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赢投资读书笔记

长赢投资读书笔记

长赢投资读书笔记
长赢投资读书笔记

《长赢投资》

《长赢投资——打败股票指数的简单方法》【美】约翰·博格著中信出版社2008年5月

序:常识助你成为投资市场的王者

·成功投资的全部真谛不过是常识而已。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尽管这些常识很简单,但是要转化为现实却并不容易。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我们就可以知道,成功的投资策略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拥有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事实上,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如果能做到这样,你就可以在市场上坐享通过股利和收益增长所带来的全部回报。

·实施这一策略的最佳途径非常简单:购买一直涵盖这种市场组合的基金,然后永久地持有下去。这种基金被人们成为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就是一个包含很多鸡蛋(股票)的篮子(投资组合),这样,我们就可以模拟任何一个金融市场或是市场板块(不容忽视的是,构建指数基金的基础也可以是债券和债券市场,或是那些“少有人光顾”的资产类型,比如说商品或不动产。今天,我们甚至可以把全部财产都转化为指数基金的形式,当然,前提是你有这个想法。这些指数基金涵盖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经济中各种各样的资产类别)。从定义上讲,标准的指数基金应该是一个涵盖整个股票市场的篮子,而不仅仅只包括其中的某一部分鸡蛋。因此,这种基金可以消除个别股票、市场板块已经基金经理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只留下整个股票市场的固有风险(不过,股市风险也够你承受的了)。幸运的是,令人欣慰的长期回报总能弥补短期结果带来的阵痛。

·事实上,这并不仅仅是一本探讨指数基金的书,它注定可以转变为我们对投资的看法和观念。因为一旦你领悟到金融市场的机理,你就会发现,要获得属于你的那份收成,指数基金是唯一的投资方式。而且在神奇的复利面前,这些与日俱增的收益永远也不会让你感到惊讶。·我们在哲理所讨论的是标准指数基金,它在投资范围上具有最广泛的多样性,在高达15万亿美元市值的美国故事中,它应该持有全部的股票,还应具有最低的经营管理费、零顾问费、极低的换手率已经非常高的税收利率。指数基金的操作并不复杂,它只需持有美国企业的股票,并按各股票市场与总市值的比例买进每一只股票,然后永久性持有。

·千万不要低估复利对投资回报的影响。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企业的年均资本收益率为9.5%,如果每10年按复利换算一次,最初投资的1美元就可以变成2.48美元;20年后就会变成6.14美元;30年后变成15.22美元;40年后变成37.72美元;50年后变成93.48美元。由此可见,复利的摩利的确神奇莫测。简而言之,美国企业稳定的增长、搞笑的生产

率、敏锐的智慧再加上源源不断的创新,让资本主义的财富创造成了异常正和博弈。在这种情况下,股权投资自然演变成了一场胜利者的游戏。

·企业的经营收益归根到底要转化为股市的回报。我当然不可能知道你在这些收益中分到了多少。但是,学术界的研究已经告诉我们,如果你是一个典型的个股投资者,你的年收益率很可能要比股市平均收益率低2.5个百分点左右。基于这个水平,按照S&P500指数以往25年内12%的平均收益率,你的年回报额还不到10%。最终的结果是:你在这个市场得到的收益仅仅是你原本应该拿到的80%。此外,我们还将在第5章里谈到,如果你是一个典型的共同基金投资者,你的结局将会更糟糕。

投资赢家和输家的最大区别点:常识

·如果你还不相信这就是巨大多数投资者的境遇,那么,你不妨静下心来,用冷酷无情但又公正无私的算术规则来认识这个问题吧。只有这些铁打不动的规则,才是这场游戏的主宰。作为一个整体,全部投资者的回报就是股票市场的整体收益。作为一个集体,我希望你能接受这样一个近乎残酷的现实:我们只能拿到平均数。在这个由所有投资者组成的大家庭里,任何一个人多赚到一点回报,就会有另一个人少拿到完全相同的收益。【考虑到投资股票短期内不可能分享到经济增长与股息回报,所以想靠短期投资获益的市场心里跟赌博无疑。只不过这种投机不会死得很惨——一般还不至于惨到血本无归。】因此,在扣除投资成本之后,股票市场上的游戏也就变成了一场零和博弈。

·但我们都应该认识到,投资游戏的成本在减少胜者收益的同时,却增加了输家的损失。那么,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呢?我们都心知肚明。只有站在那些赢家和输家之间的人,才是这场投资博弈中唯一的胜利者。也就是说,我们这些游戏中的主持人,永远都是最终的胜利者。在赛马中,胜利永远属于跑道;而强力球彩票的赢家当然是政府。投资也不例外。在扣除投资成本之后,股票市场上的博弈自然也就成了一场输家之间的游戏。

·没错,在支付了金融中介成本之后(我们一直在年复一年地支付着各种经纪人佣金、组合交易成本和基金管理费、投资管理费、广告营销费以及法律服务费和托管费),战胜市场就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失败者之争。市面上的投资专著层出不穷,告诉你在股市上赚钱有多么轻松,多么容易,但投资者永远都只能沦为最后的输家。事实上,如果再考虑到购买这些自我救助式投资大作的成本,投资便更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输家游戏。

·复利收益的神奇魔力造就了美国企业长期居高不下的生产率也成就了股票市场上同样令人叹为观止的复利回报。但是在强大无比的投资成本“敲诈”下,这些收益也就不足挂齿了。

对这场游戏中的任何一个投资者而言,实现超额回报、取得非凡成就的几率都是微乎其微的。不假思索加入这场游戏,只能让普通投资者享受股市长期收益的一部分。

·大多数投资于股票的投资者都认为,通过详尽调查,了解企业和股票,在交易时捷足先登,就可以让他们逃避投资过程中的种种祸患。但是在现实中,交易最清淡的投资者往往有机会实现大盘收益,而交易最频繁的投资者却注定成为输家。一项学术研究表明,在交易最活跃的钱1/5投资者中,月平均换手率超过21%。在1990-1996年股市最火爆的这段时间里,市场的年均收益率高达17.9%,但6.5%左右的交易成本却导致这些交易活跃者最终的年收益率只有11.4%,仅相当于市场收益率的2、3.

