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发展大学英语听力教程1_答案

新发展大学英语听力教程1_答案

新发展大学英语听力教程1_答案
新发展大学英语听力教程1_答案

Unit 1 New Campus,New Life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shapes;ages;characters

Listening Tasks

Task One Understanding Short Conversations

1. C

2. D

3. B

4. A

5. A

6. C

7. D

8. C

9. A 10. B Task Two Understanding a Long Conversation

1. D

2. A

3. C

4. A

5. B

Task Three Understanding Passages

Passage One

1. D

2. A

3. C

4. B

5. C

Passage Two

1. B

2. D

3. B

4. C

5. A

Passage Three

1. A

2. C

3. A

4. B

5. C

Task Four Compound Dictation

1. wandering

2. granted

3. natural

4. advocate

5. assume

6. sophomores

7. rare

8. disposal

9. some change dating“partners”frequently,holding an opinion that they could show off their charm or accumulated experience

10. Last,the proportion of successfully married couples is too low

11. So,look before you leap,discard campus love and make a wiser decision after graduati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 1

1. You have become independent.

2. They may feel excited,but they may also have their fears and worries.

3. It means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do something.

Task 2

(略)

Learn English through Movies

romances;common;shooting;heavens;flash;desperate;unanswered;silence;farewell;packed

Unit 2 Tales of Friendship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cards and flowers

Listening Tasks

Task One Understanding Short Conversations

1. A

2. C

3. C

4. B

5. B

6. A

7. D

8. B

9. D 10. B Task Two Understanding a Long Conversation

1. B

2. D

3. C

4. B

5. A

Task Three Understanding Passages

Passage One

1. A

2. C

3. C

4. B

5. D

Passage Two

1. A

2. D

3. C

4. D

5. B

Passage Three

1. C

2. B

3. A

4. A

5. C

Task Four Compound Dictation

1. animals

2. nothing

3. happiness

4. Orange

5. shouted

6. full

7. wisdom

8. balance

9. You foolish colors,don’t you know that you were each made for a special purpose,unique and different

10. each of you will stretch across the sky in a great bow of color as a reminder that you can all live in peace

11. whenever a good rain washes the world,a rainbow appears in the sky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 One

1. She felt homesick.

2. Yes,Sara also has the same problem.

3. She will go to the kitchen with Sara.

Task Two

(略)

Learn English through Songs

million;tell;chances;earth;pretend

Unit 3 Lifestyl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teenager;independent

Listening Tasks

Task One Understanding Short Conversations

1. C

2. D

3. B

4. C

5. A

6. A

7. A

8. D

9. D

10. B

Task Two Understanding a Long Conversation

1. C

2. C

3. C

4. B

5. A

Task Three Understanding Passages

Passage One

1. B

2. B

3. C

4. C

5. C

Passage Two

1. B

2. A

3. D

4. D

5. C

Passage Three

1. C

2. B

3. A

4. A

5. C

Task Four Compound Dictation

1. common

2. genuine

3. positive

4. interpreted

5. reflects

6. occupation

7. conveys

8. request

9. It is very common that the Chinese greet their friends by stating something obvious

10. Rather it is just a simple way of making contact

11. On most occasions,the above-mentioned are the common greeting methods among Chinese themselve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 One

1. Only three months ago.

2. He went to a very small village somewhere in southwestern China.

3. Their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life.

Task Two

(略)

Learn English through TV Series

blew;party;inside;obvious;better;crush;Anyway;worth;loved;cleaning

Unit 4 Brief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1998

Listening Tasks

Task One Understanding Short Conversations

1. B

2. B

3. B

4. A

5. C

6. D

7. D

8. C

9. D 10. B Task Two Understanding a Long Conversation

1. A

2. C

3. D

4. C

5. B

Task Three Understanding Passages

Passage One

1. C

2. D

3. D

4. C

5. C

Passage Two

1. A

2. B

3. A

4. B

5. A

Passage Three

1. B

2. C

3. C

4. B

5. D

Task Four Compound Dictation

1. aspects

2. share

3. opportunity

4. vote

5. countless

6. glowing

7. passive

8. jam

9. some children have access to the scenes of violence and sex

10. meanwhile we should exploit its potential as well

11. people ought to experience more fruits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 One

