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合同法热点难点问题解析

劳动合同法热点难点问题解析

劳动合同法热点难点问题解析

一、取消OFFER的风险及防控方法

二、试用期内员工管理以及风险控制

三、竞业限制的风险防控

四、辞退员工的风险防控

五、事业部撤销,能否辞退员工

六、员工挑战公司,如何辞退

七、辞退的方案设计

案例一:单位取消OFFER,被判赔偿

用人单位发出录用通知后竟在规定报到日前一天反悔,害的已向原单位递交辞呈的刘小姐空欢喜一场,双方为此对簿公堂。

近日,上海市第二中高级人民法院对这起劳动合同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刘小姐获经济赔偿2.4万元。问题及解决办法:

1、取消OFFER为什么会产生风险?

OFFER可以视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协议,如果此员工接受此协议,为此向之前工作单位离职,而新的单位出尔反尔,就会给员工造成最直观的是经济上的损失,员工自然会要求索赔;反言之,如果员工并未向原工作单位提交辞呈,OFFER就自动失效。

2、取消OFFER产生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取消OFFER产生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因为《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企业向员工

发出OFFER,但并未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则无法形成劳动争议,仲裁不会受理。

技巧:如本例所示,取消OFFER后如果员工向仲裁提出诉讼,但是因为未建立劳动关系,不能形成劳动争议,仲裁不会受理,这个时间段是最好调解的时间段,是处理事件的最佳时间点,单位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处理好,就不会形成法院介入,导致后面的高额赔偿。

3、取消OFFER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企业取消OFFER,并非一定要支付赔偿。

(1)企业发出OFFER,但是员工并未从之前单位离职,企业可取消OFFER,不予赔偿。

(2)企业纯粹因为此员工自身原因取消OFFER,如发现此员工自身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履历存在虚假信息等原因,企业无需支付赔偿。(3)但因企业自身原因取消OFFER,则需向员工支付赔偿。

4、在OFFER中规定公司的最高赔偿上限,是否可行?

企业自主规定最高赔偿上限,不可行;责任人单方面限制自己的赔偿限额是不被支持的。

5、如何控制取消OFFER的风险?

(1)员工未在原单位离职,不会提出索赔。

(2)员工已经辞职,但企业取消OFFER,此时员工重点在于埋头寻找新工作,暂时顾及不上赔偿,企业比较好解决事情;

技巧:一般企业取消OFFER,员工提出索赔率大概在30%,所以不建议企业在发出的OFFER上规定赔偿,规定反而会提醒员工。

案例二:

A单位聘用一女职工,劳动合同三年,试用期三个月,试用两个半月后,发现此员工工作表现不行,但是还有潜力,遂于此员工将试用期三个月延长到六个月,,并签订了书面变更协议。在第四个月的时候,此女职工怀孕,在第五个月时,公司进行试用期评估时,结论仍然是此员工不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应该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公司遂决定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对此员工进行了辞退。与此案例有关的问题及解答:

1、公司在第二个半月时,将此员工的试用期从三个月调整到六个月的做法,是否违法?

合法,三年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所以可以调整。但个人建议:企业在用人时候针对三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最好一次到位,规定为六个月,但是可以提前转正。

技巧: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限如何变更为六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变更拉长,试用期也可相应做调整。

2、公司对孕期女职工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予以辞退是否违法?

根据大原则,女职工怀孕后不能解除,劳动合同需延续到哺乳期满;但是虽然是在试用期内员工怀孕,如果确定不符合录用条件,是可以辞退的,与普通员工一样。

与试用期有关的问题:

1、与新入职员工,统一签订三个月的培训协议,三个月之后再与员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前三个月签订的是培训协议,可以不用给予双倍赔偿;司法实务中,只有在用工中,什么都未签,才会给赔偿;签订的培训协议中,如果注明岗位、内容,具备劳动合同特征,就可以视为劳动合同,不用赔偿。应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未签订者,从应签之日起产生双倍工资责任。

2、试用期的员工,是否有权休年假?

连续工作满一年,社会工龄,中间无间断;社会工龄包含连续工作,那就可以休年假;企业实操中,如果不愿意试用期内让员工休年假,可以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年假审批权限处予以规定。如:上半年入职,试用期内可以规定不能休年假;下半年入职,可以告知审批(特批);跨年度休年假,最好是让员工本人签字;如是在国家规定的年假之外的企业福利年假,企业可作规定禁止折现。

案例三:

某公司一员工,在职期间职务为产品执行部负责人,在职时熟知公司一项核心技术,从研发、执行、安装、调试全程都参与了,而且负责对公司的客户进行培训,在公司的客户群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在一定范围内代表了公司的技术形象。公司与此员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但是没有约定竞业限制的补偿金。2008年7月份,此员工从公司以离职的方式离开。之后马上加入了一家竞争对手,并且

多次从原公司挖人,对原公司的客户利用自己的技术形象开展销售。该员工的这种行为,已经给原公司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与此案例有关的问题及解答:

1、原公司与该员工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是否有效?

在09年7月份之前有效,但高院自09年7月份规定竞业限制是否有效跟竞业条款无关。

2、竞业限制的补偿金范围如何界定?如何支付?

