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资源复习题

中药资源复习题

中药资源复习题
中药资源复习题

名词解释:

资源:指世界上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如热、光、水、土地、动物、植物等等。

中药资源: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供中医药应用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药用植物资源:指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植物的总称。(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药物资源(天然药物资源):可用于药用的物质资源。包括药用动物、植物和矿物。

药用植物:凡是具有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植物的统称。

药用植物资源包括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的作用:

1、用以防病治病、保障人类健康。(社会效益)

2、维护生态平衡:动、植物均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遭到破坏,则生态系统发生改变。(生态效益)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药产业是社会经济的组成成分之一,而药用植物资源又是中药产业的生产原料,如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化妆品、香料、生物农药等均需要一些药用植物资源作为原料。故药用植物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均起到促进作用。(经济效益)

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

1、地域性

2、分散性

3、有限性和可解体性

4、可再生性

中药资源的再生性和可解体性是相互对立的,我们应控制可解体性,创造条件保持再生性。

5、多用性

6、国际性

7、复杂性

【第一章我国的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772种,其中药用植物11118种,药用动物1574种,药用矿物80种。

被子植物中,药用种类最多的科有药用植物778种,为菊科。超过100种以上的科有33个。其中姜科植物分布于西南至东部,樟科仅分布在长江以南。

矿物药蕴藏量最大的是滑石,需要量(用量)最大的是石膏。总体趋势:华东、中南、和西南明显高于华北、东北和西北,从种类上来说,有如下规律:

西南区>中南区>华东区>西北区>东北区>华北区

西南区和中南区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我国中药资源总数的50%~60%,平均每省中药资源种类蕴藏量为3000~4000种,最多的云南省达5050种

(一)西南区

1、云南

特有种有:五裂黄连、滇芎、滇芹、滇重楼

道地药材:三七、云木香、黄连、天麻、

中药资源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其被子植物(4449种)和蕨类(202种)植物的种类最多。

西双版纳为我国最重要的南药生产基地,也是热带药种类最丰富的地区。

2、四川省(包括重庆市)

特有资源有:峨嵋黄连、峨嵋当归、南川升麻、四川牡丹、汶川柴胡等。

峨眉山为自然保护区,为其中药资源有代表性的地区。

道地药材:黄连、川芎、附子、川贝母、川木香、麦冬、川楝子川牛膝、川木通、

本地区裸子植物的分布种类最多,有88种。矿物蕴藏量最大。

3、贵州省

道地药材:天麻、杜仲半夏吴茱萸

矿物药种类最多,达78种。

4、西藏自治区

道地药材:冬虫夏草、羌活、麝香

动物药资源种类最多,达540种。

(二)中南区

1、广西自治区

道地药材:石斛、吴茱萸、肉桂、莪术

2、广东省

道地药材:砂仁、益智仁、巴戟天广地龙广藿香

3、湖北省

特有的种类有:湖北鼠尾草、鄂西玄参、鄂西沙参、湖北贝母等

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有:神农架林区

道地药材:茯苓、黄连、石膏、

4、湖南省

道地药材:厚朴、木瓜、龟甲、鳖甲、莲子、白术、朱砂

5、河南省

道地药材:地黄、山药、菊花、牛膝、金银花、白附子

6、海南

道地药材:槟榔、砂仁、益智、巴戟天、广藿香、

(三)华东区

1、安徽

代表性分布区域为黄山,

道地药材:白芍菊花、木瓜茯苓牡丹皮

2、浙江省

天目山拥有中药资源930多种。

道地药材:浙贝母、延胡索、白芍、白术、玄参、麦冬、郁金、菊花、

3、福建省

动物类中药为其特色。

道地药材:莲子、泽泻乌梅、土鳖虫、

4、江西省

庐山为亚热带植物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天然植物园)。

道地药材:枳壳、枳实、香薷、蕲蛇、

5、江苏省

道地药材:苍术、蟾酥、土鳖虫、薄荷、板蓝根、

6、山东省

道地药材:金银花全蝎、阿胶等

7、上海市

道地药材:地龙、西红花、

(四)西北

1、陕西省

特有种类有:太白柴胡、太白蓼、秦岭蒿等

道地药材:天麻、杜仲、山茱萸、附子、地黄、黄芪、麻黄、

西南区和中南区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名词解释:

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为中药。广义的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三部分。

中药材:采收后在产地进行初加工的中药,称为中药材。民族药: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并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

中药区划:是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地进行中药资源分区划片。

中药区划的目的与意义:明确各区优势,合理布局,优化生产经营,利于长远发展。

中药区划的原则:

1、气候条件相似性原则

2、地形、地貌的一致性原则

3、地带性土壤类型相同的原则

4、生产力水平一致原则

5、中药生产特点相对一致性原则

6、中药生产发展方向相对一致性原则(多以地道药材为主)

7、与农业区划相协调的原则

8、不同等级的中药区划相互衔接的原则

9、保持一定行政区划单元的完整性原则

10、以动物药和植物药为主体原则

中药区划系统命名方法:

采用三段命名法(一、二级区均如此)

一级区: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发展方向

如:东北寒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理位置+地貌类型+优势资源种类

如: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地人参黄柏五味子细辛鹿茸蛤膜油区9个一级区:

(一)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二)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三)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四)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五)华南南亚热带、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六)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七)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

(八)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九)海洋中药区

【第二章地道药材资源】

名词解释:

地道药材(道地药材):是指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栽培历史比较悠久,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比较独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好,且为世人所公认的药材

地道药材的特征:

1、具有明确的地理性

2、具有独特的质量标准

3、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4、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地道药材的成因:

(一)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形成地道药材的内在因素

(二)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地道药材的外在条件

(三)完善的栽培加工技术是形成地道药材的可靠保证

(四)传统的中医药理论是形成地道药材的思想基础

地道药材产地变迁的原因:

1、自然地理条件改变

2、过度采挖,资源枯竭。

3、战乱等社会因素影响

4、临床选择

5、著者知识结构的影响

6、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

地道药材的品质评价:通常包括历史基源评价、产区环境评价、药材性状评价、理化性质评价等方面。

各省代表性道地药材:

