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HIP技术

CHIP技术

CHIP技术
CHIP技术

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ChIP技术介绍

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ChIP 技术介绍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

(Abcam 公司与Upstate 公司都提供ChIP 抗体产品)

染色质免疫沉淀法(Chromatin immunoprecitation,ChIP)就是研究体内DNA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灵敏地检测目标蛋白与特异DNA 片段的结合情况,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核小体组蛋白可以发生多种翻译后的共价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这些共价修饰与真核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根据“组蛋白密码”假说,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的组合会以协同或拮抗的方式诱导特异的下游生物学功能,因此,ChIP 也为研究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全面阐明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

真核生物细胞状态就是由内源与外源因素共同影响的,所有信号传递途径的终点都就是DNA。DNA 通过核蛋白复合物组成染色质,染色质就是基因调控的一个重要作用位点。转录激活因子与辅助抑制因子的研究显示存在一种新的调节机制--“组蛋白密码”,其信息存在于组蛋白的转录后修饰等过程中。该类修饰包括组蛋白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ADP-核糖基化等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组蛋白核心结构区域与羧端修饰的确定,组蛋白密码在控制与调节基因功能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确。参与修饰的酶根据其作用的不同而分类:如组氨酸乙酰转移酶(HATs)可以将乙酰基团转到组蛋白上;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s)可以去除氨基酸上的乙酰基团;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MTs)可以将甲基基团转移到组蛋白上等不同组氨酸修饰标记对应于不同的生物学过程,它可以作为调节因子的作用位点,也可以用来改变染色质结构。

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ChiP)就是基于体内分析发展起来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 复合物,并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此复合体,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 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 相互作用的信息。它能真实、完整地反映结合在DNA 序列上的调控蛋白,就是目前确定与特定蛋白结合的基因组区域或确定与特定基因组区域结合的蛋白质的一种很好的方法。CHIP 不仅可以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的动态作用,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而且,CHIP 与其她方法的结合,扩大了其应用范围:CHIP 与基因芯片相结合建立的CHIP-on-chip 方法已广泛用于特定反式因子靶基因的高通量筛选;CHIP 与体内足迹法相结合,用于寻找反式因子的体内结合位点;RNA-CHIP 用于研究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由此可见,随着CHIP 的进一步完善,它必将会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就是目前研究转录调控蛋白与相应核苷酸序列

结合的常用方法,但就是由于许多转录调控蛋白有相似或相同的DNA 结合位点,这种体外分析获取的结果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体内转录调控蛋白与DNA 结合的状况。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ChIP)就是基于体内分析发展起来的方法,它能真实、完整地反映结合在DNA 序列上的调控蛋白,就是目前确定与特定蛋白结合的基

因组区域或确定与特定基因组区域结合的蛋白质的最好方法。ChIP 技术与芯片技术的结合有利于确定全基因组范围内染色体蛋白的分布模式以及组蛋白修饰情况。ChIP 基本试剂盒与特定蛋白质抗体结合完成一个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Immunoprecipitation,简称ChIP)就是研究体内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可以真实地反映体内蛋白因子与基因组DNA结合的状况。特别就是近年来由于该技术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其应用范围已经从研究目的蛋白与已知靶序列间的相互作用,发展到研究目的蛋白与整个基因组的未知序列的相互作用;从研究一个目的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发展到研究两个蛋白与DNA共同结合的相互作用;从研究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的修饰,发展到研究结合在DNA序列上的蛋白复合物。随着对基因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这项技术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科研的各个领域。目前已经有成熟的ChIP试剂盒出售,如Mill ipore公司提供的EZ-ChIP试剂盒,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容易地采用染色质沉淀技术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成功。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的原理就是:在生理状态下把细胞内的DNA与蛋白质交联在一起,通过超声或酶处理将染色质切为小片段后,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反应,将与目的蛋白相结合的DNA片段沉淀下来。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一般包括细胞固定,染色质断裂,染色质免疫沉淀,交联反应的逆转,DNA的纯化,以及DNA的鉴定。因为ChIP 实验涉及的步骤多,结果的重复性较低,所以对ChIP实验过程的每一步都应设计相应的对照,而且对结果的分析也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对于刚刚开始使用ChIP技术的研究人员来说,使用成熟的商品化试剂盒与相关的技术服务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Millipore公司的EZ-ChIP试剂盒就就是专门为初学者设计的入门产品。

它的原理就是在保持组蛋白与DNA联合的同时,通过运用对应于一个特定组蛋白标记的生物抗体,染色质被切成很小的片断,并沉淀下来。IP就是利用抗原蛋白质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rein A”特异性地结合到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活用开发出来的方法。目前多用精制的prorein A预先结合固化在argarose的beads上,使之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就能吸附抗原达到精制的目的。实验最需要注意点就就是抗体的性质。抗体不同与抗原结合能力也不同,免染能结合未必能用在IP反应。建议仔细检查抗体的说明书。特别就是多抗的特异性就是问题。其次,要注意溶解抗原的缓冲液的性质。多数的抗原就是细胞构成的蛋白,特别就是骨架蛋白,缓冲液必须要使其溶解。为此,必须使用含有强界面活性剂的缓冲液,尽管它有可能影响一部分抗原抗体的结合。另一面,如用弱界面活性剂溶解细胞,就不能充分溶解细胞蛋白。即便溶解也产生与其它的蛋白结合的结果,抗原决定族被封闭,影响与抗体的结合,即使IP成功,也就是很多蛋白与抗体共沉的悲惨结果。再次,为防止蛋白的分解,修饰,溶解抗原的缓冲液必须加蛋白每抑制剂,低温下进行实验。每次实验之前,首先考虑抗体/缓冲液的比例。抗体过少就不能检出抗原,过多则就不能沉降在beads上,残存在上清。缓冲剂太少则不能溶解抗原,过多则抗原被稀释。

