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系统评价的定义

安全系统评价的定义

安全系统评价的定义
安全系统评价的定义

第一章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特点

第一节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安全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等为手段,对系统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控制,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目标的科学技术。

安全系统工程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安全科学学科的重要分支。

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断科学,在定义安全系统工程之前需要弄清相关学科的有关概念。

一、系统

1、系统的定义

目前对系统的定义有百余种。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所谓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任何客观事物,大到银河系、太阳系,小到原子、分子,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

2、构成系统的条件

构成一个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这些要素就是构成这一系统的子系统;

(2)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必须产生特定的整体功能或达到特定的目标。

3、系统的一般属性

(1)整体性。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的要素(元件或子系统)组成的整体。构成系统的各要素虽然具有不同的性能,但它们通过综合、统一(而不是简单拼凑)形成的整体就具备了新的特定功能,就是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所以,系统的观点是一种整体的观点,一种综合的思想方法。

(2)相关性。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特殊关系,通过这些关系,使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发挥其特定功能。

(3)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是为完成某种任务或实现某种目的而发挥其特定功能的。要达到系统的既定目的,就必须赋予系统规定的功能,这就需要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即系

统的规划、设计、试验、制造和使用等阶段,对系统采取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等优化措施。

(4)有序性。系统有序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和系统发展的时间顺序性。系统可分成若干子系统和更小的子系统,而该系统又是其所属系统的子系统。这种系统的分割形式表现为系统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另外,系统的生命过程也是有序的,它总是要经历孕育、诞生、发展、成熟、衰老、消亡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系统发展的有序性。系统的分析、评价、管理都应考虑系统的有序性。

(5)环境适应性。系统是由许多特定部分组成的有机集合体,而这个集合体以外的部分就是系统的环境。系统从环境中获取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经过系统的加工、处理和转化,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然后再提供给环境。另一方面,环境也会对系统产生干扰或限制,即约束条件。环境特性的变化往往能够引起系统特性的变化,系统要实现预定的目标或功能,必须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研究系统时,必须重视环境对系统的影响。

安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落实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发动群众共同搞好安全生产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检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检查是检验和考查之意,安全检查就是要对生产过程中影响正常生产的各种因素,如机械、电气、工艺、仪表、设备等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进行深人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也就是把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种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1.及时发现和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工业生产中,人的操作有很大的自由性,常常受到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等影响,尤其是从事繁重、毒害、单调、重复的作业。在进行安全生产一段时间后,认为没有问题,麻痹大意、疏忽侥幸的思想自然增长,形成自由操作,便处于失控状态。安全检查就是要通过监察、监督、调查、了解、查证及早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并通过提醒、说服、劝告、批评、警告,直至罚款、处分、调离、革除等手段,消除不安全行为,提高工艺操作的可*性,提高设备检修的可*度。 2.及时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 有些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设备由于存在着腐蚀、老化、磨损、龟裂等原因,易发生故障,而生产作业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整洁等条件也会影响安全生产,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安全检查就是要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或采取临时辅助措施、特别防护措施。对于危险性大和毒害严重的劳动条件,应提出改造计划、定出整改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尽快执行。 3.及时发现和弥补管理缺陷 整个企业管理是由企业中各项各类专业管理构成的,而各项专业管理所造成的缺陷都能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检查就是要直接或通过具体问题发现各项专业管理过程中的缺陷,当然也包括自身安全管理中的缺陷,并及时纠正、弥补。 4.及时发现潜在危险 有些事故是有潜伏性的,但事故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按照事故发生的逻辑,观察、研究、分析这些潜在危险能否发生重大事故、发生重大事故的条件、可能波及的范围以及遭受的损失和伤亡,制定出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这就是从系统、全局出发的安全检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宏观指导意义。 5.及时发现并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安全检查既是为了检查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和系统中潜在的危险,又可通过深人生产现场实地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发现在安全生产中好的典型、先进的经验,并且树立这些典型、推广这些先进经验,做到以点带面,开创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6.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安全检查的过程就是宣传、讲解、运用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过程。在安全检查过程中一边提出问题、一边解决问题。一边制定措施、一边宣传政策,易于结合实际,容易被大家理解,极易深人人心,因而能收到实效。

安全评价的内容及分类

安全评价的内容及分类 1.安全评价内容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存在的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如图1—1所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安全技术领域里,已由以往主要研究、处理那些已经发生和必然发生的事件,发展为主要研究、处理那些还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把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化为一个数量指标,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划分危险等级,制定安全标准和对策措施,并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评价通过危险性识别及危险度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

