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立企业年金的意义

建立企业年金的意义

建立企业年金的意义
建立企业年金的意义

建立企业年金的意义

杨长汉1

企业年金之所以能成为社会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在于其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延深和完善作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然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较低,且一般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来自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当这些在职人员退休时,他们的养老金就来自于下一代的养老保险缴费,当出现老龄化等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等状况时,“现收现付”制存在先天的制度缺陷。即当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缴费人数变化不大,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支付危机。而企业年金作为一种与职业挂钩的退休保障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参加人在退休后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且企业年金主要采用完全的基金积累运作模式,是一种个人收入的纵向调节机制,即人们在工作阶段将雇主缴费和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存放在企业年金账户里,通过相关机构投资运营获得收益,当他们退休时再把钱从账户中取出。

1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投资工具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最大幅度地调动社会资本,并实现资本配置的最优化。建立企业年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纵观全球各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大多数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在推行企业年金制度。

在美国,基本养老金相当于退休前平均工资的40%,企业年金养老金约为30%,大约有70%的企业加入了企业年金计划;在德国、企业年金养老金相当于员工工资收入的15%,有1/3的企业参加了企业年金;在日本,有60%民营企业实行了企业年金制度。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人们老年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而对那些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经济效益较为突出、民主管理基础较佳的企业来说、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基金、对吸引并保有优秀人才、强化本企业人力资源优势、确保本企业健康高效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

(一)企业年金是一种隐蔽的“契约性合同”

在当代企业大量采用高科技生产技术的条件下,企业的职工必须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为此,雇主必须为职工的培训进行大量的投资。对于这些经过培训从而掌握了一定的生产和工作技能的职工,雇主一般不希望他们过早离开本企业。另外,现代化的生产也需要一定的团队精神和团队配合,在本企业工作时间较长的职工相互之间比较了解,配合得也比较默契,这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是有利的。而如果职工流动过于频繁,职工队伍中新人缺乏团队配合,企业劳动生产率也会下降。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日本及欧美大的企业一般都不愿意辞退职工。除了在经济严重衰退从而使企业不得不减产、裁员的情况下,大公司一般都希望有一个稳定的职工队伍。然而,在激烈的企业竞争面前,每个企业都求贤若渴,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对人才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挖人”、“跳槽”等现象就变得屡见不鲜。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想办法稳住自己的职工队伍,增强企业凝聚力。由于雇主与职工签订终生就业合同一般是不合法的,所以企业要想留住人才,最佳的办法是基于自愿的原则采取经济手段。

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发现,用建立企业年金的方式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为职工的企业年金账户缴费实际上仍出自职工的工资。对职工来说,企业年金等于一笔延迟的工资支付,职工用较低的工资换取了一种未来退休后取得养老金的权利。职工要想退休后取得领取企业年金的权利,就必须在举办该企业年金的企业工作一定的时期,如果一个职工很早地离开了这个企业,那么该人企业年金账户中由企业缴纳的那一部分就会被剥夺,或者大打折扣。因此,职工为了能在退休后得到全额的企业年金收入,必须在这个企业工作一段时间。这样,企业年金实际上就成了一种隐蔽的“契约性合同”,它要求职工长期地为一家企业工作,否则就不可能得到全额的企业年金。当然,这种“契约性合同”也要求雇主除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否则不能取消其举办的企业年金计划。“契约性合同”的观点表明,企业年金计划不仅可以将职工的收入从工作期转到退休期,而且还具有抑制职工“跳槽”的经济功能。另外,各国课征的个人所得税一般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员工在工作期间一般收入较高,这样他们就可能适用较高的边际税率,其税收负担就会加重。而如果企业举办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和职工缴纳的一部分缴费不纳税。当职工退休后领取企业年金时,尽管这笔企业年金也要申报纳税,但由于退休后收入大幅度下降,企业年金收入所使用的边际税率也会下降。

(二)建立企业年金,增强企业凝聚力

建立企业年金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原因在于,它能进一步实现职工参与企业效益分配和管理,从而将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企业年金的分配方案可以是多样的、有差别的;与效率工资制度结合使用,是企业鼓励竞争、奖励忠诚和贡献的手段。企业年金的建立不仅要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劳动

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并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的年金待遇。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为企业人力资本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企业年金制度根据企业经营理念和自身实力的不同实行个性化的设计,将企业利益同职工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职工实际利益和预期利益相统一,已成为企业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吸引和挽留高素质人才的有效的激励机制,既可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又可以增强职工归属感、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虽然建立企业年金在开始阶段有可能增加雇佣成本,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由于提供企业年金可以树立企业具有竞争力的形象,从而使企业能够吸引优秀雇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通常雇员获得企业年金权益有合格期的限制(尤其是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也包括一些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因此建立企业年金会使雇员的跳槽频率相对降低:根据某些协议,对于中途离开者,雇主有可能在个人账户转移种不完全支付雇主缴费部分(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后者指在该雇员退休后支付其待遇,而这期间不予指数化(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从而减少雇主遭受的经济损失。

(三)企业年金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外资和外企的大量进入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许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也将“走出去”,中国企业将面对的是更加残酷的国际化竞争和来自国际规则、国际惯例等更苛刻的“游戏规则”的严峻挑战,而企业年金这样一种国际通行制度的建立,无疑将有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标准接轨,从而提高它们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把员工人利益和对企业的贡献及经济效益紧密联系起来以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显得更为必要与迫切。我国企业改革发展要在遵照自身发展规律、量力而行的同时,大量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包括企业年金制度的成功经验,发挥这一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及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二、改善职工退休生活

在我国,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由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闲置的资本金,用于支付职工老年退休后的生活费用。企业年金对确保老年经济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国外企业年金养老金替代率分析

研究养老金替代率,就可估算养老保险需求。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养老金收入占退休前收入的百分比。一般定义为个人进入退休期所领取的养老金与进入退休期上一年度工资的比率或是进入退休期社会平均养老金与进入退休期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比率。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个人福利损失程度或者表示个人受保障程度的指标。养老金替代率越高,个人福利损失越少。受保障程度也越高。在市场经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高低不一,但一般不会太高。美国大概为40%左右,德国大概为60%左右,欧美发达国家的养老金收入主要依靠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保险。

表1.1.4 部分国家第二支柱养老金占平均养老保障收入的比例

资料来源:Sarash Brooks and Estelle Jamw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ension Reform”,World Bank Research Conference,September,1999.1: 14-15.