染色质免疫沉淀法(Chromatin immunoprecitation,ChIP)就是研究体内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灵敏地检测目标蛋白与特异DNA片段的结合情况,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核小体组蛋白可以发生多种翻译后的共价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这些共价修饰与真核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根据“组蛋白密码”假说,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的组合会以协同或拮抗的方式诱导特异的下游生物学功能,因此,ChIP也为研究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全面阐明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

ChIP具体操作流程

具体操作流程: 第一天: (一)、细胞的甲醛交联与超声破碎。 1、取出1平皿细胞(10cm平皿),加入243 ul 37%甲醛,使得甲醛的终浓度为1%(培养基共有9ml)。 2、37摄氏度孵育10min。 3、终止交联:加甘氨酸至终浓度为0.125M。450 ul 2.5M甘氨酸于平皿中。混匀后,在室温下放置5min即可。 4、吸尽培养基,用冰冷的PBS清洗细胞2次。 5、细胞刮刀收集细胞于15ml离心管中(PBS依次为5ml,3ml和3ml)。预冷后2000rpm 5min收集细胞。 6、倒去上清。按照细胞量,加入SDS Lysis Buffer。使得细胞终浓度为每200ul 含2×106个细胞。这样每100ul溶液含1×106个细胞。再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假设MCF7长满板为5×106个细胞。本次细胞长得约为80%。即为4×106个细胞。因此每管加入400ul SDS Lysis Buffer。将2管混在一起,共800ul。 7、超声破碎:VCX750,25%功率,4.5S冲击,9S间隙。共14次。 (二)、除杂及抗体哺育。 8、超声破碎结束后,10,000g 4oC离心10min。去除不溶物质。 留取300ul做实验,其余保存于-80oC。 300ul中,100ul加抗体做为实验组;100ul不加抗体做为对照组;100ul加入 4ul5MNaCl(NaCl终浓度为0.2M),65oC处理3h解交联,跑电泳,检测超声破碎的效果。 9、在100ul的超声破碎产物中,加入900ulChIPDilutionBuffer和20ul的50×PIC。 再各加入60ulProteinAAgarose/SalmonSpermDNA。4oC颠转混匀1h。 10、1h后,在4摄氏度静置10min沉淀,700rpm离心1min。 11、取上清。各留取20ul做为input。一管中加入1ul抗体,另一管中则不加抗体。4oC颠转过夜。 (三)、检验超声破碎的效果。

CHIP技术

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ChIP技术介绍 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ChIP 技术介绍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 (Abcam 公司与Upstate 公司都提供ChIP 抗体产品) 染色质免疫沉淀法(Chromatin immunoprecitation,ChIP)就是研究体内DNA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灵敏地检测目标蛋白与特异DNA 片段的结合情况,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核小体组蛋白可以发生多种翻译后的共价修饰,如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这些共价修饰与真核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根据“组蛋白密码”假说,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的组合会以协同或拮抗的方式诱导特异的下游生物学功能,因此,ChIP 也为研究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全面阐明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 真核生物细胞状态就是由内源与外源因素共同影响的,所有信号传递途径的终点都就是DNA。DNA 通过核蛋白复合物组成染色质,染色质就是基因调控的一个重要作用位点。转录激活因子与辅助抑制因子的研究显示存在一种新的调节机制--“组蛋白密码”,其信息存在于组蛋白的转录后修饰等过程中。该类修饰包括组蛋白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ADP-核糖基化等过程。随着越来越多组蛋白核心结构区域与羧端修饰的确定,组蛋白密码在控制与调节基因功能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确。参与修饰的酶根据其作用的不同而分类:如组氨酸乙酰转移酶(HATs)可以将乙酰基团转到组蛋白上;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s)可以去除氨基酸上的乙酰基团;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MTs)可以将甲基基团转移到组蛋白上等不同组氨酸修饰标记对应于不同的生物学过程,它可以作为调节因子的作用位点,也可以用来改变染色质结构。 染色质免疫沉淀分析(ChiP)就是基于体内分析发展起来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 复合物,并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此复合体,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 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 相互作用的信息。它能真实、完整地反映结合在DNA 序列上的调控蛋白,就是目前确定与特定蛋白结合的基因组区域或确定与特定基因组区域结合的蛋白质的一种很好的方法。CHIP 不仅可以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的动态作用,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而且,CHIP 与其她方法的结合,扩大了其应用范围:CHIP 与基因芯片相结合建立的CHIP-on-chip 方法已广泛用于特定反式因子靶基因的高通量筛选;CHIP 与体内足迹法相结合,用于寻找反式因子的体内结合位点;RNA-CHIP 用于研究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由此可见,随着CHIP 的进一步完善,它必将会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就是目前研究转录调控蛋白与相应核苷酸序列

