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琴台简介

古琴台简介

古琴台简介
古琴台简介

今天去游覽漢陽古琴台,因為這里是著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

中國人對``知音文化``有著深深的情結與向往.中國人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沒聽說過``人生有一豪宅足矣``或``人生有一億元錢足矣``.可見這``知己``或``知音``乃人生一項精神與情感的奢侈,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或可求而不可得.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位于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下圖:门额上的“琴台”二字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书。

下圖:古琴台的主体建筑“高山流水馆”。

下圖:伯牙遇子期.

下圖:“印心石屋” 石碑。这四个大字是道光皇帝亲笔提写.

下圖: 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

道光三年(即公元1826年)岭南才子宋湘束竹叶蘸墨书写,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宋湘是广东梅县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台,他在七十八岁那年,因眷恋琴台,前来一游,游后,他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吟诗。因当时随员未备大笔,即束竹叶代之。他饱蘸浓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如走龙蛇,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题壁诗。后人摹刻

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

下圖:古琴臺下月湖之濱,正在紀念一個偉大的日子.

附錄:俞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关于俞伯牙與鐘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動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的《列子·汤问》篇中。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俞伯牙一直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改日启程。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凉,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忽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奇。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找。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个衣服破旧的樵夫。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原来钟子期也是一个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为了测试一下子期的音乐素养,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第二支曲子叫“流水操”,其意在流水。奏罢,子期又赞道:“荡荡呼,若江河”。伯牙听了,急接子期上船入座,两人相谈甚欢,只觉相见恨晚,于是结成好友。临别时,两人约定来年相会,说完便挥泪分手。

第二年,俞伯牙按约前来,却久等不见钟子期,于是上岸寻至子期家中,方知子期已经病故了。子期的父亲告诉伯牙,子期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与伯牙的约定,并要将其安葬在和伯

牙论琴的地方,以待伯牙的到来。伯牙闻之,十分悲伤。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挥泪重弹“高山”、“流水”之曲,寄托哀思。他一边弹奏,一边吟哦:

摇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向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弹罢,伯牙举起七弦琴,狠狠的朝石头上砸下去,只听嗡嗡的一阵响,七弦琴粉身碎骨,琴片四处飞溅,跌入汉水之中,随着汉水流入了远方。伯牙从此终生不再鼓琴,以此来酬谢他的

“知音”。

10月6日上午,秋高气爽,我和航儿从美丽的月湖畔龟山脚下,拾级登上古琴台,只见翠绿青苔隐约忽现,一个古式圆门出现台阶尽头。就像寻幽探访一般,我们走进了幽深的院落。狭长的走廊,地面两旁满是绿得逼人眼的劲草,每一根都有一尺多长,就像恣意伸展的兰草一般,难得看到这么好的绿草,心里不由得有些喜悦。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继续往前,左右两旁,眼前身后,满是遒劲的松树和银杏,还有好些不知名的古树,也许,院落经历战火和当年北宋初建的样子早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这些荫翳蔽日的大树,却让人信服它们的生命真实和历史的悠久。

走廊过后是豁然开朗的庭院,庭院位于龟山山腰上,左侧正中,刻有道光皇帝钦赐的“印心石屋”几个金光闪闪大字,他借用佛语“心心相印”表达了对两江总督陶澍的肯定,盛赞陶澍尽忠职守的品德,是皇帝的知音!相传陶澍退官后隐居于此,每日与古琴台相伴,抚琴燃香,甚为高雅自在。也算一段佳话。庭院门口左边一侧,摆放着伯牙抚琴的汉白玉雕像,正印正了此处的主题:“古琴台”。这位传说中的音乐家,仰面调琴,若有所思,似在追忆,似在述说。环视一周,右侧有一院门通向另一个院落,里面依然是苍翠碧绿庭院深深的感觉。左前方是园林布局的经典画面:一笼竹子,一棵芭蕉,一座假山,山后面是一扇雕刻花纹的石窗,依稀可以看到亭台楼阁。正前方又是两节台阶,最上面刻着“琴台”二字,看来,古琴台的灵魂还在上面呢!

再往前走,继续拾级而上,沿路尽是宋朝、明清时代文人雅士的碑帖,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古代文人雅士到此游览观赏的境况,似乎听到了他们的吟诵之声,于是“穿越”到遥远的过去,眼前出现古琴台最有代表性的画面——

道光岭南雅士宋湘束竹叶蘸墨书写,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

也许,有更多来到古琴台拜谒伯牙、子期的人,是像我们这样虽然满怀敬意和理解,却无力书写华章以表心意的“白丁”。而米芾、宋湘这样的历代“鸿儒”,则提升了古琴台的内涵和魅力。对于后来者而言,看的不仅是龟山之上,月湖之侧的古琴台,也包括历代的碑文和石刻,是这些书写精美、文辞隽永的作

品,丰富了我们对“知音文化”的解读,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传统。宋湘的“壁诗”就是被评论家称为“诗书双绝”的佳作。

