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学的教育智慧

佛学的教育智慧

佛学的教育智慧

佛学的教育智慧

读到这样一则报道:

“马有在今年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佛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挖掘、学习和借鉴其中的精粹,对于丰富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佛学的教育智慧,概括起来主要有:宽容大度,徒自省悟,肯定自己,接纳自己;以戒为师,成就自己;看清自己,自走自路;充实内功,不宜妄求;自悟自度,自己开眼……”

审视现在的教育,一味的求分数,学生一味的在课堂上记背练写,教育以分数论成败。想想现在为什么这么多的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而自杀?就是没有肯定自己,接纳自己。他们除了读书还会做人吗,或者说能快乐的做人吗?教育是不是应该更多的让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面对逆境……

佛家智慧

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做到: 1、学会换位思考 2、学会适应环境; 3、学会大方; 4、学会低调; 5、嘴要甜; 6、有礼貌; 7、言多必失; 8、学会感恩; 9、遵守时间; 10、信守诺言; 11、学会忍耐; 12、有一颗平常心; 13、学会赞扬别人; 14、待上以敬,待下以宽; 15、经常检讨自己。

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 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 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 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 该放弃的决不挽留、该珍惜的决不放手。

《佛家智慧》 当你长大,你慢慢学会几件事情;有些人不必理会,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多么幼稚,又多么讨厌,真的不需要在乎。有些人永远成不了你的敌人,不必抬举他,这种人太看得起自己了,以为拼命攻击你,伤害你就能够被你所恨。有些人不必等待,你心里其实清楚得很这个人不必再等了,只是你放不下。

《佛家智慧》 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已的生命更精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你要学会一笑置之,你要学会超然待之,你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佛家智慧》 一个人只有一个心脏,却有两个心房。一个住着快乐,一个住着悲伤。不要笑的太大声,不然会吵醒旁边的悲伤。那么欢乐呢?高声诉苦是否也会吵醒欢乐?不会。欢乐耳朵不好,它听不见隔壁房间的痛苦。

《佛家智慧》 我们见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见到的月亮是1.3秒之前的月亮,见到一英里以外的建筑是5微秒之前的存在,即使你在我一米之外,我见到的也是3纳秒以前的你。我们所见的都是过去。所以千万别跟那些过去过不去。

哲学与佛学的人生感悟句子

哲学与佛学的人生感悟句子 1.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2.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4.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5.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7.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 生死亦不奈我何。 9.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10.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11.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2.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1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14.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1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1.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 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4.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5.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6.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镜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7.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8.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9.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0.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1.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12.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3.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4.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15.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16. 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7.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8. 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19.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20.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1.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2.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5.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6.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7.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8.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编辑推荐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纵贯儒、释、道三家智慧,撷取了道家、儒家、佛家中最经典的人生智慧,分为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三部分,涉及现代人最关注的人生问题,诸如财富、事业、管理、家庭、处世、人际、进退、修心以及养生等方面。在对儒、释、道基本经典解读的基础上,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梳理,同时辅以大量的历史典故与人文故事来阐述道理,也穿插了一些现代故事,增添时代气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说理寓于其中,内容实用而又兼顾了可读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若以华夏大宗论,则粲然绵延有五千年之誉,若只以儒释道三家论,则一般认老庄为道家原始,孔孟为儒家开宗,迄今已约两千五百年,而佛学在两汉之际经西域传入汉地,至今也有近两千年的时间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书,那么,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返璞归真,涤除玄鉴,

潇洒旷达,体现了机敏做人的学问。儒家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佛法主张四大皆空,慈悲宽大、包容忍让,不怨天尤人,从自然,呈本性,体现了超脱修心的学问。 内容简介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衍生出众多支派,开枝散叶,并成为华夏显学,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终是在矛盾斗争与融合渗透中发展,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 道家机敏的做人学问,不是追求阴谋诡计,也不是一味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智慧和谋略,它既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广交人脉,左右逢源,事事畅通无阻。 儒家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这种心态,让人们的人格圆融通达,变得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社会精英。