ChIP常见问题汇总

ChIP常见问题汇总 1. ChIP是什么? 答: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简称ChIP)是研究体内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可以真实地反映体内蛋白因子与基因组DNA结合的状况。 2. ChIP有哪些应用? 答:近年来由于该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应用范围已经从研究目的蛋白与已知靶序列间的相互作用,发展到研究目的蛋白与整个基因组的未知序列的相互作用;从研究一个目的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发展到研究两个蛋白与DNA共同结合的相互作用;从研究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的修饰,发展到研究结合在DNA序列上的蛋白复合物。 3. ChIP技术的原理? 答:生理状态下把细胞内的DNA与蛋白质交联在一起,通过超声或酶处理将染色质切为小片段后,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反应,将与目的蛋白相结合的DNA片段沉淀下来。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一般包括细胞固定,染色质断裂,染色质免疫沉淀,交联反应的逆转,DNA 的纯化,以及DNA的鉴定。因为ChIP实验涉及的步骤多,结果的重

复性较低,所以对ChIP实验过程的每一步都应设计相应的对照,而且对结果的分析也需要有一定的经验。 4.做ChIP试验,必须做甲醛固定么? 答:不一定,视样品及试验方案而定。做甲醛固定的为X-ChIP,而不需要固定的为N-ChIP。甲醛能有效的使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蛋白质-RNA交联,形成生物复合体,防止细胞内组分的重新分布。 甲醛的交联反应是完全可逆的,便于在后续步骤中对DNA和蛋白质进行分析。甲醛的交联反应可被加入的甘氨酸终止。 5.为什么必须将DNA切碎至少于1000bp大小(大约3个核小体~400-500bp)? 答:为确保ChIP实验有良好精度。若您的平均片段长度大于1000bp,您将会分离获得包含您目标序列的DNA,但所要研究的蛋白会离您目标序列有700个核苷酸的距离。 6.为什么使用鲑鱼精子DNA来封闭琼脂糖珠子?为什么我的样品中鲑鱼精子DNA不会发生PCR反应? 答:鲑鱼精子用于降低降低染色质DNA与琼脂糖珠子的非特异性结合。实验者不太可能对鲑鱼组织做ChIP实验,所以此DNA不会因交叉杂 交而被PCR引物扩增。

ChIP 原理及实验方法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通过与染色质片段共沉淀和PCR技术,在体内检测与特异蛋白质结合的DNA片段。ChIP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活体细胞状态下研究了蛋白质和目的基因结合状况,减少了体外实验的误差。在活体细胞中,先对与调节蛋白结合的染色质进行分离,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例如:超声波)随机剪切染色质,用调节蛋白的抗体沉淀目的染色质,再通过一定手段把目的染色质上的蛋白质去除掉,最后用PCR等方法检测鉴定共沉淀的DNA片段的特性。 仪器和试剂

真空设备、涡旋器、液氮、冷冻离心管、离心机、超声波粉碎仪、miracloth 37%甲醛,2M甘氨酸,ddH O,剪切的鲑精DNA/protein A琼脂糖珠(Sant cruz), 2 蛋白酶K(14mg/ml),RNaseA,酚:氯仿:异戊醇(25:24:1),氯仿,无水乙醇, 提取缓冲液1(EB1):0.4M蔗糖;10mM Tris-HCl,pH8.0;5mM β-ME; 0.1mM PMSF;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aprotinin、pepstain A、Leupeptin、 Antipain、TPCK、Benzamidine) 提取缓冲液2(EB2):0.25M 蔗糖;10mM Tris-HCl,pH8.0;10mM MgCl2; 1%Triton 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5mM β-ME;0.1mM PMSF;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同上) 提取缓冲液3(EB3):1.7M蔗糖;10mM Tris-HCl,pH8.0;0.15%Triton X-100;2mM MgCl ;5mMβ-ME;0.1mM PMSF;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同上) 2 核裂解缓冲液(NLB):50mM Tris-HCl,pH8.0;10mM EDTA;1%SDS;PMSF和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同上) ChIP稀释缓冲液(ChIP DB):1.1%Triton X-100;1.2mM EDTA;16.7 mM Tris-HCl,pH8.0;167mM NaCl;PMSF和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同上) 洗脱缓冲液(EB):1%SDS;0.1M NaHCO3(现配) 低盐洗脱液:150mM NaCl;0.1%SDS;1%Triton X-100;2mM EDTA;20mM Tris-HCl,pH8.0

