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

第一章总论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A 题型)

1. 康复评定分为()和功能评定两个部分。

A 临床评定

B 病因评定

C 病理评定

D 解剖评定

E 诊断

2. 在进行功能评定前,必须深刻地理解疾病、残损、()、残障之间的区别。

A 损伤

B 活动受限

C 参与限制

D 环境

E 残疾

3. 临床检查是康复评定的基础,但前者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且多偏重于基础疾病本身。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A 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B 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C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D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E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4. 检查、测量、评估、评价和评定在领域中有不同的内涵,()是根据测量和评估的结果

对被测对象作出最后判断的行为。

A 评价

B 评估

C 检查

D 评定

E 测量

5. 康复医学是一门多学科性的专业,在康复评定和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多个专业的人员参加,如由()、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假肢和矫形器师、特殊教育工作者等组成康复协作组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治疗、训练和教育,以争取最大的康复效果。

A 骨科医师

B 神经科医师

C 儿科医师

D 康复医师

E 老年科医师

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

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六类残疾人。于 2006 年 4 月 1 日零时开始的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标准就是该分类方法。它暂未包括()残疾。

A 语言

B 心脏

C 内脏

D 脑卒中

E 听力语言

7. 肢体残疾一级是指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不包括:

A 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B 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C 双大腿缺失

D 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E 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8. 听力残疾二级是指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A81~90dBHL B >91dBHL C61~80dBHL

D41~60dBHL E <40dBHL

(二)多选题( X 题型)

1. 等级资料的量化评定是将定性评定中所描述的内容分等级进行量化,即将等级赋予分值的

方法,如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标准化量表,如():

A 徒手肌力检查BBrunnstrom 评定CBarthel 指数

D 肢体长度的测量

E 肢体周径的测量

2. 通过对()等层次全面的评定,制订出个性化、整体性的康复治疗计划。

A 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限制

B 残损、残疾和残障

C 个体功能和环境

D 肢体功能和内脏功能

E 残疾人家庭和所在社区

3. 由于康复的范畴涉及医疗、职业、教育和社会等领域,康复评定的内容包括()等方面。

A 躯体

B 言语

C 心理

D 社会

E 内脏

4.肢体残疾四级是指基本上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包括以下():

A 单小腿缺失

B 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

C 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在5cm 以上(含 5cm)

D 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

E 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缺失

二、名词解释

1.康复评定会 3.肢体残疾

2.日常生活活动 4.言语残疾

三、问答题

1.常见的言语残疾包括哪

些?

2.如何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 题型)

1.A

2.E

3.E

4.D

5.D

6.C

7.C

8.A

(二)多选题(X 题型)

1.ABC

2.AB

3.ABCD

4.AC

二、名词解释

1. 康复评定会是由康复医师负责组织的、针对某一位患者具体的功能障碍和康复治疗计划进行讨论的康复协作组会议。在康复评定会上,康复医师介绍该患者的病情和一般功能状况,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假肢和矫形器师、康复护士等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报告评定的结果,并提出康复治疗计划,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最后由康复医师总结康复协作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一个完整的康复治疗计划。

2. 日常生活活动是全面地描述个人总体活动能力的最常用的术语,它是通过作业(如写字)而不是部位(如手功能)定义的,正如一个无臂的人仍可能通过脚写字一样。

3. 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

4. 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 1 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

两年者),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 3 岁以下不定残)。

三、问答题

1. 答:常见的言语残疾包括:

1)失语:是指由于大脑言语区域以及相关部位损伤所导致的获得性言语功能丧失或受损。

2)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导致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说话费力、发声和发音不清等。

3)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是指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以及舌或颌面部术后,主要表现为不能说话、鼻音过重、发音不清等。

4)发声障碍(嗓音障碍):是指由于呼吸及喉存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失声、发声困难、声音嘶哑等。5)儿童言语发育迟滞: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语言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说话晚、发音不清等。

6)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是指由于听觉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或者发音不清。7)口吃:是指言语的流畅性障碍,常表现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拖长音、重复、语塞并伴有面部及其他行为变化等。

2. 答: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设定康复目标:由于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其康复欲望和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康复目标。适宜的康复目标应建立在全面准确的评定基础上,包括:①在评定中发现的问题;②心理状况,如患者对问题、目的和性格的调整和适应;③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希望;④家庭护理、身体和情绪环境、家庭反应;⑤患者的职业计划和目标。康复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2)制订康复治疗和训练方案:通过对患者全面的评定。掌握其功能障碍情况,了解其需求,制订确实可行的康复目标,接下来便是选择为达到康复目标所需的治疗手段,安排适当的治疗量,并提出注意事项。

第二章人体发育和形态评定技术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A 型题)

