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对口升学-职高(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题库

中职对口升学-职高(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题库

中职数学 集合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给出 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 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 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

A.最大的正数

B.最小的整数

C. 平方等于1的数

D.最接近1的数

3.I ={0,1,2,3,4},M ={0,1,2,3} ,N ={0,3,4},)(N C M I =( );

A.{2,4}

B.{1,2}

C.{0,1}

D.{0,1,2,3}

4.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

A.{b }

B.{a,d }

C.{a,b,d }

D.{b,c,e }

5.A ={0,3} ,B={0,3,4},C={1,2,3}则 A C B )(( );

A.{0,1,2,3,4}

B.

C.{0,3}

D.{0}

6.设集合M ={-2,0,2},N ={0},则( );

A. N

B.M N

C.M N

D.N M

7.设集合 0),( xy y x A , ,00),( y x y x B 且则正确的是( );

A.B B A

B. B A

C.B A

D.B A

8.设集合 ,52,41 x x N x x M 则 B A ( ); A. 51 x x B. 42 x x C. 42 x x D. 4,3,2

9.设集合 ,6,4 x x N x x M 则 N M ( );

A.R

B. 64 x x

C.

D. 64 x x

10.设集合

B A x x x B x x A 则,02,22( );

A. B.A C. 1 A D.B

11.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共有( );

① x =2是022 x x 的充分条件 ② x≠2是022

x x 的必要条件 ③y x 是x=y 的必要条件

④ x =1且y =2是0)2(12

y x 的充要条件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设

共有则满足条件的集合M M ,4,3,2,12,1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42x Z x ;

2.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10,8,6,4,2 ;

3.{m,n }的真子集共3个,它们是 ;

4.如果一个集合恰由5个元素组成,它的真子集中有两个分别是B ={a,b,c },C ={a,d,e },那么集合A = ;

5.

,13),(,3),( y x y x B y x y x A 那么 B A ;

6.042 x 是x +2=0的 条件.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解答应写出推理、演算步骤.

1.已知集合A=

B A B A x x B x x ,,71,40求 .

2.已知全集I=R ,集合 A C x x A I 求,31 .

3.设全集I=

,2,3,1,3,4,322 a a M C M a I 求a 值.

4.设集合

,,02,0232A B A ax x B x x x A 且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M.

中职班数学 《不等式》测试题

班级 座号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32%)

1. 设2x -3 <7,则 x < ;

2. 5->0且

+1≥0 解集的区间表示为___ ______ ;

3. | x 3

|>1解集的区间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集合A = [2,4],集合B = (-3,3] ,则A ∩ B = ,A ∪B = .

5.不等式x2>2 x的解集为_______ _____;不等式2x2 -3x-2<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

6. 当X 时,代数式有意义.

二.选择题:(20%)

7.设、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引课】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印象 引入课题 【新授】 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于A”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或N*; (3) 整数集: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Z; (4) 有理数集: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Q; (5) 实数集: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R。 【巩固】 例1判断下列语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并说明理由 (1) 小于10 的自然数的全体;(2) 某校高一(2)班所有性格开朗的男生; (3) 英文的26 个大写字母;(4) 非常接近1 的实数。 练习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 由2,2,3,3构成一个集合,此集合共有4个元素; (2) 所有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3) 周长为20 cm 的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 (4) 如果a ∈Q,b ∈Q,则a+b ∈Q。 例2用符号“∈”或“?”填空: (1) 1N,0N,-4N,0.3N;(2) 1Z,0Z,-4Z,0.3Z; (3) 1Q,0Q,-4Q,0.3Q;(4) 1R,0R,-4R,0.3R。 练习2用符号“∈”或“?”填空:

最新职高(中职)数学题库教学文案

职高(中职)数学题库 一、选择题: 1、集合{1,2,3}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 ) A 、3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2、已知sin α·cos α>0,且cos α·tan α<0,则角α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不等式4-x 2<0的解集是………………………………………………( ) A 、{}22-<>x x x 且 B 、{}22-<>x x x 或 C 、{}22<

