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作文写作训练教案:句式专项训练

初中作文写作训练教案:句式专项训练

初中作文写作训练教案:句式专项训练
初中作文写作训练教案:句式专项训练

句式专项训练

一,改成反问句:

1.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二.改陈述职句:

1.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三.改成把字句:

1.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2.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3.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四.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五.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4.蔺相台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六.将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七.综合练习:

1.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

改为被动句:

改为把字句:

2.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是多么幸福啊!

改为陈述句:

3.乌鸦的翅膀不能够挡住太阳的光辉.

改为疑问句:

4.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

改为反问句:

伟大的祖国是美丽、富饶的。

改为感叹句:

5.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改为反问句:

改为双重否定句:

6.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改为双重否定句:

7.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肓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改为双重否定句:

8.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改为肯定句:

9.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北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改为肯定句:

10.他做事很勤快。

改为否定句:

初中作文写作训练:一事一议

一事一议 一、写作导航 (一)什么叫一事一议:是针对一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事”就是叙事,“议”就是议论,发表你的见解和主张。理从事出,议论为主。 1.叙事例、明对象 “事”,即“事例”,“事”在前,“议”在后,“事”是基础“事”的形式:一个童话、一则真人真事、一篇文章、一条新闻、一个事件、一种形象、一幅漫画、一首诗、一段歌词、一组素材、一句格言、一个成语、一个典故。 叙事例必须依据概括叙述的原则:体现原意,言简意赅,有侧重点 对许多人都熟悉的,可以少说;对于一下子可以说清楚的,不多说;可以十个字说的,不用二十个字说;可以一句话说清楚的,不用两句话说。既体现事件的本质,又简洁明了,不喧宾夺主,真正为议论服务。 例如:学生作文《从钱钟书“不借名”所想到的》 无锡二中新校落成之际,学校领导曾请校友钱钟书为图书馆新楼题名为“钟书楼”,钱钟书回信拒绝了。他说:“好好一个图书馆,称作藏书楼,岂不现成、朴实、大方,唯名与器不可假人;贱名务请勿用来命名。”好一个“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它充分显示了钱钟书高尚的人格,也表现出他

清醒的远见卓识,值得我们深思。 这个开头只用几句话,就把钱钟书“不借名”的谦虚、淡泊、求实的事例介绍清楚了,叙述简明扼要,概括性很强,为下文的议论作好准备。至于钱钟书还有哪些感人事迹,则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因此不须也不能详述。 2.谈看法、说见解 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一事一议的“议”,就是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 《实力最重要》一文的第一段叙述是这样写的:“我家街口有个哑人卖刀,只见他将晒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像切韭菜一样嚓嚓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损无缺。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 接着这样写:“由此,使人联想到了做人……哑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实力是一个成功的必要条件。” 事理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

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设计 总目标:展开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水平,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通过具体文体表达技法的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相对应的作文水平,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七年级 一、写作训练目标 1. 培养写作兴趣。 2. 指导观察、联想、想象的方法。 3. 养成思考和表达的良好习惯。 二、写作训练内容 1. 观察事件,完整叙述。 2. 观察人物,抓住特征。

3. 观察景物,多角度表达。 4. 在叙述、写人、绘景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5. 使用联想和想象等手法,丰富写作内容。 6. 从教材中借鉴基本的表达技巧,如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 三、序列训练参考 1. 作文序列训练(1):以小见大 参考题目:那些不能随风而逝的往事 2. 作文序列训练(2):详略得当 参考题目:童年的那些玩意 3. 作文序列训练(3):伏笔与照应 参考题目:美丽的误会

4. 作文序列训练(4):欲扬先抑 参考题目:用欲扬先抑的技法,自由选点写作。 5. 作文序列训练(5):景物描写 参考题目:校园之秋 6. 作文序列训练(6):情景交融 参考题目:我的初中生活 7. 作文序列训练(7):外貌描写 参考题目:我的语文老师 8. 作文序列训练(8):动作描写 参考题目:记我的一次户外活动 9. 作文序列训练(9):场面描写

参考题目:选择你生活中见过的一个场面写下来10. 作文序列训练(10):正侧面描写 参考题目:补写训练《班会课上》 11. 作文序列训练(11):想象 参考题目:续写(材料略) 八年级 一、写作训练目标 1. 学习多种表达技巧。 2. 能写复杂记叙文。 3. 会写简单的说明文。 二、写作训练内容

