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笔记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笔记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笔记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笔记要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本节重点问题:为什么会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产生

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参见教材P2-P4)

①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②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他们的理论继承人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的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体系(补充)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见教材第一到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论(见教材第第四、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论(见教材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论(见教材第七章);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教材P4-P11)

①产生时间: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②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五点)

●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其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的明朗化,为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创立科学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提供了可能。(参考教材P4—P6第1段)

●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为之提供指导。(参考教材P6第2段---P7第2段)

★●人类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发展和积累,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须的人类认识发展基础。其中,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十八世纪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十八、十九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参考教材P8最后一段-P10第2段所讲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需的主观基础(补充)

马、恩自身无与伦比的主观素质:

_为人类解放和幸福而献身的崇高志向和使命感;

_坚忍不拔的勤奋探索、刻苦钻研精神;

_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思想(批判继承和创新)才能;

_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风

_丰富的亲身社会革命斗争实践经验。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又叫做“马克思的两大理论发现”)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备了必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和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教材P11-P14)

①“列宁主义”阶段的发展。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1924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参见P12—P14)

③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补充)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显著特征和生命力根源(补充)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强调科学(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是迄今为止科学性程度最高的人类解放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强调为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在根本上的不断改善(解放)而奋斗.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的基本表现

1、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和思考人类解放问题,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参考:教材P14-P15之“首先”、“其次”两点论述)

2、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而科学的政治立场。(参考:教材P15-P16之“首先、其次、最后”三点论述)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具有科学的根本理论品质。

(参考:教材P16—P17之“首先、其次、最后”三点论述)。

4 、致力于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科学而又充满革命性的社会理想。(参考:教材P17-P18,并结合对本课程最后一章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本绪论复习思考题:

1、应当如何理解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本章作业:另文印发。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从本章开始,进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内容的学习。其中,本章和随后的第二、第三章,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它们是随后各章所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第一节:物质世界及人类实践活动(教材P27-P39﹢P56-P57)

一、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1、世界观及其两大根本问题

★①世界观:对于世界的总的、带根本性的看法或观点。

例如:

A、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之间,有没有统一性?如果有,究竟统一于什么?这种统一性与人的主观想法(即哲学上说的“意识”、“思维”、“认识”、“精神”等等)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B、世界上的事物是处在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呢,还是彼此互不相干、永恒不变的?

C、如果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间有相互联系并且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那么,使这些事物相互联系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世界观的两大根本问题(补充)

问题一:世界是什么?(即前面的问题“A”)

问题二:世界怎么样?(即前面的问题“B”和“C”)

2、方法论:即关于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的理论。(补充)

3、哲学

①哲学: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之最一般(最普遍)规律的科学。

★②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最根本、具有最普遍意义的方法论。

★二、哲学基本问题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参见教材P27-P29)

1、哲学基本问题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①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内容:归根结底,思维(意识、精神)和存在(物质)谁更根本、谁是第一性的?(亦即上述世界观第一大根本问题)

第二方面内容:归根结底,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在对“归根结底思维和存在谁更根本、谁决定谁?”的问题上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之间的对立,凡认为归根结底物质(存在)更根本、物质决定意识(思维、精神)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在对“归根结底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之间的对立,凡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哲学上的可知论;反之即是不可知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标准。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上述世界观第二大根本问题上两种根本不同的看法之间的对立)

①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的相互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之中,整个世界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永恒发展,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②形而上学: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世界,或者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彼此相互孤立、本身永恒不变,或者把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的影响。

形而上学的代表性语言:是就是,非就非,除此之外都是贵话。

③注意区分辩证法和诡辩论:

辩证法与诡辩论的根本区别在于: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区别,诡辩论则完全否认事物的稳定性和区别。例如:

古代朴素的辩证法的代表性语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等等。

古代诡辩论的代表性语言:“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与真正的辩证法和可知论内在统一的、真正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补充)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万事万物(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也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事物)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世界万事万物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性的世界;

2、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真正辩证的世界观: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联系和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物质世界整体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永恒发展; 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本身包含的矛盾性。

3、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可知论的世界观:无限发展着的人类归根到底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物质世界归根到底是能够为人类所知的。

四、“物质”和“意识”及其辩证关系(参见教材P30—P32+P56-P57)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①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准确含义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参见教材P30第一段,有补充)

也就是说:“物质”是相对于作为认识或实践活动的主体的人(即作为“我”们的人)的主观感觉或主观意识而言的事情;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感觉或主观意识而言,“物质” 所具有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亦即在“在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感觉或主观意识之外客观实在着” 。

所以,归根到底可以说:所谓“物质” ,就是在作为认识或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主观感觉或主观思想活动之外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一切事物。

②“物质” 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

①“意识”概念的准确含义(什么叫“意识”?补充):

“意识”:作为认识或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思想活动及其结果。

★②意识的本质

●从其起源来看,意识本质上是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其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本质上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属性;

●从其内容来看,意识本质上是客观事物(物质)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P31第一段结尾所引用的马克思的著名论断)

与此相反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观点:所谓客观物质世界,归根到底是受作为主体的人的主观意识状况决定的。“物是感觉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英国近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语);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中国宋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语)。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补充概括﹢教材P56-P57有关论述)

①物质决定意识(从上述意识的三方面本质来理解和说明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有反作用(参见教材P56-P57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论述)

③为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参见教材P58-P59)

●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起来;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必须通过实践,敢于和善于实践;

●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

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参见教材P32-P34)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实质含义(补充概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说的“物质”即客观实在的一切事物,“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所以,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就是说:世界万事万物的统一性在于它们都具有不依认识或改造、利用它们的人(即作为认识或实践活动的主体的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构成世界的万事万物,无论其各自在存在形态和具体运动变化规律上多么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在把它们当作认识或实践对象的人们的主观意识之外有客观实在性, 它们的存在形态和运动变化规律,都是不依以它们为认识或改造对象的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地客观实在着的。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具体例证

●自然界事物是物质性的(亦即是在认识和改造、利用它们的人的主观意识到之外有客观实在性的);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存在条件、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状况和运动变化规律等等,都有不依任何认识和改造社会的个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参考教材P33-P34“第一、第二、第三”的论述)