关药:人参辽细辛五味子(北五味子)防风(关防风)关黄柏龙胆(关龙胆)刺五加鹿茸

北药:黄芪党参酸枣仁黄芩北柴胡知母苦杏仁甘草

西药:当归麻黄肉苁蓉枸杞子软紫草

浙八味:延胡索、白术、玄参、白芍、杭白芷、杭麦冬、温郁金、杭白菊

四大怀药:怀牛膝、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

四大皖药:菊花(滁菊、贡菊)、宣木瓜、茯苓、凤丹皮川药:川芎、川贝母、川附子、川乌、川黄连、川牛膝、石菖蒲、姜、常山、丹参、川麦冬、川楝子、青皮、陈皮、橘红、补骨脂、使君子、巴豆、花椒、厚朴、黄柏、麝香、硼砂等。云药:三七、云木香、重楼、诃子、茯苓、儿茶等。

贵药:天麻、天冬、黄精、白及、杜仲、五倍子、朱砂等。四大南药:砂仁槟榔益智仁巴戟天

【第三章药用植物资源的蕴藏量】

为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最大持续产量的原则。

名词解释:

产量:指家种(栽培)的药用植物的生产量。

单株产量:指一株药用植物资源部位(根、根茎、全草、叶、果实或种子)的平均产量(g/株)。

最大持续产量:“最大持续产量”是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并能正常自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蕴藏量:指某种药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蕴藏量。蕴藏量=单位面积产量×总面积

干湿比%=(1-干重/湿重)×100%

北方地区

药材的种类少于南方,蕴藏量大于南方

经济量:指药用植物资源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具有经济效益的那部分蕴藏量,即可利用蕴藏量。只包括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那部分量,而不包括幼年的、病株和达不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的那部分量。经济量=蕴藏量×比率

年允收量:指在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它是作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时,通过研究提出可采收的生产数量,是指导人们采收野生药材的一个量化指标。

最大持续产量:是保证在采收某种药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并能正常自然更新时所允许采收的最大产量。

资源再生率:指某种药用植物资源再生量与资源利用量之间的比值,即:

资源再生率=资源再生量/资源利用量

投影盖度:指某一种药用植物在一定的土壤表面所形成覆盖面积的比例。它不决定于植物数目和分布状况,而决定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用投影盖度法计算药用植物资源的蓄积量及其适用范围。

投影盖度法适用于丛植的灌木或草本植物(调查种类是群体中占优势的植物),即适用于较难分出单株个体的药用植物。

年允收量的计算方法:年允收量=经济量×比率年允收量=药材蕴藏量/采收周期。

年允收量经验值:根和根茎类药用植物采收量为10%;茎叶类药用植物为30%~40%;花果类药材为50%。

干湿比的计算方法

我国南北方中药资源分布特点:资源的种类北方少于南方,资源的蕴藏量北方大于南方。

【第四章药用植物资源化学】

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是药用植物资源学的分支学科,它是植物化学与药用植物资源学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既包含植物化学的内容,论述植物化学成分的类型、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和结构分析鉴定,同时又遵循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和基本观点,从资源的可用性和多用性出发,研究

药用植物资源中化学成分的类型、质量、数量、时间、空间等基本属性及其变化规律。

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植物亲缘关系-化学成分-疗效(药理活性及传统疗效)间的相关性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形成进化过程中,通

过与动物(主要是昆虫)、微生物、其他植物、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形成的。

次生代谢产物的类型——生物碱、黄酮、萜类皂苷等。植物体次生代谢产物是怎样形成的(三个方面):

一是:为了防止受侵蚀及各种危害,某些植物经长期演变后其遗传基因可产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形成限制植食动物吞噬的次生代谢产物;

二是:为了与他种植物进行种间生存竞争,某些植物采用“植化相克”手段,释放抑制周围植物生长的次生代谢产物;三是:为适应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形成次生代谢产物。

【第五章药用植物资源的评价】

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资源的品质:是指药用植物用于医疗和保健护理等用途的药用部位及其所含药用成分的性质与质量,包括内在和外在品质两大类别,是资源的自然属性。

药用植物资源的品质评价包括外在品质、显微品质、物理指标、内在品质

药用植物资源的外在品质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断面、气味等特征,

药用植物资源的内在品质评价包括化学品质、药用功效或药理作用、稳定性、安全性

生态因子:气候、土壤、地形、生物、人为因子

名词解释:

品质生态型:习惯上常把同种植物的不同生态型称作品种生态型,因此也可以把同种植物不同品质的不同生态型称作品质生态型。

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遗传多样性:其广义概念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种内或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如种植作物大都有多个品种,拥有异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伦

理价值

名词解释: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大气、地形等。

药用植物资源社会效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提供大量的植物药物

(二)促进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的形成

(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四)带动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五)提供旅游休养的好场所

(六)延续、发展、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

【第六章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名词解释:

中药资源保护:是指保护中药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以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挽救珍稀濒危的中药物种。

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种质来源不清。(2)栽培品种混乱。

(3)种植、采收、加工技术不规范(4)产品内在质量不稳定。

(5)农残、重金属含量超标。(6)规范化管理水平低。

保护中药资源的意义:

1.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2.能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3.可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第一份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的国际性公约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对野生药材物种的分级方法

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虎、豹、赛加羚羊、梅花鹿名词解释:

就地保护:中药资源就地保护是将中药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就地加以保护,从而达到保护中药资源的目的。

异地保护:将珍稀濒危药用生物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种植园内,并进行引种驯化研究。又称为迁地保护。既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又扩大了种源。离体保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护药用动、植物体的某一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

中药资源保护区包括中药资源综合研究保护区、中药资源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中药资源生产性保护区。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1.以法为本,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进行普法教育,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2.保护现有野生资源及其环境。

(1)保护现有野生资源,严禁乱采乱挖。

(2)保护生态环境。

(3)多建立保护区。

3.坚持利用和保护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4.规范化生产大宗和市场紧缺品种。

5.开发新的药物资源。

植物资源的更新分为自然更新和人工更新。

名词解释:

自然更新——植物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自然繁殖实现种群更新的过程。

人工更新——采用人工更新技术促进植物种群繁殖和更新的过程。

植物自然更新的形式:器官更新(组织的更替)、种群更新(个体的更替)、群落更新(种群的更替)。

名词解释:

植物群落:指在一定地段(或生长环境)上共同生活的植物种群的集合系统。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濒危物种的等级划分:

1.绝灭种:一个物种在野外50年没有被肯定地发现,表示该物

种已绝灭。

2.濒危种:该类群(种和亚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如果致危因素继续存在,它们就不可能生存。包括:

(1)数量降到临界水平或栖息地急剧缩小,随时会有灭绝的类群。

(2)已经灭绝,但在50年内在野外肯定被发现的类群。

3.易危种:如果致危因素继续存在,可能很快就会沦为濒危种的类群。

4.稀有种:总数量少,但现在还不属于濒危种和易危种的类群。5.未定种:已知属于“濒危种”、“易危种”、或“稀有种”,但无充分的资料说明它应该属于哪一个种类。

6.资料不足种:该类群可能属于上述某个级别的类群,但资料缺乏,不能确定应属于哪一个级别的类群。

7.受危种:泛指该物种属于上述级别中的一个类群。

8.贸易致危种:数量尚多,但继续作为贸易资源,而受到灭绝的威胁的类群。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把濒危植物分为濒危(临危)种、稀有种、渐危种。

要实现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可以从哪些科研方向着手开展工作?

