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晚清国学导读目录的初兴及其社会文化功用

晚清国学导读目录的初兴及其社会文化功用

晚清国学导读目录的初兴及其社会文化功用
晚清国学导读目录的初兴及其社会文化功用

第32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月 Vol. 32 No. 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10

──────────

收稿日期:2009-10-21

作者简介:李立民(1979-),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

清代学术史、历史文献学。 -51-

?历史学研究?

晚清国学导读目录的初兴及其社会文化功用

李立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分析了晚清国学导读目录产生的原因及其编纂特点,总结了其在晚清社会中所发挥的文化功用。 关键词:国学导读目录;晚清;社会文化功用 中图分类号: K 252; G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0)01-0051-04

The Popularity of Guoxue Review Directory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its Social and Cultural Function

LI Li-min

(Insititue of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063000, China)

Abstract: It analyzes the late Qing’s Guoxue Review directory’s features, causes and its codification. And it sums up its cultural func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Key words: Guoxue Review directory; the late Qing; social and cultural function

学界对于晚清国学导读目录的研究已有所涉及,然多集中于《经籍举要》、《书目答问》这类著名书目的个案研

究上①

。尽管这类研究不乏深度,但难免给人碎金之憾。近

些年来,有学者尝试对此加以总结,但又缺乏整体性的规律认识。笔者试图在阐述晚清国学导读目录兴起的原因,分析其编纂特色的基础上,总结出其发挥的社会文化功用。

一、晚清国学导读目录兴起的原因

中国古典目录类型中导读目录起源甚早,然以介绍国学

为主要内容的导读目录则兴起于晚清②

。究其原因,概有如

下大端。

首先,晚清传统学术的持续发展是国学导读目录产生的文化基础。“乾嘉以后,名儒硕彦接踵而起,于四部之学各有著述。”[1]经学方面,庄存与开今文经学之端,刘逢禄、龚自珍、魏源继其后。古文经学方面也有俞樾、孙诒让、章炳麟等大家成就卓越;史学方面,对史学著作的补正考辨,对当代史事的编纂研究等著作颇丰。晚清诸子之学的研究也异军突起。俞樾校评诸子达十种,章炳麟在校勘训诂之外,

又以义理贯通诸子之学。对此,严复论曰:“吾国自发捻荡平之后,尔时诸公,实以窥旧学之不足独恃惟然。故恭亲王、文文忠立同文馆于京师;左文襄、沈文肃开前后学堂于马江;曾文正亲选百余幼童以留学美国;李文忠先后为水师、武备、医学堂于天津。凡此皆成于最早而亦各著成效者也。然除此

数公外,士大夫尚笃守旧学。”[2,p366]晚清国学导读目录依旧

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收录了大量国学图书,其产生的文化基础是传统学术在晚清的持续发展。

其次,晚清“西学东渐”与“新学”的兴起催化了国学导读目录的产生。西方一些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渐渐进入国人视野,并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3]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独尊地位。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国学导读目录,从某种程度上说具有了维护传统学术地位的意义。因此,这些国学导读目录常常强调传统的“国学”才是立身行事的“根柢之学”,这就使它们肩负起了教导诸生学习圣贤、保持国粹的历史使命。龙启瑞将中国传统的十三部

第32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月

-52-

经书看作“学问文章之根柢”之学,要对之精熟贯通,才能“立身行事,读书作文,处处方有把握”[4]裕德也认为学子“必先通经,经术既明,出可应世,处可修身。”[5]江人度则说:“有志之士欲砺于学,必以中学为经,西学为纬,则立身行己不至堕入歧趋。倘中学之于不立而从事西学,势必流宕忘返,国粹全失,其中流弊不可能穷。”[6]

最后,晚清科举制度的残存是国学导读目录产生的社会基础。19世纪60年代以后,晚清政府虽然在教育制度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其特点是“只作枝节性的局部改革,而不触动封建制度本身”[7,p161]。直至戊戌变法以前的晚清社会中,科举考试依然是普通学子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为了能够让参加应试的诸生有所获益,一些人士便编纂出国学导读目录,为诸生指示门径,提供应试方便。龙启瑞在《经籍举要》中所举各书“皆于诸生有益。所益置之案头,以备观览。其为目多而不繁,简而不漏。由此扩而充之,可进于博通淹雅之城,即守此勿失,亦不至为乡曲固陋之士”[4]。张之洞也认为:“此编为告语生童而设,非是著述,海内通人见者,

幸补正之。”[8] “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

偏举既嫌挂漏,志趣学业亦各不同,因录此以告初学。”[8]而杨希闵的《读书举要》则是因其“每见今之学者,务求速化,不事根本,经未读完,已出应试。于是甚为慨叹,编成此书,以期为应试者‘息黥补劓之方’”[9]。

二、晚清国学导读目录的编纂特点

晚清共产生了七部主要的国学导读目录,即1847年龙启瑞的《经籍举要》、1860年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另有江人度的《书目答问笺补》)、1869年杨希闵的《读书举要》、1888年裕德的《经籍要略》、1894年康有为的《桂学答问》(附梁启超的《学要十五则》)、1902年王大章的《学教录商要》、1903年张承燮的《蒙养函书三编总目》。纵观这些国学导读目录,形成了如下编纂特色。