ChIP-Seq技术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的应用

ChIP-Seq技术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的应用 摘要: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ion, ChIP)技术是用来研究细胞 内特定基因组区域特定位点与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的技术。将ChIP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followed by sequencing,ChIP-Seq)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研究数据,高效地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与组蛋白、转录因子等相互作用的DNA区段,在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 简要介绍了ChIP-Seq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和后续数据分析,以及ChIP-Seq技术在 研究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中的。 关键词:ChIP-Seq;转录因子; 引言 染色质是真核生物基因组DNA主要存在形式,为了阐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对于蛋白质与DNA在染色质环境下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基本途径。转录因子是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类重要的细胞核蛋白质,基因的转录调控是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层次中最关键的一层,转录因子通过特异性结合调控区域的DNA序列来调控基因转录过程。转录因子由基础转录因子和调控性转录因子两类组成,其中基础转录因子在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的启动子区,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实现基因的转录;而调控性转录因子一般与位置多样的增强子序列结合,再通过形成增强体在组织发育、细胞分化等基因表达水平调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1]。 ChIP-Seq是近年来新兴的将ChIP与新一代测序技术相结合,在全基因s组范围内分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s,TFBS)、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核小体定位(nucleosome positioning)和DNA 甲基化(DNA methylation)的高通量方法[2-4]。其中ChIP是全基因组范围内识别DNA与蛋白质体内相互作用的标准方法[5],最初用于组蛋白修饰研究[6],后来用于转录因子[7]。同时,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将基因组学水平的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使得许多基于全基因组的研究成为可能。相对于传统的基于芯片的ChIP-chip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ombined with DNA tiling arrays),ChIP-seq 提供了一种高分辨率、低噪音、高覆盖率的研究蛋白质-DNA 相互作用的手段[8],可以应用到任何基因组序列已知的物种,可以研究任何一种DNA 相关蛋白与其靶定DNA 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确切得到每一个片段的序列信息.随着测序成本的降低,ChIP-seq 逐步成为研究基因调控和表观遗传机制的一种常用手段。此外,为了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和更为完整的信息,近年来,将ChIP-Seq和ChIP-chip两者融合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9,10]。 转录因子在器官发生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基因组水平将转录因子定位于靶基因DNA是认识转录调控网络的有效方法之一,了解基因转录调控的关键是识别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ChIP-Seq技术能够揭示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和确定直接的靶基因序列,可在体内分析特定启动子的分子调控机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本文主要就这一技术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研究中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层面、以及实际应用层面进行讨论。 1 ChIP-seq基本原理及实验设计 1.1 ChIP技术 蛋白质与DNA相互识别是基因转录调控的关键,也是启动基因转录的前提。ChIP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DNA与蛋白质体内相互作用的标准方法[11],该技术由Orlando等[12]于1997年创立,最初用于组蛋白修饰的研究,后来广泛应用到转录因子作用位点的研究中[13]。ChIP的基本原理为:活细胞采用甲醛交联后裂解,染色体分离成为一定大小的片段,然后用特异性抗体免疫沉淀目标蛋白与DNA交联的复合物,对特定靶蛋白与DNA片段进行

ChIPSeq概述及技术路线

ChIP-Seq概述及技术路线 概述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 ChIP )也称结合位点分析法,是研究体内蛋白质与 DNA 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通常用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或组蛋白特异性修饰位点的研究。将 ChIP 与第二代测序技术相结合的 ChIP-Seq 技术,能够高效地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与组蛋白、转录因子等互作的 DNA 区段。 ChIP-Seq 的原理是:首先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 ChIP )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 片段,并对其进行纯化与文库构建;然后对富集得到的 DNA 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人员通过将获得的数百万条序列标签精确定位到基因组上,从而获得全基因组范围内与组蛋白、转录因子等互作的 DNA 区段信息。 技术路线 1 .实验流程( Solexa )

2.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示意图 研究内容 1 .测序 对客户提供的 ChIP 样品(如果有阴阳参启动子区域或 DNA 序列的)进行定量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测序文库构建、 DNA 成簇( Cluster generation )扩增、高通量测序。 2 .基本数据分析数据产出统计:对测序结果进行图像识别( Base calling ),去除污染及接头序列;统计结果包括:测定的序列( Reads )长度、 Reads 数量、数据产量。 3. 高级数据分析 标准高级数据分析内容包括: ( 1 ) ChIP-Seq 序列与参考序列比对; ( 2 ) Peak calling :统计样品 Peak 信息(峰检测及计数、平均峰长度、峰长中位数);( 3 )统计样品 Uniquely mapped reads 在基因上、基因间区的分布情况及覆盖深度; ( 4 )给出每个样品 Peak 关联基因列表及 GO 功能注释; ( 5 )在多个样品间,对与 Peak 关联基因做差异分析。

ChIP实验步骤-英文原版chip技术

一、ChIP实验步骤 第一天:(一)、细胞的甲醛交联与超声破碎。 1、取出1平皿细胞(10cm平皿),加入243ul 37%甲醛,使得甲醛的终浓度为1%。(培养基共有9ml) 2、37摄氏度孵育10min。 3、终止交联:加甘氨酸至终浓度为0.125M。 450ul 2.5M甘氨酸于平皿中。混匀后,在室温下放置5min即可。 4、吸尽培养基,用冰冷的PBS清洗细胞2次。 5、细胞刮刀收集细胞于15ml离心管中(PBS依次为5ml,3ml和3ml)。预冷后2000rpm 5min 收集细胞。 6、倒去上清。按照细胞量,加入SDS Lysis Buffer。使得细胞终浓度为每200ul 含2×106个细胞。这样每100ul溶液含1×106个细胞。再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假设MCF7长满板为5×106个细胞。本次细胞长得约为80%。即为4×106个细胞。因此每管加入400ul SDS Lysis Buffer。将2管混在一起,共800ul。 7、超声破碎:VCX750,25%功率,4.5S冲击,9S间隙。共14次。 (二)、除杂及抗体哺育。 8、超声破碎结束后,10,000g 4度离心10min。去除不溶物质。留取300ul做实验,其余保存于-80度。 300ul中,100ul加抗体做为实验组;100ul不加抗体做为对照组;100ul加入4ul 5M NaCl (NaCl 终浓度为0.2M),65度处理3h解交联,跑电泳,检测超声破碎的效果。 9、在100ul的超声破碎产物中,加入900ul ChIP Dilution Buffer和20ul的50×PIC。再各加入60ul Protein A Agarose/Salmon Sperm DNA。4度颠转混匀1h。 10、1h后,在4度静置10min 沉淀,700rpm离心1min。 11、取上清。各留取20ul做为input。一管中加入1ul 抗体,另一管中则不加抗体。4度颠转过夜。 (三)、检验超声破碎的效果。 取100ul超声破碎后产物,加入4ul 5M NaCl,65度处理2h解交联。分出一半用酚/氯仿抽提。电泳检测超声效果。 第二天:(一)、免疫复合物的沉淀及清洗。 12、孵育过夜后,每管中加入60ul Protein A Agarose/Salmon Sperm DNA。 4度颠转2h。 13、4度静置10min后,700rpm离心1min。除去上清。 14、依次用下列溶液清洗沉淀复合物。清洗的步骤:加入溶液,在4度颠转10min,4度静置10min沉淀,700rpm离心1min,除去上清。洗涤溶液:a. low salt wash buffer----one wash b. high salt wash buffer-----one wash c. LiCl wash buffer------one wash d. TE buffer------two wash 15、清洗完毕后,开始洗脱。洗脱液的配方:100ul 10%SDS, 100ul 1M NaHCO3, 800ul ddH2O,共1ml。 每管加入250ul洗脱buffer,室温下颠转15min,静置离心后,收集上清。重复洗涤一次。最终的洗脱液为每管500ul。 16、解交联:每管中加入20ul 5M NaCl(NaCl终浓度为0.2M)。混匀,65度解交联过夜。第三天:(一)、DNA样品的回收 17、解交联结束后,每管加入1ul RNaseA(MBI),37度孵育1h。 18、每管加入10ul 0.5M EDTA, 20ul 1M Tris.HCl(PH 6.5),2ul 10mg/ml 蛋白酶K。 45度处理2h。 19、DNA片段的回收―――omega胶回收试剂盒。最终的样品溶于100ul ddH2O。(二)、PCR分析二、技术总结(一)、关于细胞细胞的生长状态要好。因为细胞的生长状

