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企业文化-TCL管理方式正在变革

谈企业文化-TCL管理方式正在变革

谈企业文化-TCL管理方式正在变革
谈企业文化-TCL管理方式正在变革

企业文化

TCL

管理方式正在变革

3

月3日下午,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接受少数媒体专访时表示,随着去年TCL新品牌战略的公告,TCL的企业文化正在发生改变。

去年十月,在李东生任命在飞利浦任职多年的梁耀荣为TCL多媒体首席执行官时,就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将是TCL文化与管理方式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梁耀荣的到来将

会改变TCL以往相对分散的“诸侯格局”企业文化,则重将打通各个部门之前的联系,加

强部门、分公司之间的协作。

对此李东生一直没有正面回应。今日李东生首次就企业的文化与媒体展开对话,他表示,TCL从地方小企业到国际化企业一步一步走来,企业管理文化和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发

生变化。不同阶段要有不同观念和管理的体系支持企业发展。

“做小企业的时候,以小企业的心态想事情。什么东西都要自己看得到,按照自己能

够沟通的方式来进行。企业做大了,要有矩阵化的管理,要有横向和纵向,不可能是垂直

化的管理。企业管理团队都要适应新的变化。”

去年李东生在TCL新品牌战略会上表示,要将公司创建称一家受人尊敬和最具创新能

力的企业。李东生认为,上述的变化需要TCL按照国际化企业的要求来建立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从创建到变革企业文化全过程实操 精品001

从创建到变革:企业文化全过程实操(一) 坦率而言,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管理体系中最不可捉摸而又经常发出不和谐之声的“幽灵”。一方面我们震慑和憧憬于葛鲁夫大喊“企业文化是INTEL的核心竞争力”和西南航空高唱“对手唯一不能模仿的就是我们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又迟疑和迷惘于企业文化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以及如何让它起到作用,总之企业文化似乎是一个只能看到结果却不知道过程、只可以意会不可以实实在在把握的“模糊”管理工具。 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创建或者说企业文化的行动有两大普遍遭受忽视的关键:第一,企业文化是战略而不是战术,它是基于组织和人力资源的战略运营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能够产生可度量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可以匹敌其它任何一种战略),尽管这种优势常常难以在短期完整地发挥出来,但企业文化缺乏战略性安排不能对企业重大问题进行表决却是当今的“文化疲软”通病;第二,企业文化必须有感知性的安排(必须强调执行),以前企业文化运作的误区在于执迷不悟于神秘的“价值观”(这是“口号派”的真谛)、津津乐道于无所不包的“文化手册”(这是“红宝书派”的资本),都是典型的“飞天式”,不重实施的结果必然是不能实施,企业文化也在惊天动地之后变得虚无缥缈最终归于沉寂。 一、为什么需要企业文化? 尽管企业文化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有形资源,却会对有形资源的利用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作用而产生的。 1、企业文化的6种功能 企业文化能在组织中产生6种力量: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互动力、辐射力。 2、企业文化的3种价值创造 上述功能是通过以下价值创造机理而来: 3、企业文化障碍的20种症状 缺少企业文化犹如“缺钙”,企业很难挺起自己的腰杆。

企业文化与制度协同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实质上,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既存在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1、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 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人物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的形成。 2、制度与文化的表现形态不同 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但二者却是一体两面,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 3、制度与文化的演进方式不同 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 4、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 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比如,企业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先定一项制度,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内涵,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是参与文化。 5、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 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

[变革文化阶段企业文化的管理核心]企业文化变革

[变革文化阶段企业文化的管理核心]企业文化变 革 变革文化阶段 步入成熟期后,企业长期、持续的成功,管理者在机会牵引下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积累,使得骄傲自满、不思进取、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不断累积,再加以企业规模变大,部门细分带来的内部沟通成本增加、部门中亚文化的无序发展以及“重形式、轻结果”的官僚文化的滋生,所有这些极易导致企业大量精力陷入内耗中而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反应迟钝,失去奋斗的激情和增长的动力。 一些内、外部因素的变化,推动领导者对文化进行变革,此时企业文化管理进入变革文化阶段。诱发文化变革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部经济、技术变化和行业竞争,内部企业加速发展需求、战略调整和领导人更替等,但需要指出,文化变革的深层次原因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来源于企业持续发展和规模变大后累积的内部问题,当然最具代表性的诱因是“财务绩效恶化带来的经营危机”。 变革文化阶段,企业领导者所采取的策略和步骤中核心的为以下两点: 1、重塑执行文化。 虽然名为“变革文化”,但除极少情况外(如日本企业传统“年功序列”的价值文化,阻碍了IT等高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问题往往不在“价值文化”本身,而是由于价值文化的基础——执行文化和高绩效文化的丧失,导致企业核心价值标准被曲解、误读以及执行走样。重塑执行文化的具体措施包括:再造领导力,强化、落实执行力管理体系。 2、再造领导力。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调整企业高层决策和执行(绩效)管理机构、人员; 快速将具有“做事意愿、做事能力”的执行人才,调整到核心岗位; 结合执行力,以及新战略对领导者的新能力要求,再造领导力标准,以此作为领导者考核、激励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就新的领导力标准,对领导者进行集中、强化培训。