一是取便索阅。江人度的《书目答问笺补》一书,在编纂体例上就一改以前注释书多是与原书单行的惯例。江氏自云:“古人作注与原书别行,不相杂厕,或另作校勘于后,盖其慎也。今所笺者,用胡身之注《通鉴》例,散附各条下,取便披阅。”[6]江氏从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例,是为了读者在读书时便于参阅。而裕德的《经籍要略》则是在龙启瑞的《经籍举要》基础上编纂而成,“所录除各直省书局官书外,凡注通行本者,今京都及江浙各书坊均易购求,并非难得之本”[5]。可见其之所以择一些易购的版本,也是出于方便读者阅览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取便读者阅览,该书还明确了读者对象,“是编专为寒士未见《四库书目》,并无力购书者。举其大要,凡宋、元、明旧椠及国初精刻本皆不著录,间有注殿本者,皆外间无翻刻,又不能径略,故特为著明。”[5]

二是汉宋合流。该时期国学导读目录在编纂中提倡汉学、宋学合流的读书治学思想。汉宋兼采的读书治学传统在清初便有体现。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的清初学者,继承了前代考据学传统,反对学问的空疏,同时又主张“经世致用”,不存门户之见。乾嘉年间,汉学渐渐兴起,以惠栋和戴震为代表的吴派和皖派占据学术,许多汉学家“虽然在学术上与宋学对垒,而在修身行事上仍宗奉理学”[10,p450]。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民族存亡的危机,儒学内部的汉宋调和趋势更加明显。张之洞曾说:“近世学者,多生门户之弊。奈何曰学术有门径,学人无党援。汉学,学也;宋学,学也。经济词章以下,皆学也,不必嗜甘而忌辛也。”[11,p24]该时期的导读目录也受此影响,表现出了汉宋合流的趋势。这从龙启瑞的《经籍举要》在图书分类上便可略见一斑。该书将“约束身心之书”与“文字音韵之书”并列而置于传统的经、史、子、集书后,“欲合汉宋为一,故于经、史、子、集外特标约束身心、扩充学识之目”[5]。再如杨希闵也说:“大概后汉学者有三类:一义理,一考证,一经世,苦不能和同,其实义理明体也,经世达用也,考证介乎二者间以为经纬。不能体,亦不便达用;径离之,亦不得三者正,互为资,胡相病乎?”[9]裕德也认为:

“夫圣门立教,学分四科,今世所谓义理、词章、经济、考证。其源流已具于此,而欲收温故知新之益,则多见多闻,二者尤不容偏废。”[5]“于经学不偏主汉宋,史学不专尚文章,子书必期有用,集部必取正轨。学者由博返约,庶几可以类求”[5]。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此时期国学导读书目不存在学术上的门户之见。

三是中西兼顾。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文化领域,西方文化渐渐进入国人视野,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剧烈冲突,引起了中西文化之争。“其守旧者,谓新法概宜屏绝;其开新者,谓旧习概宜扫除。小则见诸论说,大则形诸奏牍,互相水火,有如仇雠。”[7]到19世纪60年代,中西间文化的对抗逐渐转化为文化间的调和,表现在“西学中源说”、“中体西用论”的出现。两家学派主张“取

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12]

,因此“就社会作用而言,二者都旨在沟通中西,是一种文化上的调和论”[7]。晚清国学导读目录也同样受此影响,在推荐传统书目同时又能关注西学书籍。如江人度在编纂《书目答问笺补》时便补充了一些西学书目:“近来西书华人多译刻者,颇足辟精理,而扩闻见,故续录之。但立专门,非笺注之体,兹并附地理类外纪中。”[6]康有为在《桂学答问》中开列了《谈天》、《格致鉴原》等西学之书,《中西纪事》、《中西关系略论》等交涉类书。他认为:“凡此旬月可毕,而天下万国烛照数计,不至暝若擿途矣。若将制造局书全购尤佳。学至此,则圣道王制,中外古今,天文地理,皆已通矣。”[13]而梁启超则在《学要十五则》后,除列有读经学、史学、子学、理学之书外,还专门设立了一些西学书目。

三、几部晚清国学导读目录举要

1. 杨希闵:《读书举要》,同治八年刻本(所见版本为

李立民:晚清国学导读目录的初兴及其社会文化功用

-53-

国图藏,索书号为:XD8596,另有津河广仁堂光绪八年刊本,国图藏,索书号为:XD8597)

是书编于同治八年(1869),凡一册,两卷。上卷又分“先哲教人读书法上:课程之法”、“先哲教人读书法中:体认之法”、“先哲教人读书法下:记诵及作文之法”。下卷为“家塾课读书籍论略”可见,其重点是向读者介绍读书之法。

是书编纂特色有以下几方面:(1)重经史而略文集的编纂原则。杨氏在“家塾课读书籍论略”中云:“人于经史不乐深求,以其难也。诗文则喜博览,以其易也。一孔子之学则溷风雅,噫其滥矣,不可不戒也。故诗文之书,汗牛充栋而所举甚简。”(2)在图书分类上多有己见。杨氏曰:“古分书目,以经、史、子、集为大纲,如政书、方志之属,旧皆入史部。窃谓史以记事,政事、地理虽史家所有,然关一代,与裒成专书不同。凡裒辑各家为一专书均宜入集部总集类。”故其将政书、地理诸书皆入集部,特设“集部总集类撰集政书之属”、“集部总集类撰集舆地之属”。另外,其把小学之书列于经部之首,其下又分“蒙训之道”、“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体现了其注重基础知识的治学思想。在编纂体例上十分严谨。该书目注重体例编纂的格式,在上卷“先哲教人读书法上:课程之法”、“先哲教人读书法中:体认之法”、“先哲教人读书法下:记诵及作文之法”中,凡辑录先人之言则顶格书写,凡是自己的观点皆通过“闵案”标明,并低一格书写,条理分明。

