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AM工作原理

RAM工作原理

RAM工作原理
RAM工作原理

RAM工作原理

实际的存储器结构由许许多多的基本存储单元排列成矩阵形式,并加上地址选择及读写控制等逻辑电路构成。当CPU要从存储器中读取数据时,就会选择存储器中某一地址,并将该地址上存储单元所存储的内容读走。

早期的DRAM的存储速度很慢,但随着内存技术的飞速发展,随后发展了一种称为快速页面模式(Fast Page Mode)的DRAM技术,称为FPDRAM。FPM内存的读周期从DRAM阵列中某一行的触发开始,然后移至内存地址所指位置的第一列并触发,该位置即包含所需要的数据。第一条信息需要被证实是否有效,然后还需要将数据存至系统。一旦发现第一条正确信息,该列即被变为非触发状态,并为下一个周期作好准备。这样就引入了“等待状态”,因为在该列为非触发状态时不会发生任何事情(CPU必须等待内存完成一个周期)。直到下一周期开始或下一条信息被请求时,数据输出缓冲区才被关闭。在快页模式中,当预测到所需下一条数据所放位置相邻时,就触发数据所在行的下一列。下一列的触发只有在内存中给定行上进行顺序读操作时才有良好的效果。

从50纳秒FPM内存中进行读操作,理想化的情形是一个以6-3-3-3形式安排的突发式周期(6个时钟周期用于读取第一个数据元素,接下来的每3个时钟周期用于后面3个数据元素)。第一个阶段包含用于读取触发行列所需要的额外时钟周期。一旦行列被触发后,内存就可以用每条数据3个时钟周期的速度传送数据了。 FP RAM虽然速度有所提高,但仍然跟不上新型高速的CPU。很快又出现了EDO RAM和SDRAM等新型高速的内存芯片。

介绍处理器高速缓存的有关知识

所谓高速缓存,通常指的是Level 2高速缓存,或外部高速缓存。L2高速缓存一直都属于速度极快而价格也相当昂贵的一类内存,称为SRAM(静态RAM),用来存放那些被CPU频繁使用的数据,以便使CPU不必依赖于速度较慢的DRAM。

最简单形式的SRAM采用的是异步设计,即CPU将地址发送给高速缓存,由缓存查找这个地址,然后返回数据。每次访问的开始都需要额外消耗一个时钟周期用于查找特征位。这样,异步高速缓存在66MHz总线上所能达到的最快响应时间为3-2-2-2,而通常只能达到4-2-2-2。同步高速缓存用来缓存传送来的地址,以便把按地址进行查找的过程分配到两个或更多个时钟周期上完成。SRAM在第一个时钟周期内将被要求的地址存放到一个寄存器中。在第二个时钟周期内,SRAM把数据传送给CPU。由于地址已被保存在一个寄存器中,所以接下来同步SRAM就可以在CPU读取前一次请求的数据同时接收下一个数据地址。这样,同步SRAM 可以不必另花时间来接收和译码来自芯片集的附加地址,就“喷出”连续的数据元素。优化的响应时间在66MHz总线上可以减小为2-1-1-1。

另一种类型的同步SRAM称为流水线突发式(pipelined burst)。流水线实际上是增加了一个用来缓存从内存地址读取的数据的输出级,以便能够快速地访问从内存中读取的连续数据,而省去查找内存阵列来获取下一数据元素过程中的延迟。流水线对于顺序访问模式,如高速缓存的行填充(linefill)最为高效。

什么是ECC内存

ECC是Error Correction Coding或Error Cheching and Correcting的缩写,它代表具有自动纠错功能的内存。目前的ECC存储器一般只能纠正一位二进制数的错误。 Intel公司的82430HX芯片组可支持ECC内存,所以采用82430HX芯片的主板一般都可以安装使用ECC 内存,由于ECC内存成本比较高,所以它主要应用在要求系统运算可靠性比较高的商业计算机

中。由于实际上存储器出错的情况不会经常发生,所以一般的家用计算机不必采用ECC内存,还有不少控制电路芯片不能支持ECC内存,所以有不少主机是不宜安装ECC内存的,用户应注意对ECC内存不要盲从。

SDRAM能与EDO RAM混用吗

SDRAM是新一代的动态存储器,又称为同步动态存储器或同步DRAM。它可以与CPU总线使用同一个时钟,而EDO和FPM存储器则与CPU总线是异步的。目前SDRAM存储器的读写周期一般为5-1-1-1。相比之下,EDO内存器一般为6-2-2-2。也就是说,SDRAM的读写周期比EDO少4个,大约节省存储器读写时间28%,但实际上由于计算机内其它设备的制约,使用 SDRAM的计算机大约可提高性能5~10%。虽然有不少主机支持SDRAM与EDO 内存混合安装方式,但是最好不要混用。原因是多数SDRAM只能在3.3V下工作,而EDO内存则多数在5V下工作。虽然主机板上对DIMM和SIMM分别供电,但它们的数据线总是要连在一起的,如果SIMM(72线内存)与DIMM(168线SDRAM)混用,尽管开始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但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造成SDRAM的数据输入端被损坏。

当然,如果你的SDRAM是宽电压(3V~5V)工作的产品,就不会出现这种损坏情况。目前T1和SUMSUNG的某些SDRAM产品支持宽电压工作方式,可以与EDO内存混用。