(完整word版)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下册复习题.docx

第六章:数列 1. : (1) 已知数列 {a n } 的通 公式 a n =2n-5,那么 a 2n =( )。 A 2n-5B 4n-5 C2n-10 D 4n-10 ( 2)等差数列 -7/2, -3, -5/2, -2, ·第 n+1 ( ) A 1 ( n 7) B 1 (n 4) C n 4 D n 7 2 2 2 2 (3)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已知 S 3=36 , a 2=( ) A 18 B 12 C 9 D 6 (4)在等比数列 {a n 2 5 8 ) } 中,已知 a =2 , a =6, a =( A 10 B 12 C 18 D 24 2.填空 : ( 1)数列 0, 3, 8, 15, 24,? 的一个通 公式 _________________. ( 2)数列的通 公式 a n =( -1) n+1 ? 2+n, a 10=_________________. ( 3)等差数列 -1, 2, 5, ? 的一个通 公式 ________________. ( 4)等比数列 10,1, 1 , ?的一个通 公式 ______________. 10 3.数列的通 公式 a n =sin n , 写出数列的前 5 。 4 4.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 a 1=2, a 7=20 ,求 S 1 5. 5.在等比数列 { a n } 中, a 5= 3 , q= 1 ,求 S 7. 4 2 6. 已知本金 p=1000 元,每期利 i=2% ,期数 n=5,按复利 息,求到期后的本利和 7. 在同一根 上安装五个滑 ,它 的直径成等差数,最小与最大的滑 直径分 120 厘米与 216 厘米,求中 三个滑 的直径 .

职高(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题库

中职数学 集合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给出 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 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 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 A.最大的正数 B.最小的整数 C. 平方等于1的数 D.最接近1的数 3.I ={0,1,2,3,4},M ={0,1,2,3} ,N ={0,3,4},)(N C M I =( ); A.{2,4} B.{1,2} C.{0,1} D.{0,1,2,3} 4.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 A.{b } B.{a,d } C.{a,b,d } D.{b,c,e } 5.A ={0,3} ,B={0,3,4},C={1,2,3}则=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6.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7.设集合{}0),(>=xy y x A ,{} ,00),(>>=y x y x B 且则正确的是( );

A.B B A = B.φ=B A C.B A ? D.B A ? 8.设集合{}{} ,52,41<≤=≤<=x x N x x M 则=B A ( ); A.{}51<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下册复习题

第六章:数列 1. 选择题: (1)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5,那么a 2n =( )。 A 2n-5 B 4n-5 C 2n-10 D 4n-10 (2)等差数列-7/2,-3,-5/2,-2,··第n+1项为( ) A )7(21-n B )4(2 1-n C 42-n D 72-n (3)在等差数列{ a n }中,已知S 3=36,则a 2=( ) A 18 B 12 C 9 D 6 (4)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2=2,a 5=6,则a 8=( ) A 10 B 12 C 18 D 24 2.填空题: (1)数列0,3,8,15,24,…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1)n+1?2+n,则a 10=_________________. (3)等差数列-1,2,5,…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4)等比数列10,1, 10 1,…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 3.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sin ,4πn 写出数列的前5项。 4.在等差数列{ a n }中,a 1=2,a 7=20,求S 1 5. 5.在等比数列{ a n }中,a 5=43,q=2 1-,求S 7. 6. 已知本金p=1000元,每期利i=2%,期数n=5,按复利计息,求到期后的本利和 7. 在同一根轴上安装五个滑轮,它们的直径成等差数,最小与最大的滑轮直径分别为 120厘米与216厘米,求中间三个滑轮的直径.

第七章:向量 1. 选择题: (1)平面向量定义的要素是( ) A 大小和起点 B 方向和起点 C 大小和方向 D 大小、方向和起点 (2)--等于( ) A 2 B 2 C D 0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零向量和任何向量平行 B 平面上任意三点A 、B 、 C ,一定有AC BC AB =+ C 若)(R m m ∈=,则// D 若2211,e x e x ==,当21x x =时,= (4)设点A (a 1,a 2 )及点B (b 1,b 2),则的坐标是( ) A (2211,b a b a --) B (2121,b b a a --) C (2211,a b a b --) D (1212,b b a a --) (5)若?=-4,||=2,||=22,则<,>是( ) A ο0 B ο90 C ο180 D ο 270 (6)下列各对向量中互相垂直的是( ) A )5,3(),2,4(-== B )3,4(),4,3(=-= C )5,2(),2,5(--== D )2,3(),3,2(-=-= 2. 填空题: (1)BC CD AB ++=______________. (2)已知2(+)=3(-),则=_____________. (3)向量,的坐标分别为(2,-1),(-1,3),则b a +的坐标_______, 23+的坐标为__________. (4)已知A (-3,6),B (3,-6),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三点A (3+1,1),B (1,1),C (1,2),则<,>=_________.