●人类思维(意识)也具有物质性。(人的思维本身不仅有其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而且人的思维活动的状况、运动变化规律及其结果等等,也都是不依任何以人的思维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即任何作为主体的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

★2、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补充)

重大理论意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也是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必须首先学习和坚持的一条根本原理。没有了这一原理,就没有整个马克思主义; 背弃了这一原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因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而辩证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特点之一就是要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离开或背弃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就没有或就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重大实践意义:只有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才能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自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思想路线,使我们的各项认识和实践工作取得成功。因为,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各有不同规律和状况,但是它们都是在以它们为认识或实践对象的我们的主观头脑之外有客观实在性的,都各有其不依作为认识或实践主体的我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的确存在状况和运动变化规律。因而,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处理问题,才能获得认识和实践的胜利。反之,如果脱离或违背实际、主观脱离客观,就会导致认识和实践的失败。例如(举正反两方面事例,对上述道理予以例证)……。

五、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参见教材P34-P39)

1、“实践”及其基本属性和基本形式

①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科学含义:

实践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能动地探索、改造和利用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社会

性活动。(对教材P34最后一段中的定义有所补充)

②实践的基本构成方面:

●实践主体:即进行实践活动主动发起者和实施者,亦即进行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客体:实践活动所要探索、改造和利用的对象。

●实践工具:实践主体借以同实践客体联系起来并对实践客体实行探索、改造和利用活动的中介物。

★③实践的基本属性(参见教材P35第2段,此处有所补充)

●物质性(又叫“客观实在性”):实践是一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即物质性的活动。

●能动性:实践是人类特有的自觉主动的、有一定思想或理论指导的活动而非一般动物的本能的活动。

●社会性:人类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而非纯粹孤立的个人行为。

●历史性:实践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活动,因而,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可能各有不同。

③实践的基本形式(又叫“实践的基本种类”,参见教材P35—36的一段)

●物质生产实践:解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与自然资源状况之间的矛盾,生产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

●社会关系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精神生产实践:探索和认识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生产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精神生活资料。

2、实践活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①实践是人类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化和统一的决定性根源。(参见教材P36第2段-P37的论述)

★②实践决定和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使得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见教材P38-P39之“第一、第二、第三”的论述)

本节复习思考题

一、什么叫世界观?应当如何理解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标准?

二、简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对“物质”和“意识”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解。

三、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又叫“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应当如何理解实践的基本属性?

五、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1、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参见教材P40-P41)

①“联系” :即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联系”的基本属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

★③“联系的观点”的方法论意义(参见教材P41第2段)

2、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参见教材P41-P42)

①“发展”:前进、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注意唯物辩证法的“新事物”、“旧事物”概念的特定含义。

②“发展”是物质世界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

尽管某些单个的事物可能受其生命周期的决定而最终趋于衰亡,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其运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则是前进上升的。例如:

自然界:无机物世界→有机物世界; 无生命体世界→生命体世界; 低等生命体世界→高等生命体世界→人类和人类社会世界。

人类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思维活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有理性认识指导的新的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新的理性认识→……。

★③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参见教材P41-P42的一段论述)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新生事物符合其同类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补充)。第二,(见教材P42-43的一段中“第二”的论述)

●新生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或一帆风顺,而是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或一定的艰难曲折。因为,第一,新生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一定的过程;第二,新生事物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遭受到来自旧事物的种种阻力。

★④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因为,所谓世界,实际上是由无数众多的具体事物构成的集合体,而任何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过程。所以说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另参见教材P42第二段的论述)

二、物质世界的事物在其联系的根本形式及其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动力)和实质内容方面的基本规律: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参见教材P42-P46第一段)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①“矛盾”:即事物内部各因素(方面)或不同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相互否定,又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状况。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统一)性和斗争(对立)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参考教材P43——P44)

★2、事物本身包含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补充概括)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使矛盾双方各自都不可能始终停留在原有状态、都必然因为受到来自对方的影响和作用而发生运动变化,从而必然导致由矛盾双方构成的事物本身发生运动变化。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各自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参见教材P44第2-5段)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参见教材P45—P46)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定义(对教材P45第二段的说法有补充)

●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时时有、处处有,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统一体; 其二是指矛盾的共性,即不同矛盾之间的共同性。

●矛盾的特殊性:即不同矛盾或矛盾的不同方面彼此之间的不同性、差异性。

②、矛盾的特殊性的基本表现(对P45第3段有所补充)

●矛盾性质方面的特殊性。(例如,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是不同性质的矛盾,自然界的矛盾与人类社会的矛盾是不同性质的矛盾,思想认识矛盾与政治、经济矛盾是不同性质矛盾,等等)

●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方面的特殊性

◇根本(本质)矛盾与非根本矛盾各有特殊性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各有特殊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各有特殊性。

●矛盾的解决方式方面的特殊性(补充)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的重要意义(参考教材P45第3段最后两句话)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参考教材P45-P46第2段)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不可混淆,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其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体现着共性。

上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在现实认识和实践中,只有认真坚持按这一原理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可能导致失败。例如,……。

三、物质世界的事物在其变化发展所经历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表现方式方面的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参见教材P46第3-第5段)

1、质、量、度

①“质” 、“量”、“度”定义

●“质”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使该事物成其为该事物并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根本的、内在的规定性。

●“量”: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在其存在和运动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等方面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度”:事物保持自己一定的质的量的限度、范围或幅度。

★②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度”的原理的重要性(补充)

只有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度”的科学原理,才能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不仅自觉地注意正确把握事物的度,遵循“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而且自觉地努力寻找体现一定的质的最佳量,力争实现“最佳适度”的效果。

2、质变和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①“质变”和“量变”概念含义

★②“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参见教材P46最后一段)

★3、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补充)

