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1 总则

1.0.1 为了使院属各勘察处广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深入地准确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 15-38-2005)等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中的强制性条文,紧密结合具体的岩土勘察工程,提高专

业技术水平及勘察工作成果质量。使院属各勘察处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尽量做到与市

建委规定一致、与国家规范规程一致、院属各勘察处一致。保障勘察成果质量的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为资质晋升及培养跨世纪高水平、高技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0.2 本实施细则包括基本规定、岩芯钻探、取样、原位试验、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1.0.3 本实施细则只针对一般的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未涉及的其它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及要求和其他专业性强的岩土工程勘察(如水利、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尚应符

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行业勘察标准、规范的规定或ISO的有关规定。

2 基本规定

2.1 岩土层分类

2.1.1 岩石分类,按成因、强度、风化程度进行分类,划分出残积土、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对于硬质岩类(主要指花岗岩类、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0MPa)的风化程度应按标准

贯入试验击数(不校正)N′≥50击为强风化,N′=30~50击为全风化,N′<30击为残积土;其它岩类N′≤50击为残积土,N′≥50击为强风化。各风化带分类的野外特征及其它参数指标

详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附录A的表A.0.1~A.0.6。

2.1.2 土层分类,应按成因、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进行分类。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碎石土类和砂土类还可根据颗粒含量、颗粒形状进一步细分,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17~20的4.1.7~4.1.14的有关规定。对于特殊性土如广东地区的淤泥、淤泥质土、花岗岩残积土、膨胀土、红粘土和人工填土的准确细分详见《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21~22的4.1.15~4.1.20的有关规定。

2.1.3 建筑石料分类与等级及其用途分类与确定应执行相应的规范划分标准和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2.2 岩土层定名

2.2.1 岩石根据习贯使用风化程度及颗粒综合定名,例如强风化花岗或强风化细粒砂岩,矿物特征较为明显,可定名为强风化细粒石英砂岩等。

2.2.2 土层综合定名可考虑成因、年代及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及其状态,可将野外定名结合土工试验给予更正,如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或将成因、年代作为代号直接定名为粉质粘土。2.3 岩土层描述

2.3.1 岩石主要描述成因或年代、名称、颜色、颗粒,岩石的主要矿物(以云母为主或含量为75%,其它次之),结构、构造及风化程度(岩心破碎程度指碎块、饼状、柱状及长度)、裂隙(风化、构造),亲水特征(遇水崩解、软化现象呈粉粒或粘粒),风化性(半岩半土状或

风化岩为主、均匀或连续)。

2.3.2 土层重点描述成因(冲积、洪积、淤积、残积、坡积),矿物组成、颗粒形状(粘、粉、砂粒等)及含量。对砂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验实际击数N′划分为松散(N′≤10)、稍密(1030);湿度按饱和度Sr(%)划分为

稍湿(Sr≤50)、湿(Sr=50~80)、饱和(Sr>80)。粉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

验实际击数N′划分为松散(N′≤5)、稍密(515);根据孔隙比e划分为密实(e<0.75)、中密(0.75≤e≤0.90)、稍密

(e>0.90);湿度根据含水量w(%)划分为稍湿(w<20)、湿(20≤w≤30)、饱和

(w>30)。粘性土重点描述切面光滑程度、手感、搓条情况、稠度(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硬。可用野外、液性指数、标贯综合划定),不能跨级组合描述(流塑~软塑),如该

层正确描述应为“上部可塑粉质粘土,下部硬塑粉质粘土”。坡、残积土应描述母岩或原岩。

2.4 工程地质测绘

2.4.1 在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为可行性研究勘察或初步勘察(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而且地貌、地形复杂、变化大,岩土条件复杂,研究或勘察范围较大的情况下,均应进行工程地质

测绘与调查。

2.4.2 调查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如崩坍、滑坡、土洞、人为开挖边坡与大挖大填等;调查塘、滨、坡、残积物的分布、岩石出露范围、软弱层地质体的出露部位,并采用相同比例定点描述

绘制在图上。

2.4.3 调查范围可延伸到岩土工程勘察边界外一定宽度地带。

2.4.4 搜集水文气象、已建工厂对环境(生态、居住等)引起的污染、破坏及其它资料。

2.4.5 查明岩土工程勘察范围内的岩石风化程度及岩土成因特征、地形地貌及其与岩土层的关系,并划分微地貌单元。

2.4.6 查明地下水的类型,确定补、径、排形式,遇泉、井应观测流量、水位变化情况。

2.4.7 工程地质测绘所用地形图比例尺可用1:2000或1:5000或与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相同。

2.4.8 提交工程地质测绘实际材料图,编绘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区图、野外素描、照片等。

2.5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

2.5.1 编制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在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确定后进行,即勘察工作开展之前编写。该纲要的编制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岩土地质条件确定勘察方案和手段;是指导勘察工作的行动纲

领和工作计划,以便合理使用勘察工作量与勘察手段;能实际反映客观自然地质条件的资料,

为优化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勘察资料。

2.5.2 以现场踏勘了解和委托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或委托书)作为编制纲要的重要依据,并认真参照有关规范、规程。对于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一、二级的勘察项目,纲要

编制采用条文编制,对于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三级的勘察项目可采用表格式编制。

2.5.3 编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目的与任务及技术要求,勘察方法及测试、布置、要求,钻探要求,布置的抽水试验孔必须进行钻孔设计及编写有关试验要求。另外,应包括工作进度计划

