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北京高三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

2018北京高三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

2018北京高三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
2018北京高三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

朝阳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答张十一【1】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释:【1】本诗写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2】踯躅:即羊踯躅花。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描绘了山水空净,猿鸣声声,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

B. 颔联“竞”字写出了筼筜蓬勃生长,“闲”字写出了羊踯躅悠然开放。

C. “未”字统领“报”与“知”,诗人慨叹自己未报君恩,不知会死于何地。

D.尾句中“斗”同“陡”,本句的意思是诗人顿时感觉头发白了一多半。

16. 本诗首联调动了视觉与听觉写景,下列诗句不含

..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B.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C.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D.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戎昱《桂州腊夜》)

17.《南涧中题》写于柳宗元被贬之后。这首诗与《答张十一》所表达的贬谪之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南涧中题(节选)

柳宗元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韩愈之文长于针砭时弊,《师说》讽刺了当时在士大夫之间耻于相师的风气,“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①_______,_____②_____。’”《小石潭记》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表达了他在潭边的所见所感。《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词人遥想三国时周瑜“____⑤______,谈笑间,____⑥_______”,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白居易被贬江州,作《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⑦______,_______⑧_____。”琵琶女的技艺与身世,令他感慨颇深。

答案: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5.(3分)A(“人烟鼎盛,一派繁华美好的景象”有误。)

16.(3分)C

17.(6分)答案要点:

相同点: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忧愁、痛苦。(答思念友人、失路不得志亦可,2分)

不同点:韩诗表达出“未报恩波”的不甘,诗人流露出仍想有所作为的情感(或:韩诗表达了短暂的欢愉)(2分)。柳诗则主要表达了孤寂无人知的痛苦(2分)(或:柳诗表达了对后人有一点期许的感情)。

18.(8分)

①位卑则足羞

②官盛则近谀

③凄神寒骨

④悄怆幽邃

⑤羽扇纶巾

⑥樯橹灰飞烟灭

⑦同是天涯沦落人

⑧相逢何必曾相识

丰台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渔家傲

苏轼

临水纵横回晚鞚【1】,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2】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注:【1】鞚,有嚼口的马笼头。【2】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临水纵横回晚鞋”,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此句凸显了词人豪

迈英武的气势。

B. “归来转……闻几弄”,骑马归来,耳闻暮霭中传来笛奏的乐曲,词人情绪发生转变,若有所悟。

C. “秋阴重……云凝冻”,秋天阴暗沉重,西山去雾笼罩,天寒雪淡。景物反衬出词

人内心的郁闷。

D. “美酒……旌旆拥”,饮酒话别,席前歌舞狂欢;词人腰挎金鱼饰,护卫前呼后

拥,场面壮观。

16. “尊前舞雪狂歌送”一句中,“舞雪”形容舞姿回旋如雪花飞舞。这里把人比作物去

写,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下列诗句没有

..运用这一手法写人的一项是(3分)

A.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B.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C.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D.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江楼感旧》)

17. 苏轼常以“梦”感叹人生。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分别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写到“西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也写到山:“西北望长安,可

怜无数山。,。”

②本诗写到“美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也写到酒:“携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颜。”

③本诗中的“旌旆”,是古代旗帜名,《曹刿论战》中也写到旗:“,,

故逐之。”

答案

石景山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注】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倩:请,央求。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出作者在伤老悲秋的凄凉中,借与友人游乐而力图自我宽慰的心境。

B.颔联写作者笑请友人代为“正冠”,却难掩因年老体衰而产生的羞愤心情。

C.颈联写出了水流奔泻、两峰并峙的宏大气势,意境开阔,又给人以萧瑟之感。

D.这首诗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满腹的忧情却以壮语写出,凄楚悲凉又慷慨旷放。16.本诗颔联是“流水对”,即上下句结构相同,意义相承,顺序不能颠倒。下列各联的对仗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7.本诗尾联有另一个版本:“明年此会知谁在?再把茱萸仔细看。”请结合本诗内容,比较这两个尾联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6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在众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文中,从来不乏借四时景物抒写情感的佳作。“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写暮春时节“崇山峻岭,”,“天朗气清,”,友人相聚,“信可乐也”。而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山间春日是“野芳发而幽香”,夏日是“”。李清照笔下“,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秋景透露出无法排遣的凄凉愁苦。陆放翁则在《书愤》中借“,”

