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有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有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有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有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 B.15 C.12或15 D.18

2.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

A.18°B.24°C.30°D.36°

3.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 作射线OC.由此做法得△MOC≌△NOC的依据是()

A.AAS B.SAS C.ASA D.SSS

4.如图,△AEB、△AFC中,∠E=∠F,∠B=∠C,AE=A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EAM=∠FAN B.BE=CF C.△ACN≌△ABM D.CD=DN

5.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底边长为4,底角为β.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不一定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两条边长分别为4,5,它们的夹角为β

B.两个角是β,它们的夹边为4

C.三条边长分别是4,5,5

D.两条边长是5,一个角是β

6.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连接AD、AE,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EA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A.BD=CE B.AD=AE C.DA=DE D.BE=CD

二、填空题

7.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0°,则∠C=.

8.在等腰三角形中,马彪同学做了如下研究:已知一个角是60°,则另两个角是唯一确定的(60°,60°),已知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也是唯一确定的(45°,45°),已知一个角是120°,则另两个角也是唯一确定的(30°,30°).由此马彪同学得出结论: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的度数,则另两个角的度数也是唯一确定的.马彪同学的结论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9.如图所示,直线a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分别过正方形的顶点B、D作BF⊥a于点F,DE⊥a于点E,若DE=8,BF=5,则EF的长为.

10.如图,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三、解答题

1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作∠EAB=∠BAD,AE边交CB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AD到点F,使AF=AE,连结CF.

求证:BE=CF.

12.如图,△ABC与△DCB中,AC与BD交于点E,且∠A=∠D,AB=DC.

(1)求证:△ABE≌DCE;

(2)当∠AEB=50°,求∠EBC的度数?

13.在△ABC中,AB=AC,D是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一点,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E=AD,∠DAE=∠BAC,连接CE.

(1)如图1,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若∠BAC=30°,则∠DCE=.

(2)设∠BAC=α,∠DCE=β:

①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α与β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D在直线BC上(不与B、C重合)移动时,α与β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三角形的证明》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12 B.15 C.12或15 D.18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因为已知长度为3和6两边,没有明确是底边还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解:①当3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6,

3、6、6可以构成三角形,

周长为15;

②当3为腰时,

其它两边为3和6,

∵3+3=6=6,

∴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

∴答案只有1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

A.18°B.24°C.30°D.36°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两底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不难求得∠DBC的度数.【解答】解:∵AB=AC,∠A=36°,

∴∠ABC=∠ACB=72°

∵BD是AC边上的高,

∴BD⊥AC,

∴∠DBC=90°﹣72°=18°.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答题,此题难度一般.

3.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 作射线OC.由此做法得△MOC≌△NOC的依据是()

A.AAS B.SAS C.ASA D.SSS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作图—基本作图.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AS、SAS、ASA、SSS对△MOC和△NOC进行分析,即可作出正确选择.

【解答】解:∵OM=ON,CM=CN,OC为公共边,

∴△MOC≌△NOC(SSS).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4.如图,△AEB、△AFC中,∠E=∠F,∠B=∠C,AE=A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EAM=∠FAN B.BE=CF C.△ACN≌△ABM D.CD=DN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由∠E=∠F,∠B=∠C,AE=AF,可证明△AEB≌△AFC,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判断.

【解答】解:∵在△AEB和△AFC中,∠E=∠F,∠B=∠C,AE=AF,

∴△AEB≌△AFC(AAS),

∴BE=CF,∠EAB=∠FAC,

∴∠EAM=∠FAN,故选项A、B正确;

∵∠EAM=∠FAN,∠E=∠F,AE=AF,

∴△ACN≌△ABM,故选项C正确;

错误的是D.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全等三角形.

5.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底边长为4,底角为β.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不一定与已知三角形全等的是()

A.两条边长分别为4,5,它们的夹角为β

B.两个角是β,它们的夹边为4

C.三条边长分别是4,5,5

D.两条边长是5,一个角是β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两条边长分别为4,5,它们的夹角为β,可以利用“边角边”证明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

B、两个角是β,它们的夹边为4,可以利用“角边角”证明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

C、三条边长分别是4,5,5,可以利用“边边边”证明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

D、两条边长是5,角β如果是底角,则顶角为(180°﹣2β),则转化为“角边角”,利用ASA 证明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当角β如果是顶角时,底角为(180°﹣β)÷2,此时两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6.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连接AD、AE,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EA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A.BD=CE B.AD=AE C.DA=DE D.BE=CD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添加BD=CE,可以利用“边角边”证明△ABD和△ACE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DAB=∠EAC,故本选项错误;

B、添加AD=AE,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DE=∠AED,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DAB=∠EAC,故本选项错误;

C、添加DA=DE无法求出∠DAB=∠EAC,故本选项正确;

D、添加BE=CD可以利用“边角边”证明△ABE和△ACD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DAB=∠EAC,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小综合题,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7.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0°,则∠C=40°.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求出∠ADC的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

【解答】解:∵AB=AD,∠BAD=20°,

∴∠B===80°,

∵∠ADC是△ABD的外角,

∴∠ADC=∠B+∠BAD=80°+20°=100°,

∵AD=DC,

∴∠C===40°.

