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驿路梨花》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驿路梨花》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驿路梨花》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驿路梨花》精品教案

14 驿路梨花

1.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粗知故事梗概。

2.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的构思特点及表达效果。

3.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理解用《驿路梨花》作标题的妙处。

4.学习心怀善良、感恩与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欣赏梨花的图片。由梨花的图片你们想到了哪些关于梨花的诗句呢?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总结过渡:在不同诗句中梨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彭荆风这篇小说的题目《驿路梨花》出自陆游诗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那么,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的?梨花?又有怎样的含义呢?请带着疑问快速阅读课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概括课文讲述的一个故事。思考:

(1)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

(2)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3)按小茅屋修盖、维护的先后顺序列表,展示文中人物与小茅屋之间的故事。

(4)以?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为顺序,复述故事情节。

(5)比较两种记叙顺序,思考讨论课文采用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个故事:小说通过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按小茅屋修盖、维护的先后顺序列表如下:

课文记叙顺序的作用: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

总结过渡:从全文整体结构看,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线索,一晚一早的所见所闻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采用的是顺叙,其中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解放军盖小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又是插叙。如果从小茅屋建造和维护的过程来看,课文采用的是倒叙。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写法探究

1.两次误会、三个悬念。

思考:

(1)?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后,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发生了几次误会?作者设置了几个悬念?

(2)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这样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呢?

反馈指导:

关键词句:?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主人家是谁???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一定是梨花。??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梨花呢??明确:两次误会:

第一次:?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

第二次:?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三个悬念:

悬念一: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悬念二: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悬念三: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

表达效果: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回答时,应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引导学生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进行细致的品读赏析,感知?我?和老余的激动与疑惑,瑶族老人的善良与见到梨花姑娘的妹妹时的激动心情。

总结过渡: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之后,全文便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那么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

2.追根溯源,寻找主人。

思考:你认为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呢?是瑶族老人吗?是梨花吗?是梨花的妹妹吗?是解放军战士吗?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反馈指导:到小说的最后,通过哈尼族小姑娘,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解放军战士为了方便过路人,学习雷锋精神建造了小茅屋;梨花姑娘深受感动,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继续帮助过路人,并且一直照料着小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她的妹妹接管了小茅屋;瑶族老人、?我?和老余等过路人,受到照料,心存感激,也都尽力照料小茅屋。所以,小茅屋的建造者、照管者都是主人。

三、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我?和老余(修葺)——设悬

瑶族老人(照管)——再悬

哈尼小姑娘(照管)——又悬

梨花姑娘(照料)

解放军战士(建造)——解悬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驿路上的行人得到了照顾,在孤独的旅途中,在漆黑的夜晚,在饥饿的疲惫里,是这间小茅屋给予了他们希望与温暖,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感恩在路上。那么,课文题目是《驿路梨花》,?梨花?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又有何含义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聚焦?梨花?,体悟情感

(一)五写梨花,各有不同

1.出示任务:

(1)思考:文中几次写到?梨花??将其语句勾出,并思考其作用。

(2)学生勾画相关的语句,讨论、交流。

明确:五写梨花:其含义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自然界的梨花、人名、雷锋精神。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这是自然界的梨花。一是写出了陡峭大山中淡淡月光下的梨花林,洁白,美丽。二是出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带给人希望和温暖。三是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2)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的意境。

(3)?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

这是写人。由此,景物的?梨花?和人物的?梨花?建立起关联。

(4)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借助梨花,赞美了给人们提供帮助的梨树林边小茅屋的主人。

(5)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是双关语,指花和人,?处处开?实际上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2.总结过渡:?梨花?是文章的线索,贯穿了全文,在理解了不同?梨花?的含义之后,我们知道了?梨花?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和人名,还象征着?雷锋精神?。那么,你能在课文中寻找到对?雷锋精神?传承的事例吗?