回顾了自己于严冬寒秋时节抗敌卫国的峥嵘岁月。

答案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B 16.D

17.【答案示例】“知谁健”和“知谁在”都包含着对来年重阳友人相聚的期待与对自身垂暮的担心,而后者的担心更为复杂伤感。“知谁在”既可理解为“有谁在场”,担心各自漂泊难以相聚;也可理解为“有谁在世”,担心时不我待生命终结。“醉把茱萸”突出了今日欢饮尽兴之态,期待来年再相聚;“再把茱萸”强调了手拿茱萸反复观看的情态,对今日的欢饮尽兴多有回味不舍,也暗含着对年华老去、命途多舛、欢乐难续的无奈。后者更为冷静,也更为悲凉。

【评分标准】围绕“健”“在”所在的句意分析抒情差异3分,围绕“再”“醉”所在的句意分析抒情差异3分。

18.【答案及评分标准】茂林修竹惠风和畅佳木秀而繁阴梧桐更兼细雨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每句1分,共6分)

顺义一模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6—20题。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①蜀中九日

卢照邻王勃

九月九日眺山川,九月九日望乡台,

归心归望积风烟。他席他乡送客杯。

他乡共酌金花酒②,人今已厌南中苦,

万里同悲鸿雁天。鸿雁那③从北地来?

【注释】①玄武山:蜀地山名。②金花酒:菊花酒。③那:奈何,为何。

16.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两诗都写九月九日登高远望,是因为自古就有此日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B.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远在异地他乡,思念故土而又不得归去的怅惘之情。

C.“归心归望”“他席他乡”,一写心中情,一写眼前事,两句可谓天然巧合。

D.两人一在南,一在北,虽然相隔万里,地点不同,然而却有着同样的感情。

17.请对卢照邻诗中“归心归望积风烟”中“积”字的用字之妙作简要分析。(4分)

18.两首诗结尾都提到“鸿雁”,但诗人心中由“鸿雁”引发的感受、想法却有同有异。试作简要分析。(6分)

19.登高远望,总能令人看到不同寻常的景色,产生特殊的感受。如王勃登上滕王阁这座“天人旧馆”,就看到了“层峦耸翠,;,下临无地”的景色。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便发出了“舞榭歌台,”的感慨(3分)

20.上面王勃诗中“台”“杯”“来”是韵字,杜甫的《登高》也用到这几个韵字,请写出其中与王诗韵字相同的两句。(2分)

答案16.(3分)答案:D(从卢诗注解和王诗题目看,两人都在蜀地)

17.(4分)参考答案:“积”字用得好,既写出风烟浓重,迷茫一片,是眼前的实景,又写出诗人心中思乡之情的浓厚,情景紧密交融一起。【评标】景与情各2分。意思对即可。18.(6分)参考答案:相同:鸿雁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不同:卢诗看到鸿雁“守信”,在秋季南飞回乡,而自己却客居异地,有家难回,不禁悲从中来。王诗是写自己已经厌恶南方,而质问鸿雁为何非要飞到这里,以此表现思乡之切。

【评标】每一点各3分。意思对即可。

19.(3分)答案:上出重霄飞阁流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评标】每句1分。错一字则此句不得分。

20.(2分)答案: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不尽长江滚滚来【评标】答出任意两句即可,每句1分。错一字则此句不得分。

通州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8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遥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在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

B.竹林环抱的船坞里没有一丝纤尘,只见傍水的亭轩和澄澈的湖水。

C.传递思念之情的书信跨越重重的城镇,送往氏兄弟所在的地方。

D.时令已届深秋,但浓重的阴云久久沉积不散,孕育着浓浓的雨意。

16.下列诗句中的“听雨”营造的氛围与本诗相近的一项是(3分)

A.小沼如盘水浅清,菰蒲新发获芽生。连筒引却前溪水,养得芭蕉听雨声。(徐居正《即事》)

B.田里熙熙便是春,追游何必艳阳辰。打门吏少花村静,听雨高眠亦可人。(真山民《春游阻雨次韵》)

C.床隐屏风竹几斜,卧看新燕到贫家。闲居心上浑无事,听雨唯忧损杏花(高启《雨中闲卧》)

D.蝉歇还惊络纬鸣,秋风忽已动江城。山窗寂寂无眠夜,梧落芭蕉听雨声。(黄姬水《秋夜》)

17.《红楼梦》中众人游荇叶渚时,黛玉说她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诗,但故

意引错。请你说出“残荷”与“枯荷”的不同,并结合《红楼梦》简述曹雪芹这样写的原因。(6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作者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杜牧的《阿房宫赋》是警世名篇,文中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本诗写到了荷,荷一般亦可称作“莲”。周敦顾在《爱莲说》中对莲大加赞赏: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③本诗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也抒发了真挚的友情,其诗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答案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C[根据诗意可知“传递思念之情的书信跨越重重的城镇”错。](3分)

16.D[ “听雨”营造了寂寥的氛围。] (3分)

