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1.1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1.1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1.1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1.1

一、空想社会主义相关内容(教材P2-3)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背景: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的出版为标志,到19世纪中叶欧文时期达到顶峰。进入19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及政治统治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扩展,社会问题大量涌现,社会危机空前加剧,现代产业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也越来越具有阶级独立性,即越来越具有纯粹无产阶级的性质。

2、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

3、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⑴揭露与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罪恶,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中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⑵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许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进步的思想,为科学社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⑴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青睐历史变迁的偶然性,宣传天才论和英雄史观;⑵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⑶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其设想往往带有空想性,充满幼稚的幻想;⑷他们的论述包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往往从道德情感出发,拘泥于理性原则,缺乏科学的理论论证。

5、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

⑴都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罪恶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头到脚都是用鲜血和血泪发展起来的,它是建立在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英国的圈地运动,使英国的资本主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广大的英国人民却被迫失去了土地,成为无产者,他们没有生活来源,被迫进入资本家的工厂做工,成了英国资本发展史上廉价的劳动力,它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却得到了连基本生活都不能维持的工资。他们对拉丁美洲人民的屠杀和剥削使当地土著居民几乎灭绝,他们对拉丁美洲黄金和白银的掠夺,所有的这一切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但是对世界人民来讲却是一场空前的灾难。所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对资本主义这个不合理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强烈的不满。

⑵都对人类未来社会有优秀的构想。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都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不满,希望能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各自提出了一些富于创造性的设想,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相同的。空想社会主义希望能通过和平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入某些方面的尝试建立一种理想的没有剥削也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而科学社会主义则希望通过具体的社会革命,以实际行动,去推翻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⑶在社会历史观上有共同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具体奋斗目标上,都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共同的理想,并为此进行着不断的努力的实践着。在此目标的指导下各自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历史成果,为人类历史的进步都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优秀的文体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世界的发展趋势。

6、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之上的,它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理成分。所以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上的区别。

⑴对待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态度不同。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所以只能在资本主义内部的体系中寻求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不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的否定,更不敢去发动广大的无产阶级去推翻资本主义的暴力统治,还对资本主义抱有一定的细想。而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创立的科学体系,它充分恳定了无产阶级的主力军地位,认为他们是实现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人民群众历史创造作用,是变革社

会的决定力量。

⑵在实现理想社会的历史道路上存在着区别。空想社会主义者比如英国的欧文的建立了所谓的共产主义社区,希望通过某种各平的渐进式的资本主义内部了变革,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到资本主义为了维护自己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利益不是轻易的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打破旧的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才能实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理想,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⑶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同。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但其在历史观上总的来讲就是唯心的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另外在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消极的成分:如保留奴隶与奴隶劳动、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极端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而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有了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教材P78-80)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经济体制实质上也就是斯大林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最基本特征是过度集中和自我封闭。过度集中,是指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企业。国家占有包括土地和资本在内的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控制着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直接管理着从生产、流通到分配的几乎所有的经济环节。自我封闭是指国家的经济生活是非市场化的。在国内方面,企业和企业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都存在着森严的壁垒,相互之间的协调不是靠市场,而是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或行政措施,在国际领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是外在于世界经济的独立系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⑴实行国家统治经济;⑵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⑷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排挤和排斥非公有经济形式的存在;⑸实行极具行政管理色彩的分配制度;⑹经济体制的自我封闭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广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949 年之前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与中华民族生存方式相适应的并历史积累起来的一切文化成果,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哲学、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各种规范制度等。狭义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形态,或说理论形态,或说观念形态的文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纲领中做了全面的论证和阐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

作为一种历史积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潜入中国人的深层心理构成之中,奠定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合理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和发扬,把这些思想精华熔铸成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生,焕发新的光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主流特点是和平与发展,我国处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环境与国内改革开放的国内小环境中,相应地社会主义文化也必须带有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同时反映和体

现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实践特点,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加以创新,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必会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合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全部成果,擅变成更高层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并作了符合中国国情又不失中国文化特色的理论发挥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形态上的差异的。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工业大生产的基础上,是对现代生产关系的理论体现,反映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则滋生在小农经济的土壤上,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属于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所以,理论与文化的统一,应当以批判传统文化为前提,即使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使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其优秀部分应当继续受到珍视、继承和发扬,但它不可能作为文化主体来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这是由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教材P142-157)

