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深圳市宝安区求雨岭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第一章现状分析与项目定位

一、现状概述

地理位置

求雨岭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东面隔清平路与东莞市凤岗镇相望,西面为规划建设中的观澜版画基地和观澜高尔夫球场,南面为牛湖社区,含牛湖与鳌湖新村、老村,北面为规划建设中的燃气基地和规划建设的3号路,公园园区用地面积约公顷。

自然条件

1.2.1气候

观澜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总特征可概括为夏长冬短,春秋相连,降水丰富,风清宜人。年均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属降水非常丰沛的地区。降水集中在五至九月,十至四月降水偏少,但因气温较低,故不显得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兆焦耳/平方米。规划区域年平均温度为22.4℃,年平均降雨量约1700~2000毫米。

1.2.2地貌

求雨岭公园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主峰位于公园山体中部,海拔米,东、西次峰海拔均超过80米,区域内沟壑纵横,峰峦起伏,山体坡度多超过30°,少平坦区域。

1.2.3地质土壤

山地地质构成以花岗岩、砂页岩为主,部分凝灰岩、变质岩。土壤多含石英沙粒,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类型。

1.2.4自然植被

求雨岭公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存多为人工种植的次生体大叶相思、桉树、荔枝等树木以及灌丛矮草和杂木丛。耐阴性地被,在一些沟谷地段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竹林。人工次生林结构主要是: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林+桉树+木荷+红乌桕,其它可见植物有:

乔木树种有:黧蒴Castanopsis fissa

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

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

红豆 Ormosia spp

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 Champ.

黄牛木 Cratoxylum cochinchenense (Lour.) Bl.

冬青 Ilex spp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灌木树种有:

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粗叶榕Ficus hirta

牛耳枫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华南省藤Calamus rhabdocladus

银柴Aporosa chinensis等;

主要藤本: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

花椒簕Zanthoxylum scandens

罗浮买麻藤Gnetum lofuense

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主要草本:华南紫萁Osmunda vachellii Hook.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inn.) Schott

草豆蔻 Semen Alpiniae

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社会条件及发展概况

牛湖社区居委地处深圳市区东北面,周边相邻有东边君子布村,南靠新田村,西连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北接东莞塘厦、凤岗,全村总体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万人,其中常住户口占1704人,属客家人之乡。

二、现状分析及评价

区位:规划用地所在的观澜求雨岭地区,为深圳和东莞市域交界区域,是未来观澜版画基地的外围区域,是城市生态风景廊道重点建设地区。

地貌:公园以丘陵地貌为主,建设范围狭长,景观美感度较低,平坦区域较少,给入口及管理建筑选址增加了难度。

植被:以次生林为主,种类单一,缺乏层次与季相变化,生态保育作用有限,园内水土流失和表土裸露区较多。

构筑物:公园内山体南坡中部山脚保留有两座碉楼,高约8-10米,砖砌体,保存较完整,墙体表面有雨蚀冲刷痕迹,局部墙面有剥落。现有南坡中部登山道和西南部接近老村各有一座圆形混凝土水池以,应为老村居民过去饮用水储水池,现已经废弃。规划范围内北山山脚已经建有鹏侨鸵鸟养殖园区,并有饮食和娱乐配套设施,在此处形成的污水等对环境有影响。

文化资源:牛湖老围属于客家聚集之地,村落素雅,民风淳朴,宗祠林立,碉楼、禾塘、风水树、客家围龙屋都体现了浓郁的岭南客家文化风情。另外,毗邻建设的观澜版画基地,也成为求雨岭公园规划设计主题发掘的灵感来源之一。

边坡高差:规划用地周边,尤其是东部和东南部,与厂区、学校、停车场、道路等交界地方,都出现了裸露较为严重的山坡,形成多处陡坡和大面积的垂直断面,不利于公园与周边环境的相互渗透。

水资源:公园内未见溪流、水塘、湖体等水资源。

三、规划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城市绿化条例》

4)《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5)《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6)《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

7)《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8)《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社区公园规划指引部分)》

9)深圳市政府有关求雨岭城市公园的文件及相关部门意见

10)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11)公园周边及内部用地现状

四、规划目标与定位

求雨岭公园是以生态系统的恢复保护和安全的养生康体活动为规划建设目标,结合自身现状条件,通过优化绿地空间格局,完善公园的游览系统、服务设施、植物群落等方面,有效改善区域城市风貌,同时也为周边的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娱乐、游览和康体活动的公共空间,并充分发挥其作为区域中心森林氧吧的生态作用,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五、规划原则与公园性质

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原则

2)安全防护为主,合理改造原则

3)以人为本的原则

4)提升生态资源价值与提高文化品味相结合的原则

5)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则

6)乡土植物应用原则

7)经济性原则

公园性质

求雨岭公园性质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突出地域特色风貌,集游览休闲、教育、健身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公园。

六、游人规模分析

一般市、区级公园游人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60M2为宜,因求雨岭岭公园属山地公园,故人均占有公园面积以250(200)M2/人为标准计算,日周转率为2。

C

C=

A

Am

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M2)

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

则:公园游人容量=公园总面积÷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

=194370÷250(200)

=778(972)(人)

公园日游人容量=公园游人容量×日周转系数,计算值为:1556(1944)人。因此,从理论上分析,该容量为公园的最大的环境容量,可以满足节假日、高峰日任何可能规模的旅游活动。

第二章规划设计

一、设计主题

谈起深圳,我们马上会联想到东门、华强北、地王大厦、市民中心、大梅沙、蛇口港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商业街市,人们往往被深圳现代化的辉煌成就震撼,而忽视了这片土地所蕴藏着的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越是发达和先进的城市越有“文化寻根”的需求。事实上,虽然深圳的城市建设历程仅二十余年,但这块土地却孕育出了人类远古的文明,同时,深圳是岭南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文化文化对深圳的影响极其深远,对于我们这些“新客家人”而言,搞清楚“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涵,正本清源,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对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

求雨岭公园的区位非常特殊,与山脚下的牛湖社区可谓是唇齿相依,与西部的版画基地可谓是遥相呼应,公园平面布局东西狭长,我们设想以自然山体为绿色生态基面,通过休憩空间和游赏景点的设计,形成一条贯穿东西的文化景观轴线,如一条纽带将城市与自然,地理与人文,时间与空间连接起来,展示出岭南客家的风土乡情。

“意境”一词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论》,他将诗的境界分为三种:物境、情境、意境,物境偏于形似,情境偏于表情,意境偏于意蕴。“园林意境”指园林景物以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式诱发和拓展出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意识形态的境界和情调的表现。园林通过山、石、亭、榭、植物、水、等元素营建了有形的物境,在物境之上追求造园意境,通过对有形的园林景物的创造,寄物言志。通过形式美感的营造直接以物境塑造意境。山自无言水自无语,然而山水无情人有情,如用蓬莱、赢州、方丈三山表达对神仙的向往,用松梅竹来表达文人的品行高洁等。

本设计中,我们也运用从物境到意境的思路,寄物言志,通过发掘和提炼客家传统文化要素,如客家村落格局、建筑形式、风水树、禾塘、青砖灰瓦等,结合现状特点,将人文景观融合到自然中去,表达了我们对客家传统文化的敬意,呼唤客家人文精神的回归。

设计的主题为“画境文心”,画境是外在表象,文心为内在精神,内外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画:版画-→绿色版画-→大地艺术-→吸取版画的风格特色,以不同色彩的植物为颜

料,在土地上涂抹镌刻,写意山水,以这种特殊的种植方式回应观澜版画基地的主题。

●境:境地-→环境-→自然生境-→尽可能的保留或改造现有植被,有计划,有序的引

入新的植物树种,通过一定的人工干扰手段使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形成稳定的、自我持续更新的生态群落。●文:文化-→客家文化-→岭南客乡-→反映了区域内客家风土人文的精神气质,对于

历史、祖先、文化源头的追忆。客家恪守南迁前的文化传统,特别遵行儒礼,崇拜祖先,珍视家族团结,重土爱国并重视风水。客家民居就是客家文化最具特色的表现,更多体现了晋唐中原汉族文化的原貌。

●心:心情-→个体情感-→邻里乡情-→通过场地空间、气氛的营造,邻里之间淳朴的

情感得以延续,并促进平等亲切,充满活力的人际交往。

二、设计理念的表达

生态保护与恢复

规划的公园分为生态保育区和游览观赏区。北部以生态保育、隔离防护为主,仅开辟游步道或观景平台。围绕东、西两个次峰重点规划,林相改造、特色树种的引入,既保持了公园与周边生态廊道的连通,同时也在内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周边的市政建设留下的边坡坡面多裸露,局部采用浆砌石和喷砼处理,植被很难生长,极大影响了周边景观效果,生物通道也被切断,因此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边坡治理改造,实现生态恢复,使其与周边环境联为一体。

文物保护与利用

求雨岭规划范围涉及到碉楼两座,位于鳌湖老二村处。客家碉楼是融中华文化和客家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侨乡土建筑群体,作为特定时期的遗迹,历经风雨,铭刻着历史的印记,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据统计,观澜目前还保留着114座碉楼,其中牛湖社区是碉楼最集中的地方,有31座。

观澜的碉楼大多建于清代中晚期和民国初期,墙体采用黄泥、河沙、石灰、配以黄糖制成三合土,用杉木板夹墙舂实而成,内部为木制结构,墙体十分坚固,外表批荡手工精致考究,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历经百年不腐。客家碉楼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蕴涵着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且还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历史。

