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3593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3593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3593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3593

果洛职业技术学校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药学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

一、指导思想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为总体指导,以医药行业一线岗位对药学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医药行业、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基本要求,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改革发展道路,建立规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二、专业分析:

1.行业背景及发展现状

全球医药市场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全球药品销售总体将保持3%~6%的增速,到2015年达到约11000亿美元。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市场仍居全球药品消费主导地位。我国由于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化加速、疾病谱变化、医保体系不断完善以及居民支付能力增强,医药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医药行业将持续健康发展,到2015年,福建省医药产业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550亿元,年均增长25%;到2015年,福建省药品销售总额达到29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

2. 人才需求状况

在国内外医药行业蓬勃发展的大形势下,福建省医药行业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医药产业将继续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集聚,以化学制药、中成药为主导,以现代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为突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医药经济总量快速扩大,同时鼓励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医药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3. 就业面向

(1)初始岗位群:从事制剂生产、质量检验、药品调剂、药库管理、静脉药物配置、药品营销等相关岗位工作。

主要职业岗位群:药物制剂生产岗位、药品质量检验岗位、药学服务岗位、药品营销岗位。即在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药品成品检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药品销售等工作;在各级医院从事药品调剂、药库管理、静脉药物配置、药物制剂及检验工作;在医药公司及社会药店从事药品采购、药品及医疗器械营销工作。

相近职业岗位群:车间管理岗位,仓储、物流岗位,验证岗位,研发岗位等。

(2)发展岗位群: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如技术员或工艺员(半年至一年)、工段长或班组长(一年至三年)、车间主任(三年至五年)、部门主管(五年至八年)。在各级医院从事用药指导工作,如用药咨询、临床用药指导。在医药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如物流管理、药品采购等工作。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总体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思想品德)、智(基础理论)、技(职业技能)、体(身心素质)等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化学、医学基础理论,药物制剂生产及药品检验、药品营销和经营管理相关知识,具备药品生产、检验、药品调剂、合理用药指导、药品销售等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医药卫生行业从事药品生产、检验、药品调剂以及药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

1. 知识要求

(1)具备一定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

(2)掌握一定的英语、计算机和法律基础知识;

(3)掌握专业所需的医药学基础知识;

(4)掌握常用化学基本概念、常见化合物结构及其基本性质、常用定性定量检验分析方法等知识;

(5)掌握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的基本法律法规知识;

(6)掌握典型和常见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知识;

(7)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工艺知识,常见剂型的制备技术及药品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8)掌握药品调剂、合理用药及医院药学的基本知识;

(9)掌握相应工种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10)掌握医药市场营销、药品质量管理与物流管理、零售服务等方面的基础知

识。

2.能力要求

(1)具有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标准操作规程完成生产任务,并做好相关生产记录的能力;

(2)具有按照质量标准独立完成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检验,出具相关检验报告的能力;

(3)具有依据药品相关管理规范及各项法律法规要求,并按照处方正确、独立完成药品调剂工作的能力;

(4)具有运用所学医学和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依据药品说明书进行合理用药咨询的能力;

(5)初步具有运用医药专业知识和营销技巧,搜集信息,制定计划,完成推广、销售药品的能力;

(6)初步具有根据药品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药品质量管理与仓储物流管理的能力;

(7)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具有对各类医药企事业相关单位的各类专业信息进行收集、积累、整理,具备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9)初步具有阅读专业论文,填写、编写相关专业文件的能力;

(10)能够依据职业认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11)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12)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够从沟通中获得所需信息并准确表达个人信息;

(13)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能够与人协作完成既定任务;

(14)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与人和谐相处。

3.素质要求

(1)思想品德素质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坚持为人民服务。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法制观念、公民意识,能遵纪守法。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2)科学文化素质

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

一定的文化艺术鉴赏水平,有一定的兴趣爱好,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自尊心强、自立自律、诚实守信、谦虚正直、沟通合作、卫生整洁。

(3)专业素质

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具有医药相关行业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技能,能够从事医药行业中药品生产、检验、管理、经营和服务等工作。具有依法从业的观念;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质量、安全卫生意识,富有责任感;能以患者为中心,主动服务,富有爱心和同情心。

(4)身心素质

严谨细致,诚实守信,踏实认真工作,能够吃苦耐劳。能正确地对待困难和失败,具有理智、乐观、豁达的气质,具备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对胜利和成功有自制力;对挫折和失败有承受力;有健康的体魄,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三)主要就业岗位描述

