过程中发生的一段段壮美故事,艺术再现那段璀璨历史文明的同时,吟诵了丝绸之路上各族人民友好和睦、平等交往、互惠共荣、繁华富强的大美诗篇。材料体现了()

①商业贸易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②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融合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④讲好中国故事,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1. (2分) (2017高二下·溧水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影响力的增强,汉语国际化进程开始全面加速并取得重大进展,如果让你以“汉语走向世界”为标题写一篇小论文,应当运用的观点有()

①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汉语国际化是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汉语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汉字国际化是世界文化繁荣的表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22. (2分)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A . 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B . 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 . 文化具有继承性

D . 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23. (2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中) 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历史。围棋是整个中华民族血脉交织、沁骨人髓的情愫。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由游戏到思想,围棋的思维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藏了东方文明最原始的能量。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②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围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4. (2分) (2016高二下·武邑期中) 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B . 汉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 . 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 . 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5. (2分)(2020·开封模拟) 2019年9月17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样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正式发布。“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向世界传递了务实、勤劳、友好的中国形象。“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代表宽容和融合。吉祥物的发布()

①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②表达了中国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愿景

③体现了世界各国文化在融合中统一

④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6. (2分)古代的工匠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令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的精品之作。而当下,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中,我们却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我们必须()

①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汲取营养

②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

③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坚守自强不息这一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7. (2分)(2018·绵阳模拟) 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让明星担纲“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有着向国宝鞠躬、向匠人礼敬的谦卑姿态,有着贯通古今、求索国魂的虔敬气场,让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活”起来。该节目成功的原因在于()

①实现了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不断赋予时代新内涵

③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

④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8. (2分) (2016高三上·福建期中)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①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②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③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④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29. (2分) (2020高二下·舒兰期末) 优秀文艺作品往往传递着充沛的情感,我们从“十年生死两茫茫,不

思量,自难忘”中可以读到诗人绵绵不尽的哀伤;;从《命运交响曲》中可以听出作曲家“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内心独白。这体现了()

①优秀文化能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②优秀文化由人所创造并能为人所享用

③通过文艺作品能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④优秀的文艺作品源于作者充沛的情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0. (2分)流行音乐火了,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一些人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这是因为()

①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可以满足大众不同层面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各种文化形式是同等重要的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和谐发展能繁荣中华文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1. (2分)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我们只要认真阅读,就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

A .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

B .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C . 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 . 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32. (2分) (2019高二上·南木林期末) 2017年9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国家标志制度。国歌立法的文化意义是()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33. (2分)“乱花迷眼频出新,测序算命借基因。穷通凶吉岂有定,莫倚高科狂吸金。”下图漫画中的文化现象()

A . 属于文化糟粕,应该依法取缔

B . 属于腐朽文化,侵蚀民族精神

C . 作为传统习俗,应加以正确引导

D . 应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34. (2分) (2017高二下·三明期中)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6年11月1日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民族复兴大势不可挡,两岸同胞都是民族复兴的参与者、获益者,只要国共两党胸怀民族复兴理想,广泛团结两岸同胞,就一定能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湾和平稳定,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这说明()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②上层建筑应适合经济基础

③意识活动引领社会进步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35. (2分)(2020·余姚模拟) 近几年,杭州市每年进行“文化精品”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良好市场前景的优秀创作项目推荐出来,进一步推动杭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A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 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C . 为文化强国梦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

D . 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36. (2分) (2017高二上·临川期末) 丁酉新春,《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文化是流动的历史,让古代的精粹流入今天的生活,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我们才能怀着自信从容前行。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经典文化的文化韵味

②文化自信离不开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④现代中国的前行需要从传统的文化原乡汲取精神力量

A . ②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③

37. (2分) (2020高二下·天津月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A . 传统文化

B . 民族精神

C . 毛泽东思想

D . 马克思主义

38. (2分)(2020·江苏模拟) 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凝心铸魂”彩车以五彩年轮、基石为车座,托举着火炬的造型,突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主题,寓意思想火炬的光芒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应当()

①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向

③牢牢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④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9. (2分) (2020高二下·舒兰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历史感,指向的都是文化的自信,是中国人共同拥有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应该()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繁荣世界文化

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先进文化

④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40. (2分)《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有高下优劣之分,多读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突出表明()

A . 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 . 自省、自律是提高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C . 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 . 凡是书籍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20分)

41. (5分)莫言“一诺”,让几代中国人“梦”想成真!莫言说“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高密市东北乡曾让他经历饥饿、焦虑、精神匮乏,但也让他找到了叙述根基与精神家园。莫言从小接受的“民间叙事教育”——听老人讲故事赋予了他天马行空、古灵精怪的虚构能量。因此,一旦遭遇当年以马尔克斯为首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即折叠变形为颇具东方色彩的“魔幻先锋”。莫言的想像力超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称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途径”的有关知识,说说莫言圆梦“诺奖”给予我们的启示

42. (5分) (2017高二下·扶余期中) 有专家指出,长江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

发挥文化的作用。要让长江流域的文化要素互相流通,文化感情更加密切,文化传统得到传承,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以更好地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谐度和持续度。只有文化这一软资源、智力资源、历史资源、非物质资源、创新资源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利用,才能通过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和人的品质、创新经济,减少对物质的消耗,使经济社会得到平衡,人地关系达到和谐。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角度,阐释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43. (5分) (2016高二上·拉萨期末)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广泛热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首期节目中,主持人随机选取了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团”进行测试。当“尥蹶子”、“貔貅”、“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词语出现时,“成人体验团”听写时错误频频。据不完全统计,即使“间歇”、“熨帖”、“黏稠”等较简单的词,“成人体验团”听写的正确率都不足5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l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中国人汉字书写方面的软肋。

上述现象引发了对“汉字危机”、“文化危机”的担忧。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自己的微博发起了一次运动,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另外,电脑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增多,很多人都说这个节目是为了拯救汉字书写文化。

结合材料,说明开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文化生活依据。

44. (5分) (2017高二下·扶余期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与此同时,以反腐为题材的纪录片也开始热播。

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一头白发,一脸忏悔,语气沉重,甚至痛哭流涕————这些画面,悄然间将“不敢腐”“尚廉洁”的理念吹拂入心,使人们在文化的浸润和艺术的熏陶中,逐步校正自己崇廉尚法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形可视的影视化表达,老百姓更容易接受,也更爱看。它有政治的热度、文化的温度,反映了我国社会当下的作风新状态、政治新生态、反腐新常态,在全国引起广泛好评。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成功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