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2.1规定画法

?(1)相邻表面的画法规定

相邻两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公用的轮廓线;两零件的不接触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画两条轮廓线(画出两表面各自的轮廓线),若间隙过小时,可采用夸大画法。

?(2)剖面符号的画法规定

在剖视图或断面图中,两个及以上的金属零件相互邻接时,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方向相同但间隔不同,以区分不同零件;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3)实心零件的画法规定

对于螺钉、螺母、垫圈、键、销等标准件以及轴、手柄、球和连杆等实心零件,若按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即不画剖面线。

如需要特别表明零件的凹槽、键槽、销孔等局部结构时,可采用局部剖视表示。当剖切平面垂直于其轴线剖切时,则需画出剖面线。

8.2.2特殊表达方法

(1)拆卸画法。在装配图中当某些零件遮住了其后面需要表达的零件时,或在某一视图上不需要画出某些零件时,可假想将这些零件拆去,只画出所需表达部分的视图采用拆卸画法的视图需加以说明时,在图的上方标注“拆去××零件”等字样。

(2)假想画法。在机器(或部件)中,有些零件作往复运动、转动或摆动。

为了表示运动零件的极限位置或运动范围,常把它画在一个极限位置上,再用细双点画线画出其余位置的假想投影(只画出其轮廓),以表示零件的另一极限位置,并注上尺寸,为了表示装配体与其他零(部)件的安装或装配关系,常把该装配体相邻而又不属于该装配体的有关零(部)件的轮廓线用细双点画线画出,

(3)展开画法。为了表达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和装配关系,可假想按传动顺

序沿轴线剖切,然后依次将各剖切平面展开在一个平面上,画出其剖视图。

此时应在展开图的上方注明“×-×展开”字样。

(4)夸大画法。在装配图中非配合面的微小间隙、薄片零件、细丝弹簧等,若按其实际尺寸很难画出或难以明显表示时,均可不按比例而采用夸大画出。

如图中的垫片。

8.2.3简化画法

(1)相同零件组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连接),可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需用细点画线表示装配位置。

?(2)零件工艺结构

?在装配图中零件的某些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允许不画;螺栓头部和螺母也允许按简化画法画出;滚动轴承可采用特征画法或规定画法,在同一图样中,一般只允许采用同一种画法。

(3)大面积剖面

?在装配图中,装配关系已清楚表达时,较大面积的剖面可沿周边画出等长剖面线表示,如图103(a)所示。如仅需绘制剖视图中的一部分图形,其边界又不画波浪线时,则应该将剖面线绘制整齐,如图103(b)示。

(a)(b)

图103大面积剖面

(4)薄零件剖面符号

在剖视图或断面图中,如果零件的厚度在2mm以下,允许用涂黑代替

剖面符号,

(5)带和链

在装配图中可用粗实线表示带传动中的带;用细点画线表示链传动中的链

8.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2.1规定画法 ?(1)相邻表面的画法规定 相邻两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公用的轮廓线;两零件的不接触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画两条轮廓线(画出两表面各自的轮廓线),若间隙过小时,可采用夸大画法。 ?(2)剖面符号的画法规定 在剖视图或断面图中,两个及以上的金属零件相互邻接时,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方向相同但间隔不同,以区分不同零件;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3)实心零件的画法规定 对于螺钉、螺母、垫圈、键、销等标准件以及轴、手柄、球和连杆等实心零件,若按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即不画剖面线。 如需要特别表明零件的凹槽、键槽、销孔等局部结构时,可采用局部剖视表示。当剖切平面垂直于其轴线剖切时,则需画出剖面线。 8.2.2特殊表达方法 (1)拆卸画法。在装配图中当某些零件遮住了其后面需要表达的零件时,或在某一视图上不需要画出某些零件时,可假想将这些零件拆去,只画出所需表达部分的视图采用拆卸画法的视图需加以说明时,在图的上方标注“拆去××零件”等字样。 (2)假想画法。在机器(或部件)中,有些零件作往复运动、转动或摆动。 为了表示运动零件的极限位置或运动范围,常把它画在一个极限位置上,再用细双点画线画出其余位置的假想投影(只画出其轮廓),以表示零件的另一极限位置,并注上尺寸,为了表示装配体与其他零(部)件的安装或装配关系,常把该装配体相邻而又不属于该装配体的有关零(部)件的轮廓线用细双点画线画出, (3)展开画法。为了表达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和装配关系,可假想按传动顺