·共同基金投资者也喜欢盲目相信自己的无所不能。他们一句基金经理的近期优异表现或是他们长期优秀业绩来挑选基金,甚至雇佣投资顾问帮自己做出选择。不幸的是,投资顾问的成功率更低。此时,基金投资者似乎已经忘记了成本,他们心甘情愿地支巨额交易费用,承担着高昂的基金费和管理费,在极度活跃的组合换手率背后,是不可忽视的交易成本。基金投资者们坚信,他们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超一流的基金经理。但遗憾的是,他们错了

·相反,如果投资者买进股票之后便把他们扔在一边,而且绝不承担任何不必要的成本,成功的几率将比频繁的交易要高尚许多。原因何在呢?仅仅因为他们拥有的是企业,而作为一个整体,这些企业凭借其资本创造收益,并向所有者支付股利。诚然,很多公司并没有成功,不完善的经验理念、刻板僵化的经营战略和薄弱无力的管理,最终让他们成为资本主义竞争的本性——“创造性毁灭”——的牺牲者,让他们只能屈服于竞争对手。但是从总体上看,在起伏中前进的经济必将促使企业不断成长。

用常识投资:做市场上的真正王者

·本书将告诉你,绝对不要对金融市场上的操持者有任何恻隐之心,因为他们每年都会从你已经你一样的投资者收益赚到4000亿美元。本书还将告诉你,只需要买入股市上的所有股票即可。然后,持有它们,马上离开这个大赌场,远远地站在一边静观其变。只需要永久性地持有这个市场组合,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这个投资理念的优势不仅在于它的简单明了。它所依据的算术规则也是无可争议的。但是,要真正落实这些远离却远非易事。只要我们投资者接受混乱不堪的金融市场规则;只要我们依然沉浸在股票交易的兴奋中(却不管代价如何);只要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市场上还有更好的投资机会,这样的投资理念就永远是反直觉的。但是,我希望你能认真思考一下本书所阐述的诸多论点,它们也许会让你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激情。有了这本书,你便能加入这场投资革命,以一种更经济、更有效、更坦诚、收获更大的新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坚持投资者利益

至上的方式去投资。

·当然,要指望一本书便点燃一场投资革命,显然有点自视过高。在一个时代的传统主导意识面前,任何一种新思维都将招致怀疑、嘲讽甚至是位居。事实上,早做230年之前,托马斯·潘恩就曾经面对同样的挑战,他在1776年创作的《常识》一文就是燃起独立战争的星星之火。托马斯·潘恩在稳中写道:“对于下文所阐述的观点而言,其影响力显然还不足以使之成为民众的宠儿;长期以来排斥异己的趋同意识,让我们已经习惯于不加批评地接受传统。于是,周遭的一切都披上了真理的外衣,任何背离传统习俗的观点都会受到当头一棒。但喧嚣和吵闹瞬间消逝,时间中将改变世俗的信仰。与之相比,理论的力量就显得孱弱无力了。

在下面的段落中,我所讲述的无非是事实、平淡无奇的论点和常识而已;只要抛出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意识,让思维和情感拜托世俗传统的枷锁,即使没有任何理论为基础,也一样能理解并接受这些常识;任何人都注定将诡异到人的本性,至少不会背离这一本性,因此,让思维的翅膀拜托时代股息的约束吧。”

·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托马斯·潘恩这些朗朗伤口的伟大论断依然为世人所传诵。独立战争早就了《美国宪法》,时至今日,它依然住在着美国政府和公民的责任已经美国社会的组合结构。正是受他的启发,我才把1999年初版的书命名为《共同基金常识》,并在书中要求投资者放弃偏见,不要让眼前的成规限制自己的事业。在本书中,我仍然重申这一观点。

·《共同基金常识》一书中谈到理想中的自我时,我还提到了迈克尔·凯利讲过的一句话:“(理想主义者)最大的梦想就是有足够的人倾听他的教诲,而且他的教诲又足够详细,足够深入,有足够的思想性——迟早有一天,他会突然发现,每个人都将接受他的观点,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而本书就是我尝试着去向众多和你一样的人去讲解金融体系的奥秘,因此,我自然希望你能足够认真地倾听,足够深刻地去领悟,足够用心地去感知,有一天,你将会突然茅塞顿开,接受我的观点。到那一天,缠绕在你身边的问题将迎刃而解,同时,你将作好参与这场游戏的准备。

·有人也许会认为,作为先锋指数(1974)和世界上第一个共同基金(1975)的创始人,我自然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劝说你接受我的观点。我确实有这样的动力!但真正促使我这样做的,决不仅仅是财富的力量。相反,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想让那些曾经在多年之前创造了先锋集团根基的所有要素,它所拥有的全部价值观、构架和策略,也能让你走上财富之路。

·在指数基金刚刚诞生的那段日子里,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是那么的微弱。但也不是没有极富远见和思想的人,就有那么几个令我备受尊敬和感激的人对我的观点深信不疑,正是他们的想法激励着我坚持下去,继续追逐我的梦想。今天,很多睿智成功的投资者让指数基金的概念更加丰满并趋于完善。而在学术界,指数基金也已经成为工人的投资准则。不过,你也要听听“投资界的回音”。不妨听听这些毫无企图、只是想探究投资真相的专家是怎么说的。在每章末尾,我们都可以听到他们的声音。

·比如说萨缪尔森(我的书就是为他而创作的,因为他就是我的灵感之源),他的赞誉让我倍受鼓舞:“博格对指数基金的深入认识,可以让无数人受益无穷,20年之后,我们就会成为周边邻居羡慕的对象,与此同时,我们的投资却可以逍遥自在,轻松自如。”

·不过,也可以引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诗:“这是使你平淡的礼物,这是使你自由的礼物,它将洒落在属于你的每一处。”如果把这句诗用到投资上,无非是在告诉我们:如果仅持有指数基金,你就几乎可以免除这个金融体系强加给你的所有多余的成本,日积月累,你的财富自然会与日俱增,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它们就可以为你所用。

·没错,金融体系当然不会永远一成不变。但是,不管变化有多么的冷酷无情,都无法阻止你照看好自己的财富。你根本不必让自己置身于这场昂贵而愚蠢的游戏之中。如果你想在游戏中成为赢家,拥有实实在在的企业资产,而不是参加一场企图打败市场、但最终必输无疑的游戏,首先一定要动用自己的常识,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体系,按照尽可能消除一切不必要费用的原则去投资。然后,不管我们的企业在未来将创造怎样的回报,都会毫无保留地反映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上。于是,你就可以坐享应属于你的那份蛋糕。当你认识到这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时,你就会发现,所有这一切不过是常识而已。

约翰·博格

2007年1月5日股票市场就是一个巨大的干扰器,它把投资者的注意力吸引到那些转瞬即逝、起伏不定

的投资预期上,而不是去关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投资回报只能源于企业经营收益的长期积累。

股票收益的二重性:投资收益和投机收益

第9章最后的审判

绝对不要根据短期回报选择基金,尤其是在大牛市期间更是如此。

共同解决领域造就的明星很少是真正的恒星;更多的不过是流星而已,如闪电般划过天

空,便消逝在茫茫的天际之中,只留下一丝淡淡的痕迹。

第16章格雷厄姆的指数投资

管理不善的经济只能在短时间内早就虚幻的巨额利润,这些原本不存在的收益最终将不

可避免地化为灾难。

正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常识、清醒的思维、追求简洁的态度以及对金融史的认识,再

加上他对长期投资这一原则的坚定不移,才构成了他的全部投资哲学。

第17章最后的审判

除非我们能解释收益的源泉,否则,以往的收益毫无价值。

就像日出日落一样永恒不变的是,指数基金在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将继续保持下去。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扩大资产规模是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因为只有资产规模的增长才

能给他么带来不断膨胀的费用收入。实践表明,当中小型基金凭借其灵活性实现超额收益的时候,就会吸引大量的现金流入,最终演化为臃肿笨重的大型机具,于是,其收益能力逐渐回归至股市的平均水平,从此归于平庸而无力东山再起。