从创建到变革企业文化全过程实操

从创建到变革企业文化全过程实操 坦率而言,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治理体系中最不可捉摸而又经常发出不和谐之声的“幽灵”。一方面我们震慑和向往于葛鲁夫大喊“企业文化是INTEL的核心竞争力”和西南航空高唱“对手唯独不能仿照的确实是我们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又迟疑和迷惘于企业文化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以及如何让它起到作用,总之企业文化看起来是一个只能看到结果却不明白过程、只能够意会不能够实实在在把握的“模糊”治理工具。 然而我们的研究说明创建或者说企业文化的行动有两大普遍遭受忽视的关键:第一,企业文化是战略而不是战术,它是基于组织和人力资源的战略运营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能够产生可度量的竞争优势(这一点能够匹敌其它任何一种战略),尽管这种优势常常难以在短期完整地发挥出来,但企业文化缺乏战略性安排不能对企业重大问题进行表决却是当今的“文化疲软”通病;第二,企业文化必须有感知性的安排(必须强调执行),往常企业文化运作的误区在于执迷不悟于奇异的“价值观”(这是“口号派”的真谛)、津津乐道于无所不包的“文化手册”(这是“红宝书派”的资本),差不多上典型的“飞天式”,不重实施的结果必定是不能实施,企业文化也在惊天动地之后变得虚无缥缈最终归于沉静。 一、什么缘故需要企业文化? 尽管企业文化可不能阻碍到企业的有形资源,却会对有形资源的利用方式产生重大的阻碍,这种阻碍是通过企业文化对企业职员的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作用而产生的。 1、企业文化的6种功能 企业文化能在组织中产生6种力量:凝聚力、鼓舞力、约束力、导向力、互动力、辐射力。 2、企业文化的3种价值制造 上述功能是通过以下价值制造机理而来: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之本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之本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管理界开始急巨变革,虽然变革的内容不一,但大多体现了人性化理念。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企业经营活动是与外界发生联系的过程,而外界仍然是人或由人组成的组织。企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无法摆脱人的痕迹,是人类的产物。因此,企业是人格化的企业。在所有的管理要素中,与人关系最密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但最能体现企业是人格化企业的,是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当成管理的客体,企业文化是把人当成产生共同价值观的主体。前者是管理的内容,后者是管理的方法、管理的思想,即可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 人本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一切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不再是物质资本。人本管理首先在几个基本问题上做出明确的回答,即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企业的发展靠什么这三个问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企业的哲学命题。其一,企业即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企业无人则止。因此,企业应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位置。时刻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主导地位。人的潜力极大,关键在于开发。一个企业要开发人的智力和潜能,就应使企业员工经常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智能劳动者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谁能充分发挥这种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谁就取得了管理企业的成功奥秘。其二,企业为人。办企业是为满足人、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是单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使企业中的员工得到全面的发展,还是把员工仅仅作为机器体系的一部分人本管理认为:管理的本质是激励,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其三,企业靠人。人本管理认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办企业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能和力量,实行“全员经营”有利于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保证经营的正确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比如海尔,正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指引下,在最初实施了OEC管理,然后又实施了SST管理,现在提出了SBU的概念即战略事业单位,把集团总的战略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于是海尔从最初的用硬性管理“逼”人把事情做好,逐渐变成了激发人自觉、主动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柔性管理,让海尔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我经营”的创新空间。于是,海尔成为我国顶级的企业。

管理变革背后是企业文化变革

管理变革背后是企业文化变革 企业管理变革的背后,是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往往在相继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的同时,提出一系列新的企业管理思想、信条、理念、方式、方法,并逐步确定为一种管理模式。 管理变革与企业文化变革的互动模式 从企业管理的发展历史看,是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目前,我国有90%以上的企业还处于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发展阶段,只有少数一些企业正在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阶段迈进,如海尔、联想、华为、福田等。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管理形态,也是一种管理现象。在企业管理变革的同时,必须进行企业文化变革。根据实践,我们归纳了三种管理变革与企业文化变革的互动模式。 整合型企业文化变革模式―――双鹤药业 双鹤药业的前身是“北京制药厂”。1996年组建股份公司。1997年上市融资后,控股、参股、兼并了一些基础较好的相关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到2001 年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江苏昆山双鹤”、“武汉滨湖双鹤”、“安徽繁昌双鹤”等14家控股公司、4家参股公司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在双鹤药业快速扩张和跳跃式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建设双鹤新的企业文化,科学、有效地对集团内各成员企业进行文化整合,增强凝聚力,消除成员企业间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创造“双鹤新文化模式”,实现双鹤药业集团持续、健康发展,是双鹤药业企业文化变革的主题。 双鹤药业的高层领导们认为: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成功的企业都有成功的企业文化做支撑。所以,双鹤药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2001 年~2005年的战略规划,并提出了“双鹤大家庭”的文化理念,逐步建立了统一的思想、信念、