序沿轴线剖切,然后依次将各剖切平面展开在一个平面上,画出其剖视图。 此时应在展开图的上方注明“×-×展开”字样。 (4)夸大画法。在装配图中非配合面的微小间隙、薄片零件、细丝弹簧等,若按其实际尺寸很难画出或难以明显表示时,均可不按比例而采用夸大画出。 如图中的垫片。 8.2.3简化画法 (1)相同零件组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连接),可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需用细点画线表示装配位置。 ?(2)零件工艺结构 ?在装配图中零件的某些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允许不画;螺栓头部和螺母也允许按简化画法画出;滚动轴承可采用特征画法或规定画法,在同一图样中,一般只允许采用同一种画法。 (3)大面积剖面 ?在装配图中,装配关系已清楚表达时,较大面积的剖面可沿周边画出等长剖面线表示,如图103(a)所示。如仅需绘制剖视图中的一部分图形,其边界又不画波浪线时,则应该将剖面线绘制整齐,如图103(b)示。 (a)(b) 图103大面积剖面 (4)薄零件剖面符号 在剖视图或断面图中,如果零件的厚度在2mm以下,允许用涂黑代替

零件图的表达方案教案

公开课教案

学生要 求 1、提前在班级微信群里认真学习微课教程。 2、能够熟练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尺寸。 3、测量尺寸数据要准确,无法准确测量的部位可估读。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操作和总结,每位同学必须积极参与小 组活动,进行自评和互评;上交A4零件图纸一份。 5、课堂允许使用手机查询微课资源,但要求严格遵守手机使用纪律。 课程时 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 一、复习与导入 1、复习剖视图与断面图 剖视图:全剖、半剖、局部剖、阶梯剖、斜剖、旋转剖 断面图:移出断面、重合断面 2、导入新课 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制造机器或部件必须首先制造零件。零件图是表示单个零件的图样,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通过前期我们已经学过的三视图、剖视图等基础知识,我们可以对零件图进行表达。本次课开始学习零件图的有关内容。 二、基础理论讲解 1、零件图的内容(四个要素) 一组视图: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

完整的尺寸:制造、检验零件所需的全部定形、定位尺寸; 技术要求:加工零件的一些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标题栏: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以及相关责任人的签字等内容。 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主视图选择:形状特征原则、加工位置原则、工作位置原则 其他视图选择:优先采用基本视图、避免细节重复、合理布置位置 三、操作思路解析 1、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的加工位置大多是轴线水平放置,而工作位置变化较多。因此,绘制主视图时多采用加工位置。 下图中,主视图连同标注的尺寸能表达轴的总体结构形状;轴上的局部结构,如退刀槽、半圆槽等采用局部放大表达;键槽断面用移出剖面表示;直径?4的销孔用局部剖视表达等。尺寸标注及基准选择等如下图所示。 2.盘盖类零件 该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主体部分是回转体。如各种齿轮、带轮、手轮、挡盖等零件。 在端盖零件图中,采用轴线水平放置、B投射方向画出主视图,能较好的放映端盖的形状特征。全剖的右视图主要表达端盖的内部结构以及轴向尺寸。尺寸标注以及基准选