.归根到底,基金业中将自毁前程:不完善的政府管制,以及基金业对投资者的食言,

两者结合必将使整个行业面临致命的威胁。借助于机会主义式的营销和投资者对“新产品”的猎奇心理大肆敛财,纵然是再出色的超额回报也不可能弥补如此之高的成本。虽然在这个行业中充斥着极具天赋和学识,同时经验丰富的职业基金经理,但在激烈的相互竞争之下,全部基金经理也只能领受未扣除成本之前的平均利润;但是,一旦扣除这些高昂的成本和费用,他们注定要成为失败者。

“哦,陌生人,请记住,算术永远是科学之父。”

第18章投资者的未来(不要当随机致富的傻瓜,做一个漫步华尔街

的指数投资者)

聪明的投资者,首先要区分“生机钱”和“取乐钱”。

只有简单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答案,复杂毫无益处。

在这个市场上充斥着不乏天分和魅力而又别有用心的基金经理和财务顾问。遗憾的是,

所有有损于投资行业的活动似乎都不缺少激情和诱惑力。但是,当激情散尽之后,我们才会发现,根本就不存在没有风险、稳赚不赔的投资之道,这样的预期不过是一厢情愿。

与市场收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同时又承载高额成本的封基?绝对不行。

只要不超出范围,一定程度的变通完全是可以接受的。根据我的经验,比较理想的配置

是85%投资于核心基金,10%分配给价值股基金,5%投资于小盘股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目的在于储蓄,而不是投资。在任何情况下,资产配置几乎都是决定长期投资收益的最重要的因素。

译后记

“投资的阵地就是常识。拥有一个充分多样化的股票组合并长期持有,这就是胜利者的奥秘。从理论上讲,任何打败市场的企图都是痴心妄想,因为股票市场的战斗原本就是一场零和博弈。但是在扣除巨额的投资成本之后,就只剩下失败者了。”

投资学读书感悟

投资学读书笔记与感悟本杰明?格雷厄姆,其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的投资者,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沃伦?巴菲特,世界着名天才投资者,被称为“股神”,福布斯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世界级大富翁。还有马里奥?加比例,格伦?格林伯格……通过这本书,我又接触并了解到了更多投资学领域的着名人士,读到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忠告,建议和方法。下面是我的一些摘抄和感想。 价值投资者永恒不变的原则是——只投资于市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资产。价值投资理论的要诀:价格低于价值,并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就该买入该证券。通俗的说就是在安全的情况下,低买高卖。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经济价值毫不关心,而是将精力集中于交易数据,即证券价格的波动性以及交易量,以此来研究预测证券未来价格走势。你必须知道自己有何学识,并要能够区分一般的能力和与生俱来的理解力。通俗的说就是要充分的了解自己,寻找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理性投资,理性做事,不至于在超越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上遭遇失败。谨记债券市场上的名言——“不要与历史记录抗争””趋势是你的朋友”“卖掉跑输的马,让跑赢的马继续参赛”,看似简单的话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或许每个人都能理解,但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吗?不会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巴菲特可能不会脱颖而出,也就是个普通人。秉持稳健投资和集中投资的理念,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是像巴菲特一样谨慎的投资者投资市场的基础,是所有投资策略的基石。然而,保住资本额并不意味着咋投资市场上畏首畏脚,而应该积极展开管理风险,就是说要学会多方向投资,预测风险等等。充分了解股票投资,不了解股票市场就像是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一样,最终的结果只会一败涂地,包括股票的概念,股票的发行,股票的交易,股票的种类,构成……做好投资前的准备工作,不管在哪个阶段,都尽量保持心平气和的投资态度,不然不仅得不偿失,还会影响下一步的正常投资。从新闻上看到了股民的种种反应,总觉得良好的心态太重要了,毕竟这是投资,有风险,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尽量调整心态,期望值不要太高。追求简单,避免复杂:这是巴菲特给投资者的一个建议,也是他自己百试不爽的投资方式,其实理解起来也很简单,作为普通投资者,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把握好两件事:投资什么,什么时候投资。就像前面说的低买高卖一样。 放长线钓大鱼。投资者应该相信,即使是小钱,只要看准好公司,长期投资也可以发大财,就是说对于投资者来说,分析的要尽量透彻,然后就是买入等待,“短线而言,股票市场投票机,人气旺的股票走高。但是,长线来看,股票市场是体重计,本只好的股票永远不会寂寞”。“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家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他十分钟“,这是巴菲特对于持股事件长短的形象说明,他善于长期持股,但是,很显然,前提是已经分析出这是优质股票。看了关于巴菲特等人的投资学着作后,才真正把他们当作风云人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 按照劳伦斯.科明汉姆的划分,世界上存在五种投资模式:第一种是价值投资,依靠对公司财务分析寻找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以格雷厄姆、巴菲特为代表。第二种是增长投资,投资者寻找那些经营收益能够保证公司内在价值迅速增长的公司,以菲利普.费舍尔和彼得.林奇为代表。第三种是指数投资,通过购买股票来复制市场指数,以约翰.伯格为主。第四种是技术投资,采用各种图表来收集市场的行为,为此来显示投资者预期是上升还是下降,市场趋势如何,以威廉.奥尼尔为代表。第五种是组合投资,试图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管控风险,这种策略始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伯顿.莫卡尔的《华尔街漫步》。 其中,科明汉姆将技术分析划入了投资模式的一种:技术投资派。他认为技术投资人士并不关心价值,只关心价格。但显然威廉.奥尼尔不仅仅关心价格,他很强调基本面的分析。 实际上技术分析分支出两个不同的流派,一个是基本不关心企业基本面问题,一个是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后者更派生出所谓的“动力交易”(有些叫动量投资模型)(momentum trading)。 科明汉姆认为价值投资是一种思维方式,其特征是习惯性的将股票价格与背后公司业务的价值联系起来。价值投资与所谓增长投资之间根本不存在天然的差异,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价值投资在1929年之前已经得到很多投资者的实践了,但在此之前,世界股市的主流还是投机,投资者甚少对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之间的联系感兴趣。价值投资真正的确立就是格雷厄姆主要著作:《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顺便哀悼一下证券分析中文版序言作者王益同志 )。其中前者是投资策略描述,后者是具体技术实现。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第一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另外两个基石,一个是约翰.威廉姆斯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一个是菲利普.费舍尔发现的成长股理念。 这本书,尽管已经看过很多遍,但仍然值得再次阅读一次。我认为必读的经典,一定是这样的:经典作品;作者长期从事投资、投机(至少30年以上),并且善始善终,最终获得较大财富;具有独立的投资理念;或者在数据分析和事实描述方面有独到性和客观性。 (一) 投资策略: 格雷厄姆在开篇便提及两个投资谏言: 1、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2、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格雷厄姆在开篇提到人性问题,他认为尽管时代变迁使得证券类型等出现巨大变化,但人性基本是相同的,有些类似于livermore所说的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一样。格雷厄姆另外精炼的总结了三个不变的基本原则:1、如果投机,最终你将(可能)失去钱。2、当大多数人(包括专家)悲观时,买;而当他们相当乐观时,卖。3、调查,然后投资。