1. Because she never knows who she is talking to.

2. It is convenient and can save time.

3. Writing a letter is safer than e-mail.

Task Two

(略)

Learn English through Songs

heaven;Life;memories;eyes;reminds

Unit 5 Music,Sweet Music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1958;February

Listening Tasks

Task One Understanding Short Conversations

1. B

2. D

3. C

4. A

5. C

6. C

7. A

8. D

9. B 10. C Task Two Understanding a Long Conversation

1. B

2. C

3. A

4. C

5. B

Task Three Understanding Passages

Passage One

1. B

2. C

3. D

4. A

5. C

Passage Two

1. A

2. B

3. C

4. A

5. C

Passage Three

1. B

2. C

3. C

4. D

5. A

Task Four Compound Dictation

1. device

2. stores

3. designed

4. sales

5. upcoming

6. gaining

7. financially

8. revolution

9. that has served as a treat to music fans

10. The sound quality is excellent

11. having an ipod is a must not just among the music lover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 One

1. Pop songs/music.

2. Because music makes her happy,especially when she’s in a bad mood.

3. Because the words of the song sound nice,which naturally can arouse their feelings. What’s more,it’s very emotional and the rhythms are full of energy and hope.

Task Two

(略)

Learn English through Movies

lift;thought;weddings;empty-handed;dead;bridesmaid;beating;abide;livings;arrival

Unit 6 Foreign Food Cultures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15

Listening Tasks

Task One Understanding Short Conversations

1. A

2. D

3. C

4. D

5. B

6. A

7. C

8. B

9. A 10. D Task Two Understanding a Long Conversation

1. D

2. B

3. A

4. C

5. B

Task Three Understanding Passages

Passage One

1. C

2. A

3. D

4. B

5. C

Passage Two

1. C

2. D

3. B

4. B

5. D

Passage Three

1. B

2. B

3. D

4. A

5. C

Task Four Compound Dictation

1. item

2. optional

3. manners

4. capable

5. temperature

6. stretch

7. even

8. napkin

9. By no means should pizza ever be eaten in as a whole uncut pie

10. it is all right to serve salads and other greens

11. Pizza should always be the main cour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 One

1. Because the restaurant has a good selection and the prices are moderate.

2. They would like a booth in the nonsmoking section and sit by the window.

3. Medium.

Task Two

(略)

Learn English through Songs

different;feel;say;around;time

Unit 7 Celebrities and Their Stories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George Washington;Thomas Jefferson;Theodore Roosevelt;Abraham Lincoln

Listening Tasks

Task One Understanding Short Conversations

1. C

2. A

3. B

4. B

5. A

6. B

7. C

8. C

9. A 10. B Task Two Understanding a Long Conversation

1. C

2. B

3. B

4. D

5. A

Task Three Understanding Passages

Passage One

1. C

2. A

3. B

4. D

5. C

Passage Two

1. B

2. D

3. A

4. C

5. C

Passage Three

1. D

2. D

3. A

4. B

5. C

Task Four Compound Dictation

1. audience

2. graceful

3. dancing

4. Indian

5. athlete

6. challenging

7. talent

8. teenager

9. Maria Tallchief loved dancing,and people loved to watch her dance

10. Maria Tallchief continued to travel and dance,but she did not like being away from her family

11. Later,Maria Tallchief started a ballet school to help other talented youngsters develop their dance skill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 One

1. He is talkative and cheerful all the time.

2. She was always patient and generous.

3. His wife and kids.

Task Two

(略)

Learn English through TV Series

deathly;sullen;cuisine;signs;paint;grief;message;threatening;domestic;responded

Unit 8 Wonderful Movies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1935

Listening Tasks

Task One Understanding Short Conversations

1. D

2. C

3. A

4. C

5. B

6. A

7. B

8. A

9. A 10. C Task Two Understanding a Long Conversation

1. B

2. A

3. D

4. C

5. A

Task Three Understanding Passages

Passage One

1. B

2. D

3. D

4. A

5. D

Passage Two

1. A

2. C

3. D

4. D

5. C

Passage Three

1. B

2. B

3. D

4. B

5. D

Task Four Compound Dictation

1. term

2. field

3. industry

4. images

5. effects

6. created

7. affect

8. entertainment

9. give motion pictures a universal power of communication

10. had historically been the primary medium for recording and displaying motion pictures