装配体的表达方法

装配体的表达方法 零件图主要用于指导零件的制造,而装配图则主要用于指导将零件组装成机器部件。所以装配体的表达方法,除了沿用零件的各种表达所选用原则之外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运规定了装配图的有关规定画法和特殊的表达方法。 一、规定画法 1.接触面和装配面的画法 (1)相邻零件的接触画或配合面,规定只画一条轮廓线。 (2)但相邻零件之间的不接触面即使是间隙很小,也应画两条轮廓线。 2.剖面线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对被剖的的金属材料的零件其剖面线的画法有如下规定: (1)在同一第装配图上,同一个零件在各个剖视图、剖面图中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和间距应画成一致的; (2)为了区分不同的零件,对于相邻零件的剖面线,其倾斜方向或间距均不应画成一样。即采用倾斜方向相反或剖面线的间距不同以示区别。如图9-2P183图中还说明了当补剖部分的图形面积较大时可以只沿轮廓的固边画出剖面符号 (3)薄壁零件被剖,其厚度≤2mm时允许用涂黑表示被剖部分。(比如垫片) 3.标准中实心件的画法 (1)在装配图中,对于标准件如螺*固件、键、销度外,标准的实心零件(如轴、球、手柄、连杆之类)既使剖切平面沿它们的轴线剖切时,也均按不剖绘制; (2)若实心轴上有需要表示的结构,台键槽、销孔等,可利采用局部剖视表示,如图9-2(P182)中轴上的销孔; (3)上述的实心零件,若被垂直于轴线的剖切进则应画剖面符号如图9-1P182中的左视图中被横向截断的件(双头螺柱)画有剖面线。 二、特殊画法 特殊画法中有四种表达方法 1.拆卸画法 在装配图的某一视图上,对于已经在其它视图中表在清楚的一个或几个零件,若它们*位了其它装配关系和零件时,可以假想拆去这一个或几件零件,对其余部分再进行投影,这种画法称为拆卸画法,以使图形表达清晰,但需在该视图上方写明“拆去XX件”,如图(9-1)P182中的左视图。 2.拆卸剖视 为了表达配体的内部结构,可以设想沿表示比零件的结合面剖开将已在其它视图中表达清楚的零件拆卸,对除下的部分进行投影,以表达被遮盖部分的形状,称为拆卸剖视。应该指出的是:在结合面上不画剖面线,但在被横向截断后留下来的零件剖面上要剖面符号,如图9-1左视图 3.省略画法 (1)省略零件——装配图中若干相面的零件,如图9-1中有四组双头螺柱和螺母在侧视图上可以只画出一组,其余的只需用点划线表示其装配位置;

英语比较级的特殊表达方法

英语比较级的特殊表达方法 在英语中,比较的概念除了能通过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来表达外,一些词类或结构也可表达比较概念。 一、表示方位的介词 above,over,below,under,beneath,beyond,before,behind等可用来表达比较。在表达比较概念时,这些介词的含义通常是其基本意义的引申,即表示"在等级、标准、地位、价值、品质、能力等方面优于(超过)…或落后于(低于)…" 等。例如: 1.We love truth above everything else. 我们最爱真理。 2.She is rather behind the rest of her class in maths. 在数学方面,她比班上的其他同学差些。 3.lts quality is beyond that of others. 它的质量比其他的质量好。 4.This method has an advantage over that one. 这种方法比那种方法好。 5. Children under two years old cannot be received intothe kindergarten. 两岁以下的儿童不准进幼儿园。 6. He is beneath me in education. 他所受的教育不如我。 7. Work should come before pleasure. 工作应比娱乐重要。 8. He is next in rank below the mayor. 他的地位次于市长。 短语ahead of也可表示"优于"、"胜过"。如: 9. He is far ahead of his class in English. 他的英语远胜于班上的其他同学。 此外,介词to 和beside有时也表示比较: 10. He is quite strong to what he used to be . 与过去的情况相比,他现在算很强壮了。 11.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s littleto yours. 他对社会主义建设所作的贡献与你的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二、以-or结尾的拉丁语比较级 superior,inferior,senior,junior,prior,major,minor及形容词prefera ble 常与介词to 连用,表示比较。例如: 12. He felt superior in mathematics to John. 他觉得自己的数学比约翰强。 13. This is inferior to that in quantity. 论质量这个比不上那个。

