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途径

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途径

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途径
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途径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中蕴含了现代生态文化的思想要素和内容,在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民间文学和生产生活等方面,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知识和理想,成为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意识与观念对我们今天各民族培养和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促进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有诸多现实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现代意义

引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十七大报告)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化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可以为新时期文化建设所用,为各民族自身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服务。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中蕴含了现代生态文化的思想要素和内容,对其进行有效地发掘和梳理对今天的生态保护及生态文化建设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意识,是指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意义等的认知和维护心理。从内容上讲,生态意识包括认识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抵制生态破坏行为并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便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1]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生态意识没有形成一种完备的、系统的体系,作为与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知识和理想,成为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本文仅以对苗族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发掘为例,阐述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在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的今天所具有的意义。

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生态意识的发掘

1、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中的生态意识。苗族的传统观念认为万物皆有灵,认为神灵附于其上而加以崇拜。崇拜的有古枫、樟、松、杉、巨石等。夫妻不育、小孩多病,要祭拜巨石和古树,拜之为“岩妈”“树爹”。寨边的风景古树倍受膜拜,不许折枝,不许砍伐。在苗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观中,自然物和人一样,具有思想和灵魂,也有喜怒哀乐,冒犯了它们人类就会遭到它们的报复。这些观念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民间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意识。苗族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苗族古歌》,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唯一的非宗教典籍的传世记史诗,也是集苗族历史、民俗、服饰、建筑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苗族古歌》主要是在民俗活动如婚丧仪式、民间节日中演唱,古歌关于天地万物及其人类起源的神话,反映了苗族先民开天辟地、铸造日月、繁衍人类、发展生产的英雄业绩,体现了苗族万物有灵、生命神圣,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

苗族民间传说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观念,如在《德归马沟》与《狗取粮种》的传说中,通过叙述狗不畏艰难险阻,不远万里,来为人类取得粮食种子的故事,表达了对造福于人类的狗的纪念和道德情感,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统一。

在苗族看来,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万物的兴起都与枫树有关。正所谓“千

样是枫木桩生,百样是枫木桩生。”《苗族史诗》中也唱道:“砍倒了枫树,变成千万物。锯末变鱼子,木屑变蜜蜂,树心孕蝴蝶,树橱变飞蛾,树疙瘩变成猫头鹰,半夜里‘高鸣高鸣’叫,树叶变燕子,变成高飞的鹰,还剩下一对长树梢,风吹闪闪摇,变成继尾鸟,它来抱蝴蝶的蛋。”后来,蝴蝶妈妈生下十二个蛋,经过继尾鸟(传说中的一种巨鸟)的耐心孵抱,孵出了龙、虎、蛇等和人类的始祖姜央。姜央造人,人类由此繁衍。[2]

3、建筑文化中的生态意识。苗族在斜坡上建筑吊脚楼,而将平地留作耕作用田,既反映了山区耕地少的现实,又反映了苗族节约用地的务实敦厚的民族心理。[3]这是苗族崇尚自然,“以自然为本”的民族心理的体现。

4、生产生活中的生态意识。苗族人民不仅勤劳勇敢,而且智慧聪明,在长期改造自然的斗争过程中,逐步总结生产劳动知识,把这些知识经验概括提炼成为谚语。特别是有关气象、生产技术方面的谚语,比如气象方面:“布谷鸟开叫,播种季节到。桐树开了花,撒秧不会差。”在生产技术方面:“坡上草木多,水田不干枯。栽树栽草,人畜两饱。毁林开荒,农田遭殃。稻田养鱼,粮鱼两得。”[4]另外,在苗族的生活中有一种制度叫“议榔”制度,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榔头”,带领大家制定“榔规”,来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对山川河流、家庭事务的处理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生态意识的现代意义

从生态意识发掘的层面来看:科学地梳理是科学地开发的前提。要传承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就要先对其进行辨识和梳理。其中有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思想内核,也有蒙昧的外在表现形式。要透过其朴素的外观深入到其合理的思想中心。

