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考研真题试题2012年—2019年

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考研真题试题2012年—2019年

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考研真题试题2012年—2019年
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考研真题试题2012年—2019年

最新自然地理考研真题

自然地理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温室效应 2.土壤剖面和土壤发生层 3.径流模数 4.群落 5.岩浆岩 6.风化壳 7土壤养分 8净土地生产力 9河漫滩 10哈德莱环流 11气温垂直递减率 12水量平衡 13地球表层系统 14大陆架 15落叶阔叶林 16雪线 17对流层 18新构造运动 19水量平衡 20化学风化 21土壤地带性 22土壤质地 23.矿化 24群落 25地转偏向力, 26岩石风化, 27逆断层,

28先成河, 29生物群落, 30热量带, 31沙尘暴 32地球表层系统; 33太阳常数; 34相对湿度; 35岩石圈; 36潜水; 37土壤肥力; 38净初级生产量; 39田间持水量; 40径流系数; 41山麓面 42沃克环流 43土壤质地 44、季风 4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6、地带性 47对流层 48.拉尼娜事件 49.岩相 50.生物放大作用 51.风暴潮 52.土壤肥力 53.风化壳 54.净初级生产率 55.新构造 56.冰碛物

57低压槽、 58高压脊 60土壤质地 61粒雪化过程 62共轭性原则 63地转偏向力 64雅丹地貌 65厄尔尼诺 66风化作用 67生态系统 68河网密度 69太阳常数, 70气旋, 71径流系数, 72季风, 73承压水 74边缘海 75泻湖 76副热带高压 77光合作用 78雾霾 79径流模数 80食物网 81水资源 82大陆度 83风暴潮 84冰芯 85矿物的光泽和透明度86夷平面和准平原

87壶穴和锅穴 88冷锋和暖锋 89冰斗和冰窖 90波切台和波筑台 91流石与滴石 92红壤和黄壤 93纵向沙垄和横向沙垄 94砾岩和砂岩 95水循环; 96花房效应; 97生态系统 98矿物; 99洪积扇(与13年的重复);100地域分异规律; 101土壤肥力; 102海陆风。 103喷出岩和侵入岩, 104水土流失, 105土壤质地, 106水循环 107喷出岩和侵入岩, 108水土流失, 109土壤质地, 110水循环 111 干洁大气 112 风化壳 113. 喀斯特作用 114. 行星风系 115. 土壤

2019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2019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库及答案 十个怎么办之一 一、填空题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是(邓小平)提 出来的。 3、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发展) 4、又好又快发展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坚持发展为先、做到又好又快,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二、判断题 1、发展不但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对) 2、发展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对) 3、发展应是又快又好的发展。(错) 4、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必须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大胆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认真破解发展难题。(对) 5、转变增长方式与转变发展方式没有什么区别(错) 6、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对) 三、理论题 1、大寨村、江西的新江村,济南的振兴街道。他们的故事说明一 个道理?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2、结合济南章丘官庄乡的发展,怎样理解又好又快发展?好表现 在几个方面? 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必须处理好好与快的辩证关系。

好应该表现在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生态良好、民生改善。 3、中国重汽的又好又快发展说明了什么?怎样加快转变发展方 式? 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放在第一位。第一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二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第三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第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五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第六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内需。 之二 一、填空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3、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本”就是(本源、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5、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判断 1、之所以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根本原因在于它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又体现了我党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对) 2、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对) 3、古代的民本思想和现在的以人为本没有本质区别(错) 4、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对) 5、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对)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