(二)梨花绽放,处处花香

1.出示任务:

(1)思考:文章中哪些事件是?梨花?绽放的体现呢?

(2)学生圈点勾画,总结概括。

明确:

(1)?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向哈尼族小姑娘学习,方便过路的人。

(2)瑶族老人送米、修葺小茅屋,向哈尼族小姑娘学习,方便过路的人。

(3)哈尼族小姑娘照管小茅屋,向解放军战士和姐姐学习。

(4)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战士学习,方便过路的人。

(5)解放军战士建造小茅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2.总结过渡:?驿路梨花?处处生香,我们看到了在边陲之地的淳朴民风和不计回报的助人为乐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弘扬。在学习了文本之后,我们再回到文章的标题上,文章以《驿路梨花》为标题,有何妙处呢?

(三)驿路梨花,品味妙处

1.出示任务:

(1)思考:课文用《驿路梨花》作为标题,有何妙处呢?

(2)学生自由交流。

明确: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

(1)?驿路梨花?既指自然界的梨花:洁白、香气四溢。又指梨花姑娘:助人为乐,朝气蓬勃,淳朴热情。还指解放军战士: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也指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淳朴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更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

(2)?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

(3)?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

2.总结过渡: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不幸,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那么这个社会便会充满真、善、美。

目标导学二:拓展延伸,洗涤心灵

1.出示任务:在与文本、与作者的交流中,你是否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呢?如果哈尼族小姑娘想再一次修葺这个驿站,你想为她或者这个驿站做点什么呢?

明确:我想帮她再种一些梨花。

我想给驿站取一个名字:梨花思缘。

我想给驿站前后修建一排路灯,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我想写一篇关于驿站的文章,把这个驿站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种精神。

……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文本中的精神转变为实际的行动。

(2)用关爱的情感去帮助他人,这也是对文本个性化理解的一种体现,也是对文本主旨的升华。

课堂小结: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 册教案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__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 __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__、 __、__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 __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二上《看图讲故事》公开课教案

【部优】《看图讲故事》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多幅图组成的漫画故事,能想象故事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2.能认真听,知道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3.积极参与表演,能在故事情境中交际,做到吐字清晰、语句连贯。 教学重点: 1.按顺序讲清楚图意。 2.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教学难点: 完整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好,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会讲故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上一节讲故事的口语交际课——看图讲故事(板书) 2.出示第一幅图:鹅。 3.师:同学们请看看这幅图,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只鹅,在湖面上。 师:嗯,不错,你说得很清楚。还有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有进步,你说的不仅很清楚,而且观察很仔细。他把XXX说出来了,我们知道了…… 师:现在我们越说越好了,只要认真观察,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说说呢? 师:你说得真好,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跟我们差不多大,他也看到了白鹅,还写了一首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诵读。 师:小小的骆宾王通过细心的观察,写出了这么美的诗,生活中如果我们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也会有很多收获呢!请看大屏幕。

师:出示6幅图。 二、新授 1.第一幅图(注意学生说话完整,清楚,听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提升)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幅图,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现在谁能把这幅图完整说一说,把你看到的内容说清楚。(板书:说清楚) 师小结:真了不起,刚才通过第一幅图,我们学会了把看到的内容说清楚,有的同学观察认真,表达清楚,有的同学能大胆想象,联系生活把故事讲得很有趣,还有的同学能做文明的小观众善于倾听。这些都是我们口语交际中要养成的好习惯,那么,同学们,你们想学到这些好方法吗?请刚才获奖的同学们上来跟我们分享他们的小窍门,掌声欢迎。 师贴:大胆想象认真观察联系生活 师:谢谢你们的分享,有了这些小窍门,我相信同学们在后面的几幅图中,会有更精彩的表现,请大家翻开课本79页,让我们一起找找儿子去哪儿了? 2.第二幅图——第五幅图 师: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按顺序说说2——5幅图的内容,记得用上我们刚才的小窍门哟。(指黑板)老师在这儿还有两个小提示:准备好了吗?大家开始吧! 3.汇报(注意评价,补充,认真听,板书机动) 4.第六幅图 师:这组漫画一共有6幅,最后一幅图是空白的——出示图6,需要我们来发挥想象,给这个漫画故事加一个有趣而又合理的结尾。自己静静地思考一分钟。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故事结尾与同组的小伙伴们交流。组长组织大家推荐本组最有趣的一个结尾。 生汇报,评价。 掌声鼓励,他们组能联系前面的漫画内容来想象,真会思考! 5.整组漫画连起来讲故事。 师:我们今天学到了这么多讲故事的方法,现在老师请一个故事大王把这6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大全(答题模板)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鉴赏大全 《竹里馆》王维 1、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了什么?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三四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3、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4、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 反衬。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寂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 《春夜洛城闻笛》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念家乡。

