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速阅读4答案

快速阅读4答案

快速阅读4答案
快速阅读4答案

第四册

I. DCAB

II.1.但是新墨西哥州东北部地区地势较高,具有形成旋转式暴风雨的一切地理特征,这种暴风雨被称作“超级暴风雨”, 它有可能最终形成最强劲的龙卷风。

2.能行驶的道路非常有限, 地形以山为主,山脉阻挡了雷达的扫描,这给我们追踪正在形成的风暴带来了困难。

3.但这一切已经毫无意义,我们一直监视风暴不停地旋转,最终却没有形成龙卷风。因此,我们没有获得任何科学数据,看到的却是美丽壮观的风暴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上。4.在形成龙卷风的条件已经成熟的那几天里,可能会有多股强劲的风暴可以成为追逐的目标,最终决定追逐哪一股风暴有时纯属偶然。

Key to the Reading-Skill Exercises

Extract 1

1.“yet”and “but”, showing contrast; “for”, indicating a reason; “in addition to”, additive;

“indeed”, restating an assertion.

2.All of them make the paragraph highly cohesive

Extract 2

CB

2

I, CDDA

II. 1. 他回忆到,他很小的时候夜间常常躺在床上,想像生命会怎样终结、什么是虚无、为什么死亡是无法改变的。

1.随着美国进一步走向多民族化,对人的本性产生了新的认识,进而影响到我们原有的个人观点。

2.我们对涉及人类本性的问题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以及对犯罪、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处理方式。

3.即使是弗洛伊德也相信:为了平衡其(动物)本能和文明社会的要求,人类能超越其纯动物性的存在。

4.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人类没有道德选择的自由,需要的是设计者来创造一个完美的环境规范人的行为,那么,我们就能创造一个完美的社会。在《活尔等第二》一书中,斯金纳对此进行了描述。

3

I.CDAA

II.1.他当时33岁,我4岁,他有力的大手一把握住我细小的双臂,轻而易举地把我扛上肩头,使我能居高临下地看到我想看到的一切。

2.但是,对一个生活在二战后的小男孩来说,父亲就像一个具有神秘力量和威力的神,超乎凡人之上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3.每天晚上他下班回来以后我们都会练习握手。戴着克利夫兰印弟安球队的旧帽子的我,蹒跚地跑向身材高大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地同他握手,直到能够所得很紧。

4.第二年,我的狗被车压死,我感到悲痛难忍。这时,父亲来到我身边,用他有力的双臂抱着我,陪我一起流泪,告诉我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但是,我总是不明白,一辆超速行驶

的汽车没能及时刹车怎么也算是自然而然的事。

4.

I.ACBC

Key to the Reading-Skill Exercises

The ancient Egyptians were masters of preserving dead people’s bodies by making mummies of them. In short, mummification consisted of removing the internal organs, applying natural preservatives inside and out, and then wrapping the body in layers of bandages. And the process was remarkably effective. Indeed, mummies several thousand years old have been discovered Their skin, hair, teeth, fingernails and toenails, and facial features are still evident. Their diseases in life, such as smallpox, arthritis, and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are still diagnosable. Even their fatal afflictions are still apparent: a middle-aged king died from a blow on the head; a child king died from polio.

5

I. CBCA

II. 1. 从理论上来说,青少年们到15岁就可以申请学习驾照,而按照新的申请程序,也不过是再多加六个月,他们就可以拿到正式驾照。

2.然而,在拿到学习驾照之前,这些青少年必须完成驾驶员学习课程。由于很多学校不能为15岁以下的学生提供这样的课程,因此,结果只能将他们获得正式驾照的时间往后推;在很多情况下,青少年年满或即将年满17岁时才取得正式驾驶员资格。

3.那些孩子们现在正面临坐牢的命运,同样重要的是,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他们的恶作剧导致一个无辜者的死亡。

4.这一举措使得青少年们在获准独自驾车之前能有机会在父母的指导下练习驾车技术。5.但是,这些孩子的命运将掌握在像其父母一样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一个毫无经验、易出事故的青少年驾驶员手中,对此,父母们应该感到欣慰。

6.

I.ACAD

II.1.但他们(政治家们)不清楚的是,越来越多的老人,比如50岁以上的人,将不会像以前的全职雇员那样从上午9点工作到下午5点,他们将以各种全新的方式—如作为临时工、兼职人员、特殊事务顾问等—加入到劳动力队伍中。

2.信息技术虽然只是未来社会的诸多新特征之一,但它已经产生了重大作用:使知识得以快速传播,送到每个人手上。

3.在20世纪,制造业中的非技术性体力劳动者是主要的社会和政治力量,而在未来几十年中,知识技术人才将成为社会的—也许也是政治上的—主要力量。

4.在未来的大公司里,尤其是跨国公司里,高层管理者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平衡两方面相互矛盾的经营需要:一是公司短期和长期的经营业绩的需要,二是公司的各种关系—如顾客、股东、知识型雇员以及社区等的要求。

7.

I.DACA

II.1.他处于公司无形的控制之下,而且如果他对得起自己的薪水的话,那么他虽然人在外奔波,心里装的却是公司总部。

2.比如,要是你以为由于面试是在校园里进行,招聘人员就期望你的举止打扮像个学生,那你会大吃一惊的。

3.招聘人员在大约办到你面试5—10 分钟前,先打发走你之前的求职者,就如何如置他/她记下几点看法,然后他拿起你的简历或资料(这是你事先提交的)……

4.如果你从他身边无精打采地走过,像个动辄就要打架的大汉,他是不会对你有好印象的。他会认为你在工作中可能就是这样的懒散。

Key to the Reading-Skill Exercises

1.Because they indicate only where people get “most” of their news, not how much news they actually get.

2.A, Newspapers readers have more control over content.

B. Television viewers obtain less information than newspapers readers

C. Television news receives less attention from its audience than a newspaper does.

3. C

8.