自然地理学(2002) 1 概念 平推断层地面净辐射径流模数丰水年组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草甸与草原长日照植物包气带生物阻限 2 填空 逆温根据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那三种----- ----- -------- 气象学中 A表示--------------气团 E-----------气团在气候类型中 A代表什么气候E 代表----------气候 距今约6亿年古生代的--------------------纪认为是地球--------大爆发的时代 新月型沙丘属于-----------向沙丘,沙丘走向一般与风向----------. 在多风向作用下往往形成--------------沙丘 黄土虽然缺乏水平-----------理但是垂直--------理却极为发育 生物海岸有------------和-----------------两种 植物群落的演替按发展方向分为---------------演替和--------------- 3 简答 发现中间凹陷周围隆起的环状地貌形态是否可以判断为火山口地貌? 流水对物质搬运有那些形式 动物扩散的3种途径 水位过程线和水位立时曲线的不同 4论述 论全球气温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全球降水量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土壤资源损失和破坏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南半球雪线低于北原因 自然地理(2003) 1 名词 假整合地堑大陆岛和海洋岛河漫滩二元结构峰丛逆温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指示植物生物量和生产量辐射适应 2 简答

A 地质年代中第四纪分为哪几个世 B 根据成因和沉积结构的不同,沉积岩可以哪四种类型 C 大气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D 为什么热带气旋 73%以上发生在北半求 E 柯本的温暖多雨气候带包括哪三气候类型 F 流水的线状侵蚀作用有哪三种形式 G 植物群落中种群个数的水平分布方式有那些? H 海洋动物群落划分有哪几个生态带 I 土壤资源丧失和退化的主要途径 J 以知某流域的径流模数是100000M/KM.年问该流域的年平均径流深度是多少毫米? 论述 1 看图说明该河流水量补给可能有那些类型? 2北半球山地南坡雪线一般高于北坡但西拉吗呀山却相反原因何在? 3简述地球板快边界类型和特点 4分析城市气候的各种岛效应 自然地理(2004) 一,名词解释 1,单斜山与方山 2,地面有效辐射 3,喀斯特漏斗 4,先锋群落(植被) 5,多度与盖度(植被) 6,径流系数(水文) 7,变差系数(水文) 8,凋萎系数(土壤) 9,淀积层(土壤) 10,孔道 二,判断 1,片岩是沉淀岩中的一种类型 2,花岗岩属于中性的岩浆岩

2019年考研政治试题

2019年考研政治试题 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不同,它是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科学之科学 D.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简答题 2、ABC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制订业务质量控制制度,经过领导层集体研究,确立了下列重大质量控制程度: (1)合秋人的晋升与考核以业务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同时考虑遵循质量控制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2)对员工介绍的客户,由员工所在部门经理根据收费的高低自行决定是否承接; (3)所有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在业务完成后90日内整理归档; (4)由于尚未取得上市公司审计资格,不予执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制度;(5)无论审计项目组内部的分歧是否得到解决,审计项目组必须保证按时出具审计报告; (6)以每3年为一个周期,选取已完成业务进行检查,检查对象为当年度考核等级位列后3名的项目负责人。 要求: 多选题 3、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 A.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B.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C.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单选题 4、《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 单选题 5、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A.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单选题 6、党的_____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 A.十五大 B.十三大 C.十二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多选题 7、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自然地理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 2000年自然地理学基础考研试题 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然地理环境2.河流水情要素3.湿润系数4.气团5.生物的指示现象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基岩对地貌形态的影响3.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4.流域特征及其对河流的作用5.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柯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划分原则、标准与方法2.风化作用类型及其机理 3. 论生态系统的功能 2009年自然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0*3’) 地球表层系统;太阳常数;相对湿度;岩石圈;潜水;土壤肥力;净初级生产量;田间持水量;径流系数;(太多了实在记不住, 但都很简单) 二、选择(3*5’) 关于“生物量”概念;关于孔隙度;关于垂直地带性(都很简单) 三、简答(3*10’) 1,径流形成过程2,十大生物群落的分布及其气候带(看图说话) 3,温盐输送带的路线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和反馈机制(有图) 四、问答 1,全球大地,大气,地气系统年平均辐射特征(看图说话,图是书上的)(20\')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山麓面 2、沃克环流 3、土壤质地 4、季风 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地带性

