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科学进展 - 任俊黄璐张振新 - 摘要冥想

心理科学进展 - 任俊黄璐张振新 - 摘要冥想

心理科学进展 - 任俊黄璐张振新 - 摘要冥想
心理科学进展 - 任俊黄璐张振新 - 摘要冥想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5, 857–86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基于心理学视域的冥想研究*

任俊黄璐张振新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 金华 321004)

摘要冥想(meditation)是一些综合性的心理和行为训练, 它有助于个体建立一种特殊的注意机制, 达到心理上的整体提升。心理学目前对冥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冥想的脑机制及冥想的功能(心理恢复、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常使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有量表和EEG、fMRI、SPECT等仪器设备。未来的冥想研究应该在进一步规范冥想训练技术的基础上, 侧重于各种冥想技术的比较并对冥想结果开展长期的跟踪研究。

关键词冥想; 沉浸; 专注; 自我调节

分类号 B849:R395

冥想起源于五千年前的东方宗教和文化传统, 随着历史的演变, 它逐渐跨越了最初的宗教和文化鸿沟, 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心理学研究冥想始于上世纪60年代,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后的一个产物(Matchim & Armer, 2007)。

1 什么是冥想

对于冥想(meditation)究竟是什么, 心理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一些研究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 认为“冥想是通过身心的自我调节, 建立一种特殊的注意机制, 最终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的一系列练习”(Cahn & Polich, 2006)。“冥想包括一系列复杂的情绪和注意调节训练, 有提高个体幸福感和情绪平衡等作用”(Lutz, Slagter, Dunne, & Davidson, 2008)。

另一些研究者从行为角度来看, 指出冥想“是包括身体放松, 呼吸调节, 注意聚焦三个阶段的综合过程” (姜镇英, 2000)。它的核心本质在于“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于个体内心的某种体验” (Shapiro, Carlson, Astin, & Freedman, 2006)。

也有学者从心理体验的角度, 强调冥想可以“通过自我调控练习, 让个体获得宁静、明晰和专注, 从整体上产生一种心理幸福感” (Walsh &

收稿日期: 2009-09-21

* 科技部863重点项目子课题部分成果(2008AA022604)。通讯作者: 任俊, E-mail: drinren@https://www.doczj.com/doc/029275540.html, Shapiro, 2006)。

还有人从更广泛的角度对冥想进行了定义, 比如Calder在他的《冥想手册》(Meditation Handbook)中把冥想描述为“一门参悟的艺术, 能使人对整个宏观宇宙有自然而然的意识”。

从冥想的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发现, 冥想不仅强调身体方面的放松, 也强调认知和心理方面的放松, 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和行为训练。冥想有一些特定的练习技术和阶段, 需要个体注意等多方面认知功能的参与, 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微妙的心理体验变化。同时, 尽管冥想的训练方式多种多样, 但其最终目的都在于提升个体自身的生活意义。

2 冥想的分类

冥想的种类非常多, 研究者也对其进行了各种方式的归类, 比如根据冥想时采用姿势的不同, 有静坐式冥想(sitting meditation)和运动式冥想(walking meditation)等(Ortner, Kilner, & Zelazo, 2007)。根据冥想过程中注意的固定点在某个物体、呼吸、词、声音或象征性符号上, 冥想又可分成相应的多种类别(Ospina et al., 2008)。Ospina 等人还把冥想归纳为沉浸(Mindfulness)冥想、咒语(Mantra)冥想、气功、太极和瑜伽五大类。不过这种归类方式存在一定的欠缺, 如“咒语”和“沉浸”本身也是“瑜伽”的一种形式, 实际上三者并不完全是并列关系; “气功”也不是一个专一性的分类, 它融合了不同的呼吸方式、身体姿势(有

-858-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时还有某种全身运动)等, 内容甚至可能超过“冥想”本身, 只能说包含一定的冥想成分。

当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是根据注意的朝向, 将冥想分为沉浸(mindfulness)和专注(concentrative)两大类(Cahn & Polich, 2006), 有

时也被称作开放监控(open monitoring)和注意聚

焦(focused attention)冥想(Lutz, Slagter, Dunne, & Davidson, 2008)。沉浸强调开放和接纳, 要求冥

想时以一种知晓、接受、不作任何判断的立场来

体验自己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一切想法和感受。专

注则强调注意的集中, 要求冥想过程中尽力将注

意力放在感受呼吸、重复词语(咒语)、想象图像

等心智或感知活动上, 而摈弃任何想法和感觉干

扰(Baer, 2003)。

事实上, 各种冥想方式都是处于这两极之间

的连续体, 更靠近前者就属于沉浸冥想, 而更靠

近后者就属于专注冥想(Cahn & Polich, 2006)。

3 冥想的研究方法

冥想研究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 一般包括三

个步骤: 前测—冥想—后测, 即在冥想实验处理

前后分别考察某实验任务或量表, 根据前后测结

果的变化来评估冥想的作用。冥想量表和生理指

标观测工具是当今普遍使用的两类研究工具。

3.1 量表

测量冥想的量表比较多, 近几年常用的主要

有弗赖堡沉浸量表(Freiburg Mindfulness Inventory, 简称FMI) (Buchheld, Grossman, & Walach, 2001)、注意沉浸量表(the 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 简称MAAS) (Brown & Ryan, 2003)、肯塔基沉浸问卷(the Kentucky Inventory of Mindfulness Skills, 简称KIMS) (Baer, Smith, & Allen, 2004)、五因素沉浸问卷(the 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简称FFMQ) (Baer, Smith, Hopkins, Krietemeyer, & Toney, 2006)、认知情绪沉浸修订量表(th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Mindfulness Scale- Revised, 简称CAMS-R) (Feldman, Hayes, Kumar, Greeson, & Laurenceau, 2007)、南安普顿沉浸问卷(the Southhampton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简

称SMQ) (Chadwick et al., 2008)以及多伦多沉浸

量表(the Toronto Mindfulness Scale, 简称TMS) (Lau et al, 2006)等。

这些冥想量表主要以沉浸度为指标, 得分高一般表示冥想程度也相对较高。如FFMQ测的是个体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沉浸度, 共39个题项, 每个题项以5点计分, 主要包括无反应性、观察、有意识的行为、描述和不判断五个因素。SMQ测量的是被试对痛苦想法的应对方式, 该量表共有16个题项, 主要包括注意观察、任由想法出现与消失、不排斥、不判断四个方面, 计分方式为李克特7点计分。TMS用于测量个体的沉浸状态, 是目前测量冥想训练效果最好的工具之一, 它主要有好奇(Curiosity)和分离(Decentering)两个维度, 共有13个5点计分的题项。2009年, Davis 等又对TMS进行了修订, 将其发展成为TMS特质性量表(Trait Version of the Toronto Mindfulness Scale), 这进一步扩大了TMS的使用范围(Davis, Lau, & Cairns, 2009)。

量表作为考察冥想效果的工具, 具有施测方便、省时省力的优点, 这大大方便了冥想训练的探讨, 当代的许多冥想研究都是以量表为主要研究工具, 但不足之处是由于量表特有的主观报告性质, 其测量结果常常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3.2 生理指标观测工具

随着心理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借助生理指标观测工具来考察冥想训练时(后)的一些生理指标, 如脑电波、血流量等。生理指标能够精确反映个体在特定时刻的细微变化, 有助于研究者深入考察冥想的功能, 并揭示其机制。

EEG是冥想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脑电技术, 它主要测量冥想前后大脑的自发电位变化情况, EEG设备的灵敏度相当高, 可以反映出毫秒级别的脑电变化。比如Takahashi等研究者对一批大学生做过EEG研究, 发现他们练习冥想时前额皮层的theta波和alpha波活动显著增加, 而且这些脑波变化与心率、人格特征也有关(Takahashi et al., 2005)。

除了EEG之外, 冥想研究中目前较常用的还有MRI(磁共振技术)、fMRI(核磁共振技术)和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等。MRI可以快速捕捉大脑结构的图像, 从而使研究者可以直观地观察、比较冥想前后的大脑结构变化。如Lazar等研究者(2005)借助MRI, 清晰考察到长期冥想练习者在前额叶和右前脑岛两块区