文化发现与挖掘

牛湖老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民居占地2万平方米(包括风水塘、禾坪),具有明显的客家老围建筑特征。老围前有风水塘,后面有一所启明学校,历史上的观澜镇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观澜古墟是深圳“四大名墟”(东门老街、沙井青平墟、沙头角老街和观澜古墟)唯一完好保存下来古街市,堪称“深圳近代民俗历史第一街”。

版画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牛湖村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着名版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陈烟桥先生的诞生地,他是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主要代表,其作品是中国抗战版画

“力之美”的全力体现。我们通过植物种植的方式在坡地上模拟版画图案,成为独特的大地艺术景观。

邻里活动

公园山体西南侧的牛湖社区居民,由于休闲健身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活动空间匮乏,容易造成卫生、治安,心理、疾病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求雨岭公园的建成将极大的改善现状,促进公众开展文化活动、健身康体、互动交流等,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求雨岭公园的丘陵山地特色,独一无二的“客家乡村”的风光,也会吸引附近观澜高尔夫、版画基地的游人,以及市区居民前往,尤其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徒步暴走,穿林越涧。

三、规划设计

布局原则

(1) 以乡土植物为基础,营造保健型、环保型植物及观赏性植物相得益彰的生态型城市山林生态景观,使该园成为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市民回归自然的场所。

(2) 依山就势,原则上顺等高线布置道路、小径、蹬道,为游客提供蜿蜒曲折、参差错落的游览路线,满足人们林中漫步、登山健体的需要。

(3) 营造鸟类、昆虫和多样生物的栖息场所,体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

(4) 为附近居民就近布置休闲活动场地,为方便游人均衡布置服务设施。

出入口

出入口公园出入口8处。其中主入口1处,次入口2处,登山口4处,专用登山口1处。

a. 主入口位于公园南侧中部,现状较平坦区域。主入口由规划路北侧进入,由标

志、入口前广场、台地园、管理中心和停车场组成,主入口面积为5972

平米,其中停车场约2000平米。

b. 次入口

鳌湖老村次入口位于公园南侧西部,由启明学校东侧平坦区域进入,由标志景石、

围廊、活动广场组成,面积约3750平米。

牛湖老村次入口位于公园南侧西部,从现有保存的两座碉楼旁边平坦区域进入,

由活动草坪、景墙组成

c. 登山口在公园南侧东部,西部,西北部人流集中,坡度较缓,景致较好的位置

设有4个步行登山口,方便游客进入

d.专用口位于公园东侧爱孚实验学校后山,作为该校专用登山口设置。

景区划分

本公园规划划分为11个区:绿色版画观赏区、果林保育区、观澜夕照游览区、生态林恢复区、客家新围休闲区、田园风光游览区、风景防护林区、主入口游览区、山林秋色游览区、养生康体区、云霭祁辉游览区。

分区设计

主入口游览区

位于公园南侧中部,现状为有高差的几处空地,长满了杂草和灌木丛。未来建设的市政路沿山麓而过,由于此处地势开阔平坦,交通便利,因此作为主入口设计。主入口东侧设置为林荫式停车区,可停放35辆车,地面为嵌草式降低了热辐射。

整体布局借鉴了客家围屋的特点,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规整,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从南至北依次为下广场、中广场和主广场。下广场为人流到达停留、疏散空间,拾阶而上中间停留即为中广场,利用台地高差错落,两侧挡墙结合种植池种植树木,正中央挡墙设有浮雕一个,再上行即到达管理办公建筑主广场,主广场南侧中央设影壁一座,管理中心建筑形式吸取客家建筑特色,沿景观中轴线对称布置,中间为两层主楼,左右各有一层厢房,以主楼为重心,屋顶为歇山式、屋坡舒缓,檐端略起,保留了较多的汉唐风格,两侧厢房如鹏鸟之冀左右拱卫,气势舒展若凤凰展翅,为了体现建筑的时代感,融入现代建筑元素,墙面外伸有木格栅,既丰富了建筑立面,又增加了光影变化效果。管理中心建筑后面设置成后花园,有水塘,亭、桥,逐渐向自然过渡。

客家新围休闲区

主要是指鳌湖老村启明学校东侧的次入口区域,该区域现状宽敞平坦。适宜于举行大型集会活动,考虑到整个牛湖老村缺少这样的公共活动空间,因此将该入口前广场留出足够大的活动空间,方便附近社区,尤其是牛湖社区居民举办一些节日庆典,大型公共活动。

该入口前广场采用客家围屋的平面布局方式,前有半月形的风水塘,后有树山,两侧环形的围廊将广场环抱其中,突出围合感,同时也能遮阳避雨,营造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围廊的建筑形式汲取了客家建筑的特点,如瓦顶、檐角、装饰物,同时也考虑了大型活动人流需求,不做封闭式的墙面,立柱围栏,或作或立,或静或动,四面皆景,两侧围廊中

心对称,转角重檐,水波型脊线点明了岭南客家建筑的特点。铺装材料来自于民居拆迁留下的大量青砖灰瓦,以石板分隔,朴拙古韵,形成特殊的地面肌理。

观澜夕照游览区

指求雨岭西侧次峰周围区域,包括启明石、观澜夕照、梅林香雪三个主要景点。而这三个景点又各有特点:启明石取义山下的“启明学校”,同时“启明”一词也符合我们登高望远,天地初明的景观意境,设一卧石,周有平台,凭栏远眺;观澜夕照景点处平缓宽敞,周围众峰烘托,视线平远,游览至此,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物我两忘,是登高观景抒怀的佳境之地;梅林香雪位于观澜夕照南侧山谷,林木茂盛,在现有废弃的水池处设计休憩平台,周围遍植腊梅、青梅,冬末春初,满树花开如雪,清香袭人,尽揽独特美景。

云霭祁辉游览区

位于公园东部次峰区域,包括祁辉台和云霭阁两个主要景点。云霭阁系三层观景阁,

外观古朴,重檐翘角,游人至此登高可望朝日、听天籁、观天象、俯山望城,一幅“嘉树

列道,被野茶园,弦歌四间,民安其业”的盛世美景。阁内一层中置巨石一块,上书“云

霭”二字,引导人们去感受天人合一、身心与大自然充分融合的精神境界。

田园风光游览区

客家人一直尊崇耕读传家,该片区的设计突出了“农耕”特色,结合现状坡地地形,

创造“田”的空间序列。久居城市水泥森林的现代人,厌倦了喧嚣的都市生活,而向往宁

静温馨的田园生活。层层叠叠的梯田,蜿蜒起伏的小路,成片栽种的稻子、油菜,行走其

间,观、闻、嗅、味、触,不仅可以呼吸清新空气,感受宁静的气氛、淳朴的民风、生机

盎然的花鸟林草,还可以品尝新鲜的瓜果蔬菜,亲自收获枝头的鲜果,使人们的身心得到

彻底放松。

山林秋色游览区

“春景秋色”的植物景观,即春季繁花、秋季色叶、夏荫浓绿、冬阳落地、四季变化

的绿地植物景观,是植物生态群落景观与“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绿化发展上的结合。通

过规模化绿地应用、合理化植物配置,突出春花和秋色叶植物的造景功能,营建春季似锦

的繁花、秋季如画的色叶植物景观,规模化的种植应用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结合夏

荫冬枝的合理化植物配置,使人感受到审美上的和谐。

从四季变化的角度选择植物,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实现时间上的季相景观变化,重

视某个景区,甚至整个区域内的景观多样性,实现空间上的景观变化。科学合理的植物选

择是“春景秋色”的基本景观特征得以体现的重要环节,为此,秋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观花乔木、花灌木和观果观杆类等植物,应在公园内应用和合理配置

生态林恢复区

求雨岭片区内主要是人工次生林和杂生灌木,而且遭破坏严重,山体植被的缺失直接的后果是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在此区域采用人工引种种植,促进原生植被群落生长发育,逐步恢复已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大量种植常绿阔叶类乔木,改善区域内碳氧平衡,同时利用山势较平缓且有沟谷穿插富于变化的地形特点,有选择的为公园附近的居民提供散步、娱乐、游憩、登山、晨练等康体健身休闲的场所。

风景防护林区

体现出自然山林向城市植被逐渐过渡的特征,也是城市与自然生物交换的重要生态廊道。优良乡土树种逐渐成为优势种群,森林群落稳定性逐年提高,林地的郁闭度达到以上,呈现出复层阔叶混交林林相,森林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的生态功能显着提高,逐渐形成优美的森林景观。

采取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和点带面相结合的原则,选择乡土、花色、长寿阔叶树种,采取小群落、大混交的方法,改造低效益疏残林,努力营造一种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生态景观,促进森林资源长期、稳定、持续发展。

芳香养生区

位于公园主入口东侧山坡,围绕休息区大量种植香花、药用植物,园路穿行在花丛中,萤飞蝶舞,芳香袭人,营造一处静谧、悠闲、雅致的环境氛围。

园内游览线路蜿蜒曲折,增加游程,在多处设休息平台、座椅等设施供游人使用,游客在这里看香草、走香路、闻香气,感受芳香文化,净化身心。形成舒适、温馨的休闲环境。道路铺装材料选用天然鹅卵石,游人在其间行走时享受到自然足疗的功效。

果林保育区

葱绿的果树释放出清新的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市区,对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可称为“绿肺”。

岭南奇花异果甚多,汇集一批观赏性强、可食用且珍稀奇异品种,人们在此可赏、可游、可采、可吃,同时也可挂牌认养。果树因为挂果需要,大多枝叶开散,形态非常漂亮,果树可观叶、观花、观果还能观杆,一些果树落叶时能变色,是秋天观赏效果特佳的彩叶树种。枇杷叶片肥大、花器芳香,是优良的蜜源植物;樱桃有漂亮的伞状树冠,先花后果,