17.答案示例

①荷叶依时序逐渐枯萎即为“枯荷”,“残荷”指残破的、不完全的荷叶,“枯荷”不一定残破,季节到了深秋就会变得萎黄枯稿;“残荷”不一定非得枯美,因自然原因或人为破坏荷叶也可能是残破的。(2分)

②曹雪芹写林黛玉故意将“枯荷”说成“残荷”,表现了贾家命运的中道败落。满池欣欣向荣的荷叶,在遇外来力量破坏后变得残破不堪,正像贾家遭逢的厄运一样,而枯荷表达不出此寓意,(答“残荷”喻指宝黛爱情悲剧由外物所致也可,联系黛玉本人也可。)(4分)

【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的情给分。】

18.(6分)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儿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共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西城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三登乐

范成大①

路转横塘②,风卷地,水肥帆饱。眼双明,旷怀浩渺。问菟裘③,无恙否,天教重到。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算年来,识翁者少。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归鬓任霜,醉红④未老。

【注释】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词为多年在外的诗人归乡时所作。②横塘: 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③菟裘:此处指诗人家乡吴县石湖。④醉红:指酒醉后面庞泛红。

1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词作开篇点明行迹;“水肥帆饱”不仅描写看到的景色,亦寓有归乡时的心情。

B.“无恙否”既是揣测,又流露出隐隐的担忧,这种心情与“近乡情更怯”颇相似。

C.“休荡桨”写舟行水上,已无需荡桨,意在表现风力迅猛,浪推船行,极为迅速。

D.“喜山林”三句是说虽然作者离家日久,但故乡山林的遗迹依然,还是旧日模样。

16.“横塘”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下列诗句中“横塘”的情感内涵与其他三句不同

..的一项是(3分)

A. 复见花开人又老,横塘寂寂柳依依。(唐·李嘉祐《伤吴中》)

B. 散客出门斜月在,两眉愁思问横塘。(唐·韩偓《横塘》)

C.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宋·范成大《横塘》)

D. 道出横塘跨石梁,塘南塘北稻花香。(宋·程师孟《入涌泉道中》)

17.同为归乡途中所作,刘克庄《归至武阳渡作》与范成大《三登乐》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6分)

夹岸盲风扫楝花,高城已近被云遮。遮时留取城西塔,篷底归人要认家。

(刘克庄《归至武阳渡作》)注:楝:音liàn,落叶乔木。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这首词中写到诗人归家途中遇到“风卷地”,《岳阳楼记》中同样有对洞庭湖上大风浪的描

写“,”。

②这首词中诗人“恐惊鱼鸟”,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也写到了鸟,“,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③这首词中诗人写到秋日“木落”,在《声声慢》中,李清照则写了花落,

。,如今有谁堪摘?”

15.(3分)C 16.(3分)D

17.(6分)

【答案示例】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回到故乡的急切心情。(2分)

不同点:范词通过“水肥帆饱”,“旷怀浩渺”,“故山更好”,“喜山林”“醉红未老”等句表达了作者

归家时的喜悦和对自然山林的热爱之情(2分);并通过“算年来,识翁者少”

等句表达了

物是人非的感慨。(1分)。刘词通过“留取城西塔”“要认家”等句表达担心找不到归家标

志的忐忑、紧张。(1分)

【评分参考】“渴望还乡”的共同情感,2分。范词中的“归家喜悦”“山林热爱”“人事感慨”,各1分;刘词中的“忐忑、紧张”1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

【参考答案】

①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评分参考】

每空1分。句中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东城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夜游宫

吴文英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1】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2】灯冷。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3】欹,玉搔斜,酒初醒。

注释:【1】隐几:靠着桌案。【2】嚼花:指赏花。【3】绀云:头发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窗外”一句写词人雨夜静坐,听窗外的溪声雨声混成一片。

B.“映窗里”一句写词人借冷冷的灯光欣赏当窗摆放的水仙花。

C.“香苦”一句写香气浓郁的水仙受到了雨夜寒气的侵袭。

D.词人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只有在梦醒后才感觉到温馨。

16.本词借人写花,写出了水仙花的特点。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C.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徐夤《牡丹花》)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7.《夜游宫》一词与下面的诗在运用意象方面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随风潜入夜,②。,连月不开,④,

轻胜马,谁怕?⑥。”各种各样的雨,都寄托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感悟。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3分)D 16.(3分)C

17.(6分)

答案要点:

相同点:都通过想象、联想,赋予意象感情色彩,将意象人格化。

不同点:李白诗没有对意象进行细致描绘,《夜游宫》对意象描绘细腻。

18.(6分)