第18卷第5期基于心理学视域的冥想研究 -859-

域的脑皮层比普通人厚, 而这正是控制人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区域, 证实了冥想对大脑功能的促进作用。

fMRI在MRI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它除了观察大脑结构之外还能拍摄连续的录像, 这为研究者观察被试各个脑区的实时活动水平提供了方便。如Brefczynski-Lewis等人对一批冥想练习者(平均时间达到19000小时)进行了fMRI扫描, 结果发现他们的大脑活动呈现一个倒U型波形(inverted u-shaped curve), 大脑激活明显增加(Brefczynski-Lewis, Lutz, Schaefer, Levinson, & Davidson, 2007)。

SPECT是目前最先进的脑成像技术之一, 它同样能准确捕捉大脑基线和冥想训练时的活动图像, 清晰呈现不同脑区的血流量及活动变化情况(Pollard, 2004)。而且, 它利用的是γ射线技术, 不需要在密闭空间里对被试进行扫描, 这就减少了环境对被试的干扰。Cohen等研究者用SPECT 观察了一批被试, 发现瑜珈练习后, 他们的大脑血流量在右扁桃体、背内侧额叶和感觉运动区显著下降, 而右背内侧前颞叶、前额皮层和右感觉运动皮层则出现了激活(Cohen et al, 2009)。

4 冥想的主要研究领域

冥想的研究很多, 但概括起来看, 就其研究领域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冥想的脑机制研究, 另一个是冥想的功能研究。

4.1 冥想的脑机制研究

冥想的脑机制研究主要使用EEG、MRI、fMRI和SPECT等设备, 如Lutz等人的研究就通过记录EEG指标, 发现僧侣在冥想过程中的gamma波(gamma波与注意、记忆、学习和感知等心理过程有着紧密联系)活动明显比其休息期增加。而且即使在休息的时候, 这些僧侣的gamma波也更活跃(与学生志愿者被试相比较)。因此, Lutz等人认为, 长期冥想改变了这些僧侣大脑的活动方式, 并有可能引起了短期和长期的神经变化(Lutz, Greischar, Rawlings, Ricard, & Davidson, 2004)。

Pagnoni和Cekic (2007)以MRI为工具, 发现随着年龄的自然老化, 普通人大脑灰质的体积会逐渐变小, 而规律的禅(zen)冥想练习者的大脑灰质体积却不随年龄的老化而缩小。由此, 他们认为有规律地练习冥想会产生一种神经保护作用, 并能减少自然年龄增加所引起的认知能力下降。Vestergaard-Poulsen等人(2009)也通过MRI技术, 发现长期冥想练习者与同龄的非练习者的脑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冥想练习者下脑干区域的灰质密度更高, 而这块区域主要负责控制心和肺, 这个发现可以对一些冥想实验中发现的心肺副交感神经系统对认知、情绪和免疫反应方面的影响作出解释。

Pagnoni, Cekic和Guo等人(2008)的fMRI研究也证实了冥想对大脑活动的影响。他们让一批禅修冥想者(和无经验被试)在冥想(和休息)过程中完成一个词汇判断任务, 同时进行fMRI观察, 发现冥想修练者的概念加工区域神经反应时更短。2009年, 斯坦福大学的Goldin, Ramel和Gross研究了一批社交焦虑障碍病人, 而且进一步通过fMRI观测到: 冥想训练后, 这些病人与注意调节相关的脑区活动有了显著增加, 而涉及自我概念的脑区活动却减少了, 从而揭示了他们焦虑症状减轻的脑部机制。

Newberg等人(2001)对有15年长期冥想经验的藏教徒进行了SPECT扫描, 发现他们在冥想时, 扣带回、下额叶皮质、前额叶眶回、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以及丘脑的大脑血流量都明显增加。Cohen等人(2009)则用SPECT进一步研究了短时期冥想训练的影响, 发现12周的瑜珈练习也让被试的右扁桃体、背内侧额叶和感觉运动区的血流量显著下降; 而右背内侧前颞叶、前额皮层和右感觉运动皮层出现了激活。

4.2 冥想的功能研究

近几十年来, 冥想在心理学界得到了广泛研究, 除了对冥想本身脑机制的研究之外, 研究者还重点考察了冥想的功能。

4.2.1 冥想的心理恢复功能

这一领域的冥想研究主要以身体或心理患有某种疾病的个体为研究对象, 是临床心理学家们的关注重点。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 冥想对于很多心理、生理上的综合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首先, 一系列研究均表明冥想对减少焦虑有着良好效果, 如Goldin, Ramel和Gross (2009) 对一批社交焦虑症患者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冥想显著降低了他们的焦虑症状。Javnbakht, Kenari 和Ghasemi (2009)则以患有焦虑症的女性为研究

-860-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对象, 也发现2个月的瑜伽训练明显减轻了她们的症状。

冥想对缓解抑郁也有很大作用, 如有研究者让一些轻度抑郁的青年参与每周2次、连续5周的瑜伽训练, 结果发现他们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而且这种改善在训练中期就开始出现了(Woolery, Myers, Sternlieb, & Zeltzer, 2004)。Butler等研究者(2008)发现冥想训练对长期抑郁患者的症状也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临床心理学家还开发出一种基于冥想的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 对治疗抑郁症起着重要作用(Segal, Williams, & Teasdale, 2002, pp.8-95)。

对于其他心理问题, 许多研究也都表明冥想具有很好的疗效 (Allen et al., 2006; Bach & Hayes, 2002; Baer, 2003; Carlson, Speca, Patel, & Goodey, 2003; Grossman, Niemann, Schmidt, & Walach, 2004; Roth & Stanley, 2002)。2008年, Waelde等人还在美国卡特里娜飓风(Katrina)后对新奥尔良市20名成年被试进行了冥想干预, 发现经过8周的系统练习, 被试的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焦虑症状都有了显著改善。就较少的人力、物力消耗而言, 冥想干预对现今自然灾害、战争和政治争端频繁的社会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此外, 冥想对其他一些机体疾病同样也能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Praissman, 2008)。首先是癌症方面, 2000~2005年间就至少有7篇相关的重要研究报告(Matchim & Armer, 2007), 如冥想能有效改善癌症病人的睡眠质量, 并进而提高这些病患们的生活质量(Carlson & Garland, 2005)。冥想对一些慢性病痛也有作用, 如Morone, Greco 和Weiner (2008)发现8周的冥想训练让一批患慢性腰痛老人的症状有了显著的改善。最近, Creswell, Myers, Cole和Irwin (2009)的一项研究还表明冥想能够有效地减缓艾滋病患者的病情发展。

4.2.2 冥想的心理发展功能

冥想的心理发展功能领域的研究主要以普通人为研究对象, 这是当代心理学的研究重点。过去的一系列研究表明(Chambers, Lo, & Allen, 2008; Ortner, Kilner, & Zelazo, 2007; Walsh, 1983; Kindler, 1979; Murdock, 1979), 冥想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工作成绩等各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总的来说具有正向的作用。

首先, 冥想对情绪、情感的调节作用一直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 它能直接增加人们的积极情绪和情感, 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如Jain等人(2007)的一项研究显示, 个体的积极情绪状态(positive mood states) 在冥想后获得了显著增加。也有人调查了被试瑜伽练习前后的快乐、成就和人际关系几个方面, 结果发现10天训练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明显增加(Sharma, Gupta, & Bijlani, 2008)。另一方面, 它也可以通过缓解消极情绪来促进心理健康, 例如有研究者发现连续8周、每周90分钟的冥想训练能缓解大学生的压力感等不良情绪, 从而提高宽恕感(Oman, Shapiro, Thoresen, Plante, & Flinders, 2008)。

冥想对认知能力的积极影响也是研究者关注的方面。如Jha, Krompinger和Baime (2007)研究发现, 冥想对注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能分别提高被试的对内注意以及对外部信号的注意能力; 也有研究者发现, 冥想能降低认知任务中的情绪(尤其是负性情绪)干扰, 使个体的注意力能集中于认知任务(Ortner, Kilner, & Zelazo, 2007)。Tang等人(2007)甚至还发现短期的冥想练习同样能有效改善个体的注意力品质。他们发明的IBMT方法只需让被试进行5天练习, 每天只练习20分钟, 却能对个体的注意、情绪等方面产生良好效果, 是冥想研究中的突破性发现。