在我国,基本养老金对工资的替代率因职工退休前工资水平、缴费工资基数的高低而有较大的差距,但就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高的。

(二)建立企业年金,提高职工退休收入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统计,1999年、2000年和2001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494元、544元、540元,分别占当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71%、69.6%、59.7%。不过这些只是名义替代率,即仅按职工得到的工资来衡量,我国职工的实际情况是除了工资收入外,还有工资性补贴、岗位津贴、加班费、月度奖金、年终奖金等其他隐性收入,而且这些收入与工资收入相差无几甚至超出,从我国劳动报酬收入仅占GDP的12.5%,远远低于其他国家50%的水平可以看出,隐性收入所占职工实际收入的大部分2。所以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那么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将远远低于60%的水平。

2005年公告全国企业职工退休工资平均每人每月705元。

由于职工退休后,基本养老保险金比在职时的工资收入明显减少,因此,如果职工想保持退休之前的生活水平仅仅依靠基本养老保险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

对于那些经济效益好、职工平均工资大大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企业来说,由于基本养老保险是采用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的,与高收入人群的实际收入差距大,造成退休前收入越高的人群,退休后其实际替代率越低,如果不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则会造成退休职工收入的大幅降低。为了使职工退休后收入水平不至于降低太多,市场经济国家在对由企业自发建立的企业退休福利计划进行完善的基础上,通过国家立法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建立企业年金的目的是为了让退休人员生活过得更好。

三、应对老龄化危机

(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加快之势(表1.1.5):

表1.1.5 我国人口年龄构成

注:老龄人抚养比=(65岁以上人数/15-64岁人数)×100%

资料来源:转引自郑京平.《“银色浪潮”对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冲击及对策》.《统计研究》,2002年第1期。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96%,达到7%的老龄社会标准。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我国人口平均增速为1.07%,低于世界的1.3%的平均水平;但老龄人口年均增长3.4%,为世界之最。据预测,2010年前的十年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老年人口比重年均增长0.1个百分点。2011年到2040年是老龄化的高速期,老年人口比重年均增长0.4个百分点。2060年后渐趋稳定。由于过去中国人口过快增长和先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致使中国出现老年化危机已不可避免。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通常是社会经济变化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一个结果。同时,由于中国政府推行了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中国的人口转变也受到政策因素的显著影响。中国人口转变的这种特殊过程,表现为中国人口转变完成的时间很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很快。即在较短的时间内,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由相对年轻型转变为相对老龄化。

根据预测(表1.1.6),2005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7.53%,老年人口总数将会突破一亿大关;2020年左右,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年龄中位数将超过36岁;2040年,中国将步入严重老龄化时期,平均每5个人中就会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

表1.1.6中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及抚养系数变动趋势

年份

总人口(万

人)劳动年龄人

口15-59岁

(万人)

劳动年龄人

口比重(%)

老年人口(65

岁及以上)比

例(%)

年龄中位数

(岁)

2005133 40188 49366.347.5332.35

2010138 61991 76466.208.0634.06

2015143 78193 32164.919.2435.14

2020148 25594 62363.8211.3336.31

2030154 45090 79058.7815.1939.39

2040157 15089 31656.8419.8841.03

2050156 93386 45955.0920.3441.37

2060154 73184 74854.7721.5241.89

2070153 48583 70554.5422.1542.26

2080151 78581 77653.8822.6842.44

2090150 55180 67153.5823.4842.93

2100149 49779 29753.0423.8943.18

资料来源:张二力、郭震威等.《中国中长期人口发展趋势预测》,载于《全国和分地区人口预测》,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年。

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中国老龄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老年人口的规模如此巨大,养老负担十分沉重,与中国的经济基础不相适应。1991-2000年的10年间,老龄人口的比重年均增长0.139个百分点,而前26年(1965-1990)年均才增加0.077个百分点,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员与退休人员之比,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0:1上升到本世纪初的3:13,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从20世纪50年代50岁左右上升到2000年的男性70岁左右,女性75岁;而退休年龄仍延续上世纪50年代偏低的规定,退休年龄和人口寿命形成较大反差,进一步加大了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

(二)基本养老保险的困境

中国的养老保险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为了缓解企业间畸轻畸重的养老保险负担,一些地市县开始试行社会统筹,主要是将以前的企业养老保险转变为社会统筹方式的养老保险。1991年由国务院3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认这项改革,此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现收现付”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随着中国其他经济改革的深入,原有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于是1995年3月由国务院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定将个人账户制度引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进行改革。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实现由“现收现付”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向“部分积累”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过渡。其具体办法是:(1)“老人”老办法,即决定实施前已经退休的“老人”仍按以前的规定执行,其待遇水平保持不变;(2)“中人”过渡办法,即新制度实施时尚未退休,但已经工作了相当年份的职工,这部分人除了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之外,还有一部分过渡性养老金(对“中人”在过去现收现付制度下无个人账户工作年限的补偿金);(3)“新人”新办法,即新制度实施后参加工作的人,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组成。个人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存储额一次支付给本人。

不过,决定实施前已经退休的“老人”,由于他们以往没有任何积累,因此需要筹集足够支付其全部退休养老金的经费;还未退休但在旧体制下工作过的“中人”则需要对其在改革前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进行补偿,两者相加所形成的历史欠账数以万亿计(国务院体改办2000年测算的结果为67145亿元4)。由于这部分历史欠账并没有指明通过何种渠道筹集,当社会统筹缴费不足以支付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时,个人账户的不完全积累金成了弥补“缺口”的主要资金来源。个人账户的不完全积累金被无偿地透支,这样导致的惟一结果是个人账户的实际积累额为零,个人账户成为“空账”,仅仅是作为一个养老金计发的办法,更不用说获得投资收益了。巨额的历史债务也直接导致养老金的缺口越来越大,据统计,1998年开始全国养老保险基金首次出现赤字,缺口为53亿元;1999年缺口扩大到150亿元,2000年缺口达到300亿元,2003年中央财政补助达到470多亿元5。

(三)建立企业年金应对老龄化危机

4资料来源:何平.《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报告》.《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3期。