2、“暗”和“飞”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 “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的特点。 3、第二句中的“散”和“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散”字写出了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5、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逢入京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表现了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蕴含着怎样的情怀? 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相思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 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

小学二年级《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朗读课文。 2. 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 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语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想请你们猜一猜,老师有两个要求,请仔细听:第一、请认真听清谜面;第二、知道答案以后要举手,可不要说出来,否则你的答案就被其他孩子偷走喽!那位孩子听清楚了?能来重复一下老师的要求? 那么我们就来仔细听第一个谜面: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生答,板书:云)

再听第二个谜面: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生答,板书:雨) 接着听下一个: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生答,板书:雪) 还有最后一个,耳朵竖起来听仔细哦:大小冰球光又亮,噼里啪啦从天降。小孩拾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生答,板书:雹子)(教学“雹子”) 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四个谜语都猜对了。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黑板,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四个答案,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水构成的,都跟水有关,是自然现象) 2、读课题,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跟他们有关的课文。(30我是什么)(1)一生读课题(注意其“什么”的发音,如有不准的,再请其他学生) (2)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重点朗读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请你把它圈出来,注上拼音。人坐正,捧起书本,等会儿我请读得最认真的孩子来读,开始吧。 请学生自己读读放大的词语,再连起来读读第四小节。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先读读红色的词语,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2、再连起来读读第四小节

2020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 4、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8、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部编二上语文公开课之《15 大禹治水》 (1)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广州市海珠区客村小学叶梦娜 【研训特色】 教育戏剧的习式在阅读教学的实践 【本课使用的教育戏剧习式介绍】 1.良心小巷:成员面对面排成两列,戏剧环境中的特定角色从一头缓步至另一头。队列内的成员可用曾在戏剧内出现过的对白、声音、符合戏剧内人物立场的话语、或对特定角色的个人看法,不断对角色传递信息,制造反复回环、连续重复的声音,以此让特定角色回想、思考。在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变成给大禹提建议的人,让学生站成两排,大禹在中间走过听取大家的意见。 2.定格:将生活面貌,模仿“录像机”暂停的功能把画面凝固。学生运用肢体形态,集体复制一个视像画面,从中具体地呈现生活及事件。学生可以复制相片或绘画的画面,也可以按文本说明中创造面貌;也可以透过互动集体讨论共同创造画面,或先后次序自由即兴运用身体投入画面去创造一个场景的定格影像。本课让学生即兴定格治水后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 3.思路追踪:当扮演进入关键时刻或情绪时,教师随机即场交换扮演角色,让孩子体会扮演另外一个角色身份的感受及看法,进行更多角度、更全面的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的探索。本课让学生保持定格的姿势,教师走下去拍一下肩膀学生就可以说一句话。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第一自然段讲治水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二自然段讲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第三自然段讲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中“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句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献精神;第四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选编本文,旨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文的课后习题一提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挡水”“疏导”“驱赶”的意思,并借机复习查字典。课后习题二提示了学生学完本文后要学会借助故事梗概复述故事。 但这个故事是选入二年级的语文教材,在文章的篇幅上进行了删减,学生单凭课文的语言描述比较难理解大禹这个人物,因此本节课我借助传说原文的绘本补充大禹治水的细节;通过教育戏剧的手段帮助孩子利用想象走进上古世界,让他们在戏剧中去换位感受当时人民以及大禹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环境,从而使学生更加立体地去学习语文。 【学情分析】 《大禹治水》的故事虽然孩子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也有上千年,孩子们可能在理解大禹为什么要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及治水的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因此在本堂教学中我会运用很多方式进行情景渲染,对比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感受大禹的精神。另外,本班孩子经过差不多两个月的训练,在课堂上基本能够熟悉“定格”“思路追踪”等教育戏剧的习式,而且在以往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力很强,富有想象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走近上古时期这节课我们也会继续凭借教育戏剧的习式带孩子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 的特点。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 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探 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 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 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 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不过,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 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