冥想对音乐、运动等专业表现也有很大的益处。一般来说, 焦虑会降低人们的工作质量, 不利于最佳水平的发挥, 而Lin, Chang, Zemon和Midlarsky (2008)在对音乐演奏者的研究中发现, 禅 (Zen) 冥想能很好地引导焦虑去促进演奏水平, 因此表演焦虑越高时, 他的演奏质量也越好。姜镇英(2000)对美国中学游泳选手的研究也发现, 呼吸冥想作为训练后的一种心理整理方法, 不但能促进心率的恢复, 而且这种效果可持续到第2天早晨, 对运动员的健康和训练有着促进作用。

此外, 冥想还对人们的价值观、情商和免疫功能等多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比如, 早期的一项研究 (Grace, 1976) 表明, 冥想可以减少个体侵犯性行为、减少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等, 对个体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第18卷第5期基于心理学视域的冥想研究 -861-

Davidson等研究者(2003)则发现了冥想对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冥想组被试体内的流感病毒抗体量明显高于控制组。Limaree (2007)还以泰国一批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发现接受冥想训练的学生, 他们的情商(emotional quotients, EQ)得分也明显比未经训练的学生高, 进一步揭示了冥想的积极效果。

国内也开展了一些冥想的功能研究, 例如王斌、骆莉莉(2002)研究了冥想训练在自行车运动员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发现它能有效地降低运动员心境状态中的一些消极因素, 也能有效降低他们的认知焦虑状态、躯体焦虑状态、心率、血乳酸及疲劳, 而有效提高精力和自信心水平。王俊红、唐一源等(2006)研究了身心调节法(一种冥想方式)对大学生心境的改善作用, 结果表明, 身心调节法可以帮助练习者减缓压力, 改善抑郁状态, 提高身体活力, 增强处理应激事件的能力。李峰、韩素萍和张承玉(2009)则以一批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对他们42周太极拳练习前后的睡眠、情绪状态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长期参加太极拳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

5 总结与展望

回顾几十年来的冥想研究, 我们发现尽管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众多, 但大多数关注的是冥想训练的各种效果, 而相对较少从生理机制上探讨这些效果的原因。尽管有一些研究如Vestergaard- Poulsen等人(2009)发现长期冥想练习者下脑干区域的灰质密度更高, 为冥想在情绪、认知方面的某些效用作出了重要解释, 但从总体趋势上看, 冥想效果的生理原因探讨仍处于初级阶段, 有待今后开展更多研究。

同时我们还发现, 冥想的方式多种多样, 却很少有研究着眼于它们之间的比较。尽管有研究者如Wachholtz和Pargament (2008)比较了三种冥想方式对减轻偏头痛的作用(发现spiritual冥想方法的效果最好), 但总体而言此类研究仍然很少。因此, 对各种冥想本身进行比较, 探讨达到某效果的最佳冥想方式, 或者进行跨文化研究, 找出一些能够最大程度运用于不同文化的冥想方式等都是未来研究的趋势之一。

此外, 就目前的文献来看, 还比较缺乏对同一被试进行长期跟踪的纵向研究, 仅近期Qin, Jin, Lin和Hermanowicz (2009)完成了对气功练习者一项长达45年的EEG研究。因此, 今后研究可以对被试从新手至熟练的过程作长期记录, 从而考察冥想训练的变化过程; 还可以通过与控制组的长期比较, 进一步考察冥想在各人生发展阶段中的作用。

最后, 不难看出, 目前冥想训练的实验室操作还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例如同样采用MBSR的方法, 有的研究只集中训练, 不要求回家练习(James, Sybil, & Linda, 2006), 而有些研究还布置一定的回家练习任务(Rosenzweig et al, 2007; Carmody & Baer, 2008)。事实上, 冥想训练的技术性比较强, 这种操作上的细微差异就有可能造成不同的结果。因此, 建立一套规范的、可严格操作的标准, 增加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也是今后冥想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参考文献

姜镇英. (2000). 冥想训练对美国中学游泳选手训练后的焦虑、心境状态及心率恢复的影响. 体育科学, 20(6), 66–74.

李峰, 韩素萍, 张承玉. (2009). 太极拳对老年人情绪、睡眠健康的影响.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35(1), 121–123.

王斌, 骆莉莉. (2002). 自行车运动员在恢复过程中运用冥想训练的现场实验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5(6), 760–762.

王俊红, 唐一源, 冯洪波, 林瑶, 马莹华, 鹿麒麟, 冯士刚, 金珏. (2006). 身心调节法对大学生心境的改善. 中国临床康复, 10(46), 36–39.

Allen, N. B., Blashki, G., Chambers, R., Ciechomeski, L., Gullone, E., Hassed, C., Knight, W., McNab, C., & Medows, G. (2006). Mindfulness-based psychotherapies: A review of conceptual foundation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40, 285–294.

Bach, P., & Hayes, S. C. (2002). The use of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to prevent the rehospitalization of psychotic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0 (5), 1129–1139. Baer, R. A. (2003). Mindfulness training as a clinical intervention: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 Clinic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Practice, 10 (2), 125–143. Baer, R. A., Smith, G. T., & Allen, K. B. (2004). Assessment of mindfulness by self-report: The Kentucky Inventory of Mindfulness Skills. Assessment, 11, 191–206.

Baer, R. A., Smith, G. T., Hopkins, J., Krietemeyer, J., & Toney, L. (2006). Using self-report assessment methods to explore facets of mindfulness. Assessment, 13, 27–45.

-862-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Brefczynski-Lewis, J. A., Lutz, A., Schaefer, H. S., Levinson, D. B., & Davidson, R. J. (2007). Neural correlates of attentional expertise in long-term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 PNAS, 107 (24), 11483–11488.

Brown, K. W., & Ryan, R. M. (2003). 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 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 822–848.

Buchheld, N., Grossman, P., & Walach, H. (2001). Measuring mindfulness in insight meditation (Vipassana) and meditation-based psychotherap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iberg Mindfulness Inventory (FMI). Journal for Meditation and Meditation Research, 1, 11–34.

Butler, D., Waelde, C., Hastings, A., Chen, X. H., Symons, B., Marshall, J., Kaufman, A., Nagy, T. F., Blasey, C. M., Seibert, E. O., & Spiegelet D. (2008). Meditation with yoga, group therapy with hypnosis, and psychoeducation for long-term depressed mood: A randomized pilot tria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4 (7), 806–820.

Cahn, B. R., & Polich, J. (2006). Meditation States and Traits: EEG, ERP, and Neuroimaging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2), 180–211.

Calder, C. Meditation Handbook. Retrieved October 4, 2009, from http://www.medita tioniseasy. com/mCorner/ techniques/Meditation_handbook.htm.

Carlson, L. E., & Garland, S. N. (2005). Impact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on sleep, mood, stress and fatigue symptoms in cancer outpati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2 (4), 278–285.

Carlson, L. E., Speca, M., Patel, K. D., & Goodey, E. (2003).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n relation to quality of life, mood, symptoms of stress, and immune parameters in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outpatient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5 (4), 571–581.

Carmody, J., & Baer, R. A. (2008).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ndfulness practice and levels of mindfulness,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Journal of Behavior Medicine, 31, 23–33.

Chadwick, P., Hember, M., Symes, J., Peters, E., Kuipers, E., & Dagnan, D. (2008). Responding mindfully to unpleasant thoughts and image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outhampton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SMQ). The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7(4), 451–455. Chambers, R., Lo, C. Y., & Allen, B. (2008). The impact of intensive mindfulness training on attentional control, cognitive style, and affect. Cognitive Therapy Research, 32, 303–322.

Cohen, D. L., Wintering, N., Tolles, V., Townsend, R. R., Farrar, J. T., Galantino, M. L., & Newberg, A. B. (2009).

Cerebral blood flow effects of Yoga training: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4 cases.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15(1), 9–14.

Creswell, J. D., Myers, H. F., Cole, S. W., & Irwin, M. R. (2009).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raining effects on CD4+ T lymphocytes in HIV-1 infected adults: a smal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3, 184–188.