1. 对脊髓反射检测的阳性或阴性反应在()个月的正常儿童可能存在,超过()个月

的儿童阳性反应持续存在,可能预示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

A2 、 2 B4、 4 C6、 6 D12、 12 E1、 1

2. 在出生后前()个月,脑干反射的阳性或阴性的存在可见于正常儿童,超过()个月的儿童仍存在阳性反射可能提示运动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

A2 、 2 B4、 4 C6、 6 D12、 12 E1、 1

3. 调正反应是在红核上方的中脑整合的,不包括大脑皮质。调正反应相互作用,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常位置。它们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10~12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当皮质控制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受到抑制,到()时消失。

A1 岁末B2 岁末C3 岁末 D4 岁末 E5 岁末

4. 这些反应是由于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相互之间有效作用的结果。平衡反应的成熟标志着运动发育进入人类等两足动物阶段,它们在肌力正常时出现并提供身体对重心变化的适应,出生后()个月平衡反应开始出现。

A3 B4 C5 D6 E12

5. 上肢长测量时,患者坐位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

医疗人员测量从()到桡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

A 肩峰外侧端

B 喙突

C 锁骨肩峰端

D 肱骨头

E 大结节

6. 测量手长时,患者将手置于手指伸展位,医疗人员测量从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连线中点

到( )的距离。 A 中指 B 中指指尖 C 大拇指

D 示指

E 第三掌骨头

7.下肢长: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下肢伸展,置髋关节于中立位。医疗人员测量从髂前上 棘到( )的最短距离。 A 外踝尖 B 足跟 D 大拇趾 E 内、外踝之间的中点 8.大腿残端围度:从坐骨结节直到断端末端每隔( A2.5cm B5cm 9.腹围:患者取坐位或立位, 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的围度, 内容物的充盈程度有关。 A 脐 D 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 10.身体质量指数( BMI ) 肥胖是指身体质量指数( C 内踝 )测量一次围度。 C2cm D5.5cm E10cm 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通过( )或第 12 肋骨的尖端和 注意皮尺与水平面平行。 测量腹围时应考虑与消化器官和膀胱 B 剑突 E 胸骨上窝与耻骨联合的中点 是以体重和身高的相对关系来判断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的指标。 BMI )为( C 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 )。 A V 18.5

D>30 (二)多选题( X 型题) 1. 属于脊髓反射的有( A 屈肌收

缩反射 C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E 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 2. 自动运动反应包括( A 两栖动物反应 D 视觉调正反应 3.

病理反射常用的( A Chadock 征

D Gordon 征 4. 常见的浅反射有( 反射、肛门反射等。 A 角膜反射 D 上腹壁反射 二、名词解释 1. 病理反射 2. 身体质量指数 三、问答题 1. 姿势异常对人体的影响有哪些?2.反射发育具有那些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A 2.C (二)多选题( )。 )。 )、 B18.5~24.9

E >35 C25.0~30 B 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D 伸肌伸展反射

E 保护性伸展反应 E 抬躯反射 已经成为常规检查项目。

B Oppenheim 征 E 罗索里莫征

轻触咽后壁、中腹壁反射、下腹壁反射、 C 拥抱反射 C 霍夫曼征 提睾反射、跖(足底) B 咽反射 E 膝反射 C 呕吐反射 3. 脊髓反射 4. 自动运动反应 A 型题)

3.E

4.D X 型题)

5.A

6.B

7.C

8.B

9.A 10.D

康复评定技术 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

康复评定试题库康复评定的题库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填空: 1.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 2.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 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 三、问答题 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差异 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的区别 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 目的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 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 方法 体格检查、专项检查 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 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 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 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 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

第一章总论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A 题型) 1. 康复评定分为()和功能评定两个部分。 A 临床评定 B 病因评定 C 病理评定 D 解剖评定 E 诊断 2. 在进行功能评定前,必须深刻地理解疾病、残损、()、残障之间的区别。 A 损伤 B 活动受限 C 参与限制 D 环境 E 残疾 3. 临床检查是康复评定的基础,但前者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且多偏重于基础疾病本身。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A 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B 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C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D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E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4. 检查、测量、评估、评价和评定在领域中有不同的内涵,()是根据测量和评估的结果 对被测对象作出最后判断的行为。 A 评价 B 评估 C 检查 D 评定 E 测量 5. 康复医学是一门多学科性的专业,在康复评定和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多个专业的人员参加,如由()、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假肢和矫形器师、特殊教育工作者等组成康复协作组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治疗、训练和教育,以争取最大的康复效果。 A 骨科医师 B 神经科医师 C 儿科医师 D 康复医师 E 老年科医师 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 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六类残疾人。于 2006 年 4 月 1 日零时开始的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标准就是该分类方法。它暂未包括()残疾。 A 语言 B 心脏 C 内脏 D 脑卒中 E 听力语言 7. 肢体残疾一级是指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不包括: A 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B 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C 双大腿缺失 D 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E 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8. 听力残疾二级是指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A81~90dBHL B >91dBHL C61~80dBHL D41~60dBHL E <40dBHL (二)多选题( X 题型)