职高数学试题及答案

1.如果log3m+log3n=4,那么m+n的最小值是( ) A.4 B.4 C.9 D.18 2.数列{a n}的通项为a n=2n-1,n∈N*,其前n项和为S n,则使S n>48成立的n的最小值为( ) A.7 B.8 C.9 D.10 3.若不等式|8x+9|<7和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相同,则a、b的值为( ) A.a=-8 b=-10 B.a=-4 b=-9 C.a=-1 b=9 D.a=-1 b=2 4.△ABC中,若c=2a cosB,则△ABC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5.在首项为2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中,最接近1的项是( ) A.第三项 B.第四项 C.第五项 D.第六项 6.在等比数列中,,则等于( ) A. B. C.或 D.-或- 7.△ABC中,已知(a+b+c)(b+c-a)=bx,则A的度数等于( ) A.120° B.60° C.150° D.30° 8.数列{a n}中,a1=15,3a n+1=3a n-2(n∈N*),则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乘积是负数的是( ) A.a21a22 B.a22a23 C.a23a24 D.a24a25 9.某厂去年的产值记为1,计划在今后五年内每年的产值比上年增长10%,则从今年起到第五年,这个厂的总产值为( ) A.1.14 B.1.15 C.10×(1.16-1) D.11×(1.15-1) 10.已知钝角△ABC的最长边为2,其余两边的长为a、b,则集合P={(x,y)|x=a,y=b}所表示的平面图形面积等于( )

A.2 B.π-2 C.4 D.4π-2 11.在R上定义运算,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x成立,则( ) A.-1<a<1 B.0<a<2 C.-<a< D.-<a< 12.设a>0,b>0,则以下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13.在△ABC中,已知BC=12,A=60°,B=45°,则AC=____. 14.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3y的最大值为____. 15.《莱因德纸草书》(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道这 样的题目:把100个面包分给五人,使每人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多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少的两份之和,则最少1份的个数是____. 16.设,则数列{b n}的通项公式为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2分)△ABC中,a,b,c是A,B,C所对的边,S是该三角形的面积,且 . (1)求∠B的大小; (2)若a=4,S=5,求b的值.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八章和第九章

数学竞赛二年级试卷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 在正方体ABCD-A ’B’C’D’中,与棱AA ’异面的直线共有几条( ) A.4 B.6 C.8 D.10 2.已知直线()021:1=-++y x a l 与直线()0122:2=+++y a ax l 互相垂直,则实数 a 的值为( ) A. -1或2 B. -1或-2 C. 1或2 D. 1或-2 6.如果直线ax +2y+2=0与直线3x -y -2=0平行,则a 等于 ( ) A .-3 B .-6 C .2 3- D .3 2 3. 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从这4张卡片中随机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 A.13 B.12 C.23 D.34 3.. 正方体ABCD-A ’B’C’D’中,异面直线CD ’和BC ’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 A.45° B.60° C.90° D.120°

C C' D D'B' A' A B 、已知直线ax+by+c=0)0(≠abc 与圆x 2+y 2=1相切,则三条边长分别为|a|、|b|、|c|的三角形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 钝角三角形 D 、不存在 67. 直线a 是平面α的斜线,b 在平α内,已知a 与b 成60°的角,且b 与a 在平α内的射影成45°角时,a 与α所成的角是( ) A.45° B.60° C.90° D.135° 5. 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8. 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H ,,, 分别为1AA ,AB ,1BB ,11B 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 GH 所成的角等于( ) A.45° B.60° C.90° D.120° 9. 已知两个平面垂直,下列命题 ①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任意一条直线; ②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 ③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④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3 B.2 C.1 D. αb a O C B A A F D B C G E 1B H 1 C 1D 1A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 (3) 1.1.1 集合的概念 (3)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7)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一) (11)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二) (15) 1.1.4 集合的运算(一) (18) 1.1.4 集合的运算(二) (23) 1.2.1 充要条件 (26) 1.2.2 子集与推出的关系 (30) 第二章不等式 (33) 2.1.1 实数的大小 (33) 2.1.2 不等式的性质 (37) 2.2.1 区间的概念 (41) 2.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45)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 (49)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 (52) 2.2.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56) 2.3 不等式的应用 (59) 第三章函数 (62) 3.1.1 函数的概念 (62)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67) 3.1.3 函数的单调性 (71) 3.1.4 函数的奇偶性 (75) 3.2.1 一次、二次问题 (80) 3.2.2 一次函数模型 (83) 3.2.3 二次函数模型 (87) 3.3 函数的应用 (92)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95) 4.1.1 有理指数(一) (95) 4.1.1 有理指数(二) (99) 4.1.2 幂函数举例 (104) 4.1.3 指数函数 (108) 4.2.1 对数 (113) 4.2.2 积、商、幂的对数 (116)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120) 4.2.4 对数函数 (123)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127) 第五章三角函数 (130)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章测试题

