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信息技术》 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 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 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 教案

目录

第一章程序设计初步-

第一节程序设计入门

第二节流程图

第三节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第四节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第五节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第六节数学问题

第七节汉字输入法研究

第八节冒泡排序法

第二章智能机器人

第一节认识机器人

第二节机器人走直线

第三节机器人走正方形

第四节机器人认路

第五节机器人走迷宫

第六节机器人灭火

第三章综合活动——策划一场学生活动第一节开展活动的流程

第二节开展活动的范例

第三节我们开展的活动

第一章程度设计初步

一、本章内容介绍

本章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程序设计初步知识,教材从计算机语言及分类入手,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实例开始,分析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过程,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认识流程图的概念。

还是结合一些简单的实例,教材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别介绍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先从日常生活中的流程开始入手,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画出流程图。

最后,通过数学问题、汉字输入法研究和冒泡排序法,较深入地学习程序设计的方法,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

第一节程序设计入门

本课首先让学生了解二进制、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对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并对流程图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节流程图

本课从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入手,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认识几种常用的流程图图例及用法,并且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学习画流程图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本课结合生活中的顺序事件,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电子邮件的申请过程及常用软件安装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并进一步巩固流程图一节知识。

第四节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本课通过电子邮件及生产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分析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并且通过练习,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本课通过生产中的循环事件,自然界的循环事件,以及数学问题中的循环事件,分析了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课后的练习,学生应该对循环结构程序

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六节数学问题

本课通过学生对小学奥数中出现的二个问题,以及高中数学中出现的阶乘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对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课文中还提供较多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更多的锻练机会。

第七节汉字输入法研究

本课通过对汉字输入法的研究,引出计算机中较常用的算法--查找算法的概念,使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课后的几个练习,使学生懂得计算机软件的编制离他们并不遥远。

第八节冒泡排序法

本课通过冒泡法基本思想的介绍和冒泡法算法过程的较为详细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编程是一个严密的过程,计算机的运行是一丝不苟的按照程序的要求来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条例性。

二、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分为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下面就本章知识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的要求加以描述。

1、知识性目标:

·“A”表示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表示理解水平。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C”表示迁移应用水平。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

2、技能性目标:

·“A”表示模仿水平。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B”表示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C”表示熟练操作水平。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第1节程序设计入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语言及其发展历程

2、初步了解二进制(机器语言)、汇编语言(低级语言)、高级语言

等概念

3、初步了解变量概念

技能目标:会用计算机分析及处理日常问题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用数学模型表示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环境与素材

1、三只瓶子或烧杯,碘酒和酒精(或其他两种不同颜色的液体)

2、流程图(电子文稿、挂图或小黑板),用以显示教材中相关图例

3、用来演示变量的盒子或模型

4、多媒体网络教室

四、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2课时。

对于绝大多数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语言的同学来说,计算机语言无疑是非常神秘的。这种神秘感从积极意义上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知的欲望,但同时也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形象生动的举例,逐步消除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的这种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求欲望。

对于二进制,大多数学生可能都是陌生的。本课只要求学生对二进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不要求掌握。教师可以通过摩尔斯电码、海上旗语等进行比喻,进而加深学生对二进制的理解。本课中提供的知识链接只是用于加深学生对二进制的认识,也是不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等内容对学生加以适当训练,但这些也只能是点到为止。

对于汇编语言,虽然说比机器语言容易理解和记忆,但对学生来说也是很难的东西。本课中提供的实例也只是抛砖引玉的作用,把它作为引出高级语言的一个过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的特点加以适当介绍。

高级语言是现在程序开发广泛采用的语言,由于它接近人的自然语言,所以比

较容易学习。要向学生交代:我们以后要学习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所涉及的就是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现在常用的高级语言BASIC 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等,现在已经发展出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如Visual Basic、Delphi、Visual C等。这些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向学生作简单介绍,但不可过多、过细,过多或过详细的介绍会使学生觉得计算机语言高不可攀,加重学生畏难情绪。课本也只是通过一个最简单的BASIC程序对高级语言提供了一个范例。

