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色彩》考试大纲及练习题

(完整版)《色彩》考试大纲及练习题

(完整版)《色彩》考试大纲及练习题
(完整版)《色彩》考试大纲及练习题

《设计色彩》考试大纲

广东理工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设计色彩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设计色彩》课程是广东理工学院招收专科毕业生入读环境设计专业的考试课程之一。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该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较高的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 基本要求:着重考核应试者能否熟练掌握光与色的关系,理解色彩的固有色、条件色、环境色及互相作用下形成的画面整体色调;熟悉和掌握原色、间色、复色、色相、明度、纯度、色性、色彩空间透视的含义与变化规律,牢记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色彩在不同光源下的变化规律,掌握干画法、湿画法、干湿并用法、干擦接色法、色层叠加法等基本技法的表现;认识和理解物体的色感、质感和量感,掌握运用对比观察把握画面的色彩关系;正确分析、把握组合静物的透视、比例关系,正确处理好画面的构成与色调,使画面的整体关系协调;能画出构图美观、造型准确、素描关系清晰、色彩关系明确的全色调复杂组合色彩静物。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高等学校设计色彩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色彩基本原理 1、考试内容 (1)色、光原理 (2)色彩基本概念 2、考试要求 主要是对色、光原理,色彩本质,色彩基本属性和相关概念等的理解。 第二章色彩基础知识 1、考试内容 (1)写生色彩与设计色彩

(2)色彩的表现技法 (3)色彩画法的步骤、色调与设计 2、考试要求 主要是对色彩性质及工具、色彩表现技法、色彩画法步骤与方法、色彩搭配等的了解与认知。 第三章色彩感觉与联想 1、考试内容 (1)色彩感觉、色彩通感 (2)色彩的隐喻、色彩心理 2、考试要求 主要是对色彩感觉、色彩通感、色彩的隐喻、色彩心理的具体运用。 第四章色彩的表现与创意 1、考试内容 (1)色彩分解及表现、色彩归纳及表现 (2)装饰色彩及表现、意象性色彩 2、考试要求 从色彩写生的表现形式的基础部分开始,内容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从色彩写生引入到设计色彩部分,其中重点放在创意色彩这一部分上,着重色彩分解法、色彩归纳法、装饰性色彩和意象性色彩的相关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拓宽对色彩的表达思路和方法,增强设计色彩的视觉印象与表现力。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1、考试形式:色彩静物照片写生。 2、成绩评定: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考试用具和材料要求: ①八开水粉纸或水彩纸(考场提供); ②画夹(或画板)、铅笔、橡皮、颜料、画笔、水桶等绘画工具(考生自带)。

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

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 [来源: () | 作者:() | 时间:2010-10-24 | 浏览: 3296 人次 ] 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版本)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1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世纪以后的教育 考点: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群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的现代化(简答)