高速缓存--Cache 介绍Cache的分级

随着CPU的速度的加快,它与动态存储器DRAM配合工作时往往需要插入等待状态,这样难以发挥出CPU的高速度,也难以提高整机的性能。如果采用静态存储器,虽可以解决该问题,但SRAM价格高。在同样容量下,SARM的价格是DRAM的4倍。而且SRAM体积大,集成度低。为解决这个问题,在386DX以上的主板中采用了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技术。其基本思想是用少量的SRAM作为CPU与DRAM存储系统之间的缓冲区,即Cache系统。80486以及更高档微处理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处理器芯片内集成了SRAM作为Cache,由于这些Cache装在芯片内,因此称为片内Cache。486芯片内Cache的容量通常为8K。高档芯片如Pentium为16KB,PowerPC可达32KB。Pentium微处理器进一步改进片内Cache,采用数据和双通道Cache技术,相对而言,片内Cache的容量不大,但是非常灵活、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微处理器的性能。片内Cache也称为一级Cache。由于486,586等高档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很高,一旦出现一级Cache未命中的情况,性能将

明显恶化。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的办法是在处理器芯片之外再加Cache,称为二级Cache。二级Cache实际上是CPU和主存之间的真正缓冲。由于系统板上的响应时间远低于CPU的速度,如果没有二级Cache就不可能达到486,586等高档处理器的理想速度。二级Cache的容量通常应比一级Cache大一个数量级以上。在系统设置中,常要求用户确定二级Cache是否安装及尺寸大小等。二级Cache的大小一般为128KB、256KB或512KB。在486以上档次的微机中,普遍采用256KB或512KB同步Cache。所谓同步是指Cache和CPU采用了相同的时钟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相对于异步Cache,性能可提高30% 以上。

什么是CACHE存储器

所谓Cache,即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DRAM(Dynamic RAM)之间的规模较小的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通常由SRAM组成。SRAM(Static RAM)是静态存储器的英文缩写。由于SRAM采用了与制作CPU相同的半导体工艺,因此与动态存储器DRAM比较,SRAM 的存取速度快,但体积较大,价格很高。由于动态RAM组成的主存储器的读写速度低于CPU 的速度,而CPU每执行一条指令都要访问一次或多次主存,所以CPU总是要处于等待状态,严重地降低了系统的效率。采用Cache之后,在Cache中保存着主存储器内容的部分副

本,CPU在读写数据时,首先访问Cache。由于Cache的速度与CPU相当,因此CPU就能在零等待状态下迅速地完成数据的读写。只有Cache中不含有CPU所需的数据时,CPU才去访问主存。CPU在访问Cache时找到所需的数据称为命中,否则称为未命中。因此,访问Cache 的命中率则成了提高效率的关键。而提高命中率则取决于Cache存储器的映象方式和Cache 内容替换的算法等一系列因素。

对内存扩容时应遵循哪些规则

对内存扩充容量时,应遵循下面的一些规则:

1.对大多数PC机来说,不能在同一组Bank内(每组包括两到四个插座)将不同大小的SIMM条混合在一起。很多PC机都可安装不同容量的SIMM,但装在PC机同一组中的所有SIMM必须具有相同的容量,例如,对一个四插槽组来说,PC机一般既可接受1MB的SIMM条,也可接受4MB的SIMM条,可在该组的每个槽内安装1MB SIMM,则这一组共可容纳4MB内存。也可在该组每个槽内安装4MB SIMM,则这一组共可容纳16MB内存。但是,不能为了得到10MB内存,在两个槽内插入1MB的SIMM条,而在另两个槽中插入4MB的SIMM条。

2.对于很多PC机来说,若把不同速度的SIMM混合在一起,即使它们的容量相同也会带来麻烦。例如,计算机中已有运行速度为60纳秒(ns)的4MB内存,而文档中说70ns的SIMM也能工作。如果在母板的空闲内存槽中再插入速度为70ns的SIMM条,机器会拒绝引导或在启动后不久就陷于崩溃。对于某些机器来说,若把速度低的SIMM放至第一组,则可解决速度混合问题。计算机会按最低速度存取,剩余部分不会再有用。

3.对于大多数PC机来说,必须将一组的所有插槽都插满。或者将一组全部置空(当然第一组不行)。在一组中不能只装一部分。

4.PC机可接受的SIMM大小有一个上限(最大值可从PC机说明书中找到。若没有说明书,唯一的方法就是从实践中找到最大值了)。何谓30线、72线、168线内存条内存条;30线;72线;168线介绍30线、72线、168线内存条的有关知识及相互之间的区别条形存储器是把一些存储器芯片焊在一小条印制电路板上做成的,即称之为内存条,所谓内存条线数即引脚数,按引脚数不同可把内存条分为30线的内存条、72线的内存条(SIMM,即Sigle inline Memory Modale)和168线的内存条(DIMM,即Double inline Memory Module)。内存条的引脚数必须与主板上内存槽的插脚数相匹配,内存条插槽也有30线、72 线和168线三种。30线内存条提供8位有效数据位。常见容量有256KB、1MB和4MB。72线的内存条体积稍大,提供32位的有效数据位。常见容量有4MB、8MB、16MB和32MB。按下按键你可以看到72线内存条的外观形状。 168线的内存条体积较大,提供64位有效数据位。

如何识别Cache存储器芯片标志

目前微机系统中,常用的静态RAM的容量有8K×8位(64Kbit)、32K×8(256Kbit)位以及64K×8(512Kbit)位三种芯片,存取时间(周期)为15ns到30ns。以上参数在静态SRAM芯片上常标注为:XX64-25(XX65-25)、XX256-15(XX257-15)、XX512-15等。以XX256-15为例,其中“256”表示容量(单位为Kbit),“15”表示存取时间(单位为 ns)。在表示SRAM存储器容量的数值中,“64”与“65”相同,都表示该芯片的容量为64Kbit,即8KB。同理,“256”与“257”的含义也相同,即该芯片的容量为32KB。例如在华硕PVI686SP3主板上使用的SRAM 芯片为W24257AK-15,即该芯片的容量为32K×8位,存取速度为15ns。

如何用软件的方法检测Cache?