康复评定试题库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功能评定:就是用客观得、量化得方法有效与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得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与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与社会功能等方面得评定。2.初期评定:就是首次对患者进行得评定。目得就是发现与确定患者得功能状况与存在得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与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得依据。 3.中期评定:就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得再次评定。评定得目得就是对前一阶段得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就是否改善、改善得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得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就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得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就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得方法与建议。 二、填空: 1.康复评定得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 2.根据不同得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 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得相关步骤、、、、。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 三、问答题 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得差异 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得区别 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 目得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 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得水平及能力 方法 体格检查、专项检查 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 组织学与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 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 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 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

《康复功能评定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

广州医学院天河学院 《康复功能评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B 卷) 姓名:学号: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 2 分,共40 分) 1.关节内外存在急性炎症损伤通常在被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A A.抵抗之前出现疼痛 B.疼痛和抵抗同时出现 C.抵抗之后出现疼痛 D.只有抵抗无疼痛 2.非关节囊型关节运动受限常见原因及特点不包括: B A.韧带粘连 B.关节囊组织纤维化 C.关节内紊乱 D.关节外损伤 3.Brunnstrom 肢体功能恢复分离运动阶段指的是: C A.第Ⅲ阶段 B.第Ⅳ阶段 C.第Ⅴ阶段 D.第Ⅵ阶段 4.以下有关反射 -等级模型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运动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或由感觉输入诱发 B.运用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https://www.doczj.com/doc/0117013989.html,S 损伤的恢复没有特定的顺序 D.交互抑制支配是协调运动的关键 5.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D A.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挛缩 B.肌肉无力 C.关节内异常、关节骨性强直 D.关节活动末端韧的感觉 6.主动肌的收缩力量和拮抗肌的伸展力量越大: A A.关节活动度越大 B.关节活动度越小 C.肌张力越高 D.肌张力越低 7.肩肱关节伸展活动度测量时的参考值范围是: A A.0-60 度 B.0-70 度 C.0-80 度

D.0-90 度 8.肩关节水平外展时主要动作肌是: D A.胸大肌 B.冈上肌 C.大圆肌 D.三角肌 9.以下哪项不属于浅反射: B A.腹壁反射 B.下颌反射 C.跖反射 D.肛门反射 10.下列哪项不属于躯体构图障碍: D A.单测忽略 B.左右分辨障碍 C.手指失认 D.视觉失认 11.以下 CNS 多系统模型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运动是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B.系统是动态、自我组织和多层交织结构的 https://www.doczj.com/doc/0117013989.html,S 以等级方式组织 https://www.doczj.com/doc/0117013989.html,S 损伤后可见其他系统的变化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病理反射: D A.抓握反射 B.手掌斯基征 C.髌阵孪 D.跟腱反射 13.肛门反射所对应的脊髓节段是: C A.S1-2 B.S2-4 C.S3-5 D.S1-3 14.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D A.特异性的感觉刺激才能诱发出特定的运动反应 B.检查中仔细观察被查检者对于刺激的反应 C.发育性反射的系统评定无须观察反射如何影响运动功能 D.注意发射及发应出现 ,消失的时间 15.旋毛虫肌病会出现以下哪种异常电位: A A.纤颤电位 B.正锐波 C.束颤电位 D.复合性重复放电 16.引起协调运动障碍的疾病包括: B A.小脑、基底结损伤 B.脊髓前索损伤

康复评定技术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康复评定的目的是:(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 2.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移动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A ) A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 C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 以上都不对 3.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度提示(B ) A.肌肉协调性障碍B、肌力下降C、肌肉耐力下降 D、结缔组织异常 E、关节异常 4.测定ROM的目的是:(A ) A.确定妨碍功能或可产生畸形的受限程度,确定增加功能活动能力或减轻畸形所需增加 的范围 B.测定运动功能障碍C.主动ROM比被动的ROM稍大 D.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弧E.被动ROM比主动的ROM稍大 5.下列哪项因素不影响关节活动度测定:(E ) # A.不良体位B.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和选择的参考点不准 C.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D.疼痛E.男女老少不受影响 6.下列不是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是:(E )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 C.与健侧对比D.允许有3°~5°的误差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 7.ROM测量用具包括:(E ) A.通用量角器B.方盘量角器C.小型半圆规量角器 D.直尺和两脚分规E.以上都是 8.ROM测量仅允许约()误差。(C )