①当春乃发生②润物细无声

③若夫淫雨霏霏④阴风怒号

⑤何妨吟啸且徐行⑥一蓑烟雨任平生

2018年高考导数分类汇编

2018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分类汇编——函数与导数 1.(北京)能说明“若f(R)>f(0)对任意的R∈(0,2]都成立,则f(R)在[0,2]上是增函数”为假命题的一个函数是f(R)=sinR. 【解答】解:例如f(R)=sinR,尽管f(R)>f(0)对任意的R∈(0,2]都成立, 当R∈[0,)上为增函数,在(,2]为减函数,故答案为:f(R)=sinR. 2.(北京)设函数f(R)=[aR2﹣(4a+1)R+4a+3]e R. (Ⅰ)若曲线R=f(R)在点(1,f(1))处的切线与R轴平行,求a; (Ⅱ)若f(R)在R=2处取得极小值,求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Ⅰ)函数f(R)=[aR2﹣(4a+1)R+4a+3]e R的导数为 f′(R)=[aR2﹣(2a+1)R+2]e R.由题意可得曲线R=f(R)在点(1,f(1))处的切线斜率为0,可得(a﹣2a﹣1+2)e=0,解得a=1; (Ⅱ)f(R)的导数为f′(R)=[aR2﹣(2a+1)R+2]e R=(R﹣2)(aR﹣1)e R, 若a=0则R<2时,f′(R)>0,f(R)递增;R>2,f′(R)<0,f(R)递减. R=2处f(R)取得极大值,不符题意; 若a>0,且a=,则f′(R)=(R﹣2)2e R≥0,f(R)递增,无极值; 若a>,则<2,f(R)在(,2)递减;在(2,+∞),(﹣∞,)递增, 可得f(R)在R=2处取得极小值; 若0<a<,则>2,f(R)在(2,)递减;在(,+∞),(﹣∞,2)递增, 可得f(R)在R=2处取得极大值,不符题意; 若a<0,则<2,f(R)在(,2)递增;在(2,+∞),(﹣∞,)递减, 可得f(R)在R=2处取得极大值,不符题意. 综上可得,a的范围是(,+∞). 3.(江苏)函数f(R)=【解答】解:由题意得:故答案为:[2,+∞). 的定义域为[2,+∞). ≥1,解得:R≥2,∴函数f(R)的定义域是[2,+∞).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二模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答案].docx

北京市各区2018 年中考二模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答案 ] 古诗词鉴赏 【西城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 题。 虞美人 ?无聊 ① 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② 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注】①陈维崧 :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 ②簸:摇动。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 B.“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 C.倚楼极目,愁绪更深,幸好有东风寄语,频传捷报。 D.“鲥鱼”有良好的寓意,与“秦关蜀栈”况味迥异。 1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都借“旗”表达了对战争的情绪,其中与“好风休簸战旗红”表达的 情绪最相似的一项是( 3 分) A.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B.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辛弃疾《鹧鸪天》 ) C.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 D.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 夏完淳《即事》 ) 17.同样是写春花和春风,《虞美人·无聊》与下列这首诗相比,作者的情思却有不同,请 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6 分)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 分) ①这首词中写到诗人“倚楼极目”,《滕王阁序》中王勃也写到登阁远望,“披绣闼,俯 雕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②这首《虞美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深愁绪”,李煜的《虞美人》也在结尾点明愁情,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这首词提到了战场,屈原的《国殇》里也有对战场的描写:“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 兮短兵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5.( 3分) C 16. ( 3 分) A 17.( 6分) 【答案示例1】 陈词中作者对春花而有“鹃啼血”的悲伤感,并劝春花不要开在血腥的战场上,而应与好 楼台相映,这是美好的风景;又对春风说不要在战场吹动战旗,而应送鲜美的鲥鱼过 江,这是惬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高诗中作者 寻友途中沐春风看春花,春光明媚、风景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春景的沉迷喜爱。 【答案示例2】 陈词中作者由春花、东风想到战场与战旗,认为美好的春花、东风与血腥的战争氛围不协调,而应该与楼台与鲥鱼一起,与美好的风景和生活相映衬。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高诗中作者寻友途中沐春风看春花,春光明媚、风景优美,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向量