【点评】本题涉及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属较简单题目.

8.在等腰三角形中,马彪同学做了如下研究:已知一个角是60°,则另两个角是唯一确定的(60°,60°),已知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也是唯一确定的(45°,45°),已知一个角是120°,则另两个角也是唯一确定的(30°,30°).由此马彪同学得出结论: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的度数,则另两个角的度数也是唯一确定的.马彪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填“正确”或“错误”)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分别把已知角看做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分两种情况考虑,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计算即可.

【解答】解:如已知一个角=70°.

当70°为顶角时,另外两个角是底角,它们的度数是相等的,为(180°﹣70°)÷2=55°,

当70°为底角时,另外一个底角也是70°,顶角是180°﹣140°=40°.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要注意分两种情况考虑,不要漏掉一种情况.

9.如图所示,直线a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分别过正方形的顶点B、D作BF⊥a于点F,DE⊥a于点E,若DE=8,BF=5,则EF的长为13.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以及等量代换可以证得△AFB≌△AED;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推知AF=DE、BF=AE,所以EF=AF+AE=13.

【解答】解:∵ABCD是正方形(已知),

∴AB=AD,∠ABC=∠BAD=90°;

又∵∠FAB+∠FBA=∠FAB+∠EAD=90°,

∴∠FBA=∠EAD(等量代换);

∵BF⊥a于点F,DE⊥a于点E,

∴在Rt△AFB和Rt△AED中,

∵,

∴△AFB≌△AED(AAS),

∴AF=DE=8,BF=AE=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EF=AF+AE=DE+BF=8+5=13.

故答案为:13.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实际上,此题就是将EF的长度转化为与已知长度的线段DE和BF数量关系.

10.如图,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相等或互补.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第三边所对的角即为前两边的夹角.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个锐角或两个钝角三角形,另一种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

【解答】解:当两个三角形同为锐角或同为钝角三角形时,

易得两三角形全等,则第三边所对的角是相等关系;

当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时(如图),

则第三边所对的一个角与另一个角的邻补角相等,即这两个角是互补关系.

故填“相等或互补”.

【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应注意的是,两边相等不一定角相等,解题时要多方面考虑.

三、解答题

1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作∠EAB=∠BAD,AE边交CB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AD到点F,使AF=AE,连结CF.

求证:BE=C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D=∠BAD,由等量关系可得∠CAD=∠EAB,有SAS可

证△ACF≌△AB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

【解答】证明:∵AB=AC,点D是BC的中点,

∴∠CAD=∠BAD.

又∵∠EAB=∠BAD,

∴∠CAD=∠EAB.

在△ACF和△ABE中,

∴△ACF≌△ABE(SAS).

∴BE=CF.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12.如图,△ABC与△DCB中,AC与BD交于点E,且∠A=∠D,AB=DC.

(1)求证:△ABE≌DCE;

(2)当∠AEB=50°,求∠EBC的度数?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根据AAS即可推出△ABE和△DCE全等;

(2)根据三角形全等得出EB=EC,推出∠EBC=∠ECB,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AEB=2∠EBC,代入求出即可.

【解答】(1)证明:∵在△ABE和△DCE中

∴△ABE≌△DCE(AAS);

(2)解:∵△ABE≌△DCE,

∴BE=EC,

∵∠EBC+∠ECB=∠AEB=50°,

∴∠EBC=25°.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13.在△ABC中,AB=AC,D是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一点,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E=AD,∠DAE=∠BAC,连接CE.

(1)如图1,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若∠BAC=30°,则∠DCE=30°.