粉白色的花朵、粉红色的花蕾、红色的果实,叶片在秋季转红色或紫褐色,是理想的公园景观树种;无花果不仅枝叶婆娑,树态优雅,还对二氧化硫、硫酸雾等有毒气体有吸附作用;而神奇的香泡,最多能挂果250公斤

绿色版画观赏区

在公园东、西两个次峰临近城市道路的坡面上,以植物种植的方式,模拟版画图案,以这样一种特殊的、生态的方式与观澜建设版画基地的定位相一致。

四、道路交通与管理服务设施

对外交通

求雨岭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东面有清平路;西面为鳌湖老村,村内道路连接到外面的兴业路;南面是为牛湖老村,未来将建设市政道路沿主入口一侧山体,穿过牛湖老村与高尔夫大道连接;北面为规划的燃气基地,西北和东北处有小路可连接到规划的3号路。

内部交通

(1) 游览道路

a. 一级步道

◆主路路面宽米~米,横坡约1%,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在险要地

带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主路局部放宽或结合场地便于错车,同时结合山林防火通道设置。

◆主路宜采用透水砖、石材路面。

b. 二级步道

次路通往各景区和主要景点的主要游览道及登山健身道。路面一般宽度为~米,纵坡宜小于15%,纵坡超过15%的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并设置安全护栏。次路路面宜采用透水砖、砼或条石修筑。

c. 三级步道

支路为登山健身小径,它与主路、次路形成公园内部完整的游览网络,支路路面宽~米,其设计技术要求与次路相同。路面材料可采用条石、木材或卵石等纯天然材料。

(2) 停车场

停车场规划停车场一处,位于主入口处,面积约2000㎡。均为环保型林荫式停车场。

(3) 铺装场地

主要有主、次入口前广场、山顶观澜夕照广场和云霭阁广场,以及主景点小型铺装地等。共计面积约6100㎡,均采用石块、卵石、透水砖铺砌。

管理、服务设施

1.管理中心

本公园管理中心一处,位于主入口处,为全园行政管理中心,负责公园日常生产管理、安全防火等工作,并提供游客临时医疗、小卖、厕所等服务。

2.公用设施

环保厕所、垃圾站(点)、垃圾箱、园灯、路标、导游牌、安全护栏等。

求雨岭公园常规设施一览表

注:●表示有设;○表示未设。

五、种植规划

现状分析

拟建园址内的植被以人工林和次生性灌草丛为主,其中乔木层以马占相思、木荷、红乌桕和桉树(柠檬桉和赤桉)为主,灌木层以桃金娘、野牡丹的数量较多,而草本层以芒萁占绝对优势。区内共记载维管植物34科83属102种。此外,规划主入口台地处灌丛矮草和杂木丛生长茂密,芦苇较多。调查过程中发现有昆虫类和鸟类,其中昆虫类的蜻蜓目和鳞翅目的种类十分丰富,主要的种类有暗色狭翅蜻、红蜻、菜粉蝶、碧凤蝶、玉斑凤蝶、玉带凤蝶。常见的鸟类有普通翠鸟、家燕、喜鹊、大山雀等。这些动物资源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景观。

可利用优势

求雨岭公园与观澜高尔夫遥相呼应,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同时山地特色有利于公园内生物多样性的营建;

公园内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有一定面积的杂木林和野生灌草丛,有利于山体林相改造和山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

个别地方生长有较大规格的乔木,如杜英、马占相思、竹类;

土层较深厚,利于生物及景观多样性的发展;

公园与周边地块关系紧密,牛湖社区、观澜高尔夫、凤岗水库、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区域生态安全网络格局的建立与良性发展。

5.1.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场地周边的城市化建设,使该地的生境斑块处于与周边其它生境斑块相对隔离的孤立状态;

山体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存多为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木荷、红乌桕、桉树、荔枝等人工纯林,以及灌丛矮草和杂木丛;

现有植物种类较少,且植物群落结构单一,景观层次不丰富;

现有草本地被层以芒萁占绝对优势,在干旱季节易引发山火,给公园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山体周边有大量较陡的边坡,不利于植被的自然生态修复;

局部区域有薇甘菊、菟丝子、美洲蟛蜞菊等外来入侵物种。

种植规划设计理念

“城市森林氧吧”

求雨岭公园在保留现有自然植被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深圳地区的野花、野草、野果等地带性观赏植物,营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特色植物景观,成为观澜城市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构建稳定的生态安全网络格局

种植规划设计原则:

1)植物生态学的原则——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地带性植物造景为主,将地带性森林植被的恢复与绿色景观的营建有机结合;

2)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与丰富度,创造多样化的生境,为鸟类、昆虫、小型兽类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的多样性;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方法,建立一种最佳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公园的游赏性,使环境持续性达到最大;

4)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5)乡土树种优先原则

种植规划设计策略:

在保护现有自然植被基础上,引入生态功能稳定、长寿、中小型乡土阔叶树种,使植物群落向着顺行演替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有多层结构,有叶色、花色的季相变化、生态功能稳定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同时,在重要景观节点,适当应用观赏性强、生态安全的外来园林树种,烘托气氛。主要规划策略如下:

1. 改造: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地带性景观树种对人工纯林分批、逐年

改造,营造生态效益良好的景观生态林。

2. 抚育:对保留的景观树种(以荔枝林为主)加强抚育管理,采取施肥、

修枝、间伐以及清理其它杂木、杂草等措施,使之景观效果表现最佳。

3. 增种:通过规划设计,结合各景点、景区的景观设计,增种乡土景观树

种如深山含笑、木荷等,同时种植防火树种,形成生物防火林带,最终营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森林植物景观。

4. 修复:对现有边坡进行生态修复,采用特定的护坡绿化措施,改变其根

本面貌。

林相改造规划

林相改造目标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尊重自然,师法自然,把现有单一结构的山体植被,改造成具有浓郁南亚热带景观特色的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乡土阔叶林群落。优化生态环境,增强景观美感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

林相改造原则

为确保通过林相改造达到促进生物多样性、生态高效、群落结构稳定并可持续发展的南亚热带阔叶林,改造树种的选择组合配置科学与否是改造成败的关键。

(1)以乡土树种为主,多树种组合;

(2)高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地被合理搭配;

(3)珍贵树种与普通树种兼顾;

(4)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结合;

(5)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兼顾;

(6)以常绿树种为主搭配落叶树种;

(7)招蜂引蝶、鸟饲植物运用。

改造类型

(1)保留、保护林地内现有乡土植物。

在林地内现有多种乡土植物,如:潺槁树、黄连木、盐肤木、野漆树、血桐、鸭脚木、九节、龙船花、豺皮樟、簕欓、鸡屎藤等,全部予以保留。在林地清理过程中,对影响这些乡土植物生长的杂草予以清除。

(2)保留生长良好的荔枝林。

场地内现有荔枝林分布面积较大,植株长势良好,郁密度较高。其中作为果林生产之用的荔枝林完全保留;其它场地内对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荔枝树予以保留,对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的荔枝树予以清除,并将所砍伐枝条树干运出林外。对尚处于幼龄期的荔枝林,通过人工增种乡土景观树种进行改造。

(3)桉树林以砍伐为主,局部保留。

A. 对影响高压线安全的桉树林皆伐;

B. 重要景观节点区的桉树林皆伐;

C. 场地内胸径≥12cm的柠檬桉保留,其它间伐;

(4)林地内现有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间伐。

(5)林地内现有灌木、地被全部予以保留。

重点林相改造区

在保留现有自然植被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本地野生植被+景观树种”的种植模式,对现有桉树、相思等人工纯林进行改造,引入黧蒴、浙江润楠、红花荷、深山含笑等乡土树种,同时种植木荷、火力楠等防火树种。此外,沿登山道两侧,重点布置野牡丹、桃金娘、地桃花、千里光、山菅兰等野生观花、观果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增加登山游览时的乐趣。

主要选用树种

(1)乔木:

A. 春季观花乔木:黧蒴、宫粉羊蹄甲、天料木、深山含笑、山苍子、木油桐、两广梭罗、香港四照花、红花荷、大花安息香、珊瑚树、白花泡桐。

B. 春色叶乔木:红楠、浙江润楠、朴树、山苍子。

C. 花、观兼赏乔木:铁刀木、大头茶、鼠刺、山杜英、鱼木、五月茶、杨梅、黄牛奶树、复羽叶栾树、铁冬青、木荷、大花紫薇。

D. 秋色叶乔木:枫香、山乌桕。

E. 观叶形、树形乔木:血桐、鸭脚木。

F. 其它:青皮竹、粉单竹、麻竹。

(2)灌木:豆梨、梅叶冬青、狗骨柴、栀子、车轮梅、野牡丹、毛稔、桃金娘、牛耳枫、地桃花、罗浮柿、鲫鱼胆、山血丹、余甘子、裸花紫珠、鬼灯笼、小腊树、龙船花、香港大沙叶、九节、坚荚迷、棕竹、杨桐、华山矾、黄荆、常山。