首先是加强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植物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类群之间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亲缘相近的种类由于遗

传上的联系,其生理生化特性也相似,特别是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界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而次生代谢产物常常是药用植物疗效的物质基础,因此探索植物亲缘——化学成分——疗效三者的内在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对发现新资源和寻找进口药物的国产资源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

第二是做好中药资源的生态地理与其地道性的研究。“地道药材” 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由交配和亲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同一物种的个体群,它的形成是由基因型与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中药资源的生态地理不仅将揭示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规律,为中药种植区划研究打下基础,而且从生态地理的高度研究地道药材形成的环境原因,并与遗传基因的研究一起为解释药材地道性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打造出我国的“地道药材”商品基地。

第三是加强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生物学及其替代品研究。物种濒危不仅是无序开发、生境破坏的结果,其内在的致危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同时,对于已濒于灭绝的物种开展替代品研究,则是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进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同时,开展以优质栽培品取代野生植物、以资源丰富的物种取代濒危物种、以再生性强的部分(如枝、叶)取代再生性弱的部分(如根)等研究,是确保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第四是开展中药资源调查方法及可持续发展模型研究。由于中药资源具有来源复杂、种类繁多,分布不一等特点,因此应当

借助现代高科技调查方法,如使用3S技术等来构建实用的和实时动态的中药资源信息收集体系,随时监测中药资源的种类、蕴藏量和需求量,为建立中药资源数据库和可持续发展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第五是要不断推进重要栽培药用植物核心种质的构建和重要基因的发掘。中药材的栽培生产是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栽培的成败首先取决于优良种质的选育。因此,从现有种质资源中用形态描述和分子标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构建出含有野生种、农家种和主要改良种的核心种质,并进行有效的保护是中药材栽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根据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发掘一批重要的有效成分调控基因,也可为今后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打下基础。

中药养护学资料(共享)

1.中药贮养新技术有哪几种?简述其操作方法。 现代中药养护新技术:无残毒、无污染的药材对抗同贮养护、气调养护、远红外加热养护、微波加热养护、气幕防潮养护及除氧保鲜养护等. 1.对抗同贮(异性对抗驱虫养护) 利用不同品种的药材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来防止另一种药材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的一种贮藏养护方法。 方法:混入同贮法、层积共藏法、垫底覆盖包围法、拌入密闭贮藏法和喷雾撒粉等 2.气调养护法 指在密闭条件下,人为调整空气的组成,造成一低氧的环境,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药材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持中药品质的一种方法。 3.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 是电能转变为远红外辐射出去,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后产生共振,引起分子的原子的振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现象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 4.微波干燥养护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300000MHz的高频电磁波。 微波干燥实际上是一种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药材中的水和脂肪等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转变为热量。 5. 气幕防潮养护 气幕(气帘或气闸):是用于装在药材仓库房门上,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空气排出库外、库外热空气又侵入库内的装置,进而达到防潮的目的。 6.除氧剂封存养护技术 除氧剂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活性铁粉制得的化学物质,它和空气中O2接触就起化学反应,达到除O2的目的 7.低氧低药量防治养护 中药在密闭的条件下,药材、微生物、仓虫或其休眠体呼吸耗O2,使O2的含量减少,CO2浓度增高,从而恶化仓虫的生态条件,再加磷化铝吸收空间的O2,产生H3P(磷化氢)气体,在缩小的空间中增大了有效浓度,从而使仓虫、霉菌死亡或受到抑制,达到防治虫。霉的效果 8. 辐射防霉除虫养护 应用放射性60钴产生的?射线或加速产生的b一射线辐照药材与物质时,附着在物质上的霉菌、害虫吸收放射能和电荷,很快引起分子电离,从而产生自由基。这种自由基经由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反应过程诱发射线化学的各种过程,使机体内的水、蛋白质、核酸。脂肪和碳水合物等发生不可逆变化,导致生物酶失活,生理生化反应延缓或停止,新陈代谢中断,霉菌和害虫死亡,故能有效地保护药材和物质的品质,相对地延长贮藏期。 2.传统的中药贮养方法有哪几种?各举一例说明。

中药鉴定学试题库

中药鉴定学习题集

1总论 A 型题 1.00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 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C.中成药的鉴定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 1.002“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 A.研究草药的学科B.古代的药学 C.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D.古今研究中药的学科 E.中药学 1.003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 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1.004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本草原始》 D.《本草经集注》 E.《证类本草》 1.005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 E.陈嘉谟的《本草蒙筌》 1.006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蒙筌》1.007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 A.《本草纲目拾遗》 B.《植物名实图考》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1.008《图经本草》的作者是 A.苏敬 B.苏颂 C.苏轼 D.苏恭 E.苏辙 1.009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 A.《证类本草》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衍义》 1.010记载药物最多、科学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本草著作是 A.《证类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神农本草经》1.011古代侧重于药材性状鉴别的专著是 A.《植物名实图考》 B.《本草蒙筌》 C.《本草衍义》 D.《本草原始》 E.《图经本草》1.012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 A.《救荒本草》 B.《植物名实图考》 C.《图经本草》 D.《神农本草经》 E.《本草纲目》1.013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 A.属名+种名(种加词) B.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 C.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 D.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 1.014Rhizoma Coptidis的组成是 A. 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B.属名(名词第一格)+形容词(第二格) C .属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E.以上都不是 1.015Semen Armeniacae Amarum的组成是 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二格) B.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C.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种名(名词第二格) 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 E.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二格) 1.016“四大南药”是指 A.肉桂、益智、砂仁、槟榔 B.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C.肉桂、益智、砂仁、蛤蚧 D.莪术、槟榔、砂仁、巴戟天 E.白豆蔻、益智、砂仁、蛤蚧