从生态意识培养的层面来看:今天我们提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培养和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意识有很多与现代的生态思想相契合的。如人是从自然中产生的思想;生命神圣,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等等,与现代思想观念中的生态观念如出一辙。对这些生态思想和伦理观念的发掘,是帮助各民族形成科学的生态观念的有利条件。

具体来说,其现代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化作用。不论是传统的宗教观念还是民间的文学艺术仍在作用着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思维模式,在合理改造的基础上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提取出生态教育素材,将传统生态观念融入现代学校生态教育的内容之中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体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互补优势。传统生态观念中自然与人为一体的整体思维把整个宇宙万物看成是由同一根源化生出来的,具体真切地把握了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的有机联系,深刻地洞悉到了人类只有维持与自然界长期的和谐共生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持久健康的生存。这些生态智慧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全的生态思维,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均是弥足珍贵的生存法宝。

2、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工业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带来了冲击,传统生态意识也受到冲击。历史上各民族通过禁忌、习俗、神话故事等世代相传,节约了人们重新认识世界的费用,有效地约束了人们有损自然的不良行为,长期维持着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今天回顾曾经指导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觉不自觉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传统观念,对于巩固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思想上的保障作用;不断弘扬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定信念,对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对人口发展的意义。现代的人口应是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的人口。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态意识对其人口与生态和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历史上尤其是农业社会,各民族在其生态伦理观念的指导下得以和谐处理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各种关系,从而使各民族人口再生产得以进行,人口增长得以实现,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得以持续,人口与环境的互动得以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生态观念体现了各民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聪明智慧,是各民族处理事关生存发展,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的规范形态。不可否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不断增多的人口生存需求与自然环境的博弈以及工业文明的影响,人们不时遭受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而这种现象尤其在当今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使人们不得不反思人口问题与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倡导并实践人口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人口的合理增长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关键的要求。作为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的生态意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各民族人口生存繁衍中,不仅发挥了其积极的功能,而且在促进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口与自然协调的新的时代,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三、结语

我们面临的环境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整体,破坏其中的某一方面必然带来生态系统整体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不协调,进而带给人类生产、生活的灾难。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意识与观念对我们今天各民族培养和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促进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有诸多现实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今天,我们应重新审视少数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精神与环境保护意识,并将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https://www.doczj.com/doc/0110677720.html,/xcyjy/hjzs/hbabc/200502/t20050205_17856.html

[2]白兴发.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7

[3] [4]中国民族博物馆[编].西江千户苗寨历史与文化.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社,2006,6

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高三政治知识点

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高三政治知识点 文化传承与创新复习高三政治知识点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文化多样性,主要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②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世界遗产的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必要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质文化的错误倾向。 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个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及其主要途径 (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试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延续至关重要,因为民族文化一旦消失,民族就没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了自身的灵魂、品格、凝聚力和生命力。这样的民族,其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如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基地,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 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的特色是多元一体性。多元表现为各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它自由发展的历史;文化上的一体性是形成一个兼容并包、和谐统一的整体。自古以来,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形成了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力地回应现实对它的挑战,保证中华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持多元一体的整体性。 (二)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既需要保持多元和谐的整体性,又需要完成各民族文化的转型,根据现实的需要与时俱进,每一种民族文化的形和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甚至地域、风俗传统密切相关,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只有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才能保持自己本身的鲜活性,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做到民族文化的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给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涵,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三)有利于提高各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传承民族文化,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传承民族文化,是文化自觉选择的具体表现。只有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形式中,民族文化教育才是自觉的,潜移默化的。而多元文化教育,也应该是在多样化的文化传承形式中渗透,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从而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和文化精神的文化新人,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多元与融和。 二、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优势 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而在民族意识深层次积累和“文化基因”复制过程中,学校因其自身的优势使其可以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一)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场所 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教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选择。 (二)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主体 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靠的是“人”这个主体,而学生就是最佳主体,学生群体主要由青年人组成,在民族文化学习与传承的过程中有着与别的群体更大的优势。首先他们对民族文化学习与接受的意识性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生越来越能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并对学习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征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征文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看书,听别人讲故事,走亲访友,我耳闻目睹了许多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而经过今年学习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本资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认为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这说明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摒弃与不屑。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得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