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能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起到延深和完善作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然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较低,且一般采用的是“现收现付”体系,对于应付老龄化等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等状况具有制度上的先天缺陷。即当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缴费人员变化不大,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支付危机。而企业年金作为一种与职业挂钩的退休保障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参加人在退休后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且企业年金主要采用完全的基金运作模式,是一种个人收入的纵向调节机制,即人们在工作阶段将雇主缴费和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存放在企业年金账户里,通过相关机构投资运营获得收益,当他们退休时再把钱从账户中取出。在投资工具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最大幅度地调动社会资本,并实现资本配置的最优化。

目前,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剧增,也由于清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划分的客观要求,以前那种“统账结合,混账管理,空账运行”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已经很难再运行下去。我国已经加入WTO,养老保险制度方面也面临着要与国际接轨。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以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和考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亟需我们发展企业年金计划。

四、应对家庭人口结构变化

(一)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人口结构的影响

人口转变过程是指从生育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的状况,转变到两者都很低的状况的过程,通常经历一些共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从而导致低自然增长率;第二个阶段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为特征,导致高自然增长率;第三个阶段的特点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导致低自然增长率。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大大缩短了中国人口转变的进程。

如果按照自然趋势发展的话,中国可能会像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持续处于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即形成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格局。正是由于70年代末开始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的人口转变较快地跳过了这个阶段。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较早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计划生育努力,中国人口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连续数年低于10‰。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2,即更替水平(replacement level)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8左右。

随着中国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的转变,家庭人口结构正悄然地发生变化。

“老有所养”这一命题目前来看,已经越来越不容乐观。“养儿防老”曾经是许多人养老计划的一个备选答案,但这个传统的想法似乎已不太现实了。当前家庭人口结构中新一代青年劳动力的数量减少,一个孩子成年后,需要供养的老人很多,担子很重,项怀诚将其归纳为“4+2+1”模式,即“一个青年人,要养两个中年人(父母)加四个老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

(二)建立企业年金应对家庭人口结构变化

目前,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弱化。大家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社会养老的重要性。

“四二一”式的父辈与子辈倒三角的家庭人口结构,已经挖掉了“养儿防老”的人口基础,同时也挖掉了现收现付、低保障、高覆盖名义账户制的基础。家庭人口结构的转变意味着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员会越来越少,而退休人员却越来越多,这将进一步加剧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

养老金领取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两代人的自立素质,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它必将经历由传统的相互依赖的亲子关系转向双向自立的深刻变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双向依赖的亲情与孝道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多子多孙的人口基础和小农生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独生子女的成长,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越来越失去它原有的基础,并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消极因素。它既不利于独生子女一代人的自立成才,也将使这一代人的父母到老年后精神上陷入想依赖儿女而现实又不可能的痛苦境地。因此,青年建家,中年育小,老年养老的双向自立的新型代际关系对于独生子女和他们的父母都是最积极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益日益被肯定。在当代社会,老年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益早已是许多国家的法律规范并受到相关制度安排的保证。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的物质财富主要是由在职劳动者创造的,但这种财富的产生与积累却离不开上一代人创造和奠定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老年人与年轻人对资源的权益应当是相同的;凭此两点,确保老年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益显属天经地义。另一方面,全世界有170多个国家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并普遍采取企业年金制度,确保养老金能够随着物价变动与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商业性人寿保险恰恰缺乏这种弹性

机制),这种惯例正是让退出劳动岗位的老年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个基本标志。

建立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是分散养老社会风险、控制政府责任的重要条件。尽管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不是近期内可以形成的,但政府采取相应措施来逐步推进其发展却是完全有可能的。为此,国家应当在迅速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条件下,大力发展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制度,包括规定承办者的基本资格条件、明确国家财税可能优惠的额度、规范这一制度的一般运行程序以及风险监管机制等,以便使企业与非企业单位在建立企业年金方案时有章可循。

五、缩小企业职工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收入差别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1997年基本实行统一政策。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待遇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和个人账户累计额的1/120发放,按职工平均工资的40%—60%调整。但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仍按退休时工资的一定比例确定,按职工平均工资的90%调整。行政事业单位同企业的养老保险政策不协调,两个系统职工退休待遇差别日益扩大。有的地方,行政事业单位退休金每人最低1500元以上,国企退休的双职工退休金,两人的全部退休金还没有事业单位的一个退休职工的工资多。同是处级干部,企业职工的退休费在1300元到1400元之间,而公务员的退休费可能要达到4000元。

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公有制成份较大的企业,企业领导人很容易出现“59岁现象”:企业领导人退休前,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大捞一把”。应该说,企业人员退休收入低水平,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对行政事业单位趋之若骛。行政事业单位职业稳定,就业期间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而退休收入水平大大高于企业退休人员收入水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是“理性的”,符合个人效应最大化原则。但是,从整个社会来看,企业是社会财富创造的直接主体。离开了企业集中社会最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基本前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全民福利的最终和普遍提高都无从谈起。

企业职工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收入的过渡悬殊,是国民收入分配当中需要优化协调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企业职工的退休收入水平,提高企业及其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合理提高企业职工退休收入水平,是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设计的初衷。各级政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很早就得到了国务院、劳动保障部的支持。企业年金在2004年成为一个有法可依的补充企业退休职工收入的制度化渠道。2005年12月,国务院颁

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特别提出: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增强企业的人才竞争能力,更好地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和运营。要切实做好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工作,实现规范运作,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2006年初,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企业年金。在国务院、有关中央部委积极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同时,全国各省市也积极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迄今为止,已经有20多个省市出台了企业年金的实施细则,通过各种政策支持手段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发展企业年金,补充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来源,势在必行,也是国家、各级政府积极支持的事业。发展企业年金,是公平分配,缩小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收入差别的合法、有效途经。

