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发育迟缓

精神发育迟缓

患儿男性,五岁,因言语发育差、难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而来就诊。

患儿自小言语发育差。家长从其两岁左右即注意到其异常,但以为只是发育比例的孩子慢一些。三岁后,患儿开始常常自言自语,但听不清他说什么,而且有要求也不或愿望也从不用言语表达,而是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物品,也不会用点头,摇头表示含义,行动迟缓,学习困难,难以完成给定任务。患儿自小对父母不依恋,父母回来或离开,他都似乎没看见。很少与父母有眼神交流。父母叫他名字,也常常不理也不看。对其他小朋友也无兴趣,从不找小朋友玩,如家长有意识地请其他孩子到家玩,患儿也不予理会,而是自己玩自己的。患儿特别奇怪,特别迷恋圆形的木棍、平锅和其他东西,一看可以持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另外,还对某些物体摆放位置特别在意,如其屋里的小圆桌,如果打扫卫生时稍有移动,他便会极度烦躁。

母孕期正常,出生时顺利。一岁会走路。既往无重大病史。

诊断:精神发育迟缓(30)

诊断标准

1)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20)

2)表现出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15)

3)运动能力和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发展都比普通孩子慢,认知发展水平也比较低,情感淡漠,说明儿童大脑发育比普通孩子

要迟缓。(15)

其他方面: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有条理,能据案例深化拓展等。(20)[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先天、在围产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大脑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发育受限或不全,智力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 训练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描述运动技能或智力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所要求的内容。多由脑损伤引起。 常见的临床表现:运动功能落后,表现为4个月头部不稳,5个月不会翻身,不能伸手抓物,7个月不会坐,1岁不会爬;肌张力异常,如身体发软或发硬及自发运动减少,身体不自主扭转,角弓反张,姿势异常;对外界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头围异常,斜视,眼球震颤等。 头部控制是小儿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粗大运动,儿童在完成各种姿势时都是以头部控制为先行的,不能控制头部的儿童是难以完成其他动作的,因此,头部控制对于小儿的整体运动发育及日常生活活动等高级运动功能发育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浅谈头部控制的康复训练。 头部控制训练的目的:完成头与颈的中间位控制,为翻身运动的完成及躯干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稳定的头部控制需满足的条件:脊柱的对称性伸张,体轴回旋,上肢的支撑和保护性伸展,仰卧,俯卧与坐位的平衡反应的建立,拥抱反射消失等。 阻碍头部控制的常见因素: 颈部肌肉肌力不足,角弓反张,异常姿势反射,颈直立反射未能建立,肘支撑的不能完成,躯干回旋障碍等。 竖头的康复训练: 一、抑制头颈背屈,左右不对称,促头立直。 1.仰卧位抱球姿势训练:患儿仰卧,握其双肩,使头部屈曲,臀抬高四肢对称性屈曲,似抱球状。

2.坐位抱球姿势训练:取坐位,背靠治疗师胸前,使头部屈曲,臀抬高四肢对称性屈曲,似抱球状。 3.仰卧位拉起头抗重力训练:患儿仰卧,治疗师坐于其对面拉住其腕部,将患儿拉至体轴与水平面呈45°时停止片刻,诱导患儿主动收缩上肢使肘关节90°屈曲,保持头部直立位。 4.坐位头部抗重力训练:取坐位,抓住患儿的双肩。缓慢向后倾倒患儿身体,使其骨盆后倾。诱导患儿头部向直立方向的调节。 5.滚桶上坐位头抗重力训练:患儿骑坐于滚桶上,将滚桶前方垫高,形成以个约30°的斜坡,治疗师坐起后方,帮助支撑其双上肢,利用滚桶的倾斜,将自发诱导患儿头部的竖直及脊柱伸展。 二、调节腰背部肌张力,提高肌力 1.侧卧轴体回旋训练:患儿取侧卧位,治疗师一手置于其肩部,一手置于同侧髋部,协同用力,是患儿躯体进行扭转回旋运动。 2.坐位轴体回旋训练:患儿坐位位,治疗师一手置于其肩部,一手置于同侧髋部,协同用力,是患儿躯体进行扭转回旋运动。 3.滚桶刺激腰骶部训练:患儿仰卧于滚桶上,治疗师通过加压旋转等手法加强对脊柱深部感受器的刺激,促进相关肌群的收缩。 三、抑制异常姿势反射 1.手口眼协调模式的训练:患儿仰卧位,诱导患儿双手抓住双脚进行感触,促进其手、口、眼运动的协调性。 2.手,肘支撑训练:患儿俯卧,辅助其手,肘支撑,诱导其头部的左右回旋。 球上肘支撑训练:治疗师固定其爽下肢,前后滚动bobath球,促其主动抬头及上肢保护性伸展的出现。