检测;高速缓存;Cache 介绍用软件检测Cache的方法 ,主板上Cache的大小和有无很难用一般方法判断,尤其是有的主板连BIOS都被不法经销商修改过以方便作假。486时代常用的拔插法现在也不灵了——奔腾主板上很多标称256K的Cache芯片都是直接SMT(表面安装)上去的,无法拔插。测试Cache的软件确实有一些,如 CCT等,但普通用户很难得到这些专业软件。

传输技术、体系、设备专有名词解释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是不同速度的数位信号的传输提供相应等级的信息结构,包括复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相关的同步方法组成的一个技术体制。SDH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 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MSTP系列设备为城域网节点设备,是数据网和语音网融合的桥接区。MSTP可以应用在城域网各层,对于骨干层:主要进行中心节点之间大容量高速SDH、IP、ATM业务的承载、调度并提供保护;对于汇聚层:主要完成接入层到骨干层的SDH、IP、ATM多业务汇聚;对于接入层:MSTP则完成用户需求业务的接入。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是一种用于快速数据包交换和路由的体系,它为网络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地址、转发和交换等能力。更特殊的是,它具有管理各种不同形式通信流的机制。MPLS是利用标记(label)进行数据转发的。当分组进入网络时,要为其分配固定长度的短的标记,并将标记与分组封装在一起,在整个转发过程中,交换节点仅根据标记进行转发。MPLS 独立于第二和第三层协议,诸如ATM 和IP。它提供了一种方式,将IP地址映射为简单的具有固定长度的标签,用于不同的包转发和包交换技术。它是现有路由和交换协议的接口,如IP、ATM、帧中继、资源预留协议(RSV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等等。 T-MPLS(Transport MPLS)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在传送网络中,将客户信号映射进MPLS帧并利用MPLS机制(例如标签交换、标签堆栈)进行转发,同时它增加传送层的基本功能,例如连接和性能监测、生存性(保护恢复)、管理和控制面(ASON/GMPLS)。总体上说,T-MPLS选择了MPLS体系中有利于数据业务传送的一些特征,抛弃了IETF为MPLS 定义的繁复的控制协议族,简化了数据平面,去掉了不必要的转发处理。T-MPLS继承了现有SDH传送网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又可以满足未来分组化业务传送的需求。T-MPLS采用与SDH类似的运营方式,这一点对于大型运营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网络运营和管理系统,减少对员工的培训成本。由于T-MPLS的目标是成为一种通用的分组传送网,而不涉及IP路由方面的功能,因此T-MPLS的实现要比IP/MPLS简单,包括设备实现和网络运营方面。T-MPLS最初主要是定位于支持以太网业务,但事实上它可以支持各种分组业务和电路业务,如IP/MPLS、SDH和OTH等。T-MPLS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使用MPLS的一个功能子集。 MPLS – TP(MPLS - Transport Profile)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交换网络技术。利用MPLS 标签交换路径,省去MPLS信令和IP复杂功能。支持多业务承载,独立于客户层和控制面,并可运行于各种物理层技术-具有强大的传送能力(QoS、OAM和可靠性等)。综合起来,MPLS - TP技术的特点为:引入传送概念的OAM 机制;结合2 层和3 层协议的一种通用的分组交换传送技术;避免对三层IP 不必要的处理;具有高的网络生存性和可扩展性;具有兼容分组交换、TDM/波长技术的通用的分布控制面-GMPLS。MPLS - TP可以用一个简单公式表述:MPLS - TP = MPLS + OAM –IPMPLS - TP是MPLS 的一个子集,去掉了无连接基于IP 的转发,增加端到端的OAM 功能。 OAM(operation and manintenance).主要负责通信网络的操作和维护.基本包括配置管理,软件管理,性能管理,告警管理,安全管理等模块. Optix Metro:华为光传输设备 MSTP+:IP业务占比高的MSTP PTN(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

语文课程论 名词解释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沿革 一、古代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 原始社会没有严格意义的课程,但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已经存在。 奴隶社会有专门的学校和课程:六艺 封建社会以儒家经典为主,基本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再学“五经”“四书”,传道明理; 以文选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蒙学教材: 1、综合类:《史籀篇》、《仓颉篇》、《急就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2、伦理类: 程端蒙的《性理字训》“天理流行,赋予万物,是之为命。人所禀受,莫非至善,是之谓性。”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信,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学教材: 《昭明文选》,宋代谢仿得《文章规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孙洙《唐诗三百首》等。 3、历史类: 宋代王令《十七史蒙求》;胡寅《续千字文》;朱熹《小学》 4、诗歌类:《千家诗》 5、名物常识类:《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6、工具类:《字学举隅》,《文字蒙求》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经验 (一)识字教学(二)阅读教学(三)写作教学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1、熟读、精思、博览1、注重基本功的培养 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2、注重方法习惯的培养:评点法、出入法2、多读、多写、多改 3、注重思想伦理道德的教育3、从模仿入手 4、联系日常生活4、先放后收 5、激发儿童的兴趣 科举制度: 起于隋朝的人才选拔和官吏任用制度。 唐朝科举分两类: 常科: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每年定期举行。 制科:皇帝主持,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 唐朝进士极盛时每年不超过50人,平常10到20人。进士及第还要经过吏部考试才能授官。 宋代极盛时每年有四五百人,平时也有上百人,进士及第就可授官。 考试内容和方式: 唐朝到宋朝初年:口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宋以后主要考经义。 经义:以五经中的文句为题,作文阐明义理。到了元代,则从四书中出题,答案需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得任意发挥。明代中期以后要求文章必须采用八股文的形式。字数和格式有严格的规定。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550字、650字后改为700字。 第二节近现代语文教育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兴起时期——语文单独设科(1901——1910) 1904年癸卯学制,标志语文学科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语文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演进,也标志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兴起。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时期——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纲要的制定(1911——1926)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废止小学读经科,将各类学校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并且明确了国文课的教学目标:“国文的要旨在于通解普通的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德志。”为促进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小学、初中的“国文”改为“国语”,废止旧的国文教科书,采用语体文教科书,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开始占领语文教科书的阵地。第三节当代语文教育 一、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这不