道德、精神等双鹤价值观体系。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企业管理变革和文化变革,双鹤各成员企业除了依靠资产重组建立一种资产纽带之外,还依靠文化整合建立一种文化纽带,对双鹤药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经营宗旨、管理思想、质量意识、市场观念、营销观念、人才观念产生共识,形成了比较一致和趋同的价值观。 战略型企业文化变革模式―――中国联通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制定了新战略,必然要求新的企业文化与之相匹配。 中国联通是1994年组建的股份制电信企业,是国家电信体制改革、打破电信垄断的产物,2000年在纽约、香港上市。联通经营的电信业务范围,由成立之初的GSM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发展到包括GSM和CDMA的移动电话、长途电话、本地电话、数据通信(包括互联网业务和IP电话)、电信增值业务,以及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其他业务。联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呈现了高速综合发展的态势。 到2002年,中国联通面临四个转变:一是从完成一次创业后向实现二次创业转变;二是从以建设为主向建设、经营并举转变;三是从经营单一业务向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全电信综合业务转变;四是从不规范的企业制度向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中国联通制定了“两新、两高、一综合”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电信企业” 的战略目标。为此,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围绕战略目标,培育诚实守信的企业道德,民主宽松的企业环境,团结和谐的企业风尚,注重效率、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企业精神,增强员工对企业使命的认同感,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联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同时,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中国联通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着力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为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

从创建到变革:企业文化全过程实操完整版

从创建到变革:企业文 化全过程实操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从创建到变革:企业文化全过程实操(一) ? ? 坦率而言,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管理体系中最不可捉摸而又经常发出不和谐之声的“幽灵”。一方面我们震慑和憧憬于葛鲁夫大喊“企业文化是INTEL的核心竞争力”和西南航空高唱“对手唯一不能模仿的就是我们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又迟疑和迷惘于企业文化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以及如何让它起到作用,总之企业文化似乎是一个只能看到结果却不知道过程、只可以意会不可以实实在在把握的“模糊”管理工具。 ? 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创建或者说企业文化的行动有两大普遍遭受忽视的关键:第一,企业文化是战略而不是战术,它是基于组织和人力资源的战略运营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能够产生可度量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可以匹敌其它任何一种战略),尽管这种优势常常难以在短期完整地发挥出来,但企业文化缺乏战略性安排不能对企业重大问题进行表决却是当今的“文化疲软”通病;第二,企业文化必须有感知性的安排(必须强调执行),以前企业文化运作的误区在于执迷不悟于神秘的“价值观”(这是“口号派”的真谛)、津津乐道于无所不包的“文化手册”(这是“红宝书派”的资本),都是典型的“飞天式”,不重实施的结果必然是不能实施,企业文化也在惊天动地之后变得虚无缥缈最终归于沉寂。? 一、为什么需要企业文化? ?

尽管企业文化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有形资源,却会对有形资源的利用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作用而产生的。 ? 1、企业文化的6种功能 ? 企业文化能在组织中产生6种力量: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互动力、辐射力。 ? 2、企业文化的3种价值创造 ? 上述功能是通过以下价值创造机理而来: ? ? 3、企业文化障碍的20种症状

tcl企业愿景

tcl企业愿景 国际化是所有中国优秀企业努力的方向,国际化也必然承担着诸多风险。2004年TCL通过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一举进入国际市场,一年后即陷入约20亿人民币的亏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七年过去了,今年适逢TCL集团创业30周年,TCL 已经走出低谷,各产业领域都已进入良性发展的新阶段。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TCL愿意与读者分享自己的逆境成长的经历,值得尊敬。 “中国企业国际化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以借鉴,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市场环境决定了众多的中国企业也不能盲目模仿欧美企业的模式,只能通过自身探索来确定自己的国际化道路”,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近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2005年左右企业最艰难的时期,TCL审时度势调整战略,从内部文化入手进行了一系列变革,通过企业愿景凝聚员工、形成合力,推动内部管理的精细化、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全产业链运营模式,顺利地实现了“企业的重生”。 “TCL目前与国内同行相比,在销售业绩上也许并不突出,但在过去七年的国际化历练之后,TCL整体竞争力全面提升,我相信,TCL 未来会走得更稳、更远”,李东生说。 国际化是一场持久战