精神科临床路径

精神科临床路径 一、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20.0/20.1/20.2/20.3),且为急性发作期,排除慢性退缩病人。 (二)诊断依据 根据《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相关指南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标准 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

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5.临床类型 (1)偏执型分裂症(F20.0)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觉,以听幻觉较多见 (2)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F20.1) 符合分裂症诊断,常在青年期起病,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或紊乱为主。例如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行为怪异 (3)紧张型分裂症(F20.2)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其中以紧张性木僵较常见 (4)未定型分裂症(F20.3)又名混合型或未分型 ①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有明显阳性症状 ②不符合上述亚型的诊断标准,或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张型的混合形式(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舒良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等相关指南 1.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2.合并其他合适的非药物治疗 如:MECT;rTMS治疗;心理治疗;胰岛素低血糖和休克治疗;脑电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作业治疗;音乐治疗及其他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12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20/20.0/20.1/20.2/20.3精神分裂症疾病编码 2. 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且既往治疗为非难治性。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含血型检测)、尿常规、大便常规

(完整版)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修订版)精选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常用来描述运动技能或智力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所要求的内容。多由脑损伤引起。 常见的临床表现:运动功能落后,表现为4个月头部不稳,5个月不会翻身,不能伸手抓物,7个月不会坐,1岁不会爬;肌张力异常,如身体发软或发硬及自发运动减少,身体不自主扭转,角弓反张,姿势异常;对外界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头围异常,斜视,眼球震颤等。 头部控制是小儿发育过程中的第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粗大运动,儿童在完成各种姿势时都是以头部控制为先行的,不能控制头部的儿童是难以完成其他动作的,因此,头部控制对于小儿的整体运动发育及日常生活活动等高级运动功能发育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下面浅谈头部控制的康复训练。 头部控制训练的目的:完成头与颈的中间位控制,为翻身运动的完成及躯干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稳定的头部控制需满足的条件:脊柱的对称性伸张,体轴回旋,上肢的支撑和保护性伸展,仰卧,俯卧与坐位的平衡反应的建立,拥抱反射消失等。 阻碍头部控制的常见因素: 颈部肌肉肌力不足,角弓反张,异常姿势反射,颈直立反射未能建立,肘支撑的不能完成,躯干回旋障碍等。 竖头的康复训练: 一、抑制头颈背屈,左右不对称,促头立直。 1.仰卧位抱球姿势训练:患儿仰卧,握其双肩,使头部屈曲,臀抬高四肢对称性屈曲,似抱球状。 2.坐位抱球姿势训练:取坐位,背靠治疗师胸前,使头部屈曲,臀抬高四肢对称性屈曲,似抱球状。 3.仰卧位拉起头抗重力训练:患儿仰卧,治疗师坐于其对面拉住其腕部,将患儿拉至体轴与水平面呈45°时停止片刻,诱导患儿主动收缩上肢使肘关节90°屈曲,保持头部直立位。 4.坐位头部抗重力训练:取坐位,抓住患儿的双肩。缓慢向后倾倒患儿身体,使其骨盆后倾。诱导患儿头部向直立方向的调节。 5.滚桶上坐位头抗重力训练:患儿骑坐于滚桶上,将滚桶前方垫高,形成以个约30°的斜坡,治疗师坐起后方,帮助支撑其双上肢,利用滚桶的倾斜,将自发诱导患儿头部的竖直及脊柱伸展。 二、调节腰背部肌张力,提高肌力 1.侧卧轴体回旋训练:患儿取侧卧位,治疗师一手置于其肩部,一手置于同侧髋部,协同用力,是患儿躯体进行扭转回旋运动。 2.坐位轴体回旋训练:患儿坐位位,治疗师一手置于其肩部,一手置于同侧髋部,协同用力,是患儿躯体进行扭转回旋运动。 3.滚桶刺激腰骶部训练:患儿仰卧于滚桶上,治疗师通过加压旋转等手法加强对脊柱深部感受器的刺激,促进相关肌群的收缩。 三、抑制异常姿势反射 1.手口眼协调模式的训练:患儿仰卧位,诱导患儿双手抓住双脚进行感触,促进其手、口、眼运动的协调性。 2.手,肘支撑训练:患儿俯卧,辅助其手,肘支撑,诱导其头部的左右回旋。 3.Bobath球上肘支撑训练:治疗师固定其爽下肢,前后滚动bobath球,促其主动抬头及上肢保护性伸展的出现。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 性障碍临床路径 (2012年版) 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