1 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向量 一、填空题 1.(北京理6改)设a ,b 均为单位向量,则“33-=+a b a b ”是“a ⊥b ”的_________条件(从“充分而不必要”、“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择) 1.充分必要 2.(北京文9)设向量a =(1,0),b =(?1,m ),若()m ⊥-a a b ,则m =_________. 2.-1 3.(全国卷I 理6改)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 _________. (用,AB AC 表示) 3.3144 AB AC - 4.(全国卷II 理4)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1?=-a b ,则(2)?-=a a b _________. 4.3 5.(全国卷III 理13.已知向量()=1,2a ,()=2,2-b ,()=1,λc .若()2∥c a+b ,则λ=________. 5. 12 6.(天津理8)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B BC ⊥,AD CD ⊥,120BAD ∠=?,1AB AD ==. 若点E 为边CD 上的动点,则AE BE ?uu u r uu u r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6. 2116 7.(天津文8)在如图的平面图形中,已知 1.2,120OM ON MON ==∠= ,2,2,BM MA CN NA == 则· BC OM 的值为_________. 7.6- 8.(浙江9)已知a ,b ,e 是平面向量,e 是单位向量.若非零向量a 与e 的夹角为π 3,向量b 满足b 2?4e · b +3=0,则|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8.3?1 9.(上海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1,0)A -,(2,0)B ,E 、F 是y 轴上的两个动点,且2EF = ,则AE BF ?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9.-3

2018年高考数学理试题分类汇编:函数

2018年高考数学理试题分类汇编 函数 一、选择题 1、(2018年北京高考)已知x ,y R ∈,且0x y >>,则( ) A. 110x y -> B.sin sin 0x y -> C.11 ()()022x y -< D.ln ln 0x y +> 【答案】C 2、(2018年山东高考)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当x <0时,3 ()1f x x =- ;当11x -≤≤ 时, ()()f x f x -=-;当12 x > 时,11()()22 f x f x +=- .则f (6)= (A )?2 (B )?1 (C )0 (D )2 【答案】D 3、(2018年上海高考)设()f x 、()g x 、()h x 是定义域为R 的三个函数,对于命题:①若()()f x g x +、 ()()f x h x +、()()g x h x +均为增函数,则()f x 、()g x 、()h x 中至少有一个增函数;②若()()f x g x +、()()f x h x +、()()g x h x +均是以T 为周期的函数,则()f x 、()g x 、()h x 均是以T 为周期的函数,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均为真命题 B 、①和②均为假命题 C 、①为真命题,②为假命题 D 、①为假命题,②为真命题 【答案】D 4、(2018年天津高考)已知函数f (x )=2(4,0, log (1)13,0 3)a x a x a x x x ?+0,且a ≠1)在R 上单调递减,且 关于x 的方程|()|2f x x =-恰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23] (B )[23,34 ] (C )[13,23] { 34 }(D )[13,2 3) { 3 4 } 【答案】C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10. 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 分) 2017 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7 题。(共 12 分)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 】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 【 1】树杪:树梢。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3 分) 王昌龄《古意》 ) 晁补之《吴松道中》 ) 张耒《感春》 )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 (17) 同样是描绘山峡, 《晓行巴峡》 与下列诗句相比, 在运用意象、 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6 分) 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郦道元《水经注》 ) 杜甫 《秋兴八首》 )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11 分)

2018-2020三年高考数学分类汇编

专题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讲 集合 2018------2020年 1.(2020?北京卷)已知集合{1,0,1,2}A =-,{|03}B x x =<<,则A B =( ). A. {1,0,1}- B. {0,1} C. {1,1,2}- D. {1,2} 2.(2020?全国1卷)设集合A ={x |x 2–4≤0},B ={x |2x +a ≤0},且A ∩B ={x |–2≤x ≤1},则a =( ) A. –4 B. –2 C. 2 D. 4 3.(2020?全国2卷)已知集合U ={?2,?1,0,1,2,3},A ={?1,0,1},B ={1,2},则()U A B ?=( ) A. {?2,3} B. {?2,2,3} C. {?2,?1,0,3} D. {?2,?1,0,2,3} 4.(2020?全国3卷)已知集合{(,)|,,}A x y x y y x =∈≥*N ,{(,)|8}B x y x y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 A. 2 B. 3 C. 4 D. 6 5.(2020?江苏卷)已知集合{1,0,1,2},{0,2,3}A B =-=,则A B =_____. 6.(2020?新全国1山东)设集合A ={x |1≤x ≤3},B ={x |2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届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东城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诗人送友人远行,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 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 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16.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白《赠汪伦》) 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黄滔《马嵬二首》) 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约《观祈雨》) D.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中《思旧居三首》) 17.《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白居易《琵琶行》也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其诗云:“_______, ________。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本诗写送别,而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乃瞻衡宇,_______, 僮仆欢迎, ________。” ③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王诗云:“城阙辅三,________。与君 离别意,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B16.D 17.(6分) 要点一:《送别》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惆怅不舍的心情;《别董大》写诗人对朋友的鼓励,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

