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户厕改造相关要求

农村户厕改造相关要求

农村户厕改造相关要求
农村户厕改造相关要求

农村户厕改造相关要求

一、户厕改造的选址。卫生厕所的厕屋要求入户进院,有条件的地区和寒冷地区应提倡入室。化粪池所选位置应确保安全,禁止靠近水体;化粪池的尾水纳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或排入田地,禁止直接排入水体。

二、类型选择。根据我省的气候、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和民俗,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厕所,不能以双格式厕所代替三格化粪池式厕所,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四格式生态厕所建设。

三、建造材料的选择。建造厕所的材料,各地必须严格把关,选择的产品与建造材料,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耐用、易于卫生清洁。便器首选白色陶瓷制品。较大批量的建造材料,应保留相关厂家资质、产品合格证明等复印件。

四、技术要求。根据《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建造农村户厕的三格化粪池。

(一)为保证粪便无害化效果能达到卫生要求,三格化粪池的有效容积不得小于1.5m3,第一格到第三格容量的比例为2:1:3,第一格容量按照平均每人每天18升,储存20天以上来测算;除了粪、尿,其他餐厨、洗涤等生活污水不得排入化粪池。

(二)三格化粪池的第一池应在恰当的部位安装排气管,有利于改善厕室内的卫生状况并保障厕所的安全应用;

厕坑应使用便器,避免粪便裸露。

五、旧户厕的处理。户厕改造后,及时将旧厕封填、拆除,防止农户继续使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新建卫生厕所要加强卫生管理,达到干净、清洁的要求。

农村改厕管理办法

农村改厕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村改厕管理工作,加快农村改厕进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农村户厕的新建或改建工作。 第三条农村改厕工作遵循政府组织、部门负责,财政补贴、多方筹资,社会参与、群众动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全国爱卫办统一管理全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团体的作用,全面开展农村改厕工作。 第五条省、地市、县级爱卫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管理农村改厕工作,制定改厕发展规划,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推进改厕工作。 第六条各级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群众需求,制定改厕计划,建立健全农村改厕效果评价体系,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第三章技术培训与健康教育管理 第七条各级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组织技术部门,动员社会机构、团体及志愿者,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农村改厕活动。 第八条根据全国爱卫办的部署和地方各级爱卫办的实际需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农村改厕的不定期技术指导。 第九条省、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所辖地区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粪便无害化效果监测与卫生学评价。检测、分析、评价方法按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执行。 第十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所辖地区农村改厕技术工作,包括对施工单位与个人、检查验收人员、基层干部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等。 第十一条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充分利用农村各类宣传载体,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改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促进群众自我管理、正确使用卫生厕所等健康行为的形成。

农村改厕管理办法

《农村改厕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村改厕管理工作,加快农村改厕进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农村户厕的新建或改建工作。 第三条农村改厕工作遵循政府组织、部门负责,财政补贴、多方筹资,社会参与、群众动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全国爱卫办统一管理全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团体的作用,全面开展农村改厕工作。 第五条省、地市、县级爱卫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管理农村改厕工作,制定改厕发展规划,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推进改厕工作。 第六条各级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群众需求,制定改厕计划,建立健全农村改厕效果评价体系,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第三章技术培训与健康教育管理

第七条各级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组织技术部门,动员社会机构、团体及志愿者,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农村改厕活动。 第八条根据全国爱卫办的部署和地方各级爱卫办的实际需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农村改厕的不定期技术指导。 第九条省、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所辖地区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粪便无害化效果监测与卫生学评价。检测、分析、评价方法按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执行。 第十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所辖地区农村改厕技术工作,包括对施工单位与个人、检查验收人员、基层干部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等。 第十一条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充分利用农村各类宣传载体,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改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促进群众自我管理、正确使用卫生厕所等健康行为的形成。 第十二条技术培训内容包括:粪便无害化原理、厕所建造技术、厕所使用与管理要求、厕所建造质量的现场检查与验收方法、厕所的卫生学评价方法、改厕与肠道传染病等

乡镇2018年度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乡镇2018年度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 案 实施农村卫生改厕可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控制“四害”滋生、阻断传染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为切实做好xxx镇2018年度户厕改造提升工作,确保完成周至县下达的工作任务,结合xxx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18年度xxx镇户厕改造提升以村为单位,整村推进。经前期摸底统计,任务分解为#个村(见附件#),全部改造为三格化粪池方式,并在今年#月底前完成。 二、项目实施 (一)实施重点 #、实施美丽乡村的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列入2018-20162016年农村污水改造治理的村庄和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统一按安排、同步规划、同时建设;#、省定贫困村及危房改造户(2017-2018年)全覆盖,整村推进实施;#、农家乐必须率先完成改厕,否则暂停营业。 (二)资金筹集与管理

