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德的基本理论主张

康德的基本理论主张

康德的基本理论主张
康德的基本理论主张

西方美学发展的鸟瞰(以1750年为分界)

1.古希腊罗马时期 6 BC ----5 BC

美学思想开始形成,包孕在哲学的母体之中或寄生在文艺理论中。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要在探寻世界本源的重大哲学问题时涉及并探讨了美学问题。

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产生以后,文艺理论成了独立的学科,文艺中的美学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到罗马时代,美学思想又主要寄寓在文艺理论中,贺拉斯和朗吉努斯的美学思想就是如此,所以亚里士多德死后五六百年时期又被称为“修辞学时期”。

最后产生按亚里士多德的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贺拉斯《论诗艺》

按柏拉图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普洛丁《九章集》神学本体论流溢说

2、中世纪5AD——14AD 美学是神学的奴婢,美的根源最终都在上帝那里

早期以新柏拉图主义美学为基础的教父学美学奥古斯丁

后期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基础的经院美学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3、文艺复兴14AD——16AD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的再生

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达芬奇

4、新古典主义时期17AD

这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妥协的中央集权时期,美学思想也随之把古希腊罗马的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思想教条化、宫廷化和规范化。

出现法国笛卡尔奠基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潮,之后而经过了17世纪新古典主义和18世纪启蒙主义两大发展阶段。

在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指导下,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文艺制定政策,法国的布瓦洛写成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法典《论诗艺》。它具体体现在对文艺的严格控制。

5、启蒙主义时代18AD

a.法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

b.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潮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

c.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早期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加登,后期代表人物是温克尔曼、莱辛和赫尔德。

鲍姆加登1750年发表《美学》,确立了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近代哲学完成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中心转化的结果。

莱辛,启蒙主义在他那里达到高潮。他高举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大旗并为古典现实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德国“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彻底与新古典主义决裂,高扬德意志的民族意志,推崇自然和天才,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基调,它同时也受到法国启蒙主义和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代表是赫尔德,青年时代的歌德

和席勒。

d.意大利历史主义美学思潮

维柯《新科学》综合大陆理性派美学和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先驱者之一

1750年,美学虽然因为有了自己的名称而独立了,但真正使其成熟并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独立科学的,仍然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巨大功绩。

6、德国古典美学18AD末——19AD中叶

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黑格尔

1790年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发表标志着德国古典美学的诞生。

1838年黑格尔《美学演讲录》的全部出版标志着德国古典美学达到高峰。

1842年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的出版则宣告了德国古典美学的解体。

从此以后,西方美学分别形成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当代的各种流派的现代、后现代主义美学。

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他的父亲是个皮匠,他的家庭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母最初对他的期望是做一名神父。

十六岁的康德就读于哥尼斯堡大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曾引动过他旺盛的求知欲,但他显然更倾心于哲学和神学。十五年后,他被母校聘为哲学教授,主要讲授和研究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浪漫派文学家赫德尔、哲学家费希特都是他的学生。根据学生回忆,他的课相当精彩,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不是在教哲学,而是教人们哲学地思考。”

他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德国式哲人,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最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家,终生过着简单纯朴循规蹈矩的生活,却靠着精神上的沉思创造性地开拓了一个宏大的精神王国。他是那种真正的完成了人的自我实现的典范。

在大学教书期间,他有极端严格的作息时间。下午三点半,他准时出去到菩提树小林荫道上散步,据说邻居们可根据他出来散步的时间对表。傍晚,他独坐在窗前沉思,然后读书写作,夜里十点准时上床睡觉,他日复一日的过着这种极端机械的生活。据说其中一次例外,是因为看卢梭的《爱弥尔》。

康德不仅是“身材矮小的硕士”,还是“穿着雅致的硕士”。他说,“做一个时髦的蠢人总比做一个不时髦的蠢人要好。”康德是社交界的灵魂,谈吐聪明机智、生动活泼。

康德不重名利,成名后有几所著名的大学请他去任教,他都谢绝不去。康德曾经说,要是离开故乡,我就不会思想了,他以简单的生活方式,保持了个人思想的自由,这与他的哲学主张是一致的,他认为人人都应当把本身看成为目的。他曾说,“再也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的了。”这体现他对人的自由的酷爱。

1804年,康德在故乡逝世,他的一块纪念碑上刻着一句话“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可以说是对他一生情怀的概括,语出他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结论”的开头一句:“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的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的学术活动分为两个时期。1770年之前是“前批判时期”,这一时期他主要关心自然科学。1770年之后是“批判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写了三部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卢梭与康德的批判哲学

在康德那间简朴的书房里,据说只有唯一的一件装饰品,就是墙上的卢梭肖像。尽管从个人性格上上来说,这两个人几乎构成了两类不同的人的两极,但由于对共同的事情的关心使他俩走到了一起,这就是“人”的问题。

在康德长期陷入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矛盾引发的哲学沉思的时候,是卢梭的著作给他带来了新鲜的人文气息。康德真正欣赏的是卢梭自由、平等的学说和人文主义思想。

如果说牛顿曾引导康德去探索外在世界的规律,那么卢梭则启发康德去探索那“被深深隐匿了的人的本质”。在卢梭思想的影响下,康德重新确立了自己学术研究的目的和对象,这就是研究人的能力和如何使人成为人,在于确立人的权利和人的价值。

批判哲学的体系与美学

康德认为人所建立的世界是有目的、有意义、有秩序的世界,这里不仅有自然秩序,而且有道德秩序,而且两者还能通过艺术的中介加以联结。

在建构哲学体系中,康德刻意追问和应答了三个以人为中心的基本问题:我能够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期望什么?这三个问题在《纯粹理性批判》最后几章的一章中提出来了。在康德看来,这三个问题把人的所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包罗无遗了。他的理论哲学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他的实践哲学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判断力批判》回答了第三个问题。

康德经过12年的沉思与写作后,1781年出版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书所要探讨的对象是人的认识能力中的知性(又译作悟性、理解力),人用它作用于自然,也就是现象界。知性不是从自然界获得自己的规律,而是给自然界制定规律。

也就是说,人的意识自身能产生出一些先天的概念、范畴,人的认识发挥它的主动性,用这些先天的概念和范畴把从自然界得来的感性经验知识结合起来,这种主观的认识能力就是知性。

康德把先天的知性的“纯粹概念或纯粹范畴”分为四组,质、量、关系和方式,共十二个。

他又经过8年的思考和写作,1788年出版了《实践理性批判》。这部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实践理性”和与之相关的道德律。理性认识指对无限、绝对的本质的认识,理性可以去认识“物自体”,而知性只能去认识“现象界”。“物自体”是指主体之外的“客体”,比如上帝、道德这样形而上的东西。这是典型的主客体二元论。

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言”中,康德说“我们全部认识能力有两个领地,即自然概念的领地和自由概念的领地;因为认识能力是通过这两者而先天立法的。现在,哲学也据此而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康德的以上两部著作就是研究这两个部分的。