及人员设备,人员组建,以及最终报告提交时间。

2.5.4 编制岩土工程勘察纲要与岩土物探纲要必须是从事多年实践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懂得编写纲要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使纲要发挥真正的作用。

2.6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提交

2.6.1 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论中确定的岩工程勘察等级必须在首先划分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后划分,详细的划分依据见《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P6~7的3.1.1~3.1.4有关规定。

2.6.2 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名称正名应为“××市××单位××楼或住宅场地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对于工程项目地点不必写在正名里。其它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

3 钻探、取样、原位试验

3.1 钻探

3.1.1 常用钻探方法为回转取芯及小口径麻花钻钻进,另外遇特殊条件可能设计人工探井。

3.1.2 钻进深度和岩土层分层深度的测量误差应控制在±0.05m以内。应严格控制非连续取芯钻进的回次进尺,使分层精度符合要求。回转取芯钻进的回次进尺应控制在2m内,麻花钻进的回次进尺应控制在1m内。非连续取芯钻进适用于基岩风化残积土、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以及正常沉结的硬塑或坚硬土层,无岩芯段不得超过0.5m。

3.1.3 土层取芯率100%,岩石风化残积土、强风化半岩半土取芯率80~90%,破碎岩及软质岩取芯率65%,完整岩石取芯率80%以上。

3.1.4 确定抽水试验的钻孔应采用干钻开孔,了解地下水初见水位后再使用清水或泥浆钻进,不间断测量下钻前、起钻后孔内水位,并记入班报表。若设计有专门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3.1.5 人工探井应按设计要求结合勘探目的施工,深度控制在地下水位以上,应详细记录不同深度的地质情况,并照相与编绘探井展示图。

3.1.6 钻探记录班报表必须在施工现场按钻进回次填写,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孔号、钻进中孔所遇到情况(坍孔、涌水、涌砂、漏水、掉块、缩径等)、钻杆增减长度、取样位置及编号、标准贯入试验深度及击数等,班报表上应有施工人员签名。

3.1.7 钻探岩芯编录,首先应检查班报表记录与岩芯牌、标贯试验段是否一致,内容主要包括孔深、进尺、取样、岩芯排放顺序及回次岩土芯采取率等。若发现有误应及时纠正,然后对岩芯由上而下依次进行编录、分层。原则上土层或岩层厚度≥1m且岩性不相同的均应分层;对于特殊的软土、生物层(贝壳、蚝壳等)及岩体软弱夹层厚度≥0.5m也应分层。小于上述厚度又无特别工程特性的可合并一层,但在描述中应指明部位。对于岩芯应定量描述长柱、短、块、饼、粒、砂状,分别按岩芯长度L>2d(d为孔径)为长柱状;L>1~2d为短柱状;块状为大小不等又不规则;饼状指片岩、页岩等破碎呈薄饼状;粒状为岩芯呈0.5~3cm近圆状;砂状粒径<0.5cm。另外在进行分层时遇本回次岩土芯采取率极低,分层可能有误,则采用依本回次向上下回次推算回次岩土芯采取率,考虑部份岩土芯残留或上返因素而推算分层深度。

3.2 取样

3.2.1 土样的采取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层段或可能作为地基持力层的岩土层,也可根据场地地基情况采取,特别是在孔少要求采样数量多的情况下,必须在编制纲要时准确设计取样位置与层位以满足要求。

3.2.2 取岩样一般在中风化岩和微风化岩中采取。由于风化带之间为过渡型,因此采岩样应尽量在该带的上部,这样才具代表性。若采取的岩样超风化带过深,试验值离散大,无代表性。

3.2.3 按规范要求每个场地都必须采取地下水样1~2个进行水质分析,以便评价该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

3.2.4 采取的样本应及时写标签、准确记录采样孔段深度。

3.2.5 土样应及时蜡封,软质岩样应用胶带包裹防止失水,所取的岩土样本和水样都必须及时送土工试验室进行分析与试验。

3.3 原位试验

3.3.1 主要是指常用的标准贯入试验、轻型圆锥动力触探(N10)、重型圆锥动力触探

(N63.5)、十字板剪切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轻型圆锥动力触探(N10)适用于浅部(≤4m)的填土、砂土、粉土、粘性土;重型圆锥动力触探

(N63.5)适用于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极软岩;十字板剪切试验适用于饱和软粘性土。其它原位试验依据勘察项目确定。

3.3.2 标准贯入试验的穿心锤必须为自动落锤,严禁利用绳索手动拉锤或自动落锤装置失效进行标准贯入试验。详细试验要点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170附录L的L.0.1的有关规定。

3.3.3 标准贯入试验的间距应根据地基条件与建筑物可能选择的持力层综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场地岩土层为风化岩或者作为检验地基处理效果时,标准贯入试验应每钻进1.0~1.5m作

一次;若场地上覆松散或软土,应视实际地基条件或工程地质条件而确定标准贯入试验的深度

和间距,原则上风化残积土和全风化带每钻进1.5m作一次,强风化带每钻进2.0~2.5m作

一次,并且强风化带连续三次标准贯入试验的击数≥50击,一般情况可终止标贯改为钻进。考虑到软质岩类(片岩)的强风化带厚度达20余米,在这种特殊情况下≥50击的标贯次数可超