1、社会主义国家传统政治体制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与过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2、社会主义国家传统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⑴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党的领导机关决定。⑵过度的中央集权,在这种体制下,在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基础上,党的权力又集中于中央,最后集中于少数或者个别党的领导人,形成从中央到基层的层层个人集权制。⑶干部委任制和职务终身制。⑷权力的自我约束与不定期组织清洗。

3、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⑴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⑵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要求⑶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着深化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建设。

4、十八大报告中相关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27)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提高立法质量,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

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28)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

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中共中央根据年度工作重点提出规划,采取协商会、谈心会、座谈会等进行协商。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级党委和政府、政协制定并组织实施协商年度工作计划,就一些重要决策听取政协意见。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地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成效。在政协健全委员联络机构,完善委员联络制度。

(29)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民主机制建设,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五、课堂上,老师的主要观点

1、斯大林模式、国家发展模式。当国家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时候,容易集权,集中力量搞建设,当国家处于发展的高水平阶段,往往会产生分权制。

2、中国历史从秦始皇郡县制开始成为集权制,之前均为分权制(分封制),汉武帝开始才确立中央集权(儒家思想的统一),儒家思想与中央集权是相符合的,当今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逐渐消亡(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唯经济论)。

3、目前中国行政体制分为五层,与在古代不同,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主要以家族制、自治等进行管理。“财权上移、事权下移”、“控制人事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不同阶级的控制,防止各自追求“晋升”最大化、各自为政的现象。

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官员的不同。

高级领导:稳定的发展,“立德”、“立功”、“立言”

地方官员:追求“晋升”最大化,导致行为方式偏激,触及边界

5、中央集权体制在几千年里成为中国的主流,原因是: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社会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个体实力弱,呼唤强有力的组织保护其利益,分封制→战乱→无法为其提供有力的保障,召开有通过中央集权才能体现钱有力的能力。

当社会发生转型时,大量经济实力强的个体出现,他们要求经济以外的其他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再使用高压集权的统治方式。国家中,人们财富的不断增长,有利于稳定,采用改革而不是革命的方式推进改革。

6、财富扩张的力量和储蓄率成正比

高层收入(消费高,炫耀性消费等)

中层收入(储蓄率高)

低层收入(储蓄率低)

7、中国历史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儒家思想不鼓励创新;无完整的科学试验及理论体系,存在偶然性;科技人员无应有地位、无决策权,科技工作就无政府支持

8、路径依赖。它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道格拉斯·诺斯建立起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主要内容:

第一、制度变迁如同技术演进一样,也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强化。所以,“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弄得不好,它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往往需要借助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才能实现对原有方向的扭转。

第二、制度变迁不同于技术演进的地方在于,它除了受报酬递增机制决定外,还受市场中的交易因素影响。诺斯指出,决定制度变迁的路径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报酬递增,另一种是由显著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如果没有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制度是不重要的。而随着报酬递增和市场不完全性增强,制度变得非常重要,自我强化机制仍起作用,只是某些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设计一项制度需要大量的初始设置成本,而随着这项制度的推进,单位成本和追加成本都会下降。(2)学习效应,适应制度而产生的组织会抓住制度框架提供的获利机会。(3)协调效应,通过适应而产生的组织与其他组织缔约,以及具有互利性的组织的产生与对制度的进一步投资,实现协调效应。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一项正式规则的产生将导致其它正式规则以及一系列非正式规则的产生,以补充这项正式规则。(4)适应性预期,随着以特定制度为基础的契约盛行,将减少这项制度持久下去的不确定性。总之,制度矩阵的相互联系网络会产生大量的递增报酬,而递增的报酬又使特定制度的轨迹保持下去,从而决定经济长期运行的轨迹。