2005年是李东生迄今为止面临的最艰难的一道“坎”,之所以称之为“最”,关键在于强烈的反差。 2005年之前,TCL可谓一路高歌猛进。2000年之后,TCL超越长虹成为中国彩电业老大,之后成功改制、TCL集团成功上市,令同业望其项背;2004年对汤姆逊彩电及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收购更是将李东生推上了个人事业的“巅峰”,二度被评为“中国年度经济人物”,风光一时无量。对此,李东生本人倒是颇为冷静,当年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曾淡然地表示,“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然而,最大的落差还是来自收购之后出现的巨额亏损。TCL创业20年来一直在盈利,从来没有亏损过,而骤然而降的20亿亏损不仅让TCL“一夜回到解放前”,更被推到了一个“生死的边缘”。 这一切让一向自信满满的李东生几乎乱了步伐——为了提升投资者的信心,李东生公开承诺“18个月扭亏”。但现实比理论困难得多,TCL由此陷入更大的信任危机。 至此,李东生只能背水一战。 2005年的8月3日,李东生在集团内部主持召开了一个有200多人参加的经营管理层扩大会议。正是在这个会议上,高管们达成一个共识——“国际化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持久战,一步一步走,不能急于求成”。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说的那样,“只有战略的持久性,才能取得胜利的唯一保证”。 “形势愈是严峻、心态就愈要平和,不能说今天一定要盈利、一定

变革管理者与组织文化word版本

变革管理者与组织文化 匹配方式使二者相得益彰 一、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匹配 1.从个体与环境匹配到个体与组织文化匹配 匹配的观念来源于Lewin(1951)提出的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他用社会——心理的公式解释人的行为,指出人的行为可以用个体的个性特点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或匹配来加以解释。在研究个人与环境匹配的问题上,一般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为探索个人特性与职业属性的交互影响,第二种为探讨个人与组织特性的匹配。个人与组织特性匹配的相关研究可分为四大类:一是个人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二是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三是个人的喜好需求与组织系统、结构的一致性;四是个人的人格特质与组织氛围的一致性。由于个人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是个人与组织匹配的关键,因此,个人与组织文化匹配的研究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有关个人与组织文化匹配的研究发现,个人与组织文化的匹配程度高,会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绩效。 2.从个体与组织文化匹配到管理者与组织文化匹配 组织在变革过程中要求个体与组织文化匹配,作为组织中个体重要一员的管理者,自然也必须与组织文化相匹配。由于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对于组织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影响,使得管理者与

组织文化的匹配主要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的匹配上。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匹配作用与一般的个体与组织文化的匹配是不同的。以往的组织文化研究偏重于组织的强势文化对员工的行为塑造,而忽略了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如今,我们对个人可能的行为进行整体性的考察,故延伸出匹配的概念。 强调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交互作用,与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是相适应。管理理论的范式在近20年来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主要是沿着变革型管理理论和魅力型管理理论的研究展开的,从交易型管理者的研究转移到对于杰出管理者,即对超越期望的变革型管理者的研究。杰出的管理者对于组织的有效管理,依赖于一个表述清晰的、能够有效沟通的、可以预测的愿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愿景就是管理者的理念。如果一个管理者的理念能够一直在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说明他拥有了一种能够凝聚组织成员并坚持实现共同愿景的能力。在管理者与组织成员的互动过程中,组织成员可以接收到管理者关于使命、愿景的信息,从而受到管理者引领的组织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探讨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匹配模式时,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匹配,而且管理者个人的价值观念要超越于组织的价值观念,即一种适宜的不匹配状态。这种适宜的不匹配应考虑到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也应考虑到人们将要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升人们变革或成长的能力。

海尔联想TCL企业文化建设分析与比较

海尔联想TCL企业文化建设分析与比较 文章出处:发布时间:2005-07-28 企业竞争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产品竞争、营销竞争、战略竞争和文化竞争。企业产品竞争的成功是一种短期成功,营销竞争的成功是一种中期成功,战略竞争的成功是一种中长期成功,只有文化竞争的成功才是企业长期成功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对海尔、联想和TCL三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分析与比较,以论证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希望这些启示能够为意图建设企业文化的企业提供参考价值。 一、海尔、联想、TCL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点 (一)企业领导人的高度文化素养 海尔、联想和TCL都建立了很好的企业文化体系,这和企业领导人具有很高的个人文化素养是分不开的。所谓文化素养主要不是指狭义的文化程度高低,而是指精神动力、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三位企业领导者共同具有如下的特点: 1.有强烈的精神动力并充满激情地追求目标。海尔是从亏损147万元起步的,联想是20万元起家的,TCL是5000元起家的,能够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把传统的大企业和外企甩在身后,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没有远大的志向和精神动力是难以达到这种结果的。他们不断的为自己和企业提出新的目标和方向,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经营,从国内名牌到国际名牌,从一个落后的国有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上市公司,他们自我超越的脚步没有丝毫的迟疑。 2.自信及坚忍不拔。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尤其在困难的时候坚定信心。在1989年,在几乎全部的冰箱厂家都降价的时候,张瑞敏不降价反而提价12%;柳传志在国际品牌大军压境时不甘心只做代理,建立自有PC品牌,最终成为市场第一,将当时的"老师"