二、简述下列问题(每个10分,共60分) 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2、简述大气降水过程; 3、滑坡的形成条件与触发因素; 4、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与基本形式; 5、中国河流的主要类型及其各自显著特点; 6、什么是自然区划?说明其与类型划分的异同。 三、论述题(每个20分,共60分) 1、谈谈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基本特点和现成原因; 2、试述不同气候带的风化作用及其主要成土过程; 3、论述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区(biome)的地理因素,并举例说明这种影响 1999年 一、解释下列名称(每题5分,共30分) 1.新构造运动2.内海3. 大陆架4.牛轭湖5.生态幅度6.土壤相对年龄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试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分)。 三、试简述地球表层水分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15分)。 四、什么是土壤?土壤资源具有哪些的特点? (15分)。 五、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试运用人—地关系原理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简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25 2000年 一、简答(10分) 1、世界气候计划(WCP)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2、写出两种以上遥感气象观测手段的名称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二、解释下列术语(30分) 梅雨酸雨气候系统臭氧洞季风积温 三、说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反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机制(20) 四、说明我国冻害发生的天气特征及冻害的主要分布区域(20) 五、试述米兰柯维奇理论的主要内容,举出两种以上支持该理论的自然证据(20分) 2006年自然地理考研试题

中科院各所自然地理考研真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1号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 自然地理学6554 8814 一、分析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课 二、分析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途径。院 三、根据蓄库不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主要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业 四、举例分析地方气候对地域分异的意义。200092 五、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2010年 纬度对流层季风河流地下水矿化度地貌土壤质地生物群落生态平衡地域分异规律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土壤的一般形态自然区划的原则气候变化的原因水循环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25)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5)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究生试题自然地理学试题 2003年一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洪积扇土壤结构沙漠化植物群落定振波俯冲型板块干洁空气雪线潜水 二简答 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 1 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 2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承压水雅丹林德曼效率准平原3S ENSO 生物圈种群土地流量干燥度泥石流非地带性牛轭湖 二简答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 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 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 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 三综述题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

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 2004年 名词: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 简答:1.气候变化 2.基本地貌类型 3.水量平衡 4.成土学说 5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 论述:1.试述地带性学说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2005年 名词: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9.(忘了)10.(忘了) 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自然区划原则 3.土壤的物质组成 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5.影响地貌形成因素 论述: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以及各学科的联系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 一、分析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30分) 二、简述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30分) 三、举例说明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及形成因素。(30分) 四、简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30分) 五、简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各自特点。(30分)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1999年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综合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节律性 2、地域分异 3、垂直带谱 4、自然区划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1章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 2.部门自然地理学[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部门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 3.自然地理学[广西师范学院2004年研] 答: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它们包括该系统两级组织水平的研究。 二、简答题

1.试述自然地理学在当前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研] 答: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1)自然地理学在当前社会的地位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以及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 (2)自然地理学在当前社会的作用 ①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业生产受自然、技术和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自然地理学研究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差异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形成条件和发展变化规律,有利于未来中国不同区域的农业转型和升级。 ②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地域组合特征、分布规律,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可持续利用,评估资源最大承载力、潜力和潜能,不仅关注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

普通自然地理考研试题

历年普通自然地理考研试题 01年 一名词解释 1河流阶地 2地面有效辐射 3相对湿度 4海陆风 5径流系数 6地下水总矿化度 7土壤诊断层 8阳离子交换量 9顶级群落 10自然区划 二简答 1根据源地特点,可将气团分为哪几类? 2简要分析河流水量补给各种形式的特点。 3分析母质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4简述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主要植物种类和群落结构特征;保护江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的天然林和建设生态林有哪些重要意义? 三论述 1分析沟谷流水地貌的发育过程。 2比较热带季风气候与副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阐述土壤的地狱分仪规律,各举一例,并分别指出这些分异规律的主控因素。 4从能量流动与转换角度阐述生态金字塔的形成机理,并进而分析人口数量与食物结构改善的关系。 01年中国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 1黄海暖流 2夔门 3黄河三角洲 4变性土 5主导因素原则 6红层地貌 7华南准静止锋 8生物海岸 9地热 10宁乡式铁矿 二论述 1中国植被土壤分布错综复杂体现在哪些方面?试分析其原因。 2从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现状出发,试谈如何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举例说明人类的一些活动对我国地表形态的影响。 02年普通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 1叠置河 2准平原 3辐射平衡 4城市海岛效应 5径流模数 6模比系数 7碱化过程 8土壤新生体 9生境 10地带性分异规律 二论述 1行星风系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包括哪些气压带和风带?季风是怎么形成的?东亚季风与东南亚季风在成因和气候特点上有何差异? 2阐述土壤发生学分类制与土壤诊断学分类制的基本观点及其主要差别。 3试述土壤的组成及形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有何特点?应如何对其进行合理调控?