2017120713_中医

博士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介绍 学院/专业/导师研究方向代码研究方向 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贺娟 01中医五运六气高思华 02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基础研究孟庆刚 03基于系统复杂性的中医药信息处理研究马淑然 04天人相应理论与临床实验研究翟双庆 05《黄帝内经》及中医理论体系和历史演变的定性与定量研究王键 06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与实验研究中医临床基础 傅延龄 01《伤寒论》中方药量效关系研究谷晓红 02温病学辨治思路指导临床相关热证的研究王庆国 03经典方剂的应用基础研究贾春华 04认知科学视域下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李宇航 05经方治疗常见病疑难病及机制研究赵琰 06仲景学术思想及经方现代应用的基础研究;中药小分子抗体技术研究王雪茜 07仲景学术思想研究、温病名家名方研究、经方、验方的效应机制及物质基础研究钟相根 08仲景诊断治疗学纲要研究中医医史文献01中医训诂学黄作阵 02中医古籍语言与文化研究杨东方03中医古籍研究 王育林 (周立群)

方剂学 谢鸣01方证相关 中医诊断学 王天芳01诊法与辨证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 陈家旭02证候生物学基础、证候客观化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 阿古拉01蒙医学研究 顿珠02藏医药 米玛03医史文献与藏医临床 尼玛次仁04藏医药 中医体质学 倪诚01中医体质辨识与方药干预研究 王琦02体质干预与评价、中医体质理论与分类、体质干预与评价 中医临床药学 张建军01基于中药基本理论与临床应用的药效机理和物质基础研究钟赣生02中药配伍禁忌本质的研究 胡素敏03中药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辐射损伤的中医药防护研究王停04中药毒性研究、中药药效及机理研究 中医药管理 程薇01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 王志伟02现代医院管理、医疗保障研究 朱燕波03中医药管理健康管理与健康评价 中医文化学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精彩试题库

中药储存与养护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题 1 分,共10 分) 1.金银花易被霉蛀,但又不能曝晒,否则易变色或散瓣。一般应固封压实,不使透风,置阴凉干燥处贮存,以防受潮变色和走失香味。() 2.在库检查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一般夏秋季需5-7 天检查一次冬春季可10-15 天检查一次。() 3. 温度对中药饮片贮藏影响最大,温度在20℃-35℃易引起霉菌的繁殖生长10℃以下霉菌发育就延缓,0℃就停止发育,55℃-60℃霉菌就会死亡.() 4.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干燥,室温应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下为宜。() 5.在库检查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一般夏秋季需5-7 天检查一次;冬春季可10-15 天检查一次。() 6.中药养护学是研究中药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中药质量完好的一门学科。 () 7.中药仓库的类型包括露天库、半露天库。() 8.中药商品定位是标记商品在货场或库存放的位置。() 9.一般害虫在温度36~46℃时,是生命活动的最高温界限,在这个温度围,害虫基本停止发育繁殖,生理机能代谢活动失常。() 10.细辛、花椒护鹿茸() 11.影响中药变质的外在因素中的生物因素是指老鼠和虫害。() 12.检斤拾码是指对入库商品包件称斤核对唱斤写数和按个点数的过程。()

13. 一般地,药材的安全水分为10%~15%() 14.芳香性的荆芥、薄荷、肉桂、厚朴等饮片,其药效成分常随气味变异而有不同程度散失或失去药用价值,不宜贮存过久,应保持通风、阴凉。() 15. 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干燥室温应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应保持 在80%以下为宜。() 16.入库饮片应充分干燥含水量一般不超过20% () 17. 湿度对饮片的贮藏影响很大,湿度太大能使药材潮解、变性、霉变湿度太小 又易使某些药材风化。() 18. 含脂肪油类饮片或易挥发的珍贵中药饮片,可将其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盖严封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19. 药材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光线、鼠、微生物和昆虫。() 20.入库饮片应充分干燥,含水量一般不超过20%。() 二.单选题(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 分,共50 分). 1.中药饮片水分一般控制在:() A.7-13% B.3-5% C. 10%以下 D.6% 2.冷库的温湿度是:() A 湿度45—75% 温度0—30℃B. 湿度45—75% 温度0—20 ℃ C. 湿度45—75% 温度2—10 ℃ 3. 传统方法中蛤士蟆油中放()不生虫 A 酒 B 石灰 C 木炭 D 水 4.中药材除按同商品规格分别储存外,还应按()分类分别存放,以便于对同类药材实

第四次全国教材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工作指导手册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系统 工作指导手册 (第二期) “基于我国自主卫星遥感数据的中药资源监测及服务”项目组研制 中药资源遥感监测中心监制 2012- 5

目录 第一部分辅助方案设计 (2) 第一章准备工作 (2) 1 数据准备 (2) 第二章辅助方案设计 (4) 1 样带计算 (5) 2 类别合并 (6) 3 样带勾画 (9) 4 样带统计 (10) 5 保存设计 (11) 6 填写代表区域及样带辅助信息 (11) 7 保存方案 (13) 第二部分野外调查 (14) 第一章准备工作 (14) 1 PDA驱动安装 (14) 2 表格数据导入PDA (15) 3 空间数据导入PDA (17) 第二章野外调查 (19) 1 地图导航 (19) 2 普查表填写 (20) 3 重点调查表填写 (21) 4 调查点查看 (27) 第三部分内业整理 (28) 第一章PDA数据整理 (29) 1 PDA数据导入 (29) 2 填报数据补充 (29) 3 照片数据导入与关联 (30) 第二章纸质数据整理 (32)

1 照片数据导入 (32) 2 纸质数据电子化 (32) 第三章县级数据合并 (33) 1 数据拷贝 (33) 2 数据合并 (33) 第四部分县级汇总 (36) 第一章野生资源汇总 (36) 1 野生资源名录汇总 (36) 2 野生资源分布面积及蕴藏量汇总 (37) 第二章栽培资源汇总 (39) 1 栽培资源名录汇总 (39) 2 栽培资源面积及产量汇总 (40) 第三章市场资源汇总 (40) 1 常用中药材市场综合情况走访表汇总 (40) 2 常用中药材企业利用现状统计表汇总 (41) 3 常用中药材出口情况走访表汇总 (42) 第五部分数据上传 (43)