(2)设∠BAC=α,∠DCE=β:

①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α与β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D在直线BC上(不与B、C重合)移动时,α与β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1)证△BAD≌△CAE,推出∠B=∠ACE,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

(2)①证△BAD≌△CAE,推出∠B=∠ACE,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

②α+β=180°或α=β,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

【解答】(1)解:∵∠DAE=∠BAC,

∴∠DAE+∠CAD=∠BAC+∠CAD,

∴∠BAD=∠CAE,

在△BAD和△CAE中

∵,

∴△BAD≌△CAE(SAS),

∴∠B=∠ACE,

∵∠ACD=∠B+∠BAC=∠ACE+∠DCE,

∵∠BAC=30°,

∴∠DCE=30°,

故答案为:30°;

(2)解: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是α=β,理由是:

∵∠DAE=∠BAC,

∴∠DAE+∠CAD=∠BAC+∠CAD,

∴∠BAD=∠CAE,

在△BAD和△CAE中

∵,

∴△BAD≌△CAE(SAS),

∴∠B=∠ACE,

∵∠ACD=∠B+∠BAC=∠ACE+∠DCE,

∴∠BAC=∠DCE,

∵∠BAC=α,∠DCE=β,

∴α=β;

(3)解:当D在线段BC上时,α+β=180°,当点D在线段BC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时,α=β.【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证明过程类似的题目.

初中数学四边形综合题

D F E B A 四边形综合题 1、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90A ∠=?,BC=2, 15ABD ∠=?,60C ∠=?. (1) 求∠BDC 的度数; (2) 求AB 的长. 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DC ,AB ⊥BC ,∠A =60°,AB =2CD ,E 、F 分别为AB 、AD 的中点,联结EF 、EC 、BF 、CF . (1)四边形AECD 的形状是 ; (2)若CD =2,求CF 的长. 3、如图,在ABC △中,AB BC =,D、E、F分别是BC 、AC 、AB 边上的中点. (1) 求证:四边形BDEF 是菱形; (2) 若12AB =cm ,求菱形BDEF 的周长.

4、已知:如图,在△ABC 中,∠ACB =90°,点E 为AB 的中点, 过点E 作ED ⊥BC 于D ,F 在DE 的延长线上,且AF =CE ,若 AB =6,AC =2,求四边形ACEF 的面积. 5、如图,在Y ABCD 中,过点B 作BE ∥AC ,在BG 上取点E ,联结D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 (1)求证:DF =EF ; (2)如果AD =2,∠ADC =60°,AC ⊥DC 于点C ,AC =2CF ,求BE 的长. F E D C B A F D C B A E G

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 =90°,AD =DC ,联结AC ,过点D 作DE ⊥AC 于点F ,交BC 于点G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若AE =AC . ⑴求∠EAC 的度数 ⑵若AD =2,求AB 的长. 7、如图,在□ABCD 中,AB =5,AD =10,cos B =3 5 ,过BC 的中点E 作EF ⊥AB ,垂足为点F ,连结DF ,求DF 的长. 8、如图,在□ABCD 中,E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EF ⊥AD 于F ,∠B=60°,AB=4,∠ACB=45°, F G D C B A E F E D C B A A

初中数学有理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若30,a -=则+a b 的值是( ) A .2 B 、1 C 、0 D 、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3﹣a=0,2+b=0,解得,a=3,b=﹣2,a+b=1,故选B . 考点:1.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2.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2.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 B .11= C 3=± D .6=-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321-=,故错误; B. 11=,故正确; 3=, 故错误; D. ()66=--=,故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立方根的概念、绝对值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其定义和性质. 3.若︱2a ︱=-2a ,则a 一定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正数或零 D .负数或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可知a 一定是一个负数或0. 故选D 4.如图是张小亮的答卷,他的得分应是( )

A.40分B.60分C.80分D.100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绝对值、倒数、相反数、立方以及平均数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①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②(-1)3=-1, ③-12=-1, ④|-1|=-1, ⑤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掌握绝对值、倒数、相反数、立方根以及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 1 2 -B. 1 4 C.0 D.-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四个数进行排序,进而确定出最大的数即可.【详解】 11 20 24 -<-<<, 则最大的数是1 4 ,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熟练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平行四边形复习 |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54321)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5.矩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矩形 ?? ? ??.3; 2;1)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有通性)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 、 6. 矩形的判定: ??? ?? +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三个角都是直角(一个直角)平行四边形(321四边形ABCD 是矩形. 7.菱形的性质: — 因为ABCD 是菱形 ?? ? ??.321角)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对()四个边都相等; (有通性;)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 A B D O C C D B A O D A D B C A D B C A D B C O A D B C O