2.安全评价分类 目前国内将安全评价通常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类。(实际它是3大类,即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评价应属现状评价的一种,属于政府在特定的时期内进行专项整治时开展的评价。) 1)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安全预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陛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评价采取措施后的系统是否能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评价的目的: 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以此达到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通过安全评价,系统地从工程、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因此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格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用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以后运行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度,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实现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安全评价的意义: 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技术性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分析、认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技术,最早是由美国道化学公司于1964年开发的,二十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国相继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评价模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生产设备为主体,逐一分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物质的火灾和爆炸特征以及工艺过程中各种潜在危险因素,从而为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生产提供了具体和可靠的依据。但尚未形成一套通用的、完整的评价方法。 第一节安全性评价的概念 一、安全性评价的定义 安全性评价(SafetyAssessment)也称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它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预测和度量的一种科学方法。就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企业进行安全性评价,可使宏观管理抓住重点、分类指导,也可为微观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是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职工安全和健康”的有力措施。 二、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安全性评价包括以下的基本内容: (1)危险的辨识主要是查明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的种类,范围及其存在的条件。 (2)危险的测定与分析即通过一定的事故测定和危险分析(包括固有的和潜在的危险)。对系统内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及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生成的危险,进行进一步分析,分析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3)危险的定量化把系统中存在的危险进行定量化处理,对其危险程度及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进行客观的评定,用以划定安全与危险,可行与不可行的界限。 (4)危险的控制与处理为消防危险采取消除、避开、限止和转移等技术措施以及检查、教育、训练等管理措施。

安全评价的目的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安全评价的目的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系统地从工程、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时,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因此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用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以后运行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分布部位、数目、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度,预测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 第 2 页共 4 页

安全生产培训的意义和目的

安全生产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提纲: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 二、对安全生产形势的思考 三、安全生产培训的目的 四、安全生产培训的意义 正文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 安全生产的概念:是一种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为,是指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相关活动。 二、对安全生产形势的思考; 近几年以来,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且安全生产的形势也越来越严重。近几年每年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的约13万人,每天约356人死于事故,平均每小时死亡15人,而同时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惊人,这还是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有必要对现阶段安全生产形势进行严肃的反思。到底是因为何种原因造成这种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民的安全素质还比较薄弱,包括企业、经营者、劳动者对安全生产知识、理念等还未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也有待提高。一个企业有了安全并不意味着有了一切,但是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生命权、健康权、安全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重视人权,体现人权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劳动者生命安全与健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或者责任者,要站在人权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 三、安全生产培训的目的; 1、为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 2、熟悉并能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基本掌握本行业、本工作领域有关的安全分析、安全决策、事故预测和防范等方面的知识; 4、熟悉安全管理知识,具有组织安全生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组织管理能力;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考评方式与标准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考评方式与标准 一、课程知识要点与考核目标 考核是按照对安全评价知识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的要求,对应考人员进行的实际能力测试。三个层次由低到高,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内容。(一)层次要求 了解:正确理解大纲所列知识的含义、内容并能够应用。 熟悉:对大纲所列知识有较深的认识,能够分析、解释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掌握:能够综合运用大纲所列知识开展安全评价、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二)课程知识要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总论 知识要点:本章主要讲述了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基本概念,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内容与分类,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发展及现状。 目标要求:了解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熟悉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目的、意义、内容、分类;掌握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及危险源辩识 知识要点:本章主要讲述了事故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分类、特点和基本特性,系统地介绍了八种事故致因理论,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危险源的分类方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目标要求:了解常见事故致因理论的基本思想;熟悉危险源、危险辨识的定义及危险辨识主要内容;掌握事故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基本特性,危险源分类方法及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第三章系统可靠性分析 知识要点:本章主要讲述了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可靠度、故障概率、故障概率密度、失效率以及寿命特性基本概念,系统可靠性框图分析以及串并联系统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及表决系统、储备系统等的分析计算过程。 目标要求:掌握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度量指标;熟知故障发生规律;掌握常见系统可靠性的计算以及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第四章系统安全性分析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存在的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如下图所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安全技术领域里,已由以往主要研究、处理那些已经发生和必然发生的事件,发展为主要研究、处理那些还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把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化为一个数量指标,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划分危险等级,制定安全标准和对策措施,并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评价通过危险性识别及危险度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 目前国内将安全评价通常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类。 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安全预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陛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评价采取措施后的系统是否能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安全指标要求的结论。总之,对安全预评价可概括为以下4点。 1、安全预评价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是在研究事故和危害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的和如何防止发生等问题的基础上,回答建设项目依据设计方案建成后的安全性如何、是否能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及如何达到安全标准、安全保障体系的可靠性如何等至关重要的问题。 2、安全预评价的核心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即针对特定的系统范围,对发生事故、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危险、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3、安全预评价用有关标准(安全评价标准)对系统进行衡量,分析、说明系统的安全性。 4、安全预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采取哪些优化的技术、管理措施,使各子系统及建设项目整体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 经过安全预评价形成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将作为项目报批的文件之一,同时也是项目最终设计的重要依据文件之一。(具体地说,安全预评价报告主要提供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业主、政府管理部门。在设计阶段,必须落实安全预评价所提出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到建设项目在设计中的“三同时”。) 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前、试生产运行正常之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它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判断