11. the big screen,the silver screen,the cinema,and the movie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 One

1. The new movie,Spiderman.

2. Tom suggests she watch the movie right away.

3. Two more.

Task Two

(略)

Learn English through Songs

show;projector;lips;cartoon;lie

Unit 9 You are What You Wear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a fashion house

Listening Tasks

Task One Understanding Short Conversations

1. A

2. B

3. A

4. A

5. C

6. C

7. C

8. B

9. C 10. B Task Two Understanding a Long Conversation

1. B

2. C

3. A

4. D

5. B

Task Three Understanding Passages

Passage One

1. C

2. D

3. B

4. A

5. D

Passage Two

1. B

2. A

3. C

4. D

5. C

Passage Three

1. C

2. B

3. B

4. A

5. D

Task Four Compound Dictation

1. statement

2. misconception

3. slim

4. perfect

5. possesses

6. plus-sized

7. patterns

8. currently

9. It matches the bold attitude of the youth today,who care about what others think

10. as every other outfit is different and has something unique and attractive

11. So investing a little time and money in them is surely worth it any day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 One

1. More than two billion T-shirts are sold worldwide in a year.

2. T-shirts give a different kind of expression to one’s professional image.

3. The three themes are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human rights and saving whales.

Task Two

(略)

Learn English through Movies

departure;blonde;breaking;alone;dramatic;cast;bolt;decision;choose;fiction

Unit 10 Western Holidays

Pre-listening Activities

Christmas trees;lights;mistletoes

Listening Tasks

Task One Understanding Short Conversations

1. A

2. B

3. C

4. B

5. B

6. C

7. D

8. A

9. B 10. A Task Two Understanding a Long Conversation

1. C

2. D

3. D

4. B

5. C

Task Three Understanding Passages

Passage One

1. C

2. D

3. B

4. D

5. B

Passage Two

1. D

2. C

3. B

4. B

5. C

Passage Three

1. B

2. C

3. B

4. A

5. D

Task Four Compound Dictation

1. non-foolish

2. identified

3. tradition

4. prior

5. reform

6. traveled

7. celebrate

8. backward

9. Over time,this became a tradition on the first day of April

10. Nobody is expected to buy gifts or to take their“significant other”out to eat in a fancy restaurant

11. but a holiday on which one must remain forever alert,for he may be the next April Fool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 One

1. Children honor their mothers with cards,gifts and flowers.

2. From 1907.

3. In 191

4.

Task Two

(略)

Learn English through Songs

light;troubles;golden;together;shining

试论审计理论基础(一)