A.1°~2°B.2°~3°C.3°~5°D.6°~10°E.0~1° | 9.下列哪项不能做ROM:(B ) A.骨关节伤病及手术后患者B.关节急性炎症期C.神经系统疾患 D.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E.以上都不能 10.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有:(ABCD )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 C.与健侧对比 D.允许有3°~5°的误差 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 11.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肌力的因素(D ) A. 肌肉生理横断面 B. 肌肉的募集率 C. 肌肉收缩的形式 D. 智力因素 E. 肌肉初长度 12.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抗重力做关节全运动范围50%以下关节活动,肌力为:( A ) … A. 2- 级 B. 2级 C. 2+ 级 D. 3- 级 E. 3级 13. 有关徒手肌力检查中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C) A. 给患者示范,让患者主动去完成 B. 减少因疼痛、疲劳等因素对肌力检查的干扰 C. 充分固定肌肉附着处的远端关节 D. 检查前详细了解肌肉、肌腱的解剖位置 E. 检查时所加阻力必须为同一强度,并且始终以平稳的速度持续给予阻力 14.3级肌力描述正确的是:(D) A.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B.有轻微的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C.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 | D.能抗重力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不能抗阻力 E.能抗重力和充分的阻力的关节活动 15.下列不属于肌力测定的注意事项的是:(D ) A.正确的测试姿势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C.左右对比检查 D.在运动后进行E.反复两次检查 16.MMT的用途是:(A )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11

09级普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09~10学年第二学期末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考生所有答案必须写到答题卡上,试卷上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共40个题,每题1分) 1.测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角器的放置位置,正确的是A 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C轴心:髂后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2.肌张力低下的特征不包括D A主动肌和拮抗肌收缩同时减弱或消失 B肢体抗重力能力减弱或消失 C肌力降低或消失 D腱反射正常存在 3.仰卧位,下肢伸直固定,患者双手前平举能抬起上半身,双肩离床,该患者腹直肌肌力为D A 5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4.背拉力指数正常值女性为C A 50~100 B 100~150 C 105~150 D 105~200 5.测量上肢整体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C A上肢自然下垂B病人坐位C前臂旋前D测量肩峰外侧端到中指尖的距离 6.社会功能评定包括D A社会活动能力 B生活质量 C职业能力 D认知功能 7.膝外翻的表现没有D A膝关节中心位于大腿和小腿的内侧 B可以是单侧的 C髂胫束紧张 D膝关节外侧组织拉长 8.平足的表现没有D A距骨向前、内和下方移位 B跟骨向下旋前 C腓骨长短肌缩短 D胫后肌和伸趾肌拉长 9.不对称和单侧姿势异常引起的问题没有D A肌肉变薄弱 B肌肉在某体位强壮 C肌肉短缩 D韧带弹性增加,增强了对关节的保护 10.某男,15岁,身高175cm,体重80kg,此人体重属于C A轻度肥胖 B正常 C超重 D中度肥胖 11.大腿周径的测量部位不包括D A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8cm处B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12cm处C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15cm处D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18cm处 12.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肌力的因素D A.肌肉的生理横断面B运动单位募集率C肌肉的初长度D认知能力 13.能对抗重力做全范围全范围关节活动,能对抗中等阻力活动,关节活动范围在50%和100%之间,肌力为C A 3级 B 3+级 C 4-级 D 4+级 14.坐位,前臂中立位,固定于检查台上,能做全范围屈腕动作,腕屈肌肌力为B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康复评定技术重点考试

康复评定与临床检查的不同; 1.对象不同 2.病情不同 3.目的不同 4.检查手段不同 5.处理原则不同 肌力:是指肌肉自主收缩产生最大的力量,又称绝对肌力肌肉收缩的类型: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等速收缩 肌肉收缩的影响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2.肌肉的初长度 3.运动单位的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4.杠杆效率 5.肌肉收缩的类型 6.中枢神经系统调动功能的协调性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引起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

1.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疼痛 2.肌肉痉挛 3.肌肉无力 4.关节内异常 关节僵硬5.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体位:确定测量体位,保证体位舒适,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测量时关节活动不受限1.制;介绍情况:让受试者了解测量过程、测量原因,以取得受试者的配合2. 量角器的放置:先确定量角器放置的关节活动面,然后确定其轴心(通常是骨性标3.志点),最后确定量角器的固定臂及移动臂; 4.关节活动:在关节可能的关节活动范围之内,轻柔地移动关节,以确定完全的被动关节活动度,并注意观察受试者有无疼痛或不适感; 5.记录:摆放量角器并记录主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及被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 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 痉挛;一种由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超过正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痉挛的特殊表现: 1. 巴宾斯基反射 2. 折刀样反射 3. 阵挛 4. 去脑强直和去皮质强直 僵硬: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 肌张力迟缓的主要原因: 1.影响小脑或锥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为暂时性肌张力迟缓,如脊髓损伤的脊髓休克阶段