①质变互变规律:事物的变化,一般总要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

过程。其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积累达到并超过度的界限的时候的必然结果。

②质量互变规律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这一原理,才能够在思想和行动上一方面自觉防止事物发生坏的质变,及时防微杜渐、见微知著,不因恶小而为之,另一方面自觉积极地实践和积累好的量变,为实现好的质变做准备,不因善小而不为。也只有坚持这一原理,才可能在思想上自觉防止和克服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和落后守旧的右倾错误,在为实现发展而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进行量变的积累的时候,自觉努力做好量变的积累; 在事物的发展达到实现质变的时候积极、果断地促成事物的质变。例如,……。

四、事物的发展在所经历的道路和发展趋势方面的基本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参见教材P47)

1、“肯定”、“否定” 概念的准确含义

①“肯定”:事物内部包含的维持其现存状态的力量或趋势。

②“否定”:事物自身中包含着的促使其现存状态变化或消亡的力量或趋势。

★2、否定之否定规律(补充):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对其现存状态来说的肯定的因素和否定的因素。当肯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时,事物就保持其原有的状态; 当否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时,就造成事物原有状态的变化和消亡。事物的发展,总是在原有状态的基础上,循着“肯定→否定→由否定之否定实现新的肯定,……如此形式循环往复”的道路前进。其中,由否定之否定实现的新的肯定,不是对原有肯定状态的简单回复,而是包含着新的内容的提高或发展,它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3、辩证的否定观及其重要方法论意义

①、辩证的否定观

●从对“否定”的根源的理解来说: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固有的矛盾运动造成的事物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强加在事物身上的否定;

●从对否定的方式和内容的理解上来说: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亦即是“扬弃”,而不是简单地全盘抛弃;

●从对否定在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来说: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我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而不是发展的终止或联系的中断。

②、辩证否定观的重要方法论意义

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因为,既然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肯定和否定的矛盾统一体,那么,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既不能只讲肯定,也不能只讲否定,而应当在看到事物本身的肯定的方面的时候也看到其否定的方面,在看到其否定的方面的时候也看到其肯定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事物的全面、正确、深刻的认识。例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就既有其在今天值得肯定的因素,也有其应当否定的因素。因而,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的确时候,就既不能全盘肯定、搞复古主义,也不能全盘否定、搞历史虚无主义,而应该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来建设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体现中华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中国文化。其他诸如对待外来文化、对待历史任务、对待别人的长短、对待自己的工作等等,都应当如此。

本节复习思考题:

一、结合实际,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结合实际,说明质量互变规律及其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结合实际,说明辩证的否定观及其重要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及其和实践的相互关系

一、认识的本质(教材P67-P69)

1、马克思主义之前在此问题上的两种不同回答及其中体现出的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

①两种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回答: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主观对客观的机械的、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回答: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先于人对事物的实践经验而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东西;

②上述回答中体现出的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思想路线:物(客观事物)→(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思想(反映和认识);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回答:思想(观念、认识)→(人关于客观事物的)感觉→物(“客观”事物)。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本质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摹写),而不是人头脑中从来就有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思想路线)

●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摹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动(有目的、有选择、有创造)的反映,而不是机械的、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 (以能动的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

●认识的能动性根源于实践、以实践为基础(立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既有利于说明反映过程中的能动性的根源,又有利于批驳不可知论。所以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二、认识与实践之间唯物辩证的相互关系

(参见教材P64-P67第1段,有重要补充)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P65-P66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中国古人讲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正说明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这一道理。

2、认识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补充)

①实践目标的确立,需要有理论认识指导;

②实践手段和方法的选择,需要有理论认识指导;

③实践结果的评价,需要有理论认识指导。

正因为认识对认识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导作用,所以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列宁语)

本节复习思考题

一、应当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本质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二、结合实际,说明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教材P69-P73)

★一、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补充):

人类认识的运动和发展,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即由对事物的表面的、外部联系的认识飞跃到对事物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再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新的实践、获得新的感性认识,并由新的感性认识飞跃到新的理性认识,亦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形式,循环往复。其中每一次循环,都使人类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参见教材P69-71)

1、“感性认识”

①“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获得的对于事物本身的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的认识。

②感性认识的基本表现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感觉:通过个别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得到的关于事物某一方面外部联系的认识;

知觉:由诸多直接的感觉结合起来构成的对事物整体外部联系的认识;

表象:以往对事物的感觉或知觉在头脑中的再现。

2、理性认识

①“理性认识”:借助于抽象思维,在对大量的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②理性认识的基本表现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以词或词组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同类事物的共同

本质的认识。

判断:通过概念和概念之间的逻辑联接反映出来的对事

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的认识。

推理:从已知判断出发,借助于合乎逻辑的推导而达到

对未知判断的认识。

★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参见P70第2段之“首先、其次、最后”的论述)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及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可能犯的两种错误(参见教材P70第4段)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补充):

只有掌握这一原理,才能在思想上自觉防止和克服唯理论(即只承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而轻视感性经验知识的重要性)和经验论(即只承认感性经验知识的重要性而轻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片面性错误,在实践中自觉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片面性错误。

三、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种飞跃及其各自的必要性和必备条件(教材P70-P72)

1、第一种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①实现这一飞跃的必要性(补充):是为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认识所必需的。

②为实现这一飞跃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参见教材P70第5段的论述)

2、第二种飞跃:由理性认识到新的实践的飞跃

①实现这一飞跃的必要性

一方面,因为正确的富有成效的实践需要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做指导,因而需要将已有的理性认识付诸实践;另一方面,不仅因为理性认识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其服务于实践的重要作用即实现认识的目的,而且,理性认识的正确性及其进一步发展,也只有通过付诸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实现。(参见教材P71第二段)

②为实现这一飞跃所需具备的条件(四个条件,见教材P71最后一段的论述)

本节复习思考题

一、应当如何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二、应当如何理解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种飞跃及其各自

的必要性和必备条件?