初中作文写作训练教案:句式专项训练

句式专项训练 一,改成反问句: 1.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二.改陈述职句: 1.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三.改成把字句: 1.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2.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3.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四.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五.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4.蔺相台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六.将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七.综合练习: 1.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 改为被动句: 改为把字句: 2.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是多么幸福啊! 改为陈述句: 3.乌鸦的翅膀不能够挡住太阳的光辉. 改为疑问句: 4.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 改为反问句: 伟大的祖国是美丽、富饶的。 改为感叹句: 5.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改为反问句: 改为双重否定句: 6.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改为双重否定句: 7.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肓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改为双重否定句:

8.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改为肯定句: 9.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北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改为肯定句: 10.他做事很勤快。 改为否定句: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案例 朱市二中凌云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四—选材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 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有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是虚构的材料:一个老大娘在雨中摸针,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吗?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 三、引导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2005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求很高。如重庆“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5分”;湖北黄岗“选材新颖,有个性可多加1—3分”。材料之与作文评分,显性比重通常占到10%,但其隐性分值远远不止于此。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 四、对照优秀例文,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1、小组学习,对照例文,分析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考题回放(2005年湖南益阳市中考作文题) 请以“走进-------”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⑴有真情实感;⑵文体不限;⑶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走进那张“牛皮癣”

作文训练九大法

作文训练九大法 一、作文与考试 1.考试前几日,可以有选择地翻阅一些高品质作文图书,以帮助打开思路; 2.考试作文的最低要求是文顺和切题,达到了这两个要求,基本分数就可以拿到; 3.考试时要不要打草稿,这要视各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因为费时,所以尽量免去; 4.一篇文章起码分有四段,在六七段最为适宜; 5.书写整洁极其重要,阅卷老师的第一好感来自于你的字迹;6.开头第一段一定要全力以赴,用描写手法描写人物形态、事件过程或景物特色。成功的开头占据全文得分的50%; 7.遇到生冷的作文题,不要害怕,缩小其范围,发现其核心,即可行文; 8.如果考试题已经做过,那肯定是一件大好事,当然,需要你“更上一层楼”; 9.像叙述一个故事给好朋友听一样,口语化的语言就像录音,非常生动有趣; 10、语言幽默一些,增加趣味性,让阅卷老师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的文章一定能得高分;11.想象类的题目不要表现什么主题,只要写得有趣有益就行;12.结尾段千万不能用议论或表决心,最后仍然是描写,与开头呼应,如果与开头基本相同,也很有特色; 13.考试中,要求你体裁不限,并不是说你想用什么体裁就用什么体裁,而应该根据“扬长”原则来完成; 14.语文大考时,起码要为文章留好一个小时的时间,基础知识的检查放在作文之后。修改时要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并注意卷面的整洁。 二、作文与竞赛 15.认真的书写是成功的前提。阅读者会在第一眼就对你留下良好印象; 16.写作时,应在选材和形式上多加斟酌,表现出你的智慧、思想和追求,即使阅卷者也自愧不如; 17.文章中应充满强烈的感情special,因为唯有强烈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 18.对手中的素材加以小小的修饰,使之更感人,更鲜明和更富有美感,这不是虚假,而是美化; 19.写作中要加进至少一种新颖的尝试,这种尝试是你从未使用过的。唯有你自己都觉得新鲜的东西,别人也才会觉得新鲜;20、以第一人称写作最适宜抒情,并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下学期语文作文汇编专项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作文汇编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汇编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为了心中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自选文体;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答案】略 【解析】【分析】“为了心中的”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写好半命题作文,关键在于补题。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本题应该补充的是自己执着追求的东西,如:理想、希望、美好、美好等,那么,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希望等自己会如何做呢,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表现自己对理想和信念追求的执着和付出的努力。本题可本文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内容要充实,表达真情实感,书写要工整仔细,符合字数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半命题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审题时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2.以《何必如此复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何必如此复杂 一天,史老师无意中对讲到了《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中的情节,使全班蠢蠢欲动,很想一睹为快。而彭老师的欲望,晚自习的让观看了《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我看过一段评价这部电影的话:“这是美国的一部‘反智电影’。充满着好莱坞电影回归的保守主义精神,展现了历史与个人的约定,… 一天,史老师无意中对讲到了《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中的情节,使全班蠢蠢欲动,很想一睹为快。而彭老师的欲望,晚自习的让观看了《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我看过一段评价这部电影的话:“这是美国的一部‘反智电影’。充满着好莱坞电影回归的保守主义精神,展现了历史与个人的约定,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美国政治社会史的史诗片。”这是一部很老得影片了,可这一部很受欢迎的影片。这影片全是阿甘的回忆,影片中的阿甘虽是个低智儿, 但他诚实、善良、从不撒谎。他虽处处受人们的排挤,但他一直有着Jenney知心朋友。阿甘可以说是个不幸的人,但也可以说是个幸运儿,他的低智商却使他了令人难以置信成就。不幸的他是足球明星、是百万富翁、是战争中的英雄。 做人就应该像阿甘一样,说傻人有傻福,也说有他那样的低智商是件好事,只是要学习他那执著精神,要拥有一颗诚实、善良、纯朴而又美丽的心灵。人就应该活得简单一点,何必那么呢?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何必如此复杂”。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复