2018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之概率统计精校版 2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之概率统计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课标I理)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 中 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4 1 .A 8 . π B 2 1 .C 4 . π D 2.(2017课标III理)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8,7月 .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3.(2017课标Ⅱ文)从分别写有5,4,3,2,1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 .A 1 10 .B 1 5 .C 3 10 .D 2 5 4.(2017课标I文)为评估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效果,选了n块地作试验田.这n块地的亩产量(单位:kg)分别为n x x x? , , 2 1 ,下面给出的指标中可以用来评估这种农作物亩产量稳定程度的是() n x x x A? , , . 2 1 的平均数n x x x B? , , . 2 1 的标准差n x x x C? , , . 2 1 的最大值n x x x D? , , . 2 1 的中位数 5.(2017天津文)有5支彩笔(除颜色外无差别),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绿、紫.从这5 (第1题)(第2题)

【高考真题】2016---2018三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直线运动 【2018高考真题】 1.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I卷) 【答案】 B 2.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A. 13s B. 16s C. 21s D. 26s 【来源】浙江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物理试题 【答案】 C

【解析】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在加速阶段,所需时间 ,通过的位移为,在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相同,在匀速阶段所需时间为:,总时间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求得总时间。 3.(多选)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来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卷) 【答案】 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图像的理解及利用图像解题的能力问题

4.(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I卷) 为2∶1,选项C正确;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1=,加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1=ma1+mg=m(+g),减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2=-,减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2=ma2+mg=m(g -),匀速运动过程的牵引力F 3=mg。第次提升过程做功W1=F1××t0×v0+ F2××t0×v0=mg v0t0;第次提升过 程做功W2=F1××t0×v0+ F3×v0×3t0/2+ F2××t0×v0 =mg v0t0;两次做功相同,选项D错误。

2018年各地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三角函数 教师版

三角函数 1.(2018年全国1文科·8)已知函数()2 2 2cos sin 2f x x x =-+,则 B A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3 B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4 C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大值为3 D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大值为4 2.(2018年全国1文科·11)已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 边上有两点()1A a , ,()2B b ,,且2 cos 23 α=,则a b -= B A . 15 B C D .1 3.(2018年全国1文科·16)△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已知sin sin 4sin sin b C c B a B C +=,2228b c a +-=,则△ABC 的面积为 . 4. (2018年全国2文科·7).在中, ,,则 A A . B C D . 5. (2018年全国2文科·10)若在是减函数,则的最大值是 C A . B . C . D . 6.(2018年全国2文科·15)已知,则 . 7.(2018年全国3文科·4)若,则 B A . B . C . D . 8.(2018年全国3文科·6)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为 C A . B . C . D . 9. (2018年全国3文科·11)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 C ABC △cos 2C =1BC =5AC =AB =()cos sin f x x x =-[0,]a a π 4 π2 3π4 π5π1tan()45 α-=tan α=1 sin 3 α= cos 2α=8 9 79 7 9 -89 - 2tan ()1tan x f x x =+4 π2 ππ2πABC △A B C a b c ABC △222 4 a b c +-C =

北京卷诗歌鉴赏题汇编

北京卷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2002年】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6分) 登颧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颧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颧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颧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 【2003年】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6分)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 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 【2004年】12.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4分)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北京市2020届(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古诗鉴赏专题 东城区 (二)古诗欣赏。(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著名学者林庚先生在《唐诗综论》里说,李白在《行路难》“短短的一首诗中,感情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仿佛是从谷底到波峰,大起大落”。请结合该诗具体诗句,谈谈李白的情感是如何波澜起伏的。 答: (二)古诗欣赏(4分) 5.示例: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由苦闷抑郁、到失望惆怅,满含希冀却又充满矛盾、最后乐 观自信的起伏过程。比如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表现他在理想与现实 发生矛盾时内心的苦闷抑郁;黄河不可渡,太行不可登,人生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 的悲慨惆怅;然后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对重新被重用的希望;再反复咏 叹行路难,表现了诗人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最后写乘风破浪济沧海,则充满乐 观自信,表达出他伟大的理想抱负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评分:4分。其中,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起、落之情各2分。 海淀区 (二)阅读《游山西村》,完成8-9题。(共5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8.阅读这首诗,任选其中一联,具体说说你对“古风存”的理解。(3分) 答: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你读出了哪些情感?(2分) (二) 8.示例:首联写出淳朴的民风。农家酒味虽薄,但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现了丰收之年农家待客倾其所有的盛情。这联诗句,表达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意。 (共3分。选择首联、颈联、尾联其中一联,1分;说出理解,2分) 9.示例:我读出了诗人对农村风光和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从“疑无路”到“又一村”