关于《聪明的投资者》的版本问题

关于《聪明的投资者》的版本问题 按:有人问起《聪明的投资者》的版本问题。实际上,刘建位先生已于2010年12月发表过《巴菲特推崇十本书:聪明的投资者》一文,对《聪明的投资者》的五个版本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以下是刘建位先生的研究成果。 核心提示: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投资者?巴菲特的回答是:阅读。如何成为像巴菲特一样的投资者?巴菲特研究者刘建位的回答是:读巴菲特读过的书。今后一段时间,刘建位将在21世纪网专栏中推出系列文章,告诉你巴菲特推崇哪些投资书籍,并从哪些书中得到启示。此篇为该系列的第四篇:巴菲特最推崇的十本书之二:《聪明的投资者》(下)。 格雷厄姆独立完成《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修订,他并不完全赞同巴菲特的改动。 本·格雷厄姆非常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议读者应该从书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观点并在工作中加以运用。他并不认为学生、读者或同行们应该与他提出的原则或其他人提出的原则严格地保持一致。

格雷厄姆经常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进行检查,提出挑战。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格雷厄姆才会每隔5到8年就对《聪明的投资者》进行一次修订,1949年第一版,1954年第二版,1965年第三版,1973年第四版。第四版是格雷厄姆本人修订的最后版本,巴菲特明显最推荐《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巴菲特本人为格雷厄姆修订第4版提供了很多帮助,二是格雷厄姆去世后巴菲特专门给第四版写了序言。 根据《格雷厄姆论价值投资》(“Benjamin Graham on Value Investing :Lessons from the Dean of Wall Street”by Janet Lowe )书中第12章的记载,格雷厄姆晚年的健康状况日趋恶化,但他仍坚持修订《聪明的投资者》。1973年,79岁的格雷厄姆修订的《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终于问世了,这里面凝结着他的学生和密友巴菲特的支持和帮助。 畅销书《金钱游戏》和《超级金钱》的作者亚当·史密斯说,1970年,格雷厄姆从法国回来时,邀请亚当·史密斯在皇宫大酒店共进早餐,在席间谈到了与人合作修订《聪明的投资者》的想法。史密斯说,本当时的唯一人选是沃伦·巴菲特(详见《超级金钱》2006年版序言)。格雷厄姆的确找了他

尤金《代理问题和企业理论》个人读书笔记

《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读书笔记 碎碎片片 文章题目: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作者:尤金·法玛(Eugene F.Fama) 尤金·法玛教授可以称得上是金融经济学领域的思想家。法玛教授1939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储塞州波士顿,是意大利裔移民的第三代。1960年毕业于马萨储塞州Tufts大学,主修法文,获得学士学位,这就是一个看起来不像是日后会成为财金学界大师的开始。1960-1963年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攻读MBA,1963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股票市场价格走势”。1995年,比利时鲁文大学授予法玛荣誉博士学位。尤金·法玛在就读Tufts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时参加了诸多的学术团体。 法玛教授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包括投资学理论与经验分析、资本市场中的价格形成、公司财务、组织形式生存的经济学。他在经济学科的若干领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金融学独立为一个学科以及成为经济学中一个独立领域的进程中,是当之无愧的先驱。 出处:本文原载于[美]《政治经济学杂志》第88卷第2期(1980年),第288-307页。 一、写作动机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关注着企业中的决策是由非股东的管理者的行为而产生的激励问题,导致企业“行为”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发展。但这些理论舍弃了古典的企业模型——经营企业仅仅是为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是统一的,而赞成集中研究控制企业但不拥有企业并与古典的“经济人”相去甚远的管理者的动力问题。代表有,鲍莫尔(1959)、西蒙(1959)、西尔特和马奇(1963)以及威廉姆森(1964)。 最近,经济学文献倾向于舍弃古典的企业模型但接受古典的经济行为形式,企业被认为是生产要素间的一系列契约,每一种要素为其自我利益所驱使。因此,强调在组织中通过契约来界定产权的重要性。代表有,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1972)与詹森和梅克林(1976)。 作者认为,阿尔奇安和德姆塞斯,詹森和梅克林的见解——将企业看作是生产要素间的一系列契约——是远远不够的。在古典理论中,代理者是企业的化身,既是管理者又是剩余风险的承受者。但,这种见解不能解释,现代大公司里企业的控制权和证券所有权是分离的。 二、主要观点 在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观点中,证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可以解释为经济组织的有效形式。作者放弃了公司在任何意义上都是所有者的假定,并把企业家的概念搁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将管理与承担风险两种职能归给企业家,而着两种职能在将企业称为是一系列契约时,自然被作为分离的要素来处理。企业为来自其他企业的竞争所约束,被迫改进有效监督整个队伍及其个别成员业绩的手段。另外,企业的个体参与者,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内外部都要正确面对市场为他们的服务所提供的准则和机会。 三、分析框架 1、企业所有权概念的不相干性 管理是一种有特殊作用的劳动——协调投入活动和贯彻投入要素间达成的契约,都有“决策”的特性。风险承担者的作用,即接受不确定性和在每一个生产期结束时总收益与总成本间可能为负的结果。通常,风险承担者通过事先提供财富来保证契约的业绩。以这种方法,承担风险的职能和资本与技术的所有权就被结合起来。然而,资本所有权不应与企业所有权混为一谈。因此,理解控制企业决策并不必然是证券持有者的天职第一步是,消除企业由证劵持有者拥有的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第二步,摒弃企业家这一角色的观念。 2、管理和承受风险:更仔细的考察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沃伦 ?巴菲特“完整地传达了格雷厄姆的巨大成功和广受欢迎的投资方法所包含的基本原则。”——《货币》杂志“格雷厄姆对于投资的意义就像欧几里得对于几何学、达尔文对于生物进化论一样重要。”——纽约证券分析协会“格雷厄姆的思想,从现在起直到 100 年后,将会永远成为理性投资的基石。”——沃伦 ?巴菲特假如你一生只读一本关于投资的论著,无疑就是这本《聪明的投资者》。 ——著名财经杂志《财富》的评论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1894~ 1976 年)美国经济学家和投资思想家,投资大师,“现代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格雷厄姆生于伦敦,成长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著有《证券分析》 (1934 年 )和《聪明的投资者》 (1949 年 ),这两本书被公认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投资圣经”,至今仍极为畅销。 初读《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是 13 年刚毕业。数学系出身,仅有的一点经济学基础,没有半点金融实操经验,看过一遍之后觉得索然无味,不知所云。前段时间老师要求要写读后感,于是国庆几天又安安静静耐心的把书看了一遍。一年多的金融研究生生活,半年惨痛的投资股票经验,令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经典自有经典之处经典之言,第二遍读下来,不禁佩服几十年前的经济大家,竟能写出二十一世纪的当下依然能作为投资良策的书籍。