机械零件的表达方法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毕业前一定读懂它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和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螺纹》任务单 学习目标: 1、介绍螺纹的形成 2、讲解螺纹的基本要素 3、讲解螺纹的规定画法 学习重点: 1、螺纹的基本要素 2、螺纹的规定画法 学习难点: 1、螺纹的规定画法,特别是内外螺纹的旋合画法。 活动方案: ↘导入:复习(检测前一课学习情况) 简要复习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 ↘任务一:阅读课本P143页:一、螺纹的形成 1、螺纹的概念:(要求正确理解概念,注意区分内、外螺纹) 2、螺纹的形成: ↘任务二:阅读课本P144页:二、螺纹的基本要素 1、螺纹的五个要素是什么?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2、什么是中径?螺距和导程的关系是什么? 3、什么是标准螺纹?什么是非标准螺纹?什么是特殊螺纹? 4、内、外螺纹的顶径和底径分别指什么? 5、内外螺纹怎么样才能相互旋合?条件是什么?

↘任务三:阅读课本P146页:四、螺纹的画法规定 1、外螺纹的大径用()表示,小径用()表示。螺纹小径按大径的0.85倍绘制。螺杆的倒角和倒圆部分也要画出,小径可近似地画成大径的0.85倍,螺纹终止线用()表示。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上,表示牙底的细实线只画约()圈,螺杆端面的倒角圆省略不画。螺尾一般不画,当需要表示螺尾时,表示螺尾部分牙底的细实线应画成与轴线成()°的夹角。 2、内螺纹通常采用剖视图表达,在不反映圆的视图中,大径用()表示,小径和螺纹终止线用()表示,且小径取大径的0.85倍,注意剖面线应画到粗实线;若是盲孔,终止线到孔的末端的距离可按0.5倍大径绘制;在反映圆的视图中,大径用约3/4圈的细实线圆弧绘制,孔口倒角圆不画。当螺纹的投影不可见时,所有图线均画成()。 3、内、外螺纹旋合 (1)画法: (2)注意事项: 检测反馈: 一、填空题: 1、螺纹的五个基本要素分别为、、、线数和。内外螺纹连接时,两者的五要素必须相同。 2、螺纹牙顶圆的投影用线表示,牙底圆的投影用线表示。在垂直于螺纹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表示牙底圆的线只画四分之三圈。有效螺纹的终止线(简称螺纹终止线)用线表示。不可见螺纹的所有图线均用线绘制。无论是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剖视或断面图中的剖面线都应画到线。 二、选择题: 1、螺纹有五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A、牙型、直径、螺距、旋向和旋合长度 B、牙型、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向 C、牙型、直径、螺距、导程和线数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零件的表达方法中视图、剖视图和剖面图等,同样适用于装配图,除了这些表达方法外,装配图还有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在装配图中,为了便于区分不同零件,正确理解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对装配图作了必要的规定画法。 接触面、配合面的画法 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粗实线。 不接触表面和非配合表面应画两条粗实线。 剖面线的画法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零件相互邻接时,各零件的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当相反,或者方向一致,但间隔错开、间距不等。同一零件在各剖视图和剖面图中的剖面线倾斜方向和间距一致。

紧固件和实心件的画法 当剖切平面通过螺钉、螺母、垫圈等连接件及实心件如轴、手柄、连杆、键、销、球等的基本轴线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当其上的结构如凹槽、键槽、销子、需表达时可采用局部剖视。 **************************装配图的特有表达方法 (1)沿零件结合面的剖切画法和拆卸画法

为了表示部件内部零件间的装配情况,在装配图中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结合面剖切,或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卸后再画出视图,结合面上不画剖面符号。(见下图俯视图)。 (2)假想画法 对于不属于本部件,但与本部件有关系的相邻零件可采用双点划线来表示。 对于运动的零件,当需要表明其运动极限位置时,亦可用双点划线来表示。 (3)简化画法 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纹紧固件等,可以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需用点划线表示其装配位置。 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刀槽等,允许省略不画。 (4)夸大画法 装配图中有些薄垫片、小间隙等,如按其实际尺寸画出不能表达清楚时,允许把它们的厚度、间隙适当放大画出。(见下图中的主视图)