Davidson, R. J., Kabat-Zinn, J., Schumacher, J., Rosenkranz, M., Muller, D., Santorelli, S. F., Urbanowski, F., Harrington, A., Bonus, K., & Sheridan, J. F. (2003). Alterations in brain and immune function produced by mindfulness meditatio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65, 564–570.

Davis, K. M., Lau, M. A., & Cairns, D. R. (2009).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 trait version of the Toronto Mindfulness Scale.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23, 185–197.

Feldman, G., Hayes, A., Kumar, S., Greeson, J., & Laurenceau, J-P. (2007). Mindfulness and emotion regul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Mindfulness Scale-Revised (CAMS-R).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29, 177–190.

Goldin, P., Ramel, W., & Gross, J. (2009).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raining and self-referential processing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Behavioral and neural effects.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23(3), 242–257.

Grace, G. D. (1976). Effects of meditation on personality and value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2 (4), 809–813. Grossman, P., Niemann, L., Schmidt, S., & Walach, H. (2004).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and health benefit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57, 35–43.

Jain, S., Shopiro, S., Swanick, S., Roesch, C., Mills, J., Bell, I., & schwartz, E. R. (2007).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versus relaxation training: Effects on distress, positive states of mind, rumination, and distraction.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33 (1), 11–21.

James, C., Sybil, C., & Linda, C. (2006). A pilot study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for hot flashes. The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13(5), 760–769.

Javnbakht, M., Kenari, R. H., & Ghasemi, M. (2009). Effects of yoga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women.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 15, 102–104.

Jha, A. P., Krompinger, J., & Baime, M. J. (2007). Mindfulness training modifies subsystems of attention.

第18卷第5期基于心理学视域的冥想研究 -863-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7(2), 109–119.

Kindler, S. (1979). The influence of a meditation relaxation technique on group problem-solv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5, 527–533.

Lau, M. A., Bishop, S. R., Segal, Z. V., Buis, T., Anderson, N. D., Carlson, L., Shapiro, S., Carmody, J., Abbey, S., & Devins, G. (2006). The Toronto Mindfulness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2, 1445–1467.

Lazar. S. W., Kerr, C. E., Wasserman, R. H., Gray, J. R., Greve, D. N., Treadway, M. T., McGarvey, M., Quinn, B. T., Dusek, J. A., Benson, H., Rauch, S. L., Moore, C. I., & Fischl, B. (2005). Meditation experienc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ortical thickness. Neuroreport, 16(17), 1893–1897.

Limaree, S. (2007). Meditation and Emotional Quotient.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Reform, 2007, 402–407.

Lin, P., Chang, J., Zemon,V., & Midlarsky, E.(2008). Silent illumination: a study on Chan (Zen) meditation, anxiety, and musical performance quality. Psychology of Music, 36, 139–155.

Lutz, A., Greischar, L. L., Rawlings, N. B., Ricard, M., & Davidson, R. J. (2004). Long-term meditators self-induce high-amplitude gamma synchrony during mental practice. Neuroscience, 101(46), 16369–16373.

Lutz, A., Slagter, H. A., Dunne, J. D., & Davidson, R. J. (2008). Attention regulation and monitoring in medita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2(4), 163–169.

Matchim, Y. & Armer, J. M. (2007). Measuring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on health among patients with cancer: A literature review. Oncology Nursing Forum, 34 (5), 1059–1066.

Morone, N. E., Greco, C. M., & Weiner, D. K. (2008). Mindfulness medi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 in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Pain, 134(3), 310–319.

Murdock, H. (1979). Meditation with Young Children.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3, 195–206.

Newberg, A., Alavi, A., Baime, M., Pourdehnad, M., Santanna, J., & d’Aquil, E. (2001). The measurement of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during the complex cognitive task of meditation: a preliminary SPECT study. 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Section, 106, 113–122.

Oman, D., Shapiro, S. L., Thoresen, C. E., Plante, T. G., & Flinders, T. (2008). Meditation lowers stress and supports forgiveness among college sud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56 (5), 569–578. Ortner, C. N. M., Kilner, S. G., & Zelazo, P. D. (2007).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reduced emotional interference on a cognitive task.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1, 271–283.

Ospina, M. B., Bond, K., Karkhaneh, M., Buscemi, N., Dryden, D. M., Barnes, V., Carlson, L. E., Dusek, J. A., & Shannahoff-Khalsa, D. (2008). Clinical Trials of Meditation Practices in Health Care: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14(10), 1199–1213.

Pagnoni, G., & Cekic, M. (2007). Age effects on gray matter volume and attentional performance in Zen meditation. Neurobiology of Aging, 28, 1623–1627.

Pagnoni, G., Cekic, M., & Guo, Y. (2008). ‘‘Thinking about not-thinking’’: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ceptual processing during Zen meditation. PLoS ONE, 3(9).

Pollard, I. (2004). Meditation and Brain Function: A Review. Eubios Journal of Asian and International Bioethics 14,

28–34.

Praissman, S. (2008).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clinician’s gui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urse Practitioners, 20, 212–216. Qin, Z., Jin, Y., Lin, S., & Hermanowicz, N. S. (2009). A Forty-Five Year Follow-Up EEG Study of Qigong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19(4), 538–552. Rosenzweig, S., Reibel, D., Greeson, J., Edman, J. S., Jasser, S. A., McMearty, K. D., & Goldstein, B. J. (2007).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pilot study. 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13, 36–38.

Roth, B., & Stanley, T. W. (2002).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and healthcare utilization in the inner city: Preliminary findings. 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8 (1), 60–62.

Segal, Z., Williams, M., & Teasdale, J. (2002).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a new approach to preventing relaps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Shapiro, S. L., Carlson, L. E., Astin, J. A., & Freedman, B. (2006). Mechanisms of mindfulnes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2 (3), 373–386.

Sharma, R., Gupta, N., & Bijlani, R. L. (2008). Effect of Yoga Based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n Subjective Well Being. In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52(2), 123–131.

Takahashi, T., Murata, T., Hamada, T., Omori, M., Kosaka, H., Kikuchi, M., Yoshida, H., & Wada, Y. (2005). Changes in EEG and 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 during meditation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ersonality trai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55, 199–207.

-864- 心理科学进展 2010年

Tang, Y. Y., Ma, Y. H., Wang, J. H., Fan, Y. X., Feng, S. G., Lu, Q. L., Yu, Q. B., Sui, D. N., Rothbart, M. K., Fan, M., & Posner, M. I. (2007). Short-term meditation training improves attention and self-regulation. PNAS, 104 (43), 17152–17156.

Vestergaard-Poulsen, P., van Beek, M., Skewes, J., Bjarkam, C. R, Stubberup, M., Bertelsen, J., & Roepstorff, A. (2009). Long-term medi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gray matter density in the brain stem. NeuroReport, 20, 170–174.

Wachholtz, A. B. & Pargament,K. I. (2008). Migraines and meditation: does spirituality matter?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31, 351–366.

Waelde, L. C., Uddo, M., Marquett, R., Ropelato, M.,

Freightman, S., Pardo, A., & Salazar, J. (2008). A pilot study of meditation for mental health workers following hurricane Katrin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1(5), 497–500.

Walsh, R. (1983). Meditat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3, 18–50.

Walsh, R., & Shapiro, S. L. (2006). The meeting of meditative disciplines and Western psychology: A mutually enriching dialogue. American Psychologist, 61, 227–239.

Woolery, A., Myers, H., Sternlieb, B., & Zeltzer, L. (2004). A yoga intervention for young adults with elevate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 Medicine, 10(2), 60–63.

Meditation Studies: the View from Psychology

REN Jun;HUANG Lu;ZHANG Zhen-X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t: Meditation can be conceptualized as a family of complex mental and behavioral regulatory training regimes developed for various ends,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of a special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mental improvement. Besides a series of measuring scales, recent researches also use instruments such as EEG, fMRI and SPECT, which mainly focus on the brain mechanism of meditation and its functions. Based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raining processes, future researchers should place more emphasis on the comparison among various kinds of practices and then track the potential impacts for a long period.