#.资金筹集。资金筹集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化粪池安装等费用,验收合格后财政补助20162016元/户,除财政补贴外,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所需的建材等一切费用由农户自理。在册贫困户卫生户厕改造除财政补贴外的费用由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出资。 #.资金管理。按照《周爱卫办发﹝2018﹞#号关于印发周至县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提升改造项目考核验收办法的通知》的通知,xxx镇建立农村卫生改厕专项资金,并加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按完成数将资金予以拨付。由镇财政所组织统一支付给村或施工队。审计部门要对本年度的改厕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 (三)技术标准 严格执行西安市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标准(见附件#)、及无害化户厕改造提升项目相关指标解释(见附件#)。三格式无害化改厕要求厕所有墙、有顶,有蹲便器,粪池为三格式化粪池并有盖板、无渗漏,密封好、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粪便定期清除并达到无害化处理效果,鼓励厕屋入院入室。 (四)工程管理 #.项目申报。改厕项目由镇向县爱卫办申报,经县爱卫办进行实地考察后填写项目申请书上报。

农村改厕技术规范

农村改厕技术规范 (试行) 前言 从源头收集粪便并将其无害化,是防控粪源性传染病传播重要措施之一。在农村地区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并进行正确的管理,对防控粪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将起到重要作用。为科学地指导农村户厕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订本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新建或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技术的基本原则,以及材料、设计、施工、使用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农村地区户厕的新建或改建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19379《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粪便无害化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 3.2 卫生厕所厕屋(有墙、有顶)清洁、无蝇蛆、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3无害化卫生厕所按规范进行应用管理,符合卫生厕所的基本要求,具有减少、去除、灭活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使失去传染性的处理设施的厕所。包括三格化粪池、三联式沼气池、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 3.4 堆肥粪渣、沼渣等,按规程堆放,使产生温度平均达到50℃以上并至少保持10天的有氧发酵处理。 4.技术要求 4.1基本原则 4.1.1 农村改厕是预防粪源性疾病传播的环境干预措施,改厕目的在于粪便无害化。 4.1.2 因地制宜地选择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包括三格化粪池式、三联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等。 4.1.3 新、改建厕所质量、使用和维护,均应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的要求。 4.1.4 新、改建农户住宅时,户厕应与住房建造同步规划、

7农村改厕项目合同书

农村改厕工程施工协议书(参考版) 甲方:村委会法人代表: 乙方:xxx,身份证: 根据《庐江县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庐住建[2017]40号)文件要求,经公开招标,乙方中标为甲方2018年农村改厕专业技术拖工队伍。为确保施工质量,经甲、乙双方协商,现将农村改厕有关事宜协议如下: 一、甲方将同大镇政府下达我村2018年农村改厕任务xx 座交由施工,乙方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改厕农户分户施工。工程内容:①地下化粪池安装回填、蹲便器、冲厕具、出气管安装和连接,②地上厕屋建设。 二、工程期限:从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底,全部完成任务。 三、乙方的责任 1、按《合肥市农村改厕实施细则》和《庐江县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2、质量标准,不低于《庐江县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化粪池按标准填土后统一用混凝土将将施工作业面硬化找平,厚度100mm,井筒上方预留维护口,维护口应高出地面100 mm,并加盖混凝土预制活动盖板防护。

3、工程验收。镇“三革办”根据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包村干部、责任村、“五老人员”对完成的卫生改厕逐一进行初步验收,镇级初验不合格立即整改到位,所需费用乙方承担;初验合格申请县级复验,县住建局复验合格出具验收报告。县级验收不合格,乙方承担全部责任,还须承担厕具费用800元。 四、工程材料、资金来源。厕具县住建局统一采购提供,改建、新建厕屋农户提供厕屋砖瓦等材料。上级补助资金1900元/座(含厕具、税金费用);需修缮和改建、新建厕屋改厕户分别自筹资金200元和300元;危房改造户仅提供厕屋材料不出资。 五、劳动保障。乙方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用工,必须执行《劳动法》和其它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有关工人保障的其它规定。不得拖欠农民工资,不得发生歇工和影响治安事件。 六、安全责任。甲方有协助乙方搞好安全生产、防火管理以及督促检查的义务。甲方有权检查督促乙方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规定,对乙方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并发出安全整改通知书,直至清退出场。乙方要落实安全措施,按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期间零事故发生。乙方对工程施工中发生的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安全事故负全部责任。

【范文】在农村户厕改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农村户厕改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实现新突破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下仓镇作为蓟县的南大门,现有67个行政村,12874户,4.7万人。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我们先后投入150万元,大修了仓永路、李四路等近20公里,农村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镇区环境和各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彻底改变,农村户厕改造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先进乡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年县政府下达给我们下仓镇的户厕改造任务是4360座,可以说改厕数量多,改厕难度大。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下仓镇将针对农民认识程度不高,改厕进度不均衡,投入力度不够等不利因素,把农村户厕改造这一“民心工程”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小康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同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做到五个到位,实现五个确保,力争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实现新突破,力争镇村环境综合整治迈上新台阶。