8.菱形的判定: ?? ? ?? +边形)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四个边都相等(一组邻边等)平行四边形(321四边形四边形ABCD 是菱形. 9.正方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正方形 ?? ? ??.321分对角)对角线相等垂直且平(角都是直角; )四个边都相等,四个(有通性;)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 C D A B (1) A B C D O (2)(3) 10.正方形的判定: ?? ? ? ? ++++一组邻边等矩形)(一个直角)菱形(一个直角一组邻边等)平行四边形(32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3)∵ABCD 是矩形 又∵AD=AB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11.等腰梯形的性质: 因为ABCD 是等腰梯形 ?? ? ??.321)对角线相等(; )同一底上的底角相等(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12.等腰梯形的判定: ??? ??+++对角线相等)梯形(底角相等)梯形(两腰相等 )梯形(321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3)∵ABCD 是梯形且AD ∥BC ∵AC=BD ∴ABCD 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A B C D O A B C D O C D A B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基础测试题及解析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基础测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大量事实证明,治理垃圾污染刻不容缓.据统计,全球每分钟约有8500000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这个排污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8.5×105 B .8.5×106 C .85×105 D .85×106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a×10n ,其中1≤|a|<10,n 为整数.解答即可. 【详解】 8500000=8.5×106,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2.已知一天有86400秒,一年按365天计算共有31536000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1536000正确的是( ) A .63.153610? B .73.153610? C .631.53610? D .80.31536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详解】 将3153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3.153610?. 故选B .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3.计算 12+16+112+120+130+……+19900的值为( ) A .1100 B .99100 C .199 D .10099

初三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特殊平行四边形综合练 习题含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 若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它一边平方的四倍,则该平行四边形一定为() A.矩形.B.菱形.C.矩形和菱形.D.正方形.2. 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若AB=8,则CD的长是() A.6 B.5 C.4 D.3 3. 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 ②两部分,将①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矩形 B.三角形 C.正方形 D.菱形 4. 菱形ABCD中,若:2:1 A B ∠∠=,CAD ∠的平分线AE与边CD间的关系是() A.相等 B.互相平分但不垂直 C.互相垂直但不平分 D.垂直平分5. 矩形ABCD的长为5,宽为3,点E 、F将AC三等分,则△BEF的面积为(). A.355 .. 232 B C D.5 6. 一个矩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边分别相等,若矩形面积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2倍,则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的度数为(). A.15° B.30° C.45° D.60°

7.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距离之和等于对角线长的 (). A.1 3 B.1 2 C.1 4 D.2倍 8. E为正方形ABCD的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AC,AE交CD于F,则∠ACE=(). A.° B.125° C.135° D.150° 9. 在ABCD中,AB=3,BC=4,当ABCD的面积最大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AC=5 ②∠A+∠C=180 °③AC⊥BD④AC=BD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A.2 B.3 C.2 3 11. 正方形ABCD中,M为AD上一点,ME⊥BD于E,MF⊥AC于F,若ME+MF= 8cm,则AC=_____. 12. 若矩形两邻边之比为3:4,周长为28cm,则它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 13. 在矩形ABCD中,AB=2BC,E是AB上一点,且CE=AB,连结DE,则 ∠ADE=_________ 14.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6,BD=8,则菱形的高为_______. D C A

初中数学有理数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1是最小的自然数; B .正分数、0、负分数统称分数 C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D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0是最小的自然数,属于整数,没有倒数,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关注 【详解】 最小的自然是为0,A 错误; 0是整数,B 错误; 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的,故绝对值最小为0,C 正确; 0无倒数,D 错误 【点睛】 本题是有理数概念的考查,主要需要注意0的特殊存在 2.若a 为有理数,且|a |=2,那么a 是( ) A .2 B .﹣2 C .2或﹣2 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出a 的值即可. 【详解】 若a 为有理数,且|a|=2,那么a 是2或﹣2,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熟练掌握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3.已知a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2a b -<- B .a b > C .22a b -<- D .22a b >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答案. 【详解】 A. ∵a>b ,∴a ?2>b ?2,故此选项错误; B. ∵a>b ,∴|a|与|b|无法确定大小关系,故此选项错误;

C.∵a>b ,∴?2ab,∴a 2与b 2无法确定大小关系,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 4.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1a b << B .11b <-< C .1a b << D .1b a -<<- 【答案】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数轴的特征,判断出a 、-1、0、1、b 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逐一判断每个选项的正确性即可. 【详解】 解:根据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得 a <-1<0<1< b , ∵1<|a|<|b|, ∴选项A 错误; ∵1<-a <b , ∴选项B 正确; ∵1<|a|<|b|, ∴选项C 正确; ∵-b <a <-1, ∴选项D 正确. 故选:A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任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之,数轴上的任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数轴上的任一点表示的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5.下列四个数中,是正整数的是( ) A .﹣2 B .﹣1 C .1 D .12 【答案】C 【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知识点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读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 记作“□ABCD”.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例、已知:□ABCD 求证:AD=BC ,AB=DC ;∠A=∠C ,∠B=∠D. 证明:连接AC ,//,//AD CD AD BC 12,34∴∠=∠∠=∠ 又AC 是△ABC 和△CDA 的公共边, ∴△ABC ≌△CDA , ,,AD CB AB CD B D ∴==∠=∠ 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例、已知: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求证:OA=OC ,OB=OD.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D=BC ,AD ∥BC. ∴∠1=∠2,∠3=∠4. ∴△AOD ≌△COB (ASA ). ∴ OA=OC ,OB=OD.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2: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如图,□ ABCD 中,BD ⊥AB ,AB=12cm ,AC=26cm ,求AD 、BD 长.