ChIP-chip 与 ChIP-seq 数据处理方法与分析平台

论文写作课期末作业 综述题目: ChIP-chip与ChIP-seq数据处理方法与分析平台 姓名: 孙翰菲 学号:1132995

第一章生物学背景知识 1.1基因表达的调控 从DNA到蛋白质,需要经过若干步骤。对于真核生物来说,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多级的,主要发生在4个彼此相互独立的水平上:转录水平的调控,加工水平的调控,翻译水平的调控,翻译后水平的调控。而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是其中最重要的调控机制。 1.2转录因子与组蛋白修饰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是一种特异识别某些DNA序列与之结合的蛋白质。调控DNA通过生成转录因子来对靶DNA序列(目标DNA)进行转录水平的调控,促进或者抑制这些基因的转录。这个机制是非常复杂的,这是由于真核生活的转录因子种类繁多,加上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真核生物转录因子调节基因转录的一种重要机制,就是调节染色质的结构,以影响转录因子对启动子(promoter)的结合能力。转录因子能调节组蛋白──染色质的一种成分──核心的结构,或称使组蛋白修饰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核小体和染色质的紧密程度,影响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P ol II)对启动子的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 转录因子从功能上可分为通用转录因子(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s)与特异转录因子(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s)。通用转录因子与结合RNA聚合酶的核心启动子(promoter)位点结合,而特异转录因子与特异基因的各种调控位点结合,促进或阻遏这些基因的转录,目前已发现转录因子之间常常具有协同作用的能力。 具有完整的启动子的大部分DNA都可以起始基础水平的转录,这种基础水平的调控,导致转录水平的上升(受激活因子作用)或下降(受抑制因子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还需要其他蛋白因子的参与,以帮助通用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在染色质上组装。这些辅助转录因子在DNA上的正调控元件,称为增强子(enhancer),因为它们的存在能够明显加强目的基因的转录,增强子似乎没有方向性,无论在在启动子上游还是下游,都不影响其增强基因转录的功能。另外还有一种负调控元件,称作沉默子(silencer),与增强子作用相反。 真核生物的转录因子调节基因转录的一种重要机制,就是调整染色质的结构,以影响通用转录因子对启动子的结合能力。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以染色质而不是裸露DNA的形式存在与细胞核中。而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由组蛋白核心(组蛋白八聚体)和包裹在其上长约147bp的DNA 构成。如果基因的启动子位于核小体中,组蛋白核心会阻碍通用转录因子在启动子上的组装以及Pol II与启动子的结合,使得基因转录难以进行。