“作为感官之物的自然概念领地和作为超感官之物的自由概念领地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估量的鸿沟”,所以如何在自然的必然和道德的自由之间架一座桥梁,把两个世界联结起来,这就是他致力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他认为在人类的自然秩序和道德秩序之间存在着协调二者的中间领地,这就是独特的艺术的领地。又花了三年时间,他写成了《判断力批判》,完成了自身的哲学体系建构。

康德把“心灵的能力”分为“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能力、欲求能力”三种,分别对应“知”、“情”、“意”。知——知性自然概念的领域

意——理性自由概念的领域

情——判断力介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认识能力

通过审美的判断力,康德将知性和理性、自然的必然和道德的自由、现象界和“物自体“、认识论和伦理学结合起来,从而填平了哲学中的两个领域(自然概念领域和自由概念的领域)、两个部分(理论的部分和实践的部分)的鸿沟。

康德哲学体系的公式——真、善、美,它们是统一的。真和善在美里得到了统一。康德把美学看做是“全部哲学的入门”。

美的分析

“美的分析”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的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的第一卷。

所谓“美的分析”,在康德看来,并不是要分析客观对象何以为美,而是要分析为判别一对象是美时人需要什么样的主观能力。

比如,鉴赏玫瑰之美,并不要鉴赏玫瑰本身何以为美,而是要审查我们的心意能力何以鉴赏出玫瑰之美。

因为判断力和知性有关,康德根据认识论中知性的四项范畴(量、质、关系、模态)来考察鉴赏判断的特质,以之进行美的分析。

1、从质上来看,鉴赏判断是无利害的愉悦。

康德首先区分了鉴赏判断和认识判断的差异,认为鉴赏判断不是认识的、逻辑的,而是感性的、审美的,因而也是主观的。

这样,康德一开始就把鉴赏判断和知识判断对立起来,肯定审美不涉及对于现象的认识,只涉及主体的情感感受。

“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

康德认为其他所有快感都涉及利害关系,而鉴赏判断的快感却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我们要判断某一对象为美,并不关系于对象的存在,也不需知道这对象的存在与否对于我是否重要。

康德分析了三种不同性质的愉悦:

一种是感官上的快适所引起的愉悦。如饥饿时吃到好的食物,这是一种欲念的满足,是和人的利益兴趣结合着的。第二种是善的愉悦。“善的愉快虽然和快适的愉快有所区别,但同样是和利益兴趣结合着的,因为善是意志的客

体。”对于善的愉快都暗含有一个目的概念,所以它是种和理性上的利害感联系在一起的愉快。

第三种就是鉴赏判断所产生的愉快,也就是审美的愉悦。它对于对象的存在没有任何欲求,超脱了道德和生物的利害关系,只有它才是唯一的自由的愉快。

康德所说的“自由”,就是指审美愉悦完全不受欲念或利害关系的强迫,只是对对象的形式起观照活动而造成的愉悦。

2、从量上来看,鉴赏判断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悦的。

如果一个人觉得一个对象使他愉悦,并不涉及利害关系,他在作判断时是完全自由的,并不受制于客体的属性,他似乎找不到私人的只和他的主体有关的条件作为这愉悦的根据,他就有理由相信这种愉悦是人人共有的。

不过这种普遍性不是客观普遍性,而是主观普遍性。客观的普遍性属于逻辑的范畴,它就对象的属性作普遍性的判断,比如水是透明的、是液体。而主观的普遍性属于情感的范畴,它就对象在主体心中所引起的感觉来假定判断的普遍性。

善也具有普遍性,要求对每个人都有效,但它的这种普遍性是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美不是这样的。

3、从关系上来看,鉴赏判断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是从客观上说,指审美判断没有目的,既不涉及利害和欲念,也不考虑事物的内容是否完美和完善;“合目的性”是从主观上说,指事物的形式符合鉴赏判断的目的。

康德认为有两种合目的性,一种是客观的合目的性,一种是主观的合目的性。所谓客观的合目的性,是以对象对于目的的关系为前提的,“它要么是外在的,这就是有用性,要么是内在的,这就是对象的完善性。”

而鉴赏判断既不涉及利害关系,也不凭借概念,从客观的合目的性来说,鉴赏判断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如果我们看见一匹马长得壮健均匀,因而觉得它具有适应于生存等特定的目的,那么这就要涉及功利概念,因而就不是审美判断了。

从客观的合目的性上说,鉴赏判断是无目的的,但从主观的合目的性上说,鉴赏判断却又具有一种合目的的性质。因为审美是对象的形式适合于主体的认识能力,从而引起想象力和知性的互相协调和自由活动。这种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协调,似乎是由一种“意志”预告安排的,所以就具有一种主观的合目的的性质。

这种主观的合目的性,只和对象的形式有关,不涉及对象的内容、意义,所以,它是一种形式的合目的性,又称作没有目的的目的性形式。

例如我们判断一朵玫瑰花为美,并不需要知道这朵花究竟是什么,它作为植物的构成部分具有什么特定目的的功能,也就是说,欣赏者根本不会顾及花的客观目的。它只是由于这朵花的形式恰好符合人的各种认识能力的自由活动,从而引起情感上愉快的主观的合目的性。像植物学家那样一味地去想花是植物的生殖器,那就不美了。

康德将美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由美,它不以对象的概念为前提,不属于依照着概念按它的目的而规定的对象,而是自由地单纯以形式给人以愉快。属于自由美的例子有,花、希腊风格的描绘、无标题幻想曲等,它们都不是一定概念下的客体,本身并无意义。

另一种是依附的美,它要附属于一个概念,以这样的概念以及按照这概念的对象的完满性为前提,属于那些依附一个特殊目的的概念之下的对象。康德认为一个人的美、一匹马或一座建筑物的美,便是附庸美,它们都是以一个目的的概念为前提的,事物需符合其完满性的概念。

最后就是说,鉴赏判断依据的是审美对象合目的性的形式,这形式本身又是没有特定的目的功能的。

4、从方式上来看,鉴赏判断是不依啦概念而具有必然性的。

康德认为,只要我们见到美的形象,就必然会产生审美的快感。这种必然性是不通过概念的,而是通过情感,康德将之概括为审美中被预设的“共通感”原则。这种共通感是康德的先验理论的一部分,它是从先验的普遍人性论中衍生出来的。

小结:

审美判断的基本性质在于:它是对象的形式适应人的认识功能,使想象力、知性互相协调和自由活动,从而引起的一种愉快的情感。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中包含着一系列的矛盾:无利害而又产生愉快;无概念而又具有普遍性;无目的而又有合目的性;不依赖概念却有必然性。这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二律背反”。

崇高的分析

“美”被康德分为“优美”和“壮美”;“优美”是狭义的“美”,“壮美”则又被称作“崇高”。于是,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便有了“美的分析”与“崇高的分析”。

第一,崇高和美的异同。

康德把崇高和美都当作审美判断力的对象,指出二者是有共同之处的:“对于崇高和对于美的愉快都必须就量来说是普遍有效的,就质来说是无利害感的,就关系来说是主观合目的性的,就情状来说须表现为必然的。”