2020最新初三作文专项训练加答案

1.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绚丽多彩。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 请以“为__________着色”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字数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如不可避免,请用**代替;4.不得抄袭或套作。 2.请以“ ,我的青春旋律”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填写“拼搏” “坚强”“尽责”“感恩”“诚信”“追逐梦想”“成就美德”等,你也可以自行提炼一个词语或短语填写在横线上,进行写作。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套作抄袭; ⑤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代袁枚有一首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壮丹开。”这首诗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被重新唤醒,令亿万中国人受到感动。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便是生命的胜利。苔花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苔花如米小,也学壮丹开”,简单的诗句里,包含着质朴的坚定的梦想——即便无人喝彩,也要毫无保留地绽放给这个世界。在生活中,你身边是否也有如苔花一样的人呢?他(她)的故事一定曾经令你感动吧,依据这些素材,以“这也是一朵苔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套作;(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600-900字。 4.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一路走来,你会有无数个拥抱。拥抱母亲,你能感受亲情的伟大;拥抱自然,你能感受四季的菁华;拥抱心灵,你能感受灵魂的纯洁……请你以“拥抱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2)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3)不得抄袭、套作;不得透露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个人相关信息。 5.写作 是父母的“唠叨”,洒满我成长之路;是老师的叮咛,陪伴我求学过程;是真诚的友谊,种满我年少花田……你是拼搏,盛开在汗水之田;你是坚毅,飘舞在奋进之路;你是砥砺,你是顽强……如梦青春,如歌岁月。 (1)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 与我同在”题目完整,然后以此为题, 写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初中作文教学专题系列训练教案——结构

初中作文教学专题系列训练教案——结构初中作文教学专题系列训练教案 佘山学校潘文冬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六—结构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结构”方面失分的原因。 3.复习文章结构类型,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 2、复习文章的基本结构,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结构”方面失分的原因。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一般说来,主题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而结构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说:“正如…结构?二字的字面含义是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材料多么优良,如果盖得不好,结果是毫无用场。”这说明结构对于文章是多么重要。我们今天训练第六个专题——结构。 二、学生自学,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

结构是文章生命的一部分,也是考场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得分点。有的将“结构”直接列出纳入评分标准,也有的则将“结构”这一项评分依据细化为“篇章”、“条理”、“表达”三个小项。三、引导学生复习文章结构类型,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已训练过的文章结构类型:总分式结构、对比式结构、横 式结构、纵式结构、流浪式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拼合式结构、对话式结构等。 2.学生小组学习“提升要诀”,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在写作实践中,以下方法有助于文章结构的优化。 一线贯穿。面对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内容,最有效的莫过于用一条线索把有关的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浑然一体。这个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化等。 总分相映。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方式,其最大好处是总提分明,分述到位,各得其所。 抑扬转换。欲说其美,先写其不美;欲说其不美,先写其美,这种以进为退的 结构方式叫抑扬转换。运用得当,情节因此跌宕起伏,人物因此形象丰满,主题因此深刻突出。 Adhere to the 1 period), the initiative to accept social supervis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widely publicized safety production areas to carry out the "four winds" special significance, focus, work measures, work dynamic, published reports of phone. Launch the employees and the whole society supervision report production safety and harm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the formation of a strong atmosphere of 2