2019-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

2019-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 单选题 1、1948年,南斯拉夫对从苏联照搬来的“行政命令式的国家集权式”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 A.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B.社会主义工人自治制 C.人民自治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答案:A 暂无解析 单选题 2、20世纪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______。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答案:D A、B、C三项分别是在十三大、十二大、十四大上提出的。 单选题 3、20世纪中共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______。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答案:D

[解析] A、B、C三项分别是在十三大、十二大、十四大上提出的,D项是1997年十六大提出的。 单选题 4、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命名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 A.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 B.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邓小平是其主要创立者 答案:D [解析] 考查对邓小平理论科学涵义的掌握。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型。本题是单项选择题,答案只能是一个。 ABCD都能说明为什么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命名的原因,其中D予以概括说明。 单选题 5、党的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 A.十五大 B.十三大 C.十二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A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十五大的主题,也是十五大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

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竞争土壤肥力行星风系雅丹潜水 二、简述与分析题 1.分析气候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举例说明干旱气候地貌的发育过程 2 何谓水量平衡?试推导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可用示意图) 3 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分析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4 举例说明自然区划应遵循的原则 5 简述我国西北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论述题 运用自然地理学理论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及对我国西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在对西北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时,如何趋利弊害? 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季风水分循环河流阶地羊背石生态系统 二、简述 1 简述土壤资源的特点及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试比较准平原与山麓面的异同 3 试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它与城市生态系统有何不同? 4 试述形成地球分异的基本原因及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分异的主导因素。 三、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科里奥利力 2.板块构造学说 3.大气活动中心 4.温带气旋 5.河口三角洲 6.等流速公式 7.气候地貌叠置性 8.冰期与间冰期9.成土因素学说10.生态金字塔 二.简答题 1.简述自然土壤剖面构造及其特点。 2.陆地生态系统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特点 3.海岸带的动力作用类型及其与海岸地貌的关系 4.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 5.河流水位,流量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综述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2.地形对气候、植物、和土壤的影响作用 3.试论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并举例说明

北师大自然地理考研真题99-13

北师大1999年自然地理 一、解释下列名称(每题5分,共30分) 1.新构造运动 2.内海 3. 大陆架 4.牛轭湖 5.生态幅度 6.土壤相对年龄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试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分)。 三、试简述地球表层水分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15分)。 四、什么是土壤?土壤资源具有哪些的特点? (15分)。 五、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试运用人—地关系原理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简述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25分) 北师大2000年自然地理 一、简答(10分) 一、世界气候计划(WCP)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2、开具两种以上遥控景象形象观测手段的名称 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二、解释下列术语(30分) 梅雨酸雨气候系统臭氧洞季风积温 三、申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反厄尔尼诺)现象的形 成机制(20) 四、申明我国冻害发生的气候特征及冻害的主要分布 区域(20) 五、试述米兰柯维奇理论的主要内部实质意义,举出两种以上 撑持该理论的自然证据(20分) 2001年北师大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 反气旋锋面雨山麓面次生河海蚀崖生态位淀积层凋萎系数潜水初级生产力 二简答题 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河流基本阶地类型及基本特征 新月型沙丘的发育过程 植被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 试述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举例说明气候对地貌发育的作用 试述我国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及环境问题 北师大2002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