引起精神智力发育迟缓的原因

引起精神智力发育迟缓的原因 引起精神智力发育迟缓的原因病因复杂。国外资料指出:约20%精神发育迟滞是由环境因素引起,25%由染色体异常或基因异常引起,一半以上患者找不出病因。还发现85%重度患者可找出生物学病因,如染色体异常、先天性疾病、代谢与内分泌异常、感染、中毒、外伤等物理性因素等。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心理社会因素难以分析归纳,现将较肯定的原因归纳如下: 一、遗传异常:主要指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畸形或先天性代谢down综合征、turner综合征;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家族性黑朦性痴呆;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及先天性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小头畸形等。 二、胎儿期获得性异常:妊娠前三个月是胎儿神经系统结构初步形成阶段,易遭受致病因素的损害,而导致明显的畸形。在胎儿期母体的感染(病毒、螺旋体、弓形体)、腹部外伤或放射线照射、精神活性物质中毒、甲状腺机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妊娠毒血症、营养不良、缺氧等严重疾病均系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之一。 三、围产期疾病:包括早产、难产、分娩过程中脑损伤,新生儿窒息及核黄疸等。 四、出生后疾病:出生后头2年,脑发育最快,致病因素在此期内造成的脑损害也严重。学龄前是最关键时期,其次为小学

年龄期。致病原因很多,如感染(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颅脑外伤、中毒、癫痫、营养不良、内分泌或代谢疾病及疫苗接种后脑炎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是促进脑神经纤维发育增生的重要因素。发育期的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婴幼儿期的教育都会影响脑发育。狼孩、猴孩的研究证明:婴幼儿期文化教育机会的剥夺,给脑正常发育带来的损害是以后任何精心教育也无法补救的。流行学调查发现低智商常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低、住房拥挤、家庭环境不稳定等有明显关系。 精神发育迟缓的基本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人群的iq均值定为100,一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临床上表现为认知、语言、情感意志和社会化等方面,在成熟和功能水平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可以同时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或由后者所继发。 精神发育迟缓的治疗方法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繁多,尚有不少病因不详,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但由于生物医学、遗传学及康复医学的发展,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善,多数精神发育迟滞者由社会的负担变成社会的生产力量,改变了对他们发展潜力估计过低的倾向及悲观的态度。治疗原则是以教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路径

精神发育迟滞诊疗常规 (试行) 一、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 : )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 诊断要点 】 发育成熟( 岁)前起病,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和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能力欠缺。 注意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孤独症的鉴别。排除因视、听障碍或儿童多动症所造成的适应及学习困难。有些儿童因患慢性躯体疾病、营养不良或学习条件欠缺可表现出暂时性的精神发育延缓,不要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 根据智商( )水平分为四级: ( )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 ( )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 ( )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 ( )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 ~ 为边缘智力。 病因学诊断: 根据病史、智力测验结果及躯体检查线索,尽可能利用现有辅助检查条件做出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学诊断。如,怀疑遗传因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精神发育