初中作文训练教案之选材

初中作文训练教案之选材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 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以“暑假见闻”为话题的作文,有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是虚构的材料:一个年迈的80岁老大娘在风雨中拉车,自己去帮老大娘,这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吗?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三、引导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2016年陕西省中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第一档(14-15分) 符合题意要求,表达完整,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语言正确无误,大小写及标点运用得当。全文结构严密、完整,语言流畅。 第二档(10-13分) 符合题意要求,表达基本完整,条理较清楚,语句较通顺,语言基本无误。有语法或标点错误,但句子较为顺畅,文章思路清晰,逻辑推理正确,结构完整。第三档(7-9分) 基本符合题意要求,表达基本完整,条理较清楚,语句较通顺。语法或标点错误过多,文章结构不严密,但表达意义清晰。 第四档(4-6分) 基本符合题意要求,表达不清楚,语法或标点错误过多,词数不够,语意表达不清晰,文章逻辑关系混乱。 第五档(0-3分) 能传达给读者些许信息;内容太少,无法评判;写的内容均与所要求的内容无关或所写内容无法看清。 陕西省2016年中考作文评分说明: 1.此题为半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写出一篇语言连贯、符合逻辑、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短文。 2.标点符号、大小写、单词拼写错误每两个扣0.5分,少于两个不扣分;语法错误每个扣0.5分。 3.词数少于70的,每10个单词扣1分。 【陕西省2015年中考作文分类评分标准表】

精编初中语文作文写作专项训练(附优秀范文)

精编中学语文作文专项训练及优秀范文 1 扩写情景,为下面的语句加入环境和人物的细节描写,完成写作。不少于100字。 “奶奶在为我翻阅食谱,准备饭菜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梦里,你依旧是坐在那间朝阳的房子里,背对着阳光,带着老花镜,倚在躺椅上,花白的头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晶莹的色泽。一本普通的食谱,你每天总是翻上一遍,嘴里喃喃自语:“小丫头正在长身体,得给她弄点好吃又有营养的。”老式的收音机在红木的床头柜上沙哑地唱着锡剧,那幅画面,定格在我的梦里…… 【解析】扩写情景,可以加入一定的环境烘托,渲染出温馨的气氛。同时加入对奶奶的外貌、神态、语言的描写,体现出奶奶对我的关爱。 2 根据情景,完成写作。不少于100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用寥寥28个字,将“枯藤”“老树”“小桥”“流水”等若干景物巧妙地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流露出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请你学习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以冬天为描写对象,选取几个景物构成一幅画面,写一段表达自己某种情感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作文专题训练——选材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选材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 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作文,有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是虚构的材料,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

三、引导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求很高。如重庆“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5分”;湖北黄岗“选材新颖,有个性可多加1—3分”。材料之与作文评分,显性比重通常占到10%,但其隐性分值远远不止于此。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 四、对照优秀例文,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1、小组学习,对照例文,分析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请以“走进-------”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⑴有真情实感;⑵文体不限;⑶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走进 那张“牛皮癣” 大雪放肆地在天空中飘荡,整个世界突然变得一声不吭。那雪白雪白的花朵,纷纷扬扬地落到马路上,落到屋顶上,落到停靠在路旁的汽车上,所有的一切,在一瞬间都沉浸在了一片雪白的世界里。

初中作文专项训练——开头

作文专项训练2——凤头 【遵循原则】精彩漂亮,引人入胜 【顽疾弊病】冗长拖沓,千篇一律 【集思广益】 【技法归纳】 1、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2、故事导入,吸引读者 两块巨石,一块巨石被雕刻为供人们朝拜的石像,一块巨石被砌成石像前的石阶小路。砌成石阶的石头很不服的对石像说: 同样都是石块,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凭什么石像高高在上,受天下人顶礼膜拜,而我们却要被善男信女们踩在脚下?石像微笑着平静地说,那是因为我经历了千刀万剐,而你们却只经过了三刀两下。《我也想受人瞩目》 3、题记开篇,简洁醒目 抹去心中的界限 表面的界限,能用手抹去;心中的界限,只能用心去抹平。——题记 感谢父亲 年幼时,父亲是一道港湾;年轻时父亲是一尊偶像;中年时,父亲是一段岁月;暮年时父亲是一部史书。 ——题记 4、环境描写,如临其境 夜,静悄悄的,月儿已挂在中天。满天星斗又一次牵动了我的情思。 凉风徐徐,把浑身充满倦意的我从睡梦中吹醒,望着周围茫茫的夜色,我又不由想起了那个在火车上的不眠之夜。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得更为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的微酸已经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菊花飘香的时节》 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心中筑起一堵墙》 5、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宗璞《紫藤萝瀑布》