2. 裕德:《经籍要略》,光绪十六年山东书局刊本(所见版本为国图藏,索书号为:XD8598)

是目编于光绪十四年(1888),裕德曾奉命刊行过龙启瑞的《经籍举要》,后又得到阮元督学时所刊刻书目“因参阅龙氏书目,稍为增删,名曰《经籍要略》”[5]。此书目前有自序一篇,后接编书凡例九则,书后编有“劝学八则”。该书目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并参用了《书目答问》的分类原则,“务归简要,故所分门类与《四库书目》间有出入”[5]。

该书目有以下编纂特色:(1)打破了龙启瑞《经籍举要》在书下写有导读性按语的范例。龙氏在书目下常写有“最便初学”、“此书最简括”等导读性按语,这些按语乃为应试诸生所写,可以为他们提供读书的便利。而《经籍要略》则不然:“阮、龙两书目皆兼举场屋应试诸书,是编欲为寒士稍

示读书门径,故于揣摩之术不复及。”[5]该

书目下的按语皆是

以如何指导读书方法为宗旨,因此不从龙氏著书之例。(2)著录了钦定、御纂书目。裕德以为“《举要》不载御纂、钦定诸书,殊使言六艺者无所折衷。”[5]因此,在四部之中编入钦定、御纂书目。其中,经部编入10部,史部编入13部,子部编入10部,集部编入6部。其著录格式皆比众书提前两格写起。一书之下列众多版本。裕德云:“所录除各直省书局官书外,凡注通行本者,今京都及江浙各书坊均易购求,并非难得之本。”[5]如在《大学衍义》下著录了“金陵局本”

、“浙江局本”、“通行本”等常见版本。编纂体例上多“从”而少“创”。在图书分类方面,其子目的类属常从先例。如:儒家类议论、经济之学下曰:“近日张孝达尚书《书目答问》于儒家类,分列以上诸书为议论、经济之属,兹从其议。”四书类下曰:“朱彝尊《经义考》于四书之前仍立论语、孟子二类,略存古义,兹从其例。”此外,在书目下常转录龙启瑞《经籍举要》的相关按语,但有些也有所发明。如:在《十三经注疏》下便全录龙氏的按语,后又申明了张之洞等学者对读经的观点。

3. 康有为:《桂学答问》,清光绪年间刻本(所见版本为国图藏,索书号为:目231\926)

该书书前有康有为自序一篇,称其于光绪二十年秋(1894),游于桂林,居风洞月余,时有来问学者,应接不暇,故作此目,“窃意多士盖昧于读书门径,故仍裹足不前,殊失马公暨诸公盛意。若为疏通证明以诱之,既有书册,又识途径,学者当亦未尝无志于书也。”[13]可见是书为指导学子如何读书、读何书而编。

康有为指给了学子读经的方法。他认为,孔子之学在六经,而“经学之书汗牛充栋,有穷老涉学而不得其门者。”故要学孔子,先要读《春秋》,《春秋》微言又多在《公羊》。孔子后学有孟子、荀子,《孟子》与《公羊》合,《荀子》与《谷梁》合。此外,孔学之聚讼在礼制,《白虎通》为十四博士荟萃之说。由此,他为读者开列了最先需要读的五部经书,认为“以上五部书,通其旨义,则已通大孔律例,一切案情皆可断矣。”在此基础上,康氏为读者开列了四十五条读书凡例,每条凡例之下列出了该读之书。

是目虽多体现了康氏注重今文经学的义理思想,但其于考证之学也并不排斥,如“当读考订之书”条曰:“考订之书甚多,不胜读。可先读《困学纪闻》、《日知录》、《十驾斋养新录》、《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癸巳类稿》、《癸巳存稿》。若议论之书,如《颜氏家训》、《黄氏日抄》、《明夷待访录》、《文史通义》、《校邠庐抗议》,并可考涉,旬日可一、二部也。”可贵的是还为读者开列了律法、政俗、西学、交涉等有关时务之书。

四、晚清国学导读目录的社会文化功用

这些书目倡导一种优良的读书治学风气。杨希闵便在《读书举要》中提倡一种求实的读书风气:“每见今之学者务求速化,不事根本,经未读完,已出应试……甚可慨也,暇日因汇先哲教人之法,合以闻于庭训者为一编,曰《读书举要》。”[9]他还引用司马光、朱熹的观点,指出了读书治学要专心致志。司马光曰:“学者读书少能自一卷读至卷末,随意读起,又不能终篇,光性最专,犹常患如此。”[9]因此,司马光主张读书应“案上惟置一书,读之自首至尾,正校错

字未终卷,誓不读他书,此学者所难也。”

[9]

又如朱熹曰:“今日学者不长进,只是心不在焉。尝记少年时,在同安夜闻钟

第32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月

-54-

声,听其一声未绝而此心已自走作,因此警惧乃知,为学须是专心致志。”[9]除了要专心致志外,还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在“家塾课读书籍论略”中所开列的书籍经部首列小学类,次四书,然后才是《易》、《书》、《诗》等书目。其中,小学类又分文字之学,声韵之学,训诂之学。可见这体现了其读书注重从基础入手的治学思想。另外,学者在读书治学时还要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杨希闵便制定了一个每月读书学习的表格计划。