三、简述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辩证属性(教材P73-P77)

1、“真理”: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相符合的认识。

★2、真理的辩证属性

①实质内容的客观性与表现形式的主观性辩证统一

●真理的实质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具有不依认识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强调真理在实质内容上的客观性,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真理观上的唯物主义,故有“客观真理”的说法。

“有用的就是真理”是主观唯心主义错误观点。因为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具体表述形式可能因人而异,有一定的主观差异性。(补充)承认这一点,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辩证性之所在。

②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及其两层具体含义(见教材P74-P75的一段论述。)

由于真理具有绝对性,故有“绝对真理”之说。

●真理的“相对性”及其两层含义(具体解释见教材P75第二段论述)

由于真理具有相对性,故有“相对真理”之说。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

任何真理,都既有其绝对性,又有其相对性,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具体解释参见P75-76之“第一、第二”和“总而言之”)

③“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的重要方法论意义(补充):

只有坚持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正确对待各种被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科学理论,自觉防止和克服在对待科学理论的态度上的教条主义和怀疑主义错误。既然任何真理性的科学理论都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那么,我们就应当以“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各种被以往的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科学理论,把坚持真理与发展真理结合起来。例如,……。

④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参见教材P77-P78)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与谬误相互联系。

◇二者相比较而存在。

◇真理通过与谬误斗争并取得胜利而获得发展。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最终)标准(参见教材P78-P8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最终)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共同决定的。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事物,必须能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使主观认识见之于客观实际,才能够检验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只有实践才能使主观认识见之于客观实际。其次,能够充当检验真理的终极标准的事物,必须对所有的认识和实践主体来说都既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即对任何认识和实践主体来说都具有同样的规律性要求)、又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可观察性),其检验结果才可能客观、公认。只有实践才既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又具有直接现实性。

本节复习思考题

一、应当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最终)标准” ?

二、应当如何理解真理的属性?

三、结合实际,说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结合实际,说明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阶级斗争”:根本利益相互冲突对抗的阶级之间的斗争。

③阶级社会(补充):存在着根本利益互相对立的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这两大对抗阶级、并且社会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只能主要地通过这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来得到直接体现的社会。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P116-P117)

三、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安排同学们自学P119-P122。重点搞懂: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 其实质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进步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制度代替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制度,其最深刻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材P122-P126)

1、“科学技术”概念含义(参见教材P122-P123的一段论述)

2、科学技术能够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

第一,科技的发展可以通过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第二,科技的发展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极大发展。

第三,科技的不断发展还会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不断发展。

3、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①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两重性: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给人类带来福祉; 也能

够破坏社会发展甚至导致人类社会灭亡,对人类造成祸害。

②必须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运用

◇判断“正确”与否,最根本的标准应该在于看是否有利于是否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补充)

◇为使科技及其社会应用造福于人类所应有的基本对策:(见教材P126第一段中的四点对策性论述)

第四节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①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是帝王将相等历史人物。

②: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归根到底,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人民群众”:占社会人口的大多数、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起促进作用且未在历史上打下个人印记的人们。(补充)

2、为什么说“归根到底,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力量”?(参见教材P130—P131第1段)

因为,归根到底:

①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决定性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决定性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作用必然受一定条件制约

①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

②受社会政治条件制约;

③受社会文化条件制约;

④受自身素质条件制约。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因而必须重视个人的社会历史作用。

2、“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①“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有过特殊重要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史书中留下了个人姓名和个人事迹的人物。(补充)

★②“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参见教材P133倒数第二段的论述)

3、“杰出人物”(即教材P135第一段中所谓“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有特殊重要的推动作用(补充内容)

①“杰出人物”和“历史人物”:两个有根本区别的概念

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起过特殊重大的积极推动作用,因而在史书上留下了个人印记(姓名和事迹)的少数人物。

②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有特殊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并非根本的决定性作用(参见P133最后一段)

③杰出人物在根本上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即所谓“时势造英雄”,见P134)

★4、基于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正确理解,正确对待领袖人物。

①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应有的正确理解(见前文“一”所讲)

②基于上述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上述理解,在对待领袖人物的时候所应有的正确态度(参见教材P133到P136的有关论述,注意将其中的“历史人物”、“杰出人物”改为“领袖人物”)

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见教材P132第2段)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准确表述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每个个人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工作路线

3、结合实际,深入理解当前我党(中共)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哲学理论根据和重要意义

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哲学理论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主体力量”的理论

③当前我党(中共)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生产出新的价值。

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劳动的构成:

●必要劳动:用于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亦即生产出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的原有价值的劳动。

●剩余劳动:用于生产大于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即剩余价值)的劳动。

⑥结论:雇佣劳动力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由此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P160-P16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出剩余价值。(见教材P160-P161)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出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主要是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见教材P161- P162)。

◇相对剩余价值赖以形成的条件:全社会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对打印课堂笔记要点有所增补)

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图示:

各个个别企业为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剩余劳动时间增加)

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所以说,相对剩余价值归根到底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相对剩余价值赖以形成的条件。

6、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参见教材P170第二段中的概括)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70-P171)

①、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补充):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并在“自由人之间的等价交换”的掩盖下被用于占有和剥削雇佣劳动、追求资本增殖的最大化。

②生产的社会化(补充):生产的过程、结果和意义都具有重大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意义,而不只限于个别生产者本身或个别生产部门内部。

③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之所在(参见教材P171第二段中的4点论述)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根源(教材P171-P172)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和存在的因商品生产相对过剩而导致的经济停滞、衰退和混乱现象。(参见教材P171第2段)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作为社会消费群体的主力军的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挥作用的结果。

本节复习思考题(同作业题)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本节主要安排同学们自学)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P171-P179)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内容

①民主: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以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迁徙等权利。

②法治:以私有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人权原则为基础,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选举:通过公民投票选举,制定法律、规章和程序,确定各级议会和政府领导人。

④两党制或多党制政党制度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进步作用及其本质

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的历史进步作用(参见P175第二段之“第一、第二、第三”的概括)

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及其历史局限性(教材P175-P176的一段)

●本质: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历史局限性(参考P175-P176的一段中的“其一、其二、其三”三点分析和论述)

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形成(P177-P179)

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的总和。(P177第2段)

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我们对之应有的态度

●本质: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观念上层建筑,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P177-P178的一段)

●我们对之应有的态度(P178-P179的一段):肯定和承认其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的重要进步作用; 积极参考和借鉴其中包含的属于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内容;明辨和批判其资产阶级本质和历史局限性。

本节复习思考题(同作业题)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和实质

1、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教材P184-P188)