零件图的表达方案教案

公开课教案 课程机械制图与CAD 课题零件图的表达方案 公开课类型示范课公开课范围全校授课班级18中职机电班 主讲教师罗金(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职业技术学校 数控模具专业教师) 讲授时间2019.5.31 工作目标1、掌握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2、掌握典型零件表达方案; 3、熟练完成典型零件的测绘。 重难点分析重点:合理选择零件的表达方案。 难点:轴套类零件和盘盖类零件的测绘。教学方法导学案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探讨教学 学时安排(2课时)复习与导入 5min 基础理论讲解 10min 操作思路解析 10min 过程设施 40min 检查与评价 15min 提供资源 1、实体零件。 2、教学微课和PPT。 3、导学案。 4、游标卡尺。 5、A4绘图纸。 学生要求 1、提前在班级微信群里认真学习微课教程。 2、能够熟练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尺寸。 3、测量尺寸数据要准确,无法准确测量的部位可估读。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操作和总结,每位同学必须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进行自评和互评;上交A4零件图纸一份。 5、课堂允许使用手机查询微课资源,但要求严格遵守手机使用纪律。

课程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 一、复习与导入 1、复习剖视图与断面图 剖视图:全剖、半剖、局部剖、阶梯剖、斜剖、旋转剖 断面图:移出断面、重合断面 2、导入新课 机器或部件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制造机器或部件必须首先制造零件。零件图是表示单个零件的图样,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通过前期我们已经学过的三视图、剖视图等基础知识,我们可以对零件图进行表达。本次课开始学习零件图的有关内容。 二、基础理论讲解 1、零件图的内容(四个要素) 一组视图: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形状; 完整的尺寸:制造、检验零件所需的全部定形、定位尺寸; 技术要求:加工零件的一些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标题栏: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以及相关责任人的签字等内容。 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主视图选择:形状特征原则、加工位置原则、工作位置原则 其他视图选择:优先采用基本视图、避免细节重复、合理布置位置 三、操作思路解析 1、轴套类零件

机械零件图纸标注技巧

机械零件图纸标注技巧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

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零件的表达方法

零件的表达方法 要求:对零件视图的要求是所选方案最终能完整、清晰、简洁地表达出零件首先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选择主视图;二是对于不同结构形状的零件怎样确定其基本视图数量及采用何种视图表达(视图、剖视图、剖面图)。 确定视图表达方案的一般步骤: 首先——选择零件的住视图; 然后——确定基本视图数目; 最后——根据其结构形状特点、灵活选用剖视、剖面、辅助视图等所需的表达方法。 注意:在确定零件表达方案时所采用的一些表达方法,都各应有明确的目的,且各有侧重,即可免去不必要的重复,也避免表达得不完整、清晰。 一、零件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一组图形的核心,确定零件表达方案,应首先合理选择主视图。选择主视图应考虑以下原则: 1.表达形状特征原则 (1)住视图应能较多地反映出零件结构形状特征; (2)构成零件的各部分相对位置; (3)兼顾到该零件其他视图表达有利。 2.加工位置原则和工作位置原则 (1)对轴、套、盘等回转体,常采用加工位置(摆放); (2)对钩、支架、箱体等,常多选用工作位置(摆放)。 二、其它视图的选择 其他视图的选择,应在能清楚表达零件结构、尺寸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前提下,视图的数量要尽量少,以便于绘图和看图。 在主视图选择后,零件的主要形状应尽量用基本视图表达,这样一来不仅突出了零件的主题,同时还易于建立零件的整体概念。由于主要形状和细部结构的联系较多,因此一些细部结构也可附带表达清楚。对于基本试图中尚未表达清楚的结构,可选用局部试图、剖视等图形表达。 (结合图例讲解) 三、典型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举例 1.轴套类零件 轴:一般是用来支承零件和传递动力的零件。 套:一般是装在轴上,起轴向定位、传动或连接等作用。 这类零件形状的主体部分是同轴回转体,它们一般只用一个基本视图,再视其细节部分的具体结构,附加一些剖面图或其它表达方法即可。详见P160。 2.盘盖类零件 作用:这类零件一般装在箱体的两端支承孔中,起支承传动轴和密封作用,或通过其使