龙启瑞在《经籍举要》中也提倡读书。他引用了陈文恭在豫章书院时的学约和程子有关的读书语录后,认为:“此数语诚为切要,又读书原所以明理,使我之身心受其约束,我之立身行事胥有范围……诸生于此处尤当加意用功,学问

所以变化气质。”[4]可见读书是可以提高人的修养与气质的。

晚清国学导读目录还通过指导学子一些读书的方法和治学的门径,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文化功用。

江人度在《书目答问笺补》中指出了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必要门径:“世皆鄙夷目录为不足道,抑知是固学人所当先者乎?自刘班《七略》以来,即有目录之学。目录者何?即读书之门径也。”[6]知道了治学门径之后,还应该进一步懂得怎样读书。对此,江氏认为:“读书有三要:有应诵读者,有止浏览者,有备考者,非于目录之学有得,不能了然于胸中也。所谓应诵读者,凡圣经贤传及一切诗古文辞是也;所谓止浏览者,凡诸子、诸史及一切有用之书是也。至若野史稗官,金石碑版,以及类纂、丛钞之属,读之既力有不逮,览之亦惟日不足,则姑以备吾之考证焉,借非明于目录,乌能审其轻重之宜,而不乖,循其先后之序而不紊乎!”[6]

杨希闵的《读书举要》在上卷中辑录了许多先人读书的方法,又开列了应读书目。梁启超在《读书分月课程》中用大量篇幅指明了读经、读史、读子等书目的方法,并列有“学要十五则”,又编有《读书次第表》“今将各门之书,庐列其次第,略仿朝经暮史,昼子夜集之法,按月而为之表”[13]。将所列之书按六个月划分,列表以标明每月应读之书。

这些国学导读目录还发挥了对大众传统国学教育的社会功用。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分经、史、子、集、丛五类收录中国传统图书近2000余种,该书目“翻印重雕不下数十余次,承学之士视为津筏,几于家置一编。”[14]有学者赞曰:“公之书目出,四方学者闻风兴起,得所依归,数十年来成就学者不知凡几。”[15]可见其在编成当时就产生了巨大影响。近代许多国学大师也都从这部书中获益匪浅。梁启超云:“启超本乡人,瞢不知学。年十一,游坊间,得张南皮师之《砐轩语》、《书目答问》,归而读之,始知天地间有所谓学问者。”[16,p19]刘乃和在忆其师陈垣先生时也说:“他并未得到什么大师指引,只是由《书目答问》入手,自《书目答

问》而《四库提要》,以此为阶梯而去读他所要读的书。”

[17,p134]

顾颉刚在研究目录学时,“《四库总目》、《汇刻书目》、《书目答问》一类书那时都翻得熟极了。”[15]鲁迅告诉青年学子:“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18]而张舜徽先生则从小就常常翻阅《书目答问》:“《书目答问》末附清代学者《姓名略》,开首便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我对这段话深信不疑。认为做学问应循序渐进,不可蹋等,不可急躁。”[15]

[注释]

① 《经籍举要》的研究以徐有富先生的《谈谈经籍举要》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6期)为代表;《书目答问》的研究以袁行云先生的《书目答问和范希曾的补正》(《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1期)和谭华军先生的《论书目答问的学术文化影响》(《图书情报知识》1997年第4期)为代表。

② 关于导读目录的起源,参见王心裁:《文化冲突与交融中

的导读目录》,《图书情报知识》,1998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序[M].杭州:浙江古籍出

版社,1988.

[2] 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A].辛亥革命十年间时论选集

(第二卷,上册)[C].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3. [3]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Z].光绪二十二年时务报馆,1896. [4] 龙启瑞.经籍举要[Z].清光绪十九年刻本,1893. [5] 裕德.经籍要略[Z].清光绪十六年山东书局刻本,1890. [6] 江人度.书目答问笺补[Z].清光绪三十年刻本,1904. [7] 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 张之洞.书目答问[Z].清末刻本,1875. [9] 杨希闵.读书举要[M].清光绪八年刻本,1881.

[10]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1.

[11]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213)[M].北京:中国书店,1990. [12] 筹洋刍议·变法[A].戊戌变法(第一册)[C]上海:人民出版

社,1953:160.

[13] 康有为.桂学答问[Z].清光绪年间刻本,1894.

[14] 范希增.书目答问补正·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5] 徐雁,传世百年三论[J].编辑学刊,2001,(6).

[1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7] 刘乃和.书屋而今号励耘[A].励耘书屋问学记[C].北京:

三联书店,1982.

[18]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责任编辑、校对:马桂秋)

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_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doc

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_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 会范文 选择国学经典导读的人未必爱国学,正如卖花的人未必爱花,更未必懂花一样。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篇1 上国学经典导读课,有那么一丝期盼,却不敢期盼太多,害怕失望。失望在所难免,从踏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在座的不乏带着微积分作业、英语作业......各种作业的,更有两手空空只携只手机者。我在心里冷笑:这就是大学的课堂?! 选择国学经典导读的人未必爱国学,正如卖花的人未必爱花,更未必懂花一样。既然不爱,何必选择?苦了自己,还亵渎了国学。 今天课上主要讲了开设国学经典导读这门课的必要性。其中有一点谈到了当代国人的道德问题。至于道德问题,我并不想多说,更不想把社会上的一些道德案例拿来猛烈抨击。我只想就我们自身,出生于九零后的人们眼中的大学生来简单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我个人认为,道德与个人素质紧密联系。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就我们自身来谈的原因。在教室上课,几乎没有一张椅子的后背横条上是干净的。上面写满了各种"高材生"们无聊之下的"杰作"。我想,不能在桌椅上乱写乱