研一的时候,将大学没学习过的种种经济金融书籍都略读了一遍,总算是将金融学的基础都大致补齐了。并在股市约四千点的时候入市,投的钱不多,但是没有任何实操经验,也没有良好的投资策略,对股市没有确切的了解而盲目投资,导致了在六月后股市暴跌中损失惨重。带着这些经历,重读本书,也算是一种新的思考经历。 格雷厄姆在开篇中,便给投资者提供了两个投资谏言: 其一,如果你总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或者显而易见的事情,那你肯定赚不到钱。其二,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加重要。对于这两点,我觉得第一点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你总是做偏门但是正确的事情,你有可能会赚到钱,因此,学习格雷厄姆,就是在做大家都不愿意或者都不去做的事情。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总是跟大部分人一样赚不到钱,而有更大的可能性能赚钱。第二点,技术是重要的,但是精神态度,是否能够在狂热的市场面前保持冷静,是否能够在悲观的市场面前保持热情,比技术更加重要。 格雷厄姆在文章中多次描述投资和投机的区别,他认为投资就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保证本金安全前提下,去争取满意的回报。而投机则完全试图从市场价格波动 **利。实际上格雷厄姆也并没有强烈的忠诚于价值投资,他非常清醒的认为:“从崇高到荒谬只有一步之遥,而普通股投资和普通股投机也只有一步之遥。”而他分析,投机主要是由于人的本性使然:“投资者潜意识和性格里,多半存在一种冲动,它常常在 .欲望的驱使下,未意识的去投机,去迅速且刺激的暴富。”格雷厄姆最后很通俗的描述了投机者的特征:

卧底经济学读书笔记

《卧底经济学》读书笔记 先来本书说下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你喝咖啡,谁赚钱 星巴克为什么风靡是他的服务很好,口味很佳,事实这两项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和房价一样,那就是位置,位置,位置!为了那个位置他们会和房东签排他协议,否则绝不入驻。那些昂贵的位置成就了他们。人流高峰期的骨骼基于喝上一杯咖啡,他们对价格麻木不仁,这时位置的优势就体现出来。 稀缺性,也就是不可代替性,决定了还价能力。 伦敦地产昂贵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绿化带,它限制了土地的可用范围,使得租户的钱留下过了地主。而曼哈顿的轻轨就不让地主喜欢了。 既得利益者都愿意免于竞争、享受垄断性,他们也会不顾一切达成该目的:建立绿化带、限制竞争者的进入都是很好的办法。 ; 技能型移民降低了技能型当地人的工资,非技能型移民降低了非技能型当地人的工资。 第二章超市对你隐瞒了什么 第一级价格歧视: 个体定位,将每位顾客当成独立的个体,根据他愿意支付的价格来收费。 群体定位:向不同群体的成员提供不同的价格。人们往往不反对这种方式。 自我定位:让顾客自己承认,他们对价格并不敏感。 最出色的价格定位者在增加利润时,总是将自己i的努力与桑心联系在一起。 " 如果你想买便宜的东西,不要尝试去寻找什么东西都卖的便宜的商店,要尽量去买便宜的东西。 为什么大卖场的那些自有产品包装都那么差他们不愿意花钱做好包装,卖高

价钱吗不是的,因为那样做的话,其他高价的同类商品会难卖,同样那些厂商可能会不跟他合作,所以他不能那样做,而且也恰好给了顾客一个印象,你要买便宜的,那就只有这种烂包装的。 第三章完美市场和“真话”世界 任何价格体系都有一个基本原则:商家和消费者不用必须按照某种特定价格购买和销售商品,他们总是可以选择退出。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应该是这样的情境: 1、公司都以恰当的方式制造商品 2、工地都在制造恰当的商品 ¥ 3、商品制造遵循了恰当的比例 4、商品流向了恰当的人 效率与公平:领跑理论,恰当地进行一次性征税和补贴,使每个人位于公平位置。 第四章城市交通 市场失灵的三个严重问题:稀缺力量,信息缺失,对局外人有副作用的决策。对于交通拥堵问题,更重要的是司机支付的边际价格,也就是下一次出行支付的价格。大学鼓励学生饮酒保持节制时,可以采用按杯收费的办法。针对外部效应(正面的、负面的)收费,不失为一种好的激励手段。经济学家关心环境,都梦想这样一个世界:环境不再是用来道德表态的问题,而是与市场和“真话世界”恰当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激励机制,能够促使普通人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行事。 第五章内幕消息 - 如果交易的一方拥有内部消息,而另一方没有,那么市场就不会良好的运行。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在相互竞争的生产商之间做选择,这既给他们提供了功力,

06、lip师兄-《聪明的投资者》带读 -皮卡丘

20170211 《聪明的投资者》带读 (作者: lip师兄 编辑:皮卡丘) 一、序 第四版序,这本书有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它请股神来写序,股神自己懒得出书,他居然会去写序,原因很简单,对吧,这个是他的恩师,是他的老师,他之所以发家,也就是靠着这套理论。 第二段,我觉得格外需要注意下,这一段的话给很多初学的投资者很多鼓励吧,他说的是说“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也就是 我们的信息优势,并不需要你某某大官,某某高管的儿子),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稳妥的知识体系,第二方面就是 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当然在我看来,这两个方面其实是同一个方面,因为当你的知识体系足 够充足完备的时候,你的情绪自然就能够控制下来,对吧?就像,我们都知道,感冒是因为感染 了细菌,感染了病菌,那我们只需要多喝水,吃点感冒药就能好,那我们一点都不会慌,那如果,你不知道感冒的这个原理,那你就会很慌张对吧?你为什么会发热啊,你为什么会头晕啊,是不是有恶魔降临啊,是不是你昨天触犯了某个神灵啊,这个就是情绪有问题,但是你现在感冒,除了有点晕,其实谁一年到头不感冒个一下对吧?这个就是我一直认为的知识才是控制情绪的根源,你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自然就不会慌了。)“ 第三段,有个点要注意,就是说,巴菲特他认为,能否取得优异的投资成果,既取决于你付 出的努力和拥有的知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说你所处的市场有多蠢,如果你所处的 股票市场,也就是你的对手们其他投资者们越蠢,你的机会就越多。这个很容易理解,所以呢, 很多人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的新手股民或者其他人会吐槽,”哎呀,中国什么垃圾市场啊, 全部是散户横行,全部都无效啊,怎么怎么样,然后就是说,需要这个市场有多么的公平、合理、高效才能赚到钱。其实不然,市场越无效,我们才能越好赚到钱。比方说,我举个很极端的例子,

投资学读书笔记与感悟

投资学读书笔记与感悟 本杰明?格雷厄姆,其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 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的投资者,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沃伦?巴菲特,世 界著名天才投资者,被称为“股神”,福布斯排行榜上 名列前茅的世界级大富翁。还有马里奥?加比例,格 伦?格林伯格……通过这本书,我又接触并了解到了 更多投资学领域的著名人士,读到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忠告,建议和方法。下面是我的一些摘抄和感想。 价值投资者永恒不变的原则是——只投资于市 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资产。价值投资理论的要诀:价格低于价值,并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就该买入该证券。通俗的说就是在安全的情况下,低买高卖。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经济价值毫不关心,而是将精力集中于交易数据,即证券价格的波动性以及交易量,以此来研究预测证券未来价格走势。你必须知道自己有何学识,并要能够区分一般的能力和与生俱来的理解力。通俗的说就是要充分的了解自己,寻找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理性投资,理性做事,不至于在超越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上遭遇失败。谨记债券市场上的名言——“不要与历史记录