迟滞者可做染色体检查及核型分析;怀疑苯酮尿症需化验血清和尿中苯丙氨酸浓度;怀疑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及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可查血、尿性激素浓度;怀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有关检查;先天性颅脑畸型可做头部 线平片及 检查。 这些检查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更是病因治疗的直接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精神发育迟滞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进行系统的病史采集、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精神发育迟滞的药物治疗一般遵循病因治疗结合特殊教育训练的原则,以促进或改善脑细胞功能的药物作为基础性治疗,视不同的临床相分别选用多种氨基酸、脑复康、 氨酪酸等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 标准住院日为49-56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发育迟滞( : )疾病编码;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必需的检查项目: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甲状腺功能( 、 等)、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

运动发育迟缓的特征是什么影响运动发育迟缓的因素是什么

运动发育迟缓的特征是什么影响运动发育迟缓的因素是什么运动发育迟缓是儿童时期就已经出现的特征了,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在生活中不能只把重心放在事业上,还需要多多参与孩子的成长,早些发现孩子是否患有运动发育迟缓症状,那么运动发育迟缓的特征是什么?影响运动发育迟缓的因素是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1. 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 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应注意重度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的发生。 2. 反映迟钝及叫名无反应 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头不稳定:如4个月的婴儿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立,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3. 身体发硬 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应注意脑瘫的发生。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应当注意智力低下的发生。 4. 头围异常

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5. 固定姿势 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脑损伤的存在。 6. 手握拳 如果4个月手还不能张开,或拇指不能内收,要注意偏瘫的可能。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要注意智力低下或脑瘫的可能性。 影响发育迟缓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家庭遗传因素 有些婴幼儿会有暂时性运动发育障碍或迟缓,家族中也有类似的病史,由遗传因素所致,原因尚不明确。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发育最终会达到正常。 2.环境因素 由于不正确的教养方式、缺乏运动及锻炼的机会,会造成运动发育落后,如1岁左右的孩子,父母没有选择合适的鞋子,鞋底过厚或者太薄了,影响其学习走路。 3.精神发育迟缓

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

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 (试行) 一、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癫痫性精神病(:)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有原发性癫痫的证据,精神障 碍的发生及其病程与癫痫有关; 、病程分发作性和持续性两类,前者有突然性、短暂性及反复发作 的特点,后者为迁延性病程; 、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排除感染或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排除分离(转换)性障碍、睡行 症、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精神病学》(第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进行系统的病史采集、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制 定治疗策略。 、抗癫痫药物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跑、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化疗法(小剂量氟哌啶

醇短期肌内);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内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 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 4.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必要时合并MECT (四)标准住院日为42-49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癫痫性精神病(ICD-10: F06.8)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心肌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 (3)头颅CT胸片、心电图、脑电图、脑地形图; (4)神经心理测评:韦氏智力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 等; (5)人格状况评估:MMPI/EPQ/16P等。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心脏B 超、腹部B 超、眼动监测、脑诱发电位、血药浓度测定、抗链“ O'、抗核抗体,尿妊娠试验等其他感染性疾病筛查。 (七)选择用药 1. 选择原则:(1)抗癫痫药物 ①根据发作的类型选药;②根据癫痫综合征选药;③根据特殊的病因进行治疗。(2)抗精神病药物对癫痫伴发偏执状态及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的患者,在应用抗