一、组织领导到位,确保责任落实。 为切实做好改厕工作,把这一民心工程做到有人问,有人抓、有人管,我们将把改厕工作纳入镇党委、镇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继续实行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副职领导分片抓,包村干部亲自抓,村两委成员具体抓的目标网络机构,并成立由书记任组长,党务副书记及主管城建和卫生工作的两名副镇长任副组长的改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主管副镇长兼任,并抽调四名精干的机关干部为成员,与本职工作脱钩,专职负责农村改厕工作。实行领导干部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包保责任制,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层层明确职责,层层抓好落实,为改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宣传发动到位,确保思想统一。 针对过去改厕过程中群众怕花钱、怕费力、怕费事,认为改不改厕无碍大局等错误认识,我们将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橱窗、标语等宣传媒体,利用集市和入村对广大群众进行宣讲活动,还要动员中小学生劝说家长改厕,并发放《改厕意义及目的》宣传单等方式,在全社会积极宣传卫生与健康、防病、除害知识和改厕及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深入开展讲

农村户厕改造中应注意的事项20190906(1)

农村户厕改造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技术模式方面 (一)模式单一。现场会以后,“厕所革命”掀起了高潮,但一些地方把“三格式化粪池”式片面的认为是进行无害化卫 生厕所的唯一模式,所以在指导基层改厕过程中,生搬硬套,千篇一律,单一的选择三格化粪池。 (二)不合实际。一些地方不考虑当地人口聚集程度、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等因素,对上级文件一知半解,套用 外地改厕模式,造成群众使用不方便,不满意。 (三)方式简单。一些地方片面的追求一体式改厕模式,把原来群众自建的混凝土化粪池和已建成的卫生厕所 盲目拆除,统一实施一体式三格化粪池式、双翁漏斗式, 造成资源浪费和群众不满。或单一选择一体式厕具储粪池。 (四)“以次充好”。将卫生厕所充当为无害化卫生厕所。一些地方在原来厕所的基础上,只对厕屋进行了改造但却 作为无害化卫生厕所验收并挂牌。 二、产品质量方面 在产品采购时要注意一下情况。

(一)设计有缺陷。一些厂家没有按照国家、地方标 准对产品进行设计,而是按企业标准进行设计生产。中间 盖板插槽深度不够,排气导管长度较短,造成一体式化粪 池相互串水,存在沼气燃爆等问题。 (二)原材料不合格。一些厂家采用回收废旧塑料生 产一体式储粪池,造成三格化储粪池、双翁漏斗式化粪池 强度不够,容易老化变形。 (三)成品不合格。一些厂家偷工减料,没有按照国 家标准生产的三格式化粪池和双瓮化粪池,产品厚度不够,抗压能力差,韧性不足,容易损坏,甚至有些在运输过程 中都已经破损。高压冲水装置产品不合格,使用不方便, 厕污冲不净。 三、施工质量方面 (一)缺少技术支持。缺少专业施工队伍和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缺少全程监督。 (二)厕屋改造不达标。一些地方厕屋没顶或简单棚盖,地面未硬化,墙体脱落。 (三)厕具装置不规范。1.高压冲水器随意放置,造成粪污冲刷不净。2.有些用户变换小水箱位置后影响使用,嫌小水箱水量小改为壁挂式水箱,或直接自来水龙头,或用 水瓢舀水冲洗,导致出水量增大。3.同一个厕屋内两个厕具叠加或安装多个厕具现象。4. 有个别村庄只改一个厕位保

农村改厕技术方案设计

农村改厕技术案 为规项目地区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保证项目实施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案。 一、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 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造,应因地制宜地从全国爱卫办推荐的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三联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双坑交替式等6种类型厕所中选择,中央资金补助支持的地下部分应包括贮粪池、便器、厕屋地面(脚踏预制板)。农村户厕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管理,参照《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技术指南》(2003年版)实施。项目建设实行月报制,要求各省级爱卫办于每月5日前将项目建设进度月报表(附后)报全国爱卫办。 (一)选址。 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厕屋要求入户进院,有条件的地区和北高寒地区应提倡入户(室)。化粪池所选位置应确保安全;禁止在水体边建造厕所;禁止粪液直接排入水体。 (二)类型选择。 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农业生产式、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和民俗,合理选择确定无害化卫生厕所的类型与实施技术。习惯于应用液态粪肥的地区则可修建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在干旱缺水地区宜选择修建粪尿分集式厕所;饲养畜、禽及具有一定储量秸秆的农户可选择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北高寒地区省份不得修建深坑防冻式厕所替代任一种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不得以双格