(完整版)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本草纲目》作者是李时珍。 2.人参的栽培品称为园参。 3.附子常见的加工品主要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4.黄柏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 5.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指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6.进行药材鉴定时,药材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7.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2.断面具有5~13个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的药材是(B) A.当归 B.绵马贯众 C.甘草 D.黄连 3.药材大黄的药用部位是(C) A.根 B.根茎 C.根及根茎 D.块茎 4.具有虎皮斑的贝母是(C) A.松贝 B.青贝 C.炉贝 D.平贝 5.黄连的根茎折断面在紫外灯下观察应显(D)荧光 A.蓝色 B.紫色 C.黄白色 D.金黄色 6.在进行中药的鉴定时,药材的取样量应为实验用量的(A)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7.下列哪一种药材不具有多环同心性异型维管束(C) A.牛膝 B.商陆 C.何首乌 D.川牛膝 8.麦冬的药用部位是(B) A.块茎 B.块根 C.根 D.根茎 9.具有辐射型维管束的药材是(A) A.麦冬 B.甘草 C.黄连 D.人参 10.商品大青叶来源于(A) A.十字花科的菘蓝 B.爵床科的马蓝 C.蓼科的蓼蓝 D.马鞭草科的路边青 11.关于天麻的性状不正确的(D) A.扁长椭圆形 B.有点状痕点组成的环节 C.断面角质样 D.春麻有“红小辫” 12.石菖蒲的中柱维管束类型是(A) A.周木型及外韧型 B.周木型及双韧性 C.周木型 D.外韧性 13.下列药材显微鉴定时需要作三切面观察的是(B) A.关木通 B.沉香 C.鸡血藤 D.川木通 14.关于白木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含树脂和挥发油成分 B.来源于瑞香科 C.药材呈不规则块片,表面有斑纹 D.能沉水 15.关于番泻叶组织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表皮细胞中有气孔 B.表皮细胞中不含非腺毛 C.主脉维管束外韧型 D.有晶鞘纤维 16.厚朴的药用部位是(D) A.干皮 B.枝皮 C.根皮 D.干皮、枝皮和根皮 17.企边桂通常是剥取(C)年以上的干皮。 A.8 B.9 C.10 D.12 18.具有硬韧部的药材是(A)

《中药资源学》复习思考题资料汇总绪论1、基本概念:资源;中药.docx

《屮轉资源曇》 习思考题资料汇总 绪论 1、基本概念:资源;中药资源;中药资源学 2、我国中药资源类型 3、屮药资源的作用及其特征 4、中药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发展方向 第一章中药资源与自然和社会环境 1、基本概念:气候;气候要素;农口小气候;三基点温度; 土壤;土壤肥力;肥力因素;五大成土因素:土壤质地;地带性土壤 2、中药材资源的气候适应类型 3、山地气候的变化规律 4、引种理论及其应用 5、气候与中药资源的关系 6、土壤肥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7、岩石风化类型与土壤形成的主要过程 8、土壤组成及其与中药资源生长的关系 9、土壤水分类型及其对屮药资源的有效性 10、土壤主要结构类型及其优良结构 11、试述我国土壤的分类体系、地带性土壤的分布规律,掌握主要土壤类型 12、试述土壤垂直分布的温度和降雨量的规律,峨眉山土壤垂直分帯规律及其棕壤缺失原因 13、我国气候、土壤区划

14、屮药材质量与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 1、基本概念:屮药;中药材;民族药;民间药 2、屮国药典2005版收载的屮药材有多少味? 3、我国中药的自然分区及特点 4、中药资源种类及构成 第三章我国地道药材资源 1、基本概念:地道药材川产地道药材藏药四大怀药 2、地道药材的特征、成因 3、我国地道药材的变迁性 4、地道药材的调研要点与品质的感官评价 5、熟悉我国地道药材主产区的基本情况。 6、请熟悉以下著名地道药材品种:人参、黄罠、当归、麻黄、地黄、大黄、川苛、附子、天麻、杜仲、三七、广董香、鹿茸、虫草、麝香、蛤粉的资源学特征。 第四章中药材GAP规范化生产 1、基本概念:种品种优质种源优良品种 2、中药材选定品种的目的和原则标准 3、屮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的基木环节 4、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的科学施肥与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 5、中药材采收的原则和适宜的采收期 第五章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名词解释:中药新资源、品种、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药膳 2、中药新资源的寻找途径 3、组织培养一般程序及选用的外质体类型

中药养护学

中药养护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是以中药专业理论为基础,结合物理、化学、生化、昆虫、微生物、气象等多方面知识来研究中药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中药质量完好的一门学科。 中药养护学——是研究中药商品质量变化的规律,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中药质量完好的一门学科。 养护—是指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中药质量上的完好! 中药养护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中药养护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是以中药专业理论为基础,与物理、化学、生化、昆虫、微生物、气象等多种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保管—是指保证中药数量上的准确 冷库(2℃~10℃)、 阴凉库(不高于20℃)、 常温度(0℃~30℃)。 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中药的养护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继承传统的养护方法第二阶段中药仓库较普遍地开展了仓库温湿度管理第三阶段主要表现在近年来新项目新技术不断应用到中药仓贮养护中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或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中药。 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七十六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药材运输包装标准》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第一,除去药材的非药用部位、劣质部分、杂质,保证药材的质量; 第二,防止药材霉烂变质,确保药材的药效; 第三,便于对药材进行商品规格的分级分等,利于包装、贮藏、运输; 第四,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 二、产地加工要求 应达到外形完整,含水量适度,色泽好,气味正常,有效物质损失少的要求,从而确保药材商品的规格与质量。 四、按商品性质分类 1、普通中药库 2、特殊中药商品库 1)细贵药材库 2)毒剧药品库 3)危险品仓库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保管分类 1.易生虫类药材,这类药材一般都含有淀粉、脂肪及糖类。集中存放便于集中力量防治害虫,做到突出工作重点,效果更佳。 2.易霉变的中药材集中存放便于采取通风、去潮去霉措施。 3.易泛油中药材集中保管,便于控制阴凉、通风、干燥的库存条件。 4.易潮解的中药材如矿物类药材,集中保管便于创造干燥、通风的保管条件。 5.易发生气味散失的中药材如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集中贮存便于采取密封措施,防止

中药资源普查报告

中药资源普查报告 88-128cm 胸围在122-160cm 管围在12-17cm 体重109-270公斤,母黄牛的体高范围94-116cm 体斜长在104-128cm 胸围在116-183cm 管围在10-18cm体重163-363公斤,阉黄牛的体高范围90-130cm体斜长在92-143cm 胸围在109-180cm 管围在12-19cm 体重-426公斤。 但随着农机普及以及河南南阳牛等地方黄牛的引进改良我市黄牛的役用性能消减增重速度加快个体明显增大肉用性能突显。 2、繁殖性能,公牛一般18月龄性成熟。母牛一般24月龄性成熟,30月龄可以初配。公牛 3—7岁配种能力最强,母牛终生能生产牛犊7—8胎,12岁左右开始淘汰,母牛发情多集中于9— 1 1月份和第二年的3— 5月份。发情周期为18d— 24d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持续期 18h— 72h,平均持续期为3d。怀孕期为277c—285d,平均怀孕周期为 275d。繁殖性能稳定,大部分牛只能三年产两胎。 3、肉用性能,经调查农户屠宰后净肉率高达 53.25%且肉质鲜美,风味独特,膻味小,适口性强,非常受市场欢迎。 4、役用性能,随着农机普及,黄牛的役用性能在消减,肉用性能在突显,依赖养牛耕地的农户减少,肉牛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在不断增加。