画应该是幼儿园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吧。如此说来,这些所谓的"高材生"竟连幼儿园小朋友都不如,不可笑吗? 来到重庆之后,惊奇地发现这里难得一男生不抽烟。我必须承认,我对抽烟者可能怀有偏见。但抽烟是个坏习惯,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尤其对于一个18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甚至,我在课桌上也能够与一包香烟邂逅。一个人有坏习惯,不可怕。但倘若一群人如此......我很想问一句:重庆工商大学的学生就该是这样的吗?! 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失败的。它的初衷很好,但是结果总是不太尽如人意。举个简单的例子:高考语文对于汉字的字音及字形的考查。为了高考分数,学生们用尽一切办法规范字音,正确书写。但是高考一结束,那就不再重要了。错别字依旧连篇,字音更是不值一提。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应付高考,学生没有明白高考的目的是什么,上大学的意义又在于什么。对于他们来说,读书只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至于为什么,没有必要去思考。而我以为,不懂得思考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这么说似乎有点严重,但确实如此。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迷茫中。整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为了什么。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可避免地变得平庸。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这无疑很可悲。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那么设再多的课程也是徒劳。 国学经典导读心得体会篇2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

国学经典导读读后感

国学经典导读读后感 在中国大地上疯售红极一时《于丹论语心得》并为全国人所接受。 2006年冬,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来自CCTV—10《百家讲坛》名叫于丹的学者创造一个签名售书的奇迹,在7小时之内,她一共为超过7000多名读者在其新作《于丹(论语)、心得》上签下名字,2007春,《百家讲坛》又推出于丹教授的《于丹、(庄子)、心得》和王立群的《读史记》,同样取得了洛阳纸贵的轰动效应,社会各界针对这样的为暴场面,所谓:《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一是众说纷纭:鼓掌者有之、斥骂者亦有之。 无论如何,这样的事件并非是空穴来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一般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已在神州大地悄然兴起---从汉服团体的出现,大学国学院的成立,到CCTV-10《百家讲坛》的炙手可热和世界各地孙子学院的建立,再到教育部最近提倡高校将国学列为大学必修课,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正在重新崛起的大国,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文化断裂后,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已不满足于仅仅从西方文明中寻求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中国人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更深刻地从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中进行挖掘,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灵感,以避免彻底丢失自我民族特性,成为西方的文化的殖民地。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在培养干部人才和管理工作者的时侯,有过教条地,片面地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将其中国的传

统文化,对立起来的一段时期,在破“四旧“砸烂孔家店的偏激思想指引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四库全书的一些精华、优秀部分被当作糟粕抛弃,这导致使中国人包括领导干部,和行管人员的人文素养出现了断裂。 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生命力比想象的要坚韧,“天不丧斯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的提出,党坚持在根本理论阵地同时,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党的“十六大极富创造性地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一方面要从西方发达国家汲取社会改革经验,另一方面即要从我国的历史传统中去挖掘有益的精神资源。 从国家的决策层到民间草根,复兴国学的呼吁声已成为时代的最强声音,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将如浴火凤凰般在新世纪得到重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要爱虚荣,或是炫耀自己还有就是去奢侈,反而相互一点他的为人更高尚。 再教育比如毛遂自荐,就是说平原君要带20个贤能之士去向楚国求救,可只选了十九人,这时毛遂走了出来,他告诉平原君,他也愿意去,而平原群认为没有人称赞过他,如果是贤能之士他自己就会在口袋里发现锥子一样快,而毛遂却认为平原君不有将他放进口袋里,于是平原君很是惊奇,便带他去了,果然,毛遂立下了奇功。

国学导读教学大纲

《国学经典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totheclassicsofChineseculture. 制定单位: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系、部) 制定人:刘成荣 审核人:洪涛(课程组长) 经典自 为学生 ozhuan,Shji,Lunyu,Zhuangzi,Shijing,Chuci.Wewillstudymanycontentsinthisco urse,suchasthehistoricalinterpretivetraditionofthesebooks,thesubjects,th efamousscholarsandwritings,themethodsofstudying.Throughthiscourse,thestu dentscannotonlycomprehendwhatweretheancientbooks,butalsoknowhowtostudy,a ndfinallytheywillgetgreatimprovementonindependentthinking.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对《周易》、《礼记》、《左传》、《史记》、《论语》、《庄子》、《诗经》、《楚辞》等八部经典文本的集中研读,达到对古代经典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初步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独立思考与研究的能力。 四、师资团队 刘成荣:文学博士,讲师, 五、教学资源 教材:朱自清《经典常谈》网络:国学网 传》) ( 王逸《楚辞注》,朱熹《楚辞集注》,洪兴祖《楚辞补注》,王夫之《楚辞通释》,戴震《屈原赋注》,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游国恩《离骚纂义》,姜亮夫《屈原与楚辞》,金开诚《屈原集校注》,吴仁杰《离骚草木疏》,王力《楚辞韵读》(以上为《楚辞》)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通论》,章炳麟《国学概论》,吕思勉《经子解题》,朱自清《经典常谈》,杨伯峻《经书浅谈》,钱钟书《管锥编》,张之洞《书目答问》。(以上为综合类) 六、教学要求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讲授纲目: 1.《学记》 2.《论语》 3.《师说》 4.《窗边的小豆豆》 5.《教育漫话》 6.《爱弥儿》 7.《大教学论》 8.《民族主义与教育》 参考书目: 1.乔建中《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田正平,肖朗《教育名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3.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 第一讲绪论 一、我的目标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不少人认为,我们接触信息的机会越多,