(1)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定,不低于员工年薪的50%

(2)09年7月起,高院规定补偿金范围为员工离职前年薪的20%-60%,按月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是员工离职后才按月支付的,员工在职期间单位向员工支付的任何费用都不属于竞业限制补偿金3、如何确定员工的赔偿责任?

推荐办法:写上一个补偿金额度,只要能提出证据,法院的参照值以此为准。

4、如何证明员工违反了竞业限制义务?

实践中如何证明:(1)事后企业查证:a社保 b个人所得税 c新单位银行支付工资记录

(2)签订协议时要求员工应尽的义务,以协议条款的方式转嫁到员工身上。

5、如果签定了敬业限制条款,也约定了补偿,公司不想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同时也想放弃要求员工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权利,是否可行?

可以,发放通知后,从通知送达之日起可以不用支付,送达之日前的应支付。

案例四:

国贸附近一女职工,为公司销售总监,与公司签订了一年期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双方任何一方皆可以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在员工入职之后的第二个月,公司依据合同约定,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解除了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此员工遂提出仲裁申请。并要求公司做到一、撤销;二、补发;三、经济补偿;四、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与此案例有关的问题及解答:

1、“双方任何一方皆可以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该合同约定是否合法?

不合法,员工主动辞职合法,企业主动违法;此条款突破了法律权限,此条款违法。

仲裁结束后15天内为上诉期,企业违法辞退,员工要求继续履行。存在两个风险:一是正常补偿风险,二是继续履行风险。

企业提前30天告知员工适用于3种对象:(1)医疗期(2)不胜任(3)客观情况变化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合同未来时间不一致,补偿金额不同。

添加小知识:公司有女员工就会存在“三期”问题,建议女员工其实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样,在公司考虑辞退女员工的时候,

反而不用顾虑“三期”问题。一开始就是签订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不存在孕期。

案例五:

某公司一事业部负责人,月收入三万元,2008年3月初进入公司,与公司签订了三年期限劳动合同。2009年12月,公司撤销了该事业部,将所有员工并入到了另一个部门,由于此员工原来职务为事业部负责人,并入另一部门时,只能有一个负责人,所以此员工并入之后的职务会有所下降,引起了员工的不满。故此员工不接受工作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愿意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愿意向此员工支付双倍赔偿,而且双倍赔偿基数按照员工实际的月平均工资即三万元核定,即2个月*3万元*2倍=12万元。此员工不同意,发生争议。与此案例有关的问题及解答:

1、假设公司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是多少?合法解除,2倍的封顶工资即可。

(1)工龄决定补偿金,社平工资决定封顶。

(2)前12个月决定平均工资。

(3)社平工资决定封顶工资(社平工资的3倍)。

2、事业部撤销,能否作为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

实践中,在经济危机环境下,仲裁委支持,此理由可以成立;但是在经济复苏背景下,仲裁委不一定会支持。

3、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控制辞退的风险或者进一步推动协商辞退的进程?

有,交流沟通,岗位消失,劳动关系无法继续履行,员工只有两个选择:(1)接受;(2)待岗(待岗期间最低工资的70%作为最低工资发放)

案例六:

某公司一大区经理,月固定薪水三万六千元,平均月薪八万元,在公司累计工作近12年,与公司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员工工作地点在上海,由于此员工与上级主管不合,产生矛盾,遂于某一日向东区全体中层以上员工发送邮件,表达不满,并且贬低其上级主管,态度傲慢,语出不逊。这一行为,激起了公司总经理的十分不满,认为此员工的这一行为其实质在挑战公司的管理,于是有意辞退此员工。

与此案例有关的问题及解答:

如何操作:

1、如果公司辞退员工不当,公司的风险有哪些?

2、用此邮件,公司是否可以进行辞退?

当时老总有意辞退此员工,要求(1)让其走人(2)尽快走人,越快越好(3)能不给补偿就不给补偿。

后来此时圆满解决,解决步骤如下:

1、算出风险。

2、人力资源与老总沟通,一是争取到时间,二是争取到补偿款。

3、人力资源部向该名员工发出培训函,要求此员工到北京总部参加培训,该员工由于内心有鬼,不敢来北京参加培训,HR依据公司管

理条例,针对不来北京培训此事发出警告信,并在针对此事的解决中,发现发现此员工可能患有抑郁症。

4、此员工在此事情还在解决的过程中,再次向其上级主管发出威胁短信,此也作为了公司收集的证据。

5、结果公司合理辞退了该名员工,主要采取根据(1)群发的邮件(2)HR发出的警告信(3)员工发给其上级主管的威胁短信。

案例七:

1、对子公司总经理的辞退:

某公司下属子公司一总经理,劳动合同期限三年,月薪六万。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作岗位为总经理,现公司想辞退此员工,但没有合适的理由,怎么办?