(3)草本:蔓茎堇菜、红花酢浆草、毛麝香、板蓝、分叉露兜、天门冬、肾蕨、半边旗、傅氏凤尾蕨、广东沿阶草、麦冬、草珊瑚。

(4)藤本

A. 木质藤本:楠藤、玉叶金花、买麻藤、扁担藤、紫玉盘、假鹰爪、白花酸藤子、小叶红叶藤、金樱子、广东蔷薇、首冠藤、粉叶羊蹄甲、白花油麻藤、鸡柏胡颓子、使君

子、蔓九节、金银花、菝葜。

B. 草质藤本:甘木通、圆叶牵牛。

植物分区规划

清理场地内非目的性树种,如赤桉、马占相思等,以及美洲蟛蜞菊、薇甘菊等杂灌、杂草,保留有观赏价值的野生乔、灌木,如野漆树、山黄麻、野牡丹等。植物景观设计中,结合园林设计的地形和空间布局,合理选择能够反映景观主题的植物种类,采用乔、灌、草、藤,多层次生态种植技术,使各主题景区的植物景观与周边山林景观有机融合,共同营造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优美环境。

客家新围景区

该景区提供大型集会、休闲活动的空间,在植物的配置上以深绿色为基调,衬托传统的客家围廊建筑淡雅朴拙的特点,故在植物的选择上以常绿的植物为主,特色风水榕树起到点睛的作用。选用植物有:龙柏、小叶榕、垂叶榕、腊肠树、猫尾木、串钱柳、尖叶杜英、蓝花楹、花叶长春蔓、海桐、葱兰、红背桂等。

岩生植物区

作为公园的主要入口,该景区利用现状地形的高差做成了台地花园,创造了多变的空间序列,在植物的配置上主要考虑采用冠大荫浓的乔木和各式花灌木组合形成较丰富的入口植物景观,颜色尽量淡雅,以白、蓝为主,黄色为辅,同时,在挡墙两侧考虑竹类和芳香植物以及一些附生植物的运用,选用植物:小叶榄仁、凤凰木、复羽叶栾树、榕树、水蒲桃、腊肠树、黄槿、黄金榕、水石榕、树菠萝、大花紫薇、山茶、木本夜来香、栀子、含笑、勒杜鹃、金凤花、青皮竹、黄金间碧竹、花叶良姜等。

观澜夕照景区

该景区视线开阔,可欣赏版画基地和高尔夫球场全景,在这里主要想体现辽阔、平远的景深层次,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上以造型疏朗、姿态优美的园景树为主,选择一些开花艳丽、繁花似锦或叶色绚丽的植物,并考虑季相景观的变化,选用植物:红花羊蹄甲、粉花风铃木、凤凰木、火焰木、肖黄栌、乌桕、枫香、宫粉紫荆、红花荷、桃金娘、大花紫薇、红叶李、毛杜鹃、勒杜鹃(不同品种)、金凤花、野牡丹等。

云霭祁辉景区

此区域为东侧主峰,营造“登高怀古”的意境,古人常以桑梓代表家乡,榕树更是南国很多人家里的风水树,故以桑树和榕树作为这里的基调树种,植物色调以白色和黄色为主,同时重视植物在触觉和嗅觉方面对人的感受,多采用一些开花且芳香的植物。选用植物有:小叶榕、桑树、扁桃、高山榕、海南蒲桃、白兰、香樟、棋盘树、旅人蕉、木本夜来香、四季桂、九里香、深山含笑、醉香含笑、红花荷、狗牙花、灰莉等。

农耕体验区

模拟坡地筑土为田,梯田中栽植农作物,如油菜、蔗林、稻田,体现了客家人勤劳耕作,其乐无穷的耕织生活,设计中引入“田”的概念,风水树、梯田、石墙、果林体现了乡村农田的美景,突出各块农田的色彩之美,大色块的植物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利用乡土野生花卉、树木布置,使游人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植物选择上以观赏农业植物和香料作物为主,对现状的桉树相思林也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选用植物:小叶榕、斜叶榕、阴香、黄花风铃木、白兰、白桂木、桑树、芭蕉、枇杷、番木瓜、番石榴、勒杜鹃(不同品种)、洋紫荆、鸡蛋花、栀子、含笑、茉莉、米仔兰等。

色叶观赏林区

现状为生长良好的马占相思林,设计上可在一定程度予以保留,坡度较缓,可观赏面较大,植物配置上突出季相变化之美,利用树木四时变化尤其是其叶色变化特点,丰富了景致,体现了自然之美。秋季形成漫天黄叶,层林尽染的北国风光,故在植物颜色的应用上主要以红色、黄色为主,粉色主、绿色、粉色为辅。主要的变色叶树种有岭南槭、杜英、情人枫、山乌桕、枫香、盐肤木、荔枝、野漆树。

芳香养生区

通过一些挥发香味的植物种植,来达到舒缓游客压力,保健养生的目的。该区域的植物种类的选择上考虑采用一些具有药用、医疗保健类的植物,如芸香科多个品种、三叉苦、山橘、土沉香、芳香安息香、紫茉莉、九里香、酒瓶筋。上层种植以阴香、香樟、白兰、木菠萝等,即可遮荫避暑,又可挥发对人体有益的芳香物质及负氧离子的功能,下层以含笑、木兰、海桐、桂花、米兰、九里香、桅子花等香花植物品种,布置于园路两侧或成片栽植,形成香氛来源,使游人在娱乐、休息中得到保健。

版画式特色种植区

利用花灌木丰富的色彩来模拟版画图案,通过色带色块的组合,在东西两个坡面形成以植物为特色的绿色版画,具有大地雕塑般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观感记忆,既与自然山体结合,同时又与观澜打造版画基地的定位相一致,以大自然为画卷,反映了牛湖村悠久的文化内涵。可选择的品种有:黄金榕、彩叶草、九里香、福建茶、非洲茉莉、马缨丹、红继木、花叶女贞、木樨榄、黄金叶、勒杜鹃、大红花、铺地黄金、四季桂、红背桂等。

风景防护林区

在城市社区公园的外围边界,尤其是与燃气基地相临一侧选择抗风抗污染、阻燃性好的树种如火力楠、木荷、栲树、竹柏、麻栎、铁冬青、油茶、杨梅、米老排等。

果林保育区

保留了原有的荔枝、龙眼树,并增加树菠萝、余甘子、桃金娘、橄榄、杨桃、黄皮、芒果、乌墨的功能花果特色乔木品种,春花秋实形成独特的岭南果林园区。

常绿阔叶林

除局部各地植被为人工次生林外,红线内植被基本被破坏,部分山坡甚至出现岩土裸露。选择一些抗性好、耐干旱瘠薄土壤的乔木为先锋树种,形成公园山体的绿色基面。可选择的树种有:大叶相思、马占相思、红锥、藜蒴、荷木、白千层、柠檬桉、野漆树、铁冬青等。

风景道

选择冠大荫浓、树姿优美的乡土大乔木为骨干树种,形成生态绿色廊道,保护分区的植物群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选择树种主要有樟科、榕属多种、红锥、藜蒴、荷木、油茶、假萍婆、山乌桕、水翁、红花荷等。

疏林草坪/地被区

在坡度较平缓的区域,通过植物营造游憩草坪,营造轻松惬意的公共活动空间。选择的树种有凤凰木、腊肠树、刺桐、大花紫薇、洋蹄甲、枫香、木荷萍婆、幌伞枫、榕属多个品种。

花境游览区

结合园路、布道、休息亭周围,选择多个品种的野生花木交错生长的花带,一般以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草花以自然式配置种植,体现了花卉组合的自然之美。主要品种有:百合兰、飞燕草、萱草、鸢尾、景天、福禄考、蒲草、百日草、大丽花、月季等。

湿生植物区

在预留的汇水区或水塘周围,种植一些湿生植物,体现乡野之美。如在次入口水塘以伞草、风车草、浮萍、睡莲、千屈菜、水葱、姜花、慈菇、肾蕨、龟背竹、春羽、海芋、万年青。

药用植物区

在次入口结合围屋设置有本地栽培的药用植物,增加游赏的趣味,寓教于乐,同时可结合围屋展开一些客家草药展览,植物保护的知识普及,以及制药过程等,提高参与性,可选择的品种有甘草、骨碎补、大黄、半枫荷、石斛、砂仁、白芨、便君子、百部、贝田、巴戢、地黄等。

保留的大树

经过空地调查,山上有一些大树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予以保护,如相思、杜英、木荷、凤凰木、粉草竹、樟树。凡是高度超过5米、胸径超过12cm的乔木,都具有保留利用的价值。

四季特色村观赏区

结合地形特点,以植物为特色在公园不同区域形成了体现四时景观的特色区域,如春看杜鹃,夏观竹海,秋赏荔果,冬寻腊梅主题园区。

六、园林建筑设计

求雨岭公园的风景特征是以自然、野趣、古朴取胜,山林交相辉映,因此,该园内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应体现和强化这一风景特征,并按工程施工生态化要求建设。遵循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建筑布局宜散不宜聚、建筑风格“宜土不宜洋”的原则,遵循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的原则。

建筑允许层一般为1~2层,不得超过3层。风格汲取原生客家建筑的特点,加以时代元素,色彩素雅,材料主要为青砖、灰瓦、原木构建,突出质经济实用、生态的特点。

公园内的主要建筑为主入口区的管理中心和次入口处的围廊,以及东部次峰顶上的观景阁,其余景点皆为体量较小的休息亭、廊、榭和观景平台,都延续了客家建筑朴拙素雅的风格,主要以灰瓦坡顶作为风格特色。

管理中心建筑形式吸取客家建筑特色,沿景观中轴线对称布置,中间为两层主楼,左右各有一层厢房,以主楼为重心,屋顶为歇山式、屋坡舒缓,檐端略起,保留了较多的汉唐风格,两侧厢房如鹏鸟之冀左右拱卫,气势舒展若凤凰展翅,为了体现建筑的时代感,融入现代建筑元素,墙面外伸有木格栅,既丰富了建筑立面,又增加了光影变化效果。