在这样充满情怀的状态下,我在抬头之间就看到了正对着门口的“琴台”碑文,一问方知,这正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作品,也是古琴台的镇台之宝,苍劲有力的笔触,似是书法家对古人的敬意。也许,时间可以洗去尘埃,但是,文人雅士惺惺相惜之谊却会亘古长存,就像这镌刻在石头上的大字,其笔力之深,就像是米芾在向这一对知音致敬!石刻所在是古琴台最高处,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高山流水”大殿,掩映于一颗“知音”古树之后,“知音”树从中间一分为二,就像两个人合抱在一起,大殿在秋日的早晨显得格外古朴美丽,蓝天之下,晨辉之中,墨色的屋顶画出流畅的线条,与高大遒劲的“知音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循着“高山流水”等古筝曲的琴音,我们走进大殿,原来,这里已经开辟成为古琴台博物馆。

环视馆内,满屋的横幅立轴,“春秋列国”、“高山流水”、“梅兰竹菊”,浸透着墨的芳香,馆内大堂右前方,一位老人正在播弄着古琴,在行走劳顿之后,这阵阵悠扬琴声,令人有“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感觉,纷繁复杂的情绪也顿时安静了下来。我和女儿立在他的身旁,一边翻阅着关于古琴台的书籍,一边欣赏着武汉书法家的画扇,突然发现有印章上的篆字不认识,询问工作人员,一位中年妇女指着弹琴的老人说,问我们馆长吧。

女儿上前,恭敬地问道:“馆长,请问这上面的篆字是什么意思啊?”馆长闻声,即轻抚古琴作收势状,琴声即悠然而至。“哦,这是“寄情”,你看这竹子寄托了画者的喜爱,文人爱竹,懂吗?小朋友。这个方印上刻的是“湘力何氏”,是画者的名字。”老人家娓娓道来,非常和蔼。

我这才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这位老者,中等个头,皮肤黝黑,精神矍铄,灰白稀疏的头发一丝不乱地往后梳着,有点丝丝缕缕皆可数的意思,西装革履的他显得很讲究,似是对生活比较有品位和追求的长者。老人家眼含微笑,讲起话来从容不迫语速和缓,交谈之间,拉开椅子,请我们坐下,慢慢聊。我有点受宠若惊,意外得到馆长的礼遇,和这位饱学之士交流,真是太难得了!

“你知道吗,钟子期并不是个樵夫,那是钱梦龙戏说的,那个时候“钟”姓就是皇帝赐给主管乐官的姓氏。试想想,若非家庭身世,从小耳染目濡,钟子期怎么能够听懂伯牙的琴音呢?可以这么说,钟子期是一个隐逸之士,忘情于山水,劳作于其间,当然能够与自然山水对话。子期从伯牙的琴声中悟到泰山之高、流水之长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馆长身体前倾,微蹙眉头,语含焦虑,希望我们能够了解历史的真相。在馆长看来,伯牙与伯乐、伯宗同是春秋时代“伯”姓的杰出代表,而非姓“俞”。与他们相关的典故分别是:伯牙鼓琴、伯乐相马、伯宗直谏(伯宗以“鞭之长,不及马腹”劝谏晋景公停止进攻秦国,后因直言遭人陷害被杀,成语“鞭长莫及”由此来)。

事实上,当我们开始追查历史的真相,好多“信仰”就会开始动摇。当我开始研究这些古人的故事,就发现,知音文化的发源地,也未见得就是现如今汉阳的古琴台,大量历史记载、诗词、传说、地名考都把知音源头指向湖北的石首市调关镇调弦口。这一点,照章回小说的说法先按下不表,以后再叙。

他告诉我们,旅游团来了,都要请他讲讲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看得出,他很享受这样的交流,愿意把流传千年的“知音文化”传播给每一个人,尤其是我女儿这样的年龄的孩子。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从馆长那里了解到“知音”的故事,也有慕名前来的商人想要和老馆长“套磁”,于是我们起身告别,临行前买下手工装订的书籍作为纪念,女儿怕打搅馆长与商人的谈话,没有按先前的意愿找馆长题字,只微微向老人家点头就准备离开,可是老人家却很热情地喊住我们:“来,小朋友,我给你写几个字。”女儿恭敬地递上书,老人家带上老花镜,打开钢笔帽,略微思索就在扉页上龙飞凤舞起来,两分钟的功夫,几行漂亮的行草出现在我们眼前:zyh同学雅存:明月清风本无价,高山流水应有情;古琴台留念;wqz草;辛卯金秋十月书。

看到馆长这么热情,女儿有些不舍,我提议女儿和馆长合个影,让这短暂的交流留下永远的纪念。馆长很高兴,站起来,和女儿并肩而立,还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才对准相机微笑,“咔嚓!”我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永恒的瞬间。

终于要挥手说再见,我们不仅要跟古琴台说再见,这里的苍松翠柏,这里的石刻碑文,这里的园林大殿,这里的悠扬琴音,我们都将储存在记忆之中作为美好的怀想,还要跟老馆长说再见,感谢他得给我们古迹文物之后的故事,俗话说,名胜游览三分观看七分听,我们不仅听到最翔实的解说,而且还得到老人家的一份深情厚谊!

