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浙江大学药学院734药学基础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2021年浙江大学药学院734药学基础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特别说明

本书严格按照该考研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试题数量和考试难度出题,结合考研大纲整理编写了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并给出了答案解析。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针对性强,是考研报考本校该科目专业课复习的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2021年浙江大学药学院734药学基础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4)

2021年浙江大学药学院734药学基础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8)

2021年浙江大学药学院734药学基础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12)

2021年浙江大学药学院734药学基础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16)

2021年浙江大学药学院734药学基础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20)

2021年浙江大学药学院734药学基础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说明:本书由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名词解释

1.质粒

【答案】游离于细菌(及个别真核细胞)染色体DNA之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多数是一种共价闭合环状DNA,长度是。

2.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答案】小肠下段生成的胆素原,约有10%~20%被肠重吸收,再经门静脉入肝,其中绝大部分又以原形由肝重新排入胆汁并下行至肠道。称为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3.内肽酶

【答案】一类蛋白酶,水解肽链非末端肽键,水解产物是寡肽。

4.选择性转录

【答案】是指在不同组织细胞或同一细胞在机体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根据生存条件和代谢需要转录表达不同的基因,因而表达的只是基因组的一部分。

5.衰减调控

【答案】衰减调控:又称弱化调控,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之一,作用于转录延伸环节,是通过控制一个前导肽的合成来进行的。

6.基因克隆

【答案】基因克隆又称分子克隆或重组DNA,即在体外利用各种工具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DNA组成一个具备自我复制能力的复制子,进而将它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菌或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宿主细胞(转化子),扩增转化子以提取目的DNA的技术。

7.citric acid shuttle(柠檬酸穿梭)

【答案】在线粒体内柠檬酸合酶作用下,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生成柠檬酸,经内膜上的三羧酸载体运至胞液中;在胞液柠檬酸裂解酶的作用下消耗ATP将柠檬酸裂解回草酰乙酸和乙酰CoA,乙酰CoA用于脂肪酸合成,草酰乙酸转换成丙酮酸后运回线粒体重新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过程。

8.单域抗体()

【答案】一种不包含重链的区及轻链、仅包括单一重链可变区,同时保留了完整的抗原结合活性特征的新型抗体。该类抗体具有分子小、稳定性高、体内组织渗透性好、抗原识别表位独特等特性。

二、问答题

9.试描述以分支聚合物形式(如糖原和支链淀粉)而不是以直链淀粉形式储存葡萄糖在生物学上有何优势。

【答案】由于为新陈代谢而动用储存多糖中葡萄糖的那些酶只能作用其非还原端,故相对于含有等量葡萄糖残基的直链淀粉而言,分支程度的增加可以相应加大这些酶对糖原和支链淀粉的催化作用点,即相当于增加了这些酶的底物浓度。

10.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氨基酸如何活化与搬运?

【答案】氨基酸的活化由氨基酰合成酶催化氨基酸的羧基与A TP的磷酸形成酸酐键,释放焦磷酸,这个活化氨基酸还是和酶复合在一起,然后和相应的端CCA中腺苷酸核糖的或游离—OH以酯键结合,形成氨基酰。合成酶对氨基酸和其相应tRNA都有特异性,而tRNA上反密码子和上密码子匹配进入核糖体A位,以后与P位上的肽形成肽键,tRNA随mRNA移位至P位脱落。

11.何谓药物代谢转化作用?有何生理意义?

【答案】药物的代谢转化即药物的生物转化,是指体内正常不应有的外来有机化合物包括药物或毒物在体内进行的代谢转化。其生理意义有以下几种:

(1)清除外来异物:药物代谢酶是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专为清除体内不需要的脂溶性外来异物,是机体对外环境的一种防护机制。

(2)改变药物活性或毒性:药物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活性或毒性多数是降低;有活性或毒性增高者;也有不大改变或反而增高,但可以进一步结合代谢解毒并排出体外。

(3)对体内活性物质的灭活:体内生理活性物质如激素等的灭活,其代谢方式和酶系有许多是和药物代谢转化相同的。

(4)阐明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药物不良反应一般区分为A型和B型,A型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代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5)对寻找新药的意义:①低效转化为高效:有些药物药理活性很低,但在体内经过第一相代谢转化为高活性物,这样可为设计新药指出方向;②短效转化为长效:亦即改变在体内易代谢灭活的基团,使其不易在体内代谢灭活,而延长其作用时间;③合成生理活性前体物:有些生理活性物在体内易代谢破坏,可以人工合成其前体物,在未代谢转化之前不易排出,但在体内可以代谢成为活性物,使其作用时间延长;④其他:如通过化学合成改变结构,使原活性强而有效的化合物降低活性(也即毒性),当其进入体内,在靶器官再转化为活性强的化合物而发挥其作用。也可利用药物代谢酶抑制原理而设计合成新药。

(6)对某些发病机制的解释:许多化学致癌物本身并无致癌作用,但通过在体内的代谢转化(如羟化)成为有致癌活性的物质。

(7)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口服首先到达肝,而后进人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