抗争“”趋势是你的朋友““卖掉跑输的马,让跑赢的马 继续参赛”,看似简单的话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或 许每个人都能理解,但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吗?不会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巴菲特可能不会脱颖而出,也就是个普通人。秉持稳健投资和集中投资的理念,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像巴菲特一样谨慎的投资者投资市场的基础,是所有投资策略的基石。然而,保住资本额并不意味着咋投资市场上畏首畏脚,而应该积极展开管理风险,就是说要学会多方向投资,预测风险等等。充分了解股票投资,不了解股票市场就像是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一样,最终的结果只会一败涂地,包括股票的概念,股票的发行,股票的交易,股票的种类,构成……做好投资前的准备工作,不管在哪个阶段,都尽量保持心平气和的投资态度,不然不仅得不偿失,还会影响下一步的正常投资。从新闻上看到了股民的种种反应,总觉得良好的心态太重要了,毕竟这是投资,有风险,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尽量调整心态,期望值不要太高。追求简单,避免复杂:这是巴菲特给投资者的一个建议,也是他自己百试不爽的投资方式,其实理解起来也很简单,作为普通投资者,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把握好两件事:投资什么,什么时候投资。就像前面说的低买高卖一样。

股市真规则pdf 股市真规则读后感三篇

股市真规则pdf 股市真规则读后感三篇【--合同书】 看完了一遍《股市真规则》,感觉在脑海中好像只留下了一个 大致的印象。看来要想真正领会,还要结合实际操作多读几遍才行。 书的后半部分是关于各个一级行业的分析。看了之后,对于这 些行业的状况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包括:行业模式、该行业的一般盈利能力、主要竞争优势、主要存在哪些风险、需要着重注意的指标等。以前对行业的概念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看了这些分析,真是觉得大开眼界。 长江电力应该属于书中所讲的“公共事业行业”吧。不过长电 的所处的环境似乎跟书中所说的不太一样。国家的管制程度不一样吧。 《股市真规则》给了我很多启发,但我觉得读一遍还远远读不懂。就像Steel给我的指导那样,结合实践,反复阅读体会。 到目前为止读完了《股市真规则》的前半部分,主要介绍了怎 么分析公司、给公司估值。我觉得收获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聪明的投资者》使我知道了价值投资的意义,《股市真规则》使我感受到价值投资的乐趣。看着书中一步步地去分析一家公司,我觉得很受吸引。书中的例子,戴尔和惠普,我对这两家公司的产品都有所了解,名字也不陌生,可是显然说不出这两个公司各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缺点。看了书里的分析顿觉大开眼界,原来公司是这样的……好佩服作者犀利的目光!我觉得分析公司,预测将来世界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很有挑战性也很有乐趣的事情。 二、看了序言之后,我深刻地感觉到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需要广泛阅读。晨星公司创始人、序言的作者乔?曼索托阅读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有的年报,并说“这一切使我的生活随之改变”。因此,我也想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有年报。 三、分析公司、估值的方法。不过这些方法我还没有实际试过,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用好。看着作者分析一家家公司,思路很清晰,感觉好像并不难;我会试着分析长江电力看看。 另外,也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既然有像晨星公司这种咨询公司存在,为什么我们还要自己分析呢?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即成为股市上的《圣经》。它的作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聪明的投资者》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本书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本书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本书后面,作者列举分析了几组案例,论述了股息政策,最后着重分析了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性”问题。《聪明的投资者》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旨在对普通人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本书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的原理和投资者的态度方面,指导投资者避免陷入一些经常性的错误之中。 阅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这本书像所有的经典著作一样,会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你读得越多,就理解得越深刻。以格雷厄姆为向导,你必定会成为一个非常聪明的投资者。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本书能够准确和清晰地提供这种知识体系,但对情绪的约束是我们自己必须做到的。 此外,我还总结出了:投机者最实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市运动的态度上。投机者的兴趣主要在参与市场波动并从中谋取利润。投资者的兴趣主要在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适当的股票;市场波动实际上对他也很重要,因为市场波动产生了较低的价格使他有机会聪明的购入股票,又产生了较高的价格使他不买进股票并有机会聪明的抛出股票;购买的证券类型和想得到的回报率不是取决于投资者的金融实力,而是与知识、经验、气质相联系的金融技能;对进攻型投资者,他购买的股票价格所表示的企业总的市场价值,不要过于高出实际记录和谨慎的前景预测的价格。 以下为作者在每章开篇前面对章节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1)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2)每个人都知道,在市场交易中大多数人最后是赔钱的。那些不肯放弃的人要么不理智、要么想用金钱来换取其中的乐趣、要么具有超常的天赋,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并非投资者;

财经学院读书笔记的模板和书目(1)

附件1: 财经学院 专业学习论坛读书笔记 题目 阅读时间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填写时间:年月日

财经学院 专业学习论坛读书笔记写作要求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而且能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按照我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每个学生在第1-6学期阅读培养方案所列的必读书目,做好读书笔记。我院专业论坛读书笔记写作要求如下: 1.学生必须提交读书笔记,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经历,做出比较深入的读书心得,提出一定见解。 2.每篇读书笔记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2000字。 3.读书笔记必须真实,能反映出专业书籍的基内容及本人体会和感受,严禁抄袭。 4、读书笔记使用统一封面。 5.读书笔记的格式要求 (1)A4纸正反两面打印,上、左边距一律为2.5cm;下、右边距一律为2cm。(2)页眉:宋体、小五、居中,内容为“财经学院专业论坛读书笔记”;页脚:正文页码,Times New Roman,小五、居中;封面不编页码。 (3)正文:宋体,小四,行间距22磅。

财经学院专业学习论坛读书笔记评分标准 一、优秀:完成规定数目读书报告,认真阅读原著,按时送交读书报告,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概述准确,能简要围绕阅读书目提出独到见解,抓住重点;能够结合问题,逻辑推理,并予以论证;能结合现实现象展开讨论,体现出新意和深度思考。行文流畅,文字优美,论证严密。(在校级或以上及有关报刊上发表读书报告或有关文章的,该门课程可直接评为“优秀”,上交读书报告时需提交相应佐证材料)。 二、良好:完成规定数目读书报告,阅读原著比较认真,按时送交读书报告,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和文字表达比较清晰,概述准确,能发表自己的真切感受和收获,抓住重点,行文较流畅,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创新意识。 三、及格:完成规定数目读书报告,按时送交读书报告,态度端正,字迹工整。 四、不及格:不认真阅读原著,没有完成规定篇目的读书报告,不按时送交读书报告或内容空洞无物、读书报告质量极差或者抄袭等。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1500字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1500字: 《聪明的投资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代表作,巴菲特称在看到这本书之后,仿佛看见了上帝。 本杰明?格雷厄姆是美国经济学家和投资思想家,投资大师,“现代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格雷厄姆生于伦敦,成长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著有《证券分析》(1934年)和《聪明的投资者》(1949年),这两本书被公认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投资圣经”,至今仍极为畅销。格雷厄姆不仅是沃伦?巴菲特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导师,而且被巴菲特膜拜为其一生的“精神导师”,“血管里流淌的血液80%来自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在投资界的地位,相当于物理学界的爱因斯坦,生物学界的达尔文。作为一代宗师,他的证券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因此,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聪明的投资者》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即成为股市上的《圣经》。本修订版在完整保留格雷厄姆原著1973年第4版的基础上,由贾森?