主要景点规划一览表

七、水土保持专项规划

现状分析

项目区现状地形为一带状狭长山体,因城市建设在项目区周边造成大量挖方边坡,其数量多、分布广、面积大;项目区边坡多为土石混合质边坡、风化岩边坡,边坡坡度较大,最大高度有42m;由于边坡坡面多采用浆砌石护坡和喷砼护坡,植被很难生长,其景观效果极差,极大降影响了周边景观效果,因此应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恢复,使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治理对策分析

(1)指导思想

边坡类型不同、整治的措施不同,投入的资金和投入机制也不同,因此,根据不同的边坡类型,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遵循本项目总体规划原则:“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尊重自然、珍爱自然、修复自然、完善自然, 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使其作为城市绿肺的功能逐步提升。”以此为指导思想,结合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原则和要求,确定本项目边坡生态恢复的指导思想:

●标本兼治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水土保持原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有机结合。在确保边坡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以生态覆绿实现区域的长期效果。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植物有良好的固持土体、涵养水源、防污降噪、净化空气的功能。所以,在进行山体缺口整治时应尽可能采用生物措施,充分利用植物措施的优势。

●近自然恢复

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边坡整治措施以生物措施为主,最终整治效果与周边的自然山体景观相协调;另一方面则要求各项生物措施具有自我恢复能力,不再需要长期的人工养护。

●治理途径多样化

根据生态学原理、水土保持原理和实地情况,分别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艺术景观改造措施等。尤其在治理高陡岩质边坡时,不应强求全面绿化,而应结合艺术景观原理,通过多种手段修复和改善边坡景观。

(2)措施分类

根据边坡的景观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景观影响轻微和一般的岩质边坡,可以通过在坡脚及坡顶种植爬藤进行缓慢绿化,并在坡脚的开采迹地种植高大乔木进行遮挡;坡面若有破碎地形,则可利用微地形修建人工植生盆,种植乔、灌木及爬藤绿化。根据本项目区边坡的实际情况,在保障边坡安全稳定的基础上生态修复治理措施可归结为“理顺水系、周边控制、植被恢复”,治理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截、排结合,理顺水系。完善边坡所处区域的截、排洪沟道,减轻山体汇流对坡

面的冲刷,保障坡面及坡脚部位建筑安全。

●一般绿化。对不处于主景观面部位的裸露面,通过在坡顶、坡脚的平地、台阶、

坡面裂隙回填种植土植爬藤、乔灌木绿化,实施隐蔽化处理。

●挂网喷草技术绿化。适用于坡面破碎,坡度45°以下的岩质边坡、土石混合边

坡,坡度45°以上的土石混合边坡,应削坡处理后采用该技术绿化;

●喷混植生绿化技术绿化,适用于坡度在40~75°之间的岩质边坡;

●人工植生盆技术。利用边坡的凹凸地形修建植生盆种植乔、灌木及爬藤;

●人工植生槽技术。沿石壁开凿水平槽,或浇筑矩形混凝土植生槽,种植植物绿化;

●艺术景观处理。坡面平整光滑,坡度大、绿化困难的边坡,可以结合艺术景观手

法,采用雕刻、壁画、刻字等形式改造石壁景观;

●飘台种植槽(V形植生槽)绿化技术绿化。该绿化技术解决了75°以上边坡的绿

化难题,但成本太高,仅使用于本项目区内陡度大且景观影响度严重的区域。

(3)治理方法

●植物选择:边坡治理的植物选择应遵循“乔、灌优先,乔、灌、草、藤结合”的

原则,并且要尽可能使用耐旱、耐瘠薄的乔木树种。

植生槽:除开凿水平槽外,还可在石壁上直接浇筑矩形混凝土植生槽或外挂挡板做成V形植生槽,不过后两种只适用于有长期灌溉条件的边坡。

八、给排水系统设计

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版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园林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

工程概况和规划内容:

本工程总占地面积约,周边牛湖社区等已铺设有市政给排水管网。公园区内现为荒山野地,基本无市政管网设施。

给水规划

(1) 用水量预测

◆游人用水取公园日游人容量的上限972人,用水量标准取30升/人.日,用水量为

972×=日

◆行政工作人员预计10人,用水量标准:80升/人.日,用水量为。

◆公园水景补充用水5M3/日。

◆绿地养护用水量预计15M3/日。

◆未预见水量取上述之和15%,水量为日。

◆消防专用水量30M3/次。

公园最高日总用水量为日。

(2) 水源

水源为公园南侧牛湖社区DN300给水管

(3) 管网、水压

园内地形复杂,高差变化大,绝大部分区域海拔大于50米,市政管网水压将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根据地形条件及用水设施所处位置,采取分段加压供水,由园内最高日用水量为,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

(4) 消防储水

由于该公园为山地公园,高差较大。为了满足消防的要求,在山体的高点设3个消防水池。储存2小时的室外消防水量。消防水池也可以和绿化水池合用。

污水管网系统规划:

◆污水量。污水量取给水量的80%(不包括浇洒植物、道路及水景补充用水),最大污水

量为30M3/日。

◆污水处理

公园内生活污水主要由管理中心产生,因环境保护要求,对园区内的污水处理采用微生物生化处理方式和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方式对污水进行综合处理。

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经现场调查,本公园基本保持原有山形地貌,公园陡坡和四周和城市生活、办公接壤处均修建有防洪排水沟。本规划以保护为主,基本保留原有的地被地貌,因此公园四周排水采用自然散水方式,并充分利用原有的防洪排水设施。

雨水量:

雨水规划设计流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Q=qψF

式中:Q ――雨水设计流量(升/秒)

q ――设计量雨强度(升/秒.公顷)

ψ――径流系数

F ――汇水面积(公顷)

设计暴雨强度按深圳市暴雨强度区间参数公式计算:

q=

167A

(t+b)n

式中:q ――设计量雨强度(升/秒.公顷)

A ――雨力

t ――降雨历时(分钟)

――地方常数

九、电力、电气系统规划

现状:

规划区域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镇牛湖社区,规划用地面积约19公顷,园内未见输电线路或高压走廊。

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4)《电力电缆工程设计规划》 GB50217-2007

(5)《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07

设计范围:

本工程是周边的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娱乐、游览和康体活动的公共空间,并与城市中的其它绿色开放空间一起形成城市的绿色有机生态系统。电气设计内容包括园内环境景观照明,高低压配电系统。

环境景观照明:

场地景观照明设计作为整个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照明的景点、分布原则上与整体规划要协调一致,按照功能性、景观性照明严格控制场地内照度,从宏观上按点、线、面(景点、道路、景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总体景观照明规划,创造出重点显目、明暗适宜、和谐协调、并富有深港两地特色的夜景照明效果。

供配电系统及设施规划:

园内照明配电按三级负荷设计, 按单位容量法(城市绿地)估算(5ha),电气安装容量约30KW。电气设施包括箱式变电站(2X100KVA)两台,分设于主入口和客家新围次入口区,其10KV电源引自附近市政环网电源,主供入口区域管理建筑和主园路照明使用。园内设若干建筑配电箱及场地环境配电箱,其~380V电源电缆均由箱变引来。变配电设施应结合服务设施建筑设计统一考虑,变压器容量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10KV及以下线路采用穿塑管沿道路及绿地暗埋敷设。

园内主要道路照明以庭园灯方式为主,重要景点、山顶景点可饰以泛光照明,使公园夜晚产生有特色的景观效果。

公共电信设施规划:

服务中心建筑内设电信分线箱,主次入口场地设公共电话亭,其电信电缆均引自附近道路市政,所有弱电电缆均穿管暗埋敷设。

十、防洪防火规划

.防洪规划

充分利用现状截洪沟和规划的水系形成山体有组织的排水,并在山体被破坏地段植树种草,全面综合治理,阻止山洪灾害。

防工程地质灾害规划

在风景点和游览设施开发建设时注意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在易发地段修筑挡土墙或护坡,实施预防工程措施,确保安全。

森林防火

整个公园的森林防火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在原有防火阻隔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设生物防火林带,统一布局,科学规划。

(1) 防火组织机构在管理处设防火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2) 防火设施设备配备防火专用无线电通讯台、风力灭火机等现代化的设备设施以及消防栓与各类灭火器。

(3) 森林防火体系沿防火线和防林带,种植红花荷木、荷木、鸭脚木等耐火防火树种与游路、水系的阻隔配套,形成生物防火治火体系。

(4) 了望站、报警点于祁辉台、承露坛、观澜夕照三个景点处,结合景观建筑、观景台等建防火了望站,主要景点设报警点。

(5) 防火水源结合园内水景。

十一、经济技术指标与工程造价估算

经济技术指标

经济技术指标

求雨岭城市公园投资估算表

园林设计杭州滨江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环境景观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一、概况: 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位居滨江高教园区内,西、北靠青年路,南朝新开河,地处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院、机械职业技术学校、文化艺术学校、商业职业技术学校等几所高校的心脏地带。作为整个高教园区的配套公园,对整个园区绿化环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生态上,将充分发挥其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景观上,会大大提升高教园区的文化品位,丰富园区的环境景观;功能上,提供高教园区师生休闲、娱乐、活动的户内外场所。 全园总面积45亩(30000万平方米),两面临新开河,由入口区、主广场、开阔草坪区、水景区、沿河绿化景观等5各部分组成。全园景观交叉重叠,错落有致,是供滨江高教园区师生工作课余交流、休憩、游览、娱乐的景致优美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时也是一处景观丰富,引人入胜的现代城市公园。 二、规划布局: 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的环境景观由入口区、主广场、开阔草坪区、水景区、沿河绿化景观5各部分、多个景点组成,采用园路及植物材料的自然然分隔形成各自相对独立