Pintos调试心得

Pintos调试心得 一、如何用GDB调试内核: Ctrl+Alt+F1打开终端,cd切换到你的pintos/src/threads/build目录下 输入命令pintos –gdb –run alarm-multiple(注意是双线- -,注意run前的空格)出现下面的界面:(注意uilts文件下已经编译通过,还有bochs打开终端调试) 然后,Ctrl+Alt+F2打开第二个终端登录并切换到pintos/src/threads/build目录下 输入命令pintos-gdb -tui 看到如下界面:

按enter键继续,此时为进入gdb调试控制台 输入命令target remote localhost:1234(默认端口,应该与第一个终端里显示的一致)接着输入命令file kernel.o(载入要调试的内核程序),看到如下界面: 输入y继续,这样开始调试啦 (首先自己在网上百度一下gdb常用的调试命令) break main(在main函数入口插入断点) 接着c(continue的意思跟VS、VC++中的调试命令对应) 看到如下界面

注意划红线部分 输入n(执行下一步,不会进入函数体内部,step单步运行命令会进入函数内部)然后大家可以在第一个终端里查看运行结果。比如我在第79行添加了一行 Ctrl+Alt+F1打开第一个终端可以看到执行结果 接下来自己慢慢探索吧,感受一下gdb调试器的强大之处。 下面介绍一下我对pintos的理解 二、Pintos内部函数调用 内核加载完成后,进入main函数(pintos主程序) 开始boot bss_init (); 初始化BSS,(BSS(Block Started by Symbol)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特点是:可读写的,在程序执行之前BSS 段会自动清0。) argv = read_command_line ();//读取命令行 argv = parse_options (argv);//分析命令行

ram的特点是

ram的特点是 易失性 当电源关闭时RAM不能保留数据。如果需要保存数据,就必须把它们写入一个长期的存储设备中(例如硬盘)。RAM和ROM相比,两者的最大区别是RAM在断电以后保存在上面的数据会自动消失,而ROM不会自动消失,可以长时间断电保存。 随机存取 所谓“随机存取”,指的是当存储器中的数据被读取或写入时,所需要的时间与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或所写入的位置无关。相对的,读取或写入顺序访问(Sequential Access)存储设备中的信息时,其所需要的时间与位置就会有关系。它主要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各种应用程序、数据等。 对静电敏感 正如其他精细的集成电路,随机存取存储器对环境的静电荷非常敏感。静电会干扰存储器内电容器的电荷,引致数据流失,甚至烧坏电路。故此触碰随机存取存储器前,应先用手触摸金属接地。 访问速度 现代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几乎是所有访问设备中写入和读取速度最快的,存取延迟和其他涉及机械运作的存储设备相比,也显得微不足道。 需要刷新(再生)

现代的随机存取存储器依赖电容器存储数据。电容器充满电后代表1(二进制),未充电的代表0。由于电容器或多或少有漏电的情形,若不作特别处理,数据会渐渐随时间流失。刷新是指定期读取电容器的状态,然后按照原来的状态重新为电容器充电,弥补流失了的.电荷。需要刷新正好解释了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易失性。 根据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不同,RAM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 静态存储单元是在静态触发器的基础上附加门控管而构成的。因此,它是靠触发器的自保功能存储数据的。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动态RAM的存储矩阵由动态MOS存储单元组成。动态MOS 存储单元利用MOS管的栅极电容来存储信息,但由于栅极电容的容量很小,而漏电流又不可能绝对等于0,所以电荷保存的时间有限。为了避免存储信息的丢失,必须定时地给电容补充漏掉的电荷。通常把这种操作称为“刷新”或“再生”,因此DRAM内部要有刷新控制电路,其操作也比静态RAM复杂。尽管如此,由于DRAM存储单元的结构能做得非常简单,所用元件少,功耗低,已成为大容量RAM的主流产品。 只读存储器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传输术语解释

ADM Add-Drop Multiplexer 分插复用器 AI Adapted Information 适配信息 AIS Alarm indication Signal 告警指示信号 AP Access Point 接入点 APId Access Point Identifier 接入点识别符 APS 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自动保护倒换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转移模式 AU Asynchronous Unit 管理单元 AU-n Administrative Unit , level u 管理单元,第n级 AUG Administrative Unit Group 管理单元组 BER Bit Error Ratio 比特误码率 BBER Background Block Error Ratio 背景块误码率 BIP Bit Interleaved Parity 比特间插奇偶校验 C Connection function 连接功能 CI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特征信息 CK Clock 时钟 CM Connection Matrix 连接矩阵 CMISE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公用管理信息服务单元CP Connection Point 连接点 CSES Consecutive Severely Errored Seconds 连续严重误码秒 D Data 数据