过三次以上。

3.3.4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N10)一般用于贯入度小于4m的一般性粘性土和粘性素填土层。使用穿心锤自由落下将探头竖直打入土层中,记录每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当锤击

数≥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50击时可停止试验。详细试验要点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171~172附录L的L.0.2的有关规定。

3.3.5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63.5)应连续贯入直至预定深度,不宜中断。贯入时及时记录贯入深度、一阵击的贯入量和相应的锤击数。对较密实土层(5击贯入量小于10cm时)时可直

接记录每贯入10cm所需的锤击数;对于松散、软土层的一阵击为3~5击,记录一阵击的贯

入量再用公式换算为每贯入10cm所需的锤击数N′63.5。当连续三次试验的击数≥50击时可

终止试验。详细换算公式和试验要点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173~174附录L的L.0.4的有关规定。

3.3.6 十字板剪切试验前必须检查十字板探头的联接及其灵敏度,具体要求详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P107~108及《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P292~297的有关规定。

4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4.1 原位试验资料整理

4.1.1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170附录L 的L.0.1的有关要求进行杆长校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P131~132的有关规定整理计算出标准值(可用“理正”软件统计得到),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29~34的有关表格得出承载力特征值fak。在《标贯试验综合成果表》中同时提供实测值和校正值(最好包含于《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中,此表可用“理正”软件统计直接得到)。

4.1.2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63.5)击数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173~174附录L的L.0.4的具体要求进行杆长校正。整理计算出标准值(可用“理正”软件统计得到),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29~34的有关表格得出承载力特征值fak。绘制N与深度曲线图或直方图。

4.1.3 十字板剪切试验的资料整理必须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172的有关规定具体进行。

4.2 各类图件编绘

4.2.1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必须绘制建(构)筑物轮廓边界并标定指北方向,标明引测点的位置及坐标,拟建工程应标出邻近街道和地物名称。

4.2.2 钻孔柱状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中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应以实际击数标示。如果在工程地质剖面图中以校正后击数标示,则必须在文字报告的适当位置有所说明。

4.2.3 所有图件一律采用电脑成图,图件下方必须有会签栏,会签栏中必须有有关责任人签名或电脑打印的姓名。

4.2.4 编绘的图件必须整洁清晰。工程地质剖面图中的标识不能出现重叠、错位、岩土层名称或编号漏失、层位连线不合理等现象。图件中应该有合适的图例。

4.3 各类附表

4.3.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所附表格应包括《土工试验报告》、《水质分析报告》、《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告》以及《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岩土层厚度统计表》、《完成勘察工作量

一览表》等。

4.3.2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应分层提供各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原位试验数的原始值和修正值可以综合在这张表里(此表可以用“理正”软件直接统计得到)。统计个数≥6应提

供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值和变异系数;统计个数<6只提供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4.3.3 对一、二级建筑物根据需要整理提供强度试验、压缩试验和原位试验等曲线及其它专门测试结果。

4.4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

4.4.1 编写时必须在各类图件及统计分析结果资料齐全的条件下进行,编写一、二级岩土工程又具有重要意义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编写初勘范围大,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一级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时,应先结合实际拟定编写提纲后再进行编写。其他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报告可不先拟定提纲而直接编写。

4.4.2 报告章节编写安排说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P133~134的具体要求,规范中黑体字部份的内容是不可缺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文字部份的内容包括(详见式样):

1 工程概况

2 勘察工作

1)勘察工作量

2)勘察依据

3)勘察进程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2)岩土层特征

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4)地下水简况

4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2)地基方案

3)场地地震效应

5 结论和建议

4.4.3 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委托方、工程的地理位置、拟建场地的形状尺寸及面积、拟建建筑物的结构及层高、勘察的布孔原则、勘察场地钻孔放点测量所采用的坐标系与高程及引测点的位置坐标、本次勘察的任务与要求等。

4.4.4 勘察工作除详细列明勘察所使用的方法及其工作量和工作进程外,勘察依据对一般的工厂、民用建筑使用到的规范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 15-38-2005),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已经不再使用,所以一般不再列入勘察依据。涉及其他行业

必须使用适合本行业规范,例如公路、道路勘察工程,其勘察依据的规范一般为: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4.4.5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必须阐明拟建场地属于什么地貌及平整情况;经钻探后场地岩土层的

分层及各岩土层的特征描述(可以用表格形式);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可以《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表达(可用“理正”软件直接统计出来);地下水简况应描述地下水位受什么影响而变化及其补给情况、各岩土层所赋存的地下水类型及其透水性能、据水质分析结果对地下水的腐蚀性作出评价。

4.4.6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除阐明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外,在地基方案的描述中应分析各岩土层是否能作为本工程基础或桩基的持力层并作出评价;场地地震效应的描述必须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场地对抗震(有利、不利、危险)地段,并对场地存在的饱和砂土、粉土层是否会液化作出判别(设防烈度为7度以上的地区)。

4.4.7 在结论和建议中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确定本次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4.4.8 编写的报告必须先经过审核、再经审定,修改定稿后才正式签字盖章呈交。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