三、普查工作思考 应用普查成果是进行“黄牛”资源普查的必然归宿,不仅要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普查结果,更重要的是将普查结果进行开发利用。但是通过普查小组进村入户的调查发现,黄牛养殖以散养模式为主,不仅不 第5页共7页 能做好饲养、疫病防控管理等基础性保种工作,而且产区群众把黄牛视为重要经济来源,有的也作为主要畜力,缺乏积极保种意识。 立足当前,黄牛是否能做到系统选育及开发利用是工作难点,加快划定黄牛保护区、组建保护群,并建立相应的保种场的进程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市自然资源优势,抓住国家支持发展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的机遇,推动黄牛在我市的品种选育工作,同时也恳请上级领导在我市保种选育工作中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确保黄牛保种、育种及开发利用工作更高质效的完成。 THANKS 谢谢您的阅览 仅供参考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

问答题:写出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每题10 分 1.中药鉴定的取样方法和取样原则是什么?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 件以下的, 取样5件 (2)100-1000 件,按5%取样 (3)超过1000 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4)不足5 件的逐件取样 (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装药材的取样: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 (1)一般药材100?500g (2)粉末状药材25g (3)贵重药材5?10g (4)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 3 倍,留样的保 存期至少一年。 2.根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点? 根类中药--- 性状鉴别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块根,圆锥形或纺锤形等。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根横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大,中央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小,中央有髓部。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物散布。 根类中药--- 显微鉴别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最外层大多为周皮。少数根类中药无周皮 而有表皮或为后生表皮、后生皮层;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形成层连续成环;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一般无髓。另要注意,有无异常构造,存在部位和排列方式; 2.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细胞,无木栓层,少数根的表 皮细胞形成根被。皮层宽厚,内皮层及凯氏点通常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 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髓部通常明显。 3.简述水合氯醛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水合氯醛液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为:取粉末 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1 ?2滴,搅匀,用试管夹执载玻片一端,置酒精灯火焰上方约1?2cm 处加热,微沸后,离开火焰,再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小火继续加热,如此反复操作至透化清晰,放冷后滴加稀甘油 1 ? 2 滴,封片镜检。 4.简述灰分测定在中药鉴定中的意义? 灰分是有机物经高温灼烧以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在灰分中有包括: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各种中药的总灰分都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所以测定的灰分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就可能是在加工或运输储存等环节中有其他有机物污染或参杂,药典中规定了中药的总灰分的最高限量(如甘草不得超过7.0%,大黄 不得超过10.0%),因此对限制药材中的泥沙和杂质,保证中药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5.简述中药来源鉴定的目的和方法? 1. 有 4 大鉴定方法: a 来源鉴定 b. 性状鉴定 c. 显微鉴定 d 、理化鉴定 2. 来源鉴定的目的: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应用品种准确无误。.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中药现代化面临的重要课题,关系到生态安全,产业发展,人民健康和国际形象。在此背景下,《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得以发布,详细阐述了我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遵循的四大原则,通过“四个结合”,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充分供给与确保质量的统一,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并行,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协调。 (一)中药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 1、中药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先行者,是连接全球华人的纽带。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学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中药资源的丰富程度与质量关系到中医药战略的实施和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药资源主要是生物资源,根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统计显示显示,我国有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包括植物11146种,动物1581种,约占总数的99%。近年来由于中药生产的工业化,改变了传统的中药使用方式,中药资源需求量明显增加,致使生物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导致某些生物物种濒临灭绝。根据2002年,我国中药工业产值为494亿元,2013年达到5065亿元,增长了10多倍。2013年我国中药进出口额为31.4亿美元,同比增长25.5%,是我国医药贸易中增速唯一超过20%的产品。我国中医院就诊人数超过4亿人次,收入达1769亿元。 2、中药资源过度采挖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三万多种野生高等植物中约有三分之一具有药用价值记载,技术成熟

的人工栽培种仅占总数的2%,约200种左右。我国野生药材只有76个物种被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在《濒危动植物国际公约》中有209种植物分布在我国,其中涉及药材(可否改为“具有药用价值的”)24种,在《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有69种,这些物种在贸易和利用上受到相应的管制和限制。在我国处于受威胁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1980年以来宁夏挖甘草破坏超过800万亩草原;1990年以来全国每年因采收麻黄而破坏的草场逾2700平方公里。 3、中药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重点领域 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和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名古屋议定书》),2014年10月12日《名古屋议定书》正式生效。中药制药行业是我国对生物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最多的行业之一,目前中药资源仍以出口为主,《名古屋议定书》的生效整体有利于规范我国中药资源的管理。但同时,《名古屋议定书》生效对我国香料产业(东南亚)、冬虫夏草(尼泊尔)、甘草(西北亚)、玛咖(秘鲁)等相关产业带来影响。如何利用好《名古屋议定书》趋利避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重点。 (二)绿皮书发布旨在促进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利用 1、促进中药资源绿色可持续利用的意义 促进中药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利用,是保障我国生态安全的需要。大量野生中药资源生长分布于极端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如青藏高原、西北干旱沙漠等地区,这些地区的野生中药资源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在导致中药资源灭绝的同时,也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此外,一些中药材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如果操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复试真题及导师简介

2016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复试真题及导师简介 中药学院专业名称:1008Z1中药资源学 研究方向 年份 招生 人数 导师姓名 考试科目 招生类别 学历层次 备注 2014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中药综合 普通统招 硕士研究生导师: 林瑞超、刘勇、孙志蓉、李卫东、侯俊玲、魏胜利、张子龙

基础医学院硕导名单 序号专业代 码 招生专业 硕导姓 名 性 别 学位职称研究方向 1100521中医养生康复学周俭女医学 硕士 教授中医营养 序号专业代 码 招生专业 硕导姓 名 性 别 学位职称研究方向 1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赵宗江男医学 博士 副教 授 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制研 究 2张丽女医学 硕士 教授中医中药的免疫调节机理 3司银楚男医学 博士 副教 授 中医药防治脑病机理的基础研究 4杨学智女医学 学士 研究 员 诊法的现代生物学基础;药物经皮吸收的机 理 5张宇忠男医学副教中医药防治休克的机制研究;中药复方毒理