DCC Data Communications Channel 数据通信通路 DS Defect Second 缺陷秒 DEG Degraded 劣化 DEGTHR Degraded Threshold 劣化门限 DXC Digital Cross Connect 数字交叉连接 EI2 Electrical interface signal 2 048 kbit/s 2048kbit/s电接口信号 E31 Electrical inte4ace signal 34 368 kbit/s 34368kbit/s电接口信号E4 Electrical inte4ace signal 139264kbit/s电接口信号 EBC Errored Block Count 误码块计数 EDC Error Detection Code 误码检测码 EDCV Error Detection Code Violation 误码检测码违倒 EMF Equipment Management Function 设备管理功能 EQ Equipment 设备 ES Electrical Section 电气段,电段 ESl Electrical Section ,levell STM-1电段 ES Errored Second 误码秒 Eq Recommendation G.703 type G.703类型电接口,electrical signal, q表示比特率等级 bit rate order q (q = 1l, 12,21,22,31,32,4) q = 1l, 12,21,22, 31,32,4 ExSL Expected Signal label 期望信号标识

语文中的名词解释

语文中的名词解释:什么是实词和虚词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着”、“了”、“过”。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三)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四)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五)叹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如:啊、唉、

ram结构

RAM的基本结构 RAM的基本结构如图7-30所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存储矩阵,地址译码器及读写电路。 ? 存储矩阵 存储矩阵是用来存储要存放的代 码,矩阵中每个存储单元都用一个二进 制码给以编号,以便查询此单元。这个 二进制码称作地址。 ?地址译码器 译码器可以将输入地址译为电平信号,以选中存储矩阵中的响应的单元。寻址方式分为一元寻址和二元寻址。一元寻址又称为单向译码或字译码,其输出的译码线就是字选择线,用它来选择被访问字的所有单元;二元寻址又称为双向译码,二元寻址能够访问每一个单元,由X地址译码器输出的译码线作为行选择线进行“行选”;由Y 地址译码器输出的译码线作为列选择线进行“列选”,则行、列选择线同时选中的单元即为被访问单元,可以对它进行“写入”或“读出”。 ?读写电路 读写电路是RAM的控制部分,它包括片选CS,读写控制R/W以及数据输入读出放大器,片选CS的作用是只有当该端加低电平时此RAM才起作用, 才能进行读与写,读写控制R/W的作用是当R/W端加高电平时,对此RAM进行读出,

当R/W端加低电平时进行写入。输出级电路一般采用三态输出或集电极开路输出结构,以便扩展存储容量,如果是集电极开路输出(即OC输出),则应外接负载电阻。 双口RAM 目录 简介 特点 编辑本段简介 双口RAM 是在一个SRAM 存储器上具有两套完全独立的数据线、地址线和读写控制线,并允许两个独立的系统同时对该存储器进行随机性的访问。即共享式多端口存储器。 双口RAM最大的特点是存储数据共享。一个存储器配备两套独立的地址、数据和控制线,允许两个独立的CPU或控制器同时异步地访问存储单元。因为数据共享,就必须存在访问仲裁控制。内部仲裁逻辑控制提供以下功能:对同一地址单元访问的时序控制;存储单元数据块的访问权限分配;信令交换逻辑(例如中断信号)等。 双口RAM可用于提高RAM的吞吐率,适用于作于实时的数据缓存。 编辑本段特点 (1)对同一地址单元访问的竞争控制 如果同时访问双口RAM的同一存储单元,势必造成数据访问失真。为了防止冲突的发生,采用Busy逻辑控制,也称硬件地址仲裁逻辑。图2给出了地址总线发生匹配时的竞争时序。此处只给出了地址总线选通信信号先于片选脉冲信号的情况,而且,两端的片选信号至少相差tAPS——仲裁最小时间间隔(IDT7132为5ns),内部仲裁逻辑控制才可给后访问的一方输出Busy闭锁信号,将访问权交给另一方直至结束对该地址单元的访问,才撤消Busy闭锁信号,将访问权交给另一方直至结束对该地址单元的访问,才撤消Busy闭锁信号。即使在极限情况,两个CPU几乎同时访问同一单元——地址匹配时片选信号低跳变之差少于tAPS,Busy闭锁信号也仅输出给其中任一CPU,只允许一个CPU访问该地址单元。仲裁控制不会同时向两个CPU发Busy闭锁信号。

传输原理名词解释(造福学弟学妹)

名词解释 1传输过程:传输过程是从非平衡状态朝平衡状态转移的过程。 2连续介质模型:将流体看成是由无数多个流体质点所组成的密集而无间隙的连续介质,也叫做流体连续性的基本假设。 3流体的粘性:在作相对运动的两流体层的接触面上,存在一对等值而反向的作用力来阻碍两相邻流体层作相对运动。 4非稳定流:如果流场的运动参数不仅随位置改变,又随时间不同而变化,这种流动就是非稳定流。 5稳定流:如果运动参数只随着位置改变而与时间无关,这种流动就称为稳定流。 6迹线:迹线就是流体质点运动的轨迹线。 7流线:在同一瞬时流场中的不同位置质点的流动方向线。 8流管:在流场内取任意封闭曲线L,通过曲线L上每一点连续地作流线,则流线族构成一个管状表面叫流管。 9流束:在流管内取一微小曲面dA,通过dA上每个点作流线,这族流线叫流束。 10层流:流体在运动方向上分层运动,各层互不干扰和渗混,这种流线呈平行状态的流动成为层流。 11紊流:各质点在不同方向上作复杂的无规则运动,互相干扰地向前运动,这种流动成为湍流。 12雷诺准数及其物理意义: uL Re ρ μ =,表征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是流态的判断标准。 13沿程阻力:它是沿流动路程上由于各流体层之间的内摩擦而产生的流动阻力,因此也叫做摩擦阻力。 14局部阻力:流体在流动中因遇到局部障碍而产生的阻力称为局部阻力。 15湍流的脉动现象:这种围绕某一“平均值”而上下变动的现象,称为脉动现象。 16数学分析法:数学分析法是从物理概念出发进行数学分析,建立起物理过程的数学方程式来揭示各有关物理参数之间的联系,然后在一定边界条件下求解。 17实验法则:实验法则是对某一具体的物理过程以实验测试为手段,直接对过程的有关物理量进行测定,然后根据测定结果找出各相关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及变化规律。 18相似准数:在相似系统的对应点上,由不同物理量所组成的量纲为1的综合数群的数值必须相等,这个量纲为1的量往往称为无量纲量,综合数群叫相似准数。 19:量纲:物理量所属于的种类,称为这个物理量的量纲。 20:热量传输:热量传输是研究不同物体之间或者同一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差时热量的传递规律。 21:导热: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22:对流: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方式。 23热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会因各种原因发出辐射能,其中因热的原因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24惰性时间:惰性时间是与表面温度Tw无关,它与深度x的平方成正比而与热扩散率a 成反比。热扩散率越小,惰性时间越大。 25对流换热:对流换热是流动着的流体与固体表面间的热量交换。 26黑体:

名词解释——语文

四始六义:《诗经》有四始,关于此“四始”各家说法不一:一、一般指“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二、指“风”﹑“小雅”﹑“大雅”﹑“颂”。《<诗>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孔颖达疏引郑玄《答张逸》云:“四始…风?也,…小雅?也,…大雅?也,…颂?也。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三、指“大雅”的《大明》,“小雅”的《四牡》﹑《南有嘉鱼》﹑《鸿雁》。《<诗>大序》:“是谓四始。”孔颖达疏:“《诗纬泛历枢》云:…《大明》在亥水始也;《四牡》在寅木始也;《嘉鱼》在巳火始也;《鸿雁》在申金始也。?……《纬》文因金﹑木﹑水﹑火﹑有四始之义以《诗》文托之。” 《诗经》的“六义”。最早记载于《周礼·春官》,汉代《毛诗序》中明确提出:“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对于“六义”的解释,有着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唐代孔颖达提出了“三体”“三法”的说法,也就是将“六义”分为两组,“风”“雅”“颂”这三者是指体裁,“赋”“比”“兴”这三者是作法。 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辞海》注曰:“行”是乐曲的意思;“歌”与“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来就有“歌行”一体。 风骚:1.指《诗经》和《离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中屈原的《离骚》,后来泛指广义文化;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独领风骚。永明体: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等。

周立功ARM调试心得

周立功ARM调试心得 2008-9-11调试"SmartARM2200 V2.02实验箱"心得: 1、在调试"E:\htwang\smart2200v201\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教程(二)\开发板出厂编程程序\液晶显示程序\LCM_Disp"的程序时,想使用外部RAM进行仿真调试,在将ADS1.2中的"DebugInExram Settings->Arm Linker -> Output -> Equivalent Command Line"的"-info totals -entry 0x8100000 -scatter .\src\mem_b.scf"改为"-info totals -entry 0x80000000 -scatter .\src\mem_b.scf"时,编译时总是出现错误信息"Error: L6206E: Entry point(0x80000000) lies outside the images",经梁工(宝琼)提示:"这是由于程序空间超出范围,需要改一个参数。" 打开关于外部RAM调试的分散加载文件"mem_b.scf"发现所有的程序调试地址都是指向0x81000000的Flash地址空间,而不是0x80000000的RAM地址空间(此时硬件电路板上的短路片RAM接CS0、Flash接CS1),后把0x81******全部改为0x80******,编译调试都正常。 2、不正常现象:在调试"SmartARM2200 V2.02"实验箱时,每次实验箱断电或实验箱上复位按键后,H-Flash的Load操作都要重新执行一遍(或者简单一点:只要在H-Flash -> Programming -> Check 按钮上点击一下也可以),否则下载程序后实验箱运行不了。 (先是在选用DebugInExram出现这种情况,后选用RelOutChip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2008-9-12> 另外,每次重新启动H-JTAG和H-Flash后,都要将H-Flash重新设一遍。 3、现象:在调试GB_Disp工程时,程序无法正常运行。 分析:当调试的程序中包含中断时,分散加载文件"mem_*.scf"的"IRAM "项设置不能从0x40000000开始,而应该从0x40000040开始(给中断向量留下空间),否则程序无法调试。(先是在选用RelOutChip出现这种情况,后选用DebugInExram也出现这种情况。) < 2008-9-12 htwang注: 上面的解释并不正确,因为在调试其他中断实验的过程中,配置文件"mem_*.scf"的"IRAM "项设置成从0x40000000开始也可以正常运行。(估计可能是存储器映射的问题) 打开GB_Disp工程"target.c"文件,果然发现在函数"void TargetResetInit(void)"中将存储器映射寄存器初始化成"MEMMAP =0x2",这是选用的用户RAM模式,中断向量也从静态RAM重新映射。如果想映射到用户外部存储器模式,应该改为"MEMMAP =0x3"(见《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P166 或《深入浅出ARM7-LPC2200》P119)。按此方式更改后,实际调试也正常。 >