性格色彩测试题

共30题,请分前后15题来做,耐心完成. 准备好了吗?做好记录:(请选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答案) 1、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A A、希望能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所以想法极其多样化。 B、在合理的基础上,谨慎确定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 C、更加在乎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毫不喜欢风险,喜欢享受稳定或现状。 2、如果爬山旅游,大多数状况下,在下山回来的路线我最可能:A A、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B、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D、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3、说话时,我更看重:A A、感觉效果。有时可能会略显得夸张。 B、描述精确。有时可能略过冗长。 C、达成结果。有时可能过于直接让别人不高兴。 D、人际感受。有时可能会不愿讲真话。 4、在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更想要:A A、刺激。经常冒出新点子,想做就做,喜欢与众不同。 B、安全。头脑冷静,不易冲动。 C、挑战。生命中竞赛随处可见,有强烈的“赢”的欲望。 D、稳定。满足自己所拥有的,很少羡慕别人。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A A、情绪多变,经常波动。 B、外表自我抑制强,但内心感情起伏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感情不拖泥带水,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发怒。 D、天性情绪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除了工作外,在控制欲上面,我:C A、没有控制欲,只有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算强。 B、用规则来保持我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他人的要求。 C、内心是有控制欲和希望别人服从我的。 D、没兴趣影响别人,也不愿别人来控制我。 7、当与情人交往时,我最希望对方:A A、经常赞美我,让我享受开心、被关怀且又有一定自由。 B、可随时默契到我内心所想,对我的需求极其敏丄感。 C、得到对方的认可,我是正确的并且我对其是有价值的。 D、尊重并且相处静谧的。 8、在人际交往时,我:A A、本质上还是认为与人交往比长时间独处是有乐趣的。 B、非常审慎缓慢地进入,常会被人认为容易有距离感。 C、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D、顺其自然,不温不火,相对被动。 9. 我做事情,经常:A A、缺少长性,不喜欢长期做相同无变化的事情。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7030054 课程类别:考试 学时:54 课时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开课单位:艺术设计系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为学生学习本专业培养良好的色彩感觉、色彩搭配、色彩设计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设计实践中能够很好的运用色彩、了解各种色彩的心理和情感、在色彩搭配方面有很强的掌控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原理、认识色彩体系;并通过实际操作,来试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研究形态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分析和评价色彩关系;并在掌握基本色彩规律的基础上,用构成语言创建新的形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形与色综合造型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为所学专业今后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课程总体目标: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发展和特点。熟悉色彩构成的方法、法则、技巧、技能,并能将其应用到设计中去。 2、能力要求:了解色彩构成在当代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应用状况,并能具体应用。 3、实训要求:通过做各种练习,来达到提高对色彩的理解能力,并将其应用于设计中。 4、技法要求:掌握色彩脱胶方法,认识涂色工具,熟练运用工具进行涂色,熟练运用色彩对比与调和方法进行色彩搭配和色彩设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程内容共分五章,前一章为学习色彩构成所必须研究的有关色彩的物理知识,色彩的生理知识,以及色彩的混合,色彩的三要素与色立体等。后四章为色彩构成法,即以对比为主的色彩构成法和以调和为主的色彩构成法,以及色彩的心理知识,色彩在所学专业的应用,后四章内容为重点。 色彩构成法中对比与调和关系、色彩的心理是本课程难点。

教育学考试大纲》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考试大纲》知 识点汇总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教育学考试大纲》知 识点汇总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 质(重点)一.选择题与填空题1.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2.西方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我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由于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 4.美国大学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层次。 5.19世纪后半期,高 等教育的活动形式: 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 多样化,高等教育的 形式复杂化。 6.从高等教育的性质 看,高等教育是一种 专业教育。 7.高等教育作为一种 专业教育,既可以是 学术性专业教育,也 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 育。 8.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有谁来掌握取决于政 权的性质。 9.高等教育的根本任 务是培养人才。 10.中国古代就有“大 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的教育目的,体 现了高等教育的政治 功能。 11.民主问题始终是教 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 心。 12.经济结构已经成为 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和 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 依据。 13.舒尔茨推算出教育 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 增长的贡献是33%。 14.阿什比认为发生过 四次教育革命:第一 次是将教育的责任由 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 构;第二次是将书写 文字作为教育工具; 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 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 基本依据;第四次是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

用。(总结为学校、文字、文本、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二、简答题 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包括四个方面: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2、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体制的变 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 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 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 的速度与规模, 4)经济结构的变 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 结构。 3、高等教育的经济功 能,包括三个方面: 1)高等教育促进 经济增长, 2)高等教育促进 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 善, 3)高等教育可以 提高人们的收入。 4、大学职能的历史演 变: 1)18世纪以前确 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 职能(欧洲中世纪大 学), 2)19世纪初德国 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 的职能(1810年洪堡 柏林大学,还确立了 现代学位制度), 3)19世纪末美国 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 的职能(威斯康辛大 学,校长范*海 斯)。 5、现代大学的职能体 系: 1)培养专门人才 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 能, 2)发展科学是现 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3)社会服务是现 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三、论述题