自然区划、干燥度、土地评价、大陆架、岩石圈、生态因素 二、什么是生态系统?试简述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15分) 三、试简述影响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的主要特征。(15分) 四、试分别简述中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20分) 五、试举一例说明地貌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20分) 北师大2003年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太阳常数湖岸阶地诊断图层限制因素径流利用系数环境自净 二简要说明中国季风雨带的进退规律,并用简图表示之 三简述河流阶地是如何形成的?并说明在野外如何鉴别? 四试比较分析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 五什么是风化壳?试简述中国境内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类型及其分异规律 六简述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分析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地球化学过程与生物积累过程的对立统一关系 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475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名词5分,共计40分) 1 干洁空气 2 风沙作用 3 (地下水)硬度 4 流域 5 诊断层 6 基性岩 7 季风 8 生物多样性 二、什么是湖泊?试简述人类活动对湖泊演化的影响。(20分) 三、什么是生态因子?试举例说明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特点。(20分) 四、试举实例说明地貌对地表物质能量迁移转化的影响。(20分) 五、什么是风化壳?试简述中国境内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类型及其分异规律。(20分) 六、结合你的学习与地理观察,试分析土壤圈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五大作用。(30分) 北师大2005年 一、名词解释30' 1大陆岛2克拉克值3大气污染4(地下水)硬度5(植物的)生活型6生态平衡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20' 三、试简述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发生学理论之基本观点。20' 四、试简述影响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迁移的主要因素。20' 五、试比较分析中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30' 六、什么是土地利用?试举例说明土地利用对区域自然地理过程的影响。30'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答案归纳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试题总结 地貌 名词解释: 平推断层:断层两盘基本无上下运动,而沿着断层面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2:原生黄土,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下形成一种特殊的第四纪陆相沉积物。原生黄土特征:它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土状堆积物,颗粒细小,质地均匀;结构疏松,透水性强;成分中,碳酸钙含量较高。遇水会溶解,造成水土流失;黄土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次生黄土是黄土被水冲刷、搬运、在堆积而成的黄土,它与原生黄土的区别是具有层理,并有较多的砂以及细砾。 假整合2、:指同一地区新老两套地层间有沉积间断面相隔,但产状基本一致的接触关系。上下岩层时代、岩性和古生物特征均不连续,说明下伏岩层沉积以后,地壳上升隆起,沉积作用中断,遭受风化剥蚀,后期该区重新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上覆岩层。 地堑:地堑是两个同性质断层间的下降断块 大陆岛和海洋岛2:大陆岛是指其地质构造与临近的大陆相似,原属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下降或海面上升导致与大陆相隔成为岛。分为构造岛和冲蚀岛;海洋岛其地质构造与大陆无关,是由于海洋底部火山喷发升起而形成, 河漫滩二元结构:下部为河床相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早起,上部为河漫滩相堆积,代表河床发育晚期 峰林与峰丛:峰丛是喀斯特高原向山地转换的初期。山体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分离的山峰,下部分为连结的底座,山峰之间都被溶蚀洼地隔开。峰林是底座被侵去,仅剩下没有底座的密集山峰群。 单斜山与方山:由向着一个方向倾斜的岩层所构成的地貌,称为单斜山。方山是由构造高原或台地经长期侵蚀而分割成面积较小的山体。方山以平坦的山顶为特征。 喀斯特漏斗:喀斯特地面上一种封闭的小型洼地,呈碟状、漏斗或竖井状

大学 自然地理试题含答案

《自然地理学》期未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风化作用:在地表环境作用下,岩石内部结构、构造、成分发生分解,整体坚固的岩石 发生破裂、变成碎屑及其他矿物质的过程。 2.片理构造:变质岩中板状矿物、片状矿物和柱状矿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平行排列 而形成的构造 3.河流袭夺:分水岭的迁移导致一侧的河流夺取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 4.腐殖质: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后再缩合或聚合而成的一 系列暗色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5.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和输入和 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1分) (1)全球的火山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以及大洋中脊地带。 (2)高岭土、榄橄石、石榴子石分别是沉积岩、岩浆岩岩及变质岩中的常见矿 物。 (3)青藏高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引起的强烈 隆起 (4)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5)雪线最高的地带在亚热带副高压带。 (6)海岸带主要由沿岸陆地、潮间岸滩与水下岸坡三部分组成。 (7)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腐殖质化和矿质化两个过程。 (8)荒漠地貌集中分布在亚热带高压带区、内陆干旱盆地区、寒流经过的沿海地区。