①垄断: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即高于完全按价值规律办事而能够获得的社会平均利润的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定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参见教材P185第2段)

②垄断资本及其实质:垄断资本即在垄断性的经济

行为中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资本,其实质在于获取超过平均利

润的高额利润即获取垄断利润。

③垄断资本主义: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以垄断资本及其价值增殖为主导的资本主义。(补充)

④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垄断和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实质(教材P188-P196)

①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②垄断资本主义和垄断组织的实质: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的实质: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例如私人垄断组织、国家垄断组织),但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二、经济全球化及其动因和后果(教材P196-200)

★1、“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

①“经济全球化” :全球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一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全球一体化过程。

★②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生产力和科技条件基础;

②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组织形式;

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国内国际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

其中,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史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动因。

3、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①可能的积极后果:

●使社会分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向国际化和世界化提高;

●有助于各国经济的优劣势互补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层面上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并最终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

●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推动各国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

●推动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交流。

②可能的消极后果: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有可能扩大

●有可能加剧环境恶化并导致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甚至战争

●把市场经济的矛盾扩展到世界范围

●有可能加剧一国对别国的经济依赖,对民族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构成威胁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教材P200-P207)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①经济方面的新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化:资本占有权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资本家采取了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在促使工人自觉服从资本家意志的同时,一定程度地改善了工人的生活状况和在生产中的地位。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表现方式的变化。

②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国家行政机构权限不断加强;

政治制度呈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改良主义政党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

★2、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动因

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参考教材P1204-P206“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四点概括,另外补充: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对其社会基本矛盾的揭示,也是促使资本主义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根本动因在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及其启示

①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它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为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而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基本制度的框架内发生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因为它仍然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为其基本经济制度的,仍然有雇佣劳动和阶级剥削。

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给我们的启示: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教材P207-P213)

1、资本主义具有其以前的社会制度所无可比拟的巨大历史进步性

(参考P208-P209的“首先、其次、最后”三点概括论述)

2、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使资本主义最终必然将被社会主义所替代(参见P210-P213之“首先、其次、再次、最后”四点概括论述) ★

3、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历史过渡性)的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有利于我们既认识到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从而鉴定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又善于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成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人类解放服务。

2、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壮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而是总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补充)

3、社会主义建设处在强大的国际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面临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由此也增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参见教材P233-P234的一段论述)

4、受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参见教材P234 “第四”的论述。)

第二节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展望共产主义未来社会时所持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

2、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奢望对其做详尽的细节描述。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教材P255-P262)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首要条件和首要特征)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

●“人的自由发展”:即摆脱了旧式分工对人的束缚和强制、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和人对“物的依赖性”、由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志趣来实现的发展,亦即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全面发展”:即人不仅在德、智、体、美、能等各方面才能上协调发展,而且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也充分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因为:从精神实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关于现代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而真正的人类解放,也就要求必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创造和形成这些条件的过程将是一个漫长的、脚踏实地的实践探索过程。(主要参见教材P265-P267的概括和论述)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圣才出品】

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1.1复习笔记 一、政治的定义 1.中国的解释 (1)古代 孔子指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即“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不以强制的手段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因此,政治是对国家的治理,有教导、指正的含义。 (2)近代 孙中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2.西方 “政治”源于古希腊,是指有关国家的事务。 3.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主要有: (1)价值性解释:政治就是追求和实现“善治”的活动; (2)神学性解释:政治就是实现“天道”或“神意”的努力; (3)权力性解释:政治就是权力的分配和使用,如中国古代的法家、马基雅维利、马克斯·韦伯、拉斯韦尔等; (4)管理性解释:政治就是组织管理的活动或过程。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其具有如下特点: (1)认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一,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两重性;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 (2)认为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属于上层建筑,是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3)认为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 国家政权决定和支配着经济需要的实现方式,所以,阶级社会中,各阶级斗争的核心主要围绕争夺国家政权展开。 (4)认为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政治也随着阶级斗争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的发展特点。 5.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指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和安排,在这种组织和安排之下,各种组织、团体和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实施对集体决策的影响。 政治的主体多种多样,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国家和国际社会。 二、研究政治的原因 1.确立基本的政治理念,广泛地形成政治共识 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理念可能导致不同的实践。所以,研究政治的目的就是要确立最基本的政治理念,识别各种既有观念的本质,尽可能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五、六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 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2)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

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整理修改后)

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1 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20 分) 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优势需要: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3.社会交往: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4.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 。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二、填空题(每题1分,计10 分) 1.孔德 2.群学肆言 3.哲学基础 4.普遍的社会现象 5.社会性 6.1943 7.情景主义 8.情感性 9.相互发展 10.条件反射学说 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20 分) 1、A 2、C 3、B 4、D 5、B 6、A 7、B 8、B 9、B10、D 四、简答题(每题8分,计32 分) 1.马克思是怎能样看待社会的? 答:马克思主义著作里对社会的解释主要分三点:他认为,一是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自身,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组成了不同于其他动物靠本能而结合的社会;三是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答: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表现在:一是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篇一: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院系班级:新闻传播和影视艺术学院新闻学新闻1403班 姓名:刘铃 学号:2 新闻,是用心感受的“心闻” 读《看见》有感 读完整本《看见》,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这不是我平时在电视上面看 到的采访,这是心和心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这本书里,柴静将她的那些值得铭记的采访和经历展现给了我们,给我们感动,也给我们力量;但最多的,是鞭策着我们去思考。 我曾经以为,记者这一职业就是简简单单的惩恶扬善的职业。作为 记者,就是当重大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将事件报道出来 使公众知晓。记者,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和真相,无需夹杂着 我们的私人情感。唯一需要尊奉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毕竟,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是新闻的本质要求。并且我一直认 为倘若日后我从事了新闻传播行业,客观公正将是我报道的准则。 但是,在《看见》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新闻报道。柴静在“沉默在 尖叫”一章中这样定义采访的: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并且柴静的一句话深切地诠释了这一定义: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采访中的人文 关怀。记者这一职业开始在我的心中变得鲜活起来。 作为采访者,倘若不以平等的地位和受访者进行交流的话,恐怕