Key words: meditation; mindfulness; concentrative; self-regulation

技能大赛赛前心理辅导

技能大赛赛前心理辅导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技能大赛赛前心理辅导讲座 现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可以说,选手们都是经过各省市层层选拔的技能高手,在技术上他们几乎可以代表当地职业院校师生的最高水平,然而,比赛就一定要分出胜负,胜者,实至名归。至于负者,不少教练和领队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总是会提到这么一句话:选手的心理素质还是不够硬。那么,竞赛场上,心理与技术,哪个更重要呢 郭建球老师是广东省技能竞赛汽修专业部分选手的教练,他认为,竞赛场上,选手心理处于第一位,体力耐力位居第二,第三才是技术。就技术而言,为了备战技能竞赛,各地无一不是精挑选手,并从教练、训练设备、竞赛工具等方面加大投入,因此,在各方体力、技术、战术训练水平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的作用。这一点在体育比赛上也充分得到证明。世界跨栏冠军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就曾说过,刘翔能夺取冠军,和他过硬的心理素质有着很大关系。 赛前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现象: (一)、高原现象 技能训练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成绩停止不前,甚至完全找不到感觉。其实这是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练习效果与成绩停止不前的时间,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这是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技能大赛之前的备战训练是相当紧张的,不少同学日以继夜,全力投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练越糊涂。但“高原现象”不是极限。它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技能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成绩到了极限。 (二)“瓦伦达效应”

学习积极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积极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和学习一些有关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下面是整理的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幸福可以提升,也可以学习。积极心理学让我更加明白幸福是什么! 1、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 奥运会银牌得主和铜牌得主相比谁最幸福,在我们外人看来,肯定是银牌的主要幸福得多,然而实验证明:无论是在领奖台上还是在赛后,铜牌得主的幸福感指数都要比银牌得主高。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奥运会银牌得主与金牌得主比,而铜牌得主与第四名相比,所以,银牌得主的满意度幸福感比较低。 2、幸福需要经常“晒太阳”。 有人说幸福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经常把自己的幸福,说出来,晒出来。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是一种信念,主动晒幸福可以减轻压力,“晒”幸福也可以提升自信。在现实生活中,有分寸地把自己私人方面的信息显示给他人,让别人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本身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心里的秘密越多,压力越大,幸福感也就越差,总是担心自己的秘密被他人知晓,长期下去心理会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人们在不停地寻求着宣泄的途径,把秘密以某种方式说出来,也是对压力的一种释放。因此主动晒幸福

可以减轻压力,也可以提升自信。 3、幸福需要留住。 幸福的时光需要保留,但若干年后,当时的一张照片、一个小纪念品,甚至是当年和孩子一起折的那个纸飞机,都会成为我们打开我们幸福的闸门。所以,我们不要忽略那些生活中的那些小仪式,多拍幸福照、举行高兴的仪式、记录开心故事,保持快乐,让幸福定义住。 4、小小慈善可以带来大大的幸福。 记得前两天去KFC花17元买了一个汉堡和一杯可乐,20元钱给了服务员,正在等她找我3元钱,而她却微笑着对我说:“女士,您愿意捐出您的3元钱为贫困山区的儿童吗?”当时听到她的话,我先是一愣,随后和她相视一笑,说:“我愿意”从KFC出来,手里拿着送给我的三张感谢卡,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现在我明白了,那种感觉就是幸福。这也就是积极心理学里讲的----做不特定对象的慈善行为可以提高幸福感。 读《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有感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教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非常有幸拜读了周国韬先生的《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读完之后,令我感触颇深。为此,我表达如下几点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节、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策略,掌握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于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选取了部分有助于教师心理调适的积极心理学内容,因此

生理心理学原理

1.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1.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个性心理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 3.《心理实质》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上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神经系统可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上有三条显著的沟裂,将大脑皮层分为四个区,称为叶,即: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大脑四个语言中枢:1视觉性语言中枢2听觉性3书写性4运动性。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抑制。条件反射的原理是由巴甫洛夫提出来的,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反射活动。神经元即神经细胞,他是组成整个神经系统的最大基本单位。由突体和突起组成。 4.、《注意》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其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三种基本功能是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与注意的稳定生相反的品质是分心。

5、《感觉》一般地可以把感觉分成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有视觉、听、嗅和味觉。内部感觉有肤觉、内脏觉、平衡觉和运动觉。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特征:1.整体性。2.选择性。 ④知觉的理解性⑤知觉的恒常性 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歪曲的知觉(对于物的的) 1.视错觉2.形重错觉3.运动错觉4.时间错觉5.方位错觉(对于人的)1首因效应2近因3光环4刻板(效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特征:1.整体性。2.选择性。④知觉的理解性⑤知觉的恒常性 6.、《记忆》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记忆可分为三大系统:感觉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和长时记忆系统。根据有无预定的目的、任务,可以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两种。知识巩固的方式:(一)实际策略——科学识记1.目的明确2.积极思考3.感官并用.4.动手操作5.内容适量.6过度学习二:(保持策略——科学复习1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结合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结合4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5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内容: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总之,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 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活动的过程、人格、心理状态。 心理现象的内容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即人的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亦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通常把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知)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简要介绍概念: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感过程(情) 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 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行)。 4、知、情、意、行的关系 知是产生情、意的基础;行是在知的基础上,在情的推动下产生的,它能提高认识,增强情感,磨练意志;意控制、调节情,提高知。 二人格 ? 1 个性倾向性: 个体活动的基本倾向和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 2 个性心理特征: 个体身上经常稳定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 3 自我监控(自我意识) 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三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在特定情境中形成的暂时性的心理持续状态。例如,在思维过程中的苦 思冥想、浮想连翩、灵感状态、顿悟状态;情感中的轻松愉快、兴高采烈、应激状

关于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导语: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关于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 其实刚开始我并不是很想这门课,是因为室友很想上这门课,然后就拉着我陪她选这节课的。但当真正开始上课后感觉这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一次上课我并没有认真听,记得第一节课老师让我们说为什么选这门课、以及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会让我们学到什么。偶尔听老师的几句话,感觉到确实有道理蕴藏其中,有些道理确实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随着上课的次数的增加,我们懂得了更多关于身心健康的知识。拥有积极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对成长有着极大的重要性。这门课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明白抱怨是没有用的,唯一的用处只会让这种消极的情绪蔓延、传播,而对于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身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大学生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面对的问题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如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的人际交往的问题等等。通过这门课,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问题即便无法解决问题,但至少我们能过的舒适点,拥有积极的心理。

其实这个学期的压力还是挺大的,要考四级、考会从、考国二。考试一个接一个,让人感觉很累。所以呢,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学习让我知道更多的方法去缓解压力以及如何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各 种来临的考试。例如,每天早上起来照镜子时给自己一个微笑,笑着对自己说我可以的,这对一天都保持一种好的心态有很大的作用。在这一天中都给自己学习的动力。生活、学习都不会像自己想像的那么如意,偶尔还是会有难过、伤心的时候以及某一时刻会有一种特别不想学习的念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给自己放个小假,坐在宿舍看个电影什么的。要想全身心的放松自己,就必须痛痛快快的看电影,而不是一边看电影一边想着:哎呀,我的什么作业还没有完成。这样根本就达不到放松的效果。所以,该放松的时候就尽情的放松,该学习的时候就认认真真的学习,这样才能有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我也深深的记得这种方法,记得快考会从的时候,有一个周末 真的是不想复习了,感觉自己天天都是看这几本书真的好累。于是我就给自己放了假,那个周末都没有复习,在宿舍看电影,还有和朋友去逛街买东西,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好多。下周也有新心情,和学习的动力了。所以,每当我们感觉压抑或是特别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去做,而是放松放松自己,以便接下来更好的学习。 所谓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认 识世界、发现世界的美,进而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主张心人们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 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怎样进行自我放松技巧训练

