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金英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经典考题+高频考点

2018年金英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经典考题+高频考点

2018年金英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经典考题+高频考点
2018年金英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经典考题+高频考点

2018年金英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经典考题+高频考点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积极备考中,小杰君为考生们准备了“每日一练”——考题实操演练,有助于考生们把握命题脉搏。坚持每天练一点,医考过关不困难。祝广大考生学习愉快,顺利通过考试!

1.具有行气调中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A.柿蒂

B.木香

C.香附

D.乌药

E.薤白

2.既能疏肝破气,又能散结消滞的药物是

A.橘皮

B.青皮

C.枳实

D.木香

E.香附

3.下列各项,不属青皮主治病证的是

A.胸胁胀痛

B.乳房胀痛

C.食积腹痛

D.疝气疼痛

E.呕吐呃逆

4.佛手的作用是

A.理气、和胃、化湿、止呕

B.行气、调中、燥湿、化痰

C.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D.疏肝、破气、散结、消滞

E.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5.枳实的功效是

A.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B.破气散结、疏肝行滞

C.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D.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E.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6?7题共用备选答案)

A.丁香

B.细辛

C.花椒

D.小茴香

E.高良姜

6.治疗睾丸偏坠胀痛,应选用的药物是

7.治疗阳痿之肾阳不足证,应选用的药物是

8.治疗下元虚冷,虚阳上浮,应首选的药物是

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吴萸

E.茴香

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E

【解析】青皮的应用:①肝郁气滞证。②气滞脘腹疼痛。③食积腹痛。④癥瘕积聚、久疟痞块。4.【答案】C

【解析】佛手的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A

【解析】丁香的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丁香的应用:①胃

寒呕逆。②脘腹冷痛。③阳痿、宫冷。

8.【答案】C

考点41 痹证

(1)辨证要点

本病常与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及人体正气不足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肉、筋、骨。根据病邪偏胜和症状特点,可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等。痹证以实证多见。

(2)痹证的治法:通络止痛。以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取穴及辨证选穴。

(3)痹证的处方

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经筋病的治疗“以痛为输”)。

配穴:

行痹配膈俞、血海(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痛痹配肾俞、关元(益火之源,振奋阳气而祛寒邪);

着痹配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

热痹配大椎、曲池(泻热疏风)。

另可根据疼痛的部位循经配穴。(疏通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邪无所依附,痹痛遂解。)

考点42 中风

(1)辨证要点

(2)中风的治法

1)中经络

疏通经络,醒脑调神。取督脉、手厥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2)中脏腑

闭证:平肝息风,醒脑开窍。取督脉、手厥阴和十二井穴为主。脱证:回阳固脱。以任脉经穴为主。

(3)中风的处方

1)中经络

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配太冲、太溪;风痰阻络配丰隆、合谷;痰热腑实配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配气海、血海、足三里;阴虚风动配太溪、风池;上肢不遂配肩髁、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配环跳、足三里、风市、阳陵泉、悬钟、太冲;病侧肢体屈曲拘挛者,肘部配曲泽、腕部配大陵、膝部配曲泉、踝部配太溪;足内翻配丘墟透照海;足外翻配太溪、中封;足下垂配解溪;口角喁斜配地仓、颊车、合谷、太冲;语言謇涩配廉泉、通里、哑门;吞咽困难配廉泉、金津、玉液。

2)中脏腑

①闭证: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

②脱证:关元、神阙。

考点43 眩晕

(1)辨证要点

(2)眩晕的治法

①实证:平肝潜阳,化痰定眩。取足少阳、足厥阴经穴及督脉穴为主。

②虚证:益气养血,填精定眩。以督脉穴和相应背俞穴为主。

(3)眩晕的处方

①实证:

主穴: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配穴:肝阳上亢配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配头维、中脘、丰隆。

②虚证:

主穴:百会、风池、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气血两虚配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不足配太溪、悬钟、三阴交。

考点44 面瘫

(1)辨证要点

(2)面瘫的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取局部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3)面瘫的处方

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太冲。

配穴:风寒外袭配风池、风府;风热侵袭配外关、关冲;气血不足配足三里、气海;眼睑闭合不全配鱼腰、丝竹空、申脉;鼻唇沟变浅配迎香;人中沟喁斜配水沟;颏唇沟歪斜配承浆;乳突部疼痛配翳风;舌麻、味觉减退配廉泉。

(4)面瘫的治疗操作:

基本刺灸方法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发病初期,面部腧穴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肢体远端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恢复期,足三里行补法,合谷、太冲行平补平泻法。

考点45 不寐

(1)辨证要点

(2)不寐的治法:舒脑宁心,安神利眠。取督脉、手少阴穴为主。

(3)不寐的处方

主穴:百会、安眠、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

配穴: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心肾不交配太溪、肾俞;心胆气虚配心俞、胆俞;肝火扰神配行间、侠溪;脾胃不和配足三里、内关;噩梦多配厉兑、隐白;头晕配风池、悬钟。重症不寐配夹脊、四神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