当我回到深圳,日日行走在上班与回家的道路上,心里还时时想起老馆长,他的渊博带给我探究历史真相的欲望,他的和蔼带给我们的是人间的温暖。我想,将来如果有陌生人向我问询,我也一定要尽我所能给对方帮助。而馆长给予我女儿的,不仅是学识,更是一份难得的尊重和期望。那些言辞恳切的话语,有的已经埋藏于心,还有的则书写在书籍的扉页,相信女儿一定会见字如见人,时刻感受到前辈的殷殷祝福和希望,因而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甚至在为人处事上也会受到启发。总之,我们都在内心里为馆长留下了一席之地,他使我们的武汉之行更有回味的甘甜。

也许,古琴台的历史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究,当时的伯牙子期,是流连于汉阳龟山之上月湖之侧?还是相逢与石首调弦口?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游走山水间,于清雅安静的茅舍弹奏古琴弦,或许也有路人明白我的心意?

也许,游古琴台已经成为我们武汉之行最愉快的记忆,所谓山好水好不如人好,而古琴台则是龟山美,月湖美,古琴台美,传说美,内涵美,馆长更“美”!

古琴台导游词

觅知音——古琴台 (上车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武汉楚云旅行社,代表武汉980万人民欢迎大家来到武汉游玩。我很荣幸地成为中国最大姓氏家族的一份子,那大家猜一猜,我姓——恩,大家都猜对了,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者李导。这位呢,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驾驶经验也相当丰富,那么大家就可以放心乘坐了啦。今天呢,就有我们两个为大家服务,一路上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就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力满足的。最后也预祝大家在整个旅途中都游得开心玩得尽兴。看,有些游客朋友都迫不及待了,那我们现在就上车开始我们的寻觅知音之旅吧。 (在车上) 大家知道,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同时也是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因为诗仙李白的名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汉又被称做“江城”。那大家知道江城武汉的三大名胜是什么么?恩,对了,它们分别是黄鹤楼,晴川阁,以及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古琴台。 古琴台位于汉阳,东对龟山、北临月湖,山水相映,景色秀丽。

又因为它绵厚的历史沉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也是湖北省的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古琴台这个景点来源于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那就是传说中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古琴台就是为纪念俞伯牙与钟子期这一对知音之间的友谊而修建的。 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是楚国的领地。有一个叫做俞伯牙的人,他虽是楚国人,但却在晋国做官。俞伯牙是当时最著名的琴师,他的琴声能够模仿自然界中的很多种声音,并且能表达出很多情感。但是却没有什么人能够听懂他的琴音,理解他的琴意。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在完成使命以后,俞伯牙乘船逆汉水而上,准备返回晋国。但刚启程不久,就在汉阳遇上了大雨。由于风雨所阻,俞伯牙不得不命船停泊在岸边等待雨停。俞伯牙命令仆人取出随身携带的七弦琴,看着旁边的高山,听着汉水的涛声,就在船舱中抚起琴来。他弹着弹着,突然,琴弦断了。按照当时的说法,琴弦断了说明有人在偷听。于是,俞伯牙命仆人下船寻找偷听之人。过了不久,仆人带上来一位樵夫。这位樵夫告诉俞伯牙,他叫钟子期,生活在汉水边,以砍柴为生,闲暇时喜欢读些诗书。刚才在附近躲雨,被俞伯牙的琴声吸引而来到了船边,并非有意偷听。俞伯牙听完钟子期的叙述,上下大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位樵夫虽然衣衫褴褛,但谈吐不凡。便问他:“你偷听我弹琴,但是你能听懂其中的寓意吗?”钟 子期答到:“能。”于是,俞伯牙马上换好琴弦。他鼓琴一曲后,问钟

古琴台的来历

古琴台位于湖北武汉。又名俞伯牙台。被称为“天下知音第一台”。它与“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还有“出国晴川第一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很多人都知道古琴台是为纪念伯牙和子期的友谊,但真正的由来却不知道,本文就带你来了解吧! 古琴台:位于江汉一桥汉阳端,现是武汉的一处风景名胜。 传说,1000多年前的一天,在晋国做官的楚人俞伯牙行舟至汉阳大别山(今龟山)尾,兴之所至,抚琴而弹。突然,鼓琴音戛然而止,弦断了!俞走出船舱,见一人正在岸边聆听。此人正是钟子期。俞重整琴弦,与钟同赏高山流水曲,两人竟心心相通。 俞喜不自胜:“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遂结为兄弟,相约来年中秋在钟家再相会。一年过去了,俞伯牙如期而至,不见故人,却见一座新坟,原来子期已故。俞伯牙悲痛万分,割断琴弦,举琴摔碎,从此罢琴不抚,不久也郁郁而终。 为纪念这两位情谊之深的朋友,人们在俞伯牙鼓琴的地方修建了一个琴台,“古琴台”由此而得名。而提起知音,人们便会想起俞伯牙、钟子期这对深情厚谊的友人,进而想起武汉,后“知音”也被广泛用作了地名,如知音路、知音西村、知音东村等。现在武汉新修的一个大型音乐剧院也座落它的旁边,好像也在延续千古知音的传奇。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

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清朝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请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一说为《汉上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

2019年5篇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

2019年5篇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 2019年5篇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一) 各位来宾,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古琴台公园,这个大厅是一组仿真人物像,左右两边有两个半身人物像,分别叫做钟健和钟……,面前是一幅山水景象,中间有两人对坐。左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在抚琴,右侧的布衣青年听的如痴如醉。没错,这就是您熟知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当年的这段佳话就发生在武汉。当时两人弹奏的两首曲子合称“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流传很广,以至于后来在1977年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播我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代表了我们中国人热情友好的心声,它的家乡叫做—大武汉。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悠悠中华长达5000年的文明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夏商周三朝,周朝创造了八百年基业,在后期分裂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战国时出现了七个强盛的国家统称战国七雄。当时现在的山西河南一带是晋国,湖北是楚国。两国经常交战,去过湖南岳麓书院的朋友一定记得,在书院门口挂着一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对不对?说的就是楚国也就是湖北湖南人才很多。其实这是经过了篡改的,原来的对联是“惟楚有才,晋实用之”,是说楚国人才济济,但是都