惠普甩在身后;李东生总是后发制人,在一个竞争已经很激烈的市场上异军突起,彩电、PC、手机都是如此。 3.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三位企业家都不约而同地将敬业报国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中,海尔响亮地打出"海尔,中国造"的口号,联想提出"世界的联想",TCL要做"世界级的企业",这种爱国强国的思想从更高层次上激励着企业家取得进步。 4.重视学习。企业家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这和他后天的学习、实践分不开的。三位企业家都非常重视学习、实践和总结,张瑞敏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孙子兵法、易经、道德经等了如指掌,还委托在海外工作的同事帮助收集最新的管理书籍,使他能掌握世界最新的管理动向,李东生和TCL的高层养成了互相赠送管理书籍的习惯,有时同一本书会收到两三本。柳传志特别喜欢读企业家传记,并结合自己的体会细细捉摸,常常要读几遍,每周六都要拿出半天时间整理个人思路。 5.以身作则。张瑞敏要求员工打卡上班,自己也打卡上班,没有专车,没有专用食堂。李东生要求员工上班穿西装,自己在上班和公众场合永远西服革履,出差轻车简从。柳传志至今还像个中科院的学者,坐车看到当年的同事骑车而过心中感到不安。笔者到过三位企业家的办公室,三位的办公室不约而同地即不大也都相当俭朴。 (二)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张瑞敏认为自己在企业里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做一个"布道者"。海尔是最早在企业里设置"企业文化中心"这一专门机构的企业,"海尔报"不象有些企业的报纸,主要是给外面看的,"海尔报"揭露问题、批评起人来毫不留情。海尔"吃休克鱼"兼并红星电器的案例引起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关注,成为知名的企业管理案例之一,该案例展示海尔的兼并是以文化为先导的。海尔正是通过这种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的方式,将企业文化转化成一种生产力资源。现在,海尔将这种文化扩展到国际投资方面,海尔在美国的生产车间里也到

从管理变革中发展企业文化

从管理变革中发展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潮,是一门在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它的产生和迅速发展是现代管理科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管理植根于文化之中,在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理论,将企业管理(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从技术、经济上升到文化层面,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创举,给企业管理理念和实践带来生机和活力。企业中的管理实践变革,必然带来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挑战,企业文化要随之改变,创造支持变革并使变革维持下来的企业环境。企业是人的组织,只有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改变了,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创新。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企业的管理实践在不断地受到变革创新的挑战,企业的员工追求的意义和价值也在变化。企业文化要适时地做出变革,从管理变革中发展企业文化,创造出产生更高工作满意度和价值的企业生活方式。 福特汽车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在世界各地逐步建立起了生产据点,却逐步形成了全球各分公司各自为政的心态。并且在面临来自日本汽车公司“低价高质”的大举入侵后,福特汽车公司展开了第一波的改造,除了用裁员(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来降低成本外,还陆续引进了多项产品质量改革计划。经过80、90年代的改革阵痛,福特公司开始面对“文化改革”的新挑战。1998年,董事会决定任命纳瑟担任首席执行官,在纳瑟的倡导下福特汽车描绘出了新的企业文化四要素:具有全球化想法、注重顾客需求、持续追求成长,以及深信“领导者是老师”等4项概念,并 逐步进行企业文化的改革。 ? 在中国,大庆油田的企业文化众所周知。近年来,大庆油田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注重从管理变革中发展企业文化,比较有名(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的就是大庆第一采油厂第二油矿,他们把原来“四个一样”的管理文化,通过管理变革,继承发展成为“四个不一样”的管理文化。 ? 大庆第一采油厂第二油矿始建于1962年,现有员工1832人,管理油水井1892口,计量间116座,各类站(所)58 座。2001年,该矿积极适应油田深化改革的形势,在总结近年来该矿改革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秉承“四个一样”优良传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出了“四个不一样”的管理理念,即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通过在实践中完善,在完善中实践,“四个一样”展现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有 力地推动了全矿各项工作的新发展。 他们感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对他们来讲,只有赋予大庆精神这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使之不断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四个一样”管理理念的形成,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渊源和(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生动的改革实践积累,它产生于油田改革发展的大环境和该矿管理创新的实践,根植于大庆精神的文化积淀和“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来自于全矿员工谋求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 油田深化改革的形势,为“四个不一样”的产生创造了环境。油田重组改制以来,按照“适应新形势,建立新体制,树立新形象,谋求新发展”的要求和“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围绕建立油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油田公司深化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领域逐渐拓宽,节奏持续加快,无论是深化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还是推进制度、管理、技术、企业文化创新,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都进行了积极稳妥的探索和实践,改革热潮如火如荼,发展举措方兴未艾。按照油田公司的部署和要求,厂党委审时度势,在开展“找差距,订规划,谋求新发展”活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全厂各单位积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创造性开展工作,呈现出热火朝天搞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势头。面对这样的情势,对于拥有1800多名员工、管理1800多口油水井的采油矿,领导班子感到肩负的责任大,承受的压力大,