I. BCAC

II.1.开车上下班是丹作为电脑网络工程师的新生活中已经学会忍受的小烦恼之一,但它显然不像在衣阿华零度以下的冬天里走一英里路去上学那样的令人沮丧。

2.也许斯滕伯格的悲观看法可以谅解的:在美国,25岁的中学退学男生平均一年挣不到25000美元。而他们那些有中学毕业文凭的同学只挣约31000美元,相当于有工程学位的大学毕业生的起点工资。

3.不过,作为丹的母亲,爱丽思.哈曼斯说退学不能保证有好工作,“你不可能不劳而获。

丹尼尔掌握了很多知识以后才开始工作的。”

4.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第一代公民,不是改行过来的人。他们天生就熟悉其语言和方法。

9.

I.BBCC

II.1.他以自己自信的举止、考虑周全的行为以及高大强壮的体魄而为所知并受尊重。2.虽然白狗餐馆是一家买卖—有自身的经营任务、效益目、一百多名雇员及四百万的年营业额—但它保持着一种乐趣。

3.《喀斯科湾周报》一下子发表了好几则重要的新闻报道,报纸发展得很快。

4.我有一份梦想中的工作,因为我开始只有应付某一题材的知识,但我一边干一边学到了很多东西。

10.

I.CCAD

II.1.在这个国家,我的身材跟女人的差不多,而这些美国男人则个个魁梧高大。虽然英

语是他们的母语,可他们即使相互谈话时也说得慢条斯理。

2.我不想对他这种男孩子气冲动过于严厉,因为我自己小时候也发现这种冲动能给人带来满足,更何况我就要与他一起做一件我在孩提时代做过的事。

3.那时,我儿子就像任何一个十岁孩子一样,沉迷于周六上午卡通片里超级英雄和各种高科技形式的善与恶的大冲突中。

4.“哦,不!”我儿子使劲地喊了起来。一瞬间我还以为他读懂了我的心思,理解了我的感受。可当我抬头看他时,他正指着他那白色的旅游鞋头处。

Key to the. Reading-Skill Exercises

In the first tow paragraphs, the authors review some controversial arguments concerning death penalty. In the third paragraph, they offer their own idea about it: death penalty is necessary although it is a kind of evil thing to do. Following this argument, they distinguish two kinds of murders, pointing out that the second kind of murder should be punished with death penalty. I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authors cite some statistics, attempting 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urder rate and the impos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They conclude their argument by restarting that death penalty should be reestablished to protect the lives of innocent people.

Thus, the italicized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serves to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The other italicized sentences express the author s’ideas about death penalty, clearly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in favor of the introduction of death penalty.

11.

I.BCBD

II.1.我为父母的决定而自豪,并将此此作为证据嘲弄我兄弟们,声称我是家中最聪明的孩子,在学习上比他们有出息。

2.我们都看过电视里的新闻报道,看到警察穿着防暴服护送黑人学生穿过充满敌意、嘲笑的人群去各地的白人中学和大学。但不知什么原因,我父母觉得不必为迈普中学的情况担忧。3.每天乘汽车回家带给我的是另一种恐惧。通常有一帮白人男孩,他们上校车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为了寻衅打架。我对他们害怕得要死。

4.我委妒忌他们,因为我拿不出我在迈普中学有乐趣的故事来与他们的故事相比。我品味着平时晚上在家的每一分钟,然后用周末的时间来鼓起勇气,重新面对迈普中学。

5.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一切与过去教给我的是非观念真是有着天壤之别。在去迈普中学上学之前,我对某个人曾有过的怨恨只是他的某种做法得罪过我。

12

I 1.A 2.B 3.B 4.D 5.D 6.A

II 1. 如果下个星期五衣服又会变脏,那么星期六在洗衣店花掉大半天时间又有何意义?

2.当夫妇双方过于忙碌以至于无暇顾及生活中的细节时,婚姻中的嫡退便显而易见了。

3.然而困难之处在于生育一个婴儿需要许多能量。同时,一棵树长成也需要能量。无序之路毫不费力,创造之途充满艰辛。

4.生活中的不顺与意外几乎注定了一个接一个的磕磕撞撞将会任意改变我们的人生道路,使我们偏离原来的方向。

13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D 2.A 3.C 4.B 5.C

II. 1. 因为知道马拉德夫人患有心脏病,在告知她丈夫的死讯时要特别小心,语气尽量委婉。

2. 许多妇女听到类似的消息慧泉然不知所措,无法接受这种打击,但她却没有如此。

3. 一种疲倦感传遍了全身,使她瘫坐到扶手椅上,这种疲倦感似乎触及到她的灵魂。

4. 她开始辨认出那种正在逼近并意在控制她的东西,极力想用自己的意志力击退

它,但却发现自己像自己纤细白皙的双手一样孱弱无力。

5. 男人和女人都认为自己有权将个人意志强加给对方,但是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强权

意志能不断盲目地压制与她。

Key to the reading-skill exercises

1.B

2.A

3.C

14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 B 2.C 3.C 4.A 5.D

II. 1. 然后,经济衰退来了,孩子出生了,我们的生活走入了背运阶段,随后汽车和家用电器修理费用以及看病的费用就成了问题。

2. 艰苦的日子也给我们上了很有价值的一课:物质财富不能给人幸福。我们虽然都

会机械地背诵这样的箴言,但却很少有人真正相信它。

3. 他们也偶尔到朋友家看电视,当看到某人被打脸的场景时,他们会感到惊恐,对

这样的残忍和暴力感到恐惧。

4. 这些做法给了我灵感,使我写出了最早的几篇文章,文章在杂志上登载,圆了我

想成为自由撰稿人的梦。我认为,选择用无限的资金购买厨房用具这样的题目写作文,发表起来会更难一点。

15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B 2.A 3.C 4.D

II. 1. 常听人说,父亲希望儿子成为他们感到自己成不了的那种人,但是,在我看来,反之也是一样。

2. 为了保护母亲,我会编造一些故事,我会想像母亲是秘密结婚,不知道什么原因

一直没公开。就好像有某个人,比如某个铁路公司的总裁,或一名国会议员,娶了我的母亲,他本以为自己的妻子已经死了,结果证明她还活着。

3. 有时父亲仰泳,这时他用他的大手握着我的手,将它放到他的肩膀上,让我搂着

他。

4. 我偶然能看到他的脸,然后又是一片黑暗,风雨交加。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从没