乐嘉性格色彩测试题

1、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 A、希望能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所以想法极其多样化。 B、在合理的基础上,谨慎确定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 C、更加在乎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毫不喜欢风险,喜欢享受稳定或现状。 2、如果爬山旅游,大多数状况下,在下山回来的路线我最可能: A、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B、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D、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3、说话时,我更看重: A、感觉效果。有时可能会略显得夸张。 B、描述精确。有时可能略过冗长。 C、达成结果。有时可能过于直接让别人不高兴。 D、人际感受。有时可能会不愿讲真话。 4、在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更想要: A、刺激。经常冒出新点子,想做就做,喜欢与众不同。 B、安全。头脑冷静,不易冲动。 C、挑战。生命中竞赛随处可见,有强烈的“赢”的欲望。 D、稳定。满足自己所拥有的,很少羡慕别人。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 A、情绪多变,经常波动。 B、外表自我抑制强,但内心感情起伏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感情不拖泥带水,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发怒。 D、天性情绪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除了工作外,在控制欲上面,我: A、没有控制欲,只有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算强。 B、用规则来保持我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他人的要求。 C、内心是有控制欲和希望别人服从我的。 D、没兴趣影响别人,也不愿别人来控制我。 7、当与情人交往时,我最希望对方: A、经常赞美我,让我享受开心、被关怀且又有一定自由。 B、可随时默契到我内心所想,对我的需求极其敏丄感。 C、得到对方的认可,我是正确的并且我对其是有价值的。 D、尊重并且相处静谧的。 8、在人际交往时,我: A、本质上还是认为与人交往比长时间独处是有乐趣的。 B、非常审慎缓慢地进入,常会被人认为容易有距离感。 C、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D、顺其自然,不温不火,相对被动。

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色彩构成 课程英文名称:Color composition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 总学分: 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二学期 参考教材:《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范文南,出版地:沈阳,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 参考资料:《色彩构成/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系列教材》(修订版).主编:于国瑞,.出版地:北京,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月。 《色彩构成》主编:约瑟夫·阿尔伯斯,李敏敏译,出版地:重庆,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二十一世纪艺术设计基础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主编:程悦杰历泉恩张超军,出版地:北京,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月。 《色彩构成/创意设计系列教材》主编:韩久海,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4月。 《色彩构成基础与应用/艺术设计新视点丛书》主编:周慧,出版地:北京,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月。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色彩构成》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它连接着绘画与设计的结合。 《色彩构成》本门课程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标志设计》、《广告设计》、《海报设计》等课程奠定基础,是以教师讲解辅导,学生手绘练习为主的课程,将理论课内容实践化,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完整的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利用色彩的构成要素、色彩与视觉生理、色彩与心理、色彩的混合、色彩对比、色彩解构与重组等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主要获得色彩搭配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而获得色彩审美等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色彩构成的组织形式,基本规律和方法等基本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能够独立完成丰富的色彩组织、构成色调、有秩序的达到对比与和谐,最终达到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中,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等基本素质。 3.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 ⑴讲授: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对产品设计表现技法的基本内容、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色彩构成是设计师之后进行设计的基础,它既是一种语言,又是设计的组成部分。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先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循序渐进的学习,从

《色彩》考试大纲

《色彩》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高职升本科”考试是为选拔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应届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而组织的考试。 二、考试科目 《色彩》 三、适用专业 本课程考试适用于报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考生。 四、考试目的 《色彩》考试的目的,旨在了解考生对色彩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考测考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认识能力、色彩关系和色调的把握能力、色彩的表现力及利用水粉或水彩绘画工具材料塑造形象的能力。 五、考试内容 色彩静物默写 1、测试学生对色彩的认识程度及对静物写生的色彩表现力。 2、测试学生对光与色变化的把握能力。 3、测试学生用色彩关系表现物体的空间、质感的变化能力。 4、测试学生运用色彩感觉处置画面的能力。 5、测试学生色彩审美、色彩构成和色彩节奏的运用能力。 6、测试学生利用绘画语言组织画面、表达情感、传达思想及统帅画面的能力。 六、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 考试题目:色彩静物 考试要求: (1) 静物默写,自选7---9件静物(含衬布),自己组合构图,完成考试作业一幅。 (2) 默写内容中要包括深色衬布和浅色衬布各一块,陶罐一个、瓷盘一个、不锈钢餐刀一把。 (3) 限用水粉或水彩表现。 (4) 要求构图完整、色调明确、风格统一、整体感强。 (5) 对创意新颖、风格独特、情感强烈、具有个性的表现性作品尤为提倡。 序号项目名称题数计分计划用时(分钟) 一色彩静物默写 1 100 180分钟 七、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一:刘凤鸣. 色彩静物.以色塑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参考书目二:陆琦. 色彩静物画法详解[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参考书目三:李想、李超. 教学视界大临本:色彩静物多色调训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参考书目四:刘德臣.画说画解—最新联考色彩静物默写考题范画30例[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3 参考书目五:蔡健. 色彩静物默画与变调训练[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参考书目六:黄思涵. 美术基础技法超细致详解——水粉静物[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教育学考试大纲大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现代教育制度得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得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得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得界限日益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哪些新特点 教育得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得现代化。 3、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得?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得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得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得。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得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得人才; (2)教育就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得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5、生产力对教育得决定作用(制约作用表现方面):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得规模与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得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得内容与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得发展水平。 6、科学技术对教育得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1、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 2、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者得数量与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能影响教育得内容、方法与手段. 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得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得再生产。 2、教育能推进科学得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得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得功能。 8、学校文化得特性 (1)学习文化就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就是一种整合性较强得文化; (3)学习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就是学校文化得缩影。校园文化有特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统一就是校风。