式厕所代替双瓮漏斗式或三格化粪池式厕所。 (三)建造材料的选择。 建造厕所的材料,各地必须格把关,选择的产品与建造材料,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耐用、易于卫生清洁。便器首选白色瓷制品。较大批量实际应用的建造材料,应保留相关厂家资质、产品合格证明等复印件。 (四)原则要求。 1. 由企业统一生产的预制式贮粪池和厕所设备,其安全性、功能、容积要求等应符合相关规定,需经过省级技术指导组鉴定认可后可推广应用; 2.为保证粪便无害化效果能达到卫生要求,三格化粪池的有效容积不小于1.5m3; 3. 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要把建厕与建池工作同步进行,进粪(料)口与出粪(料)口应有盖,人、畜粪便均不得裸露;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域、肠道寄生虫病、肠道传染病高发区,不采用可随时抽取沼液(手动随意出料)、沼液随意溢流排放、污泥电动泵进行回流搅拌或底层出料的设计模式。 4. 粪尿分集式厕所贮粪池的容积不小于0.8m3;寒冷地区粪尿分集式便器的排尿口径大于5cm; 5. 三格化粪池的第一池、双瓮漏斗式厕所贮粪池的前瓮,应在恰当的部位安装排气管,有利于改善厕室的卫生状况并保障厕所的安全应用;厕坑应使用便器,避免粪便裸露。

实用农村改厕安装技术规范

实用农村改厕安装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农村改厕安装技术规范 一、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的目的和要求 1、建造农村无害化户厕的目的是: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预防 粪源性疾病传播,保障农民身体健康。 2、建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要求: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形成 规模。 二、无害化卫生户厕类型,厕具质量与安装技术 化粪池挖坑尺寸

三格化粪池

过粪管位置 三格化粪池 坑土回填 化粪池安装完工后,确保瓮体与管材之间的连接口密封严实,经注满水检测确定不渗漏后回填土。将瓮体周围用灰土对称均匀回填、分层夯实,避免造成管道与瓮池移动、倾斜。 化粪池与填土应分三次进行,每次回填三分之一。用半干半湿的土逐层夯实,逐层回填,直至地面水平为止,防止池体塌陷、倾斜。 要注意紧贴池壁的土壤要细碎,确保池壁周围受力均匀,达到经久耐用。

化粪池盖板 前后瓮口低于地面10-20cm,根据地面水平面用砖砌口并高出地面100mm,加盖密封。 便器位置 以便器下粪口为中心,距后墙35cm。

排臭管安装 在第一池上端位置安装,高度应高出厕屋屋顶20cm 化粪池安装自查 1、化粪池安装完毕检查是否漏水。 2、检查排气管是否排气。 3、检查瓮口是否高出地面和密闭。 三、后期管理及使用说明 1、正式启用前,给前瓮或一池加水高于过过粪管下端口,利于粪便入池后发酵分解。 2、使用半年至一年后第一池要清渣,并经高温堆肥进行无害化处理。 3、化粪池盖板要结构牢固、密封,防止发生意外。 4、生活污水、手纸等杂物不得接入化粪池。 5、节约用水,避免雨水入池。 6、不得在池边点灯、吸烟、防止发生意外。

农村改厕验收办法

农村改厕验收办法 为确保农村改厕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依据《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农村户厕卫生规范》和《XX省农村厕所改建技术规程》,特制定本办法。 一、验收范围 全县XX个乡镇所有改厕项目村 二、组织实施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安排部署下,由县农提办牵头,县纪委、县财政局、县卫生局和相关乡镇,具体抓好改厕验收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落实。 三、验收标准 无害化卫生厕所质量应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见附件1)。自行创造及国家和省不承认的改厕模式,使用未经省级改厕技术专家组鉴定的新型材料的判定为不合格(特别是农户虽已改造了无害化卫生厕所,但原有厕所仍然存在和使用的,也视为不合格)。经联合验收组评估合格的,财政部门按政策予以补贴。 四、验收方法 验收程序依次为村级自查、乡镇核查、县级验收评估。 一是村级自查。由村“两委”成员、党员与村民代表、施工承建单位等组成村级验收小组,按照验收标准进行自查,工作完成后形成自查报告(月报表、台账、调查表、电子版

改前、中、后影像资料等)报所在乡镇政府。 二是乡镇核查。乡镇政府按照验收标准对所属改厕村逐村逐户进行核查,每个改厕村随机入户访谈农户,了解农户对户厕建设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见附件2),核查完成后形成核查报告,经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签字后,上报县农提办(附村级自查报告和月报表、台账、调查表、电子版改前、中、后影像资料等)。 三是县级验收评估。县农提办会同县纪检、县卫生局、县财政局等部门组成4人验收评估小组,对改厕村进行验收评估,评估工作完成后写出评估报告,上报县委、县政府。 五、验收时间 乡、村两级随时自查(原则上完成100以上)、核查、上报,县验收评估组评估后予以拨款。 六、验收要求 一要严格验收标准。按照乡镇政府提供的改厕数量,实地检查卫生户厕完成数量和质量。要按照确定的改厕验收标准,认真组织验收,确保验收数据准确,验收结果真实,验收评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严禁虚报、假报,对弄虚作假,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要确保验收率。乡、村两级改厕验收工作要逐村逐户实地进行,完成率和覆盖率达到100% 。县验收采取抽查方式进行,原则上每个乡镇抽查行政村数不低于30%,每个行政村抽查农户比例不少于40%。