2018年度各地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概率统计学生版

概率统计 1.(2018年全国一·文科3)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 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2.(2018年全国二·文科5)从2名男同学和3名女同学中任选2人参加社区服务,则选中的2人都是女同学的概率为 A.0.6B.0.5C.0.4D.0.3 3.(2018年全国三·文科5)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既用现金支付也用 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A.B.C.D. 4.(2018年全国三·文科14)某公司有大量客户,且不同年龄段客户对其服务的评价有较 大差异.为了解客户的评价,该公司准备进行抽样调查,可供选择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则最合适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 5.(2018年全国一·文科19)某家庭记录了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单位:m3)和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日用水[) 00.1 ,[) 0.10.2 ,[) 0.20.3 ,[) 0.30.4 ,[) 0.40.5 ,[) 0.50.6 ,[) 0.60.7 ,

量 频 数 1 3 2 4 9 26 5 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日用水量[) 00.1 ,[) 0.10.2 ,[) 0.20.3 ,[) 0.30.4 ,[) 0.40.5 ,[) 0.50.6 , 频数 1 5 13 10 16 5 (1)在答题卡上作出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日用水量小于m3的概率; (3)估计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一年能节省多少水?(一年按365天计算,同一组中的数据以这组数据所在区间中点的值作代表.)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诗歌鉴赏-(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诗歌鉴赏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 一、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 1.(2018?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2016北京市各城区高三一模汇编:诗歌鉴赏

【2016北京市各城区高三一模汇编】|诗歌鉴赏海淀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却说沧州牢城营里管营首告:(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延烧大军草料场。州尹大惊,随即押了公文帖,仰缉捕人员…一且说(甲)与柴大官人别后,上路行了十数日,时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见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行不到二十余里,只见满地如银。昔金完颜亮有篇词,名《百字令》,单题着大雪,壮那胸中之气: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____。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 13.下列填人《百字令》(又名“念奴娇”)横线处的诗句,与整首词最相合的一项是(3分) A.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B.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14.按要求完成(1)(2)题。(10分) (1)上面文字出自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作者借《百字令》一词的场景描写烘托了小说中(甲)____这一人物形象。这一手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以赤壁“____,____,卷起千堆雪”的壮阔景象,烘托周瑜“____,谈笑间,____”的英雄形象。(7分) (2)上面文字以《百字令》烘托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15.下面《世说新语》选段中谢朗、谢道韫的语句与上文的《百字令》都描写了“白雪纷纷”的景象,请从二谢语句中任选其一,与《百字令》中任一写雪的诗句进行比较赏析。(6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①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②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注释】①胡儿:指谢朗。②兄女:指谢道韫。 16.下列诗句以“雪”为吟咏对象的一项是(3分) A.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孥。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 B.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唐·陆畅) C.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五代·李煜) D.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宋·黄庭坚) 13.(3分)B 14.(10分)(1)(7分)《水浒传》或《忠义水浒传》(2分,名著1分,书名号1分)林冲(1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4分) (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 (3分)诗歌借助壮阔的雪景以及征夫的威猛形象,衬托出林冲激愤满怀、豪气冲天、英勇无畏(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意思对即可)(6分)要点:(1)明确比较赏析点(2分),(2)分析描写雪景诗句的特点(2分)(3)分析诗句表达思想、情感的效果(2分)。16.(3分)B 西城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8题。 杂诗王赞①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②。昔往鸧鹒③鸣,今来蟋蟀吟。

2018年高考数学分类汇编集合及答案详解

2018年高考数学分类汇集合 1、(2018年高考全国卷I文科1) (5分)已知集合A={0,2},B={﹣2,﹣1,0,1,2},则A∩B=()A.{0,2}B.{1,2}C.{0}D.{﹣2,﹣1,0,1,2} 【解答】解:集合A={0,2},B={﹣2,﹣1,0,1,2}, 则A∩B={0,2}. 故选:A. 2、(2018年高考全国卷I理科2) (5分)已知集合A={x|x2﹣x﹣2>0},则?R A=() A.{x|﹣1<x<2}B.{x|﹣1≤x≤2}C.{x|x<﹣1}∪{x|x>2}D.{x|x≤﹣1}∪{x|x≥2} 【解答】解:集合A={x|x2﹣x﹣2>0}, 可得A={x|x<﹣1或x>2}, 则:?R A={x|﹣1≤x≤2}. 故选:B. 3、(2018年高考全国卷II文科2) (5分)已知集合A={1,3,5,7},B={2,3,4,5},则A∩B=()A.{3}B.{5}C.{3,5}D.{1,2,3,4,5,7} 【解答】解:∵集合A={1,3,5,7},B={2,3,4,5}, ∴A∩B={3,5}. 故选:C. 4、(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科2) (5分)已知集合A={(x,y)|x2+y2≤3,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A.9 B.8 C.5 D.4 【解答】解:当x=﹣1时,y2≤2,得y=﹣1,0,1, 当x=0时,y2≤3,得y=﹣1,0,1, 当x=1时,y2≤2,得y=﹣1,0,1, 即集合A中元素有9个, 故选:A. 5、(2018年高考全国卷III文科2)