试论审计理论基础(一) 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起点,是整个审计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然而,目前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在此,笔者试对此问题作以下探讨。一、审计理论基础的概念界定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审计实践活动就等同于审计理论基础呢?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基础理论之间又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尤其是对某一事物的概念的界定,通过与其相关事物的比较,在差异中寻找本质的区别,就更能体现该事物质的规定性。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实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我们可得出,审计实践活动是审计理论的基础和来源,正是审计实践的不断丰富推动着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然而,理论的形成并不是实践的简单堆砌,而更需要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引导实践,并发现和提炼实践中存在着的有规律的东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理论才得以最终形成。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它体现了审计的本质,并不断地引导和推动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从而为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支撑点。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结构,即审计理论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个按一定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逻辑起点应是构成这一有机整体的最基础的部分,是理论思维的初始点,起着统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审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领域的研究都要确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标,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由其层层演绎出整个体系,其他审计要素都应围绕审计目标而展开。由此可知,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将审计理论体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础部分就是审计理论基础。3.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基础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如审计本质、审计职能等)。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应用理论是根据理性化程度对审计理论的一种划分,二者构成了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理论基础是理论体系的根基和起点,而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如果把审计理论基础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撑着整座建筑物,审计基础理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梁、柱等构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综上所述,审计理论基础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支撑着审计理论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根基与起点,是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二、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由定义出发,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特征如下:1.交叉性。作为其他学科向审计理论转化的“关节点”,审计理论基础本身就是诸多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在相关学科理论中,与审计存在本质相关性的部分构成审计理论基础,而该基础或其中一部分又同时构成其他相近学科的理论基础。可见,同一学科理论中可能包含着几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而某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又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审计理论基础就具有明显的交叉性特征。2.抽象性。审计理论基础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属于一种意识,是人们辨别审计实践,并从中提炼出某些规律性的一种思维凝结。同时,审计理论基础的抽象性特征并不能否定其客观存在性。3.独立性。审汁理论基础虽然支撑着审计理论体系,但它并不像审计基础理论那样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审计理论的根基和起点,但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审计理论基础,但作为理论支撑,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其发展并不受制于审计理论的现状。4.动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理论基础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个新学科的诞生,都丰富了这个“关节点”的内容。审计理论基础的动态性特征,决定了审计理论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为审计理论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并成为其发展的动力。三、审计理论基础的具体内容根据与审计理论的相关性程度,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 2、OECD组织的全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常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现有成员国(30)个。 3、发展中国家可以被划分为(综合发展国)、(出口加工国)、(石油出口国)、(农矿原料生产国)四类。 4、全世界共有194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总数占全球(6/7),人口占全球(3/4),土地占全球(2/3),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5)。 5、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三大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的升级,变迁。因为只有这种引起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才能保障人民大众从中获得好处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6、“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阶段。 7、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即人类自身发展。人类自身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如( 获得收入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延长寿命的能力)等能力。 8、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由美国海外开发署大卫-(莫里斯)博士于1975年提出。这个指数是由(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到。 二、问答题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 答:①贫穷-人均收入低-生活水平低; (吃、穿、住、行、医疗、教育不好、寿命短); ②生产效率低下; (资本不足、科技落后、制度落后、劳动者缺乏创新、进取精神) ③人口多,赡养负担重; (15岁以下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 ④劳动就业不充分;(隐性失业问题严重) ⑤二元经济,严重依赖农业; (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农业就业人口多) ⑥生态环境恶化 ⑦市场体系不健全; (与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如契约、产权、货币、信用、信息等方面;基础设施缺乏) ⑧国际关系中地位低下。 2、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答:经济发展是指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结构,制度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升级、变迁和广大民众素质能力的提高。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①增长是发展的物质前提,这里的增长必需是全民参与的增长,否则增长不一定导致发展; ②发展反过来为增长创造新的机制条件; ③增长的目的是增加供给,发展的目的是增加有效需求,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各种能力; 3、“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的经济学教授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根源是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收入低下只是贫困的表现。”请结合第七个填空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这句话是正确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广大民众的素质和能力真正提高了,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得以根本的改观和不

【良心出品】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 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 A.金融比率 B.流动性金融资产 C.国民生产总值 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 ) A.进口关税 B.所得税 C.土地税 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 )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 D.制度决定论

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存量的增加 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 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 ) A.教育的社会成本 B.教育的个人成本 C.教育的直接成本 D.教育的间接成本 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 有经济特点,这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 ) A.内在联系的表现 B.基本相同之处 C.重要区别 D.毫不相干的论述 11.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建立在两种理论基础之上,这两种理论基础是( ) A.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B.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新增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12.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 ) A.各个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B.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C.每种要素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13.如果发展中国家政府采纳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理论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可能 ( )

发展经济学试题A及答案

1.新古典主义: 2.发展经济学: 3.隐蔽失业: 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处于南半球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又叫南方国家() 2.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处于中心支配地位, 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支配的边缘地位,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通过市场进行平等的交换。 () 3.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关键取决于资 本的数量。() 4.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既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降低利率就能达到降低利率和刺激本国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 增长的目的。()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2.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 3.中国为什么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 如何理解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发展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 四、论述题(30分): 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中国怎样才能实现从二元经济到一元现代经济的转变?

