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市工业强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杭州市工业强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杭州市工业强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杭州市工业强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杭州市工业强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实施《浙江省工业强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若干意见》,提升本市工业基础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根据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工程化产业化为抓手,探索工业“四基”[“四基”,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推进机制,不断提升杭州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紧跟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突破一批国家亟需、具有重要影响力、长期制约工业发展的工业“四基”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产业化能力,到2020年,力争培育5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四基”领军企业,25家左右“四基”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累计8家左右国家工业强基工程中标企业。

三、行动任务

(一)推进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对接国家工业强基工程

十大重点领域、浙江省工业强基八大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行动计划,结合杭州实际,重点组织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四个领域的“一揽子”突破发展行动,着力构建整体竞争优势,在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航空等领域实现局部突破优势;遴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作用强、保障程度高的“工业四基”产品和技术,择优推荐国家强基工程专项支持。优先布局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支撑“四基”技术突破。

(二)推进重点产品、技术“补链强链一条龙”应用计划。围绕国家确定的十六个重点产品工艺、浙江省8个重点

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引导、支持企业竞争参与国家、省“一条龙”示范行动计划。结合杭州产业发展特点,以需求为牵引,针对重点基础产品、技术,提出包含关键技术研发、公共基础平台建设、产品设计、专用材料开发、先进工艺开发的“补链强链一条龙”应用计划,促进技术基础与系统(整机)、重点产品与配套企业互动发展,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协同推进,推动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

(三)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实施重点领域“一揽子”突破发展行动和重点产品工艺的“补链强链一条龙”应用计划,培育一批专注于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等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发展,聚焦特定细分产品市场,专注发展核心业务。引导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自主创新能力高的中小企业,打造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围绕“四基”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鼓励形成紧密有机的产业链,依托现有园区资源,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聚集区。

(四)推进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建设。围绕“工业四基”重点领域,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特色小镇、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创建包含试验验证、检验检测认证和标准制(修)订等功能的产业质量技术基础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夯实质量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技术服务水平。鼓励骨干企业、工业园区(集聚区)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基础信息化服务平台,支持基础企业加强与整机(系统)企业紧密互动,完善工业基础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产业技术基础信息化服务水平,为产业发展“立柱架梁”。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顶层设计。贯彻落实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浙江省工业强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浙转升〔2018〕3号),根据国家《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研究确定我市工业基础能力建设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指导企业布局方向,引导社会资金资源投向,落实支撑政策措施。

(二)加强组织领导。在杭州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协调与上下联动,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各区、县(市)及相关园区要根据本地产业基础,按照本实施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研究具体落实举措,支持工业基础能力建设,优化全市“四基”产业布局。

(三)实施目录引导。依据《浙江省工业强基工程实施目录》,梳理建立杭州市工业强基重点企业库、重点产品库和重点项目库,组织整机(系统)企业与“四基”企业开展产业对接,推动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优势,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资源和企业布局相关领域。

(四)强化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持续加大对工业“四基”的支持力度。对列入杭州市工业强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库和重点项目库的,每年选择一批重大项目优先列入市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支持,对工业强基类别的技术改造项目实际投入申报标准下调至2000万元。积极争取工信部、浙江省工业强基工程重点项目计划支持。

各区、县(市)应加强对按因素法下达的省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的统筹,加大对“四基”项目的扶持。鼓励企业申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首批次新材料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落实“四基”产品享受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扶持政策,对符合规定的“四基”产品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

(五)加大人才支撑。积极落实各项人才政策,以技术领军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优先引培“四基”领域高水平创业创新人才团队。支持高等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面向工业强基发展需求,合作办班办学,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四基”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杭州工匠”,打造高技能人才高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