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归因分析及预防干预策略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归因分析及预防干预策略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归因分析及预防干预策略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归因分析及预防干预策略

为,而抑郁质者由于是三思后的举动,故不容易改变,即使情绪缓解后,自杀危险性也并未完全消除。就性格而言,性格往往影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对具体事物的反应方式。那些具有敏感多疑、内向退缩、自卑抑郁的人,那些依赖性强、自我中心、易走极端的人,那些好胜要强、期望过高、攻击性强的人,都较一般人更容易在挫折面前产生自杀意念甚至自杀行为。

此外,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与自杀也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决定自杀行为的重要思想基础。对自杀的认知、已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既可以成为自杀的原因,也可以成为对抗自杀的资源。比如,一个以健康为主要价值指标的大学生,可能因为不能面对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的残疾而自杀;一个把学习成绩看得高于一切并对自己的成绩抱很大期望的大学生,当出现意想不到的不及格时,可能由于难以承受如此大的冲击而采取自杀行为;一个把名誉和面子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大学生,一旦这方面遭到损害、破坏,就可能以自杀来了结;而一个人生态度悲观消极的大学生很容易在挫折面前一撅不振,甚至走上绝路。

第三,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因素。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曹连元曾说,70%左右的自杀死亡者和40 %的自杀未遂者在自杀前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在中国导致自杀的8个危险因素中,抑郁症是“罪魁祸首”。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表示,中国属于高自杀率的国家,平均一年每十万人口中有23人自杀。调查发现,导致自杀频频发生的第一大高危因素是精神障碍,63%的自杀死亡者伴有符合某一种精神障碍诊断的症状,如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焦虑症等。我国年平均自杀死亡28万人,其中70%的人患有抑郁症。有资料显示,中国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是3%-5%,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高校有1万名学生,那么一年可能会有300名至500名大学生患抑郁症。大学生在面临来自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同时,缺乏正确应对压力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如情绪的焦虑和抑郁,甚至可能导致出走、休学、自杀、凶杀等严重事件。

因此预防大学生产生自杀倾向的一个最佳方法,就是提高公众对身边发生的抑郁症和自杀问题的认识。许多抑郁症患者没有认识到此病是一种精神疾病,因此没有寻求治疗或因精神问题而羞于寻求治疗。同样,抑郁症患者及有自杀倾向的人,他们身边的人也没有认识到这种精神性疾病是可以治疗的,这种不寻求治疗的消极态度会导致大量的自杀或使更多的人产生自杀倾向。

2、外界环境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许多自杀行为是人的心理对外界环境严重不适应的极端表现。本文把大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概括为社会、家庭、学校三部分。这三部分往往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外界环境一方面作为大学生以往生活的背景因素存在,构成了大学生心理(包括自杀心理)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作为现实因素存在,其中有些成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诱发因素。

第一,学校因素。

虽然目前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难免还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学校多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对学习成绩进行排名次,有的学校还实行本科末位淘汰制,考试作弊等要公布示众,这些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有的心理耐受力差的便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精神崩溃或情绪极不稳定。

第二,家庭因素。

很多家长把孩子上名牌大学、读热门专业作为改变其命运的唯一途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孩子的期望值,只重视智力投资,轻

视对孩子的人格培养,忽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由此,孩子生活过分顺利,缺乏挫折经历,使其对事情看得过分简单,对失败的心理准备不足。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自己的脸面息息相关,使孩子感到自己对家长无法交代,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第三,社会因素。

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高、要求高,既重素质,又重技能,从而使大学生超过一般同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再加上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拔和用人的机制尚不健全,从过去单一追求文凭和学历,一下子转为一味强调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得大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从而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素质与技能要求的双重压力,使学习成绩成了压力体现的重要指标。

3、大学生自杀的诱发因素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有时并不需要诱发因素,但有时确有某种外界诱发因素,甚至这种诱发因素看起来像是自杀的直接原因。当一些大学生遭受到较大挫折的突发事件时,由于冲动、情绪不能自控而产生自杀行为。此时,突发事件就成了自杀行为的直接导火线。根据对容易诱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常见生活事件的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恋爱受挫;学习压力过大或学业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冲突、紧张;遭到诬陷或被人误解;得了自认为严重的或难以启齿的疾病等。此外,长时间的心理矛盾或躯体痛苦,突然的情绪打击、屈辱和愤怒等都可能成为自杀的激发因素。这些问题或症结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则容易成为自杀的直接诱因。

研究中国大学生自杀的心理预防和干预,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及时发现与帮助那些自杀可能性较高的学生,通过心理辅导使他们心理健,更加积极地生活。

二、大学生自杀倾向的预防及干预

大学生自杀倾向的预防及干预应主要采取学校、社会、家庭及个体相结合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层面的预防和干预

第一,要对大学生开展生命和死亡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和死亡教育,特别是对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理解死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育与引导,帮助大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与死亡,要让大学生考虑“何以为生”,从而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第二,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是保证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对大学生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利用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方式,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担当起责任,积极开展专题学术报告,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等,切实起到对大学生自杀倾向产生的预防作用。

第三,要建立自杀倾向高危大学生的心理档案。

通过心理测试以及心理咨询中心的备案进行筛查,从而建立自杀倾向高危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并进行追踪研究,对其进行自杀危险性评估,然后通过日常表现等进行观察并给予积极关注,加大对高危大学生的保护因素,从而降低其自杀倾向的产生及自杀危险。

2、社会、家庭层面的预防和干预

如果只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来预防和干预大学生自杀倾向的产生是远远不够的。自杀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另外,家庭一直是个体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目前父母把对子女的关注点大都聚集在学业上,从而忽视了对子女心理健康的教育。因此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关注子女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当子女遇到挫折与失败时,家长要及时帮他们走出困境。

因此,对于出现自杀倾向的大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动员周围的亲人、朋友,给其关爱与安慰,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使其消除无助感,并给予直接的帮助。

3、学生个体层面的预防和干预

第一,大学生要学会自我关注。每个大学生都要积极关注自我,当自我发现产生自杀倾向时,要学会主动求助,以积极的方式对待自己的问题,并进行自我调节,及时将问题解决。

第二,大学生要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大学生应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失败。当代大学生应有开阔的胸怀、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生活目标,遇到困难挫折、失败与逆境,要学会正确对待并能够积极应付。

第三,大学生要学会积极应对。当面临成长危机与境遇性危机时,大学生要积极运用自身与社会资源,主动寻求社会支持,想办法化解危机。

参考文献:

[1]郑爱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心理分析和干预「J].医学与分析学.

[2]翟书涛.自杀原因的研究现状「J].中华精神科杂志.

[3]张道祥.自杀倾向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4]张莉.15例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分析「J].重庆钢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5]张克让,罗锦秀,韩向明,马慧霞.大学新生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6]赵富才.大学生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J].健康心理杂志.

[7]钟向阳,曾漩,杨利江等.大学新生自杀意念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国校医.

[8]庄渝平.当代大学生自杀现象透析「J].宁德师专学报(析学社会科学版).

[9]钱玉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D].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

[10]方水镇.大学生自杀念头产生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