博士授病理学研究 6王谦女医学 博士 副教 授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和肾病的机理研究 7潘彦舒女医学 博士 副教 授 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 8华茜女医学 博士 副教 授 中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分子机理研究;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筛选细胞平台的建立 10唐炳华男医学 硕士 教授中药与肺纤维化 11赵丕文女医学 博士 副教 授 妇科常用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 12李海燕女医学 博士 副教 授 方药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中医诊发的现代 研究 13刘振权男医学 博士 副教 授 中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中药毒 理学研究 14张前女医学 博士 副研 究员 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调控作用 15钟相根男医学 博士 副教 授 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分子机制研究 16费宇彤女医学 博士 副研 究员 17邓秀兰女医学 硕士 副教 授 中药防治代谢系统疾病的机制和物质基础 研究 18李健男医学 博士 副教 授 中医药防治肝脏疾病作用的机理;中药抗氧 化的分子机理;有毒中药的安全性评价 19李彧女医学 博士 副研 究员 中医药抗多器官纤维化研究 20郭健女医学 博士 副教 授 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机制以及中医药的干预 作用和机制

中药养护学考试A卷优选稿

中药养护学考试A卷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

2、下列哪项属于影响药品化学稳定性的因素() A.熔化性 B.水解性 C.挥发性 D.风化性 3、药品储存的基本原则是() A.按包装大小储存 B.按批号储存 C.分类储存 D.按进货时间储存 4、药品养护的基本原则有() A.分区分类 B.正确堆垛 C.预防为主 D.安全消防 5、温度计在使用时要根据出厂检定证上的订正值进行订正。温度计使用()年后,为避免在使用时出现新的误差,应将温度计送专门机构(如气象局)进行校正。 A.一年 B.两年 C.半年 D.三年 6、磷化铝熏蒸法在严格密封的条件下进行,正库用药量是() A.每立方米2-4片 B. 每立方米3-6片 C. 每立方米5-8片 D. 每立方米10-15片

7、同一药品同一规格但不同生产企业的药品,SFDA发给() A.同一药品批准文号 B.不同的药品批准文号 C.不发药品批准文号 D.禁止生产 8、药品发生变异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库房不符合要求 B.温湿度过高 C.避光不严 D.药品的结构 9、需要防潮的药品不包括()。 A.阿司匹林片 B.硫酸阿托品 C.含碘喉片 D.甘油栓 10、糖浆剂保管养护的关键在于() A.防霉败 B.防沉淀 C.防变色 D.防潮 11、珍贵药材着火应选用:( ) A.泡沫灭火机 B.干冰灭火机 C.干粉灭火机 D.浇水 12、药材仓虫的亚致死高温区为:() A.8~-4?℃ B.40~50℃

C.0~-2℃ D.-4℃以下 13、零货称取库(区)应为:(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橙色 14、菌藻类饮片水分应控制在:() A.5-10% B.7-13% C.6% D.3-5% 15、极薄片的厚度要求为:() C.1mm以下 16、货物的存放要离墙离地,货位间都必须留有一定距离,以能执行先进先出的发料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垛与柱间距不少于50厘米 B.库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少于200厘米? C.水暖,散热器,供热管道与货垛的距离不少于30厘米

中药鉴定学试卷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试卷(1)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性状鉴定: 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3.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4.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5. 挂甲:牛黄加水调和,涂于指甲上,将指甲染成淡黄色,习称挂甲。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 2.样品检定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用的(B ) A.2倍数 B.3倍数 C.4倍数 D.5倍数 E.6倍数 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D) A.根及根茎类中药 B.全草类中药 C.果实种子类中药 D.皮类中药 4.根头部有“狮子盘头”之称的药材是(B) A. 太子参 B. 党参 C. 明党参 D. 南沙参 E. 北沙参 5.皮类中药粉末镜检不应有(D) A. 石细胞 B. 结晶 C. 纤维 D. 导管 E. 油室碎片 6. 大黄根茎横切面具有(A) A.星点 B.云锦状花纹 C.朱砂点 D.车轮纹 7.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 A.人参 B.甘草 C.黄连 D.黄芪 8.番泻叶和大黄粉末遇碱试液显(B) A.蓝色 B.红色 C.绿色 D.紫色 E.黄色 9.小茴香果实的分泌组织为(B) A.油细胞 B.油管 C.油室 D.树脂道 E.蜜腺 10.条痕为红色至褐红色的矿物类中药是(C) A. 磁石 B. 自然铜 C. 朱砂 D. 雄黄 得分评卷人

中药资源学题目及其答案(刘炳荣)

1、试述中药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中药资源寻找的主要途径 主要内容: 1.中药资源分布状况和优势定点的调查与分析,及栽培、病虫害防治和中药生产、加工、开发、品质评价以及中药制剂提取加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的研究。 2.中药资源保护、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开发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高级专门的研究。 3.研究人员通常可供职于中药制药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各级中医药学校、中药经营管理部门、医院、药品检验与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或研究。 途径:利用文献资料、民间医药信息和民族药资料 参照古医书查明药材的产地然后实地考察 寻找类似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开发新药、寻找新药。 2、简述糖、蛋白质、黄酮类、生物碱的生理作用。 糖:生理功能供给能量。糖类的最主要的功能是糖类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分解反应后,释放大量的能量,可供生命活动之用。主要是葡萄糖,构成体质。糖类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糖是神经和细胞的重要物质。控制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体内脂肪代谢需要有足够的糖类来促进氧化,糖类具有辅助脂肪氧化的抗生酮作用。摄入体内的糖类释放的热能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与保肝解毒。糖类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⑤增强食品风味 蛋白质:生理功能构造人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修补人体组织: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 4、白蛋白: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及体液平衡。 5、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6、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 7、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 8、激素的主要原料。具有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性 9、构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氨等 10、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 11、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黄酮类: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VP样作用,能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通透性,可用作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辅助治疗剂。 2) 扩冠作用;芦丁 3 )降血脂及胆固醇;木犀草素 2 抗肝脏毒作用:水飞蓟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肝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多种中毒性肝损伤 3 抗炎芦丁等 4 抗菌及抗病毒作用:黄芩素 5解痉作用:1)异甘草素、大豆素等解除平滑肌痉挛 2)大豆苷、葛根黄素等葛根黄酮类可缓解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3)杜鹃素、川陈皮素、槲皮素、山柰酚、芫花素、羟基芫花素等还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 6 雌性激素样作用大豆素等异黄酮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7.泻下作用如中药营实中的营实苷A有致泻作用。 8. 清除人体自由基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易氧化成醌类而提供氢离子,故有显着的抗氧特点。另外还有降血脂、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癌、抗突变等作用活血化瘀中药学上划分为四类(1)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等主要治疗血瘀气滞痛证(2)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鸡血藤等主要