早晨,我正坐在餐桌旁吃饭,一抬头,发现大家都神秘兮兮地望着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妈妈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我,没头没脑地问:“你们班编座号了吗?” “编了。”我漫不经心地回答。《“6号”的故事》 6、运用对话,先声夺人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张之路《羚羊木雕》 “五十七号床,该输液了。” “什么?又该输液了?”我疑惑地看看床边的护士。 “是的,你看,太阳都快落山了。” 我不由得望向窗外,残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空。我才想起,父亲有一天没来了。 7、巧用修辞,文质兼美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冰心《谈生命》 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流逝,而且义无反顾。《翻检日子》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朋友》 8、自然入题,朴实真挚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登,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杨绛《老王》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李森祥《台阶》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莫怀戚《散步》父亲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冰心《荷叶·母亲》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余秋雨《信客》【小试牛刀】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选材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选材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使用于写作之中。 4.提升学生的选材水平。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升学生的选材水平。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使用于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 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升学生的选材水平。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以“取暖”为题的作文,有一个同学立意和内容表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是虚构的材料:一个老大娘在雨中摸针,能让人相信

这是真的吗?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 选材。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 三、引导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2005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求很高。如重庆“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5分”;材料之与作文评分,显性比重通常占到10%,但其隐性分值远远不止于此。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 四、对照优秀例文,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材料作文专项练习

第五单元 材料作文 【文题链接】 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仔细看)毫端(毛笔尖),远察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功,若无,成何面目?” 要求:①写材料作文,重在审题立意。首先要读懂材料并抓住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确立论点。 ②本次作文重在议论,要有论据和论证过程。 ③要把材料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可以论说从材料里得来的启示,也可以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自己的收获。 ④要适当运用名人名言及事例,增强说服力。 ⑤篇幅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拨】 本题是一篇寓言类材料作文,写作此类材料作文,应该掌握以下方法。 1.分析探究法。寓言类材料多为隐性,审题时必须对材料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进行由此及彼的分析探究,使其与现实对接。如有一道材料作文题提供的是一则“兔子学游泳”的寓言故事,表面上与当前的政治热点、社会时事并无关联,实际上小故事有大道理,命题者关注的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倡导发挥自身优势,走自己的路,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其内涵深刻,而且可供发挥的空间很大。 2.点面结合法。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理解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同时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审题时必须有整体观,切忌断章取义,执其一端。 3.善择角度法。自主选择角度是新材料作文和传统作文的最大区别,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多角度看问题、自由发表见解是材料作文之终极目的。而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角度就成了衡量考生审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为此,学生在审题时首先要能从材料中挖掘出所有的角度。一般能找到关键句(词)就能找到角度,关键句往往是概括性的结论句或评价句。如本次作文所给寓言材料,反观口、鼻、眼、眉的争辩,我们不难看出其寓意,即强调凡事要有团结(团队)合作精神;评价事物不能片面,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等等。 4.化大为小法。在确定行文的相关角度后,还不能马上动笔行文,因为只从某一角度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是空洞的、抽象的。此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大角度化小一点,把抽象概括的一句话变为具体可感的若干侧面,调动积累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确定立意。 只要掌握以上方法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阅历进行审题立意,就能写出异彩纷呈的文章来。 【佳作借鉴】 团队精神的力量

初中作文有序训练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 一是作文教学无计划。许多教师的作文教学只是临时心生一计的“急就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漫无目标,无针对性可言;更多的教师是紧跟所谓考试方向走,七年级开始瞄准中考作文,学生忙于背范文,教师忙于指导所谓的技法,热衷于“给作文穿上漂亮的外衣”,作文教学似乎只是给学生传授写作的“花拳秀腿”,根本没有系统科学的作文教学计划。 二是教材缺少写作系统。初中作文教学目前的乱象,与现行语文教材的作文设计有关。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重阅读轻作文,尽管教材中有作文序列的设计,但这个作文序列依然只是阅读背后的倩影,未能站到作文在语文课程领域中应有的位置;教材中的作文序列缺乏内在的逻辑(只是阅读内容的一种综合延伸),缺乏一种层递式螺旋上升的作文能力训练线条。从教材整体安排来看,明显缺少一个写作的系统,无写作知识,无写作技巧,无文体要求,无阶段作文侧重点要求。各单元、各年段只解决了写什么,没有按写作的规律指导学生怎样写,怎样有序渐进地写。使得教材难以成为支撑初中作文教学的依靠,中学作文教学有“本”难循。 三是缺少各类文体的典范例文