此岗要求尽快操作,尽快辞退。

解决方案:董事会先拿掉其职位,启动协商,在对方比较心慌意乱的情况下,给予一个高补偿,让其走人。

2、对无固定期限员工的辞退:

某公司一员工,刚刚工作满十年,公司也与其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员工月薪一万元。但在2009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不好,想辞退此员工。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此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没有过错。解决方法:待岗,给提岗待岗的概念,让其感受到经济及各方面的压力,逼其主动辞职

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 见 篇一: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解读《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 题的指导意见》五大特点 发布日期:20XX-07-07 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指导意见》,为及时公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确保“两法”在我省的顺利贯彻实施,提供了办案依据。《指导意见》共三十一条,包括基本原则、程序性规定、实体性规定三部分,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明确案件处理遵循原则。《指导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遵循“平等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充分利用劳动仲裁资源

和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合法公正及时、法不溯及既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裁审办案的指导思想,为充分发挥劳动仲裁和司法审判调整劳动关系的导向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统一裁审处理标准。《指导意见》以省高院、省仲裁委联合发文形式,首开全国“裁审联合发文”和“裁审统一标准”先河,对全省各级人民法院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仲裁终局案件认定、恶意规避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处理、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支付期限和举证责任,以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效力认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依法参保和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请求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 金等情形,统一了执法尺度和处理标准。为合法、统一、高效、快捷处理我省劳动争议,有效维护法律尊严,树立司法和仲裁权威,作出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三、规范裁审衔接程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改变了过去裁审完全脱节的现状,加强了裁审相互配合和职责划分,《指导意见》为适应新法要求,对仲裁委员会逾期受理和裁决、仲裁终局案件一方当事人向基层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申请中级法院撤销、以及仲裁委员会先予执行裁决移送人民法院执行等衔接等情形,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实现裁审案件处理程序的有效对接,确保案件处理的有序进行。 四、破解案件处理难题。针对案件大量上升,审限大幅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五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五 篇一: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一)~(四)全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一)、(二)、(三)(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XX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通过法释〔20XX〕14号)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劳动法》,和《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

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第二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 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一)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应当受理; (二)虽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但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其他案件,应当依法受理。 第三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第四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申请仲裁的主体不适格 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经审查,确属主体不适格的,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第五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纠正原仲裁裁决错误重

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题

1、王某于2006年10月9日与某电脑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被聘为技术员,聘期两年。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竞业禁止: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王某三年内不得在本地区从事与该公司相同性质的工作,如违约,王某须一次性赔偿电脑公司经济损失10万元。 因电脑公司拖欠王某2007年9月、10月两个月的工资,2007年11月15日,王某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解除劳动合同;补发两个月工资,给付经济补偿金;确认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约定条款无效。 你认为该案件应当如何判决?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如果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是6个月,试用期内的月工资为1000元,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1500元,如果劳动者在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完成了6个月的试用期工作,而且用人单位按照合同规定支付了试用期的全部工资,那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期限是否合法?如果违法,用人单位与劳 3、王某到某公司应聘填写录用人员情况登记表时,隐瞒了自己曾先后2次受行政、刑事处分的事实,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事隔3日,该公司收到当地检察院对王某不起诉决定书。经公司进一步调查得知,王某曾因在原单位盗窃电缆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又盗窃原单位苫布被查获,因王某认罪态度较好,故不起诉。请问该公司调查之后,以王某隐瞒受过处分,不符合本单位录用条件为由,在试用期内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关系是否合理?要不要对其经济补偿?

4、赵某是某公司的销售代理。2008年,该公司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合同规定:赵某可以从产品销售利润中提取60%的提成,本人的病、伤、残、亡等企业均不负责。在一次外出公干中,由于交通事故,赵某负伤致残。赵某和该公司发生了争议并起诉到劳动行政部门,要求解决其伤残保险待遇问题。请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5、公司派王某到美国接受为期6个月的专业技术培训,培训费用为3万6千元,公司和王某签订一个服务期协议,王某接受培训后必须为公司服务3年,否则,要向公司支付违约金。如果王某培训后在公司工作满2年后想解除合同,那么王某应该支付多少违约金? 6、2008年1月10日,小王入职时,公司告知他有三个月的试用期,但是没有与小王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2008年3月15日,公司通知小王,由于他在试用期表现不佳,所以公司决定辞退他。小王觉得很委屈,因为在试用期内他确实努力工作而且自认为表现是很好的。在这种情况下,小王应该怎么办? 7、史小姐供职于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行政工作。2007年底,史小姐发现自己怀孕了,刚开始史小姐不敢向事务所说明这个情况,后来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再也无法隐瞒时,才向所主任说明了怀孕这个事实。主任得知后,较为恼火,第二天就让行政主管通知史小姐被辞退了。史小姐怎么也想不到是这个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办才好?