的位置空间,景观与空间巧妙结合,构成全园有机的整体。园区的景观设计以圆的构成为主,通过园路铺装的连接,寓意各高校就如一个个独立的主体,在中心公园寻求一种文化与文化的融合、边缘学科的交流。布局上追求和谐统一、中西合璧、活泼古朴、庄重大方、野趣横生、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1.入口区 ●主入口 以石质的“世纪之门”为主景,门内喷泉相交重叠,象征交流融合,点出滨江高教园区中心公园的主要功用,为各高校交流文化、娱乐、休闲的场所。黑色灯柱为背景,涌泉呈半圆围合之势,为前景。整组景观层次丰富,内涵深刻,使全园的序幕所在。 ●次入口A 次入口在风格上与主入口保持一致,以大塑石为主景,几面石墙同时照顾各个观赏面的景观效果,高低错落。 塑石以钢索固以石墙之上,体现一种“力”的感觉。 塑石上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与整个景致也有几分吻合。雾喷使景观产生若隐若现、如虚若幻之感,增添几许美妙。 ●次入口B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

景观设计主题与概念要点

【公园篇】 湿地公园 与鱼共乐,忘情山水——无锡五蠡湖 生长型的湿地——新疆克拉玛依东湖公园 以力学策略为向导的Xochimilco 生态公园 “边界共生”——沈阳浑河湿地公园 现代简约风的典范——悉尼5 号湿地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水力设施与园区景观和谐共处——查普尔科湖百年纪念公园旋转、继承——Laagland 公园 互动式的流水景色——默塞德公园 “地球天书”——大鹏半岛地质公园 修复与保护——铁岭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二期设计方案穿越时空的绿廊——张家口城西河湿地公园 蓝河之心——石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梦幻中国风——光明新城中央滨河公园 滨水公园 漕运文化与当代生活的交融——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城市段滨海旅游风情带——南澳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改造深化设计蜿蜒的生态景观——多伦多当河下游滨水公园

“人在画中以作画”——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湖景观规划 雄鹰落地,诗意飞行——天津空港加工区东西湖及中心广场景观江山依旧多娇——融侨?淮安环岛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与艺术,运动与生态——融侨公园景观设计 都市活力长廊——融侨江南水都?南滨江景观设计 极简风格与历史轨迹的统一——悉尼Pirrama 公园 再造城市滨水景观:东莞石龙绿道公园设计 多种唯一性原则——福州滨江马尾东江滨公园 “绿色海洋”的农耕景观——河北省徐水县滨河公园 都市生态商务花园——重庆永川兴龙湖总体景观概念规划 “一心、一岛、一环”——东营荟萃园 大地艺术式的造景——江宁河定桥城市公园 网趣生境,荡漾乐活——吴江市顾家荡景观方案设计 飘落的“绿色丝带”——波托马克河滨水公园 美学式滨水设计——东南佛斯港湾滨水公园一期工程 环境正义的呼唤者——猎人角滨水公园 对大地的记忆——长崎海滨公园 水边的梦幻桥——里肯公园 城市复兴的完美畅想——BP 公司遗址公园

公园设计说明范本

江西某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认知 1.1区位关系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共3800万人,地域分为三区: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赣南及东南边境山地。鄱阳湖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庐山为世界名山。 德安县地处江西省北部,处于九江至南昌的中间。地理座标界于东经115°23′—115°50′,北纬29°16′—29°35′之间。县辖9乡4镇,1个国营林场,1个园艺场,国土面积863km2(不含共青),总人口16.07万人,人口密度为186人/ km2。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105及316国道横贯境内,北距九江市55km,南至省会南昌城69km,交通十分便利。 1.2区域自然条件 1.2.1气候条件 天津德安县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湿润气候区,温暖湿润、雨水丰而不调,上半年多阴雨,下半年光照充足,春阴夏热,秋旱冬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为1354.1mm,无霜期为214—281天,全年超过10℃的活动积温为5341.5℃,年日照时数为1878.6小时。春秋季短,夏冬季长(春季66天,夏季115天,秋季59天,冬季125天)。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4.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8.8℃,年较差为24.7℃。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1.2.2土壤条件 德安县土壤由泥质岩类风化物(占总面积55.89%,石灰岩类风化物占22.57%),石英岩类风化物(11.22%),第四级红色粘土(7.48%),河积物(2.04%),湖积物(0.76%),紫色泥岩(少量)等七类成土母质发育而成,可分7个土类,10个亚类,29个土属,79个土种。 1.2.3水文条件 德安县属鄱阳湖水系,县域干流博阳河主源小坳水发源于瑞昌市和平乡粒杂尖,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全长95km,境内79.7km,流域面积863.0 km2,大小支流34条,其中流域面积30 km2以上的有洞霄水、田家河、车桥水、金带河、下头水、庙前港、涂山水等7条支流,水面346.7 hm2。 1.2.4地形地貌 德安县属低山丘陵地区,南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东南角临近鄱阳湖滨;北有幕阜山东延余脉—茶子山、潘狮山、金盆寺绵延构成北部低山地形;西南有小岷山呈北东及东西延伸,构成南部低山地形;中部广大丘陵地带尚有彭山呈北东展布高耸。一般山岭海拔高度在200—600m,最高峰为西北部茶子山,海拔为665.1m。最低处为东南角共青天南湖郑泗一带,海拔15m,为全县径流分口处。全县低山面积约169.1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9.6%,丘陵地区面积558.4km2,占64.7%,滨湖波状平原(包括临近鄱阳湖的岗丘缓坡和博阳河两岸的河谷阶地)135.5 km2,占15.7%。 1.3历史文化 1.3.1历史沿革 德安历史悠久,从望夫山(敷阳山)西南麓发掘的商代遗址和城南米粮铺袁家咀发掘的商代遗址表明上古时期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德安县治蒲亭镇古称敷浅源,属扬州,春秋介于吴楚之间,后随朝代变迁,数易隶属,至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立为蒲亭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驿为蒲亭场,至五代吴乾贞元年(公元927年)始升县,命名为德安。至今已有1077年历史。民国期间,先后隶属九江府、浔阳道、第四行政专区、第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深圳市宝安区求雨岭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第一章现状分析与项目定位 一、现状概述 1.1地理位置 求雨岭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东面隔清平路与东莞市凤岗镇相望,西面为规划建设中的观澜版画基地和观澜高尔夫球场,南面为牛湖社区,含牛湖与鳌湖新村、老村,北面为规划建设中的燃气基地和规划建设的3号路,公园园区用地面积约19.437公顷。 1.2自然条件 1.2.1气候 观澜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总特征可概括为夏长冬短,春秋相连,降水丰富,风清宜人。年均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属降水非常丰沛的地区。降水集中在五至九月,十至四月降水偏少,但因气温较低,故不显得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规划区域年平均温度为22.4℃,年平均降雨量约1700~2000毫米。 1.2.2地貌 求雨岭公园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主峰位于公园山体中部,海拔119.68米,东、西次峰海拔均超过80米,区域内沟壑纵横,峰峦起伏,山体坡度多超过30°,少平坦区域。 1.2.3地质土壤 山地地质构成以花岗岩、砂页岩为主,部分凝灰岩、变质岩。土壤多含石英沙粒,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类型。 1.2.4自然植被 求雨岭公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存多为人工种植的次生体大叶相思、桉树、荔枝等树木以及灌丛矮草和杂木丛。耐阴性地被,在一些沟谷地段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竹林。人工次生林结构主要是: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林+桉树+木荷+红乌桕,其它可见植物有: 乔木树种有:黧蒴Castanopsis fissa 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 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 (L.) Miq. 红豆 Ormosia spp 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 Champ. 黄牛木 Cratoxylum cochinchenense (Lour.) Bl. 冬青 Ilex spp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灌木树种有: 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 粗叶榕Ficus hirta 牛耳枫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华南省藤Calamus rhabdocladus 银柴Aporosa chinensis等; 主要藤本:小叶海金沙Lygodium microphyllum 花椒簕Zanthoxylum scandens 罗浮买麻藤Gnetum lofuense 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主要草本:华南紫萁Osmunda vachellii Hook. 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 (Linn.) Schott 草豆蔻 Semen Alpiniae 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土麦冬Liriope spicata 1.3社会条件及发展概况 牛湖社区居委地处深圳市区东北面,周边相邻有东边君子布村,南靠新田村,西连观澜湖高尔夫球场,北接东莞塘厦、凤岗,全村总体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万人,其中常住户口占1704人,属客家人之乡。 二、现状分析及评价 2.1 区位:规划用地所在的观澜求雨岭地区,为深圳和东莞市域交界区域,是未来观澜版画基地的外围区域,是城市生态风景廊道重点建设地区。