农村改厕技术方案

农村改厕技术方案 为规范项目地区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保证项目实施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 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造,应因地制宜地从全国爱卫办推荐的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三联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双坑交替式等6种类型厕所中选择,中央资金补助支持的地下部分应包括贮粪池、便器、厕屋地面(脚踏预制板)。农村户厕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管理,参照《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技术指南》(2003年版)实施。项目建设实行月报制,要求各省级爱卫办于每月5日前将项目建设进度月报表(附后)报全国爱卫办。 (一)选址。 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厕屋要求入户进院,有条件的地区和北方高寒地区应提倡入户(室)。化粪池所选位置应确保安全;禁止在水体周边建造厕所;禁止粪液直接排入水体。 (二)类型选择。 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和民俗,合理选择确定无害化卫生厕所的类型与实施技术。 习惯于应用液态粪肥的地区则可修建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在干旱缺水地区宜选择修建粪尿分集式厕所;饲养畜、禽及具有一定储量秸秆的农户可选择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北方高寒地区省份不得修建深坑防冻式厕所替代任何一种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不得以—1— 双格式厕所代替双瓮漏斗式或三格化粪池式厕所。 (三)建造材料的选择。 建造厕所的材料,各地必须严格把关,选择的产品与建造材料,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耐用、易于卫生清洁。便器首选白色陶瓷制品。较大批量实际应用的建造材料,应保留相关厂家资质、产品合格证明等复印件。

1.由企业统一生产的预制式贮粪池和厕所设备,其安全性、功能、容积要求等应符合相关规定,需经过省级技术指导组鉴定认可后方可推广应用; 2.为保证粪便无害化效果能达到卫生要求,三格化粪池的有效容积不小于 1."5m3; 3.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要把建厕与建池工作同步进行,进粪(料)口与出粪(料)口应有盖,人、畜粪便均不得裸露;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域、肠道寄生虫病、肠道传染病高发区,不采用可随时抽取沼液(手动随意出料)、沼液随意溢流排放、污泥电动泵进行回流搅拌或底层出料的设计模式。 4.粪尿分集式厕所贮粪池的容积不小于 0."8m3;寒冷地区粪尿分集式便器的排尿口内径大于5cm; 5.三格化粪池的第一池、双瓮漏斗式厕所贮粪池的前瓮,应在恰当的部位安装排气管,有利于改善厕室内的卫生状况并保障厕所的安全应用;厕坑应使用便器,避免粪便裸露。 —2— 6.建好新厕的地区,应及时将旧厕封填,防止农户继续使用。 新建卫生厕所要加强卫生管理,达到干净、清洁的要求。 二、技术培训和健康教育 各级政府要积极落实工作经费,开展相关培训和健康教育活动,以保证项目实施效果。 (一)工作对象。 各地应有针对性的对爱卫办、疾病控制、工程技术和施工人员,不定期地进行建造技术和项目管理培训;以项目受益群众为目标人群,以学生为重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向周边农村辐射,扩大项目效益。

农村户厕改造“六步法”流程

农村户厕改造“六步法”流程 一、户厕改造“六步法”流程 (一)选址 1.厕屋应建造在主房或庭院内,主房内确实无法建造的应尽可能靠近主房建造,以方便使用和管理; 2.化粪池建造在房屋或围墙外,便于出粪、清渣及安全; 3.禁止在水源周边建造厕所; 4.厕所有墙、有顶、有门,内有标准便器,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 (二)挖坑 1.化粪池有效容积不得低于 1.5m3,因此,实际施工尺寸在省技术规范基础上需要适当放大。坑池深度大于等于 1400 ㎜,宽度大于 1240mm,长度大于 2380mm;(有效深度是指底座上部至过粪管下缘。有效容积计算方法:砖砌三格式,有效深度×池内壁长×池内壁宽。涵管三格式,有效深度×内壁半径平方×3.14) 2.水泥涵管式化粪池同样有效容积不得低于 1.5m3。内径800mm 的涵管深度不低于1200mm(有效深度不低于1000mm)。 (三)底座 1.建底座前必须先将素土夯实(用电棒等夯实),再铺上 100mm 的碎砂石夯实打底,然后再用 C15 或C20 的混凝土浇筑(厚度 100mm)底板;