6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建立企业年金的意义

建立企业年金的意义 杨长汉1 企业年金之所以能成为社会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在于其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延深和完善作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然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较低,且一般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现收现付”制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当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来自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当这些在职人员退休时,他们的养老金就来自于下一代的养老保险缴费,当出现老龄化等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等状况时,“现收现付”制存在先天的制度缺陷。即当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缴费人数变化不大,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支付危机。而企业年金作为一种与职业挂钩的退休保障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参加人在退休后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且企业年金主要采用完全的基金积累运作模式,是一种个人收入的纵向调节机制,即人们在工作阶段将雇主缴费和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存放在企业年金账户里,通过相关机构投资运营获得收益,当他们退休时再把钱从账户中取出。 1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投资工具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最大幅度地调动社会资本,并实现资本配置的最优化。建立企业年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纵观全球各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大多数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在推行企业年金制度。 在美国,基本养老金相当于退休前平均工资的40%,企业年金养老金约为30%,大约有70%的企业加入了企业年金计划;在德国、企业年金养老金相当于员工工资收入的15%,有1/3的企业参加了企业年金;在日本,有60%民营企业实行了企业年金制度。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人们老年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而对那些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经济效益较为突出、民主管理基础较佳的企业来说、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基金、对吸引并保有优秀人才、强化本企业人力资源优势、确保本企业健康高效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 (一)企业年金是一种隐蔽的“契约性合同”

企业年金办法第

企业年金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 第36号 《企业年金办法》已经2016年12月2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114次部务会审议通过,财政部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 财政部部长肖捷 2017年12月18日 企业年金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推动企业年金发展,更好地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国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建立企业年金,应当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为每个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建立个人账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资运营。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并入企业年金基金。 第四条企业年金有关税收和财务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企业和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应当确定企业年金受托人,由企业代表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受托管理合同。受托人可以是符合国家规定的法人受托机构,也可以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的企业年金理事会。 第二章企业年金方案的订立、变更和终止 第六条企业和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应当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企业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 第七条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应当与职工一方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并制定企业年金方案。企业年金方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第八条企业年金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参加人员; (二)资金筹集与分配的比例和办法; (三)账户管理; (四)权益归属; (五)基金管理; (六)待遇计发和支付方式; (七)方案的变更和终止; (八)组织管理和监督方式; (九)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企业年金方案适用于企业试用期满的职工。 第九条企业应当将企业年金方案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中央所属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跨省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报送其总部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省内跨地区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报送其总部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第十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企业年金方案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企业年金方案即行生效。

某企业年金方案

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年金方案 企业首席代表职工首席代表签章:签章: 日期:日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和提高我公司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建立国家倡导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建立人才长效机制,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企业年金方案。 第二条建立企业年金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和《集体合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第三条企业年金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情况建立的,旨在为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本方案将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一)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通过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提高职工养老待遇,减少职工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的利益,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职工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充分体现效率与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确定缴费水平;结合公司人力资源发展策略,保证资金分配的合理和公平。

(三)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商企业年金方案内容,并形成相关的书面记录。 (四)高度安全和适度收益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以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五)适时调整的原则。根据国家企业年金政策调整和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以及公司自身的发展,适时调整本企业年金方案。 第二章计划参加人 第四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公司职工可以加入本方案: (一)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义务; (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 (三)试用期满且成功转正。 (四)经本公司和本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同意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职工加入计划的程序 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核职工参加本计划的资格,对于符合条件的职工自动加入企业年金计划,经本公司年金管理委员会签章确认后交由本计划的受托人办理相应的加入手续。不加入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需向本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委

企业年金实施细则

一航局三公司企业年金实施细则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养老保险体系和长效人才激励机制,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交一航局有限公司企业年金实施办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中的企业年金,指企业在依法参加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经济承受能力自愿建立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企业员工福利制度的组成部分。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民主协商和自愿的原则:根据经济效益情况决定是否建立企业年金,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或代表组长联席会议集体协商通过后实施;员工可自愿选择参加。 (二)保障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的原则:本办法充分考虑企业员工未来基本生活保障,同时根据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人力资源配置及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和薪酬分配制度。 (三)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员工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大小来分配企业缴费的资金,考虑员工的职级(职称、技能等级)、特殊贡献和工作年限等因素,适当向关键岗位和优

秀人才倾斜,保证资金分配的公平性。 (四)高度安全和适度收益的原则:由中交股份选择具备资格的专业管理机构运作,确立规范的合同关系,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五)适时调整的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实施办法。 第二章试行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条件 第四条公司实行企业年金制度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备相应的经济能力 企业盈利并完成一航局有限公司下达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时,可以试行企业年金制度。 当企业在上年度出现亏损或停业等情况,暂时无法履行缴费义务时可以暂停缴费,待经济状态好转并开始盈利后,恢复缴费义务。 (二)具备较强的人工成本承受能力 企业不得因试行企业年金制度而造成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三)基本养老规范、民主制度健全 企业应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试行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方案应按规定民主程序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代表组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

建立企业年金的目的为了保障和提高本企业职工退休后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建立企业年金的目的:为了保障和提高本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调动本企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建立人才长效机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条建立企业年金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国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和《集体合同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建立企业年金应当遵循的原则: 1、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旨在提高本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减少职工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的利益,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2、充分体现效率与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确定缴费水平;结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策略,保证资金分配的合理和公平; 3、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通过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商企业年金方案内容,并形成相关的书面记录; 4、高度安全、适度收益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企业年金管

理机构,根据本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应的投资产品,以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5、适时调整的原则:根据国家企业年金政策调整和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适时调整本企业年金方案。 第二章企业年金方案参加职工 第四条现企业职工总数为:5274 人,符合以下参加条件的人数为:5274 人; 第五条参加本方案的条件: 与本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 第六条参加职工的权利: 1、有权选择参加或不参加企业年金计划(不含奖励计划); 2、有权了解企业为其供款的额度和规定; 3、有权向企业和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查询、抄录或者复制其个人账户信息; 4、在符合相关法规的条件下,有权申请领取、转移和处分其个人账户上的供款; 5、由于企业或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违反因违背管理职责、处理管理业务不当致使参加职工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受到损失的,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赔偿;