佛家智慧

近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已为社会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已经连篇累牍。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培育健康心理、提升人生境界是大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挖掘传统的智慧宝藏,破解心理建设的难题,应当是一条积极可行的思路,但也是一条有待开拓的路径。佛家智慧对大学生心理建设的意义,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一、佛教哲学与现代心理学之关系 佛教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心理学。从根本上来说佛学是关于心灵的学问,佛教哲学是专门研究解决人的精神问题的。佛教基本经典《金刚经》开篇即提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之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段文字是说有一个叫须菩提的长老恭敬地请教释加牟尼:那些善男善女如果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要怎样才能守住心念,又怎样控制好自己的心灵以免受邪念的干扰呢?整部《金刚经》都在逐层深入地回答这个问题。影响最广的禅宗经典《坛经》反复讲人的本心、自性、自性自度、无念、无住、迷悟、正见、明心、顿悟,就是一套心理学的语言。同时《坛经》有一套完整的修心方法,《坛经·忏悔品第六》中有一段文字,记录慧能为信徒传“五香”,即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事实上就是一套有效的调适心理的方法。 佛教对于心理学的贡献和作为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历来学者们有着非常一致的看法。梁启超晚年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1922年他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曾指出:“佛家所说的叫做‘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就是心理学’。”[1]葛兆光在他的宏篇巨著《中国思想史》中也有同样的表述,他说,从八世纪中叶以后,士人越来越倾向于相信“以戒律严格护持自己的身心不受污染,然后以禅定去体验自己的心灵本原,或者以禅定体验到自己原本清静的心灵境界,然后用戒律小心呵护这种境界不至于失坠,这种针对心灵的实践性宗教信仰才是佛教的正途”。[2] 佛家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家理论从心的角度研究宇宙万物以及芸芸众生,并对人的行为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已经构建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学思想体系。佛家基本理论就是围绕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人的心理困惑而展开。例如,佛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生痛苦的原因来源于人无止境的欲望,人们总是由于迷茫、贪求和执著而生出种种痛苦。人生皆苦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克服人间的狂放之态,以低调的人生态度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勤修苦修、辛勤劳作取得心态的平静和行为的自适。又如,佛家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永无常态。人生也是一样,天天在活动,“我”在时刻变化,没有稳定的相状,佛教认为所谓的“真我”是不存在的,一切都虚妄不实,转瞬即逝。佛家强调世界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事物不断转化的发展过程,从而不自缚于一时一地的人事纠缠,从狭隘的自我中走出来。 佛教反复强调的因缘,是谓万物变化乃因果链条,人生的变化也是如此,人从生到死是十二因缘的聚合,“佛以为一个人的生命,并非由天所赋予,亦非无因而突然发生,都是由自己的意志力创造出来的”[3]。人生的命运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其中决定的因素是人自身在其生命过程中所造的“业”,即个人的所作所为,也就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的我是过去造就的,而我未来的命运,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以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理论给予人们行为以极强的外在约束力,它要求人们不断内省自己的言行,从而去恶从善。 在人生皆苦、无相、因缘等等理论的基础上,佛教大力宣传人的自我心性修养,要求人们进行智慧的修养、意志的修养和情感的修养。智慧的修养就是要从哲理上通达宇宙与人生的真相;意志的修养就是要锻造意志力,向无我的境界攀登; 情感的修养就是要树立同情心,佛家不仅强调渡已,更强调普济众生。佛家虽然把幸福寄托在来世,但佛家努力让人们树立正确、坚定的信仰,体验现实生命的充实与永恒。 历代知名人士把佛学当作修心养心的工具不胜枚举,唐代的杜甫、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宋代的周敦颐、朱熹、苏东坡,近代的魏源、谭嗣同、章太炎、熊十力、梁漱溟等,与佛学的缘分都有可靠的史料记载。王维《叹白发》诗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由此可见,佛学与心理学有着不解之缘,两者完全可以通融、借鉴。美国心理学教授依莲娜.罗许说:“我个人最感兴趣的,在于西方心理学如何向佛教取法,以便使心理学能够处理真正的人心,而非假想的图画”[4]。中国是佛学理论研究最深入、佛教典籍最多、佛学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家,挖掘佛学资源,解决现实中人们的精神问题,拓宽心理教育的途径,应该是积极可行的。

用佛学理念解读人生真谛

人生中的佛学理念 第一章,悟得透——命由已造,福由心生。 1,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有的想方设法延长生命,却没有意识到要好好利用已有的生命,就好像一个饿死的人一直在憧憬明年的丰收,却不理会仓库里已有的粮食,任由它发霉腐烂。 2,生命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间。 3,快乐钥匙,就在你心中。 4,随缘得自在。 佛陀经常在经上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就是说,一切事情的生灭聚散,都是由缘决定的。大千世界,缘无处不在,凡事都是由缘。 5,用平常的心做为不平常的事。 人世间大道理,一般都懂,但要有所修为,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在世为人,少不了有烦恼,但所谓的看破的红尘不是脱离红尘,是在红尘中修炼得无欲、平淡、安心! 美好的的事物,需要一颗平常心,才能体会出其价值来。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用平常心来对待生老病死,对待得失宠辱。 第二章,看得开——凡事寻常看,天高风自清。