跑到北面晋国去做官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是晋国的上大夫,琴、棋、书、画样样娴熟,手中一柄焦尾七弦琴更是价值连城。最让人称奇的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却“曲高和寡”,他一直都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有一年得八月中秋,俞伯牙乘船顺汉江而下,路过汉阳,当时天色已晚不巧又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等明天再启程。不久,雨过天晴,伯牙得心情也开始变得好起来,有了兴致啊,就走出船舱,远望天际,看着这水天涟涟,周围一片荒芜有没有人烟,满目一片荒凉,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忽然琴弦就莫名其妙的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奇啊。俗话说的好,弦断处必有人听。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找。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个衣服破旧的樵夫。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这才知道原来钟子期也是一个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为了测试一下子期的音乐素养,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第二支曲子叫“流水操”,其意在流水。奏罢,子期又赞道:“荡荡呼,若江河”。伯牙听了,急接子期上船入座深谈,一问才知道,原来敢情钟子期祖上就是楚国的宫廷乐师,地位就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

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音乐赏析摘要: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浪漫、温馨。《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典音乐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梅花三弄》、《夕阳箫鼓》、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汉宫秋月》、《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沉浸其中,再加上由传统乐器古筝、古琴、琵琶的演奏,声音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 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传统乐器古筝古琴 1.典故 《高山流水》这首乐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传说春秋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后人有诗赞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但俞伯牙是晋国的大夫,钟子期却是楚国的樵夫,两人虽然国别不同,地位悬殊,却都精通音律,酷爱琴艺,堪称古代的两位音乐家。两人萍水相逢,即由于“知音”而结交为“契友”。 2.版本派别 作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2.1山东筝派 "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2.2河南筝派 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2.3浙江筝 浙江筝派的曲调优美。在最开始,右手跨三个八度同时表现山的庄严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畅,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耸立其间。后半部用花指不断划奏出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最后用泛音结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 3.《高山流水》谱本 此曲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3.1琴曲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朝《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

导游词讲解方法

导游词讲解方法 【篇一:导游词讲解手法12招】 时至今日,2010年已即将结束,不经意之间做了导游这个行业已 经3年之多了,日前忙着写2010年导游工作总结,无意看到网上有 这样一篇帖子,说的是导游词的讲解手法,此时此刻我颇感庆幸, 在2010年之余,对于导游词我又有了一点点收获,现在我将其也分 享与大家。 1.简述法 简述法,就是用准确、简洁、冷静的语言,把景观介绍给游客,使 他们在具体欣赏品味景观之前对景观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请看实例:导游人员引领着游客来到岳阳楼前,在登楼之前,导游员介绍说: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岳阳楼,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合称 江南三大名楼,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它原是三 国时代东吴时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唐代建为岳阳楼,宋代由巴 陵县令滕子京主持重修,整个楼阁为纯术结构,重檐盔顶,1984年 落架大修后重新开放。现在楼高20米,由四根楠木柱支撑,楼顶就 像古代将军的头盔。全楼没有一颗铁钉,这在力学、美学、建筑学、工艺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现在,楼内藏有清代刻的《岳阳楼记》雕屏,大家要想领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的风光,请随我登楼观赏。 2.描绘法 描绘法,就是运用具体形象,富有文采的语言对眼前的景观进行描绘,使其细微的特点显现于游客眼前。在旅游过程中,有些景观没 有导游人员的讲解和指点,很难发现其美的所在,唤起美的感受。 而 经过导游人员一番画龙点睛或重彩泼墨似的描绘之后,感受就大不 一样。例如:在景色如画的苏州西湖洞庭山的石公山上,一位导游 员对游客描绘说:朋友们,我们现在身在仙山妙境,请看,我们的 背后是一片葱翠的丛林,面前是无边无垠的太湖。青山绕着湖水, 湖水映着青山。山石伸进了湖面,湖水?咬?住了山石,头上有山, 脚下有水。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岛中有岛,湖中有湖,山如 青龙伏水,水似碧海浮动。接着,他跌若有致地吟道:茫茫三千顷,日夜浩青葱,骨立风云外,孤撑涛声中。这位导游员情景交融的描

介绍黄鹤楼(不少于400字)范文

介绍黄鹤楼(不少于400字)范文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汉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 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 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 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湖北古琴台导游词

( 湖北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3445 湖北古琴台导游词Tour guide words of guqintai, Hubei

湖北古琴台导游词 湖北古琴台导游词五篇(一)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是为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屡毁屡建。清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清汪中代笔撰《琴台之铭并序》和《伯牙事考》,此文颇为时人称道。光绪十年(1884年)黄彭年撰《重修汉阳琴台记》。光绪十六年(1890年),杨守敬主持并亲自书丹,将《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重镌立于琴台碑廊之中,并书“古琴台”三字刻于大门门楣。古琴台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 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还充分运用了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到古琴台游览,进大门,过小院,出茶院右门,迎门是置于黄瓦红柱内的清道光皇帝御书“印心石屋”照壁。 照壁东侧有一小门,门额“琴台”二字,据传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之手。