第二章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2-3边坡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要求 §2-3-1概述 边坡是指建(构)筑物近旁的天然斜坡或经人工开挖后形成的斜坡。边坡工程与滑坡的主要区别在于,边坡工程强调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着重于评价边坡与工程建设场地、地基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滑坡侧重于地质环境,着重研究各种自然斜坡滑动的成因机制,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当然,两者并非截然分开,例如,当滑坡发生于建筑场地之内或附近、并对建筑场地与地基稳定性产生影响时,则既是滑坡的问题,也是边坡的问题。 边坡根据其岩土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两大类。岩质边坡的主要控制因素一般是岩体的结构面,土质边坡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土的强度。但无论何种边坡,地下水的活动都是影响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进行边坡工程勘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边坡的破坏变形形式主要有崩塌、滑动(平面型、弧面型、楔形体)蠕动(倾倒、溃屈、侧向张裂)与剥落。其特征见教材P.128表2-6-1。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1)岩土的性质;(2)岩层结构与构造;(3)水文地质条件;(4)风化作用;(5)气候条件;(6)地震作用;(7)地形地貌;(8)应力状态与应力历史;(9)人类工程活动等。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对建(构)筑物可能有影响的边坡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条件,提出边坡稳定性计算参数;评价边坡稳定性(即根据其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边坡断面尺寸或验算已拟定的断面尺寸是否稳定合理),预测因工程活动引起边坡稳定性的变化;提出潜在不稳定边坡的整治与加固措施。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测试等。 边坡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如下主要内容: (1)地形地貌条件与不良地质作用(如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等)条件; (2)岩土的类型、成因、工程特性,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 (3)岩体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延展情况、闭合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力学属性和组合关系,主要结构面与临空面的关系,是否存在外倾结构面; (4)地下水的类型、水位、水压、水量、补给与动态变化,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的出露情况; (5)地区气象条件(特别是雨期、暴雨强度),汇水面积、坡面植被,地表水对坡面、坡脚的冲刷情况; (6)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标 准版)

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确保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是发电企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加强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风电特种设备技术管理,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风电特种设备(以下简称特种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技术责任制,按照依法管理、分级管理、闭环控制、专业归口的原则,实施对特种设备工程设计审查、设备选型与监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的技术性能检测和设备退役鉴定的全过程、全方位技术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先进的有成熟运行经验的特种设备,不断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安全对企业极其重要,因此,风电公司应严格按照行业归口的原则,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接受当地质量监督机

项目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建筑股份 高速公路项目指挥部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施工项目技术管理概述 (1) 1.1 基本概念 (1) 1.2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基本任务 (1) 1.3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作用 (1) 第二章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工作围 (2) 2.1 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主要容 (2) 2.2 技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容 (2) 2.3 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容 (2) 2.4 推进技术进步的技术管理工作容 (2) 第三章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责任保证体系 (3) 第四章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 (3) 4.1 项目经理职责 (3) 4.2 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职责 (3) 4.3 项目技术部技术负责人职责 (4) 4.4 项目技术部技术员职责 (5) 4.5 项目技术部资料员职责 (6) 4.6 项目技术部试验员职责 (6) 4.7 项目技术部测量员职责 (7) 第五章技术管理的运作流程 (8) 5.1 技术管理运作流程图 (8) 第六章施工项目技术管理 (8) 6.1 贯彻执行相关技术标准 (8) 6.2 填写施工(技术)日记 (9) 6.3 设计结合制度 (9) 6.4 图纸会审制度 (10) 6.5 技术交底制度 (11) 6.6 技术复核制度 (12) 6.7 质量计划、安全、健康与环境保证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