1.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2.发展经济学: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兴起,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 3.隐蔽失业: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不发达国家失业的特点之一就是“隐蔽性失业”。因为在这些国家里,人口压力问题是发生在货币工资经济发展之前的自给经济环境里的。由于大家庭制度的存在,许多家庭成员依靠有限的土地产品在低于自给的水平下也可以生存下去,许多在工资体系下本来要挨饿的人受亲属的维持而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 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处于南半球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又叫南方国家(×) 2.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处于中心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支配的边缘地位,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通过市场进行平等的交换。(×) 3.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障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关键取决于资本的数量。(×) 4.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既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降低利率就能达到降低利率和刺激本国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对发展的定义多种多样, 目前,托达罗对经济发展的解释广为流行。托达罗将发展定义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其中有三个基本方面或者核心观念: 首先,人类有一些共同的基本需要,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这些需要包括食物、住房、健康和保护。这些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可以称为“绝对不发达”。全部经济活动的基本功能无非是向尽可能多的人提供满足这些基本需要的手段。 其次,第二个公认的基本元素是自尊——一种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尊严的感觉,一种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他人实现其目的工具的感觉。所有的民族、所有的社会都在寻求某种基本形式的自尊。这种自尊的性质和形式可能因时因地有所不同,但一旦社会流行的观念将物质福利当作美好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物质上欠发达的人们要感到有尊严就变得困难了。发展因此是一个重要的、甚至必不可少的获得尊严的途径。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xx和早期儒学: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2.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 3.经济发展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什么关系? 4.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 5.什么是千年发展目标?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 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 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 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发展经济学常考试题及答案

1.新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全力解决经济科学中一个重要且令他人困惑的主题:增长的根本原因。它的出现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经济发展理论的融合。这一融合的显著特点是,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新问题的研究,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地跨国差异,为长期经济增比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图景。 2.人类贫困指数:人类贫困指数(HPI-1)主要用来描述那些在贫困指标以下的人群的基本发展态势:这个指数包括能否过一个长寿而健康的生活,是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否拥有体面的生活水平,这个指数主要用于衡量发展中国家人类贫困状况。 3.相对收入假说:是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提出来的。同年,莫迪利安尼在所著的《储蓄一收入比率的波动:经济预测问题》一文中,也独立地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它是早期较有影响的一种消费理论。该假说间接的说明了消费对于经济周期稳定的作用。 4.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人力资本价格模型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 5.洛伦茨曲线: 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6.技术转移:又叫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它包括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也包括从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经营部门)的转移,也可以是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 7.技术创新: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 问答题 1.简述新增长模型及其经济学含义(Y=AK) 1.AK模型:假设不变的外生储蓄率和固定的技术水平,可以解释消除报酬递减后将如何导致内生增长。 2.研究与开发模型:强调是知识积累而不是资本积累导致了增长,通过建立传统部门与研究开发部门的两部门模型解释增长的来源。 3.干中学模型:强调知识积累不是有意的,而是传统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即经验的积累的结果。它是研究与开发模型的一个变种模型。 4.人力资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是增长的关键,但资本的含义更加宽泛,包括了教育与人力资本。 5.扩展模型:内生储蓄与上述模型的结合。 AK生产函数及其性质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D ) A. 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B. 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 )商品交换 A.用现金购买商品 B.交纳税款 C.付房租 D.发工资 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B)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5.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 )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6.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 )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 商品价格总额相等 7.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C)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 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8.剩余价值(C)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B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 1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C)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发展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马工程 高教出版社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释意 1.贸易条件 2.工业化模式 3.肤浅的金融战略 4.可持续发展 5.属性知识 6.教育的收益 7.幼稚工业论 8.绿色革命 9.发展经济学 10.吉尼系数 11.配第—克拉克法则 12.充分就业 13.深化的金融战略 14.信息问题 15.出口替代 16.配第一克拉克法则 17.可持续发展 18.诱导性技术变革 19.进口替代 20.自由贸易区 21.经济全球化 22.隐蔽失业 23.人力资本 24.创新 25.贸易条件 26.中间技术 27.可持续发展 28.资本形成