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 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 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 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 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 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因为他学 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 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实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 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 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公开课教案

《语文园地一》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识字加油站”安排的是一组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旨在拓展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途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学词。 “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二是联系生活,学习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写句子。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词语与日常生活情境建立联系,在迁移运用中发展表达能力。 “书写提示”揭示了左右结构的字的宽窄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正确认读8个词语。并拓展户外活动着装和工具词语。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 3.联系日常生活,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恰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昨天老师收到了我们的老朋友米奇发来的邀约视频,一起来看一看。 2.听说妙妙屋路途遥远,充满挑战。还想去吗?真是乐于探索的孩子。 出发前,先去我为大家准备好的淘宝屋里逛逛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图片,打打招呼。 2.过渡:这些小家伙们个个打起精神抢着要和你们做朋友,试试看能不能读出它们的名字? 3.小老师领读。

4.同桌两人考考读,帮帮读。 5.瞧,这些词语宝宝要和我们玩捉迷藏,变了样子,躲到了老师手里,快快找出它们吧。 6.你们能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跟同伴说说看。 7.汇报。 8.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哎呀,说的真好。这次妙妙屋旅途中你最想带什么呢? 9.除了能带走这些东西,你们还能准备哪些着装和用具呢?(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 过渡:合作的力量可真神奇,一起快乐出发吧!哎呀,看,前面有座山挡住了我们的路,有信心爬过去吗? 10.爬山字游戏,扩词。 过渡:翻山越岭,我们来到了一片丛林,正赶上动物狂欢。 三、字词句运用(演一演) 1.狮子大王热情邀请我们表演节目——情景剧,看看提词板上写了什么? (1)自己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 (2)说说发现。 (3)说说不同颜色的字的意思。 (4)出示小组表演要求。汇报表演。 过渡:狮子大王很满意你们的表演,为我们送来了米奇头饰和动词小儿歌。加上动作读一读吧! 2.集体读儿歌,加动作,巩固词音及意。 过渡:孩子们,我们离妙妙屋越来越近了,可是,一条小河给我们出难题了。 (1)出示句子1。 ①读读看,知道了什么?(板书“有时候……有时候……”) ②你们能不能用上有时候……有时候……来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呢? (2)出示句子2。 ①你们知道水都做了哪些事情呢?(板书:在……在……在……在……) ②我们每天也会做很多事,请你说一说。