ram的特点是

随机存取。当存储器中的消息被读取或写入时,所需要的时间与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无关。相对的,读取或写入顺序访问存储设备中的信息时,其所需要的时间与位置就会有关系。 易失性。RAM在断电以后保存在上面的数据会自动消失。如果需要保存数据,就必须把它们写入一个长期的存储设备中(例如硬盘)。 高访问速度。现代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几乎是所有访问设备中写入和读取速度最快的。 需要刷新。需要刷新解释了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易失性。 对静电敏感。静电会干扰存储器内电容器的电荷,引致数据流失,甚至烧坏电路。故此触碰随机存取存储器前,应先用手触摸金属接地。 ram的类别 根据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不同,RAM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 静态存储单元是在静态触发器的基础上附加门控管而构成的。因此,它是靠触发器的自保功能存储数据的。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动态RAM的存储矩阵由动态MOS存储单元组成。动态MOS 存储单元利用MOS管的栅极电容来存储信息,但由于栅极电容的容量很小,而漏电流又不可能绝对等于0,所以电荷保存的时间有限。为了避免存储信息的丢失,必须定时地给电容补充漏掉的电荷。通常把这种操作称为“刷新”或“再生”,因此DRAM内部要有刷新控制电路,其操作也比静态RAM复杂。尽管如此,由于DRAM存储单元的结构能做得非常简单,所用元件少,功耗低,已成为大容量RAM的主流产品。 ram的区别 只读存储器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①简单地说,在计算机中,RAM 、ROM都是数据存储器。RAM 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它的特点是易挥发性,即掉电失忆。ROM 通常指固化存储器(一次写入,反复读取),它的特点与RAM 相反。ROM 又分一次性固化、光擦除和电擦除重写三种类型。举个例子来说也就是,如果突然停电或者没有保存就关闭了文件,那么ROM可以随机保存之前没有储存的文件但是RAM会使之前没有保存的文件消失。 内存

名词解释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基于应用层 用于因特网的网页传输 默认端口80 有1.0和1.1版本区分 TCP: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是因特网上最重要的传输层协议之一, 提供了面向连接的服务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TCP包括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 TCP属于累积确认,乱序到达的数据会缓存 TCP连接使用的是全双工通信 ICMP:全称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用于因特网分组传输控制和差错报告 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CMP协议工作在网络层 ICMP本身是作为IP协议的数据内部被传输 NAT:全称network address translate,网络地址转化 用于IP地址的转化 将不可路由的私有内部地址转换成可路由的公有地址 主要的用途是让网络能使用私有IP 地址以节省IP 地址 对外部网络隐藏了内部IP 地址,增加网络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解决多个用户使用一个公网IP上网的问题,缓解IP地址危机 GBN:回退N步协议,可靠数据传输中滑动窗口协议一种 发送端通过发送窗口限制限制发送的数据数量,当收到某个数据的确认时发送窗口向后移一个单位 某个分组出错或丢失则重传给分组及其后面所有已发送但未被确认的分组 接受端只接收按序到达的正确数据,其他的丢弃,并发上一个正确到达的分组的序号的确认 确认被称为累积确认,即如果发送方收到某个分组的确认意味着该分组及之前所有分组接收方都正确收到 SR:选择性重传,可靠数据传输中滑动窗口协议一种 发送方某个分组出错或丢失只重传该分则 接收方增加接收窗口,若收到的分组在接收窗口内乱序,缓存该分组,等到分组按序后一起提交 接收窗口的大小一般等于发送方的窗口大小 接收窗口的大小必须小于或等于序号大小的一半 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 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 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 用于完整地描述Internet上网页和其他资源的地址的一种标识方法 URL由三部分组成:协议类型,主机名和路径及文件名 通过URL可以指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http、ftp、gopher、telnet、file等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发送数据时,信道空闲则发送,信道忙则等待

大学语文名词解释

1、六义说:源自《毛诗序》,六义说实本于《周礼》,六义为风、雅、颂、赋、比、兴。风即《国风》,主要是各地方民歌;雅包括《大雅》、《小雅》,主要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歌曲;颂包括《鲁颂》、《商颂》、《周颂》,主要是宗庙祭祀的舞曲。 2、赋比兴:赋、比、兴都是《诗经》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赋者,直言之也,也就是直接敷陈。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也就是比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也就是兴发。 3、《楚辞》: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一种新型诗体,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因西汉刘向编辑《楚辞》而得名。 4、初唐四杰: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的创作活动都基本集中在高宗和武后时期,以出众的文才盛名当时。他们的诗歌都充满进取精神,有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他们的创作给初唐诗坛吹进清新的空气,为变革齐梁以来的绮靡文风、开创唐诗的新局面有大功。 5、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是指以山水或田园为歌咏对象的诗歌流派,为山水诗歌奠定基础的南朝诗人谢灵运,为田园诗开创新局面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主要是王维、孟浩然等。 6、边塞诗派:盛唐时重要诗歌流派,其代表诗人为高适、岑参等人,他们的诗歌多以边塞奇丽风光为描绘对象,也反映了戍边将士的建功立业、思念故土等思想情感,多有慷慨悲凉的情调。 7、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指中唐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进一步发展了杜诗奇崛的一面,力求瑰奇怪谲。他们除追求诗歌的雄奇怪异之美外,还大胆创新,或以散文章法结构诗篇,或在诗中大量使用散文句法,他们的“以文为诗”对宋诗有很大影响。 8、元白诗派:元白诗派是指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9、花间词:花间词是指晚唐后蜀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多以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其风格是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他们的词大多被收入赵崇祚编辑的词集《花间集》中,故称。 10、豪放词:豪放词是指以苏轼和辛弃疾等爱国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摆脱了词为“艳科”的格局,在词的表现内容、境界方面均有所提高。视野广阔,气象恢宏,语言宏博,不拘音律。 11、婉约词: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重儿女情长,委婉含蓄,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 12、公安派:明代万历年间,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