安全评价的作用何

安全评价的作用 一、简介 安全评价在杜绝、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及事故原因分析诸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安全评价已越来越多地列入各国法规、标准以及国际化组织有关规范的条款中。这表明安全评价已正式确立了它在生产中的地位。安全评价是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单位规避风险的重要一环。 《安全评价通则》中规定:安全评价的范围分为预评价、验收评价、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种。预评价是在项目做完可行性研究之后,要进行项目设立时需要做的,也叫设立评价;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完成之后,安监局对企业项目进行验收,监察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安全设施设计情况等,是否都按照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和设立安全评价报告中要求的进行。现状评价就是对企业现状进行评价,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一般对于危化品企业都是换证时候做。 近年来,化工项目的准入门槛逐步抬高,已经于2006年10月1日生效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前,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进行论证。安全条件论证报告重点分析极端条件下,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周边相邻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必要时要模拟计算出事故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半径。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在安全预评价之前进行。

进行编制安全条件论证首先要确定基本工作内容:界定需要论证建设项目,具体了解其主要生产工艺和周边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然后分析其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其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的影响,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若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均未超过要求,则认为该建设项目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对于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报告,企业可组织编制,也可委托安全咨询机构完成。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报告的评审尚无明确要求,目前是由县级以上安监局组织评审。 最近中石油集团公司发布了《中石油集团公司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管理规定》(HAZOP分析工作),规定中要求集团公司规划计划部负责落实新、该、扩建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中的HAZOP分析经费。HAZOP分析法是安全评价的一种方法。 二、依据 我国将安全评价作为工程项目“三同时”的一项新内容,是使“三同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早在1996年10月,劳动部发布了《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监察规定》,其中规定:“初步设计会审前,必须向劳动行政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含《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和有关的图纸资料。”(目前《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已经改称《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劳动安全卫生专篇》改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另外还规定:“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一)大中型和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试卷(5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河南理工大学 2007~2008 学年第 1学期 《安全评价》试卷(5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15分,每小题3分) 1、《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生效实施的时间是:() ( B ) A. 2004年1月1日 B. 2005年1月1日 C. 2005年6月 1日 D. 2005年3月1日 2、(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指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 立应急救援体系。 ( C ) A. 地区级 B. 市级 C. 县级 D. 省级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 ( A ) A. 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 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C. 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 D. 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 4、石油化工企业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出厂区的总变配电所,应布置在()。 ( C ) A. 远离厂区的区域; B. 厂区内适当位置; C. 厂区边缘; D. 厂区围墙外。 5、在装置安全预评价中下列哪种评价方法最适用()。 ( B ) A. 安全检查表 B.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C. 事故树 D.危险指数法 二、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5分) 1.下列危险评价方法中能提供事故后果的是 (B 、C 、D ) A. 安全检查表法 B.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C. FTA D. ET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 ) A. 风险评价方法不是一个单一的、确定的分析方法 B. 在选择风险评价方法时,应选择“最佳”的评价方法 C. 风险评价方法并不是决定风险评价结果的唯一因素 D.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依赖于评价人员对评价结果的不断了解和实际评价的经验 3.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BC ) A. 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B. 评价危险程度 C. 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 D. 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4.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文件是项目(A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建议书 C. 施工图设计 D. 设计说明书 三、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 1、安全评价的目的? 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2、火灾分为五类,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 火灾分为五类,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 一类 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可用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 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二类 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三类 指可燃烧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

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 1安全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通过安全评价,系统地从工程、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因此导致重大事故发生。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用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以后运行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度,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4)为实现安全技术、

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实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2安全评价的意义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技术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分析、论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1)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安全评价工作,特别是安全预评价,将有效地提高工程安全设计的质量和投产后的安全可靠程度;投产时的安全验收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对设备、设施和系统进行符合性评价,提高安全达标水平;系统运转阶段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安全现状评价,可客观地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水平作出结论,使生产经营单位不仅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而且明确如何改进安全状况,同时也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现状、实施宏观控制提供基础资料。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优选稿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1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个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适应性 3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的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减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4安全:是指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也就是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险没有超过允许的限度。 5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 6安全性: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事故,不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情况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 7系统安全工程: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手段辨识、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实现系统安全?包括:危险源辨识,危险性评价,危险源控制