浅论我国现行《劳动法》的缺陷(一)

浅论我国现行《劳动法》的缺陷(一) 内容摘要: 本文从我国现在社会经济中比较突出的劳动争议问题为切入点,引出现行《劳动法》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文章先从《劳动法》产生的背景说明了劳动法已不适应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后分别从《劳动法》的法律冲突、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完善、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不够和其他一些法律需要补充的地方来分析现行《劳动法》中存在的缺陷。最后文章提出了针对缺陷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劳动法》、缺陷、法律冲突、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涉外劳动关系 序言: 去年年底,温家宝总理帮农民工讨薪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一方面我们为总理关心百姓疾苦而感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当前因为劳动关系引发的争端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媒体不时可以看到相关的报道。在当前大力提倡依法治国的环境下,我们不禁要问,我国不是有《劳动法》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吗,为什么类似问题要通过政府以各种规定或命令的政治手段去解决矛盾,而《劳动法》这个本来的主角却会缺席呢?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社会现象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现行《劳动法》的缺陷,并提出个人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现行《劳动法》的立法背景 说起我国现行《劳动法》的缺陷要从它产生的背景说起(注释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关心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出台了多项相关的的法律和规定。其中,1986年10月《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改革用工制度,扩大企业用工自主权,作为国营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劳动用工方面将传统的固定工制度向劳动合同制度转变。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诞生,从此广大劳动者有了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切身权益,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动法》制定颁布时,我国刚进入市场经济初期,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积极的就业政策尚在探索之中,劳动关系调整方式正由行政管理向依法调整转变。《劳动法》的立法依据还是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调整准则,对市场经济下将出现的问题缺乏处理经验。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劳动法》对社会保障、促进就业、企业工资宏观调控的规定比较原则、简略,对劳动关系的规范比较单一,对法律责任设定较轻。10年后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深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正在进行;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农民进城就业规模越来越大。由此影响到经济成份、就业方式、用工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劳动关系远比10年前复杂,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任务远比10年前艰巨。由于我国劳动关系发生巨变,变得复杂化、法律化;非公有制劳动关系不断加重,出现性质多元化的局面;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更处弱势。因此,《劳动法》存在薄弱环节,其中的一些现行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无法调整或难以有效调整的尴尬局面,迫切要求尽快进行修改和完善。再加上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处于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过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随着改革深化出现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劳动保障工作,使《劳动法》的贯彻实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行《劳动法》的主要缺陷 (一)法律冲突问题 我国《劳动法》和现行的其他法律法规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使得《劳动法》在执行中援引法律存在困惑。 1、在司法实践中《劳动法》和我国制定的其他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比如,2004年北京首例工会主席被炒案引发了许多的社会争论。大致情况是:2004年8月30日,北京市三环相模新技术有限公司以“工作严重失职”为由解除了公司工会主席唐晓东的劳动合同,而唐晓

(广州)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及企业应对策略

(广州)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读及企业应对 策略 间:xx年6月14日(星期六)1天9:30-17:30地点: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93号新达城广场南塔写字楼七楼费用:同一单位1人参加的1000元,2人参加的每人900元,3人或3人以上参加的每人800元。 优惠:顾问单位、中国劳动人事网会员单位5折优惠,参加过中国劳动人事网培训的单位7折优惠。年6月10日前报名并缴费的8折优惠。上述费用包括培训费、午餐费、资料费等。拟主讲老师简介(根据情况协调由其中一位老师主讲):易奎律师,武汉大学法学学士,现执业于广州佳律师所之一的广东信利盛达律师事务所,中国劳动人事网资深顾问,中国劳动人事政策法规专刊副主编,中国法学会培训中心、中山大学工商管理培训部等机构特邀劳动法讲师。1998 年开始从事法律职业以来,担任多家企业法律顾问,协助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避免法律风险。同时也代理大量劳动仲裁及诉讼案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执业经验。主要执业方向为劳动、合同纠纷等。多次参与处理涉及知名公司的案件,保证了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易律师具有深厚的法学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严谨的思维方式和熟练的法律技巧,在办案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得到了广大企业和劳动者的普

遍赞誉,为当事人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法律服务,深受当事人的信赖。直接服务或参与处理过纠纷的知名公司有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香港恒威集团、香港镇泰集团、香港国信集团、领华(香港)电子有限公司、和记黄埔地产、步步高电子、先科电子、佳能公司、广州立白、广州金海马公司、香港大民公司等。易律师在各类媒体和网站上发表的文章有《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的理解和适用》、《如何建立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等。曾作为特邀律师多次在《广州日报》等报纸对劳动法律热点问题做专家点评!中国劳动人事网更设有易律师说法栏目。梁硕南老师,知名劳动人事法律专家,资深培训讲师,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和法律专业双学历,劳维集团网总裁,中国劳动人事网创办人兼首席法律顾问,深圳梁硕南劳动咨询事务所创办人兼主任,《中国劳动人事政策法规专刊》和《劳动人事法律指南》主编,广东圳扬律师事务所劳动法律部部长,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会员、深圳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会员、深圳市企业家协会会员,中国劳动人事网、中国人力资源培训网、珠海人力资源中心、世纪培训网、中企培训在线、北鸣咨询等培训机构的特约劳动法讲师和人力资源管理讲师。梁老师曾成功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代理过数以千计的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曾为美的制冷集团、大民集团、正大康地集团等世界知名大企业制定、完善、审核劳动合同和企业规章制度,是位既熟悉企业劳动管理又精通劳动人事法律,且有丰富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代理经验和劳动人事法律培训经验的复合型专家与讲