案)编审批管理制度 (13) 6.8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制度 (17) 6.9 技术检验制度 (22) 6.10 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35) 6.11 技术核定制度 (40) 6.12 施工图纸管理制度 (41) 6.13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42) 6.14 计量管理制度 (42) 6.15 工程资料管理制度 (43) 6.16 技术例会制度 (44) 6.17 技术总结制度 (45) 6.18 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46) 6.19 合理化建议制度 (47) 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管理 (47) 7.1 目的和围 (47) 7.2 定义 (47) 7.3 管理流程 (48) 7.4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48) 7.5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48)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发表时间:2018-05-28T11:38:42.9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巨向飞 [导读] 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不同的岩土工程建设中因为土质的区别,采用的勘探方式就是不同的。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 510000 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不同的岩土工程建设中因为土质的区别,采用的勘探方式就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勘探的时候,需要根据土质的特点和岩土工程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勘探方式。勘探关系到了岩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技术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对修建各种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和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作出分析判断;保证地基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时,地基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于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一、岩土项目勘察情况简述 (1)工作者的总体素养较低,技术能力有限 我们国家目前拥有许多的岩土项目勘察设计工作者,然而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员的技术能力较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员的工作水平能够和国际接轨。除此之外,团队的勘察技术有高有低,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很多的技术工作者仍旧使用以往的技术,在工作中容易受到很多要素的影响,而且结果也有失精准性,对于施工工作来讲非常不利。对于有关的管理机构来讲,在工作中没有意识到对技术工作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未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使得技术工作者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在开展勘察活动的时候时常发生不协调问题。同时,在当前时期,在进行勘察工作改造的时候,未合理开展技术交流,未适时的引入国外的优秀工艺。 (2)岩土勘察工作成果质量不高 目前,我们国家绝大部分的岩土项目勘察设计机构已经实现了完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所以在开展运作活动的时候其所需的费用不再由国家调拨,而是自负盈亏。这种运作模式的出现有利有弊,其弊端在于此时企业过于重视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两大要素,很显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勘察设计的结果有失精准性,质量得不到提升,最终影响到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为工作者为了提升效率,通常会加班加点,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失误,加之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只能不断缩减工作成本,最终导致质量下降。钻探与取样过程不符合勘察技术标准,同样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期间不重视分层的准确度,甚至还会造成勘测上的疏漏。 (3)勘察技术与勘察质量标准未能符合国际要求 我们国家的勘察技术和西方国家比对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具体来讲主要以为我们国家在该方面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力度较低,缺乏沟通,目前我们国家的勘察技术仅仅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稍作发展,较为闭塞,对于和西方先进水平国家接轨来讲非常不利。 二、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是基于岩土工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建设需求,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所在场地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结果、岩土性质、土质特征等等)以及环境特征进行勘探、分析与评价的工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设计与施工的决定依据,对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与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提升工程整体品质不可或缺的存在。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设计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广,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随着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地层钻探)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实现综合勘察技术在不同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科学应用已成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发展的必然需求,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结合应用,如大地电磁场岩性检测技术、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多瞬面波技术、原位测试技术等等,可实现对岩土工程现场地质情况的全方位勘察,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勘测结果,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工程项目建设的优化发展。 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界面的划分,主要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以及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等。 (2)地质的形态,主要有空洞、不明的地下物体和分布的状况、埋藏的位置深度的确定。 (3)岩土的参数,主要是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风化岩、残积土和粗颗粒土等。 (4)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1 总则 1.0.1 为了使院属各勘察处广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深入地准确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 15-38-2005)等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中的强制性条文,紧密结合具体的岩土勘察工程,提高专 业技术水平及勘察工作成果质量。使院属各勘察处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尽量做到与市 建委规定一致、与国家规范规程一致、院属各勘察处一致。保障勘察成果质量的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为资质晋升及培养跨世纪高水平、高技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0.2 本实施细则包括基本规定、岩芯钻探、取样、原位试验、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1.0.3 本实施细则只针对一般的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未涉及的其它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及要求和其他专业性强的岩土工程勘察(如水利、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尚应符 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行业勘察标准、规范的规定或ISO的有关规定。 2 基本规定 2.1 岩土层分类 2.1.1 岩石分类,按成因、强度、风化程度进行分类,划分出残积土、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对于硬质岩类(主要指花岗岩类、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0MPa)的风化程度应按标准 贯入试验击数(不校正)N′≥50击为强风化,N′=30~50击为全风化,N′<30击为残积土;其它岩类N′≤50击为残积土,N′≥50击为强风化。各风化带分类的野外特征及其它参数指标 详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附录A的表A.0.1~A.0.6。 2.1.2 土层分类,应按成因、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进行分类。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碎石土类和砂土类还可根据颗粒含量、颗粒形状进一步细分,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17~20的4.1.7~4.1.14的有关规定。对于特殊性土如广东地区的淤泥、淤泥质土、花岗岩残积土、膨胀土、红粘土和人工填土的准确细分详见《建筑地基 基础设计规范》(GBJ 15-31-2003)P21~22的4.1.15~4.1.20的有关规定。 2.1.3 建筑石料分类与等级及其用途分类与确定应执行相应的规范划分标准和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2.2 岩土层定名 2.2.1 岩石根据习贯使用风化程度及颗粒综合定名,例如强风化花岗或强风化细粒砂岩,矿物特征较为明显,可定名为强风化细粒石英砂岩等。 2.2.2 土层综合定名可考虑成因、年代及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及其状态,可将野外定名结合土工试验给予更正,如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或将成因、年代作为代号直接定名为粉质粘土。2.3 岩土层描述 2.3.1 岩石主要描述成因或年代、名称、颜色、颗粒,岩石的主要矿物(以云母为主或含量为75%,其它次之),结构、构造及风化程度(岩心破碎程度指碎块、饼状、柱状及长度)、裂隙(风化、构造),亲水特征(遇水崩解、软化现象呈粉粒或粘粒),风化性(半岩半土状或 风化岩为主、均匀或连续)。 2.3.2 土层重点描述成因(冲积、洪积、淤积、残积、坡积),矿物组成、颗粒形状(粘、粉、砂粒等)及含量。对砂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验实际击数N′划分为松散(N′≤10)、稍密(1030);湿度按饱和度Sr(%)划分为 稍湿(Sr≤50)、湿(Sr=50~80)、饱和(Sr>80)。粉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

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确保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是发电企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加强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风电特种设备技术管理,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风电特种设备(以下简称特种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技术责任制,按照依法管理、分级管理、闭环控制、专业归口的原则,实施对特种设备工程设计审查、设备选型与监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的技术性能检测和设备退役鉴定的全过程、全方位技术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先进的有成熟运行经验的特种设备,不断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安全对企业极其重要,因此,风电公司应严格按照行业归口的原则,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接受当地质量监督机构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新能源公司系统发电公司、检修公司(以下简称分子公司)。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新能源公司风电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工作实行三级管理:第一 第 2 页共 2 页