进门后为曲廊、廊壁立有历代石刻和重修琴台碑记。再往前便是琴堂,又名友谊堂,堂前庭院中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便是象征伯牙弹琴的琴台。 湖北古琴台导游词五篇(二) 湖北古琴台导游词五篇(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游览武汉市著名的名胜古迹——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伯牙台,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龟山脚下和美丽的月湖之滨,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古琴台最早修建于北宋初年,主要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二位大音乐家——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此相遇,相知并成为知己的故事而修建的。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乐声幽雅,素有天籁之音的美誉,相传为伏羲氏所发明制作。据说有一天伏羲氏看见五星之精气落在梧桐树上,引来凤凰在此作巢。因此他知道这是一棵上好的梧桐树,适合制作乐器。这棵树高三丈三尺,按照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敲一敲,声音太清,而取下一段呢,声音又太浊,而中间一段呢,恰好清浊相兼,音色优美。后来伏羲氏请能工巧匠制成乐器,因其音色高雅,好似瑶池之音,又称瑶琴。据传说此琴弹到最高妙的境界,啸虎闻而不吼,哀猿闻而不啼。有一次颜回到孔子家,听到孔子在弹琴,而琴音幽沉,颜回就问孔子琴声中为何有股杀气,孔子说正弹琴时,却看见一只猫捉老鼠,想让它捉到吧,又怕它捉不到,因而琴声中就露出贪杀之意。可见琴声不仅能模仿各种自然界的声响,而且连情感的细微变化也能通过琴声表露出来。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了一位技艺更加高超的大音乐家俞伯牙,史书上说他弹琴的时候连正在吃草料的牛马也会仰首倾听,可见其技艺之精妙。他的琴虽然

湖北省主要景点介绍(中英文对照)

湖北省主要景点介绍(中英文对照) 东湖 国家级风景区,武汉人心中的骄傲。在这里,初春踏青,盛夏戏水,金秋品桂,严冬赏梅,已经成为几百万市民的野趣,也必将给您的旅途增添光彩。三十三平方公里湖面,烟波浩淼;三十四座岗峦,苍翠欲滴。散布于景区的古亭佛塔给秀美的东湖平添了几分历史的凝重。东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错,因为有充足的水分和光照,东湖有372种树和390多种花,以梅花和莲花最为出众。徜徉于这秀丽山水之间,浓郁的楚风之中,怎不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East Lake,located in Wuchang district, is rated as one of the top national attractions and is the pride and joy of the People of Wuhan. Many of the residents enjoy walking along the lakeside in spring, swimming in summer, smelling the sweet laurels in autumn and admiring the plum trees in winter. The lake covers 33 square kilometers and stretches 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 Ancient pavilions and pagodas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34 hills around the lake make this scenic spot historic and impressive. Due to abundant rainfall and sunshine as well as a humid climate, East Lake has rich botanical resources. There are 372 kinds of trees and over 390 varieties of flowers, of which plum blossom and

古琴台

古琴台 知音传说传说一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俞伯牙,极善鼓琴。一次伯牙受楚王外派公干,乘船沿江而下,途经汉阳江面,突遇狂风暴雨,停舟龟山脚下,不会雨过天晴,心旷神怡,于是乎,伯牙鼓琴咏志。抚琴小段弦即断,伯牙便知有人窃听,请出,此人正是樵夫钟子期。伯牙调好琴,沉思片刻,抚琴一首,志在高山。子期赞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抚琴。 古琴台一首意在流水。子期又赞道:“美哉!荡荡乎意在流水。”伯牙大喜,得遇知音,拜交为挚友,约来年再会。第二年,本是伯牙会子期之时,谁知子期却已不幸病故。伯牙悲痛万分,在子期墓前鼓琴“高山流水”。曲奏后,伯牙失去知音更感孤寂,悲痛万分,顿感曲艺无意,便扯断了琴弦,摔碎了琴身,发誓今后永不鼓琴。 传说二 也有说法认为,俞伯牙为楚国郢都人,在晋国做了大夫,故事发生在其出使楚国时,一个风高浪急的中秋之夜,樵夫钟子期因砍柴遇雨,匆忙回家时见到了官家的船只,船头有大夫把琴,作高山流水之音,以抒大江明月之怀。为了不惊动官人,卑微的他只得躲藏在草丛

中,不想听琴入迷而忘乎所以弄出了声响,被伯牙喝问,因钟子期识得瑶琴,道出伏羲氏以树中佳木梧桐所制,得伯牙赏识,二人隧成知音。 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千百年来在文人与民众之间广泛流传,二人知音的传奇色彩给中国文化增添了可歌可泣的一页。知音,已升华为对友情的忠诚不渝,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美德。