浅析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缺陷与完善

浅析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缺陷与完善 内容摘要:劳动关系是社会基本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正因为如此,我国非常注重有关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的制定。继《劳动法》制定和实施之后,我国又适时制定了《劳动合同法》,专门调整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法》的内容体系比较完整,符合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随着《劳动法》的实施而建立,但迄今为止还相当不完善。为了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劳动合同不仅仅是一张单纯的劳动关系协议,它也涉及到了劳资双方的博弈和国民财富的分配。本文以。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缺陷与完善。作为选题,对《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与实践之缺陷剖析,并尝试就如何完善《劳动合同法》提出一些有益的见解。 关键字:劳动合同法;缺陷;完善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劳动关系是社会基本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的主体发生了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主导型的劳动关系已经不再适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随着《劳动法》的实施而建立,但迄今为止还相当不完善。为了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劳动合同不仅仅是一张单纯的劳动关系协议,它也涉及到了劳资双方的博弈和国民财富的分配。可以说,《劳动合同法》的

实施,一方面是为了。废旧。,即废除之前劳动力市场中的不正当行为和劳动合同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另一方面是为了。立新。,即重建劳资双方博弈的新秩序。 从总体上看,《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既顺应了劳动力市场形势的变化,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劳动合同法》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同时,开始注重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法律规制。 然而,由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时间不长,尽管学界对《劳动合同法》的研讨充满了热情,但迄今为止,专门研究《劳动合同法》的论著并不多见。因此本文以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缺陷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现有《劳动合同法》的部分不足之处,并试图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高我国对劳动关系的法律保障,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企业的收益,提高劳动者的收益,促进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企业的长远发展,达到劳动者与企业双臝的目的。 (二)内容安排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劳动合同法》的基本理论。首先论述了我国《劳动合同法》的产生背景;其次,阐释了《劳动合同法》的宗旨;最后,阐述了《劳动合同法》的意义。 第二部分,主要剖析了《劳动合同法》所存在的缺陷,客观地讲,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订立的立法规定和具体实施均存在缺陷;《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履行的立法规定和具体实施均存在着缺陷;《劳动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的立法规定和具体实施均存在缺陷;《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立法规定和具体实施也存在着问题;《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之立法规定和具体实施同样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存在诸多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立法者本身的原因,也有劳动关系本身的复杂多变方面的原因。 第三部分,主要针对第二部分所列缺陷,就如何完善我国《劳动合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

浅析《劳动合同法》在规范劳动关系中 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劳动合同法》既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也保护 用人单位的利益。理解并用好《劳动合同法》的本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会得到双赢。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自2008 年1 月1 日实施以来,受到广大用工单位 和劳动者的普遍欢迎,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好的维护,它的实施对规范企业用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由于该法直接切入劳资利益分配领域,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不断显现,由此引发了一些突出矛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经营者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认识模糊 不少企业经营者认为《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太超前,不适时宜,与当前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状况相脱节,尤其是当前受到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形势下,实施《劳动合同法》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给企业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和管理上的困难。一些企业经营者认为《劳动合同法》单方面倾向保护劳动者,忽视了企业的正当权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些企业担心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会使职工重新捧上铁饭碗,成为企业的

“永久员工”,因而对贯彻《劳动合同法》往往采取消极态度。(二)、部分用人单位不积极贯彻实施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起,存在着部分用人单位在贯彻实施时采取消极的态度,不积极宣传实施。劳资双方对《劳动合同法》不重视,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参保率还比较低。 1 / 8 (三)、部分用人单位试图把职工的工龄“归零” 通过新闻报道,我们得知,部分用人单位出现“劝”职工“集体辞职”、“工龄归零”等行为,有的甚至违法集体裁员,一些中小企业片面强调行业特殊性,采用“下派工”、“促销员”等用功形式;滥用劳务派遣工,尤其一些外资加工企业。例如08年12月可口可乐公司与一群大学生就“派遣工”打起口水仗。打来那个的派遣工和其他非正式工干着最危险、最酷、最累的工作,工作时间最长,工资最低,还被拖欠甚至克扣工资。 (四)、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比较突出 当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因此,少数用人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签订劳动合同过程中不按或不完全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办。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签书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发生在某些私营企业中,这些用人单位用人只是口头约定劳动时间和报酬,没有与劳动者签书面劳动合同。一些劳动者