TCL企业文化

tcl的企业文化 The Creative Life TCL即The Creative Life 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创意感动生活。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目前中国比较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SZ.000100)、TCL多媒体科技(HK.1070)、TCL 通讯科技(HK.2618)。目前,TCL已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及投资业务群,物流及服务业务群。 在过去二十多年中,TCL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民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领头羊。 在发展壮大中,TCL确立了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在TCL 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免提式按键电话、第一台28寸大彩电、第一台钻石手机、第一台国产双核笔记本电脑等,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

2007年TCL全球营业收入390.63亿元人民币,5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及TCL、Alcatel品牌手机。2007年TCL在全球各地销售超过1501万台彩电,1190万部手机。海外营业收入超过中国本土市场营业收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在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几个研发分部。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 2007年TCL品牌价值达401.36亿元人民币(54亿美元)。 未来十年TCL将继续构建融设计力、品质力、营销力及消费者洞察系统为一体的“三力一系统”,将TCL打造成中国具有创造力的品牌。 放眼未来,TCL的发展目标是:通过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建立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成为受人尊敬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先企业。

从创建到变革企业文化全过程实操

从创建到变革:企业文化全过程实操 坦率而言,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管理体系中最不可捉摸而又经常发出不和谐之声的 “幽 灵”。一方面我们震慑和憧憬于葛鲁夫大喊“企业文化是 INTEL 的核心竞争力”和西南航空 高唱“对手唯一不能模仿的就是我们的文化” ,另一方面我们又迟疑和迷惘于企业文化到底 能起到多大作用以及如何让它起到作用, 总之企业文化似乎是一个只能看到结果却不知道过 程、只可以意会不可以实实在在把握的“模糊”管理工具。 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创建或者说企业文化的行动有两大普遍遭受忽视的关键:第 一,企业 文化是战略而不是战术, 它是基于组织和人力资源的战略运营基础上的, 企业文化 能够产生可度量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可以匹敌其它任何一种战略) ,尽管这种优势常常难以 在短期完整地发挥出来, 但企业文化缺乏战略性安排不能对企业重大问题进行表决却是当今 的“文化疲软”通病;第二,企业文化必须有感知性的安排(必须强调执行) 化运作的误区在于执迷不悟于神秘的“价值观” (这是“口号派”的真谛) 不包的“文化手册” (这是 “红宝书派”的资本) ,都是典型的“飞天式” 必然是不能实施,企业文化也 在惊天动地之后变得虚无缥缈最终归于沉寂。 一、为什么需要企业文化? 尽管企业文化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有形资源, 却会对有形资源的利用方式产生重大的 影响, 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 配作用而产生的。 1、 将个体凝结成高效统一的组织 良性的机制催人奋进 规范和约束组织、个人的行为 对组织、个体的目标进行引导 与组织中的硬要素互动,促进组织进步 能进一步地影响到同业、社区、社会等 3 种价值创造 上述功能是通过以下价值创造机理而来: ① 管理成本降低 企业文化可以减少员工单独处理信息的要求, 使员工经营活动 集中于特定范围安排之中,减少决策成本,同时可以大大降低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② 组织机能完善 企业文化补充了企业正式的行政控制体系,减 少了内部实施监 督的成本 ③ 减少不协调 企业文化弱化了企业内个人偏好的倾向, 而这种倾向有可能使得步 调不一 致 3、企业文化障碍的 20 种症状 缺少企业文化犹如“缺钙” ,企业很难挺起自己的腰杆。 ⑴ 中国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 ⑵ 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达成 共识并存 在沟通障碍, 管理者和员工只是抱怨存在的问题而不去解决这些问题 ⑶ 企业在组 织变革与流程再造过程中员工感到迷惘、 迟疑而不愿跟进, 导致变革成效不佳 ⑷ 企业文化 ,以前企业文 、津津乐道于无所 ,不重实施的结果 企业文化的 6 种功能 企业文化能在组织中产生 6 种力量: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互动 力、辐射力。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2、 凝聚功能 激励功能 约束功能 导向功能 互动功能 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的