组织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步骤

Chip步骤 组织裂解: 1.新鲜组织。切成1-3 mm3小块。 2.转移组织到50ML试管里。加入10 ml of 1X PBS. 3.加甲醛至终浓度为1%。室温下转动15—20mins。(10ul) 4.加2.5 M Glycine至终浓度为0.125 M(终止交联)。4°C下转动10mins。(0.5ml) 5.100 g, 4°C 离心样本5mins。 6.弃上清,取沉淀。用45 ml 冰冻1X PBS和25 ml 冰冻1X PBS各洗一次。离心弃上清。 7.再加入2 ml 冰冻1X PBS。匀浆机裂解组织。1000 rpm,4°C ,离心5 min。弃上清。 8.细胞裂解液重悬细胞。加入蛋白酶抑制剂PMSF (10 ul per ml), aprotinin (1 ul per ml) and leupeptin (1 ul per ml).冰上孵育10-15mins 9.5,000 rpm ,4°C离心5分钟。取沉淀 10.细胞核裂解液重悬细胞加入(8)中的蛋白酶抑制剂。冰上孵育10-20mins。 11.接下来就进去超声过程了。(接下来第一天的5) 第一天 1.细胞中加入1%的甲醛,8ml的培养液加入216 ul的甲醛,37度十分钟。 2.配制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PBS 20 ml和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SDS溶液1ml 3.将细胞拿出来,迅速的移除含甲醛的培养基,加入含蛋白酶抑制剂的PBS洗两遍。胰酶 消化20秒,加入含蛋白酶抑制剂的PBS 1ml。用细胞刮刀把细胞刮下,收集到1.5ml的离心管里面。 4.4度2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液,加入200ul含蛋白酶抑制剂的SDS溶液。吹打 重悬细胞,冰上孵育10分钟。 5.超声切割DNA,总切割时间4min30sec,超声10sec,间隙10sec。 6.4度13000rpm离心10min,转移上清液到一个新的2ml的离心管,弃沉淀。 7.稀释超声后的上清液到10X的CHIP稀释液,200ul的上清液加入1.8ml的CHIP稀释液, 达到最终体积2ml。 8.为去除非特异性,加入75ul的Salmon Sperm DNA/Protein A Agarose-50% Slurry,4度旋 转30分钟。 9.1000rpm离心3min沉淀Salmon Sperm DNA/Protein A Agarose-50% Slurry,收集上清液。 10.上清液加入1抗,4度振荡过夜。(5—10大概一个小时) 第二天(1—8大概两个半小时) 1.加60ul的Salmon Sperm DNA/Protein A Agarose-50% Slurry,沉淀抗体/抗原复合物,4度 旋转一小时。 2.1000rpm 4度3min收集沉底,移除上清液,开始洗脱过程。 3.低盐免疫复合物洗脱液,旋转5min,1000rpm离心3min收集沉淀 4.高盐免疫复合物洗脱液,旋转5min,1000rpm离心3min收集沉淀 5.Licl免疫复合物洗脱液,旋转5min,1000rpm离心3min收集沉淀 6.TE Buffer,旋转5min,1000rpm离心3min收集沉淀,两次 7.现在得到的是protein A/antibody/histone/DNA complex,新制备elution buffer (1%SDS, 0.1M NaHCO3)。加250ul elution buffer到沉淀,混匀后室温旋转15min。1000rpm离心 3min沉淀,移上清液到新的离心管,重复上面的过程,最后上清液体积大约500ul。8.加入20ul的5M的nacl反转交联,65度过夜。 第三天(大概3个小时)

覆晶技术(Flip-Chip)介绍

Available Flip Chip Tutorials Tutorial 1. Introduction to Flip Chip Tutorial 2. Solder Bump Flip Chip Tutorial 3. Stud Bump Flip Chip Tutorial 4. Polymer Bump Flip Chip Tutorial 5.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ACF)Flip Chip Tutorial 6. A Brief History of Flipped Chips Tutorial 7. Electroless Nickel-Gold Flip Chip Tutorial 8. Reworking Underfilled Flip Chip Tutorial 9. Thermosonic Flip Chip Assembly Tutorial 10. Flip Chip Interconnection for Detector Arrays Tutorial 11. Under Bump Metallization (UBM) Tutorial 12. Solder Bumping Step by Step Tutorial 14. Bonding Edge Emitting Laser Diodes Using Gold/Tin Preforms Tutorial 15. Substrates for Flip Chip Tutorial 16. Packaging, Handling, and Storing of Solder Spheres Tutorial 17. SOC, SOP, and WLSCP Tutorial 18. Fluxing for Flip Chip Tutorial 20. Causes of Misalignment Tutorial 21. Probing Bumped Flip Chips Tutorial 22. Controlling Stress in Thin Films Tutorial 23. Reworking 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ACF) Flip Chip Assemblies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DNA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因此,研究蛋白质与DNA在染色质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是阐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机制的基本途径。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是目前唯一研究体内DNA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 复合物,并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此复合体,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信息。CHIP不仅可以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的动态作用,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而且,CHIP与其他方法的结合,扩大了其应用范围:CHIP与基因芯片相结合建立的CHIP-on-chip方法已广泛用于特定反式因子靶基因的高通量筛选;CHIP与体内足迹法相结合,用于寻找反式因子的体内结合位点;RNA-CHIP 用于研究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由此可见,随着CHIP的进一步完善,它必将会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是基于体内分析发展起来的方法,也称结合位点分析法,在过去十年已经成为表观遗传信息研究的主要方法。这项技术帮助研究者判断在细胞核中基因组的某一特定位置会出现何种组蛋白修饰。ChIP不仅可以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的动态作用,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近年来,这种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采用结合微阵列技术在染色体基因表达调控区域检查染色体活性,是深入分析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中央神经系统紊乱等疾病的主要代谢通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它的原理是在保持组蛋白和DNA联合的同时,通过运用对应于一个特定组蛋白标记的生物抗体,染色质被切成很小的片断,并沉淀下来。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rein A”特异性地结合到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活用开发出来的方法。目前多用精制的prorein A预先结合固化在argarose的beads上,使之与含有抗原的溶液及抗体反应后,beads上的prorein A就能吸附抗原达到精制的目的。实验最需要注意点就是抗体的性质。抗体不同和抗原结合能力也不同,免染能结合未必能用在IP反应。建议仔细检查抗体的说明书。特别是多抗的特异性是问题。其次,要注意溶解抗原的缓冲液