“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过程”一小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教师课堂上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实现瓶中两种不同液体的交换?再进而把问题转换成计算机问题——如何实现两个变量的交换。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在理解上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清楚一点,就是“计算机中的变量与实际生活中的容器的区别”——容器中如果已经装了东西就不能再装其他东西了,只有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才能再装其他东西;而计算机的变量可以反复赋值,新的一次赋值后,原有的数据就被替换掉了。另一方面,把一个变量的值赋给另一个变量,这个变量中的值依然是不变的。这一概念与学生日常生活中通常的理解是不同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困难,本课中适当加以说明,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反复强调,才能使学生加深理解,真正掌握。

用数学模型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过程,是教材中反复要用到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日后在编程时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课虽然只是一个开始,只提供一个范例,但是对学生建立正确的编程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教师在本节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用流程图表示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本章中一贯的教学内容,意在培养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有关流程图的表示方法将在第二节中详细分析,本课只是要学生理解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对其具体内容不必详细分析。

五、练习实施建议

课文中的练习1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可以先用文字描述把交换过程的步骤写下来,再进行抽象,模仿课文中的写法转化成数学模型。

练习2写流程图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流程图进行练习,但不作要求。

〃练习答案:

1、交换的基本过程:

数学模型如下:

第二步

第三步

(交换成功)

第一步

第四步

第2节流程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流程图的概念

2、认识流程图中常用的几种图形表示方法

技能目标:学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描述并画出流程图

情感目标:感受流程图的描述方法,养成对事物进行综合分析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画流程图的几种常见图形及其用法

教学难点:流程图的图形的画法及其应用

三、环境与素材

常用流程图的图形、名称、意义对照表;几个实例的流程图例。

四、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2课时。

本课主要围绕对事物过程分析和流程图的画法进行教学,首先通过一个工业生产流程图,让学生了解流程图的概念,同时强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做好计划,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把事情安排合理,做到有条不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在展示几种常用的流程图形的画法、名称和意义之后,教材通过三个实例来说明流程图的用法。教材中使用几个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来作为范例,来说明程序设计及流程图的思想,一方面是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具体的计算机语言,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实例指导学生把这种程序设计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做好规划、分析,养成做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

教材中的有些实例可以转化为计算机程序,有些则不行。教学中,当需要把教材中的实例搬到计算机上去执行时,就需要具体的计算机语言了。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什么计算机语言,教材中并没有规定,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或自身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一般可以是BASI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等。本教参以QBASIC语言为例,提供部分实例的源程序。

本节中的前两个实例是学生生活中的例子,不能直接转化成计算机程序,例3是可以转化成计算机程序的。但建议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先不要急于把课文中的实例转化成原程序。因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流程图的概念,学会流程图的绘制方法,这时候把流程图转化成原程序会冲淡教学重点,转化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教学时同样也要重视学生对过程的分析和流程图的绘

制,始终坚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规划、分析能力。

五、练习实施建议

本课两个练习都是围绕画流程图来进行的,可作为学生课堂练习来完成。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如果需要的话可适当增加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另外在以后几节的教学中,还会有大量练习需要结合流程图来完成。

〃练习答案:

(略)

第3节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概念

技能目标:通过对申请电子邮箱和安装常用软件(顺序结构)过程的描述,学会画顺序结构流程图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及画流程图

教学难点:电子邮箱的申请和常用软件的安装过程

三、环境与素材

1、能够上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2、工业生产流程图,顺序结构程序流程图(挂图或板书)

四、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2课时。

从本节的教学内容上看,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在第2节中都已经讲过了,但作为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之一必须单独作为一节来讲解,所以本节结合电子邮箱的申请过程和常用软件的安装来进行教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这些典型的顺序结构事例来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思想,另一方面是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因为这些内容都是构成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重点进行讲解:

●如果大多数学生没有申请电子邮箱的经历,教师可把这部分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亲身体验申请电子邮箱的过程,并让学生把申请过程加以提炼、描述,进而转化为流程图。对常用软件的安装过程可以通过教师演示简单介绍。

●如果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有过申请过电子邮箱的经历,则可以把常用软件的安装过程作为重点来让学生体验,并把安装过程用流程图加以描述。电子邮箱的申请让学生总结一下就可以了。教材中是通过QQ的安装为例,介绍软件安装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常用软件,如ACDSee、Foxmail等。软件安装完毕后,要让学生把安装过程记录下来,并用流程图加以描述。

工业生产流程,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流程之一,这里让学生一般一解就可以了。

已经有了第二节的基础,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对学生来说理解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通过实例加强学生对绘制流程图的训练。这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所在。另外,从