色彩性格分析测试题

色彩性格分析测试题 1、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 A 希望能够有尽量多的人生体验,所以会有非常多样化的想法。 B 在小心合理的基础上,谨慎地确定自己的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 C 更加注重的是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 宁愿剔除风险而享受平静或现状。 2、如果爬山旅游,在下山回来的路线选择上,我更在乎: A 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B 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 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D 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3、通常在表达一件事情上,我更看重: A 说话给对方感受到的强烈印象。 B 说话表述的准确程度。 C 说话所能达到的最终目标。 D 说话后周围的人际感受是否舒服。 4、在生命的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更加欣喜于和希望多些: A 刺激。 B 安全。 C 挑战。 D 稳定。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 A 情绪多变,经常情绪波动。 B 外表上自我抑制能力强,但内心感情起伏极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 感情不拖泥带水,较为直接,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激动和发怒。 D 天性情绪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在整个人生中,除了工作以外,在控制欲上面,我: A 没有控制欲,只有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算强。 B 用规则来保持我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他人的要求。 C 内心是有控制欲和希望别人服从我的。 D 不会有任何兴趣去影响别人,也不愿意别人来管控我。

7、当与情人交往时,我倾向于着重: A 兴趣上的相容性,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对他的爱意溢于言表。 B 思想上的相容性,体贴入微,对他的需求很敏感。 C 智慧上的相容性,沟通重要的想法,客观地讨论辩论事情。 D 和谐上的相容性,包容理解另一半的不同观点。 8、在人际交往时,我: A 心态开放,可以快速建立起友谊和人际关系。 B 非常审慎缓慢地进入,一旦认为是朋友,便长久地维持。 C 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D 顺其自然,不温不火,相对被动。 9、我认为自己大多数时候更是: A 感情丰富的人。 B 思路清晰的人。 C 办事麻利的人。 D 心态平静的人。 10、通常我完成任务的方式是: A 经常会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 B 自己做,精确地做,不要麻烦别人。 C 先做,快速做。 D 使用传统的方法,需要时从他人处得到帮忙。 11、如果有人深深惹恼我时,我: A 内心感到受伤,认为没有原谅的可能,可最终很多时候还是会原谅对方。 B 深深感到愤怒,如此之深怎可忘记?我会牢记,同时未来完全避开那个家伙。 C 会火冒三丈,并且内心期望有机会狠狠地回应打击。 D 我会避免摊牌,因为那还不到那个地步,那个人多行不义必自毙,或者自己再去找新朋友。 12、在人际关系中,我最在意的是: A 得到他人的赞美和欢迎。 B 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欣赏。 C 得到他人的感激和尊敬。 D 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接纳。 13、在工作上,我表现出来更多的是:

色彩构成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色彩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是不言而喻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方法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是解决色彩的运用问题,即通过对基本色彩规律的掌握,举一反三地应用于专业设计。它是一种形象构成,传递一种情感。要求学生掌握色彩最基本的使用概念,色彩的工具与材料及其使用方法与设计更加亲近起来,强化色彩的结构、空间、质量的概念,灵活运用色彩的创作方法与步骤,理解色彩的表现技巧,深入地理解色彩构成的本质。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还没模式可循,许多院校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即将一般本科艺术院校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略加“压缩”、“削减”而粘来就范,形成多年来煮“夹生饭”式的现象。为结合高职教学改革的特色,我们从内容、课时、学生素质与本科院校相比,深切地体会到——必须把色彩构成教学的改革渗透到“三个阶段”的整合中去,才能形成一个适合于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式,才能完成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第一个阶段是基本训练,这一阶段是从色彩基本理论教学起步,进行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色彩表达能力。 第二个阶段是技能训练,这一阶段是从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原理与形式美相结合的法则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创造性能力。 第三个阶段是结合专业方向的技法训练,这一阶段是从专业方向出发灵活进行包括:具象、意象、抽象训练。 通过这三阶段表现性、综合性的色彩构成训练,突出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和针对性训练,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应用设计能力,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在教学实践进程中,我们不断对原有的课程进行补充、调整和修订,使其更加适应新职业岗位对于设计艺术技能的需求。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从1985年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美术装潢专业)成立以来,一共经历了3个主要历史阶段 色彩构成课程的初步建立与摸索阶段 1985年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邯郸地方经济的优势,决定设立“美术装潢专业”专业,培养邯郸及周边地区急需的美术装潢设计人才。成立初期,在师资队伍、教学经验、专业建设上都是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课程建设上,采取了先从市场、行业调查入手的做法,对邯郸市及河北省地区进行了初步的专项调查,了解美术装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再向有关高等院校的美术设计专业进行专业考察学习,初步构建了美术装潢专业课程。于1985年秋季正式招生,进行了正常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 色彩构成课程的改革和完善阶段 1993年秋季,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了艺术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二个独立的专业,艺术系组成了专业基础教研室。根据装潢广告产业的迅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学院正式下文决定将“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列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并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成立了以院领导为首的专业建设改革领导小组,进行更广泛的市场和行业调研,对色彩构成专业课程和教学大纲进行了重大调整,决定强化基础,突出现代设计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取得明显效果。 色彩构成课程的发展与创新阶段 2002年“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决定申报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院领导和全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对装潢艺术设计专

个人整理的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1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 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2019教育学考试大纲.

2019教育学考试大纲. 附件1 2019年广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与说明 一、考试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全区统一的选拔性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 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试结果将作为我区中小学教 师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 二、考试目标 (一)能够具有中小学教育教师职业应具备的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 基本技能。 (二)能够具有运用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 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能够具有持续发展自身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素养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9〕1号),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德育 工作基础知识以及广西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学。 1. 学校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1)了解我国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教育学基本原理。 (1)了解教育的本质。 (2)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3)了解教育的功能;理解教育的个体功能。 3. 中小学教育相关知识。

(1)了解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依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了解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3)理解教师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4)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运用相关理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4. 班级管理的原理与组织。 (1)了解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中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中小学班队、共青团活动的基本类型。 (4)掌握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5)掌握组织中小学班队活动、共青团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6)能够针对中小学生特点,分析和解决班级日常管理中的 现象和问题。 5. 教育科学研究基础知识。 (1)了解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教学法。 1.教学目标。 (1)掌握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和价值取向。 (2)了解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3)掌握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陈述的三维表述方式。 (4)能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陈述和评价。 2.教学过程。 (1)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2)了解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3.教学内容。

(完整版)色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D、静物 2、下列波长中(D)为可见光波长。 A、ǖ=3.7*100nm B、ǖ=8.5*100nm C、ǖ=5.2*1000nm D、ǖ=4.9*100nm 3、自然界的日光,以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灯、白炽灯、镝灯所发出的光都是(A) A、复色光 B、单色光 C、无色光 D、白光 4、物体固有色是物体在(D)光源下的颜色。 A、荧光灯 B、白炽灯 C、标准照明灯 D、日光 5、当光源的(B)确定时,光源的颜色特性即被确定。 A、光谱密度的部分值 B、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 C、辐射能的大小 D、红光含量 6、光源的色温表示的是(B) A、光的温度 B、颜色的特性 C、颜色的温度 D、色光的温度 7、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的哪一个。(C) A、4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6500K左右 D、7000K左右 8色温低的光源(C)光成分少,(C)光成分多。 A、红,绿 B、蓝,绿 C、蓝、红 D、红,蓝 9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B) A、纯度不同 B、色相不同 C、光泽不同 D、亮度不同 10、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D)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彩色 11、彩色是指在视觉中有(B)的颜色。 A、明度 B、色相 C、饱和度D明度与饱和度 12、颜色的明度高低是由物体表面的(D)大小来表示的。 A、光谱分布率 B、光的波长 C、光的反射D光的反射率 13、印刷色彩表示法中用哪种颜色模式表示比较符合人的视觉感受,让人觉得更加直观一些。(D) A、RGB B、CMYK C、Lab D、HSB 14、由于印刷品上反射的色光在到达人眼时,产生了加色效应,引起了(D)。 A、视觉的变化 B、明度的变化 C、饱和度的变化 D、色相的变化 15、在相同的单位面积里印同一种颜色,通过网点覆盖率的变化会产生颜色在(C)上的变化。 A、色相、明度 B、色相、饱和度 C、明度、饱和度D色相、明度、饱和度 16印刷过程中(B)不会使印刷油墨的饱和度降低。 A、不适当地加入辅助剂冲淡墨色B选用不同性质油墨C油墨乳化量过大 17、在色光三原色红、绿、蓝中,最亮最纯的颜色是(B) A、红 B、绿 C、蓝 18原色是可混合生产所有其他色的三基色。其中加色混合色为:(C)。 A、红、黄、蓝 B、黄、品红、蓝 C、红、绿、蓝 D、黄、品红、青 19、补色是加色混合后成(B)的两个互补色光。 A黑色或灰色B、白色或灰色C、黑色D、白色 20、消色是指(C)。