二者主要有三方面区别。

1、从对象上看,美的对象有形式和限制,崇高的对象没有形式和限制。梅花、美人等美的对象是可以看得清楚

的,反之,崇高的形象,比如大海一眼望不到边,没有形式和限制,感觉掌握不住它。

2、从快感上看,美是直接引起推进我们生命的感觉,对生命有直接的利益,近于魅力和游戏,美的观赏就是一

种自由的游戏;得到崇高感时,人的生命力受到一瞬间的阻滞,对象的巨大和威力使人震慑,然后转为有安全感后的快感。在崇高感发生时,情绪激动不具有游戏的性质,没有魅力,而只有一种精神上的崇敬感觉。

3、在掌握的方式上,对于美的对象,我们可以通过感觉上的表象来表现它,因为它有固定的形式。崇高是无限

的,它是一种无形式,是不能通过表象加以表现和掌握的,它不仅超越了理解力的范围,而且也超越了想象力的范围。

因此,面对崇高的对象是要求一种超感官的能力,一种直接面对无限的理念能力,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属于意志领域的“理性”,它是面对宇宙、灵魂和上帝等整体的理性,面对物自体的理性。因此,我们在观照崇高的对象时,就不是理解力和想象力在对象形式上的自由和谐的活动,而是想象力借助于理性的帮助,飞翔在理性观念的无限世界之中。

审美判断力中包含着美和崇高这两种相同又相异的对立两面,当自然概念的领域通过美向崇高过渡时,由于崇高是想象力借助理性活动的结果,直接与理性的观念有关,所以也就能够向自由的概念领域过渡。

第二,崇高的分类

康德认为,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的事物里,而只能在我们的观念里寻找。因而他给崇高下了一个定义“崇高是”仅仅由于能够思维它,证实了一个超越任何感官尺度的心意能力。”

a.数学的崇高主要是从体积上来说的

b.力学的崇高比如飓风和火山的力量

对后世的影响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古典美学通向现代美学的一座桥梁,是西方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席勒是康德美学的拥护者,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只有通过美的途径才能达到自由“。这部书达到康德的赞扬。席勒认为艺术的使命就是修复人在文明与道德之间出现的裂痕。这种思想与康德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

歌德曾经说:“当你阅读完康德的一页著作时,你就会有一种仿佛进入了明亮的房间的感觉。”

黑格尔对于康德物自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46242360.html, 黑格尔对于康德物自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者:谢金鑫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6期 摘要:黑格尔作为康德哲学的一个批判者,他批判的对象主要是康德哲学领域中的二元论,也就是康德将主体与客体分裂。针对于这个这个问题。他提出康德哲学之所以无法触及本体论知识,是因为康德仅仅将只是看作是有限的认识,将我们所谓的信仰或者是非理性的内容悬置起来,康德无法将现象与本体统一起来,无法通过经验将概念和存在统一起来,也无法实现主客体的统一。那么如何解决康德遗留下的问题?黑格尔凭借自己的实体即主体的道路,实现了对于康德物自体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康德;黑格尔;物自体 一、黑格尔对于物自体问题的解决 实体即主体的问题的实现就是主客体统一的过程,斯宾诺莎的实体表达的是客体的一个观念,而主体则是自身的能动性。翻开《小逻辑》的存在论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最先出现的是“纯存在”这个概念,“纯存在”是指没有规定性的,纯粹的“有”,一个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有”就意味着纯粹的否定,所以“纯存在”本身就带有“有”和“无”两个性质。“无作为这种直接的、自身等同的东西,反过来说,是与存在相同的东西。因此存在和无的真理是两者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是变易。”黑格尔利用“变易”这一范畴统一了“有”与“无”,虽然这在知性逻辑中是完全不可能的。变易自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当矛盾中的“有”和“无”被扬弃之后,就达到了“定在”。“定在”是为了规定自己与他物的不同,等于是有规定性的“有”,而每个事物作为“定在”都是他自身所是,跟外物有各种各样的联系,是自身的联系,不同环节的统一。自我是定在,把对立的他物做为自己的环节,反归自己,最终成为“自为存在”。“自为存在”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在这个统一体中包含矛盾,因为里面有不同环节,包含差别性,包含不同规定性,这个“一”本身是不安定的,自身排斥自己,发展到多。一中的多,过渡到了个体性。多个一,每个一都有区别,所以有排斥,但每个一之间又存在共性,所以又相互吸引,一是假定的规定性,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源于一。而多以一为基础,作为一的持续,多个一的持续就是量。总的来说,他物作为某物的对立面是否定性,某物和他物的统一就是自为存在,自为存在作为一,本身特质作为多,一所贯穿的多就是量,从质过渡到量,量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被规定成定量的时候,变化在一定范围之内,和质联系在一起,有质的量就是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就实现了质的变化,最后质的无穷尽就是本质。我们可以从存在论向本质论的转化中看出,一切概念都不是静止的,是包含着矛盾的,通过矛盾互相转化,产生了一个一直在发展的过程。到最后,黑格尔的学说进展到“绝对理念”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绝对理念”通过一层一层的扬弃,最终实现了“纯存在”,但这种实现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断扬弃自身以后实现的一个更好,更具体的自己。“绝对理念”对于“纯存在”的实现就像是孩子学老人讲宗教的原理,即使孩子会简单的重复或者了解宗教的原理,但是对于老人来讲,这些原理则包含着他全部生活的意义。纯存在体现的是个体天赋的思维能力在其未进行具体的认识活动之前的

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摘要: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包括想象力的内涵、特点、类型及表现形式等多方面内容。该理论不仅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和西方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当下的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教育不能约束和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教育应培养学生创造力而不是模仿力;教育的单一化评价标准应该被取缔。 关键词:康德想象力当下教育启示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哲学家,在对审美主体性理论的探索中,康德在继承前人关于想象力的思想的同时,全面分析了人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力理论不仅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和西方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当下,特别是当下的教育,有着重要而丰富的启示。 一、康德的想象力理论 康德把想象力看成是潜藏在我们心灵中的一种艺术,它是康德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结构的设计师。想象力,集中体现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用人类学》两部著作中。想象力,作为一种表象的直观能力,要么是构成性的,即本原表现对象的能力,先于经验而发生;要么是重构性的,即派生地表现对象的能力。这种表现把一个先前已有的感性直

观带回到心灵中来。纯时空直观属第一种表现,而一切其他直观都以感性直观为条件,这感性直观当其与对象的概念相联结而成为感性知识时,为经验。如果想象力是不自觉地产生在你的脑海,那么这种想象称为幻想;如果在睡梦中脑中浮想联翩,那么这种想象就叫做梦幻。 康德认为想象力是多产的,富有创造性的,这是它的最主要特点。但是,想象力并不是凭空存在的,它只运用直观的材料与形式,并不重新创造任何东西,即想象力必须以先前的经验和感性材料作为必要条件。因此,在这里所说的创造性,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而得来的有一定依据的想象。例如,一个天生双目失明的人是无法想象颜色的;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虽然可以变出千万种魔术,但他不能创造新的事物。想象若成为现实,必须从感官那里汲取自己形象的素材。想象力把感性材料置于知性之下,以便赋予知性的诸概念以内容而形成知识。当想象力的独创性不表现为模仿,而与概念相协调时,就叫做天才,当其与概念不协调时,就称为狂热。想象力的优势同时也是它的缺陷,即为它的虚构要么纯然不受约束,要么就是完全无规则的。不受约束的想象力在合理的情况下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无规则、无厘头的想象力则近似荒唐。 想象力作为一种感性的创造力具有三种不同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空间中直观的构成类型,即构成的感性创造力。