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CO=2 1AC ,OB=OD . ∵BD ⊥AB ,∴在Rt △A BO 中,AB=12cm ,AO=13cm . ∴BO=522=-AB AO .∴BD=2B0=10cm . ∴在Rt △ABD 中,AB=12cm ,BD=10cm . ∴AD=61222=+BD AB (cm). 例、如图,在□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OB 的周长 为25,AB=12,求对角线AC 与BD 的和. 解:∵△AOB 的周长为25, ∴OA+BO+AB=25, 又AB=12,∴AO+OB=25-12=1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AC+BD=2OA+2OB=2(0A+OB)=2×13=26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5: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例、如图,在□ABCD 中,已知点E 和点F 分别在AD 和BC 上,且AE=CF ,连结 CE 和AF ,试说明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BC , ∵点E 在AD 上,点F 在BC 上, ∴AE//CF , 又∵AE=CF , ∴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例、如图,E 、F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F=CE ,DF=BE ,DF ∥BE . 求证:(1)△AFD ≌△CEB .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图1 A B C D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和5cm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 形的边长为______cm.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 3.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BO的周长为17, AB=6,那么对角线AC+BD= 5.以正方形ABCD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则∠AED的度数 为 . 6.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6,∠A=60°,如果点P是菱形内一点,且PB=PD =2那么AP的长为.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使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8.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结 EF,则∠E+∠F=( ) A.110° B.30° C.50°D.70° 图2 图3 图4 9.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对角相等B.四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D.四角相等 10.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C的 中点.若OE=3 cm,则AB的长为 ( ) A.3 cm B.6 cm C.9 cm D.12 cm 11.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中,E、F、G、H分别为边 AB、BC、CD、DA的中点.若AB=2,AD=4,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8 B.6 C.4 D.3 12.将两块能完全重合的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 (不包括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⑤等腰直角三角形 E A F D C B H G

初一数学——有理数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有理数练习题及答案 一、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太平洋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1034米,记作-11034米,则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记作______。 2、+10千米表示王玲同学向南走了10千米,那么-9千米表示_______;0千米表示_____。 3、在月球表面上,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到-183℃,那么-183℃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 4、七(8)班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数学智力大比拼的竞赛中的平均分数为90分,张红得了85分,记作-5分,则小明同学行92分,可记为____,李聪得90分可记为____,程佳+8分,表示______。 5、有理数中,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 6、数轴上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___,原点左边的数表示___,____点表示零。 7、数轴上示-5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___个单位长度,数轴上离开原点6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__个,它们表示的数是____ 8、数轴上表示2 1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 9、在1.5-7.5之间的整数有_____,在-7.5与-1.5之间的整数有_____ 10388.21.0 .、+、 、 、  ,其中正整_________。 ( ) 3米 3米,也可记作向西运动-3米。 ( ) +4℃ 5.8米 5% 5元。 D 、零不是整数 、不存在 D 、0 是有理数 6、正整数集合与负整数集合合并在一起构成的集合是( ) A 、整数集合 B 、有理数集合 C 、自然数集合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0是取小的自然数;②0是最小的正数;③0是最小的非负数;④0既不是奇数,也不是 偶数;⑤0表示没有温度。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8、若字母a 表示任意一个数,则它表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四边形ABCD 中,180B D ∠+∠=?,对角线AC 平分BAD ∠. (1)如图1,若120DAB ∠=?,且90B ∠=?,试探究边AD 、AB 与对角线A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将(1)中的条件“90B ∠=?”去掉,(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若90DAB ∠=?,探究边AD 、AB 与对角线A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AC AD AB =+.证明见解析;(2)成立;(3)2AD AB AC +=.理由 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结论:AC=AD+AB ,只要证明AD= 12AC ,AB=1 2 AC 即可解决问题; (2)(1)中的结论成立.以C 为顶点,AC 为一边作∠ACE=60°,∠ACE 的另一边交AB 延长线于点E ,只要证明△DAC ≌△BEC 即可解决问题; (3)结论:AD +AB =2AC .过点C 作CE ⊥AC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只要证明△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C ≌△BEC 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解:(1)AC=AD+AB . 理由如下:如图1中, 在四边形ABCD 中,∠D+∠B=180°,∠B=90°, ∴∠D=90°, ∵∠DAB=120°,AC 平分∠DAB , ∴∠DAC=∠BAC=60°, ∵∠B=90°,