本节开始,教师可以适当考虑结合程序设计语言,把课文中的一些实例或练习转化成计算机程序,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实际调试、运行,进行一些编程练习。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一开始提供的练习内容,所涉及的编程语句应尽量少,并且不作为教学重点,以免冲淡本节的教学重点(过程分析及画流程图)。

对于初学编程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程序中的表示与数学是有一些区别的,这是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析、说明的。如在数学上,a=a+1是不可能成立的,而在编程中却是经常遇到的,它的意义是“把变量a的值加1并重新赋值给变量a”。计算机中的“=”称为“赋值号”,它与数学上的等号也是具有不同意义的。

五、练习实施建议

本课练习2、3都是可以转化成数学模型,到计算机上去运行的。教师可结合特定的计算机语言,把流程图转化成计算机程序,拿到计算机上去调试、运行。这里给出两个练习的BASIC程序,供教师参考。

〃练习答案:

练习2:流程图和BASIC语言参考如下:

流程图:BASIC原程序:

INPUT “a=”,a …输入单价

INPUT “s=”,s …输入数量

M=a*s …计算总金额

PRINT “M=”;M …输出总金额

END …程序结束

练习3:(参考练习2,过程略)

第4节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概念

技能目标:1、学会对分支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并用分支结构加以描述

2、学会画分支结构流程图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及画流程图

教学难点:多重分支结构

三、环境与素材

1、能够上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2、相关图例

四、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2课时。

电子邮箱申请过程中出现的“用户名已经被注册”的情况可能学生在注册邮箱过程中已经碰到过了,这就很自然地引出程序设计的分支结构。教材中提供了邮箱申请过程中分支结构的流程图片段,结合上一节的流程,学生应该能够把这个流程图写完整。需要指出的是:“重新输入用户名”一段程序应该是流程图的哪一位置?实际操作中,程序是在出现“用户名已经被注册”提示信息后,直接返回到上一步操作,即要求重新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等信息(这里不同的网站要求及内容会有所不同)。

“行李托运问题”教材给出了完整的流程图。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流程图加以分析,指导学生学会看流程图,学会通过对事件进行分析画出流程图,最后逐步学会根据流程图写出源程序。

从理解层面上看,分支结构对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大难度,主要问题是在应用上。如何指导学生对分支问题进行分析是教学的关键,而分析分支结构程序最关键的是对“分支条件”的分析,即怎样把判断条件表达明确、清楚。课文中的几个实例相对比较简单,理解和分析起来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对课后练习中的两个题目分析起来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为加强学生练习,巩固分支结构,教参在本节增加几道练习,以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选用。

如何把问题分析得透彻、全面,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重把握的内容。要重视对学生分析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补充一些分支结构练习,以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时还是要强调:先对问题进行分析,画出流程图,再转化为程序,上机调试运行。

1、输入a、b、c三个不同大小的数,将它们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2、某超市为了促销,规定:购物不足50元的按原价付款,超过50不足100的按九折付款,超过100元的,超过部分按八折付款。编一程序完成超市的自动计费的工作。

3、从键盘读入一个数,判断它的正负。如果是正数输出“+”,是负数输出“-”,否则输出“0”。

参考程序:

1、流程图:

BASIC原程序:

INPUT x,y,z

IF x>y THEN

t=x : x=y : y=t

END IF

IF y>z THEN

t=y : y=z : z=t

END IF

IF x>y THEN

t=x : x=y : y=t

END IF

PRINT x,y,z

END

2、流程图:(为使问题简化,以单件商品为例)

REM 商品折价问题

S=0 : x=0 :p=0 ‘初始化变量

INPUT “商品单价:”:p ‘输入商品单价

INPUT “商品数量:”:x ‘输入商品数量

IF x*p<50 THEN ‘如果总金额不超过50公斤S=x*p ‘计算金额

ELSE ‘否则(即总金额超过50元)IF x*p<=100 THEN

S=x*p*0.9 ‘50——100元的金额计算ELSE ‘当金额超过100元

S=90+(x*p-100)*0.8 ‘超出100元时的金额计算

END IF

END IF

PRINT S ‘输出金额

END

3、流程图:

REM 判断数字的正负

INPUT x

IF x>0 THEN

PRINT “+”

ELSE

IF x<= THEN

PRINT “-“

ELSE

PRINT “0”