有过的感觉。

5. 我似乎突然清醒了,脱离了那个小学生的世界,不再为父亲感到羞耻。

16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A 2.D 3.B 4.C 5.A

II. 1. 在分析和模拟你的大脑的每一个区域时,你可以通过一个按键,使刚刚复制的大脑区域和摹本交替显示,以确定摹本的精确度。

2. 莫罗维克的想法是一劳永逸地办理完人寿保险:大脑的内容一旦被拷贝下来,就

可以很容易地被制成多个备份件,这些备份件可以储藏于世界各地,使你能够进行各式冒险活动,而不用担心自己会变老或死亡。

3.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和日本,我同那里的研究者进

行了交谈,虽然他们中有些人认为下载(心智)还需要好几代的时间,但是有些人却认为通过机器人来实现永生的做法将成为现实,这种做法似乎受着人们长生不老的内心愿望的驱使。

4. 希利斯的串联机器不像其他计算机一样有一个强劲的中央处理器,它是由64,000

个小处理器组成的网络,在原理上——虽然不是在尺寸上,相当于大脑的400亿个神经元处理单元组成的网络。

5. 像其他人一样,我也喜欢自己的身体,但是,如果让我在下在进入电脑并且还能

思维与死亡之间选择,我肯定选择能思维,即使这台电脑被置于房间内的某个角落。

Key to the reading-skill exercises

The writer’s attitude is best expressed in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which is the usual place where an argument is concluded. In this sentence, the writer makes it clear that other sources of energy than nuclear power should be used. Therefore, the answers to the first and third questions should be A and C. before reaching his conclusion, the writer presents those argument both in favor of and against the use of nuclear power, and compare and contrast those argument: he seems to side with the opponents. While exemplification and casual analysis are also employed, they are used only locally. Therefore the answer to the second question should be B.

17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A 2.B 3.D 4.C 5.B

II. 1.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只告诉我一些必要消息,而应该由我来告诉他们更多消息,这就是他们花三美元请我来的原因。

2. 原来,在当时的那个月份,在这个孩子上学的那个学校里有孩子染上了白喉,显

然,我们都想到了孩子染上白喉的可能性,但谁也没有提及此事。

3. 在其后的争斗中,他们变得越来越可鄙,感到更加颓废、疲倦,而她近乎疯狂的

愤怒当然也与时俱增,对我的恐惧使她竭力反抗。

4. 她的父亲竭尽了全力,他块头很大,但是这毕竟是他的女儿,他对她的行为感到

羞愧,然而又怕伤着她,这使得他就在我几乎成功的时刻松开了手。我真想宰了他。

5. 但是,他又害怕她可能染上了白喉,于是又告诉我接着来,虽然他自己都快要晕

过去了,而她的母亲则在我们后面走来走去,不时地举起手臂又放下来,忧虑和痛苦之情溢于言表。

18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A 2.B 3.D 4.B 5.C

II. 1. 随着美国一边倒的阶级斗争进入最新阶段,雇主们着手监视雇员的工作行为,包括每次使用计算机或工作时间抽空上厕所这样的小事,甚至刺探他们的私事和休闲活动。

2. 从对低收入阶层最近进行的一系列新闻调查中,我吃惊地发现:管理者经常把雇

员之间最无害的交谈看作是具有潜在煽动作用的活动。

3. 你也不可能指望自己的基因不为人所知,越来越多的雇主现在使用基因测试方

法,将那些携带有缺陷的基因,可能导致昂贵医疗费用的疾病—如亨廷顿疾病—的工作申请者排斥出去。

4. 根据战后的社会契约原则,就业意味着直接用工作换取工资,但是,工作场所这

些欺压雇员的做法,标志着远远背离了这个原则。

5. 但是,从短期来看,工人的流动性——加之工会的软弱——意味着:对于(雇主)

专横的权势,在工作场合几乎或根本不存在任何持续的抗衡力。

19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D 2.B 3.D 4.B

II. 1. 他对她一无所知,只知道首先是因为她,他才在看到第二架飞机在一街区外撞穿南塔楼时没有转身逃跑,是因为她,但数十名满身灰尘的男男女女从他身边跑过时,他却朝世贸中心跑去。

2. 他们俩有公共的强烈信仰,都有歌唱方面的天赋和爱好,都十分喜欢白玫瑰,他

们在过生日和特殊场合都是互送白玫瑰。

3. 当一个与你如此亲近的人在那天死去了,你知道自己本可能在那儿却实际没在那

儿,这不会使你心里感到舒服些。

4. 他开始是作为一个感恩节宴会的志愿协调员,后来又组织了一次未受世贸中心灾

难影响的数百名儿童举行的玩具免费赠送活动,最后受雇成为全职的助理社工,帮助那些因恐怖袭击而失去工作和亲人的人。

Key to reading-skill exercises

1.A

2.C

3.B

4.C

5.B

20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C 2.D 3.C 4.B

II. 1. 但是尽管进了很大努力保持他们的正常运作,但在9.11事件的超常压力下,纽约地区和华盛顿特区的传统语音电信系统——有线的和无线的——都承受着过重的负荷。

2. 就好比超高速公路的一条车道只容许一辆车通过,这条线路即使此刻无人在说话

也专用于通话。

3. 从9.11事件得出的一个教训是:为了能在任何灾难面前保持一个有效的通讯系

统,我们应该将因特网作为一个重要网络加以促进和保护,鼓励私有部门并利用公有部门的资源使其更快速、更可靠、更普遍、更好地与其他媒体结合。

4. 恐怖分子虽然没有将我们的通讯网络作为直接攻击的目标,但这些网络是他们攻

击的民主资本主义体制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1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D 2.A 3.C 4.C