服装专业《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面向我校服装设计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构成形态学相关理论知识,理解形态构成的设计原则,掌握构成设计应用和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创意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学习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色彩构成的概念4学时(理论4学时) 一、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1. 色彩构成的概念 2.色彩构成的表现方法 3.系统化表示法 二、色彩的形成 原色:无法用其它颜色调配出的颜色红黄蓝 间色:两种原色混合所得出的颜色橙绿紫 复色:三种原色和两种以上的间色按比例调配出的颜色 固有色:物体所固有的颜色 光源色:光照本身的颜色 环境色:物体所处环境的色彩对物体所产生的影响 补色:色相环上直径两端正对的颜色被称为互补 三、色彩体系 (一)孟塞尔色彩体系 (二)奥斯特瓦德色彩体系

(三)日本色配色体系 色彩的分类 色彩构成的三属性: 色相明度彩度 明度推移、彩度推移 四、色彩和性格 红:兴奋、活泼、热情、健康有挑战性 橙:饱满、成熟富有食欲感、华丽、温暖、愉快 黄: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 绿:春天、成长、生命、希望 蓝:透明、清凉、冷漠、流动、深远 紫:高贵、庄重、奢华、具有神秘感 白:明亮、干净、纯洁、扩张感 黑:沉静、神秘、消极 五.色系和色调 一、色调的分类 二、色调之间的关系 互补色关系对比色关系临近色关系同类色关系第二章色彩的对比与搭配4学时(理论4学时) 一、明度对比 高长调——明朗低短调——轻柔 中长调——强壮中短调——老成 低长调——威严低短调——沉重 中高调——希望中低调——平凡 二、彩度的对 高强对比——响亮高中对比——强烈

《色彩色度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色彩色度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参考教材:《印刷色彩学》,刘武辉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年月第二版 第一章光与颜色视觉 颜色的基本概念和颜色视觉的形成。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色与光的关系;颜色的分类;颜色的基本属性。 第二章颜色视觉形成 颜色视觉形成机理。包括:颜色视觉的生理基础;人眼的视觉功能;影响颜色视觉的因素;颜色视觉形成的理论;人眼视觉现象。本章的重点是颜色视觉形成的理论。 第三章颜色的基本性质 颜色的基本性质。包括:颜色的三属性,颜色的分类,色彩的调和。 第四章颜色混合规律 颜色混合的基本规律。包括:色光的加色法混合;色料的减色法混合,以及加色法和减色法的关系。 第五章色度学系统 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包括:颜色的匹配;色度系统;色度系统;色度计算方法;颜色色差计算与均匀色度空间;同色异谱现象,等等。 第六章颜色的显色表示法 本章的重点是孟塞尔颜色立体。包括:孟塞尔颜色立体表示颜色的方法和基本概念,孟塞尔新标系统,以及印刷及设计用色谱。 第七章光源的色度学 光源的色度学。包括:光源的色温;标准照明体与标准光源;光源的显色性,以及光源显色指数的定量评价。 第八章印刷色彩 印刷分色原理;网点呈色机理;调幅加网与调频加网的基本参数;聂格伯尔方程;彩色印刷与颜色密度。 第九章计算机颜色的表示方法 要求能够掌握参考书中阐述的主要颜色模式,例如:颜色模式、颜色模式、颜色模式等。 第十章颜色测量 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要求掌握基本测色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和密度计)的基本测试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对测得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第十一章色彩管理