琴断口地名来由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头一次来汉水,见这里风景如画,一时兴起,便端坐月下独自抚琴。弹得兴奋时,兀地发现有人偷听。这风景原是自家独赏的,有如这琴声,也是自家独听的。居然有人在此偷窥偷听。俞伯牙想想很生气,心一恼,情一躁,便把琴弦拨断了。这个偷听的人,就是钟子期。汉阳著名的钟家村,就是钟子期家住的村庄。钟子期打樵经过此地,听到这美妙琴声,忍不住伫足,久久不忍离开。钟子期见琴断人恼,便忙不迭上前赔礼,并把他听琴的感受说与俞伯牙听。俞伯牙不信这荒野樵夫能听懂自己的高雅琴声,于是志在高山弹奏一曲,钟子期曰:“巍巍乎志在高山。”俞伯牙又志在流水弹奏一曲,钟子期曰:“洋洋乎志在流水”。俞伯牙遂将钟子期引为知音。 此即高山流水之来由。此故事传了出去,闻者莫不感慨。于是好事者便将这地方取名琴断口。琴断口附近还有一条小河名琴断小河。 琴断小河北面有一个土丘,说的是俞伯牙一年后再来汉水寻知音钟子期时,不料钟子期已然过世。俞伯牙闻知悲痛不已,然后便把他的琴砸了。那小丘原本不成山形,为纪念俞伯牙和钟子期心息相通的情意,后人便将那小丘改名碎琴山,并在汉阳筑古琴台以示纪念。

武汉一日游导游词

武汉一日游导游词 【篇一:武汉旅游导游词】 武汉旅游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 武汉也称为江城。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中写道: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从此江城成为武汉的代称。 武汉襟江带河,交通便利,又誉为九省通衢之地。在幅员辽阔的祖 国版图上,武汉位于东半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中心,南北东西方 向的广州、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特大城市,均距武汉约1200 公里。这种居中的地理位置,加上黄 金水道长江与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线在这里交叉成十字结构,再加 上不断完善的公路网和航空港建设,使武汉成为了我国内陆最大的 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在全国国土开发和建设布局的基本框架中,武汉处于沿江主轴线和京广二级轴线的结合部位,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 武汉通常被称为“武汉三镇”,“三镇”指的是武昌、汉口、汉阳这三 块被长江和汉江隔开的地方。汉口是武汉最繁华最热闹的商业区, 也是华中地区商品集散的中心;武昌是武汉高等学府集中的文化区,是武汉现代城市文化的体现;汉阳则是市政府重点发展的开发区, 凸现着武汉的未来。武汉的绝大部分景点都集中在武昌和汉阳,向 中外游客展现“江城”风情万种的迷人风采和魅力。 武汉市旅游部门整合全省的旅游资源,开发了“一绝、两特、三精”(一绝品即武当山,两特品即楚文化、清江民俗风情,三精品即长 江三峡、神农架、三国文化)特色旅游项目,让旅游者在山、水、 民风之间体验楚文化的独特风韵。 悠久的历史文化,给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全市有名胜古迹339外,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商朝盘龙城 遗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和中共八七会议旧址3处。 【篇二:武汉概况详细讲解导游词】 (机场高速) 各位亲爱的朋友,欢迎来到大武汉。

5篇介绍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范文 古琴台(GuQinTai)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国家AAA 级景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文物旅游景观之一,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湖北古琴台的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游览武汉市著名的名胜古迹——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伯牙台,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龟山脚下和美丽的月湖之滨,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古琴台最早修建于北宋初年,主要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二位

大音乐家——俞伯牙和钟子期在此相遇,相知并成为知己的故事而修建的。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乐器之一,乐声幽雅,素有天籁之音的美誉,相传为伏羲氏所发明制作。据说有一天伏羲氏看见五星之精气落在梧桐树上,引来凤凰在此作巢。因此他知道这是一棵上好的梧桐树,适合制作乐器。这棵树高三丈三尺,按照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敲一敲,声音太清,而取下一段呢,声音又太浊,而中间一段呢,恰好清浊相兼,音色优美。后来伏羲氏请能工巧匠制成乐器,因其音色高雅,好似瑶池之音,又称瑶琴。据传说此琴弹到最高妙的境界,啸虎闻而不吼,哀猿闻而不啼。有一次颜回到孔子家,听到孔子在弹琴,而琴音幽沉,颜回就问孔子琴声中为何有股杀气,孔子说正弹琴时,却看见一只猫捉老鼠,想让它捉到吧,又怕它捉不到,因而琴声中就露出贪杀之意。可见琴声不仅能模仿各种自然界的声响,而且连情感的细微变化也能通过琴声表露出来。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了一位技艺更加高超的大音乐家俞伯牙,史书上说他弹琴的时候连正在吃草料的牛马也会仰首倾听,可见其技艺之精妙。他的琴虽然弹的好,却很少有人能听懂他的琴音,能够理解他的琴意的就更加凤毛麟角了,因此,他虽然云游四方,却常常感叹没有知己。俞伯牙是楚人,却在晋国做官,

最新的湖北古琴台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湖北古琴台导游词范文 最新的湖北古琴台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来自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 ,今天就由我来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让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关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俞伯牙一直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

改日启程。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凉,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忽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奇。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找。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个衣服破旧的樵夫。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 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原来钟子期也是一个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为了测试一下子期的音乐素养,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第二支曲子叫“流水操”,其意在流水。奏罢,子期又赞道:“荡荡呼,若江河”。伯牙听了,急接子期上船入座,两人相谈甚欢,只觉相见恨晚,于是结成好友。临别时,两人约定来年相会,说完便挥泪分手。 第二年,俞伯牙按约前来,却久等不见钟子期,于是上岸寻至子期家中,方知子期已经病故了。子期的父亲告诉伯牙,子期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与伯牙的约定,并要将其安葬在和伯牙论琴的地方,以待伯牙的到来。伯牙闻之,十分悲伤。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挥泪重弹“高山”、“流水”之曲,寄托哀思。他一边弹奏,一边吟哦:

归元寺导游词讲解

归元寺导游词讲解 归元禅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路,由白光法师于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兴建。占地153亩,有殿舍200余间,各类佛教经典7000余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归元寺导游词讲解,欢迎阅读参考!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归元禅寺旅游,我是那里的讲解员,在接下去的时间 里将由我为各位带给导游服务,期望大家的这次归元之旅能够开心愉快。 归元禅寺建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1685年,整个寺庙分为东、西、南、北、中五 个院落,占地46900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为什么布局成袈裟形状呢?在那 里我先卖个小关子,请大家听我的讲解,待会儿自然就明白了。归元寺现存殿堂楼阁二十 九栋。 据说是禅宗的白光法师在明朝汉阳诗人王章蒲的葵园旧址上兴建的,关于当时修建归 元禅寺的说法有几种,有说是白光、主峰两位法师明末战乱时募化于汉阳府城凤山门外,见尸骨遍野,一片凄凉,欲行善事,建“普同塔”和“归元禅寺”,掩埋白骨,超度亡魂,王 章甫问何为归元禅寺,法师答:““元”,数之始、道之极、物之总也。“归元”即归真、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真寂本元,义同“圆寂”。“圆”是一切功德圆满,“寂”是一切烦恼寂灭。归元便是得道成佛之义也”。 如此一说,王章甫心悦诚服,深知法师道行无量,便将葵园献出,作为建寺之地。还 有一说,明宗祯末年,一富豪无名指断,幕翠微草庵长老医道非凡,隧穿草鞋来进香,祈 求再接断指。长老见其心诚,果然为他接活断指,口讼“归本归元”。富豪感恩戴德,愿为 长老新建寺庙,即就其规模请问长老,长老法事完毕,随手将破袈裟抛向天空:“就此一 袈裟之地”,顿时,袈裟越变越大,徐徐降落,竟覆 地五十余亩,富豪见长老有如此法力,欣然买得这一袈裟之地,聘全国能工巧匠,选 各地上等材石,经数年营造方告成功,并由法师以“归元”为寺命名。相信我讲到这儿大家 就应已经明白我前面提到的“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是怎样一回事了吧? 此刻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佛寺的大门称三门,即 佛经里的三解脱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分别是无相和无作门。这门的建筑形式也是有说 法的,归元寺的三门呈八字朝阳外开,就是象征着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喻意吉祥。 大家再看门上方的蓝底镶金边的长方形竖匾,相传当年白光法师要离去,主峰及众僧 挽留不住,只好请他题写寺名,永志纪念,白光盛意难却,便在临行时亲笔写下了这归元 禅寺四个字。步入三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晚清文人张日煜的手迹“南无阿弥陀佛”, 意思呢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此刻在大家右边的是北院,里面主要有念佛堂、藏经阁等几座 建筑,下面我们就从北院开始游览。

古琴介绍中英文 (1)

The Guqin 古琴 Guqin, It is a plucked seven-string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of the zither family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3000 years.The prefix "gu-" (meaning "ancient") was later added for clarification. It can also be called qixianqin (lit. "seven-stringed instrument"). 古琴,又称中国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 Guqin has traditionally been favored by scholars and literati as an instrument of great subtlety and refinement. Guqin has always been viewed as the first place among the four Chinese high culture activities such as Guqin, Ches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在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 Symbolism in the Guqin 古琴结构与文化象征 There are a lot of symbols around this instrument. 在古琴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第四张ppt) Guqin’s measurement line is 3 feet 65 inches representing the 365 days in a year. The top part is round representing the sky. The bottom part is flat, representing the earth. The whole body of the Guqin correspond the body of phoenix which is a bird of wonder, also the body of Guqin looks like the human body, with head, neck, shoulder, waist and feet etc.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武汉8大经典景点

武汉8大经典景点 ●辛亥革命博物馆(红楼) 推荐级别:★★★★ 位于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1910年落成。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第—枪。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在这里成立军政府。因其主体建筑为红色楼房,武汉人又称其“红楼”。 开放时间:9:00~17:00,16:00起停止人场,周—闭馆。交通:公交车至阅马场。门票:免费。 ●黄鹤楼 推荐级别:★★★★ 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不登此楼不算真正到过武汉。 交通:公交车至黄鹤楼、司门口或阅马场。开放时间:7:00~18:30。 门票:50元(学生凭证半价)。 ●武汉长江大桥 推荐级别:★★★★ 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整座大桥异常雄伟。观景平台是观赏的最佳位置。 交通:公交车至阅马场或汉阳桥头。门票:无。 ●古琴台 推荐级别:★★★ 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因樵夫钟子期听懂他弹奏的《高山流水》与之结为知音。1年后,伯牙依约寻子期不得,《高山流水》成为千古绝响。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屡毁屡建。 交通:公交车至古琴台。开放时间:8:30~17:30。门票:15元。 推荐级别:★★★★