II. 1. 在那段令人兴奋的战后日子里,由于美元的坚挺,在国内住不起豪华酒店、吃不起昂贵饭馆的人,可以旅行到国外享受这些快乐。

2. 由于是来自一种快节奏的文化,对服务给予很高的期望,因此美国人会变得不耐

烦和傲慢自大。

3. 在雅典古老的普拉卡区,数十家露天咖啡管层叠排列在雅典卫城下,像一排摇摇

欲倒的多米诺骨牌,三个美国任何一个澳大利亚人边观看来自于多文化化背景的游客队伍,边谈论国家之间的差别。

4. 他们刚获得MBA学位不久,从事高科技工作,在这个日益缩小的世界里是热衷

于旅游的人。

22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D 2.C 3.C 4.D

II. 1. 我从长期的经历中发现,我赞美所有的国家却憎恨所有的政府,在国界处,耐心而能干的公务员们处理移民和海关事务,在这里,我的那种自然的无政府主义倾向表现得尤为突出。

2. 出境时没人要求我停下,而现在栅栏却放了下来。

3. 这个要求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盖世太保的敲门声可能产生的影响一样。它引起恐

慌、愤怒和负罪感,无论我是否做过坏事。

4. 但是政府会使你感觉很渺小、可悲,以至于你需要费很大劲才能重新建立起一种

自尊。

Key to the reading-skill exercises

1.C

2.B

3.D

4.C

23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B 2.D 3.B 4.A

II. 1. 沃尔登说,尽管各个年龄段中都有人在做长期旅行,但是领导者一趋势的是那些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他们一直都热衷旅行,但现在到了其人生的一个新阶段,有更多时间旅行了。

2. 许多人看着自己的父母辛苦工作一辈子,到临死前都没有机会享受自己的劳动成

果。

3. 对于这些旅行者中的许多人来说,旅程比目的地更为重要,接触新人比烈数出旅

游景点更为重要。

4. 不管有多么不舒服,背包徒步旅行仍然是一部分专职旅行者最喜欢的,即那些年

轻的、不甘安定的人。

24

Key to the exercises

I. 1.B 2.C 3.B 4.C

II. 1. 我原以为,从位于芝加哥湖边平地的梅格斯机场——即程序设计的飞行模拟器起飞的机场“起飞”,穿行于城市的摩天大楼之间,飞向我选择的任何目的地,会是非常好玩的。

2. 在一高清晰度的大电脑屏幕上,你会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极其逼真的利尔飞机驾

驶座舱,在黎明时分从大峡谷上低空飞过,远处可见闪电划过,同时听从引航员的命令,引导尼飞往弗拉格斯塔夫(旗杆城)机场。

3. 利用所有这些程序,你还可以具体设定你在任一飞行途中要经历的天气状况:云、

风、气流、雨。

4. 对于各州是如何拼接起来的,每个人都有清晰的概念,但是,从低空看到他们连成一片,低得可以分辨出聚集在草原上的每个农舍,但又高得足以看清河流和山脊蜿蜒于城乡之间,这与看地图是大不一样的。

为了能顺利上传,在此增加一句废话。

语文阅读理解阅读技巧及解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阅读技巧及解题技巧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 1、弄清原文、题干、正确答案项和干扰项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处理原文、题干、正确答案项和干扰项之间的关系,能使自己的思路和文章作者思路相一致,才能较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结构脉络、作者的语气态度,人物的性格特征、事情的来龙去脉,使顺利解题水到渠成。 2、注意积累生活素材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人情风俗、生活方式知识。 当前的阅读理解选材越来越注重现代化、多样化、知识化和生活化,内容贴近生活,蕴涵着丰富的世界各国文化背景知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交际性,常常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前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情趣和对人、对自然的态度及与世界的交流,就体裁而言,也涉及到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只有通过大量阅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短文,才能不断增强快速捕捉、掌握信息的准确度,也能提高面对较长篇幅阅读材料的心理承受能力。 3、重视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加强锻炼跳读、略读、扫读等阅读技巧。

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方法是:初读文章-- 看题目--查读文章找依据--初定 答案--三看文章找细节--推敲答案--四读文章--终定答案,其中综合了略读、跳读和查读等阅读技巧。 在第一遍阅读时,可用略读或跳读的方式阅读全文,不必注意细节或具体事实,只求对文章有一个总体印象,了解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基本观点,记住文中的信息方位。 接着,浏览题目再读文章,可以带着题目有的放矢地在文中圈圈划划、做标记,查找解答题目的依据,避免毫无目的地通读文章,许多局部性题目都可以通过原文中的一两句话直接找到答案。第三、第四次阅读主要是定度答案。 4、巩固、扩大并活用词汇(包括词组、短语和构词法),夯实语法知识 随着社会要求和教学要求的提高,生词和结构较为复杂的长句、难句在短文中和题目中经常出现,没有过关的语言知识,学生很难领会文章,审清题意。因此,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处理词汇、牢固掌握教学考纲中要求的各个语法项目、通过分析句子结构辨别意群及正确理解结构复杂的长句均是做好阅读理解的要素。 5、若是做回答问题时,先须把握全文整体意思,弄清文中的人物、发生的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前后逻辑关系及过程,然后再落笔定答案,有些文章的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四六级] 不得不看: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解题步骤

[四六级] 不得不看: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 解题步骤 作者:潇如风 我这篇帖子,同学们照着一步一步做就是了,老师们照着一步一步教就是了。 首先要明白:快速阅读的文章虽长(1200字,仔细阅读平均每篇330个字),但是从内容上说,大都是通俗易懂的说明文,没有学术色彩和思想深度;从语言上来说,遣词造句都比较简单。所以,根本没必要害怕。个人以为,快速阅读应该比仔细阅读更容易拿分。 具体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浏览Skim ( 0。5分钟–2分钟) 1.分析大标题(Brainstorm the Title)(5 –10秒)目的:调动脑细胞,主动预测文章内容。 官方样题Landfills 的分析思路:land + fill = 土地填埋,加了s, 可能指多处填埋场地。在不认识这个单词的情况下(汉译:垃圾填筑地),能想到这一层就算漂亮。 2006年12月真题Six Secrets of High-Energy People的分析思路:secrets:多数人不知道,一定新颖有趣;high-energy people 只能是指精力充沛的人,不可能是X战警。文章要告诉我们,那些人