(5分)已知集合A={x|x﹣1≥0},B={0,1,2},则A∩B=() A.{0}B.{1}C.{1,2}D.{0,1,2} 【解答】解:∵A={x|x﹣1≥0}={x|x≥1},B={0,1,2}, ∴A∩B={x|x≥1}∩{0,1,2}={1,2}. 故选:C. 6、(2018年高考全国卷III理科1) (5分)已知集合A={x|x﹣1≥0},B={0,1,2},则A∩B=() A.{0}B.{1}C.{1,2}D.{0,1,2} 【解答】解:∵A={x|x﹣1≥0}={x|x≥1},B={0,1,2}, ∴A∩B={x|x≥1}∩{0,1,2}={1,2}. 故选:C. 7、(2018年高考北京理科1) (5分)已知集合A={x||x|<2},B={﹣2,0,1,2},则A∩B=()A.{0,1}B.{﹣1,0,1}C.{﹣2,0,1,2} D.{﹣1,0,1,2} 【解答】解:A={x||x|<2}={x|﹣2<x<2},B={﹣2,0,1,2}, 则A∩B={0,1}, 故选:A. 8、(2018年高考北京理科8) (5分)设集合A={(x,y)|x﹣y≥1,ax+y>4,x﹣ay≤2},则() A.对任意实数a,(2,1)∈A B.对任意实数a,(2,1)?A C.当且仅当a<0时,(2,1)?A D.当且仅当a≤时,(2,1)?A 【解答】解:当a=﹣1时,集合A={(x,y)|x﹣y≥1,ax+y>4,x﹣ay≤2}={(x,y)|x﹣y≥1,﹣x+y>4,x+y≤2},显然(2,1)不满足,﹣x+y>4,x+y≤2,所以A,C不正确; 当a=4,集合A={(x,y)|x﹣y≥1,ax+y>4,x﹣ay≤2}={(x,y)|x﹣y≥1,4x+y>4,x﹣4y≤2},显然(2,1)在可行域内,满足不等式,所以B不正确;故选:D. 8、(2018年高考北京理科20)

古诗词鉴赏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详尽解析)

古诗词鉴赏(6)2018 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 (有详尽解析) 一、(2018年全国I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 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 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 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B【解析】“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文中是因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而不是生活的贫困。置身于压抑和阴森的社会环境,面对炎凉的世风、冷漠的人情,诗人依然肥衣冲风、饮酒高歌,其感情何其沉郁愤激,其气概何其慷慨豪迈!B 符合题意。 (2)意味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二、(2018年全国II 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 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 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 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 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 答案:(1)D【考点】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感情类题目 【解析】尾联“烛光相射飞纵横”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诗人纵横走笔的气势,所以纵横的是诗人走笔,不是烛光。故选D。 (2)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

2017-2019高考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分类汇编(试题版)

2017-2019高考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分类汇编(试题版) 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已知0.20.32 log 0.220.2a b c ===,,,则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c a << 2.【2019年高考天津理数】已知5log 2a =,0.5og 2.l 0b =,0.20.5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a c b << B .a b c << C .b c a << D .c a b << 3.【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若a >b ,则 A .ln(a ?b )>0 B .3a <3b C .a 3?b 3>0 D .│a │>│b │ 4.【2019年高考北京理数】在天文学中,天体的明暗程度可以用星等或亮度来描述.两颗星的星等与亮度 满足m 2?m 1=2 1 52lg E E ,其中星等为m k 的星的亮度为E k (k =1,2).已知太阳的星等是?26.7,天狼星的 星等是?1.45,则太阳与天狼星的亮度的比值为 A .1010.1 B .10.1 C .lg10.1 D .10?10.1 5.【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函数f (x )= 2 sin cos ++x x x x 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A . B . C . D . 6.【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函数3 222x x x y -=+在[]6,6-的图像大致为

A . B . C . D . 7.【2019年高考浙江】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1 x y a = ,1(2 log )a y x =+(a >0,且a ≠1)的图象可能是 8.【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理数】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面与探测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着围绕地月拉格朗日2L 点的轨道运行.2L 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质量为M 1,月球质量为M 2,地月距离为R , 2L 点到月球的距离为r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 满足方程: 121 223 ()()M M M R r R r r R +=++. 设r R α=,由于α的值很小,因此在近似计算中34532 333(1)ααααα++≈+,则r 的近似值为 A 2 1 M R M B 2 12M R M C 2 3 1 3M R M D 2 3 1 3M R M 9.【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设()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且在()0,+∞单调递减,则

(完整版)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一、【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共12分)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二、【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11分)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三、【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四、【新课标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