兹威格根据近40年尤其是世纪之交全球股市的大动荡现实,进一步检验和佐证了价值投资理论。其中大量的注释和每章之后的点评非常有价值。股神巴菲特特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和评论是这个版本的又一个亮点。 本书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本书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本书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本书后面,作者列举分析了几组案例,论述了股息政策,最后着重分析了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性”问题。 本书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旨在对普通人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本书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的书籍,而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的原理和投资者的态度方面,指导投资者避免陷入一些经常性的错误之中。 格雷厄姆的主要观点就是,市场总在乐观和悲观之间左右摇摆,聪明的投资者应该从悲观者手里购买股票,卖给乐观者。另外他的安全边际理论也被大家所广泛使用,永远不要支付过高的价格,这样才能让你尽量少犯错误。他曾经鼓励他的学生,每月定期买入优质低估的股票,因为他认为,把钱放在股票里,要比拿着美元更靠谱。 什么又叫聪明的投资者呢?牛顿说,“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规律,却不能计算出人性的疯狂!”显然,牛顿也不算是聪明的投资者,

读书笔记

2011-10读书笔记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者,必不居胜。 今天不想走的人,明天就得跑。 依靠现金流的主要来源来划分你本人、家人、朋友属于哪个现金流象限?employee,boss,soho,invester。 发展自古就是“硬道理”。古人说:“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王安石)可见对于创造财富,自古以来就被人们高度重视为“国家之命”、“万事之本”的。 “赚钱不难”,并不否定或忽视劳动的艰辛。其实,无论挣钱的“不易”和“不难”,无非都在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的道理,都在提倡勤劳致富和创业致富的传统美德。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通过合法的途径去创造财富。 阅读大师,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梵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生命的质量需要煅铸,阅读就是煅铸重要的一环。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看的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前进的更快。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浅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注重企业内在价值的发现,强调投资者的安全投资界限。衡量公司绩效的基本因素:收益性、稳定性、成长性、财务状况、股利以及历史价格。投资者必须具备三个要点:认真研读要买的股票、买的股票非常安全、不可追求不合理的高回报。安全投资极限取决于你所付的价格,

极好的价格来源于低迷的股票市场。 《金融炼金术》,乔治.索罗斯,提出了“反射论”:市场的动向影响着市场参与者的认识,参与者的看法和决定又在影响着市场。他认为“有效市场”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提出了“自我强化”理论。对于科学方法来说,完备的科学知识是不可企及的,科学家的工作就是不断检验似真的假说并提出新的假说。索罗斯自己的反射论:由于不完备理解的问题,事件的参与者会形成固有偏见,他们根据这个固有偏见作出的决策会影响时间本身的发展。这种反射不会形成平衡,只有一个永无止期的变化过程。根据供应学派理论,减税效果有二,一是刺激投资,二是刺激消费,在投资没有相应扩大的情况下出现通货膨胀,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利率水平。经济学的经典理论是,在任何高效市场,任何人无法赢尽走势,而索罗斯的《超越指数》一书证明索罗斯不仅赢尽走势,还超越指数。索罗斯主张限制和监督国际资本自由放任的流动。 《漫步华尔街》,伯顿,马尔基尔,介绍了琳琅满目的投资策略和五花八门的金融工具,对指数基金推崇备至,认为可以轻而易举的击败大多数机构投资者。介绍了成本平均法(固定成本法),核心思想是:将相同数额的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购买投资品种,反映的是一种稳健的投资策略。遵循这一方法的关键是在熊市中要有资金和勇气,想在牛市中一样坚持定期投资。他认为通过对以往股票价格变动模式的技术分析来推测未来走势是徒劳的。首创了“生命周期投资指南”,每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应当采取相适应的投资策略和和投资方式。马尔基尔提供的投资策略四准则: 准则一:将股票购买局限于看来能够持续五年获得高于平均收益水平的公司。 准则二:对一只股票绝不支付高于稳固基础价值的价格。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笔记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社科、人文知识 1.历史的价值在于它能展示真实的世界,能揭示因果规律,尤其是人性方面。但历史不 可避免的带有其时代的特殊性、局限性,在归纳总结规律时,要剔除特殊性提炼共性并不断地对其内容充实、发展,赋予新时代的内涵。 2.许多专业领域里的知识来源于普遍性规律的具体化——如安全边际思想,可以广泛运用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3.保持谦逊才是智慧的体现: (1)既可以得人心又可以得知识。想法有力,表达温和,是最佳组合。 (2)傲慢自大的坏处不仅在于使自己孤立,还让自己对未来失去了敬畏。没有敬畏就没有对困难的充分准备,一次大的意外就足以伤筋动骨。 4.贪婪不是错,某种意义上甚至是人类进步的根源。但贪婪一旦与自私与愚蠢拥抱,就会大错特错了。愚昧是犯错的根源,是大众情绪容易在亢奋和低迷间徘徊的主因。愚昧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思维混乱。 5.有智慧的人永远是稀罕的——聪明还是愚昧取决于知识的多少,取决于是否勤奋学习和实践。由于负面的人性(懒惰、安逸等)及背景基础等原因,注定只有少部分人能通过勤奋努力掌握更多真理知识(就算人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但知识的内涵随世界发展不断充实,相对难度始终不变),达到相对智慧,从而站在人类等级的巅峰。各行各业有史以来都只有少部分人能成为赢家的历史就是证明。而且人性不变,只有少数人站在巅峰的事实就不会变;大众的情绪总是在亢奋与低迷间徘徊的状况就不会变;难度较高知识的价值就不会变;相对愚昧也不会变;一些由人性推导出的规律就不会变。如: (1)市场经常是无效的。 (2)历史总会重演,但从来不简单重演。大众知识的绝对程度无疑时刻都在进步,所以大的错误不会频繁发生;但随着事物的发展,已知的总是没有未知多,所以12年左右(据统计)总会来一次危机。 (3)赢家永远是少数。 6.被广知的、简单的知识是没有价值或价值随时间递减的——物以稀为贵。因为:从供给角度,供给稀少需求旺盛,就能卖高价;从需求角度,供给多需求少,需求者才能捡便宜。只有知道的人少、有难度才意味着稀少,才有价值。 7.由于负面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商业总是会多少带有欺骗的性质。专业、复杂尤其是滋生欺诈的最好温床。不要轻易相信那些金融商家(其实可以泛指整个商业领域),具备品德的、能真正为你赚钱的永远只是极少数。因此,必须时刻抱有怀疑的态度,凡事都要躬身亲行、独立思考,用否定之否定的方法去检验。哪怕你要参考他人的意见,你也得对所问有所了解后方能正确提问。记住:信任,并加以确认。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可以对你要了解的人、事在谷歌里搜---注意罚款、投诉、法律诉讼、停职等词汇。越是极端的话、太好听的话往往虚假。