疾病康复学毕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A、B卷)

疾病康复学毕业考试题(A) 一.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50分) 1.冠心病I期康复,如果运动中出现下述哪种情况应退回到前一级训练() A、心率增加在20次/分左右 B、收缩压下降5mmHg C、心率增加>20次/分 D、未出现心绞痛 2.心衰的运动康复方法有() A、卧床疗法 B、慢跑 C、坐椅子疗法 D、游泳 3.有关高血压患者医疗步行与血压的关系正确的是() A、较短时间平地步行可使舒张压下降 B、较长时间平地步行可使舒张压升高 C、较长时间平地步行可使舒张压明显下降 D、无论多长时间的平地步行都绝不能使血压发生变化 4.什么是我国饮食中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A、摄入食盐过多 B、摄入食盐过少 C、摄入面粉过多 D、摄入食油过多 5.有关脊髓损伤下面哪些观点是不正确的() A、T6~8进行迈至步训练。 B、T9~12迈至步和迈越步训练。 C、越步为稳定的步态。。 D、至步也是稳定的步态 6.冠心病III期患者,运动时靶心率为() A、体质较弱者:170—年龄 B、体质较弱者:180—年龄 C、体质较强者:160—年龄 D、体质较强者:190—年龄 7.下列哪项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A、空腹血糖≥5.38mmol/l B、空腹血糖≤4.38mmol/l C、空腹血糖≥7.0mmol/l D、口服葡萄糖30分钟时血糖为6.9mmol/l 8.疼痛的评定不包括() A、口述等级评分法 B、视觉模拟评分法 C、简式McGiLL疼痛问卷 D、焦虑自解量表法 9.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目标不恰当的是() A、恢复躯体活动 B、恢复灵活性 C、恢复正常的精神情绪状态 D、恢复ADL 10.脑血管病康复治疗中恢复躯体活动不包括() A、正确的体位 B、肌力、耐力及协调性 C、平衡、步行能力或使用轮椅的技术 D、恢复语言及社会功能。 11.成人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A、超过正常体重的5% B、小于正常体重的5% C、超过正常体重的10% D、超过正常体重20% 12.简易智力测验表用来评定痴呆程度,严重痴呆属于哪种() A、总分>22 B、总分=22 C、总分<15 D、总分>15 13.脊髓损伤不同的损伤水平可以达到的康复目标不同() A、C7以上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 B、C8基本自理 C、C8以下完全自理 D、L1~L12治疗性步行,T1~T5功能性步行

康疗康复评定技术试题汇编讲解学习

医学院2012-2013-2学期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评定》期末 考试试题[A卷] 注:考试题目必须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成绩无效。 一、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测量小腿长度应测量从膝外侧到下列哪个点的最短距离? A、外踝尖; B、外踝下缘; C、内踝尖; D、足跟; E、以上都不是 〔〕2.测量关节活动度时,起始位置一般是: A、水平位; B、垂直位; C、人体解剖位; D、卧位; E、功能位 〔〕3.肱二头肌在使前臂旋后运动时,常伴肱三头肌收缩,此时,肱三头肌被称为: A、主动肌;B、拮抗肌;C、协同肌;D、固定肌;E、伸肌 〔〕4.下面不属于痉挛特点的是: A、肌张力增高 B、运动迟缓 C、折刀现象; D、深反射亢进; E、病理征阳性 〔〕5.一个步行周期是指: A、从一侧下肢着地到另一侧下肢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B、从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C、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另一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D、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另一侧足跟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E、从一侧下肢着地到另一侧下肢着地为止所用的时间 〔〕6.下列哪个感觉属于深感觉: A、痛觉; B、振动觉; C、实体觉; D、触觉; E、温度觉 〔〕7.在《新徒手肌力检查法》中,2-级的标准是: A、解除重力的影响,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B、解除重力的影响,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上; C、解除重力的影响,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下; D、解除重力的影响,不能引起关节的活动; E、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下 〔〕8.对于未使用助听器的听力障碍者,需向其大声说话,他才清楚对方说话内容,最可能FIM评分是: A、7分; B、6分; C、5分;D.4分;E、3分 〔〕9.以下各项对诊断周围性瘫痪最有意义的是: A、肌张力增高; B、腱反射减弱; C、病理征阳性;D.肌肉萎缩;E、肌张力减弱 〔〕10.平衡反应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大脑皮层; D、中脑; E、脑干 〔〕11.C5神经根损伤最可能出现的肌力减弱的肌肉是: A、三角肌; B、肱三头肌; C、骨间肌; D、肱二头肌; E、腕屈肌 〔〕12.正常运动单位电位多为: A、3相; B、4相; C、5相; D、7相; E、8相 〔〕13.关于Ashworth痉挛分级,错误的是: A、1级,无肌张力增高; B、2级,肌张力轻度增高,受累部分被动活动有一定阻力; C、3级,肌张力明显增高,受累部分活动较容易; D、4级,肌张力显著增高,无法被动活动; E、5级,受累部分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 〔〕14.下列哪项不是书写障碍的表现形式: A、够字障碍; B、书写惰性现象; C、写字过多; D、镜像书写; E、以上都不对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