康德哲学

康德道德哲学教案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时常会掀起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从搀扶摔倒老人到小悦悦事件都反映了这一现象。导致出现这些社会现象的原因是很多的。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的失落。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都有过深入研究。我想试着从西方道德哲学的视角去理解这一问题。 我们如何朝向一种善的生活?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在《尼可马科伦理学》中都有过大量的讨论,而且自古希腊哲学之后,可以说,这一问题成为了西方道德哲学核心命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用最通俗的表达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 实际上,西方从建立资本主义一直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历经了好几百年,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这种变化最为显著。促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康德以及康德的道德哲学。因此,假如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也要经历这样一条发展道路的话,那么我想,我们应该可以从康德道德哲学中吸收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当人们一提到康德,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行文晦涩难读、思想抽象难解,对于这一点,甚至连德国人都觉得头疼。但事实上,康德对他的学说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寻常百姓的意义是非常关注的。康德曾明确表示,早年由于受到卢梭的影响,他对哲学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认为他的学说应该对寻常百姓有用,否则的话,他的学问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在他的一生中所写的,包括三大批判在内的诸多著作里,他都是处处在为寻常百姓考虑他们的生存根据,立足于普通人的生活世界。 因此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通俗道德。从寻常老百姓那里去发现和寻找道德的先天原理。当然他形成的那些道德原理非常晦涩,但是他认为那些是对寻常百姓非常有用的,对寻常百姓的道德教育、对寻常百姓的日常交往以及对寻常百姓的道德素质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是通俗的道德是不够的,所以他将通俗道德提升到道德形而上学作为第二个层次,在通俗道德中寻找道德哲学的基础。为什么会有道德哲学呢?康德坚信在人性里面有一种形而上学的根基,由此形成的道德哲学原理体系就是道德形而上学。比道德形而上学更高的就是道德哲学中的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寻求道德形而上学的前提,对道德形而上学何以可能的批判,最终形成了他的第二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现将这三个层次分别讨论。 一,通俗道德 第一个层次是从通俗道德来看,康德认为讲道德首先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出发,人们最日常的道德生活就是议论别人。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行为是人们非常不喜欢的,但是康德却为这种不好的习惯辩护,他认为对这种行为不要单纯进行道德批评,而是应该客观冷静地去看待。通过这样一些喜欢议论人的现象,透露出人的一种克制不住的本性,就是人们喜欢用一种绝对的道德尺度去衡量别人。这种所谓的议论人的现象,恰好说明了人们心目中有一个绝对的道德标尺。康德根据这些生活现象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人们总是会对别人做好事的动机提出苛刻的要求。据此康德发现了一个原则,即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而不是为了任何其他感性的现实目的。康德从中提炼出了一些日常的道德规则,并且举了四个例子来加以证明。第一个例子就是“不要骗人”。一个人做生意,童叟无欺,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诚信。他的这种行为是值得赞扬的,但还不一定是值得敬重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摘要: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概念不仅是理解康德哲学的钥匙而且是理解其全部哲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自由的提出、先验自由、实践的自由、自由感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的自由思想。 关键字:自由;康德;自由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追求自由,享受自由,自由究竟是什么,很难有统一完整的定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从意识形态来讲,自由分为感性的自由和理性的自由,理性的选择和感性的选择往往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可以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康德的自由观是伦理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他律伦理学的种种包围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首次将自由意志的规律确立为人自身的规律。 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之所以居于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它是“开启崇高的实践原理的钥匙”它是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 一、自由观的提出: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天生的, 德行不能传授, 只能教一些关于善的知识, 教会人们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辨善恶。智者派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尊敬和正义这些美德。苏格拉底和智者派都想给自由意志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 自由意志要么自发地行善, 要么自发地作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之初, 性本善”和“人之初, 性本恶”的争论。他们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 近代以来, 哲学家们对自由意志又进行了规定: 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问题。经验论者认为自由就是对自由意志的自然欲望的满足, 而唯理论者则认为自由就是一直遵从理性的指导而行动。这一切都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康德设立

关于崇高理论

事实上,康德的崇高模式体现了欧洲人认识崇高体验的大致轨迹。这一轨迹具有19世纪浪漫文学中表现崇高的特征。譬如英国浪漫诗人华滋华斯在《序诗》里就曾写道:诗人的成长要“同时得到美和恐惧的孕育”,“在那给人印象深深的恐惧里,/在那愉悦和幸福的重复中”去学习。7诗人在《序诗》中用亦此亦彼、又相互矛盾的两可方法去寻觅自然中的崇高,并把它视为自己的“使命”。8然而我们注意到,直至《序诗》末尾诗人最终所获得的却是“人的心智如何变得/比大地还要美丽一千倍/大地也因他的寓居而变得更加神圣”。9因此济慈称他的崇高为“个人主义的崇高”,算是对华滋华斯崇高体验的中肯之言,尽管济慈本人从未阅读过《序诗》。10华滋华斯诗中的自然显然缺乏济慈主张“诗人个性”中所应有的“消极感受力”,因为后者反对无处不在的诗人意图,诗人天赋就是“消极的感受力”,诗人没有“自我”(identity)。11华滋华斯的矛盾体验也见于爱默生的《自然》一诗:我们应该“跨越平庸”,去感受“欢乐直到恐惧的边缘”,直到“所有卑微的自我情感消弭。我变成一个透明的球体,我化为虚无”。同样,诗人的自我萎顿毕竟是短暂的,因为他接着写道:“我看到一切;永恒的存在似电流贯注全身;我成为上帝身上的微粒”。12最终谦卑的自我羽化登仙,个体实现对自然世界的支配——“自然浑然成了中介,它成就了自我,却受到人的支配,如驴子温顺地驮着拯救者。它把它的王国托付与人,人把它当作工具役使并铸成实用的东西”。13爱默生原本谴责视自然为“他性”的人类,殊不知这种谴责却落在他自己头上。因此,巴巴拉·帕克指出,《论自然》“读起来像《圣经》的‘启示录’,人是‘站在废墟中的神’,自然是异化的意识,这意识因为他不断涌现出的创造力未能生效而凝结成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只是自然却预示着人将会重新获得被他抛弃了的神秘力量,并随着‘精神的注入’,世界的创伤将会愈合,‘人对自然世界王国的驾驭’将给他‘比上帝还要巨大的权力。”14 所举三例,都把崇高体验描述为主体由收缩到张扬的瞬间变化过程。如果使用维斯凯的三分法,我们可以把其中第三阶段即主体或理性回应阶段与生态批评联系起来。康德指出,自然“在和理性的观念相比较时,将被估量为小。”15然而面临的问题是,在假设一种生态学上的崇高时,若把主体张扬这个阶段给予取消,其理由是否足够充分?因为,如果这种体验在“超越”瞬间的临近之前就“出轨”的话,那么在主体身上就不会出现顿悟和愉悦的升华感。可见,剥夺了崇高感,就会使这种启示性体验有“葡萄被水”之虞,从而丧失它的光彩,甚至会从根本上取消“崇高”这一术语的合法性。