集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给出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④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 D.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 A.最大的正数 B.最小的整数 C. 平方等于1的数 D.最接近1的数 3.I ={0,1,2,3,4},M={0,1,2,3},N={0,3,4}, M C ) (N I

A.{2,4} B.{1,2} C.{0,1} D.{0,1,2,3} 4.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A.{b } B.{a,d } C.{a,b,d } D.{b,c,e } 5.A ={0,3} ,B={0,3,4},C={1,2,3}则 =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6.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7.设集合{}0),(>=xy y x A ,{},00),(>>=y x y x B 且则正确的是( ); A.B B A = B.φ=B A C.B A ? D.B A ? 8.设集合{}{},52,41<≤=≤<=x x N x x M 则 =B A A.{}51<

D.{}4,3,2 9.设集合{}{},6,4<=-≥=x x N x x M 则=N M ; A.R B.{}64<≤-x x C.φ D. {}64<<-x x 10.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共有( ); ① x =2是022 =--x x 的充分条件 ② x≠2是022 ≠--x x 的必要条件 ③y x =是x=y 的必要条件 ④ x =1且y =2是0)2(12=-+-y x 的充要条件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42x Z x ; 2.{m,n }的真子集共3个,它们是 ; 3.如果一个集合恰由5个元素组成,它的真子集中有两个分别是B ={a,b,c },C =

中职升高职数学试题及答案:套

中职 升高 职招 生: 考 试 数学试卷( 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 岀一个正确的答案。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3 分,共24分) 1、设集合 A {0,5} B {0,3,5} , C {4,5,6}, 则 (BUC)I A ( ) A. {0,3,5} B. {0,5} C {3} D. 2、命题甲: a b 命题乙:w 3 b , 甲是乙 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下列各函数中偶函数为( ) A. f(x) 2x B. f (x) 2 x C . f(x) 2x D. f (x) lo g 2 x 1 4、若 COS 2, (0,-),则 sin 的值为 ( ) A.返 B. — C. 2 3 2 D. 73 5、已知等数比列{a n },首项a 1 2,公比 :q 3, 则前4项和 S 4等于( ) A. 80 C. 26 D. -26 6、下列向量中与向量 r a (1,2)垂直的是 ( ) A. b (1,2) B. b (1, 2) C. r b (2,1) D. b (2, 1) 7 、 直线x y 1 0的倾斜角的度数是 ( ) A. 60 B. 30 C. 45 D. 135 8 、 如果直线a 和直线b 没有公共点,那么 a 与b ( ) A. 共面 B. 平行 C. 是异面直线 D 可能平行, 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 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分) 9 、 在 ABC 中 , 已知 AC=8,AB=3, A 60 贝U BC 的长为 2 10、函数f (x ) log 2(x 5x 6)的定义域为 11、 设椭圆的长轴是短轴长的 2倍,则椭圆的离 心率为 _______________ 1 9 3 12、 (X 一)9的展开式中含X 3的系数为 X 参考答案 中职升高职招生考试数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 岀一个正确的答案。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3 16分) 9. 7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1.1集合的概念 知识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 课时安排:2课时. 1.2集合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真子集的概念.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1) 知识目标:(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2)会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交集与并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 教学难点: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2)

知识目标:(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2)会求集合的补集. 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补运算. 教学难点: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 课时安排:2课时. 1.4充要条件 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2)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 课时安排:2课时.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目标:⑴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⑵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能力目标:⑴了解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⑴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2.2区间 知识目标:⑴掌握区间的概念;⑵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