(9)土壤胶体的主要性质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带电性、分散和凝聚性。 三、是非判断( / )(9分) 地层的新老关系是确定褶皱构造类型的最主要标志;不同时代的地层直接接触不一定意味着断层的存在;冰川分布下限通常高于雪线;新月形沙丘的弧形突出端朝向主风向;土壤指地球表面的风化碎屑物;黄土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而且主要是风成的;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的形成均与构造运动有关;一个地段上的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总是使物种由少到多,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群落演替阶段到达顶级阶段时,净初级生产量也达到最高。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下列风化过程不属于化学风化的为 A.溶解 B.水解 C. 水化 D. 水蚀 [ D ] 2.方解石的解理程度为 A. 极完全 B. 完全 C. 中等 D. 不完全 [ B ] 3.自然界最难风化的矿物种类为 A. 橄榄石 B. 角闪石 C. 正长石 D. 石英 [ D ] 4.在超基性岩中肯定不存在的矿物为 A. 橄榄石 B. 角闪石 C. 辉石 D. 石英 [ D ] 5.鸟足状三角洲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A. 潮流 B. 河流径流 C. 波浪 D. 潮汐与波浪的共同作用 [ B ] 6.风力搬运的最主要方式是 A. 悬移 B. 跃移 C. 推移 D. 蠕移 [ B ] 7.黄土的粒度组成主要为

历年各院校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历年各院校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华南师范大学02 -05 华南师2002 自然 1 概念 平推断层地面净辐射径流模数丰水年组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草甸与草原长日照植物包气带生物阻限 2 填空 逆温根据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那三种----- ----- -------- 气象学中A表示--------气团E-----------气团在气候类型中A代表什么气候E代表----------气候 距今约6亿年古生代的---------纪认为是地球--------大爆发的时代 新月型沙丘属于-----------向沙丘,沙丘走向一般与风向----------. 在多风向作用下往往形成--------------沙丘 黄土虽然缺乏水平-----------理但是垂直--------理却极为发育 生物海岸有------------和-----------------两种 植物群落的演替按发展方向分为---------------演替和----- 3 简答 发现中间凹陷周围隆起的环状地貌形态是否可以判断为火山口地貌? 流水对物质搬运有那些形式 动物扩散的3种途径 水位过程线和水位立时曲线的不同 4论述 论全球气温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全球降水量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土壤资源损失和破坏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南半球雪线低于北半球原因 03年华南师大自然地理 1 名词假整合地堑大陆岛和海洋岛河漫滩二元结构峰丛逆温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指示植物生物量和生产量辐射适应 2 简答 A 地质年代中第四纪分为哪几个世 B 根据成因和沉积结构的不同,沉积岩可以哪四种类型 C 大气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D 为什么热带气旋 73%以上发生在北半求 E 柯本的温暖多雨气候带包括哪三气候类型

川师考研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地理环境 2岩石的硬度与解理 3地垫与地垒 4辐射雾与平流雾 5锢囚锋 6海水的盐度与氯度 7潜水与承压水 8河流劫夺 9土壤肥力 10生物多样性 二简答题 1道库恰耶夫关于自然地带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后人在道氏自然地带学说基础上完善的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体系简述 2长期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3雅丹地貌在我国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4简述地形对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 5近百年来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三分析题 1论述气候形成的影响因子及各因子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 2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0年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概念解析(10选8 ,每题5分,共40分) 1 矿物与岩石 2 解理与节理 3 径流模数与径流系数 4 相对地质年代与绝对地质年代 5 气候与气候系统 6 地带性规律与非地带性规律 7 种群与群落 8 土壤与土地 9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0河流阶地与河漫滩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陆地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类型? 2 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有哪些特征? 3 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4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论述影响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2 论述我国水土流失的自然和社会原因,目前有哪些治理措施? 3 举例说明我国西部气候近几十年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