HR必知的21大劳动争议经典案例及解析

人力资源管理实用手册(2013)HR必知的21大劳动争议精典案例及解析之一

劳动争议是每一个企业都不希望发生的,如果了解一些劳动纠纷的案例,对HR实际工作大有裨益,下面整理了21大劳动纠纷热点案例,希望对HR有所启示。 1.关于用人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 问题:我单位有一位销售人员,合同期为两年,现工作时间已接近一年,一直没有销售业绩,我单位因此想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但当时所签订的合同中没有关于工作能力的特别注明,现在不知能否采用以下两种途径解除:第一,如果按照《劳动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即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培训或调换岗位后仍不能,单位与其解除合同,是否属于解除劳动合同不当的范围?提前一个月通知本人要不要再给予经济性补偿?对于培训或换岗有什么具体要求?第二,经济性裁员,经济性裁员对单位有何要求,要如何向主管的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回答:首先,贵公司的情况可能不适用于经济性裁员。原国家劳动部《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劳部发[1994]447号)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确需裁减人员的,可以裁员。”根据你所提的情况,可能贵公司并没有达到“经营严重困难”的程度,而是个别销售人员业绩不好。 关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需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国家劳动部1999年12月3日印发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7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像你所说的,《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情形,是需要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的。所以,就贵公司目前的情况而言,贵公司与该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法》所允许的情形之一,但仍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给该员工支付的补偿金应该是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一个月平均工资。根据国家财政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规定,这种经济补偿金只要没有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不需要征收个人所得税了。 其实,员工的业绩不好,不一定是员工的能力不够,也许是工作方法、公司的资

劳动合同法完全逐条解读

劳动合同法完全逐条解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解读】:本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制定目的,也即通常所称的立法目的。由于《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规定得不明确,在实践中导致有一些条款难以操作,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消除操作上的困局,有必要制定实施条例。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解读】:为了促进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消除社会各界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读"与"消极评价",政府有关部门、工会等组织应当将劳动合同法的正面宣传视为己任。 第三条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解读】: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遍布,实践中律师、会计师与其执业机构关系一直不明不白,各地各法院也对此处理不一,本条对劳动合同法所称的用人单位做了延伸解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四条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解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属于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1)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2)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3)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具有用工主体资格,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直接作为劳动合同中的甲方(用人单 位)。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只能受用人单位委托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即劳动合同中的用人单位只能是设立该分支机构的单位,不能将分支机构直接列为用人单位。 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

劳动合同法19个漏洞

《劳动合同法》的十九个漏洞和缺陷 我针对已经于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本法)所发表的个人不成熟的见解,仅供学习参考,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同时,也作为对有关部门今后制定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意见或者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建议和提示。 第一、“劳动关系”的定义以及“劳动者”主体资格不明确。 国家建立劳动合同制度,主要是为了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本法虽然规定了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无论在劳动法中,还是在本法中,我们均无法找到“劳动关系”的定义。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本法对用人单位的范围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却没有明确的规定。 因此,司法实践中广泛存在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务关系、雇佣关系等认定与区别问题,并不太可能因为本法的颁布实施而得到解决。比如:保险营销人员与保险公司的是否属于劳动关系,大学生能否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是否属于劳动关系,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能否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这些问题将继续存在争议。这不能不说是本法的一个缺陷。 第二、没有明确全日制工资结算和支付的周期。 本法第72条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5日。但是,对于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本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劳动法》早就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工资,但是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都是在次月发放上月的工资,有的是次月1日,有的是次月5日,还有的是次月10日,甚至还有次月29日才发放的。至于具体到次月的哪一天发放才属不合法,法律并无明确规定。由于用人单位又实实在在是按月发放工资,似乎也很难认定用人单位违法。但

劳动法题目整理

劳动法选择题汇编 第一章劳动法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 )。 A.18世纪初B.18世纪末 C.19世纪初D.20世纪初 2、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时间为( )。A.1994年1月1日B.1994年7月5日 C.1995年1月1日D.1995年7月5日 3、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是( )。 A.职工个人向用人单位借款发生的关系 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C.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发生的关系 D.两个企业之间签订的劳务输出合同 4、劳动法的调整原则是( )。 A.形式上平等实质上不平等的社会关系B.劳工利益本位 C.权利义务法定与约定相结合D.法定限制约定、团体约定限制个体约定5、( )年中国成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常任理事国。 A.1919 B.1944 C.1946 D.1971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劳动关系中,哪些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 A.乡镇企业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 B.某家庭与其聘用的保姆之间的关系 C.个体老板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 D.国家机关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关系 2、下列哪些属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 A.倾斜保护劳动者B.意思自治 C.协调劳动关系D.诚实信用 3、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形式包括( ) A.国际劳工组织章程B.国际劳工公约 C.国际劳工建议书D.联合国有关文件 4、以下属劳动关系的附随关系的是() A.劳动行政关系B.就业关系 C.社会保险关系D.劳动争议处理关系 5、下列关于劳动法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劳动法是保护法与管理法的结合 B.劳动法是公法与私法的结合 C.劳动法是协调法与标准法的结合 D.劳动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 三、填空题 1、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于________。 2、关于劳动法地位的认识,通常认为________。 3、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________。 4、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________。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五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五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五 篇一: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一)~(四)全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一)、(二)、(三)(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题的解释 (20XX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 会议通过法释〔20XX〕14号)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劳动法》,和《民事 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之规定,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 《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 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第二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 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