为什么精力充沛,希望我们学习他们的秘诀。 2006年6月真题Highways的分析思路:为什么要修建公路?怎么修建?公路有哪些功能?存在哪些问题?一般说明文的写作结构都是如此:计划–成形–功能–问题。例如:联合国的起因–联合国的成立–联合国的运作–联合国的问题。 2.分析小标题(Tidy the Subtitles)(20 –25秒) 目的: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总体结构。 官方样题: Sub 1:How Much Trash Is Generated? 一看该段字数少,忽视 Sub 2:How Is Trash Disposed of? 关键字:处理 Sub 3:What Is a Landfill? 引进主题,字数增加,进入重点。推理:landfill 肯定是上面提到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 Sub 4:Proposing the Landfill Landfill由新信息变成已知信息。关键字:Proposing 计划、建议 Sub 5:Building the Landfill 关键字:Building 修建 注意:前一段讲计划,这一段讲修建,联系紧密,可以合并 Sub 6:What happens to Trash in a Landfill? 关键字:What happens;字数少,忽视 Sub 7:How Is a Landfill Operated? 关键字:Operated 如何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过去将来时 1.We made ____ clear when and where we ____ going to have the meeting. A.that; are B.it; are C.it; were D.that; were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我们弄清楚了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召开会议。这里it是形式宾语,真正的宾语是后面的从句;第二空谓语动词的时态根据主句的动词来确定,主句用了过去式,宾语从句也用过去式,故选C。 考点:考查代词及动词时态的用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代词是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语法项目,尤其是it的用法多,并且还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在平时反复的练习中巩固掌握它的用法。动词的时态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考生必须会理解不同时态的用法。 即学即练:At the shop, they wanted to show me all the dresses, but I was interested only in ________ in the window. A. this B. that C. it D. the one 解析:D。the one替代the dress. 2.—The plane is leaving right now,but Jim hasn’t arrived yet. —Well,he said he________here on time. A.came B.would come C.can be D.will be 【答案】B 【解析】 【详解】 考查时态。句意:——飞机马上要起飞了,但是吉姆还没有到.——他说过他会准时到这儿。由答语可知应用过去将来时,故选B。 3.Nowhere else, as Tim said, _____ except to the small garden in the backyard after school. A.he has gone B.he did go C.had he gone D.would he go 【答案】D 【解析】

四年级阅读理解汇总

学科:英语年级:小四学员:周焕能任课教师:郑洁琼 授课时间: 2015年 5月23日星期六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 第 X17-18课时 (一)这个人重要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以至于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辞职。 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个人,你会留下来吗?”他回答“:当然,这工作我很喜欢。但是我恨透了那个家伙,只要他在那里一天,我便觉得有如芒刺在背,只能离开。”“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被我这么一问,他顿时哑口无言。 一位老师将学生分组,12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学生请求老师给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 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 老师同意了他的要求,不过老师问道:“这个组的其他成员你也讨厌吗?” 学生说:“不会啊,都挺喜欢的。” 老师说“:那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 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 老师说“:但是10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对立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你生命的重心。 这样的结局,你愿意吗? 1.标题中的“这个人”指的是 2.“他”为什么选择离职? 3.写老师将学生分组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4.“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能用本文的例子来说明吗? 5.读完全文,你觉得“他”会不会做出新的选择?要说明理由。 6. 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遇到一个不喜欢或讨厌的人A B 形容坐立不安,像忙和刺在背上一样。() C 两者对立,像水和火一样不相容。() (二)卖爆米花的少年 有一个少年,他兄弟姊妹七个,父母虽努力工作,但日子过得还是非常艰辛。没办法,父母决定带着他们回老家生活。没想到途中渡船遇险沉没,少年全家获救了,可他们仅有的那一点财产却都化为乌有。回到家乡,少年上了小学。中午,别的同

大学英语四级快速阅读技

2017年大学英语四级快速阅读技巧 2017年大学英语四级的3个试题特点 大学英语四级的试题特点1. 题干中的细节信息往往反映文章的主旨和段落主题。通过快速地阅读题干中的若干细节信息,考生可以迅速了解原文的主旨大意。 大学英语四级的试题特点2. 题干提供的细节信息中往往暗含一些说明文或议论文所必需的逻辑关系,考生可以利用这种关系预先对一些表达进行排序,这对于解答信息匹配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英语四级的试题特点3. 提干提供的信息表达中通常包括如下三类:能够指示开头段的词,如overview, introduction, initiation, main idea, definition 等;能够指示结尾段的词,如future, solution, conclusion, suggestion, summary 等;能够帮助考生回原文定位的特殊词,如rate, ration, proportion, percentage, number, figure, statistical demographics 等。 4.有些试题题干中的细节信息往往会和原文的其他某一题目联系密切,考生可通过先解答原文的其他题目来获得解答题目的线索和提示性信息。 2017年英语四级快速阅读的6个解题技巧 快速阅读的解题技巧(1) 判定词性时可以重点分析动词的时态,即哪几个是一般时,哪几个是过去时又或者是过去分词。 因为根据样题,它对考生不做选项改写要求,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时态对应的原则,给自己进一步缩小选择范围。