企业文化生存与变革指南

企业文化生存与变革指南 这本书是写给那些想要有所作为、进而需要了解 文化本质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企业(和社会) 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 的产物。领导者有一种独特的职能,他们不仅要 在新组织中创造文化,而且要管理成熟组织中的 文化问题。为了完成这些职能,领导者需要理清 一些概念和工具。 1 企业文化为何至关重要 首先,企业文化和领导力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不可能抛开其中的一面而单独去理解另一面。其次,我们必须明白,企业是由一系列的文化单元组成的,在这些

文化单元内部包含众多基于工作类型和共同历史而形成的强有力的亚文化。此外,在当前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任何企业总是存在于更大的文化单元之中,企业的兼并、收购、合资等项目涉及的往往是多元文化主体,因而其员工必须具备跨文化工作的能力。最后,我们还必须明白,在企业发展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涉及的文化问题也会不同。 企业文化与领导力的相互作用 由于对企业文化与领导力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得不充分,并且对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定义不明确,使得我们在理解企业文化和领导力的内涵时存在不少困惑。对领导力进行定义之所以如此困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众多的“正确”版本,每个版本都代表着这世上众多成功企业中的一种,而每一种都拥有其自身的企业文化。 如果新的领导者来自于企业外部,那么他将不得不在下面几种选项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 1.摒弃现有企业文化的核心载体。通常是两三个高层管理者采取强制方式对其他员工施加新的行为准则,进而试图贯彻他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理念,以此来废除现

有的企业文化。该选项的风险在于,可能造成企业现有的关键知识、技能和“经验”流失,同时削弱企业的整体绩效。 2.努力向企业的现有成员灌输他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理念,以此来与现有的企业文化开展竞争。该选项的风险在于,大家可能只是在表面上适应新领导者的新做法、“静观其变”,直到该领导者最终被其他人替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的领导者缺乏非凡的魅力,最终“赢”的往往都是企业原有的旧文化。 3.放弃他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和理念,向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妥协和让步。这一选项的风险在于,企业原有文化的所有成分都会被保留下来,而事实上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已经处于过时或无效状态,确实需要加以改变。 4.充分适应现有的企业文化,理清具体思路,然后依托于新的信仰、价值观和理念,逐步导入新的规则和行为方式,以此对企业的现有文化进行改造。从提升有效性方面考虑,这种做法对很多领导者和企业来说是一个理想的选项,并且也是“文化变革”的精髓所在。

周三多管理学习题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一、填充题 1.哈默和钱皮曾在《公司再造》一书中把“3C”力量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看成是影响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三种力量,并认 为三种力量中尤以________最为重要。 2.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________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________ ,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 3.按照变革的程度与速度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变革和________ 变革。 4.按照工作对象不同,可分为以________为重点变革、以________为重点的变革和以________为重点的变革。 5.战略性变革是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如果组织决定进行业务收缩,就必须考虑________;如果组织决定进行战略扩张,就必须考虑________ ,以及________等问题。 6.人员的变革是指员工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上的改变。 7.结构的变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等其他结构参数的变化。 8.组织变革的阻力来自个人阻力和团队阻力,其中个人阻力包括________的影响和________的影响;团队阻力包括________的影响和________ 的影响。 9.组织要想在动荡的环境中生存并得以发展,就必须顺势变革自己的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只有如此,组织才能有效地把握各种机会,识别并应对各种威胁,使组织更具环境适应性。 10._______是导致团体内部和团体之间发生冲突的最直接因素,组织变革的主要目标是要________。 11.变革中主要的压力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 。 12.人员变革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成员之问在________ 的重新分配。13.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三个阶段。14.变革中________ 的目的是要能通过对变革驱动力和约束力的平衡,使新的组织状态保持相对的稳定。 15.组织存在两种能够产生不同结果的冲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6.组织中只有当目标结果具有________ 和________时,潜在的压力才会变为真实的压力。 17.常见的组织冲突来源于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以及________ 等。 18.________是指组织成员从组织利益角度出发,对组织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等。________ 是指由于认识上的不一致、组织资源和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员工发生相互抵触、争执甚至攻击等行为,从而导致组织效率下降,并最终影响组织的发展。 19.组织中的管理人员是以直线主管或参谋两类不同身份出现的,直线关系是一种________ 和________的关系,而参谋关系则应当是一种