新教材编写只考虑阅读教学,不兼顾写作教学;只考虑人文主题,不兼顾写作范例。学生写作难以仿效,作文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是为难的事,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路写作,结果是文体感不强,写出的是“四不像”作文。如果初中学生没有典型的例文,写作不入门,基础没打好,创新当然也无从谈起。 四是话题作文影响下的套借作文泛滥 宽泛的话题提供了套借作文的便利,而功利的动机推助了套借作文的盛行,抄袭作文、改头换面的作文、注重语言形式的文化散文大为流行,扎实而费力的作文教学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功利的准备作文与作文嫁接,作文教学被边缘化,导致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严重退化,学生的作文能力明显弱化。 总之,作文系列方面的研究赶不上教学的需要,现行教材不能作为作文教学的完全支撑,初中作文教学已经是“集体迷茫”,重建作文教学系列已经是一项很紧迫的工作。因此,本文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构建一套科学有序的作文训练体系和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让教师会教、善教作文,学生愿写、会写作文;可以解决写作目标和内容空虚无序的问题,回答作文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还可以完善作文教学的方法体系,解决作文教学的训练途径,提高教师作文教学能力和学生写作能力。 —、以班级为单位,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序列训练

初中英语作文专项训练

提纲类作文专项训练 1.【2014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 英语课上,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你深受感动。请你用英语写一则日记,写出自己的感受。 内容要点及要求: 1. 表明自己将向“孝心少年”学习; 2. 你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做些什么来孝敬父母; 3. 词数:80左右。开头部分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提示词(可选用):learn from, respect, care for, do some housework, study hard Monday, June 30 Sunny This morning, our English teacher told us some stories about “the most beautiful filial piety youth in 2013 ”. 2.【201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青少年发现越来越难与父母沟通和交流,各方面的分歧使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请围绕该话题用英语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内容包括①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②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具体建议。 (2)字数:60-80字 (3)短文中不得出现你的真实姓名、学校名和地名。 3.【2014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 请根据表格内Zhang Ying的一些表现的提示用英语写一篇短文,把她介绍给你的外国朋友Mary。

要求:1、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正确。 2、文章要求包含表格中的所有提示。 3、词数不少于60个英语单词。 4、文章开头结尾已给出,不计入词数。 4. 【201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 某英文报刊开辟中学生栏目,请你以 Reading Comic Strips is____为题写一篇小短文,为报社投稿(词数 80-100)。步骤与要点如下: 1.确定主题,并在文中说明原因; 2.围绕主题,进行叙述; 3.讲述一段与主题有关的故事或经历。 要求:1.补全标题(参考词汇:interesting; popular; useful; boring; my pleasure等); 2.字迹工整,内容完整连贯,语言准确规范; 3.鼓励写出真情实感,对紧扣主题的适当发挥不予扣分.短文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4.作文中可以使用亲身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图文中的内容,但不可以直接引用图文中的句子; 5.作文中不要出现考生和相关人物的真实校名和姓名. Reading Comic Strips is ______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tories in comic strips. In my opinion, reading comic strips is ... 5. 【2014年内蒙古包头市、乌兰察布市中考】假设你是李华,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英语给你的美国笔友Jim写一封电子邮件,告诉他以下事情: 1.感谢他给你寄来的那些书。你非常喜欢它们,每晚睡前都会读几页。请他下次来信时给你介绍一些美国的节日。 2.非常盼望与他面对面交谈,所以希望他明年夏天能来你的家乡。你愿意作他的导游。你们可以一起参观一些有趣的地方。