本章是考试的重点之一。包括:色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要素;色彩管理技术;常用的色彩管理软件以及色彩管理的基本流程。

北师大版教育学大纲

北师大版教育学考试大纲整理 第一章 §1、教育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2、正规教育,又称制度化教育,其标志是近代(19世纪下半期)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3、中国近代第一个完备的学制是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实施的学制是1903年癸卯学制;1922年的新学制(北洋政府)是壬戌学制。 4、中国古代教育: (1)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夏。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 (2)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对的依据和教学的基本教材。 5、古代外国教育: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的是雅典教育。 (3)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4)骑士教育的内容是效忠领主的品质,军事征战的本事,附庸风雅的素养。 (简答)6、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日益大众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1)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体现了很多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5学以致用(学行结合) (2)《礼记》中的《学记》(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着,其中有很多教学思想: ○1“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体现了教学相长;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显现了启发式教学; ○3“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教之”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想; ○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臧息相辅(课内与课外学习结合); ○5“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重要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教育和政治关系。 3、西方古代教育思想: (1)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答法:○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苏格拉底主张启

性格色彩测试题完整版

性格色彩测试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性格色彩测试题 说明:选择最符合你的句子。每组只选一个答案,做完全部三十道题目后,按提示分序号计算。 1.关于人生观,我的内心其实是: A希望能够有尽量多的人生体验,所以会有非常多样化的想法 B在小心合理的基础上,谨慎确定目标,一旦确定会坚定不移地去做 C更加注重的是取得一切有可能的成就 D宁愿剔除风险而享受平静或现状 2.如果爬山旅游,在下山回来的路线选择上,我更在乎: A好玩有趣,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B安全稳妥,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C挑战困难,所以宁愿新路线回巢 D方便省心,所以宁愿原路线返回 3.通常在表达一件事情上,我更看重: A说话给对方感受到的强烈印象 B说话表述的准确程度 C说话所能达到的最终目标 D说话后周围的人际感受是否舒服 4.在生命的大多数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更加欣喜于和希望多些: A刺激 B安全 C挑战 D稳定 5.我认为自己在情感上的基本特点是: A情绪多变,经常情绪波动 B外表上自我抑制能力强,但内心感情起伏极大,一旦挫伤难以平复 C感情不拖泥带水,较为直接,只是一旦不稳定,容易激动和发怒 D天生情绪四平八稳 6.我认为自己在整个人生中,除了工作以外,在控制欲上面,我: A没有控制欲,只有感染带动他人的欲望,但自控能力不算强 B用规则来保持我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他人的要求 C内心是有控制欲和希望别人服从我的 D不会有任何兴趣去影响别人,也不愿意别人来管控我 7.当与情人交往时,我倾向于看重:

A兴趣上的相容性,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对他的爱意溢于言表 B思想上的相容性,体贴入微,对他的需求很敏感 C智慧上的相容性,沟通重要的想法,客观地讨论辩论事情 D和谐上的相容性,包容理解另一半的不同观点 8.在人际交往时,我: A心态开放,可以快速建立起友谊和人际关系 B非常审慎缓慢地进入,一旦认为是朋友,便长久地维持 C希望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D顺其自然,不温不火,相对被动 9.我认为自己大多数时候更是: A感情丰富的人 B思路清晰的人 C办事麻利的人 D心态平静的人 10.通常我完成任务的方式是: A经常会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 B自己做,精确地做,不要麻烦别人 C先做,快速做 D使用传统的方法,需要时从他人处得到帮忙 11.如果有人深深惹恼我时,我: A内心感到受伤,认为没有原谅的可能,可最终很多时候还是会原谅对方 B感到愤怒,如此之深不会忘记,同时未来完全避开那个家伙 C会火冒三丈,并且内心期望有机会狠狠地回应打击 D避免摊牌,因为还不到那个地步,那个人多行不义必自毙,或者自己再去找新朋友 12.在人际关系中,我最在意的是: A得到他人的赞美和欢迎 B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欣赏 C得到他人的感激和尊敬 D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接纳 13.在工作上,我表现出来更多的是: A充满热忱,有很多想法且很有灵性 B心思细腻,完美精确,而且为人可靠 C坚强而直截了当,而且有推动力 D有耐心,适应性强而且善于协调 14.我过往的老师最有可能对我的评价是: A情绪起伏大,善于表达和抒发情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