很难得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有我们在采访中倾注了我们的感情,把受访者当成我们的朋友(无论受访者是何种地位何种阶层),我们和受访者才能够进行心和心的交流。就像柴静老师在采访那些 在监狱中的人一样,尽管他们是犯了罪的人,但是在采访中你要得 到他们的真实情感,你就必须平等的看待他们,平等的进行交流。 但是,人文关怀倘若过了度,便会变成感情泛滥。在“真相常流失于 涕泪交加中”柴静老师是这样说的:“泪水和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我慢 慢觉得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着拳 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而柴静还写出了一位观众对她的批评: “准确是这一种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 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所以,在从事这一职业时, 我们必须得把握好人文关怀这个度的问题,不能硬邦邦的去采访受 访者,也不能让情感冲昏了理智的头脑。 最让我受益非凡的是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 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 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倾尽所有, 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不安。” 作为一个将要从事新闻行业的学子,我不能不为我将要从事的这一 职业付出努力。记者,并不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你要做一名好的 记者,除了你的职业操守要遵循之外,你还要经受更多艰难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付出自己的真心。新闻,不仅仅是靠风里 来雨里去做出来的;新闻,更多的是用心去采访,用心去编辑,用 心去 体味。 既然我已选择了这条道路,我就应当用心去面对这条道路上的所有 挑战和感动。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这一路上,我要做的是用心感受。 【篇二: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文化概述)【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政治文化概述 11.1 复习笔记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 1.政治文化的含义 1956年阿尔蒙德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第一次提出政治文化的概念,开创了政治文化研究领域。 “政治文化”包括三层含义: (1)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共同体有关政治生活领域的公共政治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它包括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政治价值、信仰和象征符号等内容; (2)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指向政治体系的心理取向和行为模式的抽象,这可以从政治认知、政治评价、政治情感等方面进行测度; (3)政治文化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现实政治生活中所尊奉的基本政治原则和政治精神,这在比较政治的意义上构成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典型的独特的政治样态。 概而言之,政治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在长期和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形成的政治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共同体成员得自经验的政治心理取向和政治行为模式抽象,以及该政治共同体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奉行的基本政治原则和政治精神这三者的有机整体。 2.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从上述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引申出政治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

(1)政治文化的阶级性 在某一政治共同体当中,总是存在着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等政治人群的分化,不同的阶级或者阶层变现出不同的政治文化。 (2)政治文化的民族性与国别性 在不同的政治共同体之间,不同的民族与国家之间,存在着相互区别的政治文化。 (3)政治文化的延续性与变化性的对立统一 作为政治系统的主观方面,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总是与现实政治系统的发展同步变化。其中政治心理、政治行为模式作为政治共同体成员长期共同生活的一种历史性积淀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过,政治文化的这种稳定性和延续性并不否定政治文化的变化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政治文化的结构与类型 1.政治文化的结构 结构是指构成某一事物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政治文化的结构就是指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政治文化的结构可分为亚文化结构和内容结构等。政治文化的亚文化结构是指一个政治共同体整体性政治文化中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亚文化则是指政治共同体整体性政治文化系统中某一政治人群、组织、团体或机构的特殊的子文化系统,它表明某一政治共同体中政治态度的不同分布。 根据政治文化的定义,政治文化在内容上包含了三层含义,即政治思想体系与价值体系、政治心理取向与行为模式、现实政治原则与政治精神,三者内部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政治文化的内容结构。 (1)政治思想体系与价值体系 ①政治价值是政治主体对各种政治客体和政治现象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的一种评价,表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四章【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方法论 1.社会学方法体系 (1)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社会学的方法体系有三个层次构成: ①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 ②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 ③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具。 (2)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 ①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逻辑思维方法原则; ③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2.社会学方法的特征 (1)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是关于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2)整体性。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从整体论高度出发的,把社会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过程。 (3)经验性。社会学注重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经验事实是首要的。 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1)范式的定义 范式,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2)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①实证范式②解释范式③批判范式。如表3.1所示。 表3.1 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1.研究的逻辑过程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逻辑方法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总结。根据华莱士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见图3.1)。

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优势需要: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3、社会交往: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4、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 第二次诞生" 。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二,填空题 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产生于19 世纪30 年代。 2、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因》定名为《群学肆言》。 3、历史唯物注意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 4、需要的社会性是指需要的提出和满足都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5、马克思的需求的(社会性)和相对性论点至关重要,它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贫穷的理论。 6、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7、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对符号相互作用论做出了贡献,他强调个人主观的(情景主义)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8、人际关系的明显特点:直接交往和(情感性)。 9、人的社会化进程,是指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变化的过程。

10,巴洛夫的(条件反射学)是解释人类学习活动、学习能力的权威学说。 三、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A)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原理》 C、《实践哲学教程》 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3、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操 D、千秋 4、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D) A、弗洛伊德 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 5、“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B)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和爱的 D、自尊的 6、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A) A、朋友谈心 B、观众看电影 C、顾客的摩肩擦背 D、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7、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星魂社区 8、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9、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B) A、形式运算 B、具体运算 C、感知运算 D、前运算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四,简答题 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 马克思主义著作里对社会的解释主要分三点:他认为一是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从结构上看,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从功能上看,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识的工具。语言具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他属性{民族性和生成性(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模糊性} 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和意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3、语言符号的特征: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特征。 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用什么语音形式代表什么语义内容是任意的,即可以自由选择的;语言符号的理据性。是指人们用什么语音形式表示某种语义内容是有某种依据、缘由的。 ②语言符号的稳固性和渐变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采取渐变的方式 ③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和层次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或称线性,是指人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呈现为一种线性序列;线条性只是语言符号序列的表面形式,语言符号序列的内部结构是有层次的。 4、征兆:如果甲事物与乙事物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甲事物就不是乙事物的符号,而是征兆。 5、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系统和规则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6、言语:言语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言语活动就是运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说话,而言语作品则是言语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出来的话。 7、副语言:语言虽然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之外,人类还有其他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例如体态、美术、音乐等。这类辅助性交际工具有时也被称为“语言“,为了与真正的语言相区别,可以把它们称为副语言或准语言。副语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依附性副语言,另一类是独立性副语言。依附性副语言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依附于语言,是语言的代码,一般可以准确地转换成语言,如文字、电报代码、交通信号、旗语、灯语、商品包装和公共场所的一些示意符号、标志等;独立性副语言不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独立于语言使用,一般不能准确地转换成语言,如自然体态语(包括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不包括为聋哑人人工设计的手势语)、美术语言、音乐语言等。 8、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是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在日常交际活动中逐渐自然形成和发展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等。 9、人工语言:人工语言是个别人或少数人人工设计出来的语言(严格来说是副语言),如电报代码、科学符号公式、计算机程序语言、交通信号、旗语、灯语、为聋哑人人工设计的手势语、盲人的手指语以及国际辅助语等。