运动发育迟缓幼儿的早期融合教育

运动发育迟缓幼儿的早期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指的是,让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同龄人在一起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从而为每一个障碍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最大空间,为其接受下一阶段的教育打下较好的基础,更有利于障碍儿童融入主流社会。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经常用来描述运动技能或智力的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的水平。除了运动技能滞后,由于病因不同,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还可伴有智力、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异常。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早期融合教育引起了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社会各界越来越深入的关注和支持。上世纪80年代末,江苏、北京等省市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1994年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指出:残疾幼儿的学前教育,可以通过五种机构实施,其中包括普通幼儿教育 机构。 乐乐(化名),一个普通的小男孩,5岁,先天性大运动发育迟缓,原因不明。平衡能力差,不能单独上下楼梯,不能正常跑和跳跃,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也较弱,出生至今由保姆在家中养育,但每天都在康复中心做训练和按摩。父母希望 孩子进入普通幼儿园进行早期融合教育。 开学初,幼儿园给各班分配插班生,我点名要了他。起初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运动发育迟缓的孩子,知道时,一切已成定局。当时我非常纠结:接受这样一个孩子,意味着我们将要付出几倍的劳动,几倍的责任心,还可能吃力不讨好。不仅如此,我还连累了班上另外两位老师,因为她们将和我一起面临未知的风险。 第二天就要见面啦,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以什么方式接受这个孩子?怎样和家长沟通?家长要配合做什么?他会不会有攻击性行为?会不会大声喧哗影响集体活动?动作迟缓到什么程度?要大小便时会不会说?有没有午睡习惯?离开家长会不会哭闹等等一系列问题让我几乎整夜未眠。 第二天的见面打消了我很多顾虑:爸爸妈妈是那样谦逊,所有的要求都一一答应;乐乐的表现更让我原本提在嗓子眼儿的心回归了原位——那天他不仅没有我顾虑的那些行为,还会友好地对人微笑,虽然这种微笑有点儿不合时宜,但比 我想象的好得多。 小班——乐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鉴于乐乐的特殊情况,刚入园的两个月,幼儿园允许他9点入园,并由奶奶陪到吃完早餐。下午两点半,再接他去训练学校进行按摩和智力训练。 1.入园第一个月 在幼儿园里,老师从每天的点名开始,要求乐乐和其他孩子一样,能站起来说“到”。这个要求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但对于乐乐,有时却要叫上好几次,他才反应过来。即使如此,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要求。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他逐渐熟悉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流程,绝大多数事情能够自己做:自己搬小椅子坐好,自己小便,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脱衣睡觉,自己穿裤子、穿鞋等等,其他小朋友能做的事情,他都能自己做到。早操环节中,他能跟着老师认真做动作,站队时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好几次,外婆来看他做操,感动得掉眼泪,拉着我的手说:“孩子能有这样的进步,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啊!谢谢老师,让你们多费心了!” 2.户外活动,双人抬球 户外活动中,小朋友们玩双人合作抬球走。这是一个新的游戏:孩子们两人

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路径

精神发育迟滞诊疗常规 试行 一、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 精神发育迟滞 二 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 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与国卫生部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 诊断要点 】 发育成熟 岁 前起病 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与不同程度得社会适应能力欠缺。 注意与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孤独症得鉴别。排除因视、听障碍或儿童多动症所造成得适应及学习困难。有些儿童因患慢性躯体疾病、营养不良或学习条件欠缺可表现出暂时性得精神发育延缓 不要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 根据智商 水平分为四级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 ~ 为边缘智力。 病因学诊断 根据病史、智力测验结果及躯体检查线索 尽可能利用现有辅助检查条件做出精神发育迟滞得病因学诊断。如 怀疑遗传因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精神发育

迟滞者可做染色体检查及核型分析 怀疑苯酮尿症需化验血清与尿中苯丙氨酸浓度 怀疑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及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可查血、尿性激素浓度 怀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得有关检查 先天性颅脑畸型可做头部 线平片及 检查。 这些检查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 更就是病因治疗得直接依据。 三 治疗方案得选择 根据《精神发育迟滞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进行系统得病史采集、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 制定治疗策略 精神发育迟滞得药物治疗一般遵循病因治疗结合特殊教育训练得原则 以促进或改善脑细胞功能得药物作为基础性治疗 视不同得临床相分别选用多种氨基酸、脑复康、 氨酪酸等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与康复治疗 四 标准住院日为49-56天 五 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发育迟滞 疾病编码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 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 可以进入路径。 六 住院后得检查项目 必需得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甲状腺功能 、 等 、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乙肝、丙肝