FFT调试心得

DSP2812上FFT调试心得 1 事前准备工作 FFT运算的代码实现(基本上是所有的程序中)最核心的两个问题就是:数据结构和算法。由于FFT运算的结果是复数形式,该怎么存储,存储为什么数据格式都要考虑清楚,后面会交代。FFT的核心程序不建议自己编写,如果你足够厉害的话也可以自己写,主要原因有两个,一计算的精度问题(涉及到数据结构),二是程序的执行效率问题,这些在hello dsp论坛都有讲到。 所以在项目开始之前先从TI官网下载FFT函数库(文件名sprc081),解压并安装。其次下载一个C28xx定点库说明书(C28X_Fixed_Point_Library_v1_01)拜读一下,上面有FFT库函数的讲解,不要惧怕读英文。本阶段所需要的文件如下图。 话不多说,现在开始上马,从新建工程开始。 2 新建工程 跟往常一样,添加各种文件。另外为完成FFT运算,需要额外添加以下文件:fft.h,fft.lib和完成FFT运算的asm文件,参见下图高亮显示的

头文件和库文件 源文件 由于我用的是复数CFFT 运算,所以源文件里面是cfft32xxx ,如果你用的是实数RFFT32运算,则相应的添加rfft32xxx 。所有的汇编文件见下图 下面就可以编写自己的源文件了。先说明下我的源文件是干什么的。我没有用TI 给的

例子,里面的位码倒置函数使用了2次,感觉不太对吧,而且加窗函数其实可有可无。我的是对普通电网的220V电压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谐波分析。具体方法是将正负220V调理到0到3V的交流信号提供给2812的ADC采集,并进行FFT运算。一个周期(0.02s,50Hz)采集1024个点,由于点数较多,涉及到后面的数据段的分配(CMD文件的配置)等后面再说。不用我说,这些头文件都要写在程序里吧。中间的unsigned int flag=0到float harmonics[100]是我自己定义的变量就不需要了。 用#pragma定义了段以后就必须到CMD里面为它分配存储空间。CMD配置具体参见教科书。说一下我在这阶段的问题吧。首先ipcb[2N]得占4K个字(4K*16),mag[N]占2K*16,还有一个潜在的数据段FFTtf(存放旋转因子的,貌似占3N/4个字)最好也得分个2K*16,一共得8K,很明显DSP2812的RAM是存不下的,可能有人会说,2812的RAM不是有18K吗,还存不下?因为2812的RAM都分成不同大小的区了,如果没记错的话H0占8K,不过这些分给程序去了,唯一大点的空间就是L0 SARAM和L1 SARAM各4K,理论上刚刚好。最开始我把FFTipcb、FFTmag和FFTtf分到这两个区存储,调试出问题了计算结果一直是0,后面仔细翻书发现这两个区是受CSM保护,需要密码才能通过JTAG口读取。在线调试看不到数据。段定义到flash中也是一样的受CSM保护,且会降低速度。初学者还是分配到RAM中便于观察,调试方便。 我的解决办法是在外设接口2区扩展了一个256K*16的RAM,然后将FFTipcb、FFTmag和FFTtf分配到该外扩RAM中去(我用的是试验箱,别人已扩展好)。RAM扩展电路如下图。

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全篇按《风》、《雅》、《颂》三类编辑。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2.《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增入《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4.《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红楼梦》对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的腐朽等社会现实及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5.《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首次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

试比较动态RAM与静态RAM的优缺点

第六章 3、试比较动态RAM与静态RAM的优缺点。 答: 静态RAM用触发器存储信息,各要不断电,信息就不会丢失,不需要刷新,但静态RAM集成度低,功耗大。 动态RAM用电容存储信息,为了保持信息必须每隔1~2ms就要对高电平电容重新充电,称为刷新,因此必须含有刷新电路,在电路上较复杂,但动态RAM集成度高,且价格便宜。 5、当CPU与低速存储器接口时,通常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速度匹配?举例。 答: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等待申请”信号,该方法是与CPU设计时设置一条“等待申请”输入线。 若与CPU连接的存储器速度较慢,使CPU在规定的读写周期不能完成读写操作,则在CPU执行访问存储器指令时,由等待信号发生器向信号CPU发生“等待申请”信号,使CPU在正常的读写周期之外再插入一个或几个等待周期,以使通过改变指令的时钟周期使系统速度变慢,从而达到与慢速存储器匹配的目的。 例如,8086CPU中的READY(准备就绪)输入线就是为协调CPU与存储器或I/0端口之间的速度而设计的一条系统状态请求线。 8、用1024×1位的RAM芯片组成16K×8位的存储器,需要多少个芯片?分为多少组?共需多少根地址线?地址线如何分配?试画出与CPU的连接框图。 解: (1)共需要16×8=128个芯片(2)对此题,按照“8个一组”原则,应分为16组(3)∵地址线数R=log2P,P为存储单元数∴K=log2(16×1024)=14即需要14根地址线(4)可采用部分译码法对地址线进行分配:

将A0~A9作为内存寻址;A10~A13作为片选信号;A 14、A15任意如下图地址分配表: 芯片组合片选信号A13~A10地址范围A13~A000SSSSSSS00SSS0SSSS00SS611(5)与CPU的连接框图如下所示: 4-16译码器由74LS138扩展获得 9、DRAM接口电路与SRAM接口电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 (1)在存储原理上不同: DRAM芯片中的存储元是靠栅极上的电高的电荷存储信息的,时间一长将会引起信息丢失,所以必须定时刷新,而SRAM芯片则不需要刷新;(2)DRAM芯片的集成度高,存储容量大,使引脚数量不够用,故地址输入一般采用两路复用锁存方式。 从而DRAM接口比SRAM接口要复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