∴AB=1 2 AC,同理AD= 1 2 AC. ∴AC=AD+AB. (2)(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如下:以C为顶点,AC为一边作∠ACE=60°,∠ACE的另一边交AB延长线于点E, ∵∠BAC=60°, ∴△AEC为等边三角形, ∴AC=AE=CE, ∵∠D+∠ABC=180°,∠DAB=120°, ∴∠DCB=60°, ∴∠DCA=∠BCE, ∵∠D+∠ABC=180°,∠ABC+∠EBC=180°, ∴∠D=∠CBE,∵CA=CE, ∴△DAC≌△BEC, ∴AD=BE, ∴AC=AD+AB. (3)结论:AD+AB=2AC.理由如下: 过点C作CE⊥AC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B=180°,∠DAB=90°, ∴DCB=90°, ∵∠ACE=90°, ∴∠DCA=∠BCE, 又∵AC平分∠DAB, ∴∠CAB=45°, ∴∠E=45°. ∴AC=CE. 又∵∠D+∠ABC=180°,∠D=∠CBE,

初中数学有理数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经典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近似数0.010精确到百分位 B.|x-y|=|y-x| C.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 D.若线段AP=BP,则P一定是AB中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 A中,近似数精确位数是看小数点后最后一位;B中,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C中,互补性质的考查;D中,点P若不在直线AB上则不成立 【详解】 A中,小数点最后一位是千分位,故精确到千分位,错误; B中,x-y与y-x互为相反数,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正确; C中,若两个角都是直角,也互补,错误; D中,若点P不在AB这条直线上,则不成立,错误 故选:B 【点睛】 概念的考查,此类题型,若能够举出反例来,则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2.在﹣3,﹣1,1,3四个数中,比2大的数是() A.﹣3 B.﹣1 C.1 D.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答即可. 【详解】 解:比2大的数是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比较大小,掌握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比较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是一个22 的方阵,其中每行,每列的两数和相等,则a可以是()

A .tan 60? B .()20191- C .0 D .()2020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列出等式,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立方根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03282a +-=+, 则23a +=, 解得:1a =, Q 3tan 603 ?=,()201911-=-,()202011-= 故a 可以是2020(1) -.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了零指数幂、绝对值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和实数的运算,理解题意并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 4.实效m ,n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子正确的是( ) A .m n > B .n m -> C .m n -> D .m n <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数轴上可以看出m 、n 都是负数,且m <n ,由此逐项分析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 解:因为m 、n 都是负数,且m <n ,|m|<|n|, A 、m >n 是错误的; B 、-n >|m|是错误的; C 、-m >|n|是正确的; D 、|m|<|n|是错误的.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关键是根据绝对值的意义等知识解答. 5.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知识点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读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例、已知:□ABCD求证:AD=BC,AB=DC;∠A=∠C,∠B=∠D. AD CD AD BC 证明:连接AC,//,// ' ∴∠=∠∠=∠ 12,34 又AC是△ABC和△CDA的公共边, ∴△ABC≌△CDA, AD CB AB CD B D ∴==∠=∠ ,, 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例、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OA=OC,OB=OD. [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D=BC,AD∥BC. ∴∠1=∠2,∠3=∠4. ∴△AOD≌△COB(ASA). ∴ OA=OC,OB=OD.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特征2: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 平行四边形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例、如图,□ ABCD 中,BD ⊥AB ,AB=12cm ,AC=26cm ,求AD 、BD 长. 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CO=2 1AC ,OB=OD . ∵BD ⊥AB ,∴在Rt △A BO 中,AB=12cm ,AO=13cm . ∴BO=522=-AB AO .∴BD=2B0=10cm . ∴在Rt △ABD 中,AB=12cm ,BD=10cm . ∴AD=61222=+BD AB (cm). ? 例、如图,在□ABCD 中,已知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OB 的周长为25, AB=12,求对角线AC 与BD 的和. 解:∵△AOB 的周长为25, ∴OA+BO+AB=25, 又AB=12,∴AO+OB=25-12=1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AC+BD=2OA+2OB=2(0A+OB)=2×13=26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判定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5: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例、 如图,在□ABCD 中,已知点E 和点F 分别在AD 和BC 上,且AE=CF ,连结CE 和AF ,试说明四边形AFCE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一、平行四边形 1.在图1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的斜边AE=2b,且边AD和AE在同一直线上. 操作示例 当2b<a时,如图1,在BA上选取点G,使BG=b,连结FG和CG,裁掉△FAG和△CGB 并分别拼接到△FEH和△CHD的位置构成四边形FGCH. 思考发现 小明在操作后发现:该剪拼方法就是先将△FAG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到△FEH的位置,易知EH与AD在同一直线上.连结CH,由剪拼方法可得DH=BG,故△CHD≌△CGB,从而又可将△CG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到△CHD的位置.这样,对于剪拼得到的四边形FGCH (如图1),过点F作FM⊥AE于点M(图略),利用SAS公理可判断△HFM≌△CHD,易得FH=HC=GC=FG,∠FHC=90°.进而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断出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 实践探究 (1)正方形FGCH的面积是;(用含a, b的式子表示) (2)类比图1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2—图4的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 联想拓展 小明通过探究后发现:当b≤a时,此类图形都能剪拼成正方形,且所选取的点G的位置在BA方向上随着b的增大不断上移.当b>a时(如图5),能否剪拼成一个正方形?若能,请你在图5中画出剪拼成的正方形的示意图;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a2+b2;(2)见解析;联想拓展:能剪拼成正方形.见解析. 【解析】分析:实践探究:根据正方形FGCH的面积=BG2+BC2进而得出答案; 应采用类比的方法,注意无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变化,BG永远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一半.注意当b=a时,也可直接沿正方形的对角线分割. 详解:实践探究:正方形的面积是:BG2+BC2=a2+b2; 剪拼方法如图2-图4; 联想拓展:能, 剪拼方法如图5(图中BG=DH=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类比方法作图时,应根据范例抓住作图的关键:作的线段的长度与某条线段的比值永远相等,旋转的三角形,连接的点都应是相同的. 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4,3),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 沿OA向终点A运动,点N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M作MP⊥OA,交AC于P,连接NP,已知动点运动了x秒. (1)P点的坐标为多少(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试求△NPC面积S的表达式,并求出面积S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 (3)当x为何值时,△NP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简要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 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
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
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 (3) (5) (3 5) 8
(3) (5) (3 5) 8
2 (2) 0
3 (2) (3 2) 1
2 (5) (5 2) 3
3 0 3
符号
数值
正数+正数