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及其投资管理策略

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及其投资管理策略国泰基金治理有限公司李春平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措施,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借鉴国际体会,建立起一个由“国家差不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商业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共同构成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确实是企业年金打算,是由企事业单位为职员提供的福利保证打算。到今年年初,我国建立年金的企业有近1.6 万家,参加的职工约为500 万人,积存基金近200 亿元(约合20.5 亿美金),要紧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储蓄。在美国被称为401K 打算的企业年金,已吸引了30 万家企业、四千余万名企业职员的参与,目前资产总额高达 1.7 万亿美元,有一半投资于各类共同基金,占共同基金总资产的11%。 我国在企业年金层面上已连续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统一规范为“企业年金” ,规定企业年金实行“个人帐户” 治理、享受税收优待等等,它在专门多方面都与美国401 (k)的运作机制 存在相似之处。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进展以及有关法律、税收政策的出台,企业年金必定会进入高速成长的时期,研究报告显示,以后3 年我国企业年金市场每年将增加1000 亿元,到2010 年,企业年金的市场规模将达1 万亿元。毫无疑咨询,为保证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所采取的投资治理策略,将成为核心咨询题。 对国内的基金治理公司来讲,国内企业年金市场积存的资金存量,将成为基金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未雨绸缪,深入研究和借鉴国外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抓紧研究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治理策略,为以后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作出基金治理公司应有的奉献,是我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一、国外及我国香港地区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在国外,“企业年金”称为雇主发起养老打算( Employer-sponsored p ension plan),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它要紧采纳个人帐户方式治理,国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待、实行市场化运营。对雇主而言,作为对职员的一项福利措施,可增加企业薪酬方案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在规定限额内还可享受延迟纳税待遇。对企业职员而言,帐户在规定限额内可

企业年金管理规定

编号:CA/A06-CX-017-2003 批准:竺延风企业年金管理规定 2003年 6 月 1 日发布 2003年 6 月 1 日实施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布

前言 本程序依据集团公司《管理手册》编制,是集团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之一。 本程序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程序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 本程序主要起草人:娄崇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统一参加长春市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和补充养老保险金的职能部、专业厂、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及其个人。新员工录用当年不实行。 2术语定义 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自主建立的一项企业退休金制度,是企业员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形式。实行企业年金制度是集团公司为稳定人才、吸引人才、鼓励其长期为集团公司服务的长期激励计划之一。 3职责 3.1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是企业年金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年度企业年金方案、资金征缴、支付投保年金和日常管理工作等。 3.2集团公司法律事务室对企业年金保险合同的合法性负责,维护集团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 4工作内容和要求: 4.1企业资金来源 4.1.1按工资总额4%提取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 4.2资金的管理运营 4.2.1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对承保企业年金的商业保险公司实行资格审查,采取公开招标或议标的形式,确定承办企业年金运营的商业保险公司。 4.2.2企业年金由承保的商业保险公司采用个人帐户方式进行管理,费

用由企业和个人(自愿)共同承担。 4.2.3集团公司视商业保险公司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情况选择承保企业年金的商业保险公司。 4.3投保方式 集团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度方案中,选择“趸缴趸领”或“期缴趸领”的投保方式。集团公司决定何时投保、何时中止投保。 4.4保险模式 保险模式实行缴费确定制,实际可获年金水平取决于个人帐户中的资金积累额。 4.5企业年金:由基本年金和奖励年金两部分组成。 4.5.1基本年金 4.5.1.1员工的基本年金由“企业出资”和“个人出资”两部分组成。 4.5.1.2“企业出资”部分的记帐基数:以员工本人上年工资总额作为记帐基数。 4.5.1.3“企业出资”部分的记帐比例:按年龄分段确定记帐比例。根据企业效益情况及支付能力,集团公司对个人记帐比例将进行适当调整。 年龄计算公式:年龄=投保年-出生年+1 4.5.1.4个人出资 个人缴纳年金随企业同时进行,统一缴纳,享受企业出资部分的统一政策。 4.5.2奖励年金:按基本年金记帐比例分配后的余额作为总经理奖励年

企业年金缴费计划及流程三篇

企业年金缴费计划及流程三篇 篇一:企业年金缴费和归属计划 随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企业年金计划在企业和广大雇员中的普及,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企业年金在吸引和保留人才方面的作用。设计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及其归属计划,是一个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在企业年金计划中落实的重要工具之一。那么,企业年级缴费及其归属计划如何设计,才能充分发挥这一工具的作用,又如何评估这一工具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在企业年金计划缴费设计的时候系统考虑并注意其中的方法。 确定合理目标 将员工根据不同层级加以细分,我们可以在市场中找参照,根据企业的定位和战略目标,确定企业年金计划在人力资源方面希望实现的目标。例如,有的企业薪酬现状普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中高级雇员距离市场平均水平的差距虽然较普通员工小,但是这部分人在行业的竞争中对薪酬的敏感度却是最高的。 通过设定企业年金计划目标曲线,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距离市场水平有所缩小,稳定这一人群;二是向专业性较强、管理要求高、人才竞争激烈的人群倾斜,通过企业年金使其整体薪酬高于市场水平。不同层级员工缴费并不是同比例的,这在缴费资源来源有限的普遍情况下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如何在确保普惠的前提下,将资金用在对企业长远发展最有利的人力投入方面,是每个决策者都关注的重要问题。 归属年限如何设计

企业年金缴费如同薪酬设计一样,在具体过程中有很多方法,一般来说,统一比例法、差异比例法、贡献系数法、替代率导向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综合,经常被用来设计企业年金缴费。但无论何种方法,我们都需要关注缴费公式设计导致的最终结果和目标之间的比较,最常用的工具就是大量样本基础上的薪酬曲线比较。 在这一过程中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是: (1)有没有违背企业年金制度要求的;普惠原则?直观上这可以通过曲线的凹度来判断。 (2)目标群体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激励?对于企业希望留住的人群,千万不要担心缴费数字太大,如果这部分缴费真的能让员工当作养老金领取,它给企业带来的绩效将远远高于这些缴费数字。 (3)财务是否会有太大压力?总体来说,企业年金的缴费总额会受到财务预算、税收成本、企业长远经营预期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这是缴费设计的“成本曲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层级划分的细致程度主要根据缴费设计的层级分类和目标而定;而年限的设定则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在“平均供职年限”这一指标的目标和行业实际情况而定,虽然目前在法规方面对于归属年限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是过高的年限设定无论从人性化管理或者企业人才适当流动的角度来讲都是不合适的。解决老员工保障问题 对于大多数发展多年的企业来说,临近退休人员的保障问题是企业年金计划过程中最刺手的问题之一。一次性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不现实,原因在于:一是很难准确锁定这一部分的负债;二是财务安排的压力较大;其三是容易引起年轻员工的不理解。

