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空白文档(07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空白文档(07级)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书

题目对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

成因素的研究

姓名陈启斌

学号074070138

院、系体育学院

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学历)李晓华(教授)

2010年9 月14 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填表说明

1、指导教师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

2、开题小组意见由开题指导小组负责人填写;

3、其余由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填写。

4、此表供学院参考使用,各学院可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学术规范作适当调整。

附件:

文献综述报告要求:1、每篇开题报告书都必须完成一篇与课题相关的文献综述报告,以此确定学生参与开题评审的资格。

2、体育学院的学生阅读与选题相关的文献和著作不能少于10篇。

3、文献综述报告请按文献综述的要求进行撰写,但必须呈现8位以上学者或专家对该课题的研究论点。

文献综述

前言:进入21世纪,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被赋予新的、更加广泛的内容。“体育”所含盖的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健康第一”的思想与终身体育理念在学校得到了贯彻和落实。大学的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对今后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拥有健康的体魄,能为国家有力的工作,提高民族素质和改善生活质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体质明显下降,这就说明还有种种因素还在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学生体育活动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体育锻炼习惯的界定

1.习惯与体育锻炼习惯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体育锻炼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不断重复练习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人在后天长期的、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内需的、比较稳定的自动化行为模式。有利于健康的体育锻炼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其特点是:每天或几乎每天都进行体育活动;锻炼达到中等强度。大学生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持续6个月以上视为有体育锻炼习惯。

2.体育锻炼习惯的特征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它具有习得性、情景性、省力性、两极性、愉悦性等特征。

二、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机制和心理学分析

1.体育的功能和人的需要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具有健身、娱乐、教育、政治、经济的功能。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的增强和扩大。其中,健身和娱乐是体育最本质的功能。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提高生命质量;一定形式的体育活动可以满足个人不断超越自我的需要,实现个人价值。

2.锻炼动机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个体需要是体育锻炼动机形成重要因素,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审美体验、磨练意志,这种本能的需要促进锻炼的动机最持久。

其次,生活环境的影响,周围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对个体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最后,学校或社会对个人的要求。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是通过学校提出来的,进入社会,不同的职业都要求人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个性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人的这种需求和社会的要求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满足,并逐渐形成指向某种活动的内部驱动力。

3.锻炼习惯的养成

由于锻炼行为的结果符合主体动机的需要,使人产生愉悦、满足、成功等良好的情绪体验,激发继续锻炼的内驱力,锻炼行为的反复出现在心理上形成固定心理定势。锻炼行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生活情趣,顺应了现代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与进

步,促使人们将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逐渐形成习惯。0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及频率

多项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重点大学新生3项体质测试不及格率占60.7%。相当多的大学生每天实行寝室-----教室-----食堂-----图书馆或网络中心“四点一线”的作息时间,根本没有把到操场锻炼列入自己的作息时间。

不同的调查者采用的计量标准不一样,但反映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当代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偏少,频率偏低,活动量普遍不足,尤其是女生的问题更大。

2.学多大学生体育消费目的不明确,认为自己的体质好,无须“花钱买健康”。

3.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

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为主,另外,调节情绪、磨练意志、消遣娱乐也占一定比重。但是部分研究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不明确。

4.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特点

众多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无论是锻炼意识还是实际锻炼行为都不及男生,有一半女生表示,除了上体育课,从不参加体育锻炼。女生主要参与健美操、羽毛球等对抗性弱的项目。

四、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

1.主观因素。第一,缺乏体育运动兴趣。体育运动并没有带给他们比其他休闲方

式更多的乐趣,所以他们选择上网、听音乐,而不是参加体育锻炼。第二,体育

意志薄弱,由于懒惰导致放弃。相当一部分学生尽管知道保持身体素质必须不断

加强体育锻炼,但觉得运动比较辛苦,活动起来比较累,所以坚持不了几天就放

弃了。

2.客观因素。

2.1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安全、多样、方便的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数量上应该根据在校师生的规模适当匹配;其二,体育场地设施应尽可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三,体育场地、器材和设施应保证学生基本的运动安全,器材和设施定期进行检查。

2.2 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由于校园文化氛围具有导向、教育功能,因此,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对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3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

影响学生养成自觉锻炼习惯的社会其他因素主要有家庭环境因素、学习就业压力、经济条件等。

五、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建议

1.加强体育兴趣。重视体育兴趣的培养,特别是加强体育间接体育兴趣的培养。如何

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从内心体验到体育的价值、乐趣,才能积极主动投身体育运动中,彩绘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2.培养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

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不断加强和培养体育兴趣,在思想上加速习惯的形成,逐步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六、结束语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令人担忧,特别是女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率低,

对体育的认识水平不高、运动效果不满意、缺乏兴趣是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率低的主要原因;而体育兴趣不浓和体育认知程度较低又是导致大学生“知”与“行”背离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应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

主要参考资料:

[1]王瑞.探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25-27.

[2]李学武.江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分析[J].术月刊,2009,(6):36-38.

[3]杨斌.影响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9):128-129.

[4]杨晖.高校女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5):141-142.

[5]张贵婷.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因素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23-25.

[6]张云华.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及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09,9(2):123-126.

[7]郭隆珠.浅谈大学体育中的挫折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2008,(8):25-26.

[8]宋亨国.广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2):23-27..

[9]尚远芳.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30):264-266.

[10]靖文,孙立君.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1):32-3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