CHIP 的难点和应用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的难点及应用 序言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基本完成,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基因表达的调控又是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研究某个蛋白因子的调控功能,可以通过对蛋白活性(激活或抑制其活性),蛋白数量(过表达Overexpression或基因缺陷型Knockout), 以及蛋白功能(功能缺陷型蛋白Dominant-negative mutati on)的控制,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而下游基因的变化又可以通过基因芯片(cDNA Microarray),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 n),差异显示RT-PCR等方法进行研究[1]。然而这些方法都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这些变化是受某个蛋白因子直接调节的,还是间接的其他变化导致的结果。所以,要想提供蛋白因子直接调控的证据,就要直接检测蛋白质-DNA的相互作用。传统的方法包括转录因子结合实验(Transcription Factor Assay),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DNase I 足印法(DNase I footprinting),酵母单杂交系统等。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反映生理情况下DNA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真实情况,而且很难捕捉到在染色质水平上基因表达调控的动态瞬时事件[2]。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简称ChIP)是研究体内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可以真实地反映体内蛋白因子与基因组DNA结合的状况。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该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应用范围已经从研究目的蛋白与已知靶序列间的相互作用,发展到研究目的蛋白与整个基因组的未知序列的相互作用;从研究一个目的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发展到研究两个蛋白与DNA共同结合的相互作用;从研究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的修饰,发展到研究结合在DNA序列上的蛋白复合物。随着对基因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这项技术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科研的各个领域。目前已经有成熟的ChIP试剂盒出售,如Millipore公司提供的EZ-ChIP试剂盒,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容易地采用染色质沉淀技术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成功。 ChIP技术的原理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的原理是:在生理状态下把细胞内的DNA与蛋白质交联在一起,通过超声或酶处理将染色质切为小片段后,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反应,将与目的蛋白相结合的DNA片段沉淀下来。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一般包括细胞固定,染色质断裂,染色质免疫沉淀,交联反应的逆转,DNA的纯化,以及DNA的鉴定。 因为ChIP实验涉及的步骤多,结果的重复性较低,所以对ChIP实验过程的每一步都应设计相应的对照,而且对结果的分析也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对于刚刚开始使用ChIP技术的研究人员来说,使用成熟的商品化试剂盒和相

ChIP实验技术经验分享

ChIP实验技术经验分享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简称ChIP)是研究活体内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它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可以真实地反映体内蛋白因子与基因组DNA结合的状况。随着对基因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这项技术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科研的各个领域。 ChIP的原理 把生理状态下的细胞内的DNA与蛋白质交联在一起,通过超声或酶处理将染色质切为小片段后,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反应,将与目的蛋白相结合的DNA片段沉淀下来,然后可进行后续的DNA序列测序鉴定等。 ChIP实验步骤 ChIP经验分享 ChIP实验操作性很强,金开瑞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些ChIP实验中您可能会遇到的棘手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细胞固定 1、甲醛终浓度为1%较适宜; 2、固定时间一般为5-60min较好,具体时间根据实验而定。; 染色质断裂 1、超声时断时续,保证低温; 2、注意探头位置,防止产生泡沫; 3、研究组蛋白需使用酶处理; 染色质免疫沉淀 1、最好有Input对照,Input对照不仅可以验证染色质断裂的效果,还可以根据Input中

的靶序列的含量以及染色质沉淀中的靶序列的含量,按照取样比例换算出ChIP的效率,所以Input对照是ChIP实验必不可少的步骤。 2、抗体的选择是关键。抗体的选择要注意三点:一是应该选择能够做ChIP实验的抗体。 尽量选择ChIP级别商业化的抗体。如没有,一般可以重组到带有标签的载体上,再转染相应的宿主(目前市面上商业化的chip抗体只有300多种,因此正好找到对应抗体较困难,可以选择标签抗体)。二是抗体的结合位点。选择单抗的话,尽量远离抗原和染色质相结合的位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抗体和抗原的结合,而多抗可识别多个表位,可基本避免该风险。因此单多抗各有优缺点,应重点关注该抗体是否经过ChIP验证。三是抗体的浓度。抗体浓度的也很重要,浓度太低,不能与靶蛋白完全结合。浓度太高会导致非特异性条带增加背景。 3、阴性对照可以使用血清或lgG,阳性对照一般使用RNA Polymerase II或者组蛋白。 阴性对照:用实验抗体同型的IgG作为抗体,理论上不会ChIP下来任何DNA片段,因此作为阴性对照,但是由于非特异结合,或者实验过程中,没发生结合的DNA清除不完全,可能也会出现条带。如果阴性对照样品中的产物量等于特异靶标样品中产物量,说明特异靶标抗体未发挥作用或者染色质断裂不充分。 阳性对照:为了保证阳性对照有效,一般选择阳性对照的引物是根据管家基因设计的。 一般用RNA Polymerase II或者Histone H3(组蛋白)抗体,因为RNA Polymerase II 是通用转录因子,在所有细胞中都能结合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因此,理论上ChIP后PCR都会有条带。 4、需设计已经确定的、不与特异抗原相结合的DNA片段的引物,用来排除抗原和染色质的 非特异结合。 交联反应的逆转 1、RNA酶、蛋白酶需65℃保温6小时 2、不加蛋白酶可以提取、分析结合蛋白 DNA的纯化 1、最好用试剂盒,便于后面的PCR检测 DNA的鉴定 1、可以进行二代测序或者QPCR检测结果 因为ChIP实验涉及的步骤多,结果的重复性较低,所以对ChIP实验过程的每一步都应设计相应的对照,而且对结果的分析也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如果ChIP实验方面有什么问题,欢迎与我们交流哦!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 关键词:染色质免疫沉淀2012-03-13 15:07 来源:互联网点击次数:12483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DNA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因此,研究蛋白质与DNA在染色质环境下的相互作用是阐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机制的基本途径。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是目前唯一研究体内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复合物,并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此复合体,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信息。CHIP不仅可以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 的动态作用,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而且,CHIP与其他方法的结合,扩大了其应用范围:CHIP与基因芯片相结合建立的CHIP-on-chip方法已广泛用于特定反式因子靶基因的高通量筛选;CHIP与体内足迹法相结合,用于寻找反式因子的体内结合位点;RNA-CHIP用于研究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由此可见,随着CHIP的进一步完善,它必将会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是基于体内分析发展起来的方法,也称结合位点分析法,在过去十年已经成为表观遗传信息研究的主要方法。这项技术帮助研究者判断在细胞核中基因组的某一特定位置会出现何种组蛋白修饰。ChIP不仅可以检测体内反式因子与DNA的动态作用,还可以用来研究组蛋白的各种共价修饰与基因表达的关系。近年来,这种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采用结合微阵列技术在染色体基因表达调控区域检查染色体活性,是深入分析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中央神经系统紊乱等疾病的主要代谢通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它的原理是在保持组蛋白和DNA联合的同时,通过运用对应于一个特定组蛋白标记的生物抗体,染色质被切成很小的片断,并沉淀下来。IP是利用抗原蛋白质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以及细菌蛋白质的“prorein A”特异性地结合到免疫球蛋白的FC片段的现象活用开发出来的方法。目前多用精制的prorein A预先结合固化在argarose的beads上,使之与含有抗原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指南及技术总结