如果选项中出现指代词时,往往该选项不能放在首句,要注意指代成立的条件。 快速阅读的解题技巧(3) 如果选项中出现一组反义词时,往往有一个是干扰选项,它注重考察的是对于文章框架结构的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整篇文章的语境色彩。 快速阅读的解题技巧(4) 如果选项中出现一组近义词时,往往也有一个是干扰选项,它注重考察的是词汇的精确理解,要求考生分析清楚其细微的区别。 快速阅读的解题技巧(5) 如果选项为连词时,要关注上下句内在的逻辑关系。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因果,并列平行,递进,强对比,前后意思一致等。 快速阅读的解题技巧(6) 要有总体观,不必按顺序作题。先把自己最有把握的词选出,然后删除该选项,为吃不准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2017年快速判定英语四级文章主题3个技巧 快速判定主题的技巧(1) 读文章时重点关注文章的首段和首末句。按照西方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写作习惯,他们惯用的是演绎法:即文章一开始先扔出自己的核心观点,然后具体一步步论证。 根据统计,每一段的第一句、第二句和最后一句话为本段的主题句的概率分别为50%、20%、20%,三句话成为主题句的概率超过九成,当然也就成为我们阅读的重中之重。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万能公式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 第一部分:词语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及文章含义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二、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句子 一、句子分析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修辞的分析: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不同修辞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A、比喻、拟人 作用: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B、排比 作用: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C、设问 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对比 作用:强调了……突出了…… E、反复 作用:强调了……加强语气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一般现在时 1.I would be happier if you did more studying while you are free, but you ___________. A.don’t B.didn’t C.wouldn’t D.weren’t 【答案】A 【解析】 如果你空闲时多学习学习我会很高兴,但是你不这样做。But为转折连词,前后时态应该一致,would为虚拟语气一般现在时态,所以but后面应为一般现在时。 2.An incre ased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certain other gases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______ global warming. A.contributing to B.contribute to C.contributes to D.to contribute to 【答案】C 【解析】 句意:地球大气层中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分析可知An increased concentration为句子的主语,谓语动词应用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故选C。 3.I must say he reads very well, and I shouldn’t be surprised if he ______ acting for a living one day. A.had taken up B.would have taken up C.have taken up D.takes up 【答案】D 【解析】考查时态语态。句意:我得说他读得很好,如果有一天他以演戏为生的话,我也不会感到惊讶。根据时间状语one day可知是表示将来的意思,if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的意思,故选D。 4.——Have you seen my e-mail about our TESL project? ——Yes. Luckily I checked my e-mails yesterday. Normally I _______my e-mail box for days. A.haven’t opened B.didn’t open C.hadn’t opened D.don’t open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一般现在时。句意:—你看到我发的关于我们TESL项目的邮件了吗?—看到了。幸好昨天我查看了邮件。一般来说,我连续几天不开邮箱。 考点:一般现在时及其被动式 5.My parents in Hong Kong. They were born there and have never lived anywhere else.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5篇)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 1.《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狠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刚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难到、难道)你一点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哀求道:“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一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毫、豪)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1.在括号里选留一个正确的词,把不正确的划去。(4分) 2.请把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保留原句意思)(4分) 3.文中加粗词语“要是”,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请写出两个(句子意思不变(4分) 4.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剧痛()哀求()发火() 5.用下列词语造句。(4分) 有气无力—— 简直—— 6.作者怎样三次写山羊头部的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

2.题目: 我的家乡在黄河故道边。黄河故道沉沙多,沙丘连绵不断,像一座座小山包似的。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常常光着脚,在沙丘之间奔跑。脚踩在那柔软的细沙上,就像踩在棉被上一样舒服。但是,春天的沙是万万没有这样温顺的。春天风大,那些沙便借了风的威力狂奔乱舞起来,家乡也就是漫天黄沙,对面看不清人。那时候我以为可恶的风是树带来的,每当漫天风沙,就天真地想,要是把树都砍了,风就不会再刮了吧?长大后才知道,恰恰只有树才能挡住风沙。从那开始,家乡便开始大量的栽树,不仅仅房前屋后,而且连小路旁边沙丘上到处都栽上了树。那些树密密麻麻,不计其数。后来,树长大了,村子和村子之间只能听见鸡鸣和狗叫的声音,却望不见村子上空的袅袅炊烟。 那时候我们跟大人走村串亲,调皮的孩子会爬到树上,在树枝上行走,从这个村子到那个村子可以脚不沾地。爬树是我的看家本领,不管多么高大的树,我会很轻松地爬上去。那时候也不知道爱护鸟类,到树上掏鸟窝抓鸟蛋是家常便饭。 家乡的树多,每年冬天来临之际,枯枝落叶遍地,拣回家后一年的柴草问题就解决了。树林更是孩子们的乐园,每天放学以后,我们就会在林间穿行嬉戏。春天,我们到树林里捉黑老麻虫。黑老麻虫傍晚时分就会从沙土里钻出来,爬到刚刚长出嫩叶的树枝上,一串串的,我们就捉来放进瓶子里,带回家喂鸡。那时候我们都期盼着鸡多下蛋,因为那是我们上学的资本。夏天,我们在林间穿行,满头大汗捉知了,谁捉到一只知了,就快活得大喊:“我捉到一只啦!”晚上,尤其是有月亮的晚上,我们在树林中捉迷藏。月光如银,树影摇曳,我们欢乐清脆的笑声常常惊飞树上栖息的鸟儿。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儿时林中嬉戏的情景却常常出现在梦里。如今,故乡的沙丘也变成了旅游景点。我曾经陪伴远方的客人去游玩,向他们讲述我童年在这里留下的快乐,他们一个个都听得如痴如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8分) ⑴文中的“不计其数”具体指,和“不计其数”表示同样意思的另一个词是。 ⑵“如痴如醉”的意思是客人们一个个都听得如痴如醉的原因是。 2.“村子和村子之间只能听见鸡鸣和狗叫的声音,却望不见村子上空的袅袅炊烟”这句话可以说明。(3分) 3.短文第二、三自然段写了儿时在树林中几件有趣的事,分别是:(8分)

大学英语四级快速阅读技巧

大学英语四级快速阅读技巧 15分钟做完,先看小标题(现只看2-3个,多了也记不住),再通过1-7 小题的题干的名词、动词找出原句来做, 特别注意: 做题顺序,先看文章标题,直到文章主要内容,然后看第一小题,在小题部分的定位词先圈出来,在回原文找。找到第一小题后,再看第二小题。看一个题,作一个;不要把文章看完再做题,或题看完再读文章。 特别注意:比较容易定位的词是: A. 不能用中心思想词定位,因为整篇文章都说的是它。 B. 时间、数字、地点、大写字母的单词容易定位。 C. 比较长,难的名词容易定位,好找。 D. 定位词找2-3个就行,多了也记不住。最好是位置不同的两个词。 一般判断N0和NG的标准如下: NO题: (l)信息与原文相反 (2)将原文信息张冠李戴 (3)将原文中不确定的或未经证实的内容作为正确的或客观的来表述 (4)改变原文的条件、范围、频率、可能性等 NG题: (l)无中生有 (2)以个别代替整体,即将原文所举例子的特殊现象推广为普遍现象 (3)随意比较原文中提到的两个事物 (4)将原文具体化,即题目中涉及的范围小于原文涉及的范围 (5)原文中作者或某个人物的目标、目的、愿望、誓言等内容,在题目中作为客观事实陈述 Promote Learning and Skills for Young People and Adults This goal places the emphasis on the learning needs of young people and adults in the context of lifelong learning. It calls for fair access to learning programs that are appropriate, and mentions life skills particularly.