职高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题库完整

集合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给出 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 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 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 A.最大的正数 B.最小的整数 C. 平方等于1的数 D.最接近1的数 3.I ={0,1,2,3,4},M ={0,1,2,3} ,N ={0,3,4},)(N C M I =( ); A.{2,4} B.{1,2} C.{0,1} D.{0,1,2,3} 4.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 A.{b } B.{a,d } C.{a,b,d } D.{b,c,e } 5.A ={0,3} ,B={0,3,4},C={1,2,3}则=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6.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7.设集合{}0),(>=xy y x A ,{} ,00),(>>=y x y x B 且则正确的是( ); A.B B A = B.φ=B A C.B A ? D.B A ? 8.设集合{}{} ,52,41<≤=≤<=x x N x x M 则=B A ( ); A.{}51<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期末考试附答案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期末考试附答案 ( 考试内容:第三、第四、第五章)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学校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答案填入后面表格中,否则不得分) 1.设集合{}{},52,41<≤=≤<=x x N x x M 则=B A I ( ); A.{}51<

中职升高职数学试题及答案:套

中职升高职数学试题及 答案:套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中职升高职招生考试 数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设集合 {0,5}A =,{0,3,5}B =,{4,5,6}C =,则() B C A =( ) A.{0,3,5} B. {0,5} C.{3} D.? 2、命题甲:a b =,命题乙:a b =, 甲是乙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下列各函数中偶函数为( ) A. ()2f x x = B.2()f x x =- C. ()2x f x = D. 2()log f x x = 4、若1cos 2α= ,(0,)2 π α∈,则sin α的值为( ) A. 2 5、已知等数比列{}n a ,首项12a =,公比3q =,则前4项和4s 等于( ) A. 80 C. 26 D. -26 6、下列向量中与向量(1,2)a =垂直的是( ) A. (1,2)b = B.(1,2)b =- C. (2,1)b = D. (2,1) b =- 7、直线10x y -+=的倾斜角的度数是( ) A. 60? B. 30? C.45? D.135? 8、如果直线a 和直线b 没有公共点,那么a 与b ( ) A. 共面 B.平行 C. 是异面直线 D 可能平行,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 、在ABC ?中,已知 AC=8,AB=3,60A ?∠=则BC 的长为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第一章集合教案

1.1.1 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2. 初步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3.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问题教学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分析、归纳,形成概念. 【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导入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 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 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 印象. 引入课题. 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 新课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 (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 (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师:每个例子中的“全体” 是由哪些对象构成的?这些对 象是否确定? 你能举出类似的几个例子 吗?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 出问题如下: (1) 集合、元素的概念是如 何定义的? (2) 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 系为何?是用什么符号表示 的?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 什么? (4) 集合的分类有哪些? (5) 常用数集如何表示?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梳 从具体事例直观 感知集合,为给出集 合的定义做好准备. 老师提出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学,培 养自学能力,提高学 生的学习能力. 检查自学、梳理 知识阶段,穿插讲解 1

新课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 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 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 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 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 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 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 a,b,c,…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 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 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 于A”.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 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 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 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 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 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 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 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合,记作N+或N*; 理本节课知识,并强调要注意的 问题. 教师要把集合与元素的定 义分析透彻. 请同学举出一些集合的例 子,并说出所举例子中的元素. 教师强调:“∈”的开口方 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教师强调集合元素的确定 性.师:高一(1)班高个子同学 的全体能否构成集合? 生:不能构成集合.这是由 于没有规定多高才算是高个子, 因而“高个子同学”不能确定. 教师强调:相同的对象归入 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 一个元素. 请学生试举有限集和无限 集的例子. 师:说出自然数集与非负整 数集的关系. 生: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 是相同的. 师: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 括数0. 解难点、强调重点、 举例说明疑点等环 节,使学生真正掌握 所学知识. 2

中职数学考试题库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2016级数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纲 一、填空题 1. 集合{-1,0,1}的子集的个数是 . {}{}{}{}{}{}{}{}. 1,0,11,01,10,1101:1,01-8 ----、 、、、、、、的子集有,解析:集合答案:φ 2. 集合{a,b,c,d}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15 d c b d c a d b a c b a d c d b c b d a c a b a d c b a d c b a 、 、、、、、、、 、、、、、、的真子集有解析:集合答案:φ 3. A={1,3,5},}4,2,1{=B ,则=?B A ,=?B A . {}{} )(),(5,4,3,2,11取所有元素取共同元素解析:,答案:B A B A ?? 4. }31|{A <<-=x x ,}2|{>=x x B ,则=?B A ,=?B A . {}{}1,3x 2x -><