工程制图双语电子动画教案PPS最新版-第9章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Representation Methods of Assembly Drawings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General representation 一般表达方法 Conventional representation 规定画法 Special representation 特殊画法 Simplified representation 简化画法 请点击相应标题显示其内容

General representation一般表达方法 All the above-mentioned representations are applied to the assembly drawing,including views, sectional views, cuts, and simplified representations. 前面所介绍的各种表达方 法均适用于装配图,包括:视图、 剖视、断面、简化画法等。

Conventional representation 规定画法If the screwed fastening piece and solid piece are longitudinally (axially) sectioned and the cut plane goes through the center of symmetry, these parts are represented as if they were not sectioned. 对于螺纹紧固件及实心件若按纵向(沿轴线)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中心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画出。 Section lines in two contiguous metal parts must b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unequally spaced, while section lines of the same part must be consistent in different views. 两个相邻金属零件的剖面线应方向相反或间距不同,而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在各个视图中应保持一致。 2. Representing contact surfaces and fitting surfaces of two parts.零件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画法 1. Representing section lines 剖面线的画法3. Representing fastening pieces and solid pieces 紧固件及实心件画法The contact surface or fitting surface of two parts is represented as a line, while the non-contact surface or non-fitting surface is represented as two lines even small clearance. 两个零件的接触面或配合表面只画一条线,而非接触面或配合表面之间有间隙处应画成两条线。

工程制图 第八章8-8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8-8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装配图的表达与零件图的表达方法基本相同,前面学过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断面等,在装配图的表达中也同样适用。但机器或部件是由若干个零件组装而成,装配图表达的重点在于反映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连接关系和主要零件的结构特征,所以装配图还有一些规定画法及特殊表达法。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零件的接触面或配合面,规定只画一条线。对于非接触面、非配合表面,即使间隙再小,也必须画两条线(图8-47。 2.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要有区别(要么方向相反,要么线间距不等)。同一零件在各个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均应一致(图8-47。 3.当剖切平面通过标准件和实心零件的轴线时,如螺纹紧固件、键、销、轴、杆等,这些零件按不剖绘制(图8-47。 图8-47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图8-48转子油泵的表达

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法 1.沿结合面剖切 绘制装配图时,根据需要可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选取剖切平面,这时在结合面上不应画出剖面线,但被横向剖切的螺钉和定位销等应画剖面线,如图8-48中A-A所示。 2.单个零件的表达 在装配图中,为表达某个零件的形状,可另外单独画出该零件的形状,如图8-48中的B 向视图是专门表达转子油泵泵盖形状的一个视图。 3.拆卸画法 在装配图中,当某个或几个零件遮住了需要表达的其它结构或装配关系,而该结构在其它视图中已表示清楚时,可假想将其拆去,只画出所要表达的部份视图,此时应在该视图的上方加注“拆去××等”,这种画法称为拆卸画法,如图8-46A-A中拆去的件9。 4.假想画法 当需要表达运动零件的运动范围或极限位置时,可将运动件画在一个极限位置或中间位置上,另一个极限位置用细双点划线画出,如图8-49所示,其双点划线表示运动部位的左右侧极限位置。当需要表达装配体与相邻机件的装配连接关系时,可用双点划线表示出相邻机件的外形轮廓,如图8-49A-A中的细双点划线。