第三、由于制度变迁比技术演进更为复杂,所以行为者的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观抉择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诺斯认为,“在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结果的不完全反馈下,行为者将具有不同的主观主义模型,因而会作出不同的政策选择,因此,制度变迁过程中,边际调整就不会完全趋同。”所以,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行为者的不同的主观抉择,既是各种制度模式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是不良制度或经济贫困国家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体战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内容。 背景:1956年是我国历史发生重要转变的一年。 国际上看,西方国家全面对华封锁遏制的局面有所松动,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初见成效。 在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记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当时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 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由于我们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够,我们未能避免大的曲折。 初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选择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随着苏共二十大对苏联模式弊端的进一步披露,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重要知识点点拨: 毛泽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是在() A.1956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B.195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C.1957年最高国务会议D.1956年中共八大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掌握。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因此,备选项A为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体战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方方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 (3)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的理论 (4)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 (5)兼顾不同利益的理论 (6)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2、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就要建立起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保障的社会体系。从法律、制度、环境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 (1)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2)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3)促进服务均等化 3、如何理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1)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改善民生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民生发展奠定好基础。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的收入。 (3)社会政策要托底.从现有的国力财力出发,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的保障体系 4、如何全面推动社会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维护社会大局,营造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1)改进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造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城乡社会基层社会治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 ,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 发展 )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 间的矛盾),根本任务(就是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 3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 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5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直接动力是(改革) 6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8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的标准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区别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不同)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 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敌人,动力领导阶级性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分的界限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 ( 二) 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 )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三大理论成果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主要有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之间的矛盾) 1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5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有(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 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历史任务有(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 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 设)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有(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8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9革命,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 个方面) 21所谓“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的密切结合。 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 洁、管理民主)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 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 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 , 是人与自 然和谐的社会) 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的两层含义是(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 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认识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认识 信研089班甄诚 s2*******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中国人劳心尽力探索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发达的问题和发展中存在着的各种障碍,一直是60年来探索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建设的道路归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提出这一命题的中共中央的有关论述中寻找答案,其次要从这条道路形成的实践过程寻找答案。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曾下过一个定义。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循着这个定义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就会看到促成这一道路形成的,不仅有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而且有改革开放前的历史。 在新中国迄今为止的60年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刚好大体各占30年。因此,要准确地理解“中国道路”,不仅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而且要从实践上弄清楚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只有正确认识这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深刻理解这条道路。反之,只有正确理解这条道路,才能全面认识这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前30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现实可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的。正是这条道路,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一切的起点并不是1949年前的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而是1949年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并不是旧中国留下的那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而是新中国经过近30年艰苦奋斗而建立起来的宏伟基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新中国的头30年,我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了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统治的根基,确立了以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使中国从此结束了蒙受屈辱、战乱频仍、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如果没有新中国头30年提供的根本政治前提,要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在新中国的头30年,我国通过连续四个半五年计划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布局,并通过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发展化肥、农

专题四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判断题。(共3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16.00分中的1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论十大关系》确定的一个基本方针是:“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a114f。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 正确 获得16.00分中的1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4HKqZ。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