2009年(地理学综合) 一比较下列概念(共40分) 1 震级与烈度 2 地域分异规律与自然区划 3 民族与种族 4 宗教与文化 二简答题(共80分) 1 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15分) 2 简述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关系(15分) 3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分及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15分) 4 简述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20分) 5 简述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三试分析我国横断山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50分)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考博考研历年真题(1999-2017)

自然地理学(博士) 2017年试题 一、简答题 1.岩溶作用 2.土壤的物质组成 3.自然区划的原则 二、论述题 1、气候的形成 2、生态系统的功能 3、水分循环的过程 2016年试题 一、简答 1、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2、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 3、生态系统的组分 二、论述题 1、气候变化的原因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5年试题 一、简答题 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2.成土学说 3.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特点 二、论述题 1、地球自传的地理意义 2、地球水分布,水的大循环及水的更新周期 3、我国自然地理特征 2014年试题 一、简答 1、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水量平衡 二、论述题 1、中国的气候及其特征 2、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 3、试论述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内容 2013年试题 一、简述 1、地貌成因有哪些 2、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3、生物群落的分类 二、论述 1、论述气候形成的原因

2、论述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2 年试题 1. 简答 1)基本地貌类型 2)季风气候 3)生态系统的组分 2. 论述 4)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 5)试述水量平衡 6)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2011 年试题(博) 1. 简答 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伍P150) 2)主要成土过程(伍P338) 3)生物多样性意义(伍P448) 2. 论述 4)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黄秉维第十四章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 5)我国地貌特征(赵济第二章地貌P4) 6)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二节自然区划P482) 2010年 一、简答 1、土壤的物质组成 2、水量平衡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二、论述 1、生态系统的功能 2、气候系统的组成及特征 3、我国地理地带的主要特征 2009 年试题(博) 1. 简答 1)土壤的一般形态(伍光和第六章土壤圈P315) 2)水情要素(伍光和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P205) 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P463) 2. 论述 4)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5)气候变化及其主要原因(伍光和第三章大气与气候P165) 6)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策略(见北京师范大学第四章中国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 2008 年试题(博) 1. 简答 1)自然区域划分原则(赵济第十五章自然地理区划P176) 2)成土学说(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11) 2002年自然地理学 一. 简答题(54) 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 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 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 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 5. 拉梅奇(Ramage,1971)所绘制的全球季风分布图,其判别季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 6. 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 7. 简述地球上水循环的“海陆循环”过程。(6) 8.简析绿色植物对美化环境有哪些主要作用?(8) 二.论述题(46) 1. 试论述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点。(15) 2. 简析我国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13) 3. 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18) 2002年中国自然地理 一. 简答题(67) 1. 中国的气候特征。9) 2.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9) 3. 中国东部湿润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变化。6) 4. 我国水系内外流域的分界线。9) 5. 我国生物海岸的类型及分布。4) 6. 四川盆地的地貌分区。9) 7. 云贵高原的区域特征。8) 8.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土壤的干湿带性分布规律。9) 二. 论述题(33) 1. 第四纪以来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18) 2. 西北地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向 2003年自然地理学 一.简答题(82) 1.地球表面有那些特征?(9分) 2.什么叫三圈环流?它是怎样形成?(12) 3.简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12)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怎样流动的?(12) 5.马克耶夫亚欧大陆理想自然带分布有哪些基本特点?(10) 6.自然区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方法?(15) 7.什么叫自然综合体?(6) 8.什么叫生物多样性?(6) 二.论述题(68分)

2019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十五)

2019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十五) 单选题-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______ A.实现共同富裕 B.切实提高居民收入 C.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D.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答案】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D为官方标准表述,需注意识记。 单选题-2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有哲学都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D.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考生对“哲学”这一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正确回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题干第一句话对回答本题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但只要仔细思考,就很容易明白,本题不是要回答为什么“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而要回答“任何哲学都是……”。 (2)题干要求回答“任何哲学”的共性,而不是特殊性。一切哲学都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也可以说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或学问。(3)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不同于人们自发形成的朴素的世界观。(4)C、D两个选项是讲哲学的特殊性或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资产阶级哲学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但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资产阶级哲学,它们的共性都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单选题-3 《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 【答案】A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4 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