1.药物制剂生产

工作职责: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制剂生产。

工作任务:

(1)领料并填写相关记录;

(2)按量投料并填写相关记录;

(3)各种制剂生产并填写相关记录;

(4)清场。

2.药品质量检验

工作职责:完成原料药、中间体、成品的质量检查。

工作任务:

(1)抽样;

(2)按照质量标准完成原辅料、中间体、成品质量检查;

(3)出具检验报告。

3.药品调剂

工作职责:审查并调配处方,审核并发放药品。

工作任务:

(1)接收处方、按照“四查十对”的原则对处方进行审查;

(2)调配处方;

(3)审核、发放药品;

(4)退药处理。

4.静脉配置

工作职责:配置静脉输液药物。

工作任务:

(1)接收处方、按照“四查十对”的原则对处方进行审查;

(2)贴签摆药;

(3)核对、包装、贴签;

(4)混合调配;

(5)成品核对、包装、密封。

5.药库管理

工作职责:药品出入库管理。

工作任务:

(1)制定采购计划、资质审核;

(2)入库验收、上账;

(3)药品存放管理;

(4)药品出库管理。

6.药品营销

工作职责:市场调研、药品销售。

工作任务:

(1)了解药品及市场信息;

(2)制定销售计划;

(3)药品销售;

(4)反馈市场信息。

(四)职业核心能力:

(1)药事管理相关法规的理解、实践应用能力

(2)药物化学性质及其药理作用分析应用能力

(3)处方设计能力

(4)药品质量标准查阅能力

(5)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维护保养能力

(6)合理采集、分析数据能力

(7)基本药品营销能力

(8)药品调剂能力

(9)药品采购与库存能力

(10)临床用药咨询能力

(11)制剂生产能力

(12)质量分析能力

(13)生产管理能力

四、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设置架构及说明

本专业课程设置是在以对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药学相关岗位工作任务和国家对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的现行要求,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改革,除国家规定的思政课程、军事课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以及体育课程以外,将其他课程按照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发展的岗位工作内容,对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进行梳理,将课程体系划分成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素质教育等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均有其明确的目标任务,并有若干课程组成。其中,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模块围绕专业核心模块的要求而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素质教育和专业方向为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素质保障。因此,在专业核心模块的教学内容中是以体现完成药学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应用为核心的,同时辐射相近岗位和发展岗位群的工作内容的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中尤其突出与岗位工作任务匹配的综合实训和生产实习,并把它们作为专业核心模块的中心内容。

课程的基本架构是以药学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对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求作为课程体系架构的核心。并以此为核心组织基础和素质等课程,形成课程体系架构图,见图1.

图1 课程体系架构图

(二)课程体系结构

表1 课程体系结构明细表

课程类型课程名称

公共基础模块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

势与政策等

健康与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军事理论、安全

教育等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含学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创业就业指导)等

三)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设立了基础实验平台(基础技能训练)、专业单项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单项及综合技能实训内容及要求见图2)及生产实习平台,加强了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超过50%),满足职业技能需要。

图2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

表2 单项及综合实训具体内容及要求实训项目实训内容实训要求

专业技能实训模拟药房实训主要包括药品调剂、用药指

导、出入库管理、药品保养等

日常药剂科工作内容的实践训

练。通过本课程的操作训练,

使学生掌握医院药剂科日常工

作内容和流程。使学生具备一

定的药品调剂和用药指导能

力。

临床合理用药指

导实训

主要包括常见疾病的药物治

疗、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静脉

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药学监护等内容的学习与实

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掌握如何协助医生做好临床

(四)教学进程设置及说明

1.基本要求

在教学进程安排上,注重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公共课原则上安排在第一、二学年完成,主要是使学生能具有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为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应与高中课程衔接,并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专业基础课原则上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保证在进入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时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理化及药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需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实施教学,因而原则上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完成。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原则上安排在第一、二学年完成,

部分素质教育课程贯穿教学整个过程。

实践教学环节依据三年不断线的基本思路,在第一、二学年安排课程见习、教学实习等环节,在完成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基础上,开设《药学综合实训》,体现了基本实验技能、生产单元实验技能、岗位综合技能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2.学时要求

(1)学时:总学时2644学时(包括课内与课外学时)。具体时间分配见表3、表4。

表3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周)

表4 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

(2)学分计算的基本原则: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修课:16~18学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