历年高考语文阅读语文阅读理解

。。 . .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手法,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并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客观实在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英语四级快速阅读原文出处及答案(2011年12月)

What is Integrity? "Integrity" is defined as "adherence to moral and ethical principles; honesty."The key to integrity is consistency--not only setting high personal standards for oneself (honesty, r esponsibility, respect for others, fairness) but also living up to those standards each day. One who has integrity is bound by and follows mor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even when m aking life's hard choices, choices which may be clouded by stress, pressure to succeed, or temptation. What happens if we lie, cheat, steal, or violate other ethical standards? We feel disap pointed in ourselves and ashamed. But a lapse of integrity also affects our relationships w ith others. Trust is essential in any important relationship, whether personal or professional. Who can trust someone who is dishonest or unfair? Thus, integrity must be one of our most important goals. Risky Business We are each responsible for our own decisions, even if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has been undermined by stress or peer pressure. The real test of character is whether we can learn from our mistake, by understanding why we acted as we did, and then explorin g ways to avoid similar problems in the future. Making ethical decisions is a critical part of avoiding future problems. We must learn to recognize risks, because if we can't see the risks we're taking, we can't make responsi ble choices. To identify risks, we need to know the rules and be aware of the facts. For example, one who doesn't know the rules about plagiarism may accidentally use words or ideas without giving proper credit, or one who fails to keep careful research notes may

快速阅读4答案

第四册 I. DCAB II.1.但是新墨西哥州东北部地区地势较高,具有形成旋转式暴风雨的一切地理特征,这种暴风雨被称作“超级暴风雨”, 它有可能最终形成最强劲的龙卷风。 2.能行驶的道路非常有限, 地形以山为主,山脉阻挡了雷达的扫描,这给我们追踪正在形成的风暴带来了困难。 3.但这一切已经毫无意义,我们一直监视风暴不停地旋转,最终却没有形成龙卷风。因此,我们没有获得任何科学数据,看到的却是美丽壮观的风暴渐渐地消失在地平线上。4.在形成龙卷风的条件已经成熟的那几天里,可能会有多股强劲的风暴可以成为追逐的目标,最终决定追逐哪一股风暴有时纯属偶然。 Key to the Reading-Skill Exercises Extract 1 1.“yet”and “but”, showing contrast; “for”, indicating a reason; “in addition to”, additive; “indeed”, restating an assertion. 2.All of them make the paragraph highly cohesive Extract 2 CB 2 I, CDDA II. 1. 他回忆到,他很小的时候夜间常常躺在床上,想像生命会怎样终结、什么是虚无、为什么死亡是无法改变的。 1.随着美国进一步走向多民族化,对人的本性产生了新的认识,进而影响到我们原有的个人观点。 2.我们对涉及人类本性的问题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以及对犯罪、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处理方式。 3.即使是弗洛伊德也相信:为了平衡其(动物)本能和文明社会的要求,人类能超越其纯动物性的存在。 4.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人类没有道德选择的自由,需要的是设计者来创造一个完美的环境规范人的行为,那么,我们就能创造一个完美的社会。在《活尔等第二》一书中,斯金纳对此进行了描述。 3 I.CDAA II.1.他当时33岁,我4岁,他有力的大手一把握住我细小的双臂,轻而易举地把我扛上肩头,使我能居高临下地看到我想看到的一切。 2.但是,对一个生活在二战后的小男孩来说,父亲就像一个具有神秘力量和威力的神,超乎凡人之上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3.每天晚上他下班回来以后我们都会练习握手。戴着克利夫兰印弟安球队的旧帽子的我,蹒跚地跑向身材高大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地同他握手,直到能够所得很紧。 4.第二年,我的狗被车压死,我感到悲痛难忍。这时,父亲来到我身边,用他有力的双臂抱着我,陪我一起流泪,告诉我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但是,我总是不明白,一辆超速行驶

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阅读理解技巧(精华版5) 一、语文阅读解题步骤点拨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二、主要题型及解题套路 题型一:归纳段意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题型二:概括中心思想(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一、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1)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2)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3)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4)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5)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题型三:理解含义 (1)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2)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题型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题型五: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大学英语四级快速阅读技巧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快速阅读的答题技巧 一:测试目的 快速阅读,顾名思义,它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单位时间当中的阅读量,其实四级对速度的考查是近几 年一直延续的一种结果。在2002年的时候,我们四级阅读平均每一篇文章阅读量是284个单词,2003年6月,每篇文章阅读量是300个单词。2005年一月份和六月份,平均阅读量是320到333个单词。这说明 一点,四级考试委员会对阅读速度这个能力早就有一个延续性的逐步的提高。同时,在解答题目方面,快 速阅读并不强调一定要像精读文章那样通篇认真研究,相反,快速阅读题目更强调测试考生在实践语言环 境中查询有效信息的能力,这也反映出四六级考试试图提升考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改革方向。 二:测试形式 快速阅读要求考生在15分钟内完 成一篇1100字左右的文章和后面的10道题。前面7个题是判断正误(包括NOT GIVEN),后3个是填空题填根据阅读的理解,填三到四个单词(答案基本都是原文中出现的原词)。快速阅读的文章一般分为小标题+题目和无小标题+题目两种类型。这反映出四级考试从单纯的模仿托福的形式转向托福和雅思学习的融合。该题型需要通过略读和寻读法,乃至文章逻辑关系、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实现对随后的题目有效的判断和填写。 三:基本要求 1.快速阅读的文章基本都是专业题材的文章,很多考生可能会觉得很陌生,但是对于CET-4 的快速阅读开始来说,只要求考生对题目所提到的信息在原文中能够找到即可,只是有时需要简 单的同义词替换 2.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的能力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显得尤为重要 3.快速阅读要求考生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10-140词