绝对值相加
负数+负数

绝对值相加
正数+负数
取绝大
绝大减绝小
【注】多个数相加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仍然成立.
2.加法运算技巧
(1)化小数为分数:分数与小数均有时,应先化为统一形式;
(2)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结合在一起;
(3)若有可以凑整的数,即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结合相加;特别是有互为相反数的两
个数时,可先结合相加得零;
(4)若有同分母的分数或易通分的分数,应先结合在一起.
【例】
1 4
(0.75)
1 4

3 4

1
1 8

1 2

3 8
1 8
3 8

1 2

1 2

1 2

0
3.7 (7) 6.3 3.7 6.3 (7) 10 (7) 3
2.4 5 2.4 (2.4 2.4) 5 0 5 5
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1.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 a b a (b) .
【例】 3 (2) 3 2 5
8 (7) 8 7 1
2.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步骤
(1)把减号变为加号,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2)按照加法运算进行计算.
【例】计算: 8 6 解:原式 8 (6)
Step1:减号变加号,减数变相反
(8 6)
Step2:按照加法的运算步骤计算
14
13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知识点及练习题带答案

A C B D 第十九章 四边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平行四边形定义: 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6.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7.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AC=BD 8.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9.菱形的定义 :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第4题图 O F E D C B A 10.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1.菱形的判定定理:○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S 菱形=1/2×ab (a 、b 为两条对角线) 13.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14.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15.正方形判定定理: 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16.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7.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18.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 19.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0.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本章内容是对平面上四边形的分类及性质上的研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多动脑,把自己的发现和知识带入做题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四边形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练习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ABCD 中,∠A 比∠B 大40°,则∠C 的度数为( ) A. 60° B. 70° C. 100° D. 110° 2.□ABCD 的周长为40cm ,△ABC 的周长为25cm ,则对角线AC 长为( ) A. 5cm B. 6cm C. 8cm D. 10cm 3.在□ABCD 中,∠A =43°,过点A 作BC 和CD 的垂线,那么这两条垂线的夹角度为( ) A. 113° B. 115° C. 137° D. 90° 4.如图,在□ABCD 中,EF 过对角线的交点O ,AB =4,AD =3,OF =1.3, 则四边形BCEF 的周长为( ) A. 8.3 B. 9.6 C. 12.6 D. 13.6 5.下列命题: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C =DC ,那么这个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初一数学有理数计算题分类及混合运算练习题(200题)