怎样进行自我放松技巧训练 常常因为学习过于紧张或工作过于劳累,而感到头昏头胀,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以致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或者在遇到考试等情境时,精神高度紧张、心慌神乱,且不能自制。这时,自我放松便成为一种简便而必须掌握的心理疗法。 自我放松的方法也有多种多样。以下介绍5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放松技巧,它们简便易行,十分有效。 一、意守丹田法。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自我放松方法。具体做法是:当您感到紧张疲劳时,或站、或坐、或卧,静下心来,排除一切杂念,眼睛似睁非睁、似闭非闭,将注意力集中在“下丹田”(腹部脐下1寸处),想象着丹田中有一股气。这时用腹式呼吸法缓慢深呼吸。吸气时,想象着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胸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顶的“百会”穴处;吐气时,想象着这股气由“百会”自后、向下顺着颈部、脊背缓缓下移,直至回到“丹田”。这样一吸一呼,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由于注意力集中,没有杂念,心神宁静,即可达到消除紧张、全身放松的效果。长期练习,必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自主训练法。其具体方法是:第一步骤:坐在椅子上,背部轻靠椅背,头挺直,稍前倾,两脚和肩同宽,脚心

紧贴在地面上。然后,双手平放在大腿上。闭目,排除杂念,深呼吸3次,将注意力引向双手和大腿的边缘部位,意念排导在手心。最后,练习者会感到注意力最先指向的部位会慢慢有温暖感觉,然后逐渐扩展到手心。这时反复默念:“愈是静下心来、静下心来,两手就会暖和起来。”第二步骤:练习者再根据上述要领,把注意力放在脚上,两脚也会渐渐感到温暖。一旦两手、两脚都真的产生了温暖感觉,这时身心就会感到轻松,头脑顿觉清爽,即可消除紧张状态和精神压力。 三、冥想放松法。分四步练习:(一)手里拿一个苹果或桔子、梨,反复仔细观察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然后用手触摸,其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再闻闻它有什么气味;(二)闭上眼睛,回味这个苹果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排除一切杂念,想象自己愈变愈小,钻进了苹果里面,并想象它里面的情景,并品尝了苹果的滋味;(四)想象自己又从苹果里面走出来,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并记住刚才在苹果里面看到、尝到和感觉到的一切,然后深呼吸5遍,慢慢数5下,再睁开眼睛,顿会感到身体松驰,头脑清爽。 四、悬物松弛法。取一个苹果或梨、小锤、钥匙等物,用33厘米长的线系牢,然后用右手拿线的另一端,使其自然下垂。等苹果平稳不摆动时,手不动,练习者运用意念,想象苹果自动作圆圈运动,开始时按顺时针方向划小圈,而

心理学史复习题1

名词解释 泛灵论万物普遍具有灵魂,灵魂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 亚里士多德错觉将中指和食指交叉重叠,然后将一个小圆球放在两指尖的中间,就会觉得接触到的是两个物体,这就叫做“亚里士多德错觉”。 《论灵魂》是亚里士多德写的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主要内容:①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动力,又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②身心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统一的。③心脏中心说。④灵魂可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⑤知意二分法。⑥对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 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要求背时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得出某种结论。 单子论由莱布尼茨提出,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子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能动的客观精神实质,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灵魂是人体中的最高单子。 微觉最无意识性的观念,莱布尼茨认为微觉是无意识性等于零或几乎为零的观念。 统觉最有意识性的观念,统觉最具有意识性、主动性也较大,它能使人认识内心状态,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 意识阈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 统觉团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 心理物理法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包括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等。 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因受扩散或聚敛式两组线条交叉的影响,显得向内弯曲,因由冯特发现而得名。《生理心理学原理》该书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成体系的心理科学专著,曾被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誉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 意动心理学主张把意识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的心理学派。 二重心理学一种调和折中的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意动和内容的统一。 意识流詹姆士主张,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段,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所以叫做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 同型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意识与行为的生理学是“同型论”,即生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彼此完全等同。 行为环境个体心目中或臆想中的环境。 心理场拓扑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他认为心理场由个人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件经验和思想愿望组成,人的心理活动在心里场中发生。 蔡戈尼克效应人们对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这个现象是由蔡戈尼克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华生所著,是行为主义诞生的宣言,对传统方法理论提出挑战,阐述行为主义基本观点。 动作流由华生提出,他认为人的一生的行为是川流不息的动作流,用以解释行为的形成,并认为可以代替詹姆斯的意识流。 认知地图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于脑中的类似现场地图的模型,是认知行为轨迹和策略的图式。 道德性焦虑道德性焦虑是指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内疚感的情绪体验。 能量中性化指一种把本能能量改变为非本能模式的过程,从而使能量能被自我支配使用,提升自我的独立性。 自体形成个体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异体形成个体通过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于自己。 社会兴趣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而个体心理的发展品质和这种需要是密切相关的。这种需要就是社会兴趣。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3251 课程名称:心理学与生活 英文名称: Psychology and Life 课程类别:通识课 学时: 32 学分: 2 适用对象:非心理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把心理学理论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心理学这门科学,同时关注这门科学在一般大众生活中的应用。本课程在突出基础心理学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同时,兼顾可读性和普及性。共有十二个专题,既包括导论性质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等,又包括心理过程为主体的感知觉和意识、学习与认知、智力与创造力等章节,以及行为和心理动力、人格等阐述个性心理的内容,并把成长与个体心理发展、压力管理与健康心理学等归入课程体系的范畴。意在加强心理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内容叙述上力求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尽量采用浅显易懂的图表、生动的日常生活案例和趣味实验。 Psychology and Life links the psychological theory with people’s daily life, work and study. It introduces psychology in an accessible way and focuses on its application in real life. This course emphasizes the scientificity and knowledge as well as takes readability and popularity into account. There are twelve topics, including an introductory one about the objects, history and methods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topics devoted to psychological process like sensory perception, consciousness, learning, cognition,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It also includes topics that explain individual traits like behaviors, psychological force and personality, and those that dwell on growth,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pressure management and health psychology.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stresses plain but appealing language, clear and simple charts, vivid cases of daily life and interesting experiment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周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强调病态、问题,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达到满意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诠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是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深怕看到丑恶的自己。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冥想的训练方法(新手入门)

冥想的训练方法(新手入门) 冥想:精于内心平和的艺术 Paramahansa Yogananda(1893-1952)在一书《内心平和》中写到:“平静是我们应具有的迎接一切生命体验的理想状态。” Yougananda 被誉为贯穿东西方最伟大的灵魂导师之一。他曾写道,通过冥想能使人内心平静,缓解内心压力和紧张。 做冥想时,一个人必须暂时脱离现实世界。关掉你的手机,中断你的传真机,关闭电脑……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不要允许任何干扰。 冥想是对抗科技对我们生活不断干扰的一贴完美解毒剂。 事实上,近期研究表明一天两次约20分钟的冥想能减少我们血管阻塞的几率,有效降低因心率衰竭和心绞痛引起的猝死风险。 应该在哪里冥想? 你可能希望设定房间的一个特殊角落,一个平静安详宁和的地方,作为你的私人净地。 你可以在这个角落里布置上一些对你含有精神意指的东西或徽记,形成一个小圣坛或神龛。使用那些容易使你进入沉思状态的物品。 你还可以从大自然母亲那里获得帮助:呆在海边,倾听海浪撞击岩石的声音;穿过茂密的森林小径,仰望如教堂穹顶一般广阔的树荫;站在小溪边,倾听瀑布、泉水和岩石之间的嬉戏;又或者凝望月亮升起,鸟儿从头顶飞过。 冥想应该使用什么坐姿? 虽然传统的姿势是盘腿而坐,双手自然垂膝,但关键是找到一种让自己坐得舒服的姿势。牢记,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你都可以冥想,甚至开车时(这个比较不建议)。 冥想时应该睁眼还是闭眼? 如果可能的话保持眼睛睁开,使所有感官都处于开放的状态。 冥想的目的不是睡着,而是为你自己找到一种“放松的灵敏状态”,这既不是昏昏欲睡,也不是无比清醒的状态。 保持眼神“温柔平和”,就是说,不要特别专注于什么东西,并保持嘴巴微微张开。 每次冥想持续多久? 很多文章推荐20分钟,一天两次。但是问题的关键不是你冥想了多久,而是通过冥想,“它有没有把你带入到一种自我存在的状态,在那里你放下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交流”,Sogyal Rinpoche 在书《生死西藏》中写道:刚开始时,你可以尝试四五分钟冥想一下,然后休息一分钟的简短时段。“常常我们休息时冥想才真正开始”。无论是祷告还是冥想,将这一习惯安排在每日的固定时间也是有好处的。 以下我们将介绍练习冥想的4种办法: 跟随你的呼吸