第七章 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第七章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一、填空: 1、螺纹的五要素是、、、 、。 2、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外螺纹的大径用线画,小径用线画,螺纹终止线用线画。螺尾部分一般不必画出,当需要表达时,可用与轴线成的线画出。 3、内螺纹一般用剖视表达,剖视中,大径线用线画,小径用线画,螺纹终止线用线画,剖面线画到线为止。 4、内外螺纹旋合的条件是相等。在图形中体现为内外螺纹的大径、小径线分别。 5、齿轮的规定画法中,齿顶圆和齿顶线用线画,分度圆和分度线用线画,齿根圆和齿根线用画,也可省略不画,在剖视表达中,齿根线用线画。在剖视中,轮齿部分一律按处理。 6、螺纹连接中,旋合部分按螺纹画,未旋合部分按画。 二、选择正确的画法: 1、螺纹有五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A.牙型、直径、螺距、旋向和旋合长度 B. 牙型、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向C. 牙型、直径、螺距、导程和线数 D. 牙型、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合长度 2.无论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剖视图或断面图中的剖面线都应画出到 A.细实线 B.牙底线 C.粗实线 D.牙底圆 3.以剖视图表示内外螺纹的连接时,其旋合部分的画法应按 A.外螺纹 B.内螺纹 C.外螺纹或内螺纹均可 4.图样中标注的螺纹长度均指 A.包括螺尾在内的有效螺纹长度 B.不包括螺尾在内的有效螺纹长度 C.包括螺尾在内的螺纹总长度 D.不包括螺尾在内的完整螺纹长度5.有一普通粗牙螺纹的公称直径为12mm,螺距为1.75mm,单线,中径公差带代号为6g,顶径公差带代号为6g,旋合长度为L,左旋。则正确的标记是 A.M12×1.75-6g-L左 B.M 12LH-6g6g-L C.M12×1.75LH-6g D. .M 12LH-6g-L 6、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第二节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零件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同样适应于装配图,但由于装配图是用来表达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联接、装配关系和零件的主要结构的,所以对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又有一些其他规定。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接触面和配合面的画法两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之间只画一条轮廓线,非接触面和非配合面之间要画两条轮廓线。如图6-6中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为配合面,滚动轴承内圈上端面与轴肩为接触面,都只画一条轮廓线。但螺钉穿过端盖的通孔为非接触面和非配合面(两零件的基本尺寸不同),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画出两条轮廓线。 2、金属剖面符号的画法 1)在装配图中,相互邻接的金属零件的剖面线,其倾斜方向应相反,或方向一致而间隔不等,见图6-6。同一装配图中的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应方向相同、间隔相等,见图6-2。 2)在装配图中,宽度小于或等于2mm的狭小面积的剖面,可用涂黑代替剖面符号,见图6—6、图6—7a。当两邻接剖面均涂黑时,两剖面之间应留出不小于0.7mm的空隙,见图6—7b 图6—6装配图的画法图6—7用涂黑代替剖面线 二、装配图的简化画法 1.拆卸画法在装配图中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此时结合面不画剖面线见图6—2中A—A。或假想将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需要说明时可加标注“拆去XX等”,女口图6—2中左视图是拆卸螺母、螺栓、油杯后绘制的。 2.假想画法在装配图中用双点划线绘制零、部件的假想轮廓线,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1)表达运动件极限位置的轮廓线如图6—8主视图所示,三星轮系机构的柄是按位置I时绘制的,当手柄在极限位置Ⅱ、正时,用双点划线绘制其轮廓线。

图6—8 三星轮系传动机构 (2)表达与本装配体有联接或安装关系的相邻零部件的轮廓线如图6—8左视图所示,与该机构有安装关系的主轴箱,用双点划线画出。 3.展开画法为了表达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和各轴间的装配关系,可假想按传动顺序沿轴线剖切,然后依次展开在同一个平面上,向选定的投影面投影所画出剖视图的方法为展开画法。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展开剖视图,并在该图上方加注“展开”两字。如图6—8中左视图即为三星轮系传动机构的展开剖视图。 4.紧固件及实心件的画法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以及轴、手柄、连杆、球、键、销等实心件,若按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轴线或对称平面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如图6—2中的螺栓、螺母,图6—6中的螺钉、轴、滚动轴承的滚子,图6—8中的手柄、键等。 5.相同零件组的画法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联接等,可仅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需用细点划线画出中心线表示其装配位置,如图6—9所示。