8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包括:危险源自身危险性的评价和危险源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价 9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只要有以下几种:1)用安全能源代替不安全能源2)限制能量3)防止能量蓄积4)缓慢地释放能量5)设置屏蔽措施6)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把人与能量隔离7)信息形式的屏蔽【同课后1-5答案一样】 10第一类危险源: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和危险物质称第一类危险源 11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不安全因素称第二类危险源 12两类危险源是怎样共同起作用导致事故发生的:一起事故的发生时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一方面,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也就无所谓事故;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也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发生时释放出得能量石

充分发挥“安全性评价”的作用(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发挥“安全性评价”的作用 (标准版)

充分发挥“安全性评价”的作用(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发供电企业,如果将“安全性评价”定格为全厂(局)性定期安全生产及管理现状的宏观评价上是不全面的。让“安全性评价”在企业安全微观管理方面也发挥作用,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既有利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更有利于“安全性评价”的完善、发展与提高。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工器具不断涌现与使用,“安全性评价”的项目内容要不断更新与淘汰。目前,“安全性评价”项目分值设置存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扣分标准中也有概念模糊难以掌握的问题。所以,评价结果还不具备企业间横向评比的价值,上一级也不将评价结果作为对企业考核的硬指标。因此,“安全性评价”还完全局限于自我开展、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企业自主行为范畴,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特点及管理水平,结合“安全性评价”项目内容精神,把“安全性评价”开展得具有企业特色。 “安全性评价”项目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①生产设备的评价;

安全评价各种导则

安全评价通则 本规则规定了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目的、要求、程序和方法,适用于工程、系统的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的自主开展安全评价。 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及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 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活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评价内容包括危险性识别和危险度评价。 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1、准备阶段;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定性定量评价;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5、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6、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对象的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被评价的工程、系统的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定性定量评价: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安全对策措施: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试卷(5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分数 60 得分 A. 2001年1月1日C. 2005年6月1日 B. 2005年1月1日D. 2005年3月1日 2、()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指定木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 立应 急救援体系。 (C )A.地区级 B.市级 3、 A. B. C.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 黄色区域警示线、 红色区域警示线、 黄色X?域警示线、红色区域警示线、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标识;警示标识。 4、石汕化工企业采用架空电力线路进出厂区的总变配电所,应布置在()。 A.远离厂区的区域; B.厂区内适当位置; C.厂区边缘; D.厂区围墙外。 5、在装置安全预评价中下列哪种评价方法最适用(九 A.安全检查表 B.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C.事故树 D. 危险指数法 分数 得分 10 二、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5分) I.下列危险评价方法中能提供事故后果的是A. 安全检查表法 (B 、C 、D ) B.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C. FTA D.ET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河南理工大学2007?2008学年第_L 学期 《安全评价》试卷(5卷) 总得分 阅卷人 复查人 考试方式 本试卷考试分数占 学生总评成绩比例 开卷 80%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安金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生效实施的时间是:()

/批注『]:本模版为非流水 批 改试卷模版。考试时间… 般为2个小时(不必注明), 特殊情况应在适当位置注 明。 A. 风险评价方法不是一个单一的、确定的分析方法 B. 在选择风险评价方法时,应选择“最佳”的评价方法 ----G -展险评价方法并不是决定飒险评价结果的唯一W 素 ------------------------------ D.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依赖于评价人员对评价结果的不断了解和实际评价的经验 3. 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BC ) A.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B.评价危险程度 C. 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 D, 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4. 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文件是项目(A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建议书 C. 施工图设计 D. 设计说明书 1) 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2) 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3) 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4) 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2、火灾分为五类,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 火灾分为五类,应使用相应的灭火器材: —类 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可用水型火火器、泡沫火火器、干 粉火火器、卤代烷火火器; 二类 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汕、煤汕、柴汕、甲醇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卤代烷火火器; 三类指可燃烧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等燃烧的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分数 得分 10 三、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10 分)

安全性评价有关概念

安全性评价有关概念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性评价有关概念在开展安全性评价中,要运用一些有关的概念,有必要弄清它们的含义。 一、安全和事故 安全,是指不发生导致死伤、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或者说安全是指安稳而无危险的事物。在生产或施工过程中,安全是指人不受到伤害、物不受到损坏。事故是指以人为主体,在与能量系统有关的系列上,突然发生的与人的希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叫做工伤事故。 二、危害、危险和危险性 危害是指造成事故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它是超出人的直接控制之外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危险是指来自某种个别危害而造成的人的伤害和物的损坏的机会。危险性是指对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描述,它用危险概率和危险严重度来表示这一危险可能导致的损失。其中,危险概率是指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危险严重度是指对危害造成的最坏结果的定性评价。 三、公理