衡水中学高考状元的总结

衡水中学高考状元的总结 作者:王亚玉 曾就读于河北衡水中学、河北省理科状元 学习的过程,有酸有甜,有成有败,有彷徨,有失望,也有快乐和充实,这是每一个奔向未 来的人必经的。但我们因为有理想,而走得坚定。在高考的硝烟散去后,我站在曾经梦寐以 求的位置,回望,我的无悔三年。 失败后仍要奔跑 刚刚走进衡中,我便遇到了原本料想过的失败——年级196名。面对这个名次,我不禁想起 了《红与黑》中于连的197名,有点自嘲的意味。失败时,我也会痛苦,伤心,哭泣甚至绝望,我望着高中三年不知道要走向何方。但请注意,不要让失败过夜,否则便是懦弱。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失败带来的悲观情绪,但这不会是主流。失败了,痛苦了,就该再站起来,毕竟,大家都在奔跑,你停下来,就会被践踏。第二天,你又是全新的自己,没有人说你必 须背负失败,而我说,你必须背负理想。高尔基说过,当上帝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 老师才是课堂焦点 要绝对相信老师,就如同崇拜一般。上课时,老师就是焦点,听课要虔诚。即使是老师一句 不经意的话,也可能正是你遗漏的知识点,可能对你来说是难点或重点。老师的课,都是精 心准备过的,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串连在里面。课堂,永远都是首要的。有的同学上课一边听课,一边做题。我是极其反对的,至少我从来不这么做。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十分注重做课堂笔记,记下来的比听过就算的来得更真切。我的每一张老师讲评过的卷子 都是有很多红字标记的。记笔记开始是一种要求,后来便是习惯。如果有时间,可以先记在 卷子上,课下整理在本子上,这样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时间整理,也可以直接写在本子上 (如果不妨碍听课)。另外,老师上课布置的内容和自己下课要整理的部分要记在小本子上 以免忘记,每天做一个简单的学习计划。 每天你面对着很多卷子,这不是任务,而是机会,是阶梯。当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时,做题就是方法。当你没有学会取舍时,尽量多去完成。当你还不知道什么是重点,那就都当 做重点来记。我负责任地告诉你,在高一、高二,老师发的所有卷子都绝对有时间认真完成。先做衡中老师组的卷子,再做课外题。做题无疑能拓宽你的视野。高三最后阶段,英语老师 笑称,我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人。老班在高考壮行会上说,我们三年什么题都见过,高考就是 去见老朋友。 总结改过是关键 但从更高的层次上说,总结改错是关键。我们做过很多题,也错过很多。然而对于错题,有 些同学太草率,不能进行及时整理和巩固,甚至有些同学只一味做题,不注重总结,但事实 上题海战术并不是最佳方法,只做题不改错便是舍本逐末,是无效的。每天做的很多题都是 容易题或重复题。本来会做的题,又做对了,意义不大;本来不会的题,做错了,才应该更 加重视,寻找错误原因,积累下错题,并写下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题错了也错得明白,错 得有价值。 每个人都应建立个性化的改错本,改错本是万万不能抄、不能补的。改错本上每一个错题都 应有它存在的意义,不是敷衍。每个错题都不能轻易放过,如果是因为马虎可以不积累,如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自然差别同社会差别有着较强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性又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对人们的社会表现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地位 ①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②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非正式社会地位则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是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既要对正式地位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做定性分析,又要对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地位上的分布以及由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地位间联系状态做定量研究。 (4)总结 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性质、地位间关系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是分层研究所依据的最重要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出发点。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从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①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②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a.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定标准;

2019年秋季社会学概论专形成性考核答案共20页

[第1题](单选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第2题](单选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处于最高层次的需要是哪一种 A.自尊的需要 B.求知的需要 C.美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3题](单选题)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第4题](单选题)“社会”一词源于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第5题](单选题)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A.一人以上