END IF

END IF

END

练习答案:

1、流程图:

QBASIC原程序:

REM 判断闰年

INPUT “请输入年份:”,Y

IF (INT(Y/4)=Y/4 AND INT(Y/100)<>Y/100) OR (INT(Y/400)=Y/400) THEN PRINT Y;“是闰年”

ELSE

PRINT Y;“不是闰年”

END IF

END

说明:1、INT()函数是取整函数,即“取不大于该数的最小整数”。如

INT(12.5)=12

INT(-0.2)= -1

2、判断A数能否被B数整除,通常是用判断INT(A/B)=A/B是否成立的

方法来实现,即两数相乘后取整与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说明积没有小

数部分(能被整除)。

练习2.流程图

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而随着分析角度不同,编写的程序也会有所不同。这里提供两种解决方案供参考。

【方案二】

QBASIC源程序:

【方案一】

REM 学生体质测试程序——50米

INPUT “请输入性别(1-男,2-女):”;x

INPUT “请输入50米成绩(秒):”;s

IF x=1 THEN …性别为男性IF s<=8.9 THEN

PRINT “合格”

ELSE

PRINT “不合格”

END IF

ELSE …性别为女性

IF s<=10.6 THEN

PRINT “合格”

ELSE

PRINT “不合格”

END IF

END IF

END

【方案二】

REM 学生体质测试程序——50米

x=0 : y=0 : s=0 ‘初始化变量

INPUT “请输入性别(1-男,2-女):”;x

INPUT “请输入50米成绩(秒):”;s

IF x=1 THEN ‘性别为男性IF s<=8.9 THEN

y=1 ‘合格标记为1

ELSE

y=0 ‘不合格标记为0 END IF

ELSE ‘性别为女性IF s<=10.6 THEN

y=1

ELSE

y=0

END IF

END IF

IF y=1 THEN ‘输出结果PRINT “合格”

ELSE

PRINT “不合格”

END IF

END

第5节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概念

技能目标:1、学会对循环事件进行分析,并用循环结构对事件加以描述

2、学会画循环结构流程图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及画流程图

教学难点:循环与分支结构相结合的程序设计

三、环境与素材

1、能够上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

2、相关图例(挂图或板书)

四、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2课时。

本课从生产中、自然界的循环事件入手,让学生理解:循环事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自然界都是广泛存在的现象。然后,例举了一个学生大多数都熟悉的数学问题,分析用计算机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讲到这里,也许有学生会说:计算机只会用死办法来计算结果,没有人聪明。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的是:计算机相对于人脑来说,它的最大优势是在于它的运算速度。一个人要用几年时间来处理的数据量,计算机只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了。另外,计算机程序是在人的控制下运行的,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取决于人在编程时的方案。上述程序也可以用较简便的方法来解决,只要对程序进行适当的修改就能实现了。下面是修改后的程序片段:

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电子期刊初规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电子期刊的组成结构和作用。 2. 能灵活应用艺术字,文本框和背景图片的插入,并且对其进行设置。 (二)情感态度与世界观: 体验使用PPT创作作品的喜悦与成就感,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 1. 认识PowerPoint软件,创建和保存PPT文件。 2. 背景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应用。 3. PowerPoint软件与其他软件的区别。 4. 学生对电子期刊相关知识的认识。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 课件导入,教育引导 师:展示纸质期刊《少年博览》,大家一起说说:期刊有哪些部分组成 ?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封面,目录,正文和封底(如教材P3) 师:电子期刊比纸质期刊有哪些有点,大家一起想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多媒体表现形式,使内容更加生动; (2)通过网络传播,发行量巨大,让更多的人知道; (3)互动性强,可以第一时间内知道读者的反馈; (4)运营成本低,节省了印刷成本,发行投递的成本,时间的成本; 通过展示电子期刊并回顾思考电子期刊相对于纸质期刊的优势,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 2. 规划设计期刊封面