在安全性评价中,有三条公理对系统危险性分析和评价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具有指导意义,它们是: (1)不可能完全根除一切危害和危险。 (2)可以减少来自现存的危害和危险。 (3)努力减少全面的危险,而不是仅仅彻底根除几种特定的危险。 这些公理揭示了系统危险性存在的客观规律,也给予安全性评价功能与作用以科学的界定,使安全性评价更为客观、实际和有效。 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似乎存在这样的想法:“系统危险性都是能够完全根除的”。因而,总是理想化地寻找完全根除系统危险性的“灵丹妙药”。显然,这是一种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臆想。不可能完全根除一切危险和危害,其理由是:只要有系统存在,就会存在着危险和危害,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的。安全与危险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存在于系统当中,当我们评价一个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只是说它所处的安全状态是暂时的、相对的,在安全状态下,仍旧存在着危险,只不过这种危险受到有力控制,暂时还不会危及安全,如果一旦失控,就会危及安全。由于人们受到自身认识能力和系统运行不确定性的限

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评价与安全管理的关系论述 安全,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安全是指全民、全社会的安全,狭义安全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的安全。现代安全的核心是系统安全工程,现代安全管理就是围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这三个基本环节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其体现在熟练地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或削减生产领域的各种危险,有效地防止灾害事故,避免损失。这已经完全不同于以事故为中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事后型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是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进行管理决策,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随着安全评价工作向纵、深方向的开展,其作为安全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正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对于安全生产所起的技术保障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安全评价工作,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的评价系统及各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各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系统化管理。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安全评价一

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安全评价的目的: 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以此达到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通过安全评价,系统地从工程、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因此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格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用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以后运行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可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度,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实现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安全评价的意义: 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技术性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分析、认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安全性评价工作

关于电力安全性评价工作 一、安全性评价概述 安全性评价也称危险性评价,西方国家也叫风险性评价。安全性评价的定义是:综合运用安全性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的具体表现,也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开展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系统一贯坚持的正确方针,时至今日从总体上看,我们发、供电企业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仍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不少单位事故发生前,似乎“平安无事”,事故发生后却暴露了很多存在已久并且完全有可能提前发现和消除的隐患。有些单位虽然事故前,感到安全生产如履薄冰,但究竟哪些地方最易爆发事故,爆发什么事故,却心中无数。开展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就是从这个客观实际出发提出的课题,目的就是想通过安全性评价,提高企业对事故的预见性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是反事故工作的客观需要。 (一)电业生产事故的认定、调查、分析和统计同安全性评价的区别 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着眼点是安全基础,反过来说就是危险因素。它不是围绕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和评价,而是对“系统”现存的有可能导致特大、重大事故和恶性频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辨识和评价,因此它可以具体、全面地反映基层企业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从而提高企业对事故的预见性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安全性评价是安全生产上改善微观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安全大检查和安全性评价的区别 安全大检查也是一项反事故例行工作,不可否认它对于提前发现缺陷和隐患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一般来说它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涉及专业深度是有限的。 它的检查项目机动性较大,根据事故形势、季节特点、领导意图、时间安排等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客观实际需要,但是检查项目的系统性、完整性同安全性评价项目相比,差距很大。以安全大检查项目对企业的安全基础进行全面评价,是不可能的。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安全大检查对检查项目的重要性,发现问题的严重性都不进行“量化”结果。 (三)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工作同安全性评价的区别和联系 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工作是促进发、供电企业“眼睛向内、挖掘潜力、加强管理、提高双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标准是发、供电企业在安全、经济、文明生产三个方面的考核标准。 在考核指标中,虽然有一部分涉及到考核安全基础,但一般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立项的。因此安全、文明生产达标,是对企业安全、经济、文明生产整体水平的考核,而不是对安全基础的全面评价。原电力部陆延昌副部长在全国电力企业达标暨创一流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指出:“安全是达标的基本功,企业苦练内功应该以打好安全生产的基础为重点。” 他又强调:“不能以为企业达标,安全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不要以为有了一个安全的长记录,客观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就自然消灭了。”诚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对未达标的企业固然重要,对已达标的企业也同样重要。为了夯实基础,首先要搞清楚基础中哪里存在薄弱环节,开展安全性评价恰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较好、较现实的途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安全性评价和现有的几项联系紧密的工作,并不重复,也不抵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