初一数学有理数计算题分类及混合运算练习题(200题) 有理数加法 1、(-9)+(-13) 2、(-12)+27 3、(-28)+(-34) 4、67+(-92) 5、 (-27.8)+43.9 6、(-23)+7+(-152)+65 原则一:所有正数求和,所有负数求和,最后计算两个数的差,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7、|52+(-31)| = 8、(-52 )+|―31| = 9、 38+(-22)+(+62)+(-78)= 10、(-8)+(-10)+2+(-1) 11、(-32)+0+(+41)+(-61)+(-21) =、 = 12、(-8)+47+18+(-27) 13、(-5)+21+(-95)+29 = = 14、(-8.25)+8.25+(-0.25)+(-5.75)+(-7.5) 15、 6+(-7)+(-9)+2 = = 16、 72+65+(-105)+(-28) 17、(-23)+|-63|+|-37|+(-77) = = 18、19+(-195)+47 18、(+18)+(-32)+(-16)+(+26) = = 20、(-0.8)+(-1.2)+(-0.6)+(-2.4) 21、(-8)+(-321)+2+(-21 )+12 = = 22、 553+(-532)+452+(-31 ) 23、(-6.37)+(-343)+6.37+2.75 = = 原则二:凑整,0.25+0.75=1 4 1+43=1 0.25+43 =1 抵消:和为零

7-9 = ―7―9 = 0-(-9) = (-25)-(-13) = 8.2―(―6.3) (-321)-541 (-12.5)-(-7.5) = = = (-26)―(-12)―12―18 ―1―(-21)―(+23) (-41)―(-85)―81 =-44 =-2 =41 (-20)-(+5)-(-5)-(-12) (-23)―(-59)―(-3.5) |-32|―(-12)―72―(-5) =-8 =39.5 =-23 (+103)―(-74)―(-52)―710 (-516)―3―(-3.2)―7 (+71)―(-72 )―73 =―7011 =-10 =0 (-0.5)-(-341)+6.75-521 (+6.1)―(-4.3)―(-2.1)―5.1 =4 =7.4 (-32)―(-143)―(-132)―(+1.75) (-332)―(-243)―(-132 )―(-1.75) =1 =2.5 -843-597+461-392 -443+61+(-32 )―25 =-13127 =-743 0.5+(-41)-(-2.75)+21 (+4.3)-(-4)+(-2.3)-(+4) =3.5 =2 原则三:结果的形式要与题目中数的形式保持一致。如确定是分数还是小数,分数必须是带分数或真分数,不得是假分数,过程中无所谓。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平行四边形 1.在图1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的斜边AE=2b,且边AD和AE在同一直线上. 操作示例 当2b<a时,如图1,在BA上选取点G,使BG=b,连结FG和CG,裁掉△FAG和△CGB 并分别拼接到△FEH和△CHD的位置构成四边形FGCH. 思考发现 小明在操作后发现:该剪拼方法就是先将△FAG绕点F逆时针旋转90°到△FEH的位置,易知EH与AD在同一直线上.连结CH,由剪拼方法可得DH=BG,故△CHD≌△CGB,从而又可将△CGB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到△CHD的位置.这样,对于剪拼得到的四边形FGCH (如图1),过点F作FM⊥AE于点M(图略),利用SAS公理可判断△HFM≌△CHD,易得FH=HC=GC=FG,∠FHC=90°.进而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可以判断出四边形FGCH是正方形. 实践探究 (1)正方形FGCH的面积是;(用含a, b的式子表示) (2)类比图1的剪拼方法,请你就图2—图4的三种情形分别画出剪拼成一个新正方形的示意图. 联想拓展 小明通过探究后发现:当b≤a时,此类图形都能剪拼成正方形,且所选取的点G的位置在BA方向上随着b的增大不断上移.当b>a时(如图5),能否剪拼成一个正方形?若能,请你在图5中画出剪拼成的正方形的示意图;若不能,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a2+b2;(2)见解析;联想拓展:能剪拼成正方形.见解析. 【解析】分析:实践探究:根据正方形FGCH的面积=BG2+BC2进而得出答案; 应采用类比的方法,注意无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变化,BG永远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一半.注意当b=a时,也可直接沿正方形的对角线分割. 详解:实践探究:正方形的面积是:BG2+BC2=a2+b2; 剪拼方法如图2-图4; 联想拓展:能, 剪拼方法如图5(图中BG=DH=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类比方法作图时,应根据范例抓住作图的关键:作的线段的长度与某条线段的比值永远相等,旋转的三角形,连接的点都应是相同的. 2.操作与证明:如图1,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F.取AF中点M,EF的中点N,连接MD、MN. (1)连接AE,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 猜想与发现: (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MD、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结论. 结论1:DM、MN的数量关系是; 结论2:DM、MN的位置关系是; 拓展与探究: (3)如图2,将图1中的直角三角板ECF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