论康德的教学理念原则 2019年教育文档

论康德的教学理念原则 在近现代西方伦理思想中,康德的伦理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伦理学教学中的“义务”(或者“责任”)、“正确”和“错误”这些概念是基本的,一个好人,就是在习惯上采取正确行为的人,一个正确的行为,就是出于义务感去做的行为。这与他之前的伦理学家们有所区别。不论是斯宾诺莎还是休谟,都认为“善”和“恶”的概念是首要的,“正确”和“错误”的概念 来自于善恶的概念。他们甚至都没有提到过“义务”(“责任”)。此外,把道德教学理念原则提升为纯粹的形式(定言命令)是康德对伦理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它使道德生活中的伪善无法藏身。“出于道德律”、“为义务而义务”的确很抽象,但至少能使一切试图把道德利用来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性做法不再理直气壮。 教学理念中关于“行为的动机问题”原则 康德的教学理念认为,除了善良意志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内在善的。而普通的人类理性都会承认,一件事情的道德价值不在于它的实用性,而在于行为者的善良意志。因而善良意志就是我们撇开一切感性的东西单凭理性来设想的一种意志。换句话说是一种在习惯上正确的意志。人类的理性的“真正使命绝不是作为另外意图的手段,而是产生出自在的本身就是善良的意志来”[1]。也就是说,大自然让人类有理性是为了更高的理想,

即是为了实现“义务”,而善良意志恰恰就包含在“义务”之中。然而在日常的行为中,“义务”和“爱好”经常被混淆,出于爱好的行为很可能是合乎义务但并不出于义务。我们究竟该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出于义务”还是“合乎义务”呢?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举了四个例子,用来回答上面的教学理念。解释说明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这四个例子分别是:①做买卖童叟无欺(对他人的消极义务)。②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消极义务)。③帮助他人(对他人的积极义务)。④增加自己的幸福。(对自己的积极义务。)合乎义务的事情,是值得嘉奖和鼓励的行为,但是在康德看来却还不一定就是道德的行为。因为这要看它是否不仅仅是合乎义务,还要出于义务。有些人做买卖童叟无欺也许是为了自己买卖的长远利益打算,有些人帮助他人是出于自己乐善好施的性格,有些人维持自己的生命是因为这是一种本能,有些人追求幸福仅仅是为了享受。这些并不能算做道德行为,因为它们并不是出于义务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意志的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一个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即道德价值)在整体上依赖于其意志的准则(即动机)的本质,并不依赖于其实际的后果,也不依赖于其想要的后果。在这里的问题是,既然出于义务的动机才具有道德价值,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出于义务的动机?正确动机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究竟该如何判定一个行为的道德价. 值?

黑格尔与康德的哲学思想比较.doc

黑格尔与康德的哲学思想比较 黑格尔与康德的哲学思想异同 黑格尔和康德都是西方的哲学家,具体来说就是德国古典哲学,康德是鼻祖,黑格尔是集大成者。由此来看,他们在思想上是有很多的共性,也就是大家普遍认为的,黑格尔的哲学是康德的思想的发展,但是如果具体且深入的探讨两人的思想,其中还是有很多的矛盾和差别的。 黑格尔和康德的思想的共性有很多,但主要还是两人思想上的差别,比如在美学上的看法,关于法律、婚姻的等等的态度,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两人对美学的看法,康德的美学的核心内容是美感,也就是对美的认定,怎样才是美,同时他注重情感的判断。再说黑格尔,他是首次将辩证法引入到美学中,从而引发了对美学研究的变革。这也是两人之间最大的区别。他不仅将辩证法引入了美学中,同时还将其形成了一个体系,从辩证的联系和发展的角度出发,从而将美视为辩证法的发展过程。 一方面来说,黑格尔哲学其实是康德的哲学在一定情况下的误解,同时又加入了自我的看法,他实际上是发展了辩证法,他的出发点是以唯心主义的是为和存在同一论,将绝对精神看着世界的本原,也就是我们政治课本中所提到的可知论。而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其思想其实是对辩证法的批判,具体来说他是一个不可知论,他的思想是形而上学的。 关于黑格尔的出生地 公元1770年8月27日黑格尔生在一个官吏家庭中,这使得他在接受教育等方面占据了一定的优势。黑格尔出生地是斯图加特,是其所隶属的州域的政治中心,很多政府机构都设立在这里。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得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非常迅速,是德国最知名的城市之一。 斯图加特作为黑格尔出生地,并不只是诞生了他一个名人,相反因为经济等的高度发达,使得当地有非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

浅析康德思想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则

浅析康德道德哲学及对现代的启示 摘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准则和法则两种范畴。康德认为,道德准则就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而道德法则却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它是我们必须遵从的。因此在道德法则与道德准则的关系中,法则是形式,而道德准则为具体的内容,道德法则为道德准则的实现提供根据。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发展速度非常快,然而在这些高速进步的背后却蕴藏着严重地焦虑:食品安全问题、腐败问题、文化发展问题、人们的心灵归宿问题、价值观异化问题等。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去认真思考如何建立21世纪我们基本道德的问题,而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在很多方面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准则,道德法则 一﹑康德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 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必须承认,一条法则如果要在道德上生效,亦即作为一种责任的根据生效,它就必须具有绝对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的保证就是康德所强调的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完全划清界限,剔除一切经验性的质料,即分清准则和法则。 因此,为了区分准则和法则,康德首先区分了主观与客观,以作为准则与法则的先行概念。所谓主观,指一个原理仅对主体之单个有效则为主观的,是准则,不具备普遍性;所谓客观,指一个原理对每个理性主体的意志都有效,则此原理即为客观的,是实践之法则,具有普遍有效性。康德认为主观的就是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仅对有限个体有效的原理,只能称之为准则,而不能叫做法则。准则就是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对这些行为规范,我们应该遵守,因为它只是关涉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便,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与主观不同,客观的就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康德将之命名为“法则”,相当于自然界里的客观规律,这个“法则”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对此我们不是应该遵守,而是必须遵从,因为其关涉的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根本,这个法则以命令的方式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对此我们不能反抗,不能反抗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是具有理性的存在者。后来康德进一步断言,不仅人应该遵从这样的法则,而且只要是理性存在者,无论其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都应无条件地遵从实践的法则。在这里,康德的逻辑是:理性本身具有实践性,而具有实践性的理性必定具备一些客观的规律性的原理,这些原理是理性内在具有的,而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赋予它的,或者说这是理性之为理性的原因。 由此可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两种范畴。道德准则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这些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虽然对我们的道德生活约束性不大,但它对于我们的道德生活并非毫无作用。然而,康德所寻求的不是一般性道德生活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道德生活随处可见,无需论证其可能与否,他所想要的是道德之可能的根据,这种根据是不能用一般性的道德来规范的。于是康德又找到另一个更高层面的原