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 分另U情况予以处理: (一)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应当受理; (二)虽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但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其 他案件,应当依法受理。 第三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 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 限,乂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 求。 第四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申请仲裁的主体不适格 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经审查,确属主体不适格的,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第五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纠正原仲裁裁决错误重 新作出裁;决,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六条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劳动合同法全文。如该诉讼请求与讼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如属独立的劳动争议,应当告知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七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围,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第八条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章节练习题带答案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章节练习题带答案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分章习题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 单项选择题 1.在劳动关系内涵中,劳使关系的称谓源自()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2.下列不属于雇员范畴的是() A.蓝领工人 B.教师 C.教师 D.农业劳动力 3.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 ①雇员②雇主③雇员团体④雇主组织⑤政府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4.雇员团体最主要的形式是() A.雇员协会 B.职业协会 C.工会 D.职工代表大会 5.下列不属于雇主范畴的是() A.低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经营负责人 6.医院的清洁工、看门人与医生拥有的势力不同,清洁工和看门人谈判实力较弱,一旦离开,雇主很容易找到替代者,这体现了劳动关系的

()特点。 A.法律的平等性 B.经济的依赖性 C.权益的冲突性 D.实力的差异性 7.劳动关系的实质是() A.雇佣与被雇佣 B.冲突与合作 C.对抗与和解 D.利用与被利用 8.()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员工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 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A.合作 B 冲突 C 成本 D 沟通 9. 下列哪些不属于劳动者“获得满足”的原因()。 A.建立在员工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之上,这种信任来自对立法公正的理解和对当前管理权力 的限制实施。 B.大多数工作都有积极的一面,是人员从工作中获得满足的更重要的原因。 C.管理方也努力使员工获得满足。 D.员工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秘籍雇员如果要谋生,就得与雇主建立雇佣关系。 10.冲突的根本根源不包括() A.异化的合法化 B.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新《劳动合同法》的十大解读

新《劳动合同法》的十大解读 保护劳动者权益 稳定劳动关系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合同制度是整个劳动法律制度的基础,是劳动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的依据。劳动合同作为直接沟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桥梁,与每个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和用人单位的运营、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劳动合同的规范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尤其是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享有和保护。如果说今年3月出台的《物权法》在很大程度为人们的“安居”奠定了基础,那么6月29日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则进一步为人们的“乐业”提供了保障。 一.立法宗旨:重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一直是广为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业内争论的焦点问题。争论的核心在于:劳动合同法应该倾向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是应该平等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前者认为,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是劳动力相对过剩,强资本弱劳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力量对比严重不平衡,实践中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应当强调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由国家通过立法对不平衡劳动关系进行适当干预;后者则认为,劳动关系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劳动合同作为一种民事合同,虽具有特殊性,但其宗旨仍应遵循“平等”的民事立法理念,既要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也要维护雇主的正当权益。 这两种意见的抗衡与博弈一直贯穿《劳动合同法》制定与修改的始终。《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一稿)对立法宗旨的规定是:“为了调整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制定本法。”这种表述几乎就是《合同法》的翻版,反映了平等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观点。在其后的二审、三审稿中,“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被纳入立法宗旨,且行文位置被不断调

劳动合同法的三大热点

劳动合同法的三大热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本年度立法规划。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国务院法制办正在紧锣密鼓地撰写和修改劳动合同法,近期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劳动合同法是中国劳动法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属于劳动法的子法。自从1986年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以来,劳动合同已经成为调整劳动关系必不可少的法律机制。同时,劳动合同也是用人单位和员工发生劳动争议时主张权利的依据。在劳动合同法的起草过程中,有三个问题争议颇大: 一、劳动合同期限中国目前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协商,可以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作为期限,也可以以一定的时间区间作为期限。但对于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如果同意续订合同而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有义务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批评者称,中国现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与严格的解雇规定导致用人单位多选择短期劳动合同,使用劳动者的黄金年龄,在劳动者年龄偏大时终止合同,这不利于保护劳动者,也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公及社会不稳定。建议采取欧洲国家长期合同为主的模式。而一些劳动法专家则认为,目前的劳动合同规定符合中国国情,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企业需要灵活的劳动力使用制度。建议不对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作大的修改,仅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做

出修正。 二、竞业限制中国现行劳动法没有竞业限制的规定,而实践中竞业限制的约定相当普遍,劳动合同法必须对竞业限制给予规定已成为共识。争议的焦点在于劳动者应当获得的补偿数额。一种观点认为,劳动者承担竞业限制义务不超过两年,有权获得一年的工资作为补偿;而另一观点同意两年作为竞业限制的最长期限,但建议,法律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承担的竞业限制月数乘以六分之一月工资为标准确定竞业限制补偿费。 三、劳动合同到期但未续签时的经济补偿金现行的劳动法中没有规定劳动合同到期但未续约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有的地方法规要求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但从近年来各地的地方立法情况看,各地纷纷取消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规定,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现行中国劳动法的严格解雇的规定与轻松的合同到期终止制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加上合同到期终止但未续签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导致中国劳动力的使用“短期化”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企业的培训、员工的职业发展。劳动法专家们普遍同意,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已经工作的期限,每工作一年给予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综上,劳动合同法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届

新劳动合同法解析、解读、解释

新劳动合同法解析、解读、解释 本文拟从用人单位角度对《劳动合同法》深入解读,以期用人单位能够利用新《劳动合同法》的契机,提升员工关系管理水平,避免劳资冲突,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 解读一:规章制度制定程序愈加严格 关联条款: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解读: 本条主要规定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与现行规定相比,该条款主要对规章制度制定的民主程序进行了调整