正确 获得17.00分中的17.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邓小平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2Otp2。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单项选择题。(共3题) 题目4 正确 获得17.00分中的17.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哪篇文章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选择一项: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论十大关系》 题目5 正确 获得17.00分中的17.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论十大关系》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第四、第五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前五条实际上讲的是()。kzcf0。 选择一项: A. 外交问题 B. 经济问题 C. 政治问题 D. 文化问题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经济问题 题目6 正确 获得17.00分中的17.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要论述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重要论述摘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要论述 浪费和贪污在性质上虽有若干不同,但浪费的损失大于贪污,其结果又常与侵吞、盗窃和骗取国家财物或收受他人贿赂的行为相接近。故严惩浪费,必须与严惩贪污同时进行。浪费的范围极广,项目极多,又是一个普遍的严重现象,故须着重地进行斗争,并须定出惩治办法。 反贪污斗争和反浪费斗争的开展和深入,必将接触到各方面存在着的各种程度的官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是贪污和浪费现象所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央要求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在此次精兵简政的工作中,在展开全国规模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在进行反对贪污和反对浪费的斗争中,同时展开一个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凡在其所属机关、部队、团体、学校或企业中发生了严重的贪污现象或浪费现象,而事前毫无觉察、事后又不厉行惩治者,称为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这种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虽然没有亲手参加贪污行为或浪费行为,亦应以失职论处,决不宽恕。 毛泽东:《实行增产节约,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1952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209页 我们要防止奢侈、铺张,不然将会脱离人民的爱好。美是要有条件的,人民的生活要一天天提高。如果你不按照这个规律,就要脱离群众。 周恩来:《关于戏曲改革的几个问题》(1952年11月14日),《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为了把国家财政放在稳固的基础上,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克服浪费。……今天的问题复杂得很,仅靠几个章程、几个法令、几个办法办事是不行的,要因地制宜。只有大家管财政,大家热心财政,事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探索“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主要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空背景。其主要的一个观点认为,毛泽东的“中国化”探索,既不是他随心所欲创造的,也不是他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此间的曲折与坎坷、错误与成功,既都有鲜明的毛泽东特色,但也都有客观的时空原因。 一、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坚定地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之中,这是中国“一边倒”政策的具体体现。在60 年代之后,中苏关系由结盟而破裂,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和困难。中国和苏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结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苏联宝贵的支持,同时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使中国取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中国和苏联结盟的分裂,使中国面临两大阵营的国际压力。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既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供了实践经验,也给其造成了极大的时空局限和本体局限。 随着两大阵营冷战的逐步加剧,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干涉别国内政,激起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围绕对斯大林的评价、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引发了争论。随着双方的矛盾不断扩大,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总路线等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中苏大论战。 1、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中苏论战的根本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虽然在苏共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公开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多种错误并推进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变革,但由于其未从根本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它也仅仅是揭开了盖子而未有最终的圆满。但伴随着中苏两党论战过程的持续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在对“以苏为戒”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清晰明确到日益绝对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步入歧途。回过头来看,中苏两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知识梳理(上)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知识梳理(上) 毛中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这一章,是2015年大纲新增加的内容,关于这一章内容的复习,建议同学们仍然以选择题的角度去备考,因为这一章内容属于毛泽东思想,近几年的大纲变动,只有删减,几乎没有增加,并且与时事联系不是很紧密,所以我们同学们只要从选择题的角度,把几个易考的知识点掌握好,应该就没有大问题了。 这一章一共有两个大的标题,一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二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一个标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额重要思想成果中,有四个命题点。 首先第一个命题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关于这一点,我们同学们首先必须要了解这一思想,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另外关于《论十大关系》报告的意义,有三个重要的论断,(1)这是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3)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关于这三个论断,其中第一个论断在2010年的时候考过,所以对于第二第三个论断,同学们应当加倍注意。最后,关于《论十大关系》这一报告,还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基本方针,我们也必须掌握。 其次,第二个命题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设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童谣充满着矛盾。这一报告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内容方面来来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任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性质方面来说,是非多抗性的矛盾,从特点方面来说,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领一方面它还和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想矛盾的,其中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方面,相矛盾的一面是非基本方面。 第二,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组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滚落欧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前的矛盾。这一点同学们掌握这一点就可以了。 第三,管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们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中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发生转化。 第四,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本方法、方针和意义。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转正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则采用民主的方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还有一些细节性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如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热敏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对于物质利益、分配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理论成果。由于中种复杂原因,这一探索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一些失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容,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抄照搬苏联经验不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了贯彻这一方针,报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内容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着眼于调动经济领域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其中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在论述如何开辟一条和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新思路。“十大关系”的后五条,讲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述的是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如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毛泽东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包括党内的因素,也包括党外的因素,既包括国内的因素,也包括国外的因素;既包括直接的因素,也包括间接的因素。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一般来说,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占有压倒的优势,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逆转。 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感到有必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1955年底至1956年间,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刘少奇在听取汇报时明确提出,对苏联的经验应该有所学、有所不学。毛泽东指出,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 第二,如何避免执政党犯严重错误,从局部、暂时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使之不致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和长期性的错误,要求领导者要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吸取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教训,最突出的是反对个人崇拜,维护集体领导原则,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等。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社会矛盾。斯大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曾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许多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采取严厉的手段进行了处理,打击了一些不应打击的人,犯了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波匈事件中,一部分群众由于各种原因,错误地用暴力行为对待人民政权,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很大损失,教训是极深刻的,可以说集中暴露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到国内当时出现的严重事件,不能不引起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严重关注,这种紧迫的形势催促党中央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文献的出台,都是与国际共运中重大事件的深刻分不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有这样几个特征: 1、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 2、实行按劳分配。 3、每个人都要全面的自由发展。 4、有计划的调节社会生产。 5、国家的消亡和社会的自制。 6、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作为物质的基础。 斯大林确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也可以称“苏联模式” 这个模式也有这样几个特点: 1、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2、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4、承认商品货币的存在但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们国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借鉴苏联的经验,总结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习题