关于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几点认识

关于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几点认识 李峰松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常状况,为本企业员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养老保险形式的制度。企业年金作为企业对职工的一项福利保障,补充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不足,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对稳定企业人才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具有重要作用。2004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0号令)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动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第23号令),是国家有关企业年金的基本政策,文件规定了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12。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6。同时对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条件、建立企业年金必须通过集体协商确定、企业年金方案内容、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缴纳、采用个人账户管理方式、个人账户资金支付领取以及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投资管理等作出了规定。这是中国企业年金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将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一、建立企业年金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养老金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保持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建立企业年金的重要意义,有以下三点: (一)企业年金将成为保障退休员工生活的重要保证。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养老金的总体替代率,促进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有效补充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缩小员工在职与退休后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二)建立企业年金是提高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趋于激烈。大中型企业为了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补充,提高人才的预期待遇,增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奉献聪明才智的积极性。 (三)促进和谐企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来,国家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连年调整了基本养老金。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相比,仍然存在着待遇偏低的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以体现对退休员工的关怀,缩小与其他人员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促进和谐稳定。 二、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尽完善。因此,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规范操作的原则。企业应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

公司企业年金方案实施细则

XX公司企业年金方案实施细则 (本细则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 目录 释义 (1)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参加人员 (3) 第三章资金筹集与分配 (5) 第四章账户管理 (8) 第五章权益归属 (10) 第六章基金管理 (11) 第七章待遇计发和支付方式 (12) 第八章细则的调整和终止 (12) 第九章组织管理和监督 (14) 第十章附则 (15) 附件①:职工参加企业年金申请表 (16) 附件②:职工暂停(恢复)企业年金缴费申请表 (17) 释义 企业年金:指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及其职工,为更好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而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委托人:指建立企业年金的单位及其职工。 受益人: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及其他享有企业年金计划受益权的自然人。 受托人:指受托管理本单位企业年金基金的符合国家规定的法人受托机构或企业年金理事会。 账户管理人:指接受受托人委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的专业机构。

托管人:指接受受托人委托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商业银行。 投资管理人:指接受受托人委托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专业机构。 个人账户:指以职工个人名义开立的账户,用于记录分配给职工个人的单位缴费、职工个人缴费及其投资收益。 企业账户:指以单位名义开立的账户,用于记录暂时未分配至职工个人账户的单位缴费及其投资收益。 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和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待遇水平,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建立人才长效激励机制,增强单位的凝聚力,促进单位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集体合同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0号)、《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1号)等法律、法规及政策,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单位)决定参加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年金计划(以下简称本计划),在《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年金方案》框架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企业年金方案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本细则)。 第二条建立企业年金遵循的原则: (一)有利于单位发展。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激励职工长期稳定地工作,促进单位与职工共同发展; (二)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企业年金应覆盖大多数职工,对不同类别的职工可以在单位缴费分配上区别对待,但差距不宜过大,在体现公平、普惠的同时兼顾效率; (三)自愿平等协商。单位及其职工通过集体协商确定 2 建立企业年金并制定企业年金方案,职工自愿选择是否参加; (四)保障安全、适度收益。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按照规定的投资范围进行投资运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获取适度收益; (五)适时调整原则。企业年金发展水平应与单位的经营状况相适应,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根据单位经营状况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年金方案。 第三条单位建立企业年金的基本条件 (一)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 (二)单位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建立企业年金;

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模式选择分析(一)

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模式选择分析(一) 摘要:我们要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支柱。要逐步降低法定基本养老保险项目的替代率,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和员工自我储蓄保障,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是三大支柱中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企业年金;计划模式;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在现实执行中存在不少的问题:缴费率偏高,拖欠和拒缴现象仍较严重;个人账户“空账”现象;过渡成本筹资不明确;资金运行仍是现收现付制;由于“统账”结合模式中的部分积累制未能实现,使社会对已退休者和在职员工的隐性债务显性化,增加了社会保障风险。我们要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支柱。要逐步降低法定基本养老保险项目的替代率,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和员工自我储蓄保障,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是三大支柱中的关键一环。 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一般有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DB计划)和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DC计划)两种参加模式可供选择:待遇确定型(DefinedBenefitPlan,DB计划)是指企业根据员工的工资水平、工龄、贡献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其退休后养老金支付额,再通过精算方法计算出各年缴费。而投资风险、死亡率风险、薪金增长风险等全由企业承担。缴费确定型计划(DefinedContributionPlan,DC计划)是指由雇主和员工定期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至员工个人账户,员工的退休金水平取决于资金积累规模及其投资收益情况,退休金可以由员工一次性支取,也可

以分期支取;而投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则由员工自己承担。无论是DB计划还DC计划都各有其适应的范围和特点。 DB计划最大的优点是对于员工其退休收入保障稳定可靠,退休金事先明确规定;DB计划考虑了员工的工资水平、工龄等因素,可为那些工作时间较长、工资水平较高的员工提供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所以对于年龄较大、风险承受力低、流动性小的员工来说是更为理想的选择。DB计划也有不足之处:为了保证待遇确定型养老金支付方式运行下去,很多国家的企业一般采取现收现付的办法筹集资金。然而现收现付式基本上不符合企业年金完全积累和投资运营的属性,同时会加剧在岗员工和退休员工的代际矛盾,特别是在老龄化日益加重的情况下,现收现付筹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企业还需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一是在年金投资收益较低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退休金待遇水平不变,必须追加向DB计划供款;二是退休员工寿命延长,企业必须追加因长寿带来的供款额。同时,DB计划计划的给付与员工退休前的缴费具有较弱的关联性,员工有少缴费、不缴费或“搭便车”的动机,缴费的激励作用较弱。最后,精算管理复杂、费用高。DB计划在确定了养老金待遇后,缴费率是要通过定期的精算确定的,随着基金收益率、物价等经济指数的变化,为保证养老金待遇,相应的缴费率就需要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各国法律对于DB计划相关规定较DC计划更加严格,DB计划就要在这方面的管理上投入额外的财力物力人力。 DC计划的优势是:第一,DC计划为员工建立个人账户,员工可以随时了解