249.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语文园地六》省级曹老师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曹志香 【教学内容】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设计思路】 以畅游语文乐园这一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亮点特色】 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及书写。 【教学重点】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识字,了解多音字及三个标点符号,激发学生了解中国汉字的趣味。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活动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语文园地六》开始语文之旅吧!首先来到的是第一站:识字加油站。 二、识字加油站 (一)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二)自由朗读词语,注意红色字的读音。(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三)合作交流 1.同桌交流识字小绝招。 2.小朋友们帮助语文乐园中的管理员贴标签。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想的就怎么分。 3.读一读,组词语。(开火车) 4.走迷宫。 5.比一比,说说自己的发现。 6.课外拓展猜猜看,谁最棒!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洒水车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跨河又钻洞,载客又运货。火车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自行车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消防车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7.小朋友真棒!恭喜你们都猜对了!老师奖励你们听一首歌曲《汉字歌》。听完了歌,让我们继续今天的语文之旅吧! 三、字词句运用 1.看谁能给这些多音字注上拼音。 2.师出示正确的拼音,生检查自己的注音情况。 3.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4.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多音字还有哪些? 5.完成课件练习。 6.读标点符号的儿歌。 句号:表述完整的一句话。问号:用于问题的末尾。感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感叹,表示强烈的感情。 7.学生试着给3个句子加标点。 (1)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2)我们去公园玩公园花真多呀 (3)这棵树的叶

(完整word版)部编本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

七年级下册 目录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木兰诗 3、卖油翁(欧阳修) 4、陋室铭(刘禹锡) 5、爱莲说(周敦颐) 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7、望岳(杜甫) 8、登飞来峰(王安石) 9、游山西村(陆游) 10、己亥杂诗(龚自珍) 11、河中石兽(纪昀) 12、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