装配图表示法尺寸标注技术要求

第39 讲第九章装配图 9-1 装配图概述 9-2 装配图的视图表示法 9-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教学目标: 1、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掌握装配图的视图表示法; 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教学重点:装配图的视图表示法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9-1装配图概述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部件或组件的图样。表达一台完整机器的装配图,称为总装配图(总图),表达机器中某个部件或组件的装配图,称为部件装配图或组件装配图或组件装配图。通常总图只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和机器的整体情况,而把整台机器按各部件分别画出装配图。 本章着重介绍装配图的内容、画法、部件测绘和看装配图的方法步骤等方面的问题。 (一)装配图的作用 装配图是机器设计中设计意图的反映,是机器设计、制造的重要的技术依据。在机器或部件的设计制造及装配时都需要装配图。用装配图来表达机器翻译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线关系和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以及装配、检验和安装时所需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1)在新设计或测绘装配体(机器或间件)时,要画出装配图表示该机器或部件的构造和装配线关系,并确定各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协调各零件的尺寸等,是绘制零件图的依据。 (2)在生产中装配线机器翻译时,要根据装配图制订装配工艺规程,装配图是机器装配、检验、调试和安装工作的依据。 (3)使用和维修中,装配图是了解机器或部件工作原理、结构性能、从而决定操作、保养、拆装和维修方法的依据。 在进行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或更新改造原有设备时,装配图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料。 (一)装配图的内容 图9-1是球阀的装配轴测图,它是由13种零件组成的用于启闭和调节流体流量的部件。图9-2是该部件的装配图。由图9-2可知,装配图应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一组图形 用一组图形(包括各种表达方法)正确、完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线关系及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如图9-2球阀装配图,其一黑穗病形有:主(全剖视图)、俯(局部剖视图)、左(半剖视图)视图,可以满足表达要求。 2.必要的尺寸 只标注出反映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外形以及装配、检验、安装时所需要的一些尺寸。

机械制图 王幼龙 第7章 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35) [课题编号] 35-7① [课题名称] 螺纹(一)(螺纹的形成、基本要素、螺纹种类和规定画法)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熟知螺纹的形成、基本要素和种类; 2、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 3、会画螺纹及螺纹连接。 二、学习方法与素质养成 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生产知识和机械常识的积累,自觉地培养职业素质。 [教学重点] 螺纹的规定画法。 [难点分析] 螺纹连接画法。 [分析学生] 大部分学生缺少生产和机械常识,若在学习本章之前进行一次见习,增加相关感性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本章的学习。 螺纹的画法规定很具体,明确画法与螺纹要素的对应关系,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并不困难,要加强练习,掌握画图技巧。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等。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第三角画法和第一角画法的异同;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和共性问题; 3、预习检测:螺纹是怎样形成的?螺纹有哪些要素?其中哪几个要素与画法有关?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 螺栓、螺母、齿轮、弹簧、滚动轴承、键、销等是各种机器、仪器、设备中广泛应用的常用件。为了提高绘图效率,国家标准对几种常用件及其标准结构要素规定了特殊表示法(含画法和注法)。本章就介绍这些特殊表示法。 本次课学习讨论螺纹的形成、基本要素和规定画法。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螺纹的形成与螺纹的基本要素 教师结合网络课程演示讲授螺旋线与螺纹的形成,螺纹牙型、螺纹直径、螺纹的导程(ph)与螺距(p)、螺纹的线数(n)、螺纹的旋向等螺纹基本要素。交叉演示网络课程外螺纹、内螺纹加工方法。 2、螺纹的种类与螺纹的画法规定 教师讲授螺纹按用途、按牙型、按标准化程度等分类方法,讲授螺纹的画法规定。交叉演示常用螺纹的种类、外螺纹的画法、内螺纹的画法、内外螺纹连接的画法。 学生结合教材图例进行徒手练习螺纹画法,明确各要素与线条间的对应关系和画图步骤。 学生进行习题集P.114 7-1题各小题练习。 四、小结(5~10分钟) 简述螺纹的形成和基本要素,归纳螺纹规定画法的要点和作图方法。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115~116 7-1各小题的作图练习; 2、思考题:教材P.174 1题。 3、预习:教材P.148~151 螺纹的标注规定螺纹测绘。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件。 [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