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CCMD-3:20,ICD-10:F20),年龄18-50周岁,病史≤5年。 二、诊断依据: 根据《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主编单位:中华医学会,主编:舒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2010年3月第7次印刷)。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主编单位:中华医学会,主编:舒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2010年3月第7次印刷)。 (一)药物治疗 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 (二)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 (三)物理治疗(包括中频或低频脉冲电治疗、电针等),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关治疗。 (四)心理治疗 (五)社会功能康复训练 四、标准住院日:21-4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CCMD-3:20,ICD-10:F20精神分裂症疾病编码(单纯型除外),并且排除以下情况: 1、符合CCMD-3:20,ICD-10:F20诊断标准的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谵妄、痴呆、记忆障碍或其他认知障碍者; 2、患有严重的不稳定的躯体疾病者;已确诊的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病、心脏病等; 3、窄角型青光眼; 4、有癫痫病史者,高热惊厥者除外; 5、符合CCMD-3:20,ICD-10:F20酒药依赖(尼古丁依赖除外)诊断标准的患者; 6、患有药源性恶性综合征,严重迟发性运动障碍者; 7、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计划妊娠者。 (二)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3天,所必须的检查、评估项目: (一)病史采集 (二)体格检查 (三)精神检查 (四)辅助检查(72小时内完成) 1、血常规、尿常规、血钾钠氯钙测定、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2、脑电图、心电图、肝胆脾肾彩超、子宫附件彩超(女性); 3、胸透(胸片),必要时到外院做脑影像学检查(CT、MRI); 4、根据病情需要,必要时查心肌酶、分析等。 (五)治疗前评估:PANSS、TESS、心理评估(冲动风险、自杀风险、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 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 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

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心电图、脑电图; (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七)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

发育迟缓健康教育

病因表现诊断治疗预防 什么是发育迟缓?(定义) 发育迟缓:婴幼儿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理解与表达、认知、个人/社会、日常生活及活动等发育维度中,存在两个及以上发育(发展)维度的显著落后。(参考文献:儿童发育迟缓研究进展) 什么原因可能导致宝宝发育迟缓?(病因) 宫孕前、产前、产时及产后:宫内发育迟滞、妊娠早期出血、孕期感染、妊高征、先天性畸形(头小畸形、巨脑回、胼胝体发育不良)、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围生期脑损伤(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出血、宫内窘迫、高胆红素血症)、营养不良、心理精神因素(参考文献: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初探、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康复的诊治新进展) 怎样及时发现宝宝发育迟缓?(表现) 3月龄颈部软,俯卧不会抬头,对周围声音无反应,见到亲人不会笑;6月龄时两手长紧握,不能伸手抓无;坐位时头后仰,俯卧位不能抬头、抬胸;对亲人和环境反应淡漠,缺乏兴趣;总爱躺着、睡觉、不哭;9月龄是不会翻身,不会坐,不会无意识发“爸、妈”音,不认识妈妈;12月龄不会扶物站立,自己不会爬,拇指不会配合捏小物品,无目的地多动、烦躁(0-15宝宝智能发育监测图) 发现发育迟缓及时就诊 评估表:Gesell发育量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检查:MRI BAEP VEP 脑电图遗传代谢病筛查(参考文献:几种精神发育迟缓诊断标准及量表简介和比较) 发育迟缓治疗 提倡早期干预,早期治疗(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 西医康复:运动疗法(Bobath疗法、V ojta疗法、引导式教育)物理因子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音乐疗法 中医康复:针灸疗法中医推拿按摩 什么是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婴幼儿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理解与表达、认知、个人/社会、日常生活及活动等发育维度中,存在两个及以上发育(发展)维度的显著落后。 什么原因可能导致宝宝发育迟缓? 宫孕前、产前、产时及产后:宫内发育迟滞、妊娠早期出血、孕期感染、妊高征、先天性畸形(头小畸形、巨脑回、胼胝体发育不良)、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围生期脑损伤(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出血、宫内窘迫、高胆红素血症)、营养不良、心理精神因素 怎样及时发现宝宝发育迟缓? 3月龄颈部软,俯卧不会抬头,对周围声音无反应,见到亲人不会笑;6月龄时两手长紧握,不能伸手抓无;坐位时头后仰,俯卧位不能抬头、抬胸;对亲人和环境反应淡漠,缺乏兴趣;总爱躺着、睡觉、不哭;9月龄是不会翻身,不会坐,不会无意识发“爸、妈”音,不认识妈妈;12月龄不会扶物站立,自己不会爬,拇指不会配合捏小物品,无目的地多动、烦躁发现发育迟缓及时就诊 康复评定:Gesell发育量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新生儿行为评估