级为新能源公司;第二级为技术监控服务单位;第三级为风电公司。 第七条新能源公司成立以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技术监控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监控管理办公室。其职责如下: 1、贯彻国家、行业、集团有关特种设备技术监督的法规、条例、规定,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2、组织制定、修订新能源公司特种设备技术监督有关规定和技术措施,组织技术攻关,推动新技术的应用; 3、监督、检查技术监控服务单位、风电公司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协调各级监督部门的关系; 4、负责制定新能源公司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新能源公司特种设备技术管理工作重点; 5、组织召开新能源公司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布置全年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工作,总结工作、交流经验,组织特种设备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6、组织因特种设备技术监督不力而发生的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制定反事故措施,组织解决重大技术问题; 7、开展特种设备技术监督抽查、考评工作。 第八条技术监控服务单位在副总经理(技术总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特种设备技术监督工作,其主要职责: 第 2 页共 2 页

试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试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摘要:现今,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其勘察成果 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 的基础,直接影响后续建设环节的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投资效 益和使用安全。切实保证工程勘察质量,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 因此,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 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研究的对象是岩体 和土体,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而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岩体,由于 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不同,其工程性质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别。岩土工程勘察的目 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对修建各种建筑 物的地质条件和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作出分析判断,保证地基和上部结构 共同工作时,地基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于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 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 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 为了查明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并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 工程参数,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判断 修建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基和上 部结构共同工作时,保证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 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 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2.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目 的是查明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地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地貌单元;岩土的年代、成因、性质、厚度和分布,对岩层要鉴定其风化程度,对土层区分 新近沉积土和各种特殊性土。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 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 法的作用。 2.2勘探和取样 目前,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主要包括钻探、物探和坑探等方法,根据岩土的不 同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勘探方法,这些勘探方法主要作用于对地下地质条件的取 样和测试。其中物探主要是属于一种间接的方法,它的主要优点就是能钻井和探 测光,且此种方法经济又快速,能够让工程地质人员及时的推断和了解地质条件,因此,这种方法较多使用在测绘工作当中,它可以用在钻探工作之前或者辅助工 作中。除此之外,钻探是岩图勘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它可以根据勘探的要 求来选择不同的钻井方法,当钻探方法都无法确定的地质条件的时候,就应该使 用坑探。由于勘探工程需要使用机械和电力设备,而且勘探的周期和时间较长,

技术监控管理实施细则

技术监控管理实施细则 【制度摘要】 业务类别:公司技术监督与管控类 适用范围:公司各部门 内容概要:《技术监控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是依据国家、电力行业及《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和《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控管理细则》有关规定,结合热电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细则》共五章,三十条。主要说明了编制的必要性;明确了技术监控三级管理体系和各级管理的职责分工及日常主要工作;明确了十项监督、五项管理的工作范围和内容;提出了技术监督日常工作要求和考核。此细则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我公司技术监控的管理工作,将为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环保、长周期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及电力行业有关技术法规,落实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的《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办法》和《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监控管理细则》,使(以下简称热电公司)技术监控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技术监控管理的目的:建立、健全技术监控管理网络,确保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法规得到贯彻落实,确保集团公司和大唐国际有关技术监控管理精神得到传达执行。通过技术监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快解决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最终保证机组安全、稳定、经济、环保长周期运行。 第三条技术监控管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关口前移、闭环控制”的原则,实