康德黑格尔讲义

德国古典哲学概论、康德和黑格尔哲学 一、德国古典哲学概论 德国古典哲学从总体上说属于近代认识论哲学,因此与经验论、唯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关注的都是认识主体的地位,但它综合了两者,至少力图克服两者各自的片面性。 其实,德国古典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的集大成(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的改造,黑格尔对于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柏拉图的继承等)。我们尤其注意到它对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批判总结。 经验论强调知识源于后天经验,唯理论主张知识来自天赋能力,德国古典哲学综合两者,这在康德那里尤其明显。康德表示,正是经验论者休谟打破了他的教条主义迷梦。也就是说,他原先完全坚信莱布尼茨等人的理性主义观点,只看到了理性的重要性,但休谟对于因果必然性等观念的怀疑,使他看到了唯理论的问题,同时也注意到经验论走向怀疑论对于哲学的危害。他因此要重新为科学和哲学奠基,这是一种综合两者的努力。 然而,从总体上看,康德和其他德国古典哲学主要坚持的是唯理论进路,一般称为德国唯心论,或德国唯心主义(Germany Idealism)。主要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黑格尔的弟子在其死后分成了青年和老年黑格尔两派,马克思和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费于青年黑格尔派。 德国古典哲学强调认识批判,或者认识能力批判;强调精神对立于物质,且精神才是真正的存在;排斥功利主义的伦理,主张绝对的道德律令;哲学家们都在建立体系,他们都是学院哲学家,代表了学院哲学家的典范;他们的思想中包含着革命性,但他们并不故意地进行颠覆。 就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而言,它主要从法国启蒙运动获得灵感。康德曾经写过一篇名为《何为启蒙?》(实际上为〈何为理性?〉)的论文,他将启蒙运动界定为“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我在这里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法国启蒙运动。十八世纪上半叶,法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资产阶级正在准备一次伟大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彻底革命。与此相适应,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形成了战斗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制造舆论。马、恩说过:“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特别是法国唯物主义,不仅是反对现存政治制度的斗争,同时是反对现存宗教和神学的斗争,而且还是反对17世纪的形而上学和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的斗争。”这个时期的法国哲学要求观念在现实中得以实现,因此特别强调物质性因素。甚至提出了人是机器的口号。精神的肉体化。 法国启蒙哲学的革命性与英国哲学的保守性、妥协性是不同的,这与政治力量对比有关。在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达成的是某种妥协,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法国则要求通过激进的革命后确立起完全的资产阶级政权。法国革命不再借助于宗教的外衣,许多哲学家都体现出无神论倾向。自然科学在这一阶段取得了更好的发展,对于哲学具有更多的意义。法国启蒙运动主要是唯物主义的,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彻底革命的要求,是对当时自然科学成熟的概括总结,是对以往的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法国启蒙运动被视为自文艺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把理性当作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形式、国家制度等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受到最无情的审判。他们认为,过去由于专制制度和宗教窒息了人们的理性,致使人们长期处于愚昧和苦难之中;如今他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发现了永恒的正义。他们要求建立理性的王国,并热切而真诚地期望共同的繁荣昌盛。他们满怀激情,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因此他们的著作往往不能在本国出版,只能拿到国外去印刷,而他们本人则随时准备进巴士底狱。 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知识分子的永久形象确立起来了。与现在把知识分子与专家、学者联系在一起不同,那个时候,知识分子是人类普遍命运的代言人。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培尔、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孔狄亚克、拉美利特、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他们在许多地方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分歧。我们简单地提几个人。 伏尔泰(宇宙是一架巨大的机器,第一推动力来自上帝——上帝发一次命令,宇宙便永远服从。不再干预世界,受机械力学的影响,他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他认为一切观念来自感觉,反对天赋观念论。宗教是理性的大敌。但要求保留宗教。即使上帝是没有的,也必须捏造一个。如果大家都信教,就不会有人行恶,就不会抢窃资产阶级的财产。 孟德斯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主张宗教自由,要求改变现存宗教,反对宗教迫害。在世界观方面,他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否定天主教的上帝,但承认作为世界始因的上帝。他说: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保养者;这便是上帝与宇宙的关系。上帝创造时依据的规律,也是保养时的规律。所以他认为上帝无法随便干预宇宙。既然宇宙的一切都受规律的制约,那么社会政治制度也有它自己的规律。 他坚持一种地理环境决定论。在他看来,合适的社会政治制度主要取决于社会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气候的寒热、土地的肥瘦、面积的大小、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人口、风俗、习惯等。其中的气候、土地等地理环境因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的精神气质和内心感情。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们具有充沛的精力,极大的勇气,较为直爽,缺少诡计,在炎热的气候下则相反。前者适合民主制度,后者适合奴隶制度。因为寒冷气候下的人们有勇气、有主动性,会自由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在炎热气候下,人们把懒惰当作幸福,需要惩罚和外在强制才能让人们履行自己的义务。土地的肥沃与贫瘠也决定着社会制度。一个土地肥沃的

西方文论作业

西方美学史专题研究 文艺学中国文论张爱荣20124003003 得分任课教师:张子程 探析康德知识学中的想象力 众所周知,康德把《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归结为先天综合判断是何以可能的问题。康德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借助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想象力。但是我们知道大量事实证明,认识活动并非仅仅是在抽象概念与理论世界中周旋, 想象在认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现代幻想之父”的法国科学家濡勒·凡尔纳,就发挥了他丰富的想象,早在上一世纪就设想了电视、直升飞机、导弹、坦克等,列宁曾说过:“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马克思指出“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也说明了这一点。 康德在分析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时,将人的思维感知力三分为感性—知性—理性。想象力则是一种游移于知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人的思维能力,它时而与知性相结合产生自由美, 时而又与理性相结合广生依存美,即当审美而向知性时,注重的是对象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当审美而向理性时, 它则是“道德的象征”,也就是康德重点分析的“崇高”。可见,想象力在康德理论中是一运动的能力,这亦导致想象力给人一种难以把握的印象。康德自己也说“我所了解的审美观念就是想象力量的那一表象,它生起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 即一个概念和它相切合。因此,没有语言能企及它,把它表达出来。” [1]P16由此可见在康德的主体性美学研究中,那种“强有力地从真的自然所提供给它的素材里创造一个像似另一个自然来的”的“自由想象”是难以把握却又极为重要的。康德关于想象在审美意识中的作用的学说最终属于典型说,想象力的功能是使理念显现于个别的感性形象之中。我这里要说的审美意识的更高层次应当是超越典型说所讲的典型创造,而以在场的东西通过想象显现出本身不在场的东西,从而使鉴赏者驰骋于无限的想象空间(无限的不在场的空间),玩味无穷,所谓“词外之情”、“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才是最高的审美境界。比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元稹的“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等等例子,都是说的这种想象力的审美功能。从“山河在”、“草木深”之出场让鉴赏者去想象———玩味“无余物”和“无人”的这些本身未出场的荒凉景象,从“白头宫女在”之出场让鉴赏者去想象一玩味昔日之繁华已成过眼云烟的寂寞寥落景象,这就是一种“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的诗意和审美境界。因此在阐释康德的想象力的意义时, 必须将其放入他的感知体系中去把握。 一、想象力与知性的协和运动