部编二上语文公开课之《语文园地五》 (2)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区别比较三组既是形近字又是音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的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 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了解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现说话的不同方式。 3、通过学习例句,懂得并初步掌握用恰当的词语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4、正确、美观地书写“观、忙、呼、如”四个字,了解并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点: 1、懂得并初步掌握用恰当的词语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2、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喜欢闯关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五的内容时就一起来闯关好吗?和我们一起闯关的还有一个新朋友琪琪(自我介绍),大家和她打个招呼吧!她要和我们并肩作战,高兴吗?(课件)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有奖品的宝盒,但是开宝盒的钥匙要靠你们自己获得,有信心吗? 首先我们就一起进入第一关“火眼金睛”。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拼读拼读。 2.你发现了吗?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呀?(字很像,有的音相近,有的音相同)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谁来领大家读? 3.(课件出示去掉音节的生字:锋、峰、蜂;幕、墓、慕;吵、抄、炒】同学们,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自己读一读,把字读正确。 4.同学们,哪组来开火车读? 5.字都会了吗?同桌对照书上的生字条小声检查一下。 6.同学们,这些字长得很像,读音也差不多相同,那么你会正确区分和使用它们吗?(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请同学们打开你的学习纸,完成连线。连完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预设一:可以根据这些字的部首,想想它的意思,就能明白了。(课件出示:锋峰蜂)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分清楚它们的?预设: 1、我知道“山fēnɡ”的fēnɡ应该是山字旁的“峰”。部首是“山”的字,多和山有关。 2、我知道“蜜fēnɡ”是一种小昆虫,所以应该是虫字旁的“蜂”。 3、我想刀是用钢、铁做的,钢、铁是金属,所以“刀fēnɡ”的fēnɡ是金字旁。(课件出示:幕墓慕)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分清楚它们的?预设: 1、我知道,“爱mù”是一种心里的情感,表示对事物、对人的喜欢。所以应该是心字底的“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 传统节日》 【省一等奖】优质课优质教案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余美庆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搜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搜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一、导入 1、今天。老师在我们的课堂请来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邓鸣贺,他的很多童谣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听一段,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把你听到的告诉我。播放2012春晚视频:邓鸣贺《小孩你别馋》。 2、邓鸣贺在儿歌中说到了一些节日,这些节日啊,是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把它称为传统节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传统节日》去学习节日里的文化。齐读课题 3、请孩子们拼拼这两个字“传统”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里讲了哪些传统节日呢?请你读读课文,老师有要求啦!出示自学要求。 2、老师检测读书情况、评价。 3、同桌互相读读,不过老师也有要求:男生读:读女生读:听 4、谁来说说文中写了哪些节日?(共写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5、谁会读这个字“宵”,一起来拼拼。 出示图:这是什么?有的地方把汤圆叫做元宵。三、再读课文,走进节日 1、孩子们很棒,为你鼓励你们老师送给你们一幅图:你能通过图判断出这是什么节日吗?(春节) 谁来把儿歌中写春节的句子找出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儿歌中提到春节人们会干什么呢? “贴”谁来拼拼这个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看看这是在贴什么? (贴窗花、放鞭炮)这就是春节的习俗? 2、那其他节日有哪些习俗呢?请小组合作,在书上找一找,并且完成表格。 3、表格里出现了许多生字宝宝,瞧,他们站成两排等着孩子们去读一读呢? 4、哪一组的孩子开火车读一读。(先读后出拼音) 5、孩子们这么厉害一定有自己的方法,谁来告诉我你们是怎么记住他们的。 “舟”是独体字,古时候“舟”是这样写的,说说像什么?古人把比较小的船叫做“舟”,龙舟就是把船做成龙的样子。 “艾”它的偏旁是草字头,本课还有一个草字头的字“菊”,草字头的字跟什么有关。出示艾叶,这是什么?人们在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挂上艾叶。“菊”菊花,到了秋天各种各样的菊花开了,老师也到长寿湖踏秋赏菊了。 “乞巧”在古时候是指一种技术,请看这是什么技术。(穿针)在七夕节,人们对着月光比赛穿针引线,看看谁的技术好,有这样一句古诗描写了当时的情景“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6、孩子们识字的本领强,下面我们来比比看图的本领怎样?看图识文,你能通过看图知道是那哪一句儿歌吗?重点指导: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必背篇 目】 十三首古诗词(5+8) 古代诗歌五首 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 2.《望岳》杜甫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zhǔ)杖无时夜叩(kòu)门。 5.《己(jǐ)亥(hài)杂诗(其五)》龚(gōng)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吟(yín)鞭东指即(jí)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课外古诗词诵读八首 6.《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xiào)。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sàn)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zhé)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逢入京使》岑(cén)参(shēn)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晚春》韩愈(yù)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fēi)。 杨花榆(yú)荚(jiá)无才思,惟解(jiě)漫天作雪飞。 10.《泊(bó)秦淮》杜牧 烟笼(lǒng)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yóu)唱后庭花。 11.《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zhú)臣,贾生才调(diào)更(gèng)无伦(lún)。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2.《过松源晨炊(chuī)漆(qī)公店(其五)》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biàn)无难,赚(zhuàn)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3.《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六篇文言文 1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qīng)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liè),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guā)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15.《木兰诗》《乐府诗集》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juàn),卷(juàn)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 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jùn)马,西市买鞍(ān)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yān)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jiàn)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xūn)十二转(zhuǎn),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huán)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xiāng)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zhuāng);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 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ji ē)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shuò),雌(cí)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shì)担(dàn)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jiàn)其发(fā)矢(shǐ)十中(zhòng)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dàn)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ěr)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乃取一葫芦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 《竹里馆》王维 1、这首诗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2、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三四句写了什么?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三四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3、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4、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具体分析。 反衬。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寂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幽暗。 《春夜洛城闻笛》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念家乡。 2、“暗”和“飞”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 “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写出了笛音悠远、轻细的特点。 3、第二句中的“散”和“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散”字写出了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 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5、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逢入京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表现了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铺垫。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蕴含着怎样的情怀? 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的相思之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教案(2份)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危、敢、惊”三个生字。 2.借助拼音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中间有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二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部编二上语文公开课之《3 拍手歌》 (2)