(1)展示电子期刊的封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封面的版面组成,并思考各部分所应用的技术。 学生认真观察期刊封面并回答。 教师归纳:期刊封面由刊名,卷期,封面标题和图片组成。 所用到的技术:背景图片的插入,艺术字的标题以及文本框的使用。 通过交流讨论思考各部分制作的技术,讨论各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交流合作能力。(2)任务:学生动手制作封面 首先打开PowerPoint,选择幻灯片版式。再动手制作封面。 ,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能自己制作简单的封面了,现在我们来完成书上P6中的第二题制作封底幻灯片。 3. 展示作品并评价 教师任选一个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4. 总结: (1)总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选择幻灯片版式; 背景图片的填充效果; ! 艺术字标题的插入以及文本框的使用。 (2)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 教学反思 同学们已经能熟练掌握艺术字的插入,但对于图片的插入和文本框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2 目录制作要先行 1、教学目标 1、了解运用“绘图”工具可以操作的常用功能。 2、会根据目录包含的内容,并结合作品风格,对版面进行规划。 ] 3、能根据主题风格,选择、添加合适的背景。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3人,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多种基本软件的使用,对媒体作品有一定认识和创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五、教学的措施 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 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 3、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4、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一单元迟到的小熊——计算机画图 第一课选择标志并分解图形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 2.使学生学会用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画图。 二、教学内容: 1.初步了解画图工具软件的功能;

2.通过与其他展示方式比较,了解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的优势和特点; 3.学会与同学一起规划图片的内容与任务分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选择标志并分解图形 四、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在演示时,每操作一步,都说出声来): 1.3-4人一组,观察场景漫画,开展讨论; 2.小组交流,确定你们想用计算机画的交通标志; 3.尝试使用画图软件,了解工具箱中的工具能绘制的基本图形; 步骤一:播放演示文稿 步骤二:交流演示文稿展示故事的特点 4.将标志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 第二课画标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画图工具的基本属性及软件界面。 2.学会制作简单的交通标志。 二、教学内容 1.新建图片文件。 2.学习画图工具的界面。 3.在画图工具中画出简单的标志。 4.保存图片。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用画图工具画出简单的标志 四、教具: 1.一套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设备; 2.一套多媒体教学环境。

初中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老师,你将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英语老师说,Water。 学生: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教师: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课程全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二、新授 1.身边的信息 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板书: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张中的微观世界。(请学生列举信息的例子)。 一个人的表情,可以传递内心的喜怒哀乐;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 师: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 2.信息与人类 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信息已经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资源,人类充分获取和利用信息改变生活。举例:人们依据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和人体对人体需要营养信息的分析确定饮食结构;根据对气象云图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根据对学校同学爱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确定学校应该开设什么样的兴趣小组;根据对班上同学的期中考试试卷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确定因该在什么类型题目上应该重点复习……(学生举例) 可见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学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今天这样的生活。 3.信息处理 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

五年级下册全册信息技术教案南方出版社

山门镇市镇完全小学 五 年 级 下 册 信 息 技 术 教 案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WINDOWS 操作技能。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脑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二、学期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及认识和计算机鼠标的操作。 2.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3.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4.认识键盘与指法训练。 5.认识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绘图工具的用法。 6.掌握利用适当的工具编辑加工图形。 7. Internet的学习。运用分类查找和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申请、回复、转发电子电子邮箱,建立自己的博客等等。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内容:

(1):综合运用键盘与指法训练、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电脑操作。 (2):掌握基本绘图工具的用法及能用适当的工具绘图。 2.教学(训练)要求: 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键盘与指法训练”“画图软件绘图”等 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3.教学重点、难点: (1)、基础知识的掌握。 (2)、各种基本概念、操作的掌握。 (3)、实践训练、操作的有机、灵活运用。 四、教法设想和措施: 1、设想: 以“综合运用键盘与指法件”和“画图工具的用法”等为学习重点,适当辅之于游戏、组织竞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措施: A、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B、注重辅差、培优、提中 C、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D、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第掌握所学的知识。 E、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 第一单元 2 1、沁园春·雪 3 教学目标: 4 知识与技能: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5 过程与方法: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7 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8 教学重点: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9 教学课时:一课时 10 教学步骤: 11 一.导入新课: 12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13 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14 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15 二.教学新课 16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17 1.正音:分娆逊数汗 18 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 19 (二)整体感知 20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1 1

2.齐读一遍。 22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23 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24 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25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26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27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28 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9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30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31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32 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33 映成趣。 34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 35 像白象在奔跑? 36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37 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38 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39 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40 色壮观无比! 41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42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43 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44 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45 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46 2