行技术管理责任制。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闭环控制、专业归口的原则,对电力工程初步设计审查、设备选型与监造、安装、调试、试运行以及机组投产后运行、检修、停备用、技术改造中设备技术性能的检测和设备退役的鉴定全过程、全方位技术监控管理。 第四条技术监控管理工作以质量为中心,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制度,利用计量、检验、试验等手段开展工作。 第五条技术监控管理理念是:不断创新,以适应技术监控管理的需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监控管理的专业水平。 第六条本细则适用于热电公司。 第二章技术监控管理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七条热电公司技术监控管理工作为三级管理体系:第一级为厂级,由总工负责,日常工作归口设备部管理;第二级为各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和绝缘、金属、化学、环保、热工、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测、节能、电压质量、脱硫、压力容器及承压部件、计量、励磁、振动、特种设备等专业的技术监控专责工程师;第三级为各生产班组(包括各项目部维护班组)具体工作人员。形成覆盖全厂的技术监控网络。 第八条各级技术监控管理机构 (一)公司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技术监控管理领导小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4T10:03:46.2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江俊 [导读] 岩土工程勘察这项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多种多样的勘察测试手段来调查研究建筑场地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这项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多种多样的勘察测试手段来调查研究建筑场地,还要准确分析、科学的判断修建不同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通过这样做可以确保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进行,还可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主要建立在地质学、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基础学科上。 一、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岩土工程技术不管从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购置先进设备,低价中标使许多勘察单位不愿意采用先进手段和先进设备。近年来,勘察技术进步有停滞不前的趋势。许多与工程密切相关的课题得不到解决。根据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提供准确、合理、经济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任务,认为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很多,主要有: 1、界面划分问题:不同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2、地质形态问题: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3、岩土参数问题: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4、综合能力问题:部分勘察技术人员对勘察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不够强,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需要; 5、技术素质问题:勘察技术人员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能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难题。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1、工程地质测绘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工程地质测绘是一项基础工作。通常情况下,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要开展工程地质测绘这项工作。开展工程地质测绘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准确了解当地的地形、了解当地的地貌特征、当地的地层、地质构造以及不良地质作用间的关系,以此可以准确的划分地貌单元。在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还要了解岩土的成因、岩土的分布情况、岩土的实际厚度、岩土的风化程度。对于那些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场地,必须要开展工程地质测绘;然而对于那些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的场地,有时候工程地质测绘可以被调查所取代。要想准确认识、了解工程地质的实际条件,那么最为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工程地质测绘。高质量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可以准确了解到地质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合理的指导勘察方法。 2、勘探和取样技术 现阶段,钻探、物探、坑探等方法成为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由于岩土的实际情况不同,那么所采取的勘探方法是不同的。在取样地下地质条件、测试地下地质条件的时候往往会运用这些勘探方法。 在岩土勘察过程中,钻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其往往会将勘探的实际要求作为参考资料来选择钻井方法。如果所选择的钻探方法不能了解到地质条件的时候,并且该钻探方法会受到某一些条件的限制,因此在选择钻探技术的时候,事先要做好调查工作,还要分析地质条件,从而可以选择出合适的、科学的钻探方法。只有选择了合适的钻探方法,那么可以减少在勘探中的失误,还可以促使岩土工程勘探的实际效率得以提高。 物探这种方法具有间接性,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钻井、探测光。再加上这种方法比较便捷,工程地质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当前的地质条件,所以在测绘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物探这种方法。一般在钻探工作之前,物探起着辅助性的作用。 3、数字化勘察技术 在数字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勘察方法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勘察。数字化勘察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数字化勘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表现如下:1、数字化建模方法。现阶段,数字表面模型法是建模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可以切实表现出地面的起伏情况。数字表面模型法的基本内容是准确将工程地质体外表面情况表示出来,换句话来说依据相关的规则来将同属性的点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了网状曲面片,进一步还可以将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确定下来。离散的测点资料是表明模型法数据的主要来源。其中测点的几何特征数据、属性特征数据成为该数据的组成部分,然后借助数据来对地质体界面进行分析。地形建模方法往往以该地域的DEM 数据为参考资料,然后借助叠加遥感影像来显示三维地形。在投影变换正射影响时,往往会用到地质三维数字化这一重要技术。2、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岩土工程勘察中包括了一些原始数据,具体来说这些原始数据包括了地理信息方面的非空间数据、地理信息方面的空间数据。然而基础地理数据、岩土工程勘察数据是原始数据的主要来源。由于各个建筑场地的地质信息是不同的,因此最终得出的数据也是不同的。 三、岩土勘察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 在岩土取样技术方面,岩土取样技术的标准化、工程地质钻探技术的标准化、混凝土灌注桩取心技术等值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原位测试技术新进展上,用原位测试确定土工参数、非破损探测技术的发展都有了长足发展;在地基处理新技术方面,老方法不断翻新,新方法层出不穷。目前常用的方法有CFG桩、砂石桩与低强度混凝土组合型复合地基、夯坑基础、超载预压加固软土、劈裂注浆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相信我国市场将逐步完善,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将逐渐融合。例如我国众多知名大企业在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方法

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 各行业岩土工程地质分类不尽相同。这里综合介绍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 (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7-2002)和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J15-31-2003)的岩土分类方法。其他行业的岩土分类小异。 (一)岩石分类 1.岩石坚硬程度划分如表1。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表1 坚硬程度分类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fr>6060≥fr>3030≥fr>1515≥fr>5 fr≤5 注:1.无法取得fr值时,可用点荷载强度指数换算,见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3.4.1式; 2.定性划分可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表A.0.1。 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如表2。 岩体完整程度分类表 表2 完整程度完整较完善较破碎破碎极破碎 完整性系数>0.750.75~0.550.55~0.350.35~0.15 <0.15

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应选代表性岩体、岩块测试。无波速测试资料时,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表A.0.2定性划分。 3.按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为5类,如表3。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表 表3 完整程度 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 坚硬程度 坚硬岩I II III IV V 较硬岩II III IV IV V 较软岩III IV IV V V 软岩IV IV V V V 极软岩V V V V V 4.石按软化系数分为易软化岩石和不软化岩石。 软化系数,fr、frd分别为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和干燥单轴抗压强度。Kd≤0.75为易软化岩石,Kd>0.75为不软化岩石。

2019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规范

2019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 所使用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一、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 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2013)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6.《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2015) 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 8.《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 133-2013) 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10.《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J124-2007) 11.《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 1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 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15.《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JTS 147-2017) 1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93-2017 J464-2017) 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1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20.《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 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2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16 J447-2016) 2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290-2014) 2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0869-2013) 2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 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2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8.《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 J449-2016) 2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3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31.《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 50112-2013) 32.《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T 50942-2014) 3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 10027-2012 J1407-2012) 34.《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 J1408-2012) 3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 3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 3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38.《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

调度自动化及通信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编号:SY-AQ-08348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调度自动化及通信技术监督实 施细则 Detailed rules for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spatching auto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调度自动化及通信技术监督实施细 则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总则 1.1技术监督是保证电网和电力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和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必须依靠科学标准,利用先进的测试与管理手段,对保证设备健康水平与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重要作用的参数与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以确保发供电设备在良好状态或允许范围内运行。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适应电网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督工作,依据《西北电网有限公司技术监督条例》结合新疆实际制定本细则。 1.2技术监督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行业归口的原则,从设计审查、设备选型、设备监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停用及技术改造的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进行技术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