6. “0322=--x x ”是“1-=x ”的 条件.答案:必要条件 ". 1""032""1""032"1,303222212-=?=---=≠=---===--x x x x x x x x x x φ因此,的解为:解析: 7. “0>>b a ”是“b a >”的 条件.答案:充分条件 ” “”“” “”解析:“b a b a b a b a >≠>>>?>>π00 8. 已知,0< 1)0(,>∴<b a 则()()55+-b a 0.答案:< ) (0)5)(5(0 5,05-5,5异号相乘小于零解析:<+-∴<+>∴-<>b a b a b a Θ 10. 点(2,5)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答案:(2,-5) 解析:关于x 轴对称y 值相反. 11. 点(3,-2)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答案:(-3,2) 解析:关于原点对称x 和y 值都相反. 12. 函数6x y =是 函数.(奇、偶)答案:偶 ) ()()()2(),(16 6 x f x x x f R x R x R ==-=-∈-∈定义域满足)定义域为解:(

职高中职数学上册题库

集合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给出 四个结论: ①{1,2,3,1}就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 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就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 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就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就是 ( ); A 、只有③④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①② D 、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就是( ); A 、最大的正数 B 、最小的整数 C 、 平方等于1的数 D 、最接近1的数 3、I ={0,1,2,3,4},M ={0,1,2,3} ,N ={0,3,4},)(N C M I =( ); A 、{2,4} B 、{1,2} C 、{0,1} D 、{0,1,2,3} 4、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 A 、{b } B 、{a,d } C 、{a,b,d } D 、{b,c,e } 5、A ={0,3} ,B={0,3,4},C={1,2,3}则 A C B )(( ); A 、{0,1,2,3,4} B 、 C 、{0,3} D 、{0} 6.设集合M ={-2,0,2},N ={0},则( ); A 、 N B 、M N C 、M N D 、N M 7、设集合 0),( xy y x A , ,00),( y x y x B 且则正确的就是( ); A 、 B B A B 、 B A C 、B A D 、B A 8、设集合 ,52,41 x x N x x M 则 B A ( ); A 、 51 x x B 、 42 x x C 、 42 x x D 、 4,3,2 9、设集合 ,6,4 x x N x x M 则 N M ( ); A 、R B 、 64 x x C 、 D 、 64 x x 10.设集合 B A x x x B x x A 则,02,22( ); A 、 B 、A C 、 1 A D 、B 11、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共有( ); ① x =2就是022 x x 的充分条件 ② x≠2就是022 x x 的必要条件 ③y x 就是x=y 的必要条件 ④ x =1且y =2就是0)2(12 y x 的充要条件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设 共有则满足条件的集合M M ,4,3,2,12,1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42x Z x ;

中职升高职数学试题及答案(1-5套)

中职升高职招生考试 数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设集合{0,5}A =,{0,3,5}B =,{4,5,6}C =,则()B C A =( ) A.{0,3,5} B. {0,5} C.{3} D.? 2、命题甲:a b =,命题乙:a b =, 甲是乙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下列各函数中偶函数为( ) A. ()2f x x = B.2 ()f x x =- C. ()2x f x = D. 2()lo g f x x = 4、若1cos 2α= ,(0,)2 π α∈,则sin α的值为( ) A. 2 B.3 C. 2 5、已知等数比列{}n a ,首项12a =,公比3q =,则前4项和4s 等于( ) A. 80 B.81 C. 26 D. -26 6、下列向量中与向量(1,2)a =垂直的是( ) A. (1,2)b = B.(1,2)b =- C. (2,1)b = D. (2,1)b =- 7、直线10x y -+=的倾斜角的度数是( ) A. 60? B. 30? C.45? D.135? 8、如果直线a 和直线b 没有公共点,那么a 与b ( ) A. 共面 B.平行 C. 是异面直线 D 可能平行,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在ABC ?中,已知AC=8,AB=3,60A ? ∠=则BC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 10、函数2 2()log (56)f x x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设椭圆的长轴是短轴长的2倍,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__ 12、9 1()x x +的展开式中含3 x 的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中职升高职招生考试数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 7 10. (,1) (6,)-∞-+∞,也可以写成{1x x <-或6}x > 11. 2 12. 8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