运动发育迟缓对宝宝未来的影响

运动发育迟缓对宝宝未来的影响前言: 养育孩子,是否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就足够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底应该让孩子从哪里领先呢? 初见飞飞,一个四岁半的小男孩,身形偏瘦;目光游移,当和他沟通时,他也难以和我们有眼神及语言的交流;不喜欢与他人有肢体接触,当他在器械区遇到别的小朋友时会下意识的往后退,对于我们的触碰也会挣扎闪躲;在器械上活动时,动作十分缓慢谨慎,其运动的能力相当于两岁左右孩子的能力。看飞飞的写字本,本子上的数字写得很轻,几不可见,字形歪扭且每行只能写2-3个;画画几乎没有明显的表达图案,只有不规则的线条和零碎的点。其手部的发展状况只等于一个一岁三四个月的孩子。他经常被幼儿园老师投诉,专注力不好、不合群是老师多次向家长反映的,而让妈妈最焦急的是,老师在与她最近一次的面谈中,建议妈妈带孩子去进行自闭症筛查。 童童,十岁,小学四年级。童童的学习生活十分忙碌,白天上学,晚上家长还给他请了家教,轮流补习语文、数学和英语。但无论童童多么努力的学习,成绩还是提不上去。他很不喜欢看书,总觉得一看书就会头晕想睡觉;语文、英语总是左耳进、右耳出,记不住,也背不熟,读书跳行漏字;数学应用题总是难以理解题目,两位数的加减法算术题总是忘记进位。他每次的考试成绩总是一片红,对于此,老师着急,爸爸妈妈既为孩子心痛,又感觉无奈,总担心孩子的智商不高。 宝丽,十八岁,高三学生。宝丽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平常很安静,不爱运动,上体育课总是意思意思就算了,平常休息就喜欢宅在家里,按她自己的话说,是一运动就会觉得累得不行。而且她的动作很不协调,哪怕她很努力去跳舞,但动作永远比音乐慢两拍。说到宝丽,总会让老师又爱又恨,因为她的文科很拔尖,但理科却一塌糊涂。尤其是数学,公式会背,但在解题时总是没办法用上。高考时由于理科成绩的落后,使宝丽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 小俊,二十岁,大二学生。小俊的人缘似乎不太好。他喜欢打球,但动作比较莽撞,每次和同学一起打篮球,他总是接不准球,好不容易球到他手上了,却成为了失分的漏洞,渐渐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一组了。打网球或羽毛球似乎较为容易一点,但反手打球的动作却怎么也做不好,成为了对手的攻击要点。和大家一起聊天,他总是格格不入,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搭上一两句话,可是多聊一下就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了,常常在状况外,因此聊天也只能成为听的一员。小俊总感觉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身边也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因此有些自卑。 以上四位的情况,不知道大家的身边有否相类似情况的朋友呢?平常生活中的我们,也有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不足之处呢?其实追根溯源,很多的问题起因都源自于早期的运动的发展。如果我们早期运动发展迟缓了,将会对以后有什么影响呢?

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临床路径

××精神病医院 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临床路径 (试行) 一、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偏执性精神病(ICD-10:F2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以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为主要症候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精神分裂症病程至少1个月,偏执性精神病病程至少3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明确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进行系统的病史采集、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制 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伤人、外跑、自伤、自杀、木僵、拒食等症 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

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小剂量氟哌叮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内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 4.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必要时合并MECT。 (四)标准住院日:49-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偏执性精神病(ICD-10:F22)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心理CT(MMPI); (2)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 (4)胸片、心电图、脑地形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脏B超、腹部B超、眼动监测、脑诱发电位、血药浓度测定、抗链“O”、抗核抗体,尿妊娠试验等其他感染性疾病筛查。 (七)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