实际获得的知识却越少。因而,阅读经典名著,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国外的一些大学,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把人文经典课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过去许多学者,如梁启超、胡适、朱自清、钱穆等人,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指导。这门课将提供几部中外著名的教育著作,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成为第一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董卿 二、关于经典与名著 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公主鞋个有典范性与权威性。 如果我们不讨论专业经典,仅就一般意义上而言,那么 具有三重特性或三要素: 1.影响力 影响力体现了作品内容的吸引力。那些进入经典的作品,无不在一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如《周易》《孙子兵法》等,当然,影响力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也有长期的与短暂的。那些“影响一时”的作品可称之为名著。

2.时间性 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被人顶礼膜拜,但时过境迁,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或抛弃。经典,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需经久而不衰。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我想它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3.广泛性 我所理解的经典(非专业领域的经典),必须是广泛的,是指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比如《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等,它们的内容是广泛的。《诗经》三四千年以来,它讨论的话题我们今天仍然关心,有不少诗在今天还成为流行歌曲,像《在水一方》等。 三、为何阅读传统经典名著 1.近百年的争论 在20世纪,传统经典是否还具有生命力,是否还拥有广泛的读者?这一问题在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随着科举与清王朝的结束,传统典籍与知识分子越来越远了。有些知识分子甚至说要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应该说,传统典籍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在20世纪,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典籍就已失去了生命力。 (1)鲁迅的看法 1925年,在孙伏园主抚州的《京报副刊》上,发出“青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一幼儿园阶段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三)简要说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专题"所选的诗文,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 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名胜联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让其实地地去走走、议议。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百善孝为先-《黄香温凊》国学经典故事导读课精品教案

百善孝为先-《黄香温凊》国学经典故事导读 导读 (一)教学目标: 1、读通《黄香温凊》的古文故事,感受中国古文的精炼; 2、欣赏《黄香温凊》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说说故事内容; 3、研读二十四孝故事的目录,激发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贤孝故事的兴趣; 4、归纳阅读古文故事的做法,指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贤孝故事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1、《经典德育故事》人手一册; 2、自主阅读卡人手一份; (三)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2‘)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0月7日是什么日子吗? 2、教师:10月7日是农历九月九日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都有些什么活动?(重阳节一般有登高赏菊、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活动。) 九九重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九月九日又被定为老人节。 4、教师讲述:孔子说“仁者爱人”,这“爱人”主要就体现在“孝”和“悌”两个方面,“孝”是晚辈对长辈、孩子对父母要尽孝道。元代郭巨敬辑录古代流传的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又有人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版本很多。 二、以图导入,读准题目(3‘)

(1)教师:在诸多版本中,以现代著名画家陈少梅先生的作品最值称赞;(2)教师:这位就是现代著名画家陈少梅先生,他被誉为“唐寅之后第一人”,现在我们来欣赏。 (3)教师: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所看到的绘画作品。 (4)我们选其中一幅来看看,你们看图上画着什么?(有个小孩拿着一把扇子在扇。) (5)教师:这个小孩的名字叫——(教师板书:黄香)。 (1)教师:请同学们赶快在目录中找到黄香的故事,把标题读一读。 (2)教师:这个字你念得很准,请你再念一遍,我们大家来念一念。你是怎么念准的? (3)教师:你很会观察。请同学们看正文,标题的右上角标了符号,正文下方的注释里有这个字的读音和字义,这个字念——,它在这里的意思是——。(4)小结:读古文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考注释来读字音,解释字义。 (20‘) 15‘) (1)教师:我们四年级还没有真正学习古文,如何在课外阅读古文故事呢?我们来看看故事的正文,蓝色加粗的部分和黑色细体部分的内容是一样的,不过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上面部分的这种表达方式是文言文,也叫古文。古文的特点就是文字精炼。下面这部分是现代文,现代文的特点是通俗易懂。 (2)教师:现在我们先来读读古文故事。 出示古文:黄香九岁,母丧父存,温衾②扇枕,奉侍晨昏。

最新名著导读同步训练

名著导读同步训练 《儒林外史》 一、填空题 1.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______代一部杰出的____________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二百个人物。 2.《儒林外史》以______代为背景,揭露在封建专制下读书人的精神堕落和与此相关的种种社会弊端,主题明确。整部小说有着统一的情节线索:第一回以____________(人名)的故事喻示全书的主旨;第二至三十二回分写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儒林人物;第三十三回以后,随着杜少卿从天长迁居南京,全书的中心便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最后以“____________”收结全书,与第一回遥相呼应。 3.吴敬梓,______代小说家,晚号____________,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厌恶科举,不慕名利。 4.《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__________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____________为中心内容,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5.《儒林外史》开篇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借王冕的预言“__________”,表达作者的厌恶之情。这实是全书的__________。 6.在追名逐利的儒林环境中,匡超人从一个____________的青年堕落为一个忘恩负义的衣冠禽兽。 7.范进是因为__________(人名)的惺惺相惜,才被录取为秀才,后又中举的。 8.科举时代,各府县经考选等方式进入设于京师的国子学以后就称为____________。 9.马二先生告诉蘧公孙,作文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辞赋气,应以____________为主。 二、选择题 10.下列人物不是出自《儒林外史》的是() A.婴宁B.沈琼枝 C.牛浦郎D.杜少卿 11.匡太公临死前对匡超人的遗嘱是以()为重。 A.出人头地B.利禄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高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好。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 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