中考作文指导:选材专项训练

中考作文指导:选材专项训练 选择“好的材料”是考场作文能否取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同学的中考作文立意正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句通顺,但就是不能感染读者,当然不会评上高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选材不理想。那在选材方面,我们该怎么着手呢? 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多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写出鲜活的作文。 一、何谓选材: 选材,简单地说,就是作者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如《我的妈妈》,可以叙述她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也可以写她孝敬长辈、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可以写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也可以写她坚强、乐观,艰苦创业的经历。这不同的内容就是你选择的材料。 二、选材上常见的误区: .材料低幼化。一部分学生由于写作水平差,写作时选材总把思维拘于家庭、学校、班级等领域,定调于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主题上,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对这

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仍停留在小学阶段。记叙平铺直叙,没有细节,没有波澜;描写缺少修饰,形象不够生动,意境不够优美;抒情缺乏真情实感,显得干瘪、牵强;议论也总是蜻蜓点水,触及不到问题的本质。 .材料陈旧化。由于学生阅读面狭窄,选材往往跳不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积累,喜欢列举“英雄榜”“英烈榜”,古今中外伟人、名人、死人等大家熟知的人和事比比皆是。这样的材料就缺乏时代的气息。 .材料单一化。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往往很单一,紧紧抓住原材料不放,或就原材料进行扩充,或以话题故事为原型杜撰,或对原材料就事论事,折腾不休。 .抄袭或变相抄袭现象严重作文是严禁抄袭的,但每次考试总不能避免。有的学生平时积累不够,大脑空空,靠考前临时抱佛脚读背上几篇,在写作时就偷工减料,把平时阅读中遇见的类似进行剪贴拼接,呈现出一种克隆或变相克隆现象。 .选材杂乱,凑字数。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全然不顾题目要求和写作意图,一味堆砌材料,只求凑够600字。结果造成思路不清,中心不明或不够突出。 三、选材的要求和原则: 选材的要求:思想健康,力避禁区;新颖典型,力避陈腐;要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慧眼独运,以新制

人教版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

作文训练题 一、半命题作文训练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一.认真审题,科学补题 要认真研究文题中提示语的要求,吃透已经出示的半命题中词语的含义,明确半命题已有内容和自己待填内容的关系,从而补出合乎语法的词语或短语,与已有半命题构成完整题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要忘了填写文章题目这一关键步骤。文题选择好了,在起点上你就高人一筹。确定文题时,本着以下几个原则:(1)熟悉性。选自己熟悉的,你才能顺利地写下来。(2)个性化。选自己能感受到的东西,而不是从作文选中借来的东西。(3)新视角。当你看到题目想到的第一个构思,而大多数人可能也会想到时,就应回避这个构思。运用发散思维,将你想到的新视角、新构思罗列出来,再选择。确定构思之后,运用纵向思维,对题材开掘深一点。 二.扬长避短,掌握主动 填题时要明确所填内容与自己特长的关系,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熟悉的半命题,感悟最深的半命题,自己最有把握的半命题,最容易写出新意的半命题。 [半命题作文训练题及解题指津] 1、请以“__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立意指导] 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那么补充的内容应该着眼于哪些呢?关键点就在于一个“也”字。“也”字表现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也就是说前面所要补充的材料与“美丽”之间不可能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所以在补充题目中除了那些公认的美丽的事物美丽的精神之外,需要我们换个角度,逆向思考,比如:人们往往对失败、分手、放弃、遗憾、等没有好感,甚至讨厌,由此我们也可逆向立意为“失败也美丽”“分手也美丽”“遗憾也美丽”……其次,需要明确的是“美丽”是本题的题眼,也是文眼。需要深入理解“美丽”—词,那是一种内涵:坚强、胆识、恒心、宽容、大气、尊重等,并非单纯的表象的“美丽”。 补充题目后,接下来就需要认真构思,建议考生能够冷静的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宽想。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首先要进行辐射性思维,多角度地联想、想象,并将与话题有关的思想、具体材料大致罗列下来,从而找到源头活水。 (2)精思。面对罗列的材料要根据中心进行精心选择,多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一篇作文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意多乱文”。 (3)实写。写“实实在在”的东西,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在文体的选择上,可以写成议论文,根据补充的关键词选择相应的论据进行写作。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采用排比段落横向选材进行抒情或从历史长河中起步进行纵向构思,气势磅礴的抒发情感。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把自己亲历之事或耳闻目睹之事用细致的笔墨表达出来。总之作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加以分析,选定最适合自己的文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