29.发展级 30.进口替代 31.诱致性技术变革 32.联系效应 33.收入的功能分配 34.国家创新体系 35.库兹涅茨倒U曲线 二、简答 1、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起飞”阶段,他认为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凯恩斯就业模式为什么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3、简述赫斯曼的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 4、从经济上解说发展中国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原因。 5、发展中国家为了推动技术进步,必须要建立激励机制。与激励机制相配合所需要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哪些? 6、简述发展经济学中涉及论证工业化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本理论。 7、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发展经济学家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 1.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有哪些? 2.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 3.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人口增长过快在哪些方面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5.为什么工业化未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6.简述两缺口分析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7.两缺口分析的主要内容。 8.工业化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9.简述发展中国家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 10.教育成本的主要涵义是什么? 1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完整版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word格式文档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 A.金融比率 B.流动性金融资产 C.国民生产总值 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 ) A.进口关税 B.所得税 C.土地税 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 )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 D.制度决定论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存量的增加 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 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 ) A.教育的社会成本 B.教育的个人成本 C.教育的直接成本 D.教育的间接成本 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有经济特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 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 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二战后两种制度竞赛、国际机构的成立、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等。 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每 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分别有什么特点?答:三个阶段:①形成与繁荣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特点有: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少数几个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

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特点有: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国别研究;③新制度主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特点有: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预测为A卷的论述题) 4、试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之间 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和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

审计理论的论文

审计理论在新增的“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准则的应用和探讨【摘要】修订审计准则,是解决新兴问题、规范执业行为的需要。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在关联方交易审计、公允价值审计、集团审计、重要性水平、管理层声明、利用专家工作、函证程序、审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沟通等领域,审计实务中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完善相关审计准则,严格审计要求,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指导。新增的“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准则,是对原来散见于其他审计准则中的有关沟通内部控制缺陷规定的整合,征求意见稿主要规范注册会计师如何向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恰当通报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本文主要讨论新增的“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准则,以及它与审计理论、国际审计准则的关系。 【关键词】“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准则;审计理论;国际审计准则一、沟通内部控制缺陷的提出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自2006 年正式发布以来,实施已有 3 年的时间,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最近几年来,审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审计准则作出了重大修订。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既是中国经济和中国会计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作为G20 成员国和IFAC 成员组织的应尽义务。 沟通内部控制缺陷准则征求意见稿把原散见于其他审计准则中的有关沟通内部控制缺陷的规定集中到一个准则中,并拓展了相关内容。主要规范注册会计师如何向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管理层恰当通报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核心内容包括:①在审计准则体系中不再使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提法,而是引入“内部控制缺陷”和“内部控制重要缺陷”的定义。“内部控制重要缺陷”与现行审计准则体系中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重要程度相同。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确定是否识别出一个或多个内部控制缺陷,以及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是否构成重要缺陷。③对于内部控制重要缺陷,征求意见稿要求注册会计师以书面形式及时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并规定了书面沟通文件的内容和特别说明事项 二、新增的“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准则和审计理论的联系 莫茨和夏拉夫1961年出版的《审计理论结构》一书第一次将审计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论述,被公认为审计理论研究过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著名审计学家杰克·罗伯逊称赞说:“没有任何其他的理论结构能达到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结构那样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任何新的审计理论的发展都不可能超越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结构”。在该书中,作者提出了八条审计假设,开创了审计假设研究的先河。八条审计假设之一“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减少错弊发生的可能性”。 这一假设强调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基础。通过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必要时对其有效性进行测试,可以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内部控制有效时

审计理论与方法2018年讲义

第一部分第一章总论 目录 1 考情分析 2 容介绍 3 容讲解 【考情分析】 第一章介绍中外审计的起源,审计的定义、职能、分类、作用等审计基本知识,容比较简单,每年考试都有所涉及。分值一般占3-5分,都是在单选和多选的围。 本章考试大纲对中级与初级审计师的要求基本相似,初级在(1)国家审计、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审计分类的意义和适用条件中要求了解。 【容介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审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审计分类 【容讲解】 第一节概述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 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受托经营、受托管理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记忆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 ●西周就出现了带有审计性质的财政经济监察工作,设“宰夫”。 ●秦、汉两代采用“上计制度”。 ●宋代出现“审计”一词名称。 中华人民国: 1982年12月5日,人大通过修改的《宪法》,规定我国设立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 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 补充:法律效力的层次 1.宪法,全国人大;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行政法规,国务院; 4.地方性法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规性文件);规章,国务院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省会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政府。