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把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太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就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承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文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以为荣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是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

民族文化传承论文

期末课程论文 题目:论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姓名:李娜 系院:政治学院 年级:2013级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120305052299 日期 2013 年 12月 15 日

论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摘要 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历久不衰,原因就是我们保护、传承、发展了我们的文化。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我国各个民族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都在思考怎么样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现代化文明中的先进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不断的发展进步。 关键字:民族文化发展危机

正文 一、民族文化的概念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与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一样,民族文化的定义也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形式。 (一)广义的民族文化 广义的民族文化,即普遍意义上的民族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 (二)狭义的民族文化 狭义的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狭义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说是民族人文文化,是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的总和,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等。 二、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因此,发展利用、保护传承、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繁荣昌盛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民族文化包含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我们在传承中,如何去梳理这些内容,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哪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我们的难题。所以,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中,我认为,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危机。 (一)民族文字发展危机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一般认为,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文字。以云南为例,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三个民族使用汉语外,仍有22个民族使用着14种文字。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1000字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1000字 导读: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使中国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各朝各代都创设出了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这都是中国最为宝贵的财富。小编收集了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征文1000字,欢迎阅读。第一篇: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

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途径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中蕴含了现代生态文化的思想要素和内容,在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民间文学和生产生活等方面,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知识和理想,成为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意识与观念对我们今天各民族培养和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促进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有诸多现实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现代意义 引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十七大报告)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化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可以为新时期文化建设所用,为各民族自身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服务。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中蕴含了现代生态文化的思想要素和内容,对其进行有效地发掘和梳理对今天的生态保护及生态文化建设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意识,是指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意义等的认知和维护心理。从内容上讲,生态意识包括认识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抵制生态破坏行为并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便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1]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生态意识没有形成一种完备的、系统的体系,作为与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知识和理想,成为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本文仅以对苗族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发掘为例,阐述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在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的今天所具有的意义。 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生态意识的发掘 1、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中的生态意识。苗族的传统观念认为万物皆有灵,认为神灵附于其上而加以崇拜。崇拜的有古枫、樟、松、杉、巨石等。夫妻不育、小孩多病,要祭拜巨石和古树,拜之为“岩妈”“树爹”。寨边的风景古树倍受膜拜,不许折枝,不许砍伐。在苗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观中,自然物和人一样,具有思想和灵魂,也有喜怒哀乐,冒犯了它们人类就会遭到它们的报复。这些观念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民间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意识。苗族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苗族古歌》,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唯一的非宗教典籍的传世记史诗,也是集苗族历史、民俗、服饰、建筑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苗族古歌》主要是在民俗活动如婚丧仪式、民间节日中演唱,古歌关于天地万物及其人类起源的神话,反映了苗族先民开天辟地、铸造日月、繁衍人类、发展生产的英雄业绩,体现了苗族万物有灵、生命神圣,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 苗族民间传说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观念,如在《德归马沟》与《狗取粮种》的传说中,通过叙述狗不畏艰难险阻,不远万里,来为人类取得粮食种子的故事,表达了对造福于人类的狗的纪念和道德情感,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统一。 在苗族看来,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万物的兴起都与枫树有关。正所谓“千