各种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1.3技术监督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1.4本细则适用于接入电网的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重要电力用户。 2监督范围 电力通信网络的通信工程设计审查、基建、设备选型、技术改造、大修、通信运行、技术试验中的重点环节实施技术监督。 在电力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从调度自动化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设备采购招标、制造、安装、调试到基建交接验收、运行、检修及技术改造的全过程等实施技术监督。 3监督内容 3.1监督的主要系统及设备 3.1.1通信技术监督的主要系统及设备 光纤通信系统(包括光缆、光传输设备); 电力线载波机通信系统;

《项技术管理细则》(参考Word)

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为了加强各区域的科学规范管理,创建文明、整洁、有序、高效
的工作环境,全面落实公司《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矿)考核
评比办法》对编码、定置、标识、看板的“四项”技术管理应用的要
求,结合我司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编码管理实施办法
编码管理就是对现场的全部物品、环境、人员、管理事项按照分
类序列逐一顺序用数码、字母、文字予以统一编号的管理技术。具体
编码实施细则如下:
1.人员编码
1.1 井下人员编码采用编码制。
我司所有井下职工进行编码考勤号制度,即编码和考勤号一致,
采用一人一码来区分,干部和工人划分干部为两位数,工人为三位数。
采用反光黄胶带贴在矿帽左侧。 如综采一 001 代表综采一队考勤号是 1 号的工人。
1.2 机关人员采用挂牌上岗制。
2.管理编码
2.1 编码格式
××× ××× ×××
巷道名称 用途代码
序列号
如:570 东大巷 GS-001
注:同一巷道内有多趟相同用途管路布置时,在管路用途代码后加阿
拉伯数字加以区分。
如:850 运输大巷 GS1-001
850 回风大巷 GS2-001

2.2 管路用途代码规定:
序号 管路用途 代码 序号 管路用途
1
排水
PS
2
防尘
3
压风
YF
4
抽放
5
供水
GS
6
灌浆
2.3 序列号规定
序列号从 001 开始编号,保留三位数。
2.4 标识牌
代码 FC CF GJ
2.5 编码标准
①管路管理采用编码与标识牌相结合的方式,每节管路编号,每 隔 100 米设置一个标识牌,巷道交叉点增设标识牌。
②管路编码设置在每节管路局管接头 1000 ㎜处,设置在垂直方向 的中央。
③加工印有管路编码的反光贴膜,与每节管路一一对应的方式进
行粘贴。贴膜如图所示:

浅析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探讨

浅析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土力学原理、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地质手册及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进行了系统的研读,为监理的实施保障勘探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为工程质量的基础做好保障工作。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学习体会,同广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交流。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1 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土力学的理论、工程地质理论、工程力学理论等,这些工程理论都是一种半科学半经验的理论,很多理论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如很多公式都是经验公式。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自己的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相应本构模型,运用合理适宜参数,加上良好的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扎实的基础理论同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工程判断力是同等重要的。在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隐藏在公式和规律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真正实际内涵及其假定边界条件。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可分为分析与预测→现场观测→对分析、预测和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和总结3 个过程,可见积累经验的过程也离不开理论的支持。 2 岩土勘测的有效方式 (1)设计沟通的必要性。当前,由于部分经营人员与技术人员对此都缺乏认识,影响到勘察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具体的要求是:执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详勘之前,应广泛收集附有坐标与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的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准确的资料。在勘察前期必须要设计沟通的主要意义与影响,由于设计者是勘察成果的直接实践对象。工程的前期时,勘察者必须要把握好设计意图,明确拟建物的工程特性。这就可以有利于放矢和经济合理,这样也能提供最直接、最有用的勘察成果。 (2)等级划分的重要性及经济性。由于相应的分级与标准,在开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比如,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拟建物的安全等级、重要性等级,等等。这些都是会直接决定了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只有在充分的熟悉掌握各等级,才可以实现安全、经济、合理的局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其它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与经济方面可得到优化。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可采用较为经济的勘察手段与工作量,实现岩土工程的勘察目标与任务。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成本量就反映了技术水平的优劣。鉴于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节约了成本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 (3)不断吸纳新知识。工作主要来源就是规范、规程,及对勘察工作主要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

- - -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勘察招标投标文件 项目报建编号:42011520150331001 项目名称: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投标文件内容:技术部分 投标人: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2015 年 5 月22 日 目录 一、前言 (3) (一)工程概况 (3) (二)勘察技术要求 (3)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4) 二、工程地质概况 (5) (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详见工程概况) (5) (二)水文地质条件 (5) 三、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5) (一)勘察布孔及工作量预估 (5) (二)取样 (6) (三)现场原位测试 (6) (四)室内试验 (7) 四、勘察施工组织 (7) (一)人员组织 (7) (二)设备组织 (10) (三)工期计划 (10) (四)技术管理 (12) (五)安全生产管理 (16) 五、勘察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7) (一)质量保证体系 (17) (二)优质服务保证 (17) (三)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17)

六、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 (18) 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及检查验收 (19) (一)成果整理 (19) (二)检查验收 (19) 八、对本工程合理化的建议及后继服务 (19)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位于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70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786.9平方米。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 -8#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门房和设备用房。(二)勘察技术要求 本场区拟建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阶段为详勘,根据国家现行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①查明建筑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现象,若存在不良地质现象,还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②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如遇不利地段或起伏较大的复杂地段,宜适当增加钻孔数量; ③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④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⑤场地地震效应(地震液化)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⑥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合理的基础型式供设计参考使用; ⑦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