英语四级真题快速阅读题

英语四级真题快速阅读题 Small Schools Rising This years list of the top 100 high schools shows that today, those with fewer students are flourishing. Fifty years ago, they were the latest thing in educational reform: big, modern, suburban high schools with students counted in the thousands. As baby boomers(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 came of high-school age, big schools promised economic efficiency. A greater choice of courses, and, of course, better football teams. Only years later did we understand the trade-offs this involved: the creation of excessive bureaucracies(官僚机构),the difficulty of forging personal connec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SAT scores began dropping in 1963;today,on average,30% of students do not complete high school in four years, a figure that rises to 50% in poor urban neighborhoods. While the emphasis on teaching to higher, test-driven standards as set in No Child Left Behind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better performance in elementary(and some middle)schools, high schools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seemed to have made little progress. Size isnt everything, but it does matter, and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a noticeable countertrend toward smaller schools. This has been due ,in part ,to the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which has

大学英语快速阅读3答案(全)

Keys Unit 1 Fashion and Trend In-Class Reading Passage I 1. N 2. N 3. N 4. Y 5. NG Passage II 1. following trends 2. fabrics 3. details 4. very contrasting colors 5. clashing After-Class Reading Passage I 1. C 2. B 3. D 4. A 5. C Passage II 1. D 2. C 3. A 4. B 5. D Unit 2 Dreams and Ambitions In-Class Reading Passage I 1. Y 2. N 3. Y 4. NG 5. N Passage II 1. getting used to 2. upset and depressed 3. The Confederacy 4. European 5. southerner white dude After-Class Reading Passage I 1. B 2. D 3. A 4. B 5. C Passage II 1. A 2. D 3. B 4. D 5. C Unit 3 Culture and Society In-Class Reading Passag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No 2. Y es 3. No 4. NG 5. Y es Passag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fun and festivity 2. dark continent 3. scheduled joy 4. lack of seriousness 5. stuff After-Class Reading Passag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A 2. D 3. C 4. B 5. D Passage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理解技巧新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技巧 一.测试目的 快速阅读,顾名思义,它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单位时间当中的阅 读量,其实四级对速度的考查是近几年一直延续的一种结果。同时, 在解答题目方面,快速阅读并不强调一定要像精读文章那样通篇认真 研究,相反,快速阅读题目更强调测试考生在实践语言环境中查询有 效信息的能力,这也反映出四六级考试试图提升考生实际应用能力的 改革方向。 二.测试形式 快速阅读要求考生在15 分钟内完成一篇1100字左右的文章和后面的 10 道题。前面 7 个题是判断正误(包括NG),后 3 个是填空题填根据阅读的理解,填三到四个单词( 答案基本都是原文中出现的原 词)。快速阅读的文章一般分为小标题+题目和无小标题+题目两种类型。该题型需要通过略读和寻读法,乃至文章逻辑关系、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实现对随后的题目有效的判断和填写。 三.基本要求 1. 快速阅读的文章基本都是专业题材的文章,很多考生可能会觉得 很陌生,但是对于 CET-4 的快速阅读开始来说,只要求考生

对题目所提到的信息在原文中能够找到即可,只是有时需要简 单的同义词替换。 2. 略读( Skimming)和寻读( Scanning )的能力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显得尤为重要。 3. 快速阅读要求考生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 110-140 词。 四.快速阅读方法 1.推测(prediction) 阅读正文前,就标题(如果有标题的话)来合理推测资料的 大概内容,也可在读了一段之后预测下段内容。这对快速理解和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以及推测出生词的词义范围有积极的意义。 2.读关键词句(key words and topic sentences) 在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学会抓主 要的词句,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从而正确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3.略读(skimming) 略读又称跳读 (reading and 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 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如同从飞机上鸟瞰(bird ’s eye view ) 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skimmer) 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 3000 到 4000 个词。

小学语文快速阅读之策略

小学语文快速阅读之策略 作者:杨海霞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知识的更新速度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快,各种信息浩如烟海,但人的精力和时间是一定的,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提升阅读效率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增加阅读量,快速阅读。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提升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从扫除阅读障碍、明确阅读目标、传授阅读方法以及开展局部快速阅读四方面对小学语文快速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速阅读;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迅速把握,最终实现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抑扬顿挫的唱读,有时为了让学生读通顺经常让学生点读,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逐字阅读的习惯并难以改变,进而形成不良的阅读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速度教学,清除不良的阅读习惯定势。对此,笔者总结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扫除阅读障碍,奠定速读基础 快速阅读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运用眼睛的视觉运动调动阅读感官的快速配合,将声读转化为视读,这样一来,阅读重点不再是认识字或词,而是以整篇课文作为阅读对象,对句子、段落甚至整页进行快速浏览,抓住重要的信息,相较于传统的从零到整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则是从整到零,而要实现这个目的,教师仍然要重视课文中基础字、词、句的基础教学,利用课本中的插图领略课文的写作意图,关注课文的整体解读,进而有效提升小学生阅读的速度。 例如,在《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使学生明确这是描写童年回忆的文章,结合教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如“拣、帮、糕、鲜、姿态、沉浸、即时”等,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工具书查询字音、字义,再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师检验学习成果,如教师可以根据词语或字的含义呈现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找到对应的词语,也可以出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将合适的字词填入其中,进而让学生深刻理解词义,熟练掌握读音和用法,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注意观察相关配图,对文章进行大致的浏览,进而概括课文描写的事。 二、明确阅读目标,提升阅读效率 阅读需要眼、口、心的密切配合,小学语文快速阅读同样如此,甚至要求更高。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学生只是眼睛在看、嘴上在读,但心却不知飞到哪里去,而心却是提升小学生阅读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