和修改。 按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归纳起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发生法律效力的主要要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即制度条款内容合法合理、民主程序和公示程序。何谓民主程序?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8条的规定,所谓民主程序是指公司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可见,现行规定当中的民主程序主要是“听取意见”。新规定的主要变化在于,将“听取意见”改成了“讨论……平等协商”,明显加大了工会、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员工在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的权利,强化了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法律程序。 对于那些尚未成立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的用人单位而言,如果员工人数较多或者员工工作地点较为分散,按新法规定进行制定规章制度的民主程序,恐怕效率会较为低下。因此,该条款出台的另一个“意外结果”可能会推动工会、职代会在用人单位中的建设。 解读二: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将面临强大罚则 关联条款: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前沿问题清单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前言问题清单 一、劳动法律制度前沿问题 1.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 2.劳动权 3.劳动者的参与管理权 4.劳动集体协商制度 5.劳动合同的立法宗旨 6.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 7.劳动合同的形式问题 8.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 9.劳动规章制度 10.竞业限制法律制度 11.劳务派遣 12.非典型劳动关系法律调整问题 13.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完善 14.就业援助制度 15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问题 16.罢工的法律规制问题 17.工会的维权机制 18.“过劳死”的法律调整 19.劳动者单方辞职制度 20.非标准劳动关系 21.家内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22.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23.培训协议的法律问题 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前沿问题 1.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 3.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与监管 4.工伤认定标准 5.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 6.生育保险权 7.农村低保制度 8.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9.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10.红十字会法律制度 11.生活无着落者的社会救助制度 12.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权问题

三、阅读书目: 1.汤黎虹:《社会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宁等:《社会法的本土构建》,学林出版社,2007. 3.从晓峰:《社会法专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4.冯彦君:《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法保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5.郑尚元:《劳动法与社会法理论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6.郑爱青:《劳动合同法十大热点评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7.蒋月等:《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8.董保华:《社会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3. 9.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10.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1.贾俊玲主编:《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12.林嘉:《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3.王全兴:《劳动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4. 14.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5.【美】罗伯特.A.高尔曼著:《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马静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6.【美】丹尼尔.奎因.米尔斯著:《劳工关系》,李丽林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7.[美]罗伯特?A?高尔曼著,马静等译,《劳动法基本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8.郭成伟、王广彬著,《公平良善之法律规制--中国社会保障法制探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5月版。

劳动合同法十五个典型案例解析

劳动合同法十五个典型案例解析■案例一: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某公司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遇到一个棘手问题,员工甲2008年1月1日进厂,但公司一直遗忘与员工甲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甲知道公司如果不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依法需要向其支付双倍的工资,因此一直不动声色,直至2008年5月1日,公司对劳动合同进行了一次普查,才发现与员工甲漏签了劳动合同,公司表示要与员工甲补签劳动合同,员工甲同意补签,但是公司要先支付其2008年1月至4月的另一倍工资,否则员工甲只愿意将补签劳动合同日期订在2008年 5月1日。问题:公司应当如何处理上述案件较为妥当? ◆案例分析针对员工甲的问题,介于签订劳动合同的主动权在于用人单位,且是因为用人单位的疏忽导致一直未能与甲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员工要求公司支付未及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是合法的,但是从本案实务操作角度考虑,公司完全可以先不去支付该员双倍工资,将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签订至2008年5月1日,因为从员工的心理上并不愿意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以后如果仅为3个月的工资去起诉的可能性也很小,即使员工离职后去起诉,公司最终也仅是支付其3个月的另一倍工资,并没有其他的额外处罚。将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签订至2008年5月1日后,单位仍应向该员工发出《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让员工签收。如果发现其再次拒签劳动合同,应在2008年6月1日前立即书面通知终止与其之间的劳动关系。

如果已经满一个月的,也要立即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但此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操作建议(1)建议公司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管理,建立签订、保管、存档等规范体系;(2)针对员工拒签情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A、时间上把握:与其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或合同期满之日起,一个月内;B、形式上把握:书面通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拒签合同的,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C、证据上把握:注意保留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证据。(意向书中设定拒签合同的原因,访谈笔录、证人证言等)■案例二:加班费计算问题某时装有限公司与其主管级别的员工都签订有一份《定薪协议》,协议约定员工每月固定薪资3000元,该薪资包含加班费及基本工资、奖金等;公司与普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也 对薪资作出约定,员工每月工资1000元,公司以此作为计算加班费的计算基数。问题:该公司针对工资的处理方式是否违法?◆案例分析公司的上述两种操作方式在法律上都是不违法的,第一种与员工所签订的定薪协议正好是公司证明其所支付的工资包含加班费的有力证据;第二种公司通过合同方式将加班费的计算基数进行明确约定,也是以后避免发生加班费争议的很好的途径。◆操作建议(1)公司对薪资部分的约定,建议不要通过内部文件方式进行操作,因为内部文件一般是公司单方制作的,其证明效果明显弱于双方合同约定;(2)让员工对其每月薪资进行签收,并建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