2.底板凝固后建造化粪池强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砖砌池体,底座混凝土浇筑需大于化粪池四面外围 100mm。 (四)砌砖粉墙 1.池壁施工:砖砌结构的砖砌缝隙用砂浆填实,原浆勾缝后用1: 2.5 的防水砂浆抹面,厚度 20mm,抹面要求密实、光滑,内壁全抹,外壁上沿口至地面需抹面 200 ㎜以上;(预制板池壁:应尺寸准确,外形规则,无缺棱少角,强度满足要求。) 2.粪池上沿要高出地面 50-100 ㎜;池盖大小适宜,覆盖池壁外沿,防止雨水流入; 3.施工完毕后须将土层回填到位。 (五)接管 1.进粪管可采用塑料等材质的管件,内壁应光滑,管口内径为Φ150mm。进粪管选用倒 L 管,上端与便器下口相接、固定,下端通向第一池,深度距池底 1/2 处为宜; 2.过粪管可采用塑料等管件,要求内壁光滑,管口内径为Φ100mm,过粪管形状选用倒 L 管(目的是使粪便不冲开池内上层形成的粪皮,粪皮可造成厌氧状态杀灭虫卵和抑制病菌); 3.砖砌、涵管化粪池连通管安装高度以进粪管高度为基准,第一过粪管高度略低于进粪管 20mm 以上,第二过粪管高度可与第一过粪管高度一样或略低于第一过粪管 20mm 以上,但不得高于第一过粪管高度。第三格要预留污水管网接口,接口管口内径为Φ100mm 塑料管,高度与第二过粪管高度一样,可略低于但不能高于第二过粪管高度;

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

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 本文来自环卫科技网(https://www.doczj.com/doc/025298994.html,/)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25298994.html,/html/8/hb/2011/0212/24694.html 前言 从源头收集粪便并将其无害化,是防控粪源性传染病传播重要措施之一。在农村地区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并进行正确的管理,对防控粪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将起到重要作用。为科学地指导农村户厕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订本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新建或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技术的基本原则,以及材料、设计、施工、使用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农村地区户厕的新建或改建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19379《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粪便无害化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 3.2卫生厕所厕屋(有墙、有顶)清洁、无蝇蛆、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3无害化卫生厕所按规范进行应用管理,符合卫生厕所的基本要求,具有减少、去除、灭活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使失去传染性的处理设施的厕所。包括三格化粪池、三联式沼气池、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 3.4堆肥粪渣、沼渣等,按规程堆放,使产生温度平均达到50℃以上并至少保持10天的有氧发酵处理。 4.技术要求 4.1基本原则 4.1.1农村改厕是预防粪源性疾病传播的环境干预措施,改厕目的在于粪便无害化。 4.1.2因地制宜地选择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包括三格化粪池式、三联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等。 4.1.3新、改建厕所质量、使用和维护,均应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的要求。 4.1.4新、改建农户住宅时,户厕应与住房建造同步规划、审批、建造、验收。 4.1.5户厕应建造在室内或庭院内,禁止在水体周边建造厕所,禁止厕所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4.1.6贮粪池清除的粪渣、沼气池清除的沼渣以及粪便污泥等,应就地或就近进行高温堆肥等方式无害化处理,处理效果必须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禁止直接使用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 4.1.7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特殊需要时,可在粪液、粪渣中直接加入足量的生石灰、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剂进行应急消毒处理,处理过程与处理效果必须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4.1.8提倡粪便无害化后粪液的农业应用,例如三格化粪池应在第三池清掏粪液;三联式沼气池的沼液应经沉淀后溢流贮存或应用;双瓮漏斗式户厕应在后瓮取粪液等。 4.1.9当地爱卫办应组织或委托有关部门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新建或改建厕所的技术指导、施工检查、健康教育、正确使用与维护卫生厕所的宣传指导、粪便无害化效果检测与评价。

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第四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农村户厕是农村家庭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卫生设施。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障居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均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和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闺振生、潘顺昌、徐桂华、王俊起、张本界、孙风英、吴良有、颜维安、曾华梁、段小菊。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解释。

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户厕建筑、卫生技术的要求及卫生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农村户厕的规划、设计、建筑、管理和卫生监督、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 475 户厕沼气池标准图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T 17217 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 GB 18055 村镇规划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户厕 househdd latrine 供农村家庭成员便溺用的场所,由厕屋、便器、贮粪池组成。户厕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农村户厕包括水冲式厕所和非水冲式厕所二类。 水冲式厕所waterc losed 具有给水和排水设施的农村户厕。 非水冲式厕所dryl atrine

1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构成

1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构成 通常情况下,厕所由厕屋、便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三者构成。 厕屋:厕屋基本要求(详见《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 19379-2003) 便器:便器是厕所必须使用的卫生洁具,分为蹲便器和坐便器两类。水冲式便器应采用节水型便器,室内户厕必须使用水冲式便器。 无害化处理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有多种形式,如三格式化粪池、双瓮式化粪池、沼气池等。 2 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要求 1 厕屋高/m ≥2.40 2 厕屋面积/m2 ≥1.20 3 侧窗面积/m2 >0.26 4 厕门/m2 1.80(高2.0×宽0.9) 5 厕屋顶水泥板、机砖瓦、石棉瓦等 6 墙裙处理釉面瓷片或其它不透水材料 7 墙裙高度/m ≥1.00 8 地面处理地坪高于庭院地坪100mm,材料用防滑地砖或水泥 9 给、排水设施齐全

