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的配筋图画法(内容清晰)

梁的配筋图画法(内容清晰)

梁的配筋图画法(内容清晰)
梁的配筋图画法(内容清晰)

一、梁的配筋图画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各结构层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当某跨断面尺寸或箍筋与基本值不同时,则将其特殊值从所在跨中引出另注平面注写采用集中注写与原位注写相结合的方式标注:

原位注写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将梁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写在梁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下图表达了在轴线上梁的情况,引出线部分为集中标注。KL2(2A)300×650为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悬挑、梁断面300×650;φ8-100/200

(2)2φ25表明此梁箍筋是φ8间距200,加密区间距100,2φ25表示在梁上部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0.100)表示梁顶相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

0.100m,在轴与①~②轴之间梁下部中间段6φ252/4为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在①轴处梁上部注写的

2φ25+2φ22,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当梁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略不注,如②轴梁上端所示。当集中注写的数值中某一项(或几项)数值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按其不同数值原位注写在该跨或该悬挑部分处,施工时,按原位标注的数值优先选用。如③轴右侧悬挑梁部分,下部标注φ8-100,表示悬挑部分的箍筋通长都为φ8间距100的两肢箍。

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根据梁的不同编号类型,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2.截面注写方式

是将断面号直接画在平面梁配筋图上,断面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截面注写方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如在梁密集区,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可使图面清晰。

下图为平面注写和截面注写结合使用的图例。图中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

中的主梁上,用引线注明总配筋值,如L3中吊筋2φ18。

二、梁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配筋图;施工人员依据平法施工图及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进行施工,故称梁平法施工图。

首先,按一定比例绘制梁的平面布置图,分别按照梁的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梁及与之相关联的柱、墙绘制在该图上,并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对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但贴柱边的梁可不注。

然后,根据设计计算结果,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梁的截面及配筋。

这里主要介绍平面注写方式,即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注写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