积极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一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除了十分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素质外,也越来越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源于学生的主体活动,积极心理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活动。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针对中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比较适合这一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成为自己的主人。 人们经常讲现在独生子女多了,逐步会在孩子中形成一种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有些孩子不关心班级集体,自私自利。所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习惯、学会与人相处,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针对积极心理教育的特点,我上了一节《同学间的互助》的心理活动课。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孩子朦着眼睛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谈谈感受,孩子说:很害怕,怕撞到课桌上。第二次,再请这位孩子朦着眼睛,然后请一位同学带着他走,再让他谈谈感受,孩子说比起第一次不那么害怕了,因为同学搀着我的手,不会撞到东西。为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的心理体验更加深刻,积极心

理教育可以把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作为主要手段。我在实践中反复做几次同一种游戏,让更多的孩子来体验,这两次走路的不同感觉。最后同学得出同一种结论: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样即使有困难也能比较快的克服,还可以少走弯路。这也就是团队协作的魅力,也是我心理课要达到的目的。 这一堂课既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又让学生懂得了帮助、关心他人的美德。可以说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习在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学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耐挫力,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也一定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经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学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立足点是通过教育活动塑造学生,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用理性对待生活,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 积极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二1、据一项调查研究统计,在心理学中消极研究和积极研究的对比是21:1,鼓励个人的成长,增进个人的健康比治愈自己的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容

呼吸冥想法

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四种简单易学且适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冥想方法: 呼吸意识冥想法 也可称之为“意识呼吸冥想法”,是学习冥想中很基础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们进入高级冥想法的基础,也是初学者进入冥想学习的第一步。每天进行呼吸意识冥想法可以缓解精神和身体的压力,建立良好的身体状态。 练习方法: 1、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让自己放松下来,放松全身,双手做Vishnu手印或自然地放在膝盖上,放松脸部肌肉、眼睛、鼻子、嘴唇、舌头、闭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用鼻子呼吸。先不用刻意调整呼吸,只须观察自己呼吸的状态——呼吸的节奏、快慢、深浅或者静静地体会呼吸时的紧张与放松。观察自己呼吸的声音。 2、让呼吸的状态自然、平静。如果你喜欢这种冥想的方法,尽可能地放松自己,几分钟之后,你的呼吸状态就会慢慢地变得平稳下来,你会越来越平静。继续观察自己的呼吸,继续体会呼吸的节奏和状态。吸气和吐气会比之前更安静、平稳,体会吸气和吐气之间的平和。你可以用心地告诉自己:我正在慢慢吸气,我正在慢慢吐气。吸气时,想象自己正在感受大自然给予身体的能量;吐气时,感觉所有的紧张,浊气排出体外。 3、当注意力从呼吸上跑开时,不要着急,只是静静地观察着这种“游离”,然后慢慢地把意识引回到自己的呼吸上。随着练习时间的加长和次数的增多,随着对这种冥想方法的熟悉和适应,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平静。 4、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来调节冥想时间的长短。开始时,时间可以稍短,5分钟左右,然后慢慢增加到10分钟、15分钟,以至更长。 简易语音冥想法 语音冥想法(Mantra)是在瑜伽体系里利用十分广泛的冥想方法,它是一种引导心灵纯净的简单而有效的冥想方法。语音是人体内精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人们发现,瑜伽语音有着十分特殊的力量和作用,它可以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治疗精神疾病,甚至能帮助人们达到最高、最纯净的意识状态。瑜伽语音被称为Mantra(曼特拉),它是由梵文音节组成的词组或者简单语句。它是精神的,能让人在这不断重复的词组和语句中找到无穷的力量和精力。它不是现代人随意可以创造、编排的,也不可以被随意篡改或取消。真正的瑜伽语音冥想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1、真正的瑜伽语音冥想是由实现了自我最高意识状态的瑜伽上师传承下来的。

布伦塔诺《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概述

《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概述 摘要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连塔诺(1838~1927)著。1874年出版。该著作和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同年出版,且基本观点互相对立。本书作者是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的哲学教师,他提出的“意向性”概念深深地影响了胡塞尔,是胡塞尔的思想先驱。在本书中作者将心理学表述为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意识的动作是它的研究对象。他说,意识的重要特征是有意向性,意识的动作或意动必定作用于一定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冯特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意识内容。他认为,动作和内容不可分,从来不存在没有对象的动作,也决不会存在没有动作的对象;动作和内容都要研究,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动作,不是内容。他说,我观看颜色,颜色是意识的内容,看是动作。心理学研究怎样看,不研究看到什么,是在看到什么的过程中研究如何看。本书出版后,引起心理学界的一场大争论,导致19世纪末意识心理学的危机和20世纪初心理学派别林立和纷争的局面。 1引言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把心灵看作灵魂的功能或机能。布伦塔诺不仅著文讨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而且还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此外,意动心理学还与中世纪经验哲学和近代德国莱布尼茨以来的传统思想有关。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具体体现在他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上。 2布伦塔诺的主要心理学内容 2.1关于心理学的性质 布伦塔诺在《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中提出了一种与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相对立的意动心理学。布伦塔诺与冯特一样,也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但他有认为,这个科学可不比冠以另一形容词,而限定其意义。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是经验的,他说:“在心理学上我的立场是经验的;只有经验才是影响我的老师。”冯特的实验心

心理学知识连线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与辨析——连线训练 人格趋于完善、自动 反射不能或错误再认、重现 技能歪曲知觉 学习个体遗传,特有模式 品德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问题解决只看到通常功能 错觉社会道德准则算法策略积极倾向性 遗忘神经系统参与下功能固着自发形成 表象心理准备状态原型启发动机性偏差 记忆符号系统健康人格解决当前问题 定势客观事物形象利他行为异化或干扰 语言积累保存个体经验自利偏差一定情景引起 学习迁移随机搜索 想象特殊形势 幻想宁静状态 催眠静息现象感觉一般、本质特征反映睡眠凭借记忆知觉事物整体反映 冥想觉知状态观察个别属性反映 观察力概括、间接反映 注意激发、调节、维持概念知觉过程 需要干扰、阻碍思维知觉能力 动机态度体验心境一时不能提取 意志顺利、有效激情永远不能恢复 挫折努力过程应激出乎意料 情绪为适应和改造人际交往爆发式 压力动力特征人际认知感染性 能力稳定、习惯化人际吸引交流、交换 气质指向和集中暂时性遗忘推测、推断 性格意识能动作用永久性遗忘互相接纳、吸引 行为特殊症状抑郁知觉、体验和分享应对缺乏不平衡状态移情过度忧愁和伤感 归因推断其原因 情绪情感过程态度、体验 梦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实验法收集被试各种材料 实验室实验法标准化 自然/现场实验法有目的 测验法借助一定的仪器 调查法深入而详尽 书面调查法(问卷法)实际生活情境中 口头调查法(访问法)被试书面回答 临床法与被试交谈 个案法系统、综合地描述