西方哲学史--康德与道德法则

康德与他的道德法则 “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愈是增加虔敬与信仰,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大家对这句话一定都不陌生。这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康德的千古名言,也是我高中时期最喜欢的名人名言之一。不过那时我对康德还不甚了解,这次借着西方哲学史的学习机会,首次深入了解了康德的哲学思想。 我们都知道,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分别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哲学思想庞大而深奥,对于像我这样的哲学初学者来说,在领会的过程中不免有些吃力,因此我选择了与生活相对于贴近的“实践理性批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这里,我就主要探讨下对于康德的实践哲学的一些领悟和感想。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先回答了人类可以认识些什么,继而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回答人类该做怎样做。对这个问题,康德的回答是:要尽自己的义务。他在解释何为“尽义务”时提出了“绝对命令”,也就是被其称为“道德法则”这一著名概念。文首的那句千古名言就是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对道德法则重要性的说明。 康德的道德法则与以往的道德理论和我们通常理解的道德有很大不同,以往的道德学说大都以善恶概念决定行为意志,从而使意志所遵循的行为原则是以善恶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善恶概念成了道德原则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对此,康德认为,这样的道德学说最终都要以个人感受性作为其道德原则的起点和基石,使道德原则沉沦为功利主义,有时,我们理解的“善”的行为在某些性况下是违背道德原则的,这样一来就无法建立起具有普世意义的道德法则。 为此,康德在自己的道德法则中设立了三条公式,第一条: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这条常常被后人引述,事实上也正是康德道德法则的核心思想所在。 跟据我对道德法则的理解,这条公式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即我们在做事前,要先以大家都这样做为前提,然后再决定我们到底要不要这么做,我们还能不能这么做。例如,将杀人作为个人的主观行动准则,显然与普遍立法的客观原理不符合。因为没有人会同意将杀人作为普遍立法的原理,如果我杀人,自己也会被别人所杀,将人都杀光了,又怎能杀人呢?所以,杀人作为行动准则自身就否定了自身。道德准则是其否定,也就是不能杀人。 当然,道德法则与经验是不同的,作为有效的法则,仅仅在于它们能够合乎理性地建立在先验的原则之上并被理解为必然的。对于我们自己和我们行动的概念和判断,如果它们的内容仅仅是那些我们可以从经验中学得到的东西,那就没有道德的含义了。正如康德提出:如果说,有人错误地想通过经验所得到的任何东西来制定道德原则的话,他就已经陷入最糟糕、最致命的错误的危险之中。 第二条公式则是自律的原则。康德说: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只服从你自己所制定的普遍法则。换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作为一代思想泰斗,他提出的“三大批判”构成其伟大哲学体系。其实,他在教育学上,不仅以哲学家的身份经常开展讲坛,还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康德论教育》的专著。本文将试探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康德教育学观点 (一)重视教育的目的以及价值。在整体上,康德接受了卢梭关于教育价值的看法,认为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人性的崇高和人类的伟大是由于教育造成的。教育是养成人的一种活动。因此,康德特别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这在当时实属卓见。在教育目的上,康德除了主张教育要培养人的一般本性(普遍理性)、以人类的大同理想为目的以外,他还特别强调道德教育,认为最高的教育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达,乃是道德的完善。这一点可联想起了赫尔巴特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目的论,说明康德的观点至少是他的思想来源之一。 (二)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在于超越现实、满足未来。康德针对历史上关于教育的争论,尤其是对于教育是为了现实社会生活还是为将来做准备这一点,给予了明确的答复。康德说,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为了现在,即把青少年培养成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的人,不管现实社会是多么的险恶,只要儿童能够应付这种现成的社会环境就可以了。不仅许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抱着这种目的,许多国家的政治家、教育家也只是着眼于现在,把现在的国家利益当作目的。康德认为,这是一种缺乏远见、苟安于现状的表现,与人类的崇高使命和教育的真谛是背道而驰

的。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以人类的理想为目的,并主张把这作为一条原则确立起来,以便证明教育具有独立性和超越性。 (三)把道德教育提到教育目的的高度来认识。康德看重道德教育,绝不仅仅是从教育的构成或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考虑,而是从他的批判哲学出发,试图通过教育建立一种主体性的道德原则,让人们服从“绝对命令”,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了这一步,人便成为具有普遍理性的人了。这就是个人发展的境界和人类要追求的目标。达到这一目标,道德教育必须由“他律”向“自律”过度。在康德的视野里,人的自由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自由的人是不需要管束的,因为他的行为与绝对命令融于一体,只有那些受动物的本能所支配而不明白做人的目的的人才需要管束。如果说道德是某种约束的话,那么,从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他解除身上的约束,便是形成自由人的必要环节。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康德不同意卢梭的观点,即所谓“自然后果教育法”,而是主张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引导。陶冶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道德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信仰,是以理性为基础去指导思想和行为,故陶冶是一种以高尚的情感去规范、引导物性和感性,并达于知性和理性的良好教育手段。 (四)肯定了智育的重要性。康德从与道德教育的对比中,说明了智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智育是使人聪明的教育,要使人聪明,就必须注意在记忆力、判断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去训练儿童,他称之为“心理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康德不仅注重儿童思维的培养,而且还特别强调遵循自然的原则。这一点,康德与其前人一样,认为一切与自然相冲突的人为的办法都是有害的。要形成儿童的各种心理能力,首先必须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成为一个自由人,然后才能赋予他各种能力的教育。在智育方法上,康德特别推崇苏格拉底方法,以训练儿童的推理能