初一年级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 题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重、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处理过程及发展。 教法与教具: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学生介绍 自己了解 的计算机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如火如荼的信息时代。现在我们如果经常看报纸,你注意到没有什么方面的新闻最多?学生:计算机。是的,计算机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计算机是我们迫切的需要。那么谁能描述一下计算机?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屏幕 + 机箱。计算机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处理一些信息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了解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IT )。IT 是干什么的呢?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板书)一、信息的含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就有了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大家记忆犹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科技战争中,每一个军事行动 都离不开信息。在“爱国者”导弹与“飞毛腿”导弹 在对抗中,可以看到准确、快速处理信息的重要性。 多国部队用两颗“锁眼”式照相卫星,日夜不停地监 视远在4300公里外的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动态, 卫星每12秒钟就可以拍摄一张立体图像,只要“飞毛

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案武汉版

武汉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教学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 1.信息的传播知多少一课时 第二周 2.桌面变变变一课时 一课时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 3. 第三周 机器人内脏探秘一课时第四周 4. 一课时第五周 5.我爱大自然 第六周 6.动物王国聚餐会一课时美化服装DIY 第七周 7.一课时 8. 巧手画四季一课时 第八周一课时第九周 9.工具总动员第十周 10.一课时我的卡通故事 11. 第十一周一课时 梦幻草原 12. 第十二周输入法大比拼一课时 13. 拼音输入我在行第十三周一课时 14.一课时第十四周感恩在行动 15. 第十五周文明伴成长一课时 16. 第十六 周一课时多彩的浏览器 第1课《信息传播知多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从古到今信息的传递、传播方式及其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教师演示、学生示范、反馈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及其传递方式的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传递的方式 教学难点: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变化 教具准备:关于信息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信息在传播。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信息,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信息在传递、传播。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电视、收音机、信件、广告、电话、交谈 二、信息的传递、传播方式。 1.小组调查。书上P2,填空。 2.我们全班在交流 (1)古代信息的传递、传播方式。 手势、表情、形体动作传递信息、结绳记事、图画文字传递信息、特殊声音(鼓声、爆竹声、钟声等)传递信息、信鸽传递信息、烽火传递信息、建立驿站传递信息、戏曲传递信息……. (2)你知道古代信息的传递、传播方式还有哪些? (3)现代信息的传递、传播方式。 报刊杂志传递信息、电报传递信息、传真传递信息、电话传递信息、短信传递信息、蓝牙传递信息、互联网传递信息、通信卫星传播信息。(4)你还知道一些现代信息的传递、传播方式吗? 三、信息的传递、传播方式的发展。 比较一下古代和现代信息的传递、传播方式: 速度、保密性、准确度、与距离的关系、与天气的关系 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集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沁园春雪 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 二、题解与背景 本文体裁词。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沁园春,词牌名。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上片:描写北国雪景;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四、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 原)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哪几句是虚景? 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以静写动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在下片中,能起到领起下文的字是?它领起哪些句子?(惜) 6、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 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

山河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 五、重点词句子的理解。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含义。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3、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 六、作业。背诵这首词。 [补充资料] 〔顿失滔滔〕这里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ào饶)〕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 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 走操劳。 〔秦皇汉武〕秦始皇嬴(yíng盈)政(前二五九——前二一○), 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前一五六——前八七),汉朝功业最盛的皇 帝。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 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唐朝的建立 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yìn印)(九二七——九七六),宋朝的创 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 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可爱的廊坊》――图文并茂 教学设计 廊坊市第十三中学谢桂英 一、教材分析 《图文处理》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七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要处理一些图文信息,这就需要借助工具,Word就是最常用的图文处理软件。本课以“可爱的廊坊”为活动任务,介绍在Word 中如何输入文字、插入图片、编排和输出图文,并由此来表现Word处理信息的优势,同时培养学生整体美的意识。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才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图片在文档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且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提高课。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操作技能的初一年级学生来说输入文字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重难点知识让学生根据文字内容插入图片并修饰,达到美化的效果。 这一课共三课时,通过制作《可爱的廊坊》宣传板报,让学生认识图文处理重要性。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在搜索到文档后,为文档插入图片。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Word处理信息的优势; 2.学会使用Word来处理文本和图片信息,制作、编辑和输出文档。 3.了解图片的作用以及它在表达信息方面的特点、优势; 4.能够插入与修饰图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及对图片的修饰。 难点:对自己设计板面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法阐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制作GIF动画 第一课文字闪烁动画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与退出GIF软件 2、学会制作闪烁文字的方法、制作与保存。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勤于动手的惯。 二、重难点 国际互联网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点击打开软件,在启动向导里点击打开一个现有的图像文件作文字动画的背景。 2、点击帧菜单里的添加条幅文本,出来对话框后先把??号去掉,选好字体,字的大小,字的颜色。 3、在文字框内打上要添加的文字,在上面的预览中把文字拖到你需要放置的位置。 4、点击效果,选择动画进入和退出的效果,画面帧控制和霓虹效果根据自己的喜欢进行添加和改动。 5、完成后点开始预览,满意后点停止预览并确定,在确定对话框中点推荐项。 6点击软件界面最左下角的黑三角可观看你所完成的动画效果,点黑方块停止。 7、点击文件菜单里的另存为,点存为GIF文件保存到你所选定的位置即可。 8 .交流总结 第二课图像渐变动画 一、教学要求 1、认识画布和图像的添加方法 2、在探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图像添加和调整的方法