人们往往认识不到到烦恼的本质,而一味地把烦恼 往外推。常会有人说,我要是有一百万就不会再有 烦恼了;我要是有好一点的工作就没有烦恼了;我 要是有高一点的学历就没有烦恼了。。。。。。。可是烦 恼乃会如影相随。 1,豁达洒脱,随性自然。 2,以德报怨,修心是福。 3,揣着明白装糊涂,人生在世贵在糊涂。 4,生老病死均为平常事。 5,欢喜心者,即是良药。 6,痛苦很快就会过去的。 7,烦恼生智慧。 8,万事皆无常。 第三章,辩得明——无知无明,是为罪过。 对内心世界的陌生,导致生活中无数的挫折。不知自己,不明白道理,亦即所谓无知无明,是一种罪过。 1,自身拥有宝,何须向外寻。 2,接受事实,挑战人生。 3,简单生活,处世不可贪。 4,好运不忘忧,失意不失态。 5,苦尽甘来,福尽悲来。 第四章,放得下——爱恨恩仇,皆为情障。

佛学与人生智慧

佛学与人生智慧 摘要: 关键词: 经历了一学期的《佛学》博雅课程的学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学中的“中道”思想,“中道”这种人生观在人生路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引领人生朝着智慧方向行进。 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理论,它的含义很广、很深,在此无法一一阐述。但作为一种人生观,中道指的是远离对任何二元对立两边的执着,是一种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种中道的人生观,不论是对于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是极为重要的。需要说明的是,佛教所说的中道,并不是一般通常所说的“折中”,其思想是非常深刻的。接下来,我将从“苦与乐”这个角度围绕佛教中道的人生观这一主题,作一简要的分析、说明与探讨。 佛法说,现实的世界是苦的,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但是未经一番地狱之苦,又怎能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一面?要想有幸福的人生,就要甘于吃苦,将吃苦当做人生成长中最好的一剂补药,积极迎接风吹雨打的考验和苦难的磨炼。 很多人一听到佛教说人生是苦,就以为佛教是消极和悲观的。显然,他们对佛教所说的“苦”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苦并不必然地与悲观联系在一起。 痛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亲身感受得到,佛教并没有夸大它。苦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生命本身的,如生、老、病、死等;有来自社会的,如政治动乱、战争等;有来自自然界的,如天气寒热和各种自然灾害等;有来自精神和心灵上的,如孤独、空虚等。有的痛苦比较粗重,有的则比较细微,但总的来说都不外乎身心两个方面,而且彼此是互相影响的。 这么说来,佛教是不是否认人世间的快乐呢?佛教并不否认人生也有快乐,只是提醒我们,世间的快乐是相对和短暂的,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佛教认为快乐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痛苦,是痛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进一步,我们还要清楚地知道,佛教之所以强调人生是苦,其真正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苦的根源在于无始以来对自我的强烈执着,并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终获得真正和永恒的快乐。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在偏远的山区,有一座很有名的石头山,这里堆积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石头,很多石匠都来这儿挑选石材,将一块块石头经过初步打磨,然后运往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加工成成品。

佛学警世语人生二十最

佛学警世语人生二十最 一、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二、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 三、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四、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 五、人生最可恶的是淫乱;六、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七、人生最痛苦的痴迷;八、人生最羞辱的是献媚; 九、人生最危险的是贪婪;十、最烦恼的是争名利; 十一、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十二、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十三、人生最大的债务是受恩;十四、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十五、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十六、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十七、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十八、人生最缺欠的是智慧; 十九、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二十、人生最快乐的是念佛。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感激伤害你的人感激鞭打你的人感激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欺骗你的人感激遗弃你的人感激斥责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现代生活十则 嘴巴甜一点,脑筋活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做事多一点, 理由少一点,度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说话轻一点,微笑露一点。