1 二年级上册识字3《拍手歌》教学设计 -----借助汉之星工具有效的辅助汉字教学 一、教材分析 《拍手歌》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带出10个本课学习的生字,这首拍手歌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根据本课拍手歌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基础,我们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拍手诵读,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比较生疏的一些重要词句进行指导;同时认真分析本课生字的特点,分类组合,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运用汉之星工具,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的10个生字,学习书写“物”“牢”“猫”等字。 2、利用汉之星工具获得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3、有节奏地朗读拍手歌,了解“翱翔”“雁群会写字”“唱不休”等词句的意思,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三、教学准备 1、动物卡片。 2 2、汉之星“隹”“雀”“雄”“嬉戏”的解释 3、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老师通过叙述卡通人物形象让学生猜一猜卡通人物是谁? 1、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胖子,最后却成为了一代功夫大师。(功夫熊猫) 2、在一座疯狂的动物城里,住着这样一群动物,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慢吞吞的。(树懒——闪电) 3、唱“眼睛瞪得像铜铃”。(黑猫警长) 4、他的口头禅“我一定会回来的”。(灰太狼) 5、他是羊村里最机智聪明的小羊。(喜羊羊)师:看来大家真的都很喜欢看动画片,这些卡通人物的原型就是我们熟悉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动物有关的课文《拍手歌》,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奇妙的动物世界。 (二)自主练读,整体感知拍手歌。 1、出示读书要求,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师生合作读儿歌。 (三)引出动物名称,归类识字。 1、拍手歌里藏着许多小动物,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 3 圈一圈 2、生汇报。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21 狐假虎威 第3套 国家一等奖 优质课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21课《狐假虎威》 曹柳英 一、教材分析 狐假虎威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本课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读起来趣味盎然。在本课中默读是教学的重点;授课过程中,采用讲故事的办法激发孩子表达的愿望,让课堂充满童趣。 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时生字,会写“爷”、“食”两个字。 2.学习默读的方法。 4.指导朗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感受狐狸的狡猾。难点:指导朗读对话三、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预习,对本课的生字,故事内容有大概的了解。 2.备好老虎、狐狸的图片;制作好幻灯片。四、课前交流(不用拿翻页笔) 师:出示老虎图片。它是谁?你眼中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生:凶猛的,会吃人,声音很大,百兽之王。 师:是呀,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怕它(贴图)。出示狐狸图片,它是谁?它又是什么样的呢?生:狡猾的,可爱的,聪明的...... 师:在童话故事中,狐狸可是个大明星(贴图)。(按课件)看,这个故事是——《狐狸和乌鸦》。故事中,狐狸——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 (按课件)这个故事是——《狐狸和仙鹤》。这里的狐狸可自私了。 (按课件)在《酸的和甜的》这个故事中,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你们懂得真多。好,咱们准备上课。(师生问好)五、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讲个(指图片)狐狸和老虎的故事。认真看画面听故事哦!(按课件) (播放音频)搜索公众号: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按课件)21.狐假虎威,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3.读准课题 师:课题中的“假”是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假,谁来给它组个词 生:(放假,寒假)师:你也组个。 生:暑假师:你再来。生:假期 师:词汇量真丰富。再读课题。 师:听了这个故事,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机板书) 生: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师:你的小耳朵很会听。生:狐狸骗老虎 师:真不错,狐狸的心思你读懂了。生;狐狸把老虎带进了森林,把百兽吓跑了师:是呀!狐狸利用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师根据生说板书:逮骗吓跑百兽 才听了一遍,就了解了故事,真厉害!看来,这个故事很吸引大家,想不想读一读?(二)初学默读 师:来,教大家一个快速读故事的方法(按课件)——默读,谁知道什么是默读? 生:默读是心里默默地读师:说到点子上了。生:不发出声音 师:对,你说出了最关键的地方。 师:默读就是(按课件)不出声,眼看字,嘴不动,心里有个小小的我在读。 师:先观察老师默读,我要默读的是第一自然段,小朋友们仔细看。 (师示范默读:左手拿书,右手食指划读)师:读完了,除了不出声,你还发现了什么?生:(用手指指着读)师:不是指,是用手划着读。 师:是的,我们刚开始学习默读,可以用小手划着读,这样不容易看错行。等我们熟练掌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