B.两人以上 C.三人以上 D.四人以上 [第6题](单选题)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第7题](单选题)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涂尔干 B.韦伯 C.孔德 D.斯宾塞 [第8题](单选题)“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 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 D.《社会学原理》 [第9题](单选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 A.普那路亚家庭 B.血缘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 [第10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是 A.非组织性 B.突发性 C.反常性 D.冲突性 [第11题](多选题)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基本观点包括哪些内容? A.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 B.社会是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为主体而建立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社会关系体系 C.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劳动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根本标志 [第12题](多选题)按照社会需要的对象,社会需要可以分为 A.物质需要 B.精神需要 C.规范需要 D.生理需要 [第13题](多选题)人进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有哪些 A.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摘要]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在当代语言学流派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其“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范畴,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语境在语义分析中的作用和地位。他的有关“功能”的思想基本来源于三个方面,本文将以“功能”为视角,分析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来源及其发展。 [关键词]功能语义语境 在当代语言学流派中,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具有较大的影响,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系统-功能语法是由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A.K. Halliday)创立的,由“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部分构成,但并不是这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讨论了语境与语言意义或功能的关系问题。韩礼德的“功能”思想属于语义分析范畴。他的有关“功能”的思想基本来源于三个方面:布拉格学派(The Prague School)的功能语言观、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的“语境”理论和弗斯(J.R. Firth)的语言功能观。本文将以“功能”为视角,分析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思想的来源及其发展。 一、布拉格学派的功能语言观 语言的“功能”概念早就出现在捷克语和俄语的语言学中,但却是布拉格学派的学者赋予它更加全面的阐述。该学派认为,对语言的研究应遵循说话的顺序,即“从讲话人或写作者的角度去考察语言”。人们在说话时总是先想到要表达什么,然后才会去考虑具体应用什么语言形式,因此在研究语言时也应按照这一顺序,从语言的功能入手,然后再去研究语言的形式。该学派对日常话语分析提出新的理论,他们认为语言是完成语言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责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因此,语言可以用语言单位在句子中所发挥的交际功能来分析。该学派的创始人马泰休斯(Mathesius)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用功能分析法分析话语,他修改了传统语法中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的提法,提出主位(theme)、述位(rheme)两个术语。马泰休斯把这种功能分析法称为“句子的实际切分”(actual sentence division),后被称为“句子功能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它研究句子各个部分各自传达多少信息,所传达的信息量用“交际动力”(communicative dynamism)表示。 “交际动力”理论是布拉格学派Firbas 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也是句子功能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研究的是在交际过程中句子各成分对交际的展开所做出的贡献。句子中各成分交际力的大小就是它对交际展开过程的贡献大小,即推动交际向前发展的作用的大小。也就是说,一个成分越能把交际向前推进,越接近交际的结点,其贡献就越大,交际动力值越高,反之则越低。由此可以看出,交际动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Firbas 根据句子成分所承载的交际力的大小,将其分为已知信息和待传信息。已知信息的交际力很小,而待传信息的交际力最大。 交际动力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境思想。Firbas认为,“交际单位从语境方面看可能是语境制约的,也可能是语境独立的。”如果受到语境的制约,则该成分所表达的信息在上下文中出现过,就是已知信息;反之就是待传信息。此外,Firbas对语境概念做了进一步区分。他把语境分为一般语境、直接语境、上下文和语境依赖四种。一般语境是指交际双方共有的经验知识;直接语境是交际双方正在进行时的语境;第三种是刚刚出现的上下文;第四种是语境依赖。它们的范围呈依次递减形式。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是波兰著名的功能人类学家,他曾在新几内亚东部的岛上研究当地人的原始文化。通过对土著民族语言的观察,他认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之中,如果不考虑这些广泛的语境,就很难准确地理解这个民族的语言。“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结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单词的意义,不能从对这个单词的消极的冥思苦想中得出,而总是必须参照特定的文化,对单词的

新版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高教、人民出版社)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基本条件:1.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2.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两种不同的起源观: 1.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需求,新闻传播的内容来自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种种事实。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队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2.资本主义新闻学把新闻起源这一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心理现象,认为新闻是为了本能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 1.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2.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描述事实。 3.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不会随着人们的意愿而改变。 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政治性,趣味性),也是被事实所决定的。新闻对事实有着绝对的依赖性。 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事实是反映的对象,新闻是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报道者对事实的选择是必然的,因为 1.首先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所决定的。 2.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的重点领域。 3.对事实进行选择绝不意味着可以歪曲事实、背离事实、随心所欲地改变事实。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政治社会化)【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政治社会化 12.1 复习笔记 一、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关心的是一个自然人如何向具有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的转变过程。 1.政治社会化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1)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政治学者梅里亚姆和威尔逊所进行的公民教育研究。真正开始勃兴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行为主义政治学兴起之后,那时研究者开始对人们的各种政治行为类型感兴趣,并致力寻找影响其行为的因素。 (2)1958年,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赫斯发表论文《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首次提出政治社会化这一术语。 (3)1959年,社会心理学家赫伯特·海曼出版了《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的心理研究》一书,对政治社会化进行系统梳理,标志着政治社会化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4)1977年,美国伦肖恩主编的《政治社会化手册:理论与研究》一书出版,使政治社会化的研究走向体系化。 2.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一直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学者们关注的角度和研究侧重点不同,对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内容存在差异。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观点:

(1)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这种定义方式从微观层面出发,将个体放在主体地位,偏重强调社会成员在形成特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观念中的主动性,但忽视了政治系统在传播政治文化中的强制性。 (2)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这一观点强调了政治统治系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也意味着他们把社会成员的政治认识和政治学习当作是消极接受的过程,忽视了社会成员在政治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3)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传递和延续过程 在这一观点影响下的政治社会化理论着重研究人们怎样获取以社会政治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政治信念、政治准则和政治价值。 (4)实际上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过程 ①就社会个体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形成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进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 ②对于政治体系来说,政治社会化又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过程,是社会统治阶级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通过各种途径把本阶级的政治文化传播到全体社会成员使之成为社会共同政治文化的过程。 (5)政治社会化含义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通过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政治文化而获得政治属性、形成政治人格的过程,同时也是政治系统传播主导政治文化的过程,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3.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1)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①首先从个体的角度来讲,个体在成长过程接触到政治生活,开始了解制度、习得政治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1)

10春《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1 (第1—4章)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 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文化 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文化有三个互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认知文化)和规范文化。 3、社会交往 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4、心理上的断乳 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自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农民革命斗争不断兴起,中国的上中层人物、知识分子中,为了救亡图存也先后出现了洋务派和维新派,其中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首先介绍和讲解群学或社会学,可称为中国社会学的启蒙思想家。从此可知中国社会学产生于中国的国家、民族、政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空前动荡不安,产生于中国近代的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 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 (1)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2)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 (3)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3.简述符号相互作用论 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以解释其规律的理论。 (1)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是符号。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的、表示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 (2)语言是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的交往主要借助语言进行。 (3)社会学家卢默总结了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们是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其所采取的行动的。第二,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一种内

语言学概论-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1)

语言学概论-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1)

语言是符号系统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2.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 4.语言的层级体系 5.组合关系 6.聚合关系 7.语言能力 二、填空题 1.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2.语言符号是和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 3.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4.语言符号具有和特点。 5.语言的底层是一套,上层是和,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第二级是,第三级是。 6.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7.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能力。 三、判断题 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 4.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5.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 6.通过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7.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增加。() 8.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 9.语言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10.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四、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符号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它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4.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5.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ām ɑ”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6.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 7.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8.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9.举例什么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10.人类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语言”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