企业年金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企业年金制度 篇一:企业年金管理制度 企业年金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年金,是指公司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2.适用范围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在本公司工作3年以上并履行劳动合同及劳动合同续订书中规定的全部义务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财务人员。 3.申请企业年金的程序 (1)员工本人自愿提出申请并填写《职工参加企业年金申请协议》,经公司签章确认;

(2)员工在公司启动企业年金时未填写协议的,视为不愿参加企业年金; (3)每年12月份,员工就下一年度是否参加企业年金提出申请。 4.资金筹集方式和缴费办法 4.1企业年金由公司企业年金和个人企业年金组成。公司企业年金由公司为员工缴纳;个人企业年金由员工个人缴纳。 4.2员工个人每年1月份缴纳上一年度年收入总额(上一年度月基本工资×12+年底奖金)的固定比例,公司缴纳同样的额度共同存入指定账户,员工可按规定提取使用。 4.3企业年金按照以下方式分配给个人 (1)职工个人存入上一年度收入总额(暂定为月工资的20倍)的5%,满3年后可提取; (2)满3年后不提取,职工个人存入上一年度收入总额的8%,累积满5年后可提取; (3)满5年后不提取,职工个人存入上一年度收入总额的10%,累积满10年后可提取; (4)满10年后不提取,职工个人存入上一年度收入总额的5%,以5年为一个阶段,可一直保持到离职或退休,最长为20年。 (5)一旦提取,原协议终止,累计缴纳年限清零;

企业年金工作流程2016.6.15

中国集团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工作流程 (2016版) 为规范企业年金管理,确保账户、基金的数据安全、准确和有序操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集团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建立和修订企业年金制度 二级企业申请建立或修订企业年金制度,应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审批;三级及以下企业,应由所属二级企业审批,二级企业批复文件应抄送集团公司社保中心(以下简称“社保中心”)备案。 (一)新成立企业 应报送《申请建立企业年金的请示》公文,含以下附件: 1.本单位企业年金实施细则; 2.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决议。 (二)新收购企业 应报送《申请建立企业年金的请示》公文,含以下附件: 1.本单位企业年金实施细则; 2.企业盈利及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说明; 3.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费的证明; 4.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决议。

(三)申请修订 应报送《申请修订企业年金实施细则的请示》公文,含以下附件: 1.本单位企业年金实施细则; 2.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决议。 二、开立企业年金账户 单位在集团公司企业年金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中开立企业年金账户,应由二级企业统一与社保中心沟通。相关工作人员应参加并通过业务培训。 (一)社保中心根据申请单位的备案材料为其开立单位账户。 (二)申请单位在管理系统中录入本单位有关基本信息;将本单位企业年金实施细则、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决议存入管理系统“结算政策”模块,新收购企业同时存入企业盈利及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说明和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费的证明。 (三)除正常业务操作外,可在管理系统中补缴当年以前月份的缴费。如补缴以前年度的企业年金(企业财务应在拟补缴年度已提取了企业年金),经社保中心组织审核后,赋予该企业补缴以前年度的操作业务权限。 由于特殊原因未及时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单位,经二级企业申请、社保中心同意可先办理管理系统开户事宜。

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研究报告

XX集团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研究报告 国有大型企业从事着国家重点产业的生产和经营,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能否帮助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困境,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凝聚力,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及国家经济改革的成败。企业年金制度正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即,国家推出的一项福利保障政策。企业年金的建立在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的分配补偿机制,增强企业凝聚力,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XX运输集团(简称“XX集团”)是以XX运输为主业的国家级大型跨国集团,该集团非常重视企业年金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根据国家补充养老保险政策开始研究补充养老保险,并指导部分直属单位进行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试点。为配合本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课题的研究,专门成立了以集团领导为组长的企业年金课题组,对本集团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表明了XX集团对国家出台企业年金政策的拥护和支持。 本报告以XX集团为例,从介绍集团的整体情况入手,分析建立企业年金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方案设计等,力争通过对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研究和分析,为国家推行以大型企业集团为单位经办企业年金提供一种制度模式。 一、XX集团整体情况及养老保险的开展情况 (一)XX集团简介 XX集团是以国际航运为主业,集船舶货运代理、海上燃料供应、公路货运、航空货运、码头、仓储、金融、房地产、旅游、贸易、劳务输出、修造船工业等为一体的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数百家国内外企业形成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以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国、欧洲、澳洲、非洲、韩国和西亚等9个区域公司为辐射点的全球航运业务网络,航线遍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个港口。XX集团拥有和经营着500艘现代化商船,包括集装箱船、干散货船、杂货船、客货船、特种船和油船等,共计2100万载重吨,运力规模居世界前列。作为XX运输企业,XX的生产经营具有以下特点:管理高度集中;工作环境特殊,生产方式独特;跨国经营,点多线长;职工分布于全国及世界各地,高度分散,调动频繁。由于XX船员工作环境特殊,在各行业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特殊性,部分国家将船员作为特殊群体管理,建立独特的社会保障制度。 XX集团作为国家的主力船队,在国际贸易、促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列为国家44家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同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在历次国外政治冲突及战争中,XX多次承担起接送华人华侨的重任,圆满完成党和祖国交给的任务。 (二)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994年1月1日,XX集团开始参加交通部组织的交通行业养老保险统筹,在全系统建立了基

经典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公司年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健全长效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企业年金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集体合同规定》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和年金参加职工按国家政策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自主建立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分子公司。 第四条本办法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障性和激励性相结合; (二)兼顾出资人、企业和职工三方利益; (三)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四)高度安全与适度收益相结合。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公司成立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成员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第六条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一)组织研究、审定、报批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二)协调、决定企业年金重大事项; (三)监督、检查企业年金政策的执行情况。 第七条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公司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财务中心、战略中心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一)起草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规定; (二)负责公司企业年金的组织实施和资金收集; (三)定期向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报告企业年金工作; (四)负责指导公司所属各部门企业年金实施和管理工作; (五)负责企业年金事务的日常管理。 第八条企业年金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一)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起草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规定;组织协调企业年金的实施;企业年金缴费基数的确定;账户管理系统所需信息的采集、数据传输、运行维护;企业年金相关政策咨询及业务协调等; (二)财务中心主要负责企业年金资金的筹集与缴纳;企业年金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工作等; (三)战略中心负责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计划的审核及投资建议等,负责企业年金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实施范围和权利义务

企业年金政策解答

企业年金政策解答 抚顺石化公司人事处 二oo八年九月 一、什么叫企业年金?