为什么供佛像:供佛像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报恩”,一切众生与我们都有恩,恩德最大的莫过于老师,我们接受佛菩萨教诲,这才真正觉悟,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供养佛菩萨是纪念老师感恩不忘。第二个意思更重要“见贤思齐”,佛是凡夫修成的,供养他们的形象是为了提醒我们向他学习,改过迁善,成佛作祖。要学佛的存心立愿,生活工作,处世待人接物,样样向佛学习。如果把佛菩萨当神明看待,那就迷信了,就错了,就把佛教变成宗教,就不是教育了。把佛陀的教诲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谓领教修行供养,是最真实的供养。 佛像“开光”的意义:佛像“开光”的真正意义是:这一尊佛像造好了,我们启用时一定要把造像的意义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开光”。然后你见到这尊像,你自己自性的光明就显露了,是佛像替我们开光,不是人给佛像开光。所以你供养这尊佛像,这尊佛像就时时刻刻开启你自性的光明。 “供品”是教学的工具: 香:表“信”,代表戒定真香,见到香,闻到香,提醒自己要修戒、定、慧,这是修学的目的。 灯:象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每个人要有奉献精神,舍己为人,为社会服务。灯也代表智慧光明。 水:佛前供一杯水,要想到我们的心象水一样清净,平等。若心里面有贪嗔痴慢,那是污染。因为茶有颜色,被污染了,所以只能供清水。 花果:佛前供花果,代表修善因、得善果。提醒我们要深信因果,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大雄宝殿:“大雄”是对所供之佛的赞叹与尊敬,因为他的所做、所为、所念、所想非世间的英雄豪杰所能为,所以用“大英雄”来称呼他;“宝”是赞叹所供之佛是世世世间甚奇稀有之大宝;“殿”是建筑物。大雄宝殿即是供奉创教的根本老师释迦牟尼佛的地方,也是道场活动中心。

第三讲 禅宗美学与文艺思想

第三讲禅宗美学与文艺思想 一、佛教的产生及基本教义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这个释迦牟尼是一种尊称,意即他是“释迦族的贤人”,他的名字是悉达多,意思是“目的达到了的人”,而他的姓是乔达摩,意思是“最好的牛”。12世纪末,阿富汗廓尔一带的穆哈默德君主极富扩张野心,他在统一阿富汗之后,又大举进攻印度,一直深入到恒河流域,消灭了取代波罗王朝的斯那王朝。13世纪初,把印度仅存的佛教超行寺也焚毁了,这个事件标志着印度佛教的灭绝。当佛教在公元前后传入到中国之后,佛教在中国开始了其新的发展时期。 佛教分为大乘小乘。“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这里需要简单地介绍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他是一位觉者、教主,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却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在释迦牟尼身上罩上了种种神话,奉其为彼岸世界的人格神。同时又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 其次,小乘佛教要求众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强调隐遁禁欲,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强调依靠佛的神恩和他力得救,强调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大乘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大乘开始把拯救他人的比丘称作是菩萨,也就是候补佛,而小乘则不承认菩萨。 再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中观学派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瑜伽行派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槃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依史料记载,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大体而言,应是在两汉之际。从两汉之际到东汉末年的200多年是为佛教在中国的初传时期。佛教在传播初期先是依附于儒家方术,到了桓灵之世又成为道教方术的补充物。直到汉魏之间,它才与道教明确分开。从曹魏代汉到隋灭陈,共计369年,这一时期总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大规模汉译,佛教大规模发展。随着汉末儒家正统思想的崩溃,玄学开始兴起。所谓玄学乃是因为像何晏、王弼这样的名士喜欢清谈《老子》、《周易》诸书,立意玄远,故而名之。玄学“贵无”,而佛教之“性空”与此有契合之处。魏晋的佛教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氛围中发展的。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史上产生译人与译典最多的时期,其中尤以南朝为盛。

佛家智慧——小故事

佛家,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 从前,有座圆音寺,香火鼎盛。 传说,每日沾受佛光香火,万物生灵都会浸透佛性。一千年前,一只蜘蛛在大殿的横梁上安家,一千年后,便也是一只沾了佛性的蜘蛛了。 某天,佛祖光临圆音寺,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 佛祖问:既然已修炼了千年,那我问你,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蜘蛛答: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摇头,随即离开。 又是一个一千年。 佛祖又再光临。 佛祖问:还是一千年前那个问题。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蜘蛛答: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摇头,再次离开。 再是一个一千年。

某天,大风。一滴清露被吹到了蜘蛛网上。 蜘蛛望着甘露,爱意无限。突然,又是一阵大风,甘露被吹走了。蜘蛛怅然若失,寂寞,感伤。 佛祖又来了,还是曾经那个问题: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它想到了甘露。 蜘蛛答: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依旧摇头:既然如此,就让你去世间走一遭吧。 到了世间,蜘蛛成了一位少女,十六岁曼妙年华,别有动人心处。父母为她取名蛛儿。 某一日,皇帝为新科状元甘鹿摆酒庆贺。来了很多世家千金,包括蛛儿。也包括皇帝的女儿长风公主。 面对帅气多才的甘鹿,蛛儿自信满满,她相信这一次是佛祖帮她安排的姻缘。 几天后,皇帝下诏,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许配太子芝草。 晴天霹雳! 蛛儿抱怨佛祖言而无信!用绝食来反抗皇命!