09级普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09?10学年第二学期末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考生所有答案必须写到答题卡上,试卷上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共40个题,每题1分) 1. 测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角器的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C轴心:髂后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2. 肌张力低下的特征不包括 A主动肌和拮抗肌收缩同时减弱或消失B肢体抗重力能力减弱或消失 C肌力降低或消失D腱反射正常存在 3?仰卧位,下肢伸直固定,患者双手前平举能抬起上半身,双肩离床,该患者腹直肌肌力为 A 5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4. 背拉力指数正常值女性为 A 50?100 B100 ?150 C 105~150 D 105~200 5. 测量上肢整体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上肢自然下垂B病人坐位C前臂旋前D测量肩峰外侧端到中指尖的距离 6. 社会功能评定包括 A社会活动能力 B生活质量 C职业能力D认知功能 7. 膝外翻的表现没有 A膝关节中心位于大腿和小腿的内侧B可以是单侧的 C髂胫束紧张D膝关节外侧组织拉长 8. 平足的表现没有 A距骨向前、内和下方移位B跟骨向下旋前 C腓骨长短肌缩短D胫后肌和伸趾肌拉长 9. 不对称和单侧姿势异常引起的问题没有

A肌肉变薄弱B肌肉在某体位强壮 C肌肉短缩D韧带弹性增加,增强了对关节的保护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负责人:赵雄 所属系部:蒙中医系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教务处 二〇一六年九月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62104 课程类型:专业课开课学期:第学期总课时:72 理论课时:50 实践课时: 22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康复评定技术是研究有关功能状况的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康复治疗专业主要的专业课之一,是通过评定获得功能障碍相关信息的必要阶段,是制定适宜的康复治疗计划的前提,是保障康复治疗安全的基础,是康复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的专业技能。在康复领域中,康复评定技术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二)设计思路 通过康复治疗士(师)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其工作流程为:问诊与观察→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计划制定→实施康复治疗计划→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所以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更是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依据。所以,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项目、任务设计教学内容,以临床典型案例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共设计10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又设置若干个工作任务,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安排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实践评价以项目考核为主,重视过程考核。 康复评定技讲述了常用的评定技术的定义及影响评定的因素和具体的评定方法。按照教材设计出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人体发育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步态分析、康复医学中常见的心理功能评定、言语评定、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和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假肢评定、常见病症的评定以及环境评定等,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评定方法。

康复评定技术重点复习演示教学

康复评定技术重点复 习

康复评定与临床检查的不同; 1.对象不同 2.病情不同 3.目的不同 4.检查手段不同 5.处理原则不同 肌力:是指肌肉自主收缩产生最大的力量,又称绝对肌力肌肉收缩的类型: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等速收缩肌肉收缩的影响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2.肌肉的初长度 3.运动单位的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4.杠杆效率 5.肌肉收缩的类型 6.中枢神经系统调动功能的协调性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引起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 1.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疼痛 2.肌肉痉挛 3.肌肉无力 4.关节内异常 5.关节僵硬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1.体位:确定测量体位,保证体位舒适,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测量时关节活动不受限制; 2.介绍情况:让受试者了解测量过程、测量原因,以取得受试者的配合 3.量角器的放置:先确定量角器放置的关节活动面,然后确定其轴心(通常是骨性标志点),最后确定量角器的固定臂及移动臂; 4.关节活动:在关节可能的关节活动范围之内,轻柔地移动关节,以确定完全的被动关节活动度,并注意观察受试者有无疼痛或不适感; 5.记录:摆放量角器并记录主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及被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 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

痉挛;一种由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超过正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痉挛的特殊表现: 1. 巴宾斯基反射 2. 折刀样反射 3. 阵挛 4. 去脑强直和去皮质强直 僵硬: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 肌张力迟缓的主要原因: 1.影响小脑或锥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为暂时性肌张力迟缓,如脊髓损伤的脊髓休克阶段 2.外周神经系统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3.原发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汇编