公园设计说明书

一.实施区域现状 1.区域位置:本项目位于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北临德赛二街,南街益洲大道,东临盛华南路,西接元华路,占地222亩,不规则四边形,地势比较平缓,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气候。平均温度16摄氏度,年降雨量1500mm,四季分明。 2.实施区域现状特点:天府新城是成都南部园区的重点发展区,新城位于成都中轴线南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该段轴线定义为科技商务中轴线,以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导,属于整个城市向南发展的光导区和核心区。 3.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距离双流机场12公里,紧临成都火车南站。距成雅、成仁高速公路3公里 二. 设计依据 综合分析场地现状、所处地理条件及地方历史文化沿革,以及城市生态化、园林化发展带来的契机,利用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自然生态、树木云水、历史文化的表现特性化为园林景观中的视觉效果。通过表征水脉、绿脉、文脉、生态脉的景观设计元素展现一个生态的空间、艺术的空间、文化的空间、休闲的空间和一个永恒的空间;营造一个静穆湿润、游览休闲、康身健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满足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将公园建成以植被景观为主要景观特色,以历史文脉、地域文化、自然生态为内涵,集观赏游览、文化、娱乐、休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景观优美、使用方便的开放式综合性公园。 整体规划目标是创建“四境”,即“品质高雅的文化环境”、“生机盎然的绿化环境”、“舒适宜人的活力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三.设计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设计的使用者。因此首先应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创造清新、优美、舒适的公园生态环境,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往往有着不同的行为需求和喜好,创造一处从美学和功能上富于变化的空间,满足不同人群对多样化空间的渴求,实现人民接触自然的最大化,强调服务对象“人”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强调人的参与性,强调景观延续性、适用性和多样性。 2 生态原则 设计中注意绿化植物配臵结合自然,富有野趣,避免城市化倾向。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效果;小处着手,结合景区、景点创造相应的植物景观。植物观赏区、滨湖休闲活动区、密林游览休闲区,分别运用松、柏、樟等常绿树种以及各种花灌木、耐阴性花卉植物,与相应的或密林幽静、或四季常青、浪漫诗境等的景点氛围相符合。再者就是在保护场地原有林木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多运用本土植物或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北山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 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中心景观带 为开发区城市中轴上的绿带,保持两座山体的连续性。 本市居民及开发区居民。 城市绿地 自然风景生态区 以生态植被与自然风景为主,山坡上分布有台地园、生态竹林,山顶上建立石塔,成为公园标志物,也是市西北区中的标志性景观。 本市居民及游客。 自然气息强烈,设计中体现自然生态特色。 娱乐休闲景区带 绿色教育、健身康体、结合废弃采石场的改造,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等。 本地区市民,特别是北山附近的居民区、各类学校、厂矿。 娱乐休闲的典型范例、生态恢复的先进代表 入口景区 结合北山面水的优美环境,创造品味高雅的休闲环境,成为反映城市文化面貌的窗口 本市居民及游客。 文化品味高雅,档次高、优美的滨水环境。 (一)休闲观景区 位于南部山体的北端,这里植被相对稀疏,视野开阔,是俯瞰全市的绝佳景点。依附照山形走势在地势较高处规划三处观景建筑,彼此分隔,相得益彰。

(完整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要点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远景设计研究院提出以下几点的要素: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1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公园现为一个具有简单的游步道及休息凉亭的部分开发的山体公园。按照温岭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的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城市,是城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城市八个组团。因此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的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城市景观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是城市的主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根据景区性质、地域特征、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的实际出发,根据山体公园的特征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的结构。 “一线”指的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

——台地园的一系列景点所组成的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区附近的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所组成的各具特色的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多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的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的互动关系,提供游人合适的观景扬所。 本市居民、周边城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城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的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的结合

生态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生态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作者:————————————————————————————————日期: ?

陆良县马街镇特色小镇(爨隆园)及生态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马街镇位于陆良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地处陆良坝区,属陆良盆地拗陷带、龙海山断裂带,马街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和如春,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的特点。植物资源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桉树、侧柏等,具有丰富多彩文物古迹及文化遗产。 二、规划依据 国家和省市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1、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J185-2002) 3、《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4、《居住区设计规范》《居住区设计导则》 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9、《城市绿化工程及验收规范》(CJJ/T82-99) 三、规划主题、目标及定位 1、公园设计主题为:“碧水环绕·马街新韵” 小区景观设计主题:新马街、新思维、新商圈。 2、基本原则 1)高起点,高要求 2)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 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结合(功能、景观、生态三结合) 4)突出生态、“以人为本”原则 3、指导思想 1)整体性原则 2)小区创造新都市城市景观,生态公园为自然的生态景观。 3)营造交流氛围、满足市民的生活、消费、游憩的活动场所,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4)景观的文化、审美意境 5)植物的乡土性原则

生态园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园景观规划设计——绿*交(绿色生态*相互交融) 一.项目概况 (1)芝山公园位于济宁邹城市东南部,铁西公园东依火车站,西望凫山路,南与建设路相遥,北铁西公园东依火车站,西靠游泳馆,南连充矿家属区,北面下设有立交桥,与九龙江遥相呼应。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公园濒临荒废。从东路入口开始,游人需穿行过一段坑坑洼洼,垃圾遍布的土路才算正式进入公园,园内道路两旁种满竹子及一些植被, 不少植被边还丢弃着发臭的垃圾,环境恶劣。 (2)规划目标:重塑特色鲜明的芝山的个性与形象,通过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其自然风景资源优势,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休闲场所,树立起新形象。 二.邹城概况 (1)历史追溯: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44′-117°28′54",北纬35°9′11"-35°32′54",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正在提速发展,加速发展的内陆城市。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称誉。邹城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总人口115万。城市中资源能源丰富,境内藏煤面积357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1亿吨以上;交通区位优越,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新石铁路横穿东西;境内白马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水上运输可直达苏、沪、浙一带;京沪高速铁路穿过城区东部,是一个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

(2)自然资源:邹城物产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植物品种繁多,人文、自然景观和谐,山、水、城一体,独具特色。 (3)人文景观:邹城市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人才荟萃,名士迭出,古称“邹鲁圣地”,是中国儒学发源地,夏代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开始设置“驺县”,其文化底蕴丰富,民俗风情多姿,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现住居民以汉族居民为主,广泛分布着回、满、布依、彝、苗、蒙古、黎、壮等23个少数民族,通用语言为普通话。三.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邹城市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水热同步。年平均降水77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427.9小时,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202天。 (2)地形条件:此设计用地属于丘陵,平原,水面混交地带。(3)土地资源:此设计用地土壤质地较好,多为破粉土,粉壤土,其次土壤酸碱度大多数大于7,中性偏碱,少数呈酸性。因土质较好,其有机质等含量都较丰富,园林内适宜生长多种花草树木。(4)水质条件:目前园林内有部分水源有一定污染。 (5)生物资源条件:邹城市属于植物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而且山丘,河湖兼备,因该地区开发较早,原生态自然植被多被次生和人式植被所替代。 四.四.基地综合分析 (1)区域分析:位于济宁邹城市东南部,时间是较大的公共绿地资源,尚未有明确的使用性质定位,如中山公园为纪念性,城市中心广场为形象性等,随着向城市化道路的 发展,初步定位为生态休闲公园。 (2)交通分析:铁西公园东依火车站,西望凫山路,南与建设路相遥,北面下设有立交桥,直接与公园外界的主干道相连,交通便利。园内道路系统未完全开发,也未形成环园式,园区外道路路面状态较差,需整改。 (3)用地分析:公园目前除了维护现状的林地外,并未形成很好的综合用地规划,还需重进一步的有机组合,园内北面形成大片竹林,具有一定的开发潜质,应当做好合理规划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五.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的原则:突出自然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规划的生态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

公园设计说明——新

唐山华岩园设计方案说明 一、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 公园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信誉的投资并维护城市生态的平衡。唐山华岩园在翔云道与华岩路口东侧,占地2余公顷,此次绿化面积约23000平方米。周围都是居住区主要适合老年人活动。 (二)、自然条件 唐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低于0度,夏季雨水温带季风气候最多。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冬夏季风方向变化显著。 (三)植被现状 根据唐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壤和地形条件,结合现场勘察的结果,可以分析得到:唐山华岩园植被较少,虽有大量的场地可供居民进行锻炼和娱乐,但是明显感觉植物较少,夏天乘凉交谈的地方相对较少。 (四)现状评估 1、现状优势 1)、周围环境购物处较多,在此处建公园,更好的为游人提供休息的场所2)、公园周围有较大的居民,提供了较多的人员来此休息。 3)、公园所在地交通区位优越,与3条道路组合而成。

2、劣势与不足: 1)、公园特色岩石景观形象鲜明,但丰富度不足,容易让游人产生单调乏味之感。 2)、公园植被林相和林种均不够理想:①、林种结构不合理,以松为主,缺乏风景林;②、树种结构不理想,以松、柏为主,阔叶树种面积较少;③、植被林相过于单纯及至单调,色叶树种较少。 3)、公园内中心地去较空旷,没有植被。 4)、许多园中设施老化,影响城市整体环境。 二、规划依据与基本设计理念 (一)、规划依据 1、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 2、唐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995-2010) 3、唐山地名志 4、国家及浙江省有关公园规划设计的法规、法则、规则。 5、唐山市城建局关于神龙山公园的规划设计意见。 (二)、设计理念: 1、公园性质 根据公园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城镇景观,改善整个城镇的环境质量,丰富公园休闲内容等方面出发,该公园的性质定为:以植物景观为特色,集休憩、娱乐、健身、儿童游戏等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休闲公园特征的城镇综合性公园。 2、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