开端之论康德与黑格尔的对话

江西社会科学 “开端”之论:康德与黑格尔的对话 ■肖三蓉许媛媛马荣王挺 开端问题就是所谓的哲学“本体论”问题。康德对纯粹理性的批判就是为寻找一个哲学的“开端”,他把哲学的开端奠定在先验理性的层面,为德国古典精神哲学开了先河。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则是要消解开端和自在之物之间的紧张关系,他的辩证法是要把开端和结果统一起来。黑格尔主张开端一定是与人的精神,人的可经验的世界相关的。 [关键词]康德;黑格尔;开端之论;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B51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1)05-0036-06 肖三蓉(1977—),女,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技术、西方现当代哲学;(海南海口571101)许媛媛(1981—),女,大连汇文中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辽宁大连116033)马荣(1981—),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现当代哲学;(上海200433)王挺(1974—),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心理学、道德心理学。(上海200062) “开端”是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可以说,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从开端问题开始的。世界的开端问题也就是哲学的开端问题。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探求世界的“起源”,他们把这个起源称作“始基”,称作万物的“本质”、“材料”。当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惊奇时,这个惊奇就是对“开端”的惊奇。一开始只是对某时某处某物的开端的惊奇,而后来则是对整个世界的惊奇,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是对“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惊奇。《圣经》中开篇就谈世界的开端问题,也就是上帝创造世界的问题,这一开端处充满了玄妙不可测的事件,但正是这一开端启动了整个世界的运行与发展。即使到了已转向认识论的近代哲学,开端的意识仍然历久弥新。近代的哲学家或者把先天的东西或者把经验的东西当做开端,知识的一切部分只有和这个开端相连才能具有意义,正如基督教认为的只有把历史和人生与那个作为开端的上帝相连,历史和人生才有意义一样。 然而,西方哲学在康德那里发生了重要的转向,用康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发生了“哥白尼革命”。简单地说,传统的哲学追问的是,知识如何符合对象?而康德的问题是:对象如何符合知识?康德的追问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式。这种新的思考方式当然也就影响到对“开端”的思考,使这一重要的哲学问题呈现出新的面貌。黑格尔和康德尽管在从事哲学研究中用语和思路有很大的不同,但黑格尔秉承了康德开创的批判哲学的精神。简单地说,开端不能到与人的精神无关的和人的不可经验的世界中去寻找,开端一定是与人的精神,人的可经 JIANGXI 江西社会科学 36JXSHKX

论康德“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

论康德“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 雷德鹏原载于《学术论坛》 历来的康德研究者都对康德的“想象力”概念的基本含义究竟是什么,感到迷惑不解。这当然与康德本人对这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和摇摆态度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讨论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粗浅的心得体会:第一,康德把这个概念定义为人的一种直观能力,那么,它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第二,康德说,想象力是人类知识的两大主干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基,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想象力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 康德对“想象力”概念含义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他的两本著作,即《纯粹理性批判》(下称《纯批》)和《实用人类学》中。康德把这个概念的基本涵义规定为人的一种直观能力,它能够表象即使不在场的对象,并依其是否具有创造性而划分为两种:一是“生产性的想象力”,又叫做“创制性的想象力”;二是“再生性的想象力”,又叫做“复制性的想象力”。康德特别重视前一种想象力。例如在《纯批》中,康德将想象力的基本含义规定为人的心灵的直观能力。他说:“想象力是把一个对象甚至当它不在场时也在直观中表象出来的能力。……就想象力就是自发性这一点而言,我有时也把它称之为生产性的想象力,并由此将它区别于再生的想象力。”(1,P101)又如在《实用人类学》中,康德说:“想象力(facultas imaginandi)作为一种即使对象不在场也能具有的直观能力,要么是创制的,这就是本原地表现(exhibitio originaria)对象的能力,因而这种表现是先于经验而发生的;要么就是复制的,即派生地表现(exhibitio derivativa)对象的能力,这种表现把一个先前已有的感性直观带回到心灵中来。”(2,P49)那么,想象力在何种意义上是直观? 要理解康德的“想象力”概念的这个基本含义,我们首先必须把握康德的“直观”概念的一般含义。康德说,所谓直观就是先于一切思维的表象行为。一切知识都借之与对象发生关系。实际上,在康德的论述中,有两种不同意义的直观。

康德美学的崇高观及其局限

康德美学的崇高观及其局限 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影响深远。《判断力批判》是他整个哲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三大批判中,第一部《纯粹理性批判》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功能中的知的功能,推求人类知识在什么条件下才是可能的;第二部《实践理性批判》是专门研究人的心理功能中的意志的功能,研究人凭什么最高原则去指导道德行为;第三部《判断力批判》专门研究人的心理功能中的情感的功能,寻求人心在什么条件之下才感觉事物美(美学)和完善的(目的论)。这三大批判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判断力批判》“意图是要使这部批判在较早写成的两大批判之中起桥梁作用,使判断力在知解力与理性之中起桥梁作用,情感(快感和不快感)在认识与实践活动(道德活动)之中起桥梁作用,审美活动在自然界的必然与精神界的自由之间起桥梁作用”(1)判断力是一种将特殊归摄到一般之中的思维机能。它可以分为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两种。“因为前一种判断力被理解为通过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对形式的合目的性(另称之为主观合目的性)作评判的能力,后一种判断力则被理解为通过知性和理性对自然的实在的合目的性(客观合目的性)作评判的能力。”(2)康德将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也分成两种:其一为美;其二即崇高。从而对于崇高的分析与对于美的分析一道构成了康德美学的核心部分。崇高在康德美学中几乎有着与美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崇高的理论渊源 在西方美学史中,崇高这一概念最初是古罗马时代的朗吉努斯在《论崇高的风格》一书中提出的。他主要是从修辞学的角度,把崇高说成是一种修辞上的巧妙和宏伟。到了十八世纪,崇高的概念才渐渐引起人的注意。真正把崇高与美并列起来,将它们同时当作美学中的两个重要范畴的,则是英国的伯克。伯克在1756年出版的《论崇高与美》一书中,把人的情欲分成两种:一是自我保存的情欲,一是社交的情欲。社交的情欲源于爱,是一种纯粹的快感,产生美;自我保存的情欲则根源于恐惧,人在痛苦或危险的事物面前感到恐惧产生痛感,但它们又并不威胁人的安全,人在克服了痛感之后产生一种快感,于是产生崇高。它是和人的自豪感与胜利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伯克具体分析了崇高和美的感性特质的不同:崇高的情感表征是痛苦、恐惧的,而美的则是愉快的。崇高的主要感性表征是巨大的、粗糙的、直线的、隐喻朦胧的和坚固、敦实的;而美的主要感性表征则是细小的、光滑的、弯曲的、明晰的、轻巧和娇弱的。(3)伯克的看法直接影响到康德。但伯克作为一个经验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者,他的崇高理论主要是采取了一种心理学乃至于生理学的方法,对大量的现象进行经验的归纳与分析。这种纯经验的研究方法在康德的先验哲学看来是必要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康德则采取了其惯用的先验批判的方式。 二.崇高与美的比较 (一)崇高与美的一致性。在康德看来,崇高与美都属于审美判断的范围,所以它们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康德按他的哲学模式把美与崇高的一致性简要地总括为四个方面:就量来说,两者都是普遍有效的;就质来说,都是无厉害感的;就关系来说,都是主观的合目的性的;就模态来说,都是必然的。在展开讨论时,康德又涉及到了如下一些一致性。首先,两者都是自身令人愉快的。判定某物为美是一种情感活动,是与快感及不快感相联系的。事物的审美表象能够引起情感上的愉快,崇高的情形也是这样。其次,对崇高的判断也是与感官和认识判断有原则区别的。最后,崇高的判断是单称判断,但它同美的判断一样,也要求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因此这两种判断都是单一的、但却预示着对每个主体都普遍有效的判断,尽管它们只是对愉快的情感、而不是对任何对象的知识提出要求。”(4)康德更着重的是崇高和美的差异。 (二)崇高和美的差异。美与崇高虽有如上的一致性,同属审美范围,但崇高却是与美有别的另一重要范畴,它有一系列的独特性质。第一,就对象来说,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