[新版]聪明的投资者

[新版]聪明的投资者 一个顶级投资者的经验——这将改变你的投资生涯认真看下去将让你明白股市盈利的真谛 接下来我将会教大家如何抓住暴涨的个股,而且是非常简单,极低风险的方法。以及职业操盘手的操作思路,在最短时间里你可以领悟到最精髓,最专业的知识~ 理念一:你要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盯大盘,大盘不好你就休息,多去旅游。 如何预测大盘, 我将告诉大家其中一个非常简单但是对判断行情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判断增量反弹与存量反弹,我们有时候追涨总是被套,但有些时候追涨非常顺利,那是因为大盘所处的环境不同,2011年4月19日大盘开始向下,6月21日-7月18日出现了一波反弹;10月24日-11月15日也出现了一波反弹,在这两波反弹我们会发现量能基本与前一波持平甚至减少,所以市场为存量反弹,不具备发动大行情的条件,在量能不济的市场里必须谨慎追涨

2008年10月28日以后为什么能出现一波大级别的行情呢,虽说有利好消息,但是本质还是反映在量能上,10月28日-12月09日出现了反弹,并且大于下跌行情中的任何一波反弹,而且具有持续性的放量,所以在后市出现了一波较大级别的行情,在这种增量反弹的市场中做强势股将会获得极大的利润。 以上两个图很直观的反映了大盘存量反弹与增量反弹后的表现,以后不至于让大家迷惑现在究竟是一波短线反弹还是一波中级行情的开始,在增量反弹的市场中追涨强势股不会错,但是在存量市场的反弹中追涨强势股往往会套在最高点,这就是我们朋友最常碰到的问题,也是最疑惑的问题,为什么有时候追涨会得暴利,为什么有时候追涨反而会被套在最高点,从现在开始你懂了,以后你将大大减少被套的几率,当然这仅仅是其中一个判断大盘行情的小技巧,由于篇幅有限还有更具体的判断点位的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如何选择个股, 这是每个股民朋友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其实只要懂得判断市场环境,买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举个例子北方股份2011年4月27日-2011年6月20日这段时间,大盘持续向下,该股却横盘抗跌,说明持有该股的投资者惜售以及有外来资金的关注,6月20日大盘见底,该股开始一路走高,19天达到了40%的涨幅,远远跑赢大盘,这是本人在弱势市场中的其中一个较好的方法,在这里只是粗略说说,其实买股就是这么简单~重点是让大家领会里面的理念。当然还有各种用在不同市场的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

浅谈对《金融学》的感悟及建议

金融学 (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投资学 年级2014级 姓名刘亚飞 论文题目浅谈对《金融学》课程的感悟及理解指导教师李毓职称教授 成绩 2016年 6月 10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一、货币 (2) (一)货币的重要性 (2) (二)货币制度 (2) (三)宏观调控下的货币政策 (3) 1.通货膨胀 (3) 2.货币政策 (3) 二、外汇与汇率 (3) (一)外汇 (3) (二)汇率 (4) 三、金融市场 (4)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 (4) (二)金融市场的相关内容 (5) 四、关于课堂的相关建议 (5) (一)增加随堂小考试 (5) (二)举行与金融方面有关的辩论赛 (5) 总结 (5)

浅谈对《金融学》课程的感悟及建议 姓名:刘亚飞学号:20145113027 经济学院投资学 指导老师:李毓职称:教授 摘要:《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基础理论课程。对与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尤其是对与学习投资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投资学属于金融学的一个分支。投资学主要是把个人、机构的有效资源分配到股票、国债等不动产上,以获得合理的收益率。其核心就是效用最大化准则。《投资学》这门课程主要有证劵投资、产业投资以及宏观投资,这就要求我们对《金融学》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例如货币的含义、货币制度汇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宏观调控等。本文主要是写《金融学》相关章节的相关感悟及理解,分章节谈论,主要是货币、金融市场、汇率、宏观调控方面。提出对《金融学》课程的学习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学》;《投资学》;货币;金融市场;汇率;宏观调控前言: 金融的重要性在经济领域中是不言而喻的,金融和经济是互相渗透,互为因果的,可以这样说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有人说“百业兴,金融兴”。金融正日益广泛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切实加强和改善对金融的管理指导、支持服务,促进金融快速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必然要求。 金融也的变化创新速度内容很快,让人目不暇接。从其金融功能的巨大变革中就可以看出。但是这也存在有许多的忧患,金融创新之快,在监管、操作方面肯定会有许多的漏洞,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环节的崩塌就可能会引起蝴蝶效应,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从美国的金融行业(最初是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起)开始,一场庞大的金融危机席卷的全球。中国的影响虽不及的资本主义国家(例如日本韩国等),但损失也是不小的,国内外企倒闭,失业人数增加,拉低中国增长速度等。金融业的发展确实带来极大的发展,但是风险也是并存的,作为学习经济类的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金融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先谋生再谋爱》读书笔记

《先谋生再谋爱》读书笔记 导语:新女性主义作家李筱懿在《先谋生,后谋爱》中,向所有都市女性抛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谋生与谋爱,谁更重要?她在书中讲述了许多不同女性的故事。下面是为您准备的《先谋生再谋爱》读书笔记,供您参阅。 学会自愈,是人生的必修课。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可见,生活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挫折与痛苦,悲伤,烦恼,别离。连女神也不例外。老公不上进,孩子不听话,唱反调的同事,刁钻的婆婆,你有的痛苦,别人也有,只是放在你身上,这些痛苦被无限放大了。我们时常羡慕别人,那是没有走进别人,能拿出来给别人看的,往往或多或少有了修饰。因为coco、香奈儿的故事告诉我们,“谁都没有金刚不败之身,每一个看起来从容淡定的人,都经历过翻江倒海与涅槃重生的内心戏。” 记得看见过一句话,大意是:你认为的痛苦,在人类史上并没有独特性,除非是罕见的疾病,独一无二的案例,否则就会被历史记录,事实上,大多数就在漫长的岁月中默默无闻的消逝了。 那些走的走的更远的菇凉,都是自愈能力很强的人。 你的闺蜜,值得不被辜负。 冯仑说:人一生所交的朋友的极限是十个,三十个,和六十个。

所谓10个,就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去找别人借钱,把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算上,能借给你钱的人不会超过10个。这些人是你真正的朋友,是你的安全底线。 30个是什么?就是时不时有联系的朋友,比如你大学毕业以后还保持联系的同学,有事没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彼此还想念着、惦记着,这样的朋友大概在30个以内。 60个就是关系最淡的朋友。你抄起电话,看到这人的名字,一想,知道他是谁,但好久不联系了,比如十年没见的同学。 也就是说,你一生中交到的朋友也不会超过100个。这100个人里,有60个人是经常换的。有的人因为某件事和你认识了,聊过两次,但没什么事就不再联系了。 慢慢地,他们就从这60个人里消失了。所以,这部分人是流动的。前10个人是最稳定的,剩下的30个人处于中间状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闺蜜,是你用时间,了解,碰撞,交流,认同,真心这么多最宝贵的东西换来的,古人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所以能够有很年交情的积累,感情深厚,再远再不想见却能随时随地敞开心扉的,都是”私人订制“,这样的朋友,值得用独一无二的表达去维护。 我特别欣赏《有多少熟人,值得成为闺蜜》中的M姑娘,在一个十几人的饭局中,当大家八卦一位女性时,她能打破沉默,直言不讳的说道:“你们谈论的人这个人是我的闺蜜,我不希望自己的闺蜜被拿在饭桌上说事,这个话题到此结束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