从创建到变革——企业文化全过程实操

创建到变革:企业文化全过程实操(一) 坦率而言,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管理体系中最不可捉摸而又经常发出不和谐之声的 “幽 灵”。一方面我们震慑和憧憬于葛鲁夫大喊 “企业文化是INTEL 的核心竞争力”和西南航空 高唱“对手唯一不能模仿的就是我们的文化” ,另一方面我们又迟疑和迷惘于企业文化到底 能起到多大作用以及如何让它起到作用, 总之企业文化似乎是一个只能看到结果却不知道过 程、只可以意会不可以实实在在把握的“模糊”管理工具。 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创建或者说企业文化的行动有两大普遍遭受忽视的关键: 第一,企 业文化是战略而不是战术,它是基于组织和人力资源的战略运营基础上的, 企业文化能够产 生可度量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可以匹敌其它任何一种战略) ,尽管这种优势常常难以在短期 完整地发挥出来,但企业文化缺乏战略性安排不能对企业重大问题进行表决却是当今的 化疲软”通病;第二,企业文化必须有感知性的安排(必须强调执行) 的误区在于执迷不悟于神秘的“价值观” (这是“口号派”的真谛) “文化手册”(这是“红宝书派”的资本),都是典型的“飞天式” 不能实施,企业文化也在惊天动地之后变得虚无缥缈最终归于沉寂。 一、为什么需要企业文化? 尽管企业文化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有形资源,却会对有形资源的利用方式产生重大的影 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 作用而产生的。 1、企业文化的6种功能 企业文化能在组织中产生 6种力量: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互动力、辐射 2、企业文化的3种价值创造 缺少企业文化犹如“缺钙”,企业很难挺起自己的腰杆。 “文 ,以前企业文化运作 、津津乐道于无所不包的 ,不 重实施的结果必然是

企业文化分析

本文《企业文化分析:TCL企业文化新说、TCL企业精神》完全由企业文化网站长精心原创,企业文化网介绍企业文化的建设及其作用,内容仅供参考。 调一种合金式的企业文化—以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为基础,吸收西方企业管理的精髓,谓之“新儒家”文化。哪一个企业能够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领先,哪一个企业就能建立起竞争优势。 ——TCL集团总裁李东生 TCL集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有利环境中,依靠TCL人的敬业奉献和不懈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完全没有国家资本金投入的情况下,使TCL挤身中国最大的十家电子企业行列,创造了一个民族企业高速成长的神话。但TCL也很清楚地认识到:目前企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面对的是一个日益开放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面对国外企业的直接竞争,TCL的企业现状和外部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促使TCL成功的各种因素,并不足以保证TCL今后能继续获得成功。 TCL只有锐意变革、创新进取,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改革经营体制,整合TCL企业文化,才能建立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把TCL建设成真正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 TCL集团是由一个小型地方国有企业发展起来的,目前虽然已经发展到比较大的规模,但与国外企业相比,TCL的整体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企业还有许多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及市场经济机制不相适应的地方。为此,去年初TCL集团公司提出二次创业,确立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完成了部分企业的体制改革,开发了新技术和新产品,实施了综合经营战略;在更新经营观念、建立新的经营机制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为什么TCL要进行经营变革呢这是因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若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主动变革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竟争能力,就难以继续生存和发展。 在市场方面,我们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已形成了买方市场,特别是近年来市场有效需求的增长正在下降。据国内贸易部提供的资料,我国消费市场高速增长一直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消费市场增长率逐年下降:1997年市场增长是13%,1998年市场增长将降至10.5%。过去由高速增长的市场带动起来的经济增长格局已发生变化,大

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43760102.html, 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作者:周丽霞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11期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复杂动态的经济社会环境,分析了企业变革的动力。从企业变革的类型着手,明确了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提出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变革的内容之一,而且企业文化是企业变革的先行者,也是企业变革过程的始终贯彻者,能有效地保障企业变革的顺利进行。由于企业变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工作重点,在每个阶段的企业 文化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变革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变革类型;企业文化 一、企业变革的原因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等日趋复杂和多变的环境和竞争。总体而言,企业面临的环境呈现出了如下特征: 1、信息爆炸。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以便更准确地过滤和有效利用各种信息。 2、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企业以及企业的员工都面临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如何打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营造学习的氛围都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考 验。同时,高新技术的出现和使用,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信息化的要求。 3、市场和劳务竞争全球化。企业在建立全球化市场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造就了更多的竞争者。尽管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需要订单和产品,许多发展中国家却坚持他们更需要最新技术,希望也能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商。商品市场国际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国际化的劳动力市场。 所以,企业组织的成败越来越决定于其对外在环境的适应性,当既有的制度在新环境中无 法保证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顺利进行时,企业组织本身就必需进行变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