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对策:少数民族要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选择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式及途径;从社会其他方面来看,要维系一个多元文化的格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要广开“才路”,创新培养创意人才。 标签: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困境;传承与发展 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然而,即使是一个极端热爱本民族文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民族之间是有差异的,正因为这些差异,使得民族之间渐渐变得有差距,特别是人数很少的诸如珞巴族、纳西族等。显然,在这种民族文化格局下,居于边缘地位的少数民族文化就很有可能面临一种可怕的生存困境。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一条基本内容是:“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这也就是说,民族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阶段上的差别,即占有社会中大部分资源的民族的文化就自然占据主流地位,反之,则被边缘化;而民族文化本身生命力的强弱也是导致民族文化是占主流还是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1、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 首先,文化强国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并确立了“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围绕“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200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2)等重要文件的出台,都对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做了重要部署。 其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全国范围内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重大改变。“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在西部地区深入开展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东风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市级文化场馆建设工程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将对全面优化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产生重要地推进作用。 再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产业推动力发生重大改变。文化产业是依托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流通和消费的产业,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两篇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学习的唐诗、宋词、四大名着;我们用的文房四宝,我们吃的中药,喝的茶;还有我们拉的二胡,吹的笛子;我们穿的唐服,用的瓷器等等。我国的传统文化数不胜数,随处可见。 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而我还是最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过春节可以收到象征着祝福和平安的压岁钱;过清明节可以祭拜去世的亲人;过端午节可以吃到香甜软糯的粽子;中秋节是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日子;重阳节是登高、佩带茱萸的好日子……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受皇帝的侮辱,受大官的欺骗,伤心至极,当晚投江而死。人们知道了这个消息时,纷纷赶到江边,上了小船准备把屈原的尸体打捞回来,可怎么也打捞不回来了。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就把粽子扔下了江,让鱼虾吃粽子。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端午节,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粽子吃,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国的每个传统文化都有它的一个历史背景或是一个经典故事。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啊!弘扬传统文化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作文。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弘扬传统文化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 “民族文化进校园”特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了解民族风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学校首先让各个班级确定研究对象,即民族,然后各班主任拿出研究方案,带领学生深入民族,一学年要出研究成效。耿车小学的孩子六年下来,会至少了解六个民族的情况,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笔精神和知识财富。 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积累,是智慧与文明的经典,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早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理论。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强化本土知识的教育刻不容缓。民族文化是智慧与文明的经典。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有许多东西都化为乌有的时候,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着,它是我们和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的渠道,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物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满怀自信地走向未来的文化的根基。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如果我们能彼此吸收借鉴各民族的优良文化教育传统,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很深刻的。为了使民族精神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教育 我们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增强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可行性和实效

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更关注人文教育。并要求所讲述的道理不再是空洞的说教或自上而下的强制命令,而是通过创设情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使学生在求知中受到教育,在明理中立志,在导行中逐渐成长。 比如,语文教师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丰厚人文因素,自始至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主题像一根红线将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首都、爱鲜艳的五星红旗、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爱勤劳勇敢的人民、爱革命烈士和英雄好汉、爱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爱为国争光的科学家和体育健儿们、爱祖国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人民美好的生活等内容串在一起,螺旋上升,一点一滴地沁入学生心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汇成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数学教师利用数学题目中蕴涵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数据和事例,抓住教材中介绍的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思想方法。 在学生形成人生价值观的过程中,让民族文化的多元素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二、广泛开展民族教育活动 学校是学生的乐园,是学生成长的天地。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

如何发展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不仅给我国文化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开辟了广阔前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几千年来,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它是民族诞生时即同时并存和依赖着的精神世界的东西,是少数民族最持久的特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凝聚力的根本要求,更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