园林景观毕业设计说明参考

曲畔人家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该庭院位于美丽的承德。整个庭院呈不规则多边形,总面积约2300平方米。庭院内有起伏的小地形,用地整体东北高西南低,地形高差约有2米。好庭院都是与周围环境以及主人的兴趣爱好极度和谐的,这样的庭院绝非华而不实,而总是给人以实用舒适的感觉。 二、整体设计依据 1、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小品(花架,石凳等),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2、体现环境特色,亲近自然,形成整体风格,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3、打造人性空间,满足功能需求。 4、适地适树,在形成良好的庭院景观的同时,应考虑方便今后的养护管理,尽量节约庭院的投入和今后的养护管理费用。 三、整体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体现环境的功能、局部氛围的创造以及细部构造的尺度宜人等。如迷人的紫藤花架,空旷的石片露台,美观实用的水池,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人本身即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活动必须给自己留有空间,即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必须给庭院留足弹性。 3、因地制宜、塑造空间个性的原则。庭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私有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发挥想象,为园主创造具有个性的空间。 4、坚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原则。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符合居民需求的人性空间,为居民提供可居、可憩的私家庭院。 5、坚持“文化性”的原则。通过环境载体的造型、色彩、质地及空间的处理,空间的过渡等,同时,充分挖掘植物的文化内涵,以提高庭院的文化品位,突出庭院的植物景观特色。 四、整体设计总体要求 环境设施对主人的健康、精神及心理产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好的居住环境要根据人们的心理特点、生理因素等,进行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充足的阳光为人们所必需。新鲜的空气对也尤其珍贵,能在清新、宁静的自然环境中休息散步,无疑是人们的一大享受,而这些要求,通过植物都可以达到。在具体的设计中,在植物配置上,总的要求是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即所谓的“春意早临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论文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论文 【摘要】城市公园是公众休息、游览的园林,公园的建设、维护和改造都应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园林建设理念。城市公园中的空间,设施等不但要充分考虑公众休息、游览时的行为和心理需要,还要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多种需求。怎样营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园,使之真正成为居民的亲近休闲场所,继而论证了城市景观的综合性和应遵循的理念"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并结合实例印证这些理念.论文还简要地分析了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主为不同生态习性的植物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植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最后论述了城市景观的特色,指出竞相模仿的时风是不能形成特色的病因,而治病的良方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要因地制宜而不要因“宜”制地。已经成为设计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生态设计是直接关系到景观设计成败以及环境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的有效途径。但现阶段在景观设计领域,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环境生态效应、生态工程技术、人的环境心理行为分析等方面都比较薄弱, 没有适用于它的生态学原理作为其生态设计的理论基础,把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汇到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因此,我国景观的生态建设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 就可操作性的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现代景观环境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环境的属性,要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即人性化设计。在设计概念上要强调整体设计观,这样的现代景观环境才不至于成为东拼西凑的杂乱无章之物。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每一个细部的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只局限在当前的规划,服务于当代的人类,而且应是长远的、尊重自然的、维护生态的、切实为人类创造可持续发 展的生存空间。 1.公园景观设计理念思考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加上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人们越来越追求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而城市公园逐渐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其可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公园景观设计的逐渐得到重视,鉴于城市公园的作用,其更应该在设计上从产生意图出发考虑。笔者通过实践,分析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当遵循以下的设计理念为基础。 1.1生态可持续性 保持场地原有的肌理及原生态基础,加以保护性改造,通过河涌、河岸、公园的不同水生态设计,形成一个自我净化系统;整体规划河涌网络纵贯的本区,保持这一生态廊道的连通。同时通过设计有生态绿岛,具有家具抽象符号和长度标听环形单车径及散步跑步径,穿行于绿色生态景观空间。同时,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整合地块周边生态系统,完善生态自我修复,打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本公园项目地处乐从家具、钢铁商贸区西侧,且与沙?虼搴透鸢洞甯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样本

公园景观设计阐明 公园现为一种具备简朴游步道及休息凉亭某些开发山体公园。按照温岭都市总体规划,拟定都市形态为“一带二轴八组团”,“一带”为由北山公园、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构成绿色空间,南北向贯穿都市,是都市生态防洪、景观、旅游空间主体。“二轴”为以万昌路和76复线为交通通道;以中华路和城西大道为交通通道串联都市八个组团。因而北山公园位于“一带二轴”核心交汇地带,其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同步北山公园与温岭胜景石夫人峰隔城相望,其规划设计应设计应充分考虑与石夫人、东辉阁、下保山公园、塔下山公园等都市景观统一性与协调性。是都市重要景观点和观景点。 依照景区性质、地区特性、资源分布特点将公园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1、自然风景生态区、2、中心景观带、3、休闲观景区、4、生态文化景区、5、娱乐休闲带、6、入口景区。 从景观地理环境特点及景区划分实际出发,依照山体公园特性以及景区地规划布置,本次规划形成了“一线、一环、四点”构造。 “一线”指是由南线公路入口——休闲度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一系列景点所构成空间轴线序列。“一环”指沿山脚下居民

区附近带状娱乐休闲区。“四点”是指别墅区、观景台、台地园、入口景观广场合构成各具特色景点。 “点”、“线”和“环”由园路游线加以沟通,以各种方式丰富了游览形式和游览内容,满足了不同游人需要。 一、规划布局 表3-1景区功能划分 功能分区 景观功能 服务对象 区内特色 休闲观景区 保持两座山头互动关系,提供游人适当观景扬所。 我市居民、周边都市游客和附近居住区居民。 俯瞰都市,观景为主 生态文化 景区 观光览胜、休闲度假、生态康体健身。 本地居民、周边地区香客及居民。 健身休闲与生态文化结合 中心景观带

景观园林设计说明范本.doc

景观园林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本案设计区域地块十分规整,因而这首先决定了它要以大尺度和大气度的概念来规划设计。我们在设计中从全方位着眼考虑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不仅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分区,还注重于全方位的立体层次分布。平面构图线条简洁流畅,从容大度,空间分布错落有致,变化丰富。满园的植物随季节变换造成的景观变迁,使整个景观设计真正成为一个四维空间作品,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平视鸟瞰,都能令人获得愉悦的立体视觉效果。 二、总体特色: 本案景观设计中心以简欧风格为主。各处造型看似简单但又韵味十足,充分体现了一个中高档小区所具备的条件。小区的功能划分井井有条,在保持总体风格的基础上追求各自的特色,考虑全面周到,分布人性科学,强烈地吸引着人们走出家门,来到户外,投入自然的怀抱,融入绿色的环境,享受这美好的优质生活。 三、具体景观设计 站在 XX大道上, XX主入口景观立刻会映入你的眼帘,棕色的石材形象墙纹理十分考究,墙面上的兽头喷水透露出高贵的气息,潺潺的流水顺台阶而下,形成一处独特的跌水景观,周边的绿植在水面倒影出绿色的斑斓,是不是和您梦里家的颜色不谋而合呢。 顺主入口往上,路边的香樟会尽力用他的臂膀来为您提供一丝清凉,花池里盛开的鲜花争奇夺艳,努力为这里的环境绽放属于它的美丽。 不觉已来到中心广场,这里是我们活动交流的空间。站在景观轴线上,园里的景观即刻呈现在您面前,触手可及的是精美的植物图案,跃入您耳朵的那是跳跃的喷泉,中心处的景亭极具异域风情。简练的线条搭配细致的小品,整洁的绿植和规则的水景交相辉映,一种大气的感觉浑然天成。 四、交通系统

在充分研究了小区现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分布后,贯彻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交通、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与建筑密切配合,明晰了然,将各大分区通达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次要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并沿其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雕塑和小品。所有道路系统两旁均合理设置异域风情浓郁的指示牌和路灯,在充分发挥其功用性的同时亦强化着主题,为小区增色不少。 五、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XX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 0 一一年十月

公园设计说明

综合设计论文—— 《综合性公园设计说明书》 东北农业大学 风景1102班 A02110037 姚苗苗

综合性公园设计说明书 一、综合公园的定义 综合公园是城市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为城市提供大面积绿地,而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于各年龄和职业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二、综合公园功能 综合公园除具有绿地的一般作用外,对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的功能方面更加突出。 1、政治文化方面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介绍时事新闻,举办游园活动,为集体活动,尤其少年、青年以及老年人组织活动提供合适的场所。 2、娱乐游憩方面 全面照顾到各年龄段、职业、爱好、习惯等的不同要求,设置游览、娱乐、休息设施,摄影人们的游乐、休憩需要。 3、科普教育方面 宣传科学教育成果,普及生态知识及生物知识,通过公园中个组成要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游人,寓教于游,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三、综合公园设计原则 1、生态性的设计原则: 该综合公园公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市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着土壤的稳定性,减弱了汽车尾气对区域内大气的影响,是城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围绕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

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的构筑,在有限的绿地范围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在城市中间形成一条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绿色公园”,成为城市景观的补充和完善。 2、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有大半的时间是在居所和学习工作中度过的,所以公园应致力于创造出有自身风格,符合当地文化习俗的环境,而不单单是钢筋水泥的简单组合。融入很多的人文色彩,让恬静、质朴、自然的生活模式不再只存在于我们的梦想之中。设计一个小型的公园,其设计理念我注重于以“人”为本. 3、休闲的设计原则: 休闲性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又是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人本主义”原则的重要标志之一。任何设计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生活,给人的生活带来欢乐、悠闲、幽雅的感受,所以在设计中精心设置了园路,休息观景亭、台等,达到道路线型流畅、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一切园林要素的布置都要满足人们工作之余的放松和休闲。四、综合公园设计构思 在设计中注重了景观的节律感,以符合人在运动中的视觉规律,园林小品采用现代的材质、现代的景观手法,营造一个简洁、美观、富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场所,真正体现出综合公园生态美的特色。 为使景观符合生态公园的景观效果,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法,保持绿地景观的生态性特色。适当点缀部分园林建筑小品,供游人观景、休闲之用。 五、综合公园设计概述 1、概况 此基址位于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1.12公顷。 南面、西面为公司云集的高楼大厦,北面和东北是新建的住宅小区,其中西面街道为城市交通干道,其余三条街道人流量不是很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