国学经典导读

翻译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天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因此不停的自我奋发图强。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因此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3.天地尊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译:天尊而高,地卑而低,乾坤的位置就确定了。卑低、尊高一经陈列,事物的显贵和微贱就各居其位了。天的动和地的静有一定的规律,阳刚阴柔的性质就判然分明。天下各种意识观念以门类相聚合,各种动植物以群体相区分,吉和凶就(在同与异的矛盾中)产生。 4.八卦陈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译:八卦创成而分列其位,万物的具象就在其中了,根据八卦重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都在其中了;刚爻柔爻相互推移,变化的道理就在其中了;在卦爻下撰系文辞而告明吉凶,事实变动的规律就都在其中了。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行,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已。

译:君子,吃东西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理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截止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译: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8.绝圣弃智,民利百姓,撅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君王若能绝圣弃智而清静无为,就会使人民得到百倍的利益;若能绝仁弃义而无欲无私,就会使人民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这三句话虽然很重要,但作为警句还不够精彩,所以就让它们有所归附:显现出朴素的外像,守持其纯真的本质,减少其私心和贪欲,放弃仿效学习的那些机巧技艺之能,停止冥思苦想那些机巧获利之事。

国学经典导读赏析

国学经典导读赏析《诗经·周南·卷耳》 《诗经注析》程俊英,蒋建元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重印 ISBN:7-101-00707-4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其篇章结构尤为匠心独运。《卷耳》四章,第一章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后三章则以思家念归、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男女主人公就像在平行的时空里演绎着自己的情怀。没有“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男女二人“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是女子的内心独白,她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这类《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它渲染烘托了诗篇的气氛,增强了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语言优美自然。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把民谣用作套语,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如“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如“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这一主题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目。《卷耳》为我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而后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都可以回首寻味《卷耳》的意境。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4、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资料链接: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如果有人说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信吗?我不信!但我们可以大胆假设: 提问:如果我们的人生只剩下现在短暂的45分钟,那么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2、有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们解答这个疑问。著名的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赞颂过他:“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自己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提问:同学们说说他是谁啊?——鲁迅。 (板书:鲁迅) 3、著名的共产党人瞿秋白曾经这样形容鲁迅,说他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狼。”而且鲁迅也承认,说“对,我是狼”,“痛苦时索性躺在荒山里,在草莽中,舔着自己的伤口。”还有人说鲁迅先生是一把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活动: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活动课时:三课时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 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五、活动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 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

国学经典导读试题1答案

《国学经典导读》形成性自测题一答案 一、填空 1、《易经》的完成,经历了三位圣人:第一个是伏羲,第二个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第三个是孔子。 2、《易经》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经典,是“群经之首”。包括本文经与解说转两大部分。 3、《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 4、《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终于鲁悼公(前440年)。 二、通译下面文字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mǐ)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选自《国语·周语上》) 参考答案:周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老百姓的指责议论了,人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召公说:“这是阻塞人们的言论啊。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更严重。河流壅塞而崩溃泛滥,伤害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要挖开水道,使它通畅流淌;治民的人也应开导他们,使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公卿以至列士进献讽谕诗,让盲乐师进献乐曲;让史官进献史籍;让太师进献劝谏的箴言;让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让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让各种乐工进谏,让平民百姓把他们的话传上来;让近臣尽力规劝,让王室成员弥补天子的过失,监察朝政;盲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之言教诲天子;让国内元老将这些意见加以归纳整理,然后,由天子斟酌处理。这样做事就不致违背情理。 “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财物用度都从这里出产;又如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衣服、食物也从这里出产。人民用嘴发表意见,政事的好坏就列举出来了。推行好的防止坏的,就能使财用、衣食增多起来。老百

国学名著导读——论善

论善及其现代解读 ——《国学名著导读》论文 摘要“可欲之谓善”,善是以“仁义礼智”四德所表征的“人性”,即“可欲”的内容;国学文本中对为善之道的论述劝人向善,以至善为最终追求;性善论在当今社会有了更新的解读,在道德方面,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不容忽视,也易造成片面价值观的形成,在法治方面,性善论易于造成政治监督机制的缺失,且不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善为善之道现代解读道德法治 一.何谓“善”——儒学中的“可欲之谓善” 《孟子·尽心下》中提到:“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而深入研究“可欲”一词,发现其并非解释为人的各种功利性“欲求”,观其在宋儒张的《癸巳孟子说》卷七中被论述为:“可欲者, 动之端也。盖人具天地之性, 仁义礼智之所存, 其发见, 则为恻隐、羞恶、辞逊、是非, 所谓可欲也。以其渊源纯粹, 故谓之善。”我们可知,“可欲”即恻隐、羞恶、辞逊、是非“四端”所表征的“仁义礼智”,所指即“人性”。孟轲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善是本心,“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即孟子相信人性本善。 儒家的核心思想为“仁”,“仁”作为古代主流文化中至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儒家思想中“仁”的体现。以仁为首的“仁义礼智”是人唯一直接“可欲”的内容,成为中华古代人文的主流价值方向。 孟子继而将“可欲”谓为“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四者皆为“善端”,认为人与禽兽的主要区别是对善永恒的追求,“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圣人忧之, 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孟子的性善论将向善之心理解为本能的“良知”、“良能”,言之:“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为孔子“为仁”找到了人性基础,确立了孔子开辟的方向的形上学基础。 儒家善将“善”与天道本性相结合,以仁礼释善,而此后,宋明理学家以天道阴阳为善,明清启蒙思想家将善解释为“中”,着重人欲,虽然对善的解释存在差异,但终究以人我和谐作为目标与追求。 二.国学文本中的为善之道 1.止于至善 《大学》开篇即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何谓“至善”?即至高的善,是明明德和亲民的两种功业的完美结合。 何谓“止”?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中提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大意是有了前进的目标,就可以心定修身,学得圣人之道。 2.“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北大校训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兼天下之德也。”以水喻善,“天下莫柔弱于水”,但其泽被万物且不争名利,“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围城》名著导读讲义