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二、什么叫过渡性企业年金? 目前通过中意人寿保险公司发放的生活补贴和企业统筹外养老金项目统称做过渡性企业年金。 三、集团公司建立企业年金的宗旨是什么? 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职工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职工退休后享受社会化发放的养老金的同时,享受集团公司发放的另一种待遇。企业年金是一个新的制度,也是一个阳光工程,是集团公司党组将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员工的具体体现。 四、补充养老保险是不是就叫企业年金? 通俗的讲,可以这么认为,但二者在基金管理、财产性质等方面有区别。 五、企业年金制度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一)统一制度,统一管理; (二)企业缴费分配体现公平,兼顾效率; (三)规范统筹外养老项目,实现新老制度平稳过渡; (四)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集团(股份)公司整体效益,统一调整企业年金缴费水平; (五)企业年金基金集中规范管理,安全运营,稳健增值。 六、什么样的人可以参加企业年金?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公司所属合同化员工均可参加企业年金: 1、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 2、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且连续工作满一年,并履行劳

动合同中所规定的全部义务。 七、公司是如何管理员工企业年金账户的? 公司成立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研究、审定、报批公司企业年金实施办法;协调、决定公司企业年金工作重大事项;监督、检查公司企业年金政策执行情况。 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人事处,办公室成员由人事、财务、监察、审计和工会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人事处主要负责企业年金日常管理的相关工作。 财务处主要负责筹集企业缴费、个人缴费和账户管理费的资金,并按时足额上缴到集团公司企业年金基金专户。 八、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是如何扣缴的? 企业缴费由公司财务处依据上年度工资总额和缴费比例(4%)按月提取,核定后上缴至集团公司理事会在托管银行开立的集团公司企业年金基金账户。 个人缴费由各二级单位人事部门在每月发放工资前申报增减变化表到公司人事处,人事处审批后与财务核实,然后由公司财务处上缴至集团公司理事会在托管银行开立的企业年金基金专户。 九、企业年金的账户管理费用由谁来承担? 目前企业年金的管理费用由公司来承担。 十、企业年金的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都包括哪些项目? 企业年金账户包括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个人账户用于记录个人缴费额、企业缴费计入额及其对应的投资运营收益;企业账户用于归集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余额、个人账户未归属权益及其对应的投资运营收益。

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

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 提要激励是企业年金的作用之一。本文从企业年金的作用出发,利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国家职能和企业薪酬两个角度对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进行深入剖析,对于全面深入地认识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激励;企业年金;系统分析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大,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技术,更需要稳定的人才队伍。如何稳定自己的人力资源体系,使自己的人才团队发挥优势,更强有力地支持企业竞争与发展,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关注的重点。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员工老年生活保障提到日程上,以此为基础建立企业的福利制度和激励机制,最终达到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利益共享的目的。正是企业和个人的这种需求,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年金与企业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考虑,将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列为员工激励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企业年金的内涵和激励作用 (一)企业年金的内涵。在国际上,企业年金一般被视为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作为员工整体薪酬的组成部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在我国,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和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即企业基于社会责任所提供的“递延工资”,以供员工退休后的生活费用。 (二)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过去,我国的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大,很多企业的养老保险、子女教育等员工福利都完全由企业承担。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的实施,相当部分体现福利的社会职能都要从企业剥离出去,实现社会化运营,这样,企业需要新的激励机制。具有社会养老、促进企业发展的双重功效的企业年金就能较好地实现福利、激励与企业发展的多重结合。由于企业年金是企业和员工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型企业激励机制,它与企业员工的服务时间长短、工作岗位不同、贡献大小有关,对稳定企业的人才队伍、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企业年金制度是着眼长远,它通过养老保险的补充、薪酬的延期支付,在企业和员工间建立长期紧密的联系,不但使员工老有所养,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而且还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竞争、追求效率,形成双向激励,增强企业与员工的联动效应与凝聚力。 二、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

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模式选择分析

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模式选择分析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摘要:我们要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支柱。要逐步降低法定基本养老保险项目的替代率,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和员工自我储蓄保障,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是三大支柱中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企业年金;计划模式;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在现实执行中存在不少的问题:缴费率偏高,拖欠和拒缴现象仍较严重;个人账户“空账”现象;过渡成本筹资不明确;资金运行仍是现收现付制;由于“统账”结合模式中的部分积累制未能实现,使社会对已退休者和在职员工的隐性债务显性化,增加了社会保障风险。我们要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三大支柱。要逐步降低法定基本养老保险项目的替代率,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和员工自我储蓄保障,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是三大支柱中的关键一环。 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一般有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DB计划)和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DC计划)两种参加模式可供选择:待

遇确定型(Defined Benefit Plan,DB 计划)是指企业根据员工的工资 水平、工龄、贡献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其退休后养老金支付额,再通过精算方法计算出各年缴费。而投资风险、死亡率风险、薪金增长风险等全由企业承担。缴费确定型计划(Defi ned Co ntributio n Pla n,DC 计划)是指由雇主和员工定期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至员工个人账户,员工的退休金水平取决于资金积累规模及其投资收益情况,退休金可以由员工一次性支取,也可以分期支取;而投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则由员工自己承担。无论是DB计划还DC计划都各有其适应的范围和特点。 DB计划最大的优点是对于员工其退休收入保障稳定可靠,退休金事先明确规定;DB计划考虑了员工的工资水平、工龄等因素,可 为那些工作时间较长、工资水平较高的员工提供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所以对于年龄较大、风险承受力低、流动性小的员工来说是更为理想的选择。DB计划也有不足之处:为了保证待遇确定型养老金支付方式运行下去,很多国家的企业一般采取现收现付的办法筹集资金。然而现收现付式基本上不符合企业年金完全积累和投资运营的属性 , 同时会加剧在岗员工和退休员工的代际矛盾,特别是在老龄化日益加重的情况下,现收现付筹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企业还需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一是在年金投资收益较低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退休金待遇水平不变,必须追加向DB计划供款;二是退休员工寿命延长企业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