第2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选择题 1.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 A.加快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健全国内民主制度 D.借鉴苏联的经验和教训 2.中共“八大”确定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 ) A.逐步改造 B.多快好省 C.稳步前进 D.加速发展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的规律是(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关系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人民群众具有无限创造力 D.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 4.党在社会主义建成设中,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在于( ) A.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理解 C.没有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D.没有处理好十大关系 5.产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毛泽东的骄傲和专断错误 B.中国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低 C.阶级斗争和国际形势严峻 D.未认清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6.1956年到1965年,我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呈现的趋势是( ) A.初期问题严重,后期逐渐纠正 B.初期、后期较好,中期问题严重 C.初期、中期较好,后期问题严重 D.整个十年,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7.人民公社运动“一大二公”的错误在于( ) A.违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 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 C.开始背离“八大”的正确路线 D.超越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 8.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被誉为大庆油田的铁人的劳动模范是( ) A.焦裕禄B.王崇伦C.王进喜D.雷锋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统计图表 材料1: 1958年~1961年粮食产量 时间1958 1959 1960 1961 产量20000万吨17000万吨14350万吨14750万吨 材料2: 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农业生产简况 1956年1965年 总产值1252亿元1992亿元 钢447万吨1223亿吨 煤 1.1亿吨 2.32亿吨 粮食19275万吨19455万吨 棉花144.5万吨209.8万吨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1,1958年~1961年我国农业生产呈何变化趋势?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2,1956年和1965年相比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③根据材料1、材料2,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致走过怎样的轨迹?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多、快、好、省是限制多、快的。好者就是质量好;省者,就是少用钱;多者,就是多办事,快者,也是多办事。这个口号本身就限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 教学重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时数:4学时 导入新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还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了对反动派的极大蔑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打仗的时候,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从整体战略上布局,从局部战术上设计。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战略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目标,也是一个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努力,原定于到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经历的曲折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而且是相当严重的影响,加上自身认识程度问题,在探索中出现失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如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1966年文革等。例如,毛泽东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等正确思想,但他后来又断然否定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错误地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逐步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轨道。又如,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提出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在实践中,却把一些本属于党内和人民内部不同意见的争论当作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的反映,造成阶级斗争扩大化。再如,毛泽东提出要努力认识和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但在实践中却习惯地套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运动、政治动员的方法来搞经济建设,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因而造成了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等等。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 虽然如此,党并没有停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1958年的“大跃进”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损失。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后来又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这就使国民经济从1962年到1966年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到60年代,他更明确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深化。 针对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的弊端以及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缺点、偏差所遗留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后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 第一,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这就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这就突破了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是对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作的创造性的构思。 第二,毛泽东在1956年12月的谈话中,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前提下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他指出,现在国营、合营企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私人可以开工厂。要允许地下工厂合法化,只要社会需要,在市场、有原料,这样的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夫妻店,也可以雇工,开私营大厂。他把这称为“新经济政策”。刘少奇随后也讲到: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搞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可以和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也可以在某些方面同社会主义经济作比较。周恩来也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搞一点私营的,活一点的有好处。这些设想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显露的可贵的思想火花。

专题九: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九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专题特征 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现代史的主体内容。从发展过程看,建国后经历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曲折中探索前进的全面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建设内容看,包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若干方面;从思想理论看,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等。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的艰苦探索经历了模仿苏联到走自己的路,从重大失误到辉煌成就,最终形成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知识要素 1、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其中1949年至1952年是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阶段。1953年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阶段。在党的领导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949年—1956年中国社会的特点 ①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而看,有些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如土地改革;有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如三大改造;有些兼而有之,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③社会主要矛盾:在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改造后,资产阶级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④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这一过渡局面的结束。 (2)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 ①1950—1952年,合理调整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限制加利用有政策,这是山由于民族工商业在当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1953—1956年,采用赎买的方式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改造,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这是由中共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政策决定的。 (3)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特点 ①模仿苏联,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计划经济,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在建设中探索前进 从1956年到1976年是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进行艰苦探索时期。其中1956年至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总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成就是第一位的,曲折是第二位的。1966年到1976年是“文革”十年,给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1)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涉及建设任务和管理问题,这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提髙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 根本利益的事业,社会主义民生事业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业。要 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 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三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就是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全体人民共 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法律和制度体系,努 力营造好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 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其中权利公平是基础机会好是前提,规则公 平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现代社会公平正义体系。在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夯实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维护和实现社会 公平正义,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树立公平正观念’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四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建的基础,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五是兼顾不同阶层利益的理论。兼顾不同阶层利益是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中国,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以及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

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命制人:马光贤审核人:高三历史组编号18 时间: 【单元概览】: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 1、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主要包括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其特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是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2、第二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今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其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单元结构】: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课前预习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一)背景条件: 1、建国之初的工业概况: 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教材小字) 2、环境需要;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之中,迫切需要加强工业化建设。 3、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4、物质基础:1952年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方针政策: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___ ___ __ ,制定。 6、经验借鉴: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处理农轻重关系。(二)实施“一五”计划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一化三改造)详见小字 3、“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①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三)成果:“一五”计划的意义(结合p92地图) 1、(工业部门)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 以及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 2、(工业布局)我国地区也新建了、、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