要。 近几年来,我国在开发和保护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上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继续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首先,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的背景不同,在生产生活、习俗节祭、文化艺术、民间医药等方面都具有异于他族的本土意味。这些文化蕴含了各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形成颇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比较大的优势。其次,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加以开发,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次,随着少数民族文化含金量的提高,将大大改善城市经济运行质量,使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在优化结构布局、提高运行水平、增强总体实力等方面取得质的进步。挖掘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除了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开拙和光大外,它将为我们创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少数民族地方特色的城市先进文化,提供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浓郁的人文环境。 正因为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09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刘德汉1109121091 11电信2班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创新 五千年华夏,泱泱哉大国。提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已是老生常谈。然而,我们整日挂在口边的这四个字“博大精深”在今天十三亿中国人头脑中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和意义?这四个字仅仅意味着京剧、诗词和书法吗?它究竟诠释着什么?能给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什么?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吗?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自有其历史延续性。应该说,自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强行敲开中国大门后,古老的中国就一直在经历着包涵了血与火的社会变革。其间,有翻天覆地的社会制度变革,有反抗民族压迫的的战争史诗,还有看似平静,实则蕴涵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运动。当然,社会变革也不总是一帆风顺,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十年浩劫。 在这近一百七十年间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力量的作用下,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痛苦的洗礼。这中间,无数仁人志士、学贯中西的学者都一遍又一遍地痛苦反思、自省、叩问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自救和发展的意义。长期占据中国文化主流的儒释道文化及其传统也几经受到质疑,批判,甚至在今天仍然不时引起学界争鸣的声音。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个世纪中接连不断的社会变革中究竟体现出了多少生命力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微弱。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中国发展无大益处。回顾历史,遍览周遭,我们的传统文化屡遭尴尬。19、20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潮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只有少数思想家仍然能在新旧体制交错的夹逢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固有文化事业百废待兴,然而其发展道路十分坎坷,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文化丧失了民众基础。今天,有些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和造诣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甚至超过我们大部分国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国内早已被锁入故纸堆无人问津,反而是在日、韩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中掀起热潮,然后外国人的关注学习热情反过来刺激了中国人,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发掘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围城》里有段描述很精彩:学文的不如学理的,学哲学的不如学外语。钱钟书先生描写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然而这一可叹事实直至今日仍在国内有其市场。近日某大学设立国学学科。这本是件好事,但有人提出,设立如此科目在今天有多少实际意义呢?而发问者并不在少数,实在发人深省。走在街上,无数年轻时尚男女的生活、思想内容里除了一些国骂,其余已相当“西化”,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浅谈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摘要:文章通过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分析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四大措施,即:1.深入研究和总结“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2.采用社会大课堂的音乐教学模式;3.在音乐教学中交融中西音乐文化;4.借鉴国外民族音乐教学经验,做好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指出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及其文化的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学校音乐教育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中国历来重视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普通教育中将音乐作为正规课程列入期间,则是清末才开始的。1898年康有为以“请开学校折”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废八股遍设学校的主张。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此后几年间,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唱歌课,从而在普通学校中形成了以教授新式歌曲和欧洲音乐常识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至此,学堂乐歌成为我国一个新文化即将实行切换的关键时期。五四运动期间,蔡元培先生作为五四新音乐的代表人、中国现代新音乐教育体系建立的积极鼓吹者,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思想观念;一些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作曲家们,认为只有全面地学习西洋音乐文化才能救国,这些观点都为以后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做了铺垫。1927年采用德国专业音乐教育体制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均依照德国音乐院校的课程内容上课,学生们演奏我国传统乐器也是用现代方法演奏。 当时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对建立和发展近代中国音乐文化起到了重大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未能把传承中国音乐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因而对多数教育者来说,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影响。虽然在各个方面做了一些有利措施,但从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来看,民族音乐尚未能取得其应有的主体地位。中国近百年的学校教育所遵循的主要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这样的音乐教育已经导致:在理论上,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在创作上,不仅以欧洲音乐体裁为仿效的楷模,而且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选作文3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选作文3篇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安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开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欢迎阅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篇一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安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开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替代了我们的七夕节。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步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 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

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 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实验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奉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选作文篇二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沉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标准的守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教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