第一章总论 习题 一、选择题(一)单选题( A 题型) 1.康复评定分为()和功能评定两个部分。 A 临床评定 B 病因评定 C 病理评定 D 解剖评定 E 诊断 2.在进行功能评定前,必须深刻地理解疾病、残损、()、残障之间的区别。 A 损伤 B 活动受限 C 参与限制 D 环境 E 残疾 3.临床检查是康复评定的基础,但前者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且多偏重于基础疾病本身。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A 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B 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C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D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E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4.检查、测量、评估、评价和评定在领域中有不同的内涵,()是根据测量和评估的结果对被测对象作出最后判断的行为。 A 评价 B 评估 C 检查 D 评定 E 测量 5.康复医学是一门多学科性的专业,在康复评定和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多个专业的人员参加,如由()、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假肢和矫形器师、特殊教育工作者等组成康复协作组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治疗、训练和教育,以争取最大的康复效果。 A 骨科医师 B 神经科医师 C 儿科医师 D 康复医师 E 老年科医师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 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六类残疾人。于 2006 年 4 月 1 日零时开始的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标准就是该分类方法。它暂未包括()残疾。 A 语言 B 心脏 C 内脏 D 脑卒中 E 听力语言 7.肢体残疾一级是指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不包括: A 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B 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C 双大腿缺失 D 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E 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8.听力残疾二级是指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在无 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 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

康复疗法评定重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1.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 康复评定学是研究患者有关身体、心理、社会及其所处环境的功能状况的一门医学学科 2.康复评定的对象主要是功能障碍。ICIDH:残损(心理上、生理上或解剖的结构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残疾(由于残损的原因使人的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至于不能在正常范围内和以正常方式进行活动)、残障(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一个人充当正常社会角色并使之处于不利地位)ICF:损伤(身体功能或结构问题,有显著的差异或丧失)、活动受限(个体在进行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参与限制(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可能经历到的问题)六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3.康复评定的意义 (1)从患者角度:通过评定,可以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活动能力的了解,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目标,增强信心,提高对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更加努力地帮助自己、主动地参与治疗。对一些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将会鼓励他尽早地向康复医生反映有关情况,以预防和减缓疾病的恶化和功能的减退。 (2)从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角度:全面、系统、准确的评定,可弥补病史和一般临床检查的不足,容易早期发现问题,具体了解患者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如何才能提供和得到帮助,鼓励他制定出更为全面合适的康复治疗计划,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功能变化,指导我们的康复医疗工作。最终,通过康复评定的结果,确定康复的后果,从而控制康复治疗的质量。(3)从社会角度:通过评定,发现在社会康复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社会对提供资助、改进服务质量、环境状况以及政策法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社会对残疾人提供帮助提供依据。此外,评定还可以就残障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新的发病资料。 4.康复评定的作用 (1)掌握功能障碍的情况: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了解功能障碍的范围、了解功能障碍的程度 (2)制订康复治疗计划 (3)评价治疗效果:评定治疗效果、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4)帮助判断预后 (5)分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5.康复评定的内容主观资料(S)、客观资料(O)、功能评定(A)、制定康复治疗计划(P) (1)病史:主诉、现病史、功能史(核心)、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社会史、职业史、家族史 (2)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皮肤和淋巴、头和五官、颈、胸部、心脏和周围血管系统、腹部、泌尿生殖系统和直肠、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 (3)功能评定:四个功能(认知、言语、躯体、社会)、三个障碍层次(损伤、活动受限、参与限制) 6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方法: 1.建立治疗目标: (1)依据:①在评定中发现的问题②心理状况③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希望④家庭

《康复评定学》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评定学》课程教学大纲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执笔者:刁伟霞审核 人:编写日期:2017年8 月 二、课程简述: 康复评定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功能障碍和潜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医学学科,康复评定技术包括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提出假设,实施检查和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解释,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它是制订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课程学习主要分为课堂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康复功能评定的基本概念,以及临床上通用的评定方法和评估量表,初步掌握识别、测量、分析和判断功能障碍的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康复护理工作和相关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职业素养起着良好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一)考核目标: 通过期末课程考试,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及和对课程知识掌握程度, 并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复习本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课堂测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动态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知识吸收情况。 (二)考核方式: 考核采用随堂测评和期末课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1、随堂测评:以课堂提问、作业为主,按100 分制进行评分。 2、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按100 分制进行评分,以考查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为主,同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成绩评定 理论考试占70%,实验课表现和实验报告成绩20%,平时成绩占10%,平时成绩包括随堂测评、考勤等。 四、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康复评定技术教案新

2014 -- 20 15 学年第1学期 级学院(部)医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临床医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及代码康复评定技术13213037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分及总学时 2.5/48 授课专业班级高职1301 主讲教师 职称职务讲师