10 ﹡便器符合密闭收集要求,材质为陶瓷或质量好的工程塑料 11 ﹡化粪池符合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密闭、不渗漏。 ﹡项目为强制性要求,其余为推荐值。 3 三格化粪池的组成:三格式粪便处理设施,一般是与水冲式厕所相配套,由进粪管、分格池、过粪管、盖板等部分组成。 4三格化粪池:由二根过粪管连通的三个格室密封粪池组成。根据三个池的主要功能依次可命名为截留沉淀与发酵池(第一池)、再次发酵池(第二池)和贮粪池(第三池) 5 三格化粪池的容积基本要求(关键) 三格化粪池容积应根据使用人数、冲水量、粪便发酵腐熟的时间以及沉卵灭菌的要求来决定。粪便发酵腐熟时间及病原体死亡时间按30天计算,其中在第一池需停留20天,第二池停留10天,第三池容积至少是二池之和。 总容积为2m3,严格《按江苏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附录A:2m3标准图施工),旱厕才可《按江苏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附录A:1.5m3标准图施工. 第1池、第2池、第3池的容积比应为2:1:3,在不减少第1池规定容积的前提下可适当扩大第2池的容积,不用粪肥的户厕第3池又可适当减小其容积。

农村厕所建设和服务规范

ICS91.040.01 Q 00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 33/T 3004.1—2015 农村厕所建设和服务规范 第1部分:农村改厕管理规范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rural toilets Part 1: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reformation of rural sanitary toilets 2015-07-16发布2015-08-16实施

前言 本部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DB33/T 3004-2015《农村厕所建设和服务规范》按部分发布,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农村改厕管理规范; ——第2部分:农村三格式卫生户厕技术规范; ——第3部分:农村公共厕所服务管理规范。 本部分为 DB33/T 3004-2015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的起草单位为:浙江省爱国卫生发展中心、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本部分的起草人员为:邱雪挺、夏骏、应珊婷、袁清、郭俊香、许锋华、高奕、毛一萍。

农村厕所建设和服务规范 第1部分:农村改厕管理规范 1 范围 DB33/T 3004-2015的本部分规定了农村改厕对象的确定、组织保障、技术指导、改厕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评估验收和长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农村改厕的全程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卫生部关于印发《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282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农村改厕 对农村厕所进行改造,使之具有方便、卫生和舒适的使用环境,且具有一定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功能的一个过程,包括农村户厕的新建、改建和扩建。 3.2 粪便污水前端处理设施 在粪便污水产生源对其进行处理的设施。 4 确定改厕对象 4.1 行政村应对农户户厕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尚未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及未达到无害化要求的户厕的农户情况。 4.2 根据年度改厕任务,由行政村填写申请表,并按相关程序,经相关部门审批,确定行政村年度改厕对象,建立年度改厕农户本底花名册。 5 组织保障

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标准

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标准 一、设计与施工要求 (一)三格化粪池厕所 化粪池容积:化粪池的有效容积应保证粪便的贮存时间不少于标准的要求,第一池20 天,第二池10 天,第三池30 天。总容积不得小于1.5m3。第一、二、三池的容积比例为2 : 1 : 3 ,在2 池容积不足0.5 m3, 时,可按0.5 m3,设计施工。 化粪池深度:有效深度不少于1米,化粪池的上部应留有空间。 过粪管位置:过粪管要前低后高(以进粪入口为第一池)。过粪管应安装在两堵隔墙上,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60o;也可安装“L”或“∕”型过粪管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30o(10-15公分PVC管,主要选用后种斜插管不易堵塞)。其中第一池到第二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一池的下1/3处(距底40公分左右),上端在第二池距池顶150mm(距盖板压口10-15公分);第二池到第三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二池的下1/3或中部1/2 处(距底60公分左右),上端在第三池距池顶150mm(距盖板压口10-15公分);。 便器位置:以便器下口中心为基础,距后墙35厘米。距边墙40厘米。 排粪管:坡度1/5 (便器下口与进粪管下沿连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约10度) 用水量:大便后冲水量1 一3 升。 质量与结构要求:三格贮粪池内侧必须防渗处理,建成后应经防渗检验,即加满水观察24 小时,其水位的减少,