三、教学工具 计算机 四、教育过程 (一、)导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检查几位同学。 (二)新课学习 1、点击打开软件,关闭启动向导,在文件菜单里点击新建文件,设定好你要做的图形的尺寸大小,在画布外观栏里点完全透明,然后确定。 2、点击帧菜单里的添加条幅文本,添加文字及效,做法同上。 3、最终效果是无背景的单一文字动画 4、保存,同上。 5、交流总结 (三)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第三课奔跑动画 、教学要求1、熟练使用动画向导制作逐帧动画 2、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审美能力,增加热爱宣扬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动画向导的作用 四、教学工具 计算机 五、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回顾上节课知识,检查几位同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列举实验的注意事项; 3、说出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概述操作要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说出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遵守实验室规则的良好意识; 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

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仪器的识记; 2、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教学难点】 滴管的使用。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附: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视频】中国科学家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新闻片段。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的,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一、认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 带领大家认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 【播放视频】憨豆先生的故事。 【总结】遵守实验呈规则是成功实验的关键。 【简介】实验室规则: 1. 了解实验要求,熟悉实验步骤; 2. 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3.严禁在实验室喧哗、打闹; 4.严禁在实验室吃食物或尝药品味道; 5.废液不能倒入水池,应倒入废液缸。 【简介】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注意事项】1、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2、割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王庆华

任课老师姓名:王庆华第-----1--课时. 总-2------节 课题第1课vb 开发环境简介课类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程序设计的一些术语 熟悉vb开发环境 掌握启动与退出vb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 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前提诊测1、如何打开并关闭vb程序 导入新课软件开发是一门新兴的朝阳产业,而期中程序设计就是它的最基础部分,这学期我们通过学习vb 来掌握程序开发。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操作法 教学重点认识vb开发环境 教学难点Vb界面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启动与退出vb 1.1启动vb:桌面上双击快捷图标,执行“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basic 中文版”命令 退出vb:执行“文件——退出”命令,点击标题栏的关闭按钮 二、认识vb工作环境 Vb工作环境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工具箱以及窗口。 三、设置vb工作环境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对vb程序进行相关设置,执行“视图”菜单中的命令,可以打开或关闭相应的窗口。 四、运行示例程序 演示“泡沫”、“飞舞的蝴蝶”、“计算器”。

形成性测试1、把vb工具箱中的每个控件的英文名对应的中文名标注出来 小结本课我们主要学习vb程序的基本知识: 一、启动与退出vb 二、认识vb工作环境 Vb工作环境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工具箱以及窗口。板书设计第一课vb 开发环境简介 一、认识vb 二、演示示例程序 作业P8、1.练习启动与退出vb的方法,并将其归纳。

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一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 佛山市信息技术编委会编信息技术小学版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本课包含知识点有: 1、通过欣赏动画故事,培养学生对网上浏览和网上获取资源的兴趣; 2、初步接触网络,学习上网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接触网络,学习上网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玩游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互相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网络游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上网; 2、通过欣赏动画故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掌握如何上网。 学情分析: 网络游戏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方面,学生爱上计算机往往从游戏开始,一年级的学生适当地玩一些网上的益智游戏,除了