最新发育迟缓幼儿的教育教学随笔

发育迟缓幼儿的教育教学随笔 导语: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经常用来描述运动技能或智力的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的水平。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发育迟缓幼儿的教育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发育迟缓幼儿的教育教学随笔【第一篇】: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因素 (一)遗传小儿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趋向、限度等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影响。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深远:如皮肤、头发的颜色、面型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等;遗传性疾病无论是染色体畸变或代谢缺陷对生长发育均有显著影响: (二)性别男女孩生长发育各有特点,一般女孩平均身高(长)、体重较同年龄男孩为小。女孩青春期开始较男孩约早2年,此时体格生长剧增,其身高、体重超过男孩,男孩青春期虽开始较迟,但延续时间比女孩为长,其体格最后还是超过女孩。女孩骨化中心出现较早,骨骼较轻,骨盆较宽,肩距较窄,皮下脂肪较发达,而肌肉却不如男孩发达。因此在评价小儿生长发育时男女标准应分开。 (三)内分泌生长发育主要是由各种激素调控,其中以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和性激素尤为重要。缺乏生长激素导致身材矮小;甲状腺素缺乏时不仅造成矮小,还使脑发育障碍;性激素可促使骨骺融合,影响长骨生长,故青春期开始较早,可使最终身高相

对矮小。 (四)孕母情况胎儿在宫内的发育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妊娠早期如患病毒性感染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母患严重营养不良可引起流产、早产和胎儿体格生长以及脑的发育迟缓;孕母接受药物、X线照射、环境毒物污染和精神创伤等,均可使胎儿发育受阻。宫内发育阻滞可影响小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 (五)营养充足和调配合理的营养是小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为保证小儿健康生长极为重要的因素,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长期营养不足首先导致体重不增,甚至下降,最终也会影响身高的增长和使机体的免疫、内分泌、神经调节等功能低下。 (六)生活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清洁等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反之,则带来不良影响。生活制度、护理、教养、锻炼的合理安排对小儿体格、智力的成长起重要促进作用。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爱抚和良好的榜样作用,以及优良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小儿性格、品德的形成、情绪的稳定和精神智能的发育均有深远影响。 (七)疾病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的阻扰作用十分明显。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慢性病则同时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增长;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软骨发育不良等,对体格和精神神经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对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治疗效果分析

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对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低频脉冲点刺激疗法对小儿运动发育迟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 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运动发育迟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两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运动训练,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低频脉冲点刺激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儿之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在精细运动发育商、粗大运动发育商以及总体发育商的评分均比对照组评分高,P<0.05,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低频脉冲点刺激疗法对小儿运动发育迟缓能够改善患儿运动发育功能,从而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运动发育迟缓;治疗;低频脉冲点刺激 小儿运动发育迟缓通常是指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缓慢或顺序异常的现象,其发病率在6%至8%之间[1]。一般正常的儿童在发育期间能够正常的发育,而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都会严重的影响到患儿的健康发育,从而导致儿童的成长出现了异常。该病若是不及时的的得到救治,就会出现后遗症等障碍的发生,有资料显示[2],如果在早期的时候给予患儿治疗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健康,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低频脉冲电刺激疗法对小儿运动发育迟缓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运动发育迟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法进行分组,主要分为对照以及研究组,两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中男患儿占有26例,女患儿为24例,其年龄大致在3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为(1.57±0.21)岁。研究组中男患儿占有27例,女患儿为23例,年龄主要大致在4个月至4岁,其平均年龄为 (2.17±0.56)岁。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所采用的方法为常规的运动训练,每个患儿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对此医护人员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关的计划,最基础的训练具体为:患儿需要每天一次进行运动,其运动的时间在超过半个小时在一个小时内,10天为一个疗程,一共需要进行8个疗程。 而研究组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在基础训练上进行低频脉冲点刺激治疗,其主要的具体过程为:采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低频脉冲物理治疗仪进行治疗,其时间为1.0-1.5s,通过连接患儿的四肢以及腰部进行刺激,以刺激的方式引起肌肉收缩反应,每天一次,一次二十分钟。十天为一个疗程,其以8个疗程为主。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学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精细运动发育商、粗大运动发育商以及总体发育商的评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