一般能力包括信息加工,问题解决过程 认知包括焦点意识、下意识、潜意识、前意识 液体能力形象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意识水平包括即智力,观察、注意、思维、记忆、想象力 表象特征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 教育心理学理论篇——连线训练 教育学创始人冯特(1879年) 科学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1903年) 教育心理学创始人夸美纽斯(1862年) 现代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机能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开创)、霍妮、沙利文、弗洛姆 行为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开创)、罗杰斯(开创) 完美主义心理学冯特(开创)、铁钦纳 精神分析心理学华生(开创)、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人本主义心理学(塔式格)韦特默、考夫卡、苛勒 学习理论: 刺激——反应理论班杜拉 认知理论桑代克(三条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社会学习理论布鲁纳(强调学习主动性,强调学生的认知结构及独立思考)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形式训练说贾德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经验概括说—— 关系转换理论洛克 认知结构说苛勒 记忆的神经心理机制:记忆机能定位说、记忆机能整体说、SPI理论、记忆分子学说 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基本表象理论、双重编码理论 概念结构的理论:特征表说、原型说(鸟的原型)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很荣幸能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协会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今天的培训中,凝听了《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主编陈虹的精彩演讲。近4个小时的学习,让我进1步理解了“积极心理”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课间、课后还听到1些老师的不同观点,因此本人也想就这1天的学习提出自己的1点看法。 陈虹主编的讲座让我们对《积极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所谓积极心理学是对人类积极的正面的经历和人的性情特点长处和 福祉的科学研究。它也是对能给人、小组、和机构带来兴盛或使他们能够发挥最好功能的环境、氛围和进程的学习。而把积极心理学利用到教育中,就是积极教育,所谓积极教育,其主体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充分发掘积极心理要素的心理活动。 那末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曾经历了怎样样的进程呢? 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犯的1点毛病,就会横眉冷对,而且乃至会大打出手,棍棒出孝子,打骂才成人的思想曾在许多家长的身上体现。 对教师来讲,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也曾让许多老师把自己高高的摆学生之上。 随之以后出现的.,师生同等,教学相长理论让我们的教师把学生当朋友看待让我们的老师与学生站在了同1高度。 今天,新的教学理论让我们把学生托起,让学生占主体位置,教师作为主导,突出了学生的自我能力展现和自主学习的能效。 那末这些经历让我们怎样样面对今天的教学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认为心理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作为学生,智力固然有着先天的优势,但这其实不代表后天的成功,作为家长的培养,作为教师的指点这些后天的因素应当起到了决定作用。而积极教育则是把孩子的优点突出出来,让孩子更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发展的优势。 2、作为家长、教师如何发现孩子的长处,如何搜索孩子的闪光点,如何适时的表扬,让快乐的心态伴随孩子的成长,让他们在成功中享受欢乐,在欢乐中争取成功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3、中国文化,博大精神,而语言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一样1句话,在不同的表情下,不同的语气下说出来,所表达的意思会大相径庭。因此,作为老师也罢、作为家长也罢,用恰当的语气、适合的表情真诚的表达你的赞美,在对孩子的积极教育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4、信任是交换的条件,因此在表扬孩子时要适、在批评孩子时要适度,用你的真诚换取孩子的信任自然,你的言行才能对孩子产生预期的影响。 5、适度的批评(固然要注意时间、场合),让孩子在赞美中夹点措折感,才能让孩子不会盲目自大,在成功中找到不足,也才能让他们有更高的目标。 总之,我认为积极心理学是合适当前教育情势的1种教育心理学。 最近读了1些关于教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非常有幸拜读了周国韬先生的《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这本书,读完以后,令我感触颇深。为此,我表达以下几点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 这本书为人们学会积极的心理调理、构成乐观向上的心态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和策略,掌握这些知识和策略对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

呼吸放松、肌肉放松、冥想技术

呼吸放松技术 呼吸放松就是要患者学会在紧张、焦虑等情绪出现时,通过主动调节自己的呼吸,使其身体得到放松,从而达到改善其紧张、焦虑等情绪的目的。 准备动作:呼吸放松有三种准备姿势。坐姿:坐在凳子或椅子上,身体挺拔,腹部微微收缩,背不靠椅背,双脚着地,并与肩同宽,排除杂念,双目微闭;卧姿:平衡地或沙发上,双脚伸直并排,双手自然地伸直,放在身体两侧,排除杂念,双目微闭;站姿:站在地上,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排除其他想法,双目微闭。 动作要领:第一步:将注意力集中在肚脐下方,也可以将手放在腹部以集中注意力;第二步:用鼻孔慢慢地吸气,将吸入的空气充满整个肺部,屏住呼吸几秒钟,以便氧气与血管里的浊气进行交换;第三步:用口慢慢呼出空气。重复数次,直到你有放松的感觉为止。放松训练可选择在睡前进行,这样能有效地放松身体及帮助睡眠。待熟练掌握此方法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呼吸练习,尤其在焦躁不安时进行,可以让你的情绪尽快得到舒缓。 注意事项:吸气要深而饱满,也就是说吸气的量要尽量大,使自己的腹部有鼓胀感;呼吸的频率要缓慢、有节奏,无论此时你站着、躺着、还是坐着,都要尽量使自己有轻松、舒适感;每次呼气,可以有脑海中默念“放松”或者“安静”,想象自己的身体正在放松,并且变得温暖、轻松。

肌肉放松技术 肌肉放松法是一种让肌肉松弛达到放松目的的练习。通过肌肉的收紧及放松,使身材进入到放松的状态,从而舒缓紧张的情绪。 条件要求: 环境:房间安静整洁,光线柔和,周围没有噪音。 声音:训练时,一般是心理师用语言指示患者放松,心理师说话的声音一般是低沉、轻柔和舒缓的。 姿势:卧位、坐位、站位皆可,原则是只要自己感觉舒适即可。 准备工作:请准备一些轻松、缓慢、柔和的音乐,患者在训练前可少量进食,但应排空大、小便,宽松衣带、鞋带和颈部的衣扣。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头向后靠,双手放于椅子扶手上或自然下垂置于腿上,两腿随意叉开相距约半尺,整个身体保持舒适、自然的姿态。 操作步骤:“我现在来教你如何使自己放松。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将让你先紧张,然后,放松你身上的肌肉群。先紧张后放松的用意在于让你体验什么是放松的感觉。因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紧张的感觉,我们才能更容易体验出什么是放松的感觉,从而学会如何保持这种感觉。现在,我先让你体验一下肌肉紧张的感觉。 请他人握住你的手腕。 “请用力弯曲你的前臂,与他人的拉力形成对抗;请用力收回你的前臂,同时体验肌肉紧张的感受。【大约持续10秒】

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1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第1章 既然你都找到了这份文档,相信你一定花了很多功夫吧?大家都是西南大学苦命的孩纸,我总结的这套习题是2013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题库,好多书上都找不到答案,而且老师出题也不系统,乱七八糟的,我都是在网上找的,不免有些错误。我一直坚信,找不到的,或是背错了的答案都是和我没有缘分的,所以又何必强求呢O(∩_∩)O哈!为逃出老师的魔爪共同奋斗吧!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的创立时间( C ) A 1978 B 1897 C 1879 D 1798 2、科学心理学在哪个国家诞生( B )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希腊 3、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位于( A ) A 莱比锡大学 B 哈佛大学 C 剑桥大学 D 牛津大学 4、科学心理学创立的标志是:( B ) A 《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发表 B 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C 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体系 D 大量的人才的出现 5、弗洛伊德手上的戒指是:( A ) A 斯芬克斯像 B 钻石 C 宙斯像 D 俄狄浦斯像 6、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 ) A 师生关系 B 同伴关系 C 校园设施 D 校长 7、狼孩的例子展示了( B )因为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 遗传 B 环境 C 内因 D 先天 8、下列那个学派更有可能是环境决定论:( C ) A 人本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学派 9、把学生看作“较慢的计算机”的学派更有可能是:( D ) A 人本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学派

10、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心理学的科学性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其原因之一是( B )。 A 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B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严谨可靠,实验设计严密 C 心理学的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D 心理学的历史非常悠久 11、同卵双生子分开抚养后在许多人格特征上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9,而一起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为0.52;相比之下,分开抚养与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间对应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21与0.23。这说明了心理发展受到( B )的影响。 A 环境因素 B 遗传因素 C 学校因素 D 家庭因素 12、( C )认为人的行为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动和激发,且这些力量是与生俱来的。 A 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学派 D 先天本能学派 13、根据操作性条件发射,行为是否自发的出现主要是受( D )支配。 A 条件刺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本能 D 强化 14、读书看报属于( A ) A 认知过程 B 情绪过程 C 意志过程 D 人格过程 15、前几天,重庆阴雨绵绵,小明觉得非常“郁闷”。随着天气放晴,小明也变得活跃起来。小明的心理变化反映了(C )的不稳定性。 A 性格 B 气质 C 心理状态 D 心理过程 16、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 A 华生 B 亚里士多德 C 冯特 D 弗洛伊德 17、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表明( C ) A 两个因素负相关 B 两个因素不相关 C 两个因素正相关 D 两个因素伪相关 18、在一位研究者设计的“智力对中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 A ) A 智力 B 中学生 C 物理问题 D 物理成绩 19、“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类心理现象属于( B ) A 认知过程 B 心理特征 C 情感过程 D 心理状态 20、“爱之愈切,知之愈深”反映了( C ) A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B 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