以不超过lomm 为合格;在第三格池壁可设置溢粪口(距盖板压口下10-15公分);在使用前每池中先放三分之一水以防干裂。 粪池盖板:各池大盖板以下面池墙连接面必须密封,在各池大盖板上预留一个15-20公分的预留口加小盖板堵严,要是可以提起便于一年后清理粪渣,第三池便于取出做农家肥使用。 防裸露:蹲坑上应安装便器;出粪口应有盖,防止粪便裸露。 防浮:地下水位较高、整体贮粪池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浮。 防雨:贮粪池的上沿要高出地面10厘米,防止雨水流入。 (二)三联通沼气池厕所 沼气池的建造应符合户用沼气池相关标准材料、设计参数、施工验收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一池三改”同步进行。 三联通沼气池厕所建设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的基本要求,做到厕所、畜圈、沼气池的三连通,人畜粪便能够直流入池,直管进料并要避免进料口的粪便裸露,出料口必须保证消化池粪液、粪渣充分消化后方能取掏沼液的结构设计。粪便在常温沼气池中停留时间不少于45 天。

农村改厕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胶州市农村改厕工程施工招投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 (2)招标文件和设计确定的有关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 (3)国家及省颁布的有关法规、条例。 编制原则 1、采用先进的设备、施工技术和管理控制经验和程序,保质保量的完成合同工程。 2、满足业主对工期、质量、投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要求的原则。 3、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做到连续均衡生产。 4、采用先进的设备、施工技术和管理控制经验和程序,保质保量的完成合同工程。 编制思想 本公司立足于:质量至上,确保工程质量,百年大计,造福子孙后代。以管理求效率,以信誉求发展的战略目标。格守顾客至上,维护和保证业主对工程工期、质量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最理想的需求为目标和期望。 1、精心组织:为确保工程的质量,我们将充分利用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和先进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组织,将组织公司最强、经验最丰富的人员、先进设备投入本工程施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2、科学管理: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手段,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控制工序和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主要考虑因素 经过仔细踏勘了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认真分析了本工程的各要素及特征,在编制施工方案时着重考虑了以下因素: 1、施工顺序:分三段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强施工的保护措施,加快施工进度。 2、为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影响,安全文明施工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工程目标 经过对本工程要点、难点、重点的分析,我们将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向业主作出如下承诺: 1、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验收标准; 2、保证按期完工; 3、保证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事故;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胶州市农村改厕工程(其中包括胶莱镇、胶东镇、李哥庄镇共17个村庄),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住户中厕所地面破碎、挖坑 2、蹲便器及水箱安装 3、户外三格挖坑 4、三格安装 5、室外管网铺设 工程工期要求:60天。

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

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 前言 从源头收集粪便并将其无害化,是防控粪源性传染病传播重要措施之一。在农村地区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并进行正确的管理,对防控粪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将起到重要作用。为科学地指导农村户厕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订本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新建或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技术的基本原则,以及材料、设计、施工、使用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农村地区户厕的新建或改建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19379《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粪便无害化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 3.2卫生厕所厕屋(有墙、有顶)清洁、无蝇蛆、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3无害化卫生厕所按规范进行应用管理,符合卫生厕所的基本要求,具有减少、去除、灭活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使失去传染性的处理设施的厕所。包括三格化粪池、三联式沼气池、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 3.4堆肥粪渣、沼渣等,按规程堆放,使产生温度平均达到50℃以上并至少保持10天的有氧发酵处理。 4.技术要求 4.1基本原则 4.1.1农村改厕是预防粪源性疾病传播的环境干预措施,改厕目的在于粪便无害

化。 4.1.2因地制宜地选择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包括三格化粪池式、三联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等。 4.1.3新、改建厕所质量、使用和维护,均应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的要求。 4.1.4新、改建农户住宅时,户厕应与住房建造同步规划、审批、建造、验收。 4.1.5户厕应建造在室内或庭院内,禁止在水体周边建造厕所,禁止厕所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4.1.6贮粪池清除的粪渣、沼气池清除的沼渣以及粪便污泥等,应就地或就近进行高温堆肥等方式无害化处理,处理效果必须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禁止直接使用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 4.1.7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特殊需要时,可在粪液、粪渣中直接加入足量的生石灰、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剂进行应急消毒处理,处理过程与处理效果必须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4.1.8提倡粪便无害化后粪液的农业应用,例如三格化粪池应在第三池清掏粪液;三联式沼气池的沼液应经沉淀后溢流贮存或应用;双瓮漏斗式户厕应在后瓮取粪液等。 4.1.9当地爱卫办应组织或委托有关部门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新建或改建厕所的技术指导、施工检查、健康教育、正确使用与维护卫生厕所的宣传指导、粪便无害化效果检测与评价。 4.2材料要求 4.2.1建造材料选择要求:选择的产品与材料应坚固耐用,有利于卫生清洁与环境保护。便器首选白色陶瓷制品,也可选用质量好的工程塑料材料制造的便器;使用水泥制件时,建造材料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具有质量鉴定报告,并保留其复印件。 4.2.2卫生厕所预制产品要求:安排企业统一生产的预制式贮粪池和厕所设备,其安全性和功能必须经过省级爱卫办组织鉴定。 4.3设计与施工要求 充分考虑户厕整体结构安全、卫生、实用、方便、舒适。 4.3.1三格化粪池厕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