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由北院、中院和南院3个各具特色的庭院组成,分别拥有藏经阁、大雄宝殿和罗汉堂等三组主体建筑群。罗汉堂内供奉的500尊泥塑全身罗汉,喜怒哀乐,栩栩如生。 交通:公交车至景点。 开放时间:8:00~17:00。门票:20元。 ●汉口江滩 推荐级别:★★★★★ 汉口江滩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临近的汉阳江滩与武汉长江大桥、龟山电视塔—起交相辉映,夜景尤为迷人。 交通:公交车至粤汉码头或兰陵路。开放时间:全天。门票:无。 ●湖北省博物馆 推荐级别:★★★★ 地处东湖之滨,收藏了20多万件历史文物,其中—级文物近千余件(套),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等是其中精品。 交通:公交车至景点。 开放时间:9:00~17:00,15:30停止人场,周—闭馆。门票:免费,每日限量5000人次。 ●东湖 推荐级别:★★★★ 东湖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年四季景色诱人:春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夏季水上泛舟,清爽宜人;秋季红叶满山,丹桂飘香;冬季踏雪赏梅,候鸟竞翔。 交通:公交车至梨园或磨山。开放时间:7:00~19:00。 门票:听涛景区免费,落雁景区10元,磨山景区40元。 401路旅游专线 夹河街~腰路堤~冰糖角~归元寺~钟家村~汉阳桥头(电视塔)~黄鹤楼~阅马场(红楼)~大东门(长春观)~丁字桥(洪山公园)~洪山(宝通寺)~街道口~广埠屯~卓刀泉~武汉

古琴台导游词

古琴台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伙儿好,特别欢迎大伙儿来到漂亮的江城武汉!我是来自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 ,今天就由我来为各位提供导游说解服务,我一定会竭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让大伙儿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就请大伙儿随我一起去遨游闻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足下漂亮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遨游胜地。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伙儿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阶段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筑。对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咨询》篇中。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但是“曲高和寡”,俞伯牙向来遇别到可以听知道他琴韵的有识之士。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别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足下避雨,明天启程。别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芜,心中郁郁别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突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讶。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具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觅。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具衣服破旧的樵夫。经询咨询,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找声至此。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原来钟子期也是一具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为了测试一下子期的音乐素质,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第二支曲子叫“流水操”,其意在流水。奏罢,子期又赞道:“荡荡呼,若江河”。伯牙听了,急接子期上船入座,两人相谈甚欢,只觉相见恨晚,于是结成好友。临别时,两人约定来年相会,说完便挥泪分手。 第二年,俞伯牙按约前来,却久等别见钟子期,于是上岸找至子期家中,方知子期差不多病故了。子期的父亲告诉伯牙,子期在弥留之际,还念念别忘与伯牙的约定,并要将其安葬在和伯牙论琴的地点,以待伯牙的到来。伯牙闻之,十分可怜。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挥泪重弹“高山”、“流水”之曲,寄予哀思。他一边弹奏,一边吟哦: 摇碎瑶琴凤尾寒,子期别在向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弹罢,伯牙举起七弦琴,狠狠的朝石头上砸下去,只听嗡嗡的一阵响,七弦琴粉身碎骨,琴片四处飞溅,跌入汉水之中,随着汉水流入了远方。伯牙从此平生别再鼓琴,以此来答谢他的“知音”。 好了,我们再来参观里面的景点,大伙儿如今看到的是一座照壁,上嵌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印心石屋”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道光皇帝亲笔提写,并赠于两江总督陶澍的。陶澍是湖南安化人,从政时善用人才,体恤民情,兴办水利,深得百姓拥戴,据说他隐退后曾在琴台建了一座石屋寄居。道光皇帝赐“印心石屋”四个大字,意思是和他心心相印。照壁东侧这个小门,门额上的“琴台”二字则是宋代闻名书法家米芾所书。 大伙儿兴许会很奇怪,这儿什么原因会有这么多老人呢?告诉大伙儿,这是汉阳琴台退休工人俱乐部,是退休工人活动的场所。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古琴台,并以琴台为中心,修筑了汉阳工人文化宫。至80年代,文化宫和古琴台又经扩建,成为一座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因此老人们经常来到这个地方,三五成群,或下棋,或打牌,或饮茶谈天,或看地点戏。只是这个地方的戏剧舞台是人人都能够上台一显身手的。他们就在知音的发源地,用音乐来沟通和交流。我们当中有没有哪位姑娘或先生情愿上台露一手的,给大伙儿来段京剧或楚剧什么的,这些戏迷们一定会为寻到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知音”而欣喜

湖北黄鹤楼的导游词范文5篇

湖北黄鹤楼的导游词范文5篇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湖北黄鹤楼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湖北黄鹤楼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武汉最特色的黄鹤楼,我是这次的导游,祝大家玩的愉快。 黄鹤楼建于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0xx年,至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离清代最后的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120xx年。 现在大家所看见前面这栋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它可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都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 湖北客人笑道:“湖北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有些言过其实,但是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鹤楼里面看看吧。

说了这么多,我们去里面看看吧。走进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画上的神仙,他吹着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黄鹤楼下面的人群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大有祝仙人早日归来之意。图中黄鹤楼下面还盛开了许多梅花,梅花是武汉市花,作者借此来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今天的浏览就到这里,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湖北黄鹤楼的导游词范文5篇(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XX 旅行社”的导游员XX ,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0xx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的, 现在大家所看见的前面这幢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它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 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一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的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