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指南及技术总结 ChIP是一项比较流行的研究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与启动子(promoter)相互结合的实验技术。由于ChIP采用甲醛固定活细胞或者组织的方法,所以能比较真实的反映细胞内TF与Promoter的结合情况。这个优势是EMSA这个体外研究核酸与蛋白相互结合的实验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当用甲醛处理时,相互靠近的蛋白与蛋白,蛋白与核酸(DNA 或RNA)之间会产生共价键。细胞内,当TF与Promoter相互结合(生物意义上的结合)时,它们必然靠的比较近,或者契合在一起,这个时候用甲醛处理,能使它们之间产生共价键。 一般ChIP的流程是:甲醛处理细胞——收集细胞,超声破碎——加入目的蛋白的抗体,与靶蛋白-DNA复合物相互结合——加入Protein A,结合抗体-靶蛋白-DNA复合物,并沉淀——对沉淀下来的复合物进行清洗,除去一些非特异性结合——洗脱,得到富集的靶蛋白-DNA复合物——解交联,纯化富集的DNA-片断——PCR分析。 在PCR分析这一块,比较传统的做法是半定量-PCR。但是现在随着荧光定量PCR的普及,大家也越来越倾向于Q-PCR了。此外还有一些由ChIP衍生出来的方法。例如RIP (其实就是用ChIP的方法研究细胞内蛋白与RNA的相互结合,具体方法和ChIP差不多,只是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防止RNase,最后分析的时候需要先将RNA逆转录成为cDNA);还有ChIP-chip(其实就是ChIP富集得到的DNA-片段,拿去做芯片分析,做法在ChIP的基础上有所改变,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做法,要根据公司的要求来准备样品)。 第一天: (一)、细胞的甲醛交联与超声破碎。 1、取出1平皿细胞(10cm平皿),加入243ul 37%甲醛,使得甲醛的终浓度为1%。(培养基共有9ml) 2、37摄氏度孵育10min。 3、终止交联:加甘氨酸至终浓度为0.125M。 450ul 2.5M甘氨酸于平皿中。混匀后,在室温下放置5min即可。 4、吸尽培养基,用冰冷的PBS清洗细胞2次。 5、细胞刮刀收集细胞于15ml离心管中(PBS依次为5ml,3ml和3ml)。预冷后2000rpm 5min收集细胞。 6、倒去上清。按照细胞量,加入SDS Lysis Buffer。使得细胞终浓度为每200ul含2×106个细胞。这样每100ul溶液含1×106个细胞。再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复合物。 假设MCF7长满板为5×106个细胞。本次细胞长得约为80%。即为4×106个细胞。因此每管加入400ul SDS Lysis Buffer。

ChIP-seq技术

ChIP-seq 技术简介: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是研究体内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有力方法,通常用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或组蛋白特异修饰位点的研究。将ChIP与第二代测序技术相结合的ChIP-Seq技术,能够高效地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与组蛋白、转录因子等互作的DNA区段。 ChIP-seq的原理是首先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并对其进行纯化与文库构建;然后对富集得到的DNA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人员通过将获得的数百万条序列标签精确定位到基因组上,从而获得全基因组范围内与组蛋白、转录因子等互作的DNA区段信息。 应用领域: 1. 筛选调控蛋白在基因组上的结合靶点:针对转录因子、DNA/RNA聚合酶、转录复合物等调控因子蛋白进行特异性的富集,分离纯化与之结合的靶DNA片段并测序,分析筛选到准确有效的靶位点、靶基因数据 2. 揭示差异化表观遗传变异的原理:通过对不同表型组织内组蛋白、转录因子蛋白及其他结合蛋白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并定量分析靶基因表达调控水平或针对同种组蛋白进行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修饰所导致的结合位点变异进行分析,即可准确揭示差异化表观变异原理; 3. 研究表观遗传变异疾病:借助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揭示由蛋白与DNA相互作用变异而引起的疾病的原理,明确表观遗传修饰在癌症等表观遗传变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技术优势: ?全基因组覆盖:ChIP-Seq可在全基因组范围单碱基水平对蛋白结合位点进行筛选与鉴定。 ?高灵敏度:每个样本可获得数百万条的序列标签,可发现研究基因组上稀有的蛋白结合位点。 ?高精确率:可获得高水平的信噪比数据,准确区分真实事件与噪音,精确定位蛋白结合位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