操作能力得到训练以外,更能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新课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以孔融的故事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欣赏动画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环节:新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认识 IE浏览器的图标。 通过双击打开 IE浏览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介绍网站,要求学生自己通过网络访问网站。 学生进入 showgood 网站浏览动画。(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让不懂得上网的学生能够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上网的任务)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上网能做什么?(互联网是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它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网页。上网是指进入互联网浏览信息)学生齐读第4 页。 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能力。 教学环节:教学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一下其他学科老师上网能做什么?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带目录)

教学进度第一周第1课了解信息世界 第二周第2课计算机的作用 第三周第3课学会使用鼠标 第四周第4课认识Windows XP 第五周第5课认识Windows XP窗口 第六周第6课认识键盘 第七周第7课中文输入法 第八周第8课特殊的标点符号 第九周第9课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 第十周期中巩固 第十一周第10课初识“画图”软件 第十二周第11课美丽的家园 第十三周第12课我的亭桥 第十四周第13课我设计的机器人 第十五周第14课美化自己的画 第十六周第15课我的五环旗 第十七周第16课图像的变化 第十八周第17课给画配上文字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巩固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巩固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了解信息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授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达到手脑并用,同步发展,小学生先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以枉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枉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枉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枉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4、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5、INTERNET:浏览枉页。 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教材。此册教材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学习好帮手”,第二单元是“与机器人零距离,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课文涉及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手段 汉字的发展历史和汉语言制作电子幻灯片 世界之最历史、地理文化枉络搜索、使用WORD制作小报 房间的布置数学Word中的综合文档处理 铺地砖数学Word图片处理 编制古诗集语文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 周历制作历法枉络搜索、幻灯片制作 我们的生活变化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WORD中的综合文档处理 二十年以后综合环保类Word中的综合文档处理 毕业留念册综合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房间的布置、周历的制作、编制古诗集等。 教学措施: 1、加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班级学生中运用信息技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案全集汇总

超级资料: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案全集汇总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21.1 二次根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教学目标 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给出概念,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关键 1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2 a≥0)”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三个问题: 问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3 x ,那么它的图象在第一象限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坐标 是___________.https://www.doczj.com/doc/061929650.html, 问题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3,BC=1,∠C=90°,那么AB边的长是__________. A C 问题3:甲射击6次,各次击中的环数如下:8、7、9、9、7、8,那么甲这次射击的方差是S2,那么S=_________. 老师点评:

问题1:横、纵坐标相等,即x=y ,所以x 2=3.因为点在第一象限,所以,所以 ). 问题2:由勾股定理得 问题3:由方差的概念得S= 二、探索新知 (a ≥0)?的式子叫做二 (学生活动)议一议: 1.-1有算术平方根吗? 2.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 3.当a<0 老师点评:(略) 例1、 1 x x>0)、 、、 1 x y +x ≥0,y?≥0). 分析”;第二,被开方数是正数 或0. x>0、x ≥0,y ≥0);不是二 1x 、1x y +. 例2.当x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可知,被开方数一定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3x-1≥0,才能有意义. 解:由3x-1≥0,得:x ≥ 13

当x ≥ 1 3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三、巩固练习 教材P 练习1、2、3. 四、应用拓展 例3.当x +1 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分析+ 1 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同时满足中的≥0和1 1 x +中的x+1≠0. 解:依题意,得230 10 x x +≥??+≠? 由①得:x ≥- 32 由②得:x ≠-1 当x ≥-32且x ≠-111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例4(1)已知,求x y 的值.(答案:2) (2)=0,求a 2004+b 2004的值.(答案:2 5 ) 五、归纳小结(学生活动,老师点评) 本节课要掌握:新课标第一网 1(a ≥0 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 8复习巩固1、综合应用5.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3.课后作业:《同步训练》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接任C122班一年,我发现学生变化很大,虽然调皮但单纯可爱,虽然基础差,但上课善思维,爱发言。从八年级期末检测考试成绩来看,进步很大,由原来的倒数第二一跃为顺数第二,很多同学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部分同学的潜力还没开发出来,良好的语文习惯如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尚未养成,所以初三任重道远,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会越来越高,来期的中考成绩也会不错的!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诗海徜佯”。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教学诗歌,不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感受知诗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诗歌。要让学生熟读诗歌,最好能背诵。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第二单元:“思想风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较强,书信书面色彩较浓厚。 第三单元:“少年生活”。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和大家相同,也可以是独创的)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沙后所小学 刘桂明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

高一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