使用教材康复评定技术

山东英才学院教务处制第1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填写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备课笔记 1康复评定概述:康复评定学是研究障碍和潜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评定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 2、康复评定的方法: 定性评定:肉眼观察和问卷调查;半定量评定:分为若干个等级或阶段;定量评定。 3、康复评定的内容: 康复评定是评定患者的躯体、精神、言语和社会功能,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躯体方面:上肢,下肢(包括步态),关节,肌肉(含痉挛) 脊柱与脊髓,协调与平衡,感觉与知觉(含疼痛、失用症、 失认症),反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呼吸系统功能,循环系统功能,泌尿系统功能,性功能等; ②精神方面:智力测验,性格测验,情绪测验,神经心理测验; ③言语方面:失语症检查,构音障碍检查,言语失用检查, 言语错乱检查,痴呆性失语检查;④社会方面:社会活动能力, 就业能力,生存质量等。 4、康复评定的实施过程: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SOAP法, 即:S( subjective data 主观资料):患者个人的主诉材料、症状; 0( objective data 客观资料):患者的客观体征和功能表现; A( assessment 评定):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P( plan 计划):拟订处理计划,包括有关进一步检查、会诊、诊断、 康复治疗和处理等的计划。5、评定的注意事项: )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 2 )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 3)评定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4 )评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患者的疲劳。 5 )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6)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7)健侧与患侧要进行对照。 8 )评定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找原因。

康复评定试题

第二周试题 1.康复评定的目的有:掌握障碍情况、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 2.康复评定的内容包括: ( ABCD ) A.躯体功能 B.言语功能 C.精神状态 D.社会功能 3.测量肩关节内、外旋时,量角器的轴心位于。鹰嘴 4.测定肘关节的屈、伸时,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是:( A ) A.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 B.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桡骨纵轴;移动臂:肱骨纵轴 C.轴心:鹰嘴;固定臂:前臂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 D.轴心:鹰嘴;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 5.测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下列哪项正确:(A) 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直线;移动臂:髂前上棘至髌骨中心的连线 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髂前上棘至髌骨中心的连线;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C.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6.3级肌力描述正确的是:(D) A.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B.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C.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D.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阻力 7. 有关肌张力描述正确的是:(ACD) A.是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收缩 B.是肌肉主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 C.肌张力评定主要是手法检查 D.是一种不随意、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8.在握力测试中,握力指数高于( )为正常。( D ) A.20 B.30 C.40 D.50 9.有关ROM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指关节运动时所达到的最大弧度

康复评定技术题库

康复评定技术题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总论 习题 一、选择题 1.康复评定分为()和功能评定两个部分。 A、临床评定 B、病因评定 C、病理评定 D、解剖评定 E、诊断 2.在进行功能评定前,必须深刻地理解疾病、残损、()、残障之间的区别。 A、损伤 B、活动受限 C、参与限制 D、环境 E、残疾 3.临床检查是康复评定的基础,但前者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且多偏重于基础疾病本身。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A、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B、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C、对象不同、病情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D、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E、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4.检查、测量、评估、评价和评定在领域中有不同的内涵,()是根据测量和评估的结果对被测对象作出最后判断的行为。 A、评价 B、评估 C、检查 D、评定 E、测量 5.康复医学是一门多学科性的专业,在康复评定和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多个专业的人员参加,如由()、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假肢和矫形器师、特殊教育工作者等组成康复协作组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治疗、训练和教育,以争取最大的康复效果。 A、骨科医师 B、神经科医师 C、儿科医师 D、康复医师 E、老年科医师 6.通过对()等层次全面的评定,制订出个性化、整体性的康复治疗计划。 A、损伤、活动受限 B 、残损、残疾和残障 C、个体功能和环境 D、肢体功能和内脏功能 E、残疾人家庭和所在社区 7.由于康复的范畴涉及医疗、职业、教育和社会等领域,康复评定的内容不包括()等方面。 A、躯体 B、言语 C、心理 D、社会 E、内脏 8.对脊髓反射检测的阳性或阴性反应在()个月的正常儿童可能存在,超过()个月的儿童阳性反应持续存在,可能预示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A.2、2 B.4、4 C.6、6 D.12、12 E.1、1 9.在出生后前()个月,脑干反射的阳性或阴性的存在可见于正常儿童,超过()个月的儿童仍存在阳性反射可能提示运动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 A.2、2 B.4、4 C.6、6 D.12、12 E.1、1 10.调正反应是在红核上方的中脑整合的,不包括大脑皮质。调正反应相互作用,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常位置。它们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10~12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当皮质控制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受到抑制,到()时消失。 A.1岁末 B.2岁末 C.3岁末 D.4岁末 E.5岁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