浅谈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浅谈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推动着本民族的发展和兴旺。这样的民族精神也正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真正体现。试想,假若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民族凝聚力将会有一个怎样的命运?当一个民族真正失去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时候,或许它就已经走上了衰落和灭亡的道路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支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子孙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先辈们发愤图强,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股民族精神一直在推动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和前进。无论何时都要谨记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众的志气,促进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早日完成祖国统一的伟大历史使命。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所以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新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任何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民族,其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都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民族精神是基础和根源,时代精神则不断为民族精神注入飞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假若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必须得进一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全体人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为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智慧和精神力量。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以德治国,同时有利于提升全公民的道德素质修养。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会建设有知道作用。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爱国情感,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民族精神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辩论赛: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哪个更重要

尊敬的老师、同学,亲爱的主持人、对方辩友大家早上好! 我方认为: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文化传承就是指:世界各民族历史的辩证的吸收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创新是指:世界各民族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新的文化。所谓何者更重要,是指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同时存在的前提下比较哪一方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更有意义和价值。我方认为: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第一,文化传承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回顾人类的发展历史,从钻木取火到电力时代,从伢伢学语到灿烂的社会文明,无不体现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文化的传承,人类也只是低等生物中的一种而已。 其次,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形成是一个融合、凝聚、兼并、扩张的过程,历史的发展雄辩的证明了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中国民族。而如今,中华民族要想迎接全球化的挑战、要想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本民族文化,以此来保持民族个性,从而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如果不注重本民族文化的文化传承,那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将会重蹈覆辙。

再次,2014年春节晚会中播放了一段发人深思的的公益广告《一双筷子的传承》,“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都要用筷子”“让爷爷先吃”,小小的一双筷子就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情感。 从小小的筷子到泱泱大国,再到灿烂的人类文明,无不体现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第二,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文化创新的本体。没有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必须以传承为本。同时,文化传承是对文化创新的筛选、过滤和沉淀。创新有好有坏,而传承就是以是否符合历史自然发展为依据对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创新好比一个个孤零的点,而串动这些点形成线的过程就是传承。人类的发展历史又何尝不是这样一条传承的线呢?所以从本 源上就证实了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第三,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显示出更强的迫切性。放眼当下,我们看到:古埃及神庙被刻上了“某某某到此一游的”的涂鸦;当我们在热衷于圣诞节抢购礼物的时候,端午节早已沦为了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五千年传统道德的礼仪之邦还需要在‘老人摔倒了扶与不扶’这个问题上举国热议。从不赡养老人体现出的道德观价值观的丧失到为泄私愤挥刀乱砍行人而体现出的人生观世界 观的扭曲无不折射出物质利益极大化的当今时代,优秀传

申论真题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第1题】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请你谈谈“给定资料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启示。(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本题分值:20分) 我的答案: 关于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结合材料我得到了如下启示:1.基层文化建设应在保留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设,比如牛街的改造保留了其清真文化的特色,生活习惯与建筑风格都与穆斯林的习惯一致。2.在基层文化改造中注重保护历史文物并尽力使其重现魅力,比如牛街清真寺的改建。3.基层文化建设应以民生为前提,牛街的商业性改造方面既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形成了一道文化风景。4.基层文化建设应注重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创新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得到延续,比如白猿通臀拳。5.基层文化建设应注重对居民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6.基层文化改造工作中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多吸取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意见,提高创新性。 参考答案: 所述资料对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启示有四点: 一是做好文物的修缮工作。文物的修缮应以保持布局完整和突出民族风情为原则,在利用现有条件和历史文物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完善。 二是注重文物传承和申遗。给予文化遗产继承人支持,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并积极推进对具备申报非遗条件的文物的申报和保护。 三是注重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动员和引导群众多读书,如播放农业科技电影、开展农家书屋读书活动、在社区宣传栏宣传《论语》等传统文化,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其文化素质。 四是加强社区文化管理工作。由专人专职负责村文化站的日常管理,制定文化站管理制度,提高村文化站利用率。 【第2题】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本题分值:15分)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征文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内容十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 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 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 为“朝闻道 ,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