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生活融入课堂

让生活融入课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a6704906.html,

让生活融入课堂

作者:罗丹

来源:《江西教育C》2016年第11期

摘要:针对中学阶段思想品德课出现的一些困境,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际,从三个角度

阐述了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生活化的必要性。强调课堂导入要生活化,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尽量在课堂设置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好理解;并将最新的社会信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让课堂走出教室,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真正实现“生活走进课堂,课堂融入生活”的知行合一。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生活课堂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近年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交流中发现同一个问题,很多孩子上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不高。分析其原因,不单单是思想品德在中考中的分值不重、学生及其父母对这门科目的不重视。笔者想,作为教师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的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不那么具有吸引力呢?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注学生的学习及社会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生活化的课堂更受学生欢迎,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中外教育名家的经验也启示我们: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思想品德课生活化的看法。

一、思想品德课生活化的必要性

1.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久等特点,而教师传统的空洞乏味的说教会让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课都是一些教条、没用的知识,教师只会讲大道理,很难让学生有听课的欲望。生动、形象、具体、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让生活进入课堂。

2.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时代的要求。中考不再采用闭卷考试而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也是为了更好地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分析思考、讨论生活中的案例,交流不同观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3.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内在要求。新课改在教学目标的分类中,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把知识目标放在第一位,而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