1994年8月31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国审计法》,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006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令发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2010年2月,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该条例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监督的围,规了审计监督的权限,加强了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中华人民国国家审计准则》2010年7月8日经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2014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监督,完善审计制度,提升审计地位,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面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例题1·多选题】(2017年考生回忆)下列有关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B.西周时期施行的“上计制度”代表了我国国家审计的萌芽 C.秦汉两代中央证券设“宰夫”一职,负责审查“财用之出入” D.元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使用“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 E.1982年宪法规定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上计制度”是秦、汉两代采用的,选项B错误。西周时期中央证券设“宰夫”一职,负责审查“财用之出入”,选项C错误。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标志着我国使用“审计” 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的产生,选项D错误。 2.其他国家的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略) (二)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它是经营管理实行分权制的产物。现代部审计是20 世纪40年代末才形成的。其主要标志:一 是审计的方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二是审计的领域从财务收支扩大到经营管理。 【例题2·单选题】传统部审计发展到现代部审计,其主要标志之一是: A.从抽样审计变为详细审计 B.从财务收支扩大到经营审计 C.从报送审计变为就地审计 D.主要实施效益审计,财务审计全部由社会审计组织承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传统部审计发展到现代部审计的主要标志包括:一是审计的方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改变为以评价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二是审计的领域从财务收支扩大到经营管理。所以选项B正确。 2.我国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985 年审计署颁布了《关于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部审计监督制度。

发展经济学试题2000—教学内容

发展经济学试题2000—2008

兰州大学200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招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2、中性技术进步; 3、外贸乘数原理; 4、平衡增长战略; 5、高级进口与出口替代战略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政策意义; 2、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从“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角度,说明影响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从分析“市场失败”入手,指出发展中国家加强政府经济计划与干预的必要性; 5、分析发展中国家农业相对重要性下降的原因; 6、说明促成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整、改革的国际环境因素。 三、论述 1、在论述为什么说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也成为南北关系中一个新焦点的基础上,阐明持续发展概念提出的意义; 2、在指出“两缺口分析”中心思想的前提下,论述“两缺口分析”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以及它的缺陷。

兰州大学200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招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解释 1、自然资本 2、城市化 3、适用技术 4、人口陷井 二、简答 1、结合我国实际,说明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2、试分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区别以及他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简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4、怎样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5、试分析当代经济发展中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作用。 三、论述 1、结合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说明我国的西部地区应如何实现经济发展? 2、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助于经济起步。西部地区应怎能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发展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 A.金融比率 B.流动性金融资产 C.国民生产总值 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 ) A.进口关税 B.所得税 C.土地税 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 )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 D.制度决定论 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存量的增加 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审计理论与实务-第一章审计基本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目录 01考情分析 02内容介绍 03内容讲解 【考情分析】 第一章介绍中外审计的起源,审计的定义、职能、分类、作用等审计基本知识,内容比较简单,每年考试都有所涉及。分值一般占3-5分,都是在单选和多选的范围内出题。本章考试大纲对中级审计师与初级审计师的要求基本相似,初级在(1)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审计分类的意义和适用条件中要求了解。 内容介绍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审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审计分类 第一节概述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 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受托经营、受托管理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记忆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

西周就出现了带有审计性质的财政经济监察工作,设“宰夫”。 秦、汉两代采用“上计制度”。 唐朝前的“比部审计制度”。 宋代设立审计司和审计院,出现“审计”一词命名的审计机构。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初期设立临时审计机关——审计处,后根据《中华民国约法》改为审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2年12月4日,人大通过修改的《宪法》,规定我国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制度。 1983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 补充:法律效力的层次 ①宪法,全国人大; ②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③行政法规,国务院; ④地方性法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特区规范性文件);规章,国务院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省会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规定的较大的市政府。 1994年8月31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并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2006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令发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2010年2月,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该条例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监督的范围,规范了审计监督的权限,加强了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于2010年7月8日经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2014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监督,完善审计制度,提升审计地位,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面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