《围城》名著导读 1.考纲要求: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方法技巧: 读这本书时,要结合背景理解人物的性格变化,懂得小说所蕴含的深刻意蕴和丰富情感,领会作者对小说人物的主观评价,透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 3.注意事项: 要注意圈点勾画,同时适当写点评文字,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更深地领会小说的丰富意蕴。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在文学,国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1946年写成并发表了长篇小说《围城》,抗战及解放以后,先后担任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总纂、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主要进行翻译和中国文学的研究,出版了《宋诗选注》《旧闻四篇》《七缀集》以及《管锥编》等学术著作。 成书背景: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这是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比如方鸿渐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擂。但两个人都没有方鸿渐的经

历,倒是作者自己的经历,比如出国留学、担任大学教授,与作品有相合之处,作者可能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些启示,但并不能对号入座。小说问世之后,颇受欢迎,不到两年就出了三版。解放后,一度绝版30年,1980年再次重印,在青年中激起了强烈反响。 内容概览: 围城故事发生于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方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感情。同时也遇见了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银行任职。此时,方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唐二人之间,期间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方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苏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也明白方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惺惺相惜。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与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方鸿渐在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婚。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主题概括 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作品通过这些人物病态性格的剖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它告诉人们,人生处处是“围城”,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存在着永恒的困惑和困境。作家在围城中所提出的问题,涉及到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历史地位 《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围城”困境是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钱钟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的象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知识讲解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接受能力,选择诵读书目,并且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筛选了部分经典语句,希望各班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诵读。每学年下学期纳入适当纳入质量检测。 一年级:《三字经》节选 第一部分:必背内容育人篇(从“人之初”到“及老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讲课讲稿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 ——宏伟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工作总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我们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 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我校把经典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文化浸润。在德育课程中,主要通过朝会、德育课对学生进行养成(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环境,通过德育课程、班级个性化评价、主题班队会等途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抓好两个阵地。这两个阵地是指校内和校外。校内导读,校外助读,以学校诵读为本,校外诵读为辅。校外,是指家庭和社区。让经典诵读走进家庭,走进社区。校内外结合,学校、家庭联动。 本期,我们将国学经典诵读引进课堂,引入学生学习生活。一至五年级开设专门的国学经典诵读课,课堂上书声琅琅,全校每名同学都能将《弟子规》《千字文》熟读成诵。 我们还将《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纳如教学。在备课时,我从单元主题入手,寻找相关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有主题,有目的,有序列的诵读。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依据小学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成都大学—国学经典导读感想

取国学之精华,养当代之正气 广电四班冯敏 学号:201510602406 学习《国学经典导论》这本书之前,我对国学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印象中,所谓国学,就是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即使高考有要求要对国学经典进行阅读,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的答案。大学伊始,上的第一堂课,便被老师深厚的国学底蕴而折服。第一周是一位满头已经白发的老先生,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应该就是如此,老先生睿智,充满着智慧,对孔子经典的阐释恰到好处,让我对国学产生了兴趣。 所谓国学,原则上是指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文化。它并不是单单指孔子孟子等,它是中国的并且最终形成一套完整体系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结晶,是中国人民文化的象征。它分经、史、子、集等分类的巨著,历史上的东西我们应该持有褒贬的态度,不一昧的单纯的褒奖和贬低,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它在每个时代产生其真正的作用。 老师从各个国学经典中璀璨的代表人物讲起,从他们的生平,事迹等。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熠熠生辉的闪光点。在孔子和《论语》这一章节中,孔子的成人事迹,孔子的高尚人格品质,孔子的思想学说,以及后代对孔子的看法。我们从孔子的学说中学到了如何做人,如何成才,以及为人处世。身为子女,我们应该懂得孝悌;身为学生,我们应该学而不厌,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步入社会,我们应该懂得仁爱,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在我们贫困时,我们要安贫乐道,乐以忘忧;在我们富贵的时候,我们要富而无骄。要用知识丰富自己,做到内心快乐富足,这才是君子。高中的死记硬背并没有让我们真正懂得孔子学说的真正含义,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我才深深被孔子的人格和知识魅力所折服。 孟子是亚圣。从小我们便听着孟母三迁的故事长大。伟人不是一朝一夕而造就的,环境和天赋,还有个人的努力都对个人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并不是以出生就是恶人。本着这样的思想,孟子关心百姓疾苦,希望君王仁政爱民,与民同乐。为了国家民族大义,要舍生取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正是这种思想,让中国几千年来,为了民族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层出不穷,他们都是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种,并且做出了新的解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无幼及人之幼”,正是这个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和谐,这孟子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境界。 孔孟是儒家学说的大家,我们要从中汲取对个人对社会有用的部分,使之感染人,与和谐社会,纠正我们大学生一些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错,当代大学生中不少存在着扭曲,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读国学,可以使我们懂得要仁爱,遇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等社会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