中药养护学考试A卷

期末考 试 2013-2014第二学期 《 中药养护学 》 试卷(A 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容填写清楚; 考试形式:闭卷 中药养护学试题(A)卷 分)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应按经营规模设置相应的仓库面积,大型企业不 ) 、下列哪项属于影响药品化学稳定性的因素( ) 熔化性 B.水解性 C.挥发性 D.风 、药品储存的基本原则是( ) 按包装大小储存 B.按批号储存 C.分类储存 D.按进货 、药品养护的基本原则有( )

A.分区分类 B.正确堆垛 C.预防为主 D.安全消防 5、温度计在使用时要根据出厂检定证上的订正值进行订正。温度计使用()年后,为避免在使用时出现新的误差,应将温度计送专门机构(如气象局)进行校正。 A.一年 B.两年 C.半年 D.三年 6、磷化铝熏蒸法在严格密封的条件下进行,正库用药量是() A.每立方米2-4片 B. 每立方米3-6片 C. 每立方米5-8片 D. 每立方米10-15片 7、同一药品同一规格但不同生产企业的药品,SFDA发给() A.同一药品批准文号 B.不同的药品批准文号 C.不发药品批准文号 D.禁止生产 8、药品发生变异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库房不符合要求 B.温湿度过高 C.避光不严 D.药品的结构 9、需要防潮的药品不包括()。 A.阿司匹林片 B.硫酸阿托品 C.含碘喉片 D.甘油栓 10、糖浆剂保管养护的关键在于() A.防霉败 B.防沉淀 C.防变色 D.防潮 11、珍贵药材着火应选用:() A.泡沫灭火机 B.干冰灭火机 C.干粉灭火机 D.浇水 12、药材仓虫的亚致死高温区为:() ~-4℃~50℃~-2℃ D.-4℃以下 13、零货称取库(区)应为:()

中药养护

中药养护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中药贮存养护技术和中药贮存质量变化规律,防止中药变质,保证中药质量,确保中药安全、有效的一门学科。养护—是指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中药质量上的完好! 保管—是指保证中药数量上的准确 冷库(2℃~10℃)、阴凉库(不高于20℃)、常温度(0℃~30℃)。 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中药的养护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继承传统的养护方法第二阶段中药仓库较普遍地开展了仓库温湿度管理第三阶段主要表现在近年来新项目新技术不断应用到中药仓贮养护中 中药贮存养护的目的意义:①保证中药安全有效;②确保中药商品贮存安全;③降低损耗; ④保证市场供应;⑤促进流通顺畅迅速;⑥促进中药商品生产标准化;⑦提高应急能力。储存与养护要求分类,按属性要进行“六分开”,即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特殊药与一般药;性质相互影响、易串味的药品与其他药品;外用药与其他方法服用的药品均要分开保管。 七专放:即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危险品、不合格品、退货药品、有冷藏或阴冷藏的药品等7种专库储存。 气调养护的原理:是人工降低贮藏中药材周围的氧含量,提高N2、CO2等气体含量;使害虫窒息死亡,使霉菌和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药物的生理活性降低,从而达到保鲜、防霉、杀虫的目的。 第二章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1.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有内因(中药自身因素)和外因(外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①内因:中药化学成分及其性质、含水量、细菌污染情况等。 ②外因: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生物因素(真菌、害虫、鼠害)、化学因素。 2.中药所含.水分、生物碱、苷类、鞣质、淀粉、黏液质、油脂、挥发油、色素等与中药质量变异的关系。 中药仓库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要求 温度要求达到冷贮温度(8℃以下)及凉爽温度(15℃以下)两种程度。 中药保管要求相对湿度75%以下为宜。 四、按商品性质分类 1、普通中药库 2、特殊中药商品库 1)细贵药材库2)毒剧药品库3)危险品仓库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保管分类 1.易生虫类药材,这类药材一般都含有淀粉、脂肪及糖类。集中存放便于集中力量防治害虫,做到突出工作重点,效果更佳。 2.易霉变的中药材集中存放便于采取通风、去潮去霉措施。 3.易泛油中药材集中保管,便于控制阴凉、通风、干燥的库存条件。 4.易潮解的中药材如矿物类药材,集中保管便于创造干燥、通风的保管条件。 5.易发生气味散失的中药材如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集中贮存便于采取密封措施,防止气味散失。 6.易变色中药材如花类或叶类,集中存放便于采取避光措施 商品入库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方案(最新)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X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X-X年)》、《X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X-X年)》有关精神,切实做好我县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摸清中药资源分布,助力脱贫攻坚,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落实X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任务的通知》(国中医药办科技函〔X〕X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具体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野生药用植物(重点品种样方和一般品种样线调查)、人工种植药用植物、中药材流通市场、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等工作任务。 二、组织机构及职能 成立X县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县中医院为普查工作依托单位: 组长:X 副组长:X 成员:X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县域内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组织协调和实施;具体组织和协调县域人力资源,在专家指导下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及时听取普查队工作汇报,充分利用普查成果发展县域中药资源产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卫计局,陈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具体

组织实施中药资源普查人员在县域内开展工作,提供办公场所及生命、财产安全保障。 三、工作任务 (一)确定中药资源普查目录。 按照“全省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中药资源目录”和“全省特色重点调查中药资源目录”,确定我县中药资源普查目录。 (二)人员培训。 由省普查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对所有普查队员、信息员进行普查技术规范、普查信息采集方法培训,使其掌握普查技术规范及信息采集、管理、上报等工作。 (三)普查工作。 重点调查药用植物,采集制作植物标本,收集信息,加工入药部位形成药材;一般调查药用植物,采集植物制作标本,收集信息;采集特色调查药用植物制作标本,入药部位加工形成药材;所有调查采集信息均应符合国家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定要求,并上传至中药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四、工作要求 根据国家要求,普查工作外业调查、栽培药材调查自X年3月至10月;内业整理自X年4月至12月;中药材市场、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自X年3月至12月。 (一)执行情况监督。 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督导工作,且督导不少于3次。省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省普查工作技术依托单位执行省级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