佛祖来到奄奄一息的蛛儿面前。 蛛儿问:为何如此安排? 佛祖答: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他带走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他对她才是真正宿命中的天子。 蛛儿问:那芝草呢? 佛祖答: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它守了你三千年,爱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头看过它一眼。 蛛儿不语,若有所悟。 佛祖:我再问你,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思索半晌,蛛儿笑了。 她答: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 人生道理概莫如此。 接受已有的,珍爱已有的。 当你把现在紧紧抓牢,会发现:自己拥有的,并不比别人少……

佛学感悟

佛学文化鉴赏感悟 佛学是一门十分有意思的学科。在学习佛学的公选课之前,我对佛学的了解和大多数人一样,唐僧,佛祖,光头...... 上了佛学课之后,不能说我对佛学就有了多么了解和深刻的认识,但还是有足够的感悟和收获,受益匪浅。 佛讲因果,讲轮回,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从小乘佛学的渡己到大乘佛法的渡人,再到禅宗的有生之物皆是佛,佛学很有趣,又很玄妙,对我来说有着不小的魅力,我能恰好在这个时候学习佛学,也算是应了佛中的缘吧。 佛学课去的时候也就是试着听听的心态,和同学说起选修的课程是佛学也会笑笑,毕竟从小上学学习的都是看起来很严肃认真的课,佛学显然超出这个范围。最初选择这个课程的时候以为这个课很严肃,很枯燥无味,讲佛肯定就是将佛经,讲佛法,天地轮回,晦涩难懂。然而不是,我们所学习的并不是佛法的内容,不需要去读佛经,而是讲佛学这门文化,讲她的历史和故事,听起来生动有趣。老师上课时气氛轻松,不需要紧绷着神经去听课,听着一些小故事和典故,有时不禁捧腹,有时又令人会心一笑,有所感悟,学有所得。每堂课之前还要进行正念训练,在快节奏的现在,静下心进行正念无疑是宝贵的体验。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到了不少的知识,也有收获到生活的态度和心性的修养。佛学不再是旅游的时候才能见到的东西,每周都能学习到,了解佛学中的故事。我对佛学也更加的感兴趣,更加想要多学习佛学文化。 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因为佛的含义无限深广,中国字汇里面的智、觉二字不能够全部包括,所以采用音译,同时佛用一个代名词代表无尽时空里面多包涵的一切万事万物,这个代名词就叫做法,所以佛法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无尽的智慧、觉悟,觉了宇宙人生的一切万事万法,既是中国人常讲的“佛法无边”,所觉的对象没有边际,能觉得智慧也没有边际,而这无量无边的智觉,是自己的本能。 这门课程教会了很多佛学的知识和术语。知道了四谛是苦、集、灭、道。迦牟尼佛说,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纯苦无乐,而众生无知,反取苦为乐;归纳其类,分为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等,这

论佛教“人生皆苦”理念

论佛教“人生皆苦”理念 于恒 (11级汉语言111420119) 摘要:佛教宣扬“人生皆苦”,认为众生只有皈依佛教潜心修行才能摆脱苦海,达到涅槃之境。那么“人生皆苦”是否有现实依据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人世之苦呢?就让我们结合佛教思想与梁武帝皈依佛教的史实,谈一谈佛教“人生皆苦”的理念及如何看待人生之苦吧。 关键词:佛教“人生皆苦”现实依据正确对待 佛教宣扬“人生皆苦”,认为只有遁入空门放弃一切杂念才能摆脱苦海,赢的人生的救赎。但在许多人看来,“人生皆苦”非但不符合现实反而还带有一种悲观厌世的态度,会使人变得消极颓废,不思进取。但佛教“人生皆苦”理念就真的不符合现实吗?接受“人生皆苦”的理念就真的会使人颓废吗?答案是否定的,“人生皆苦”是有其现实依据的,而接受“人生皆苦”理念也不会使人变的颓废。让我们看一下佛教对苦的阐释: 佛教无上的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佛教不可动摇的基础。这苦谛便放在了第一位。它是佛法存在的原因。佛教为什么把苦作为人生意义的判断呢?因为它是生活的真相。不论我们承认与否,苦确确实实是人生的主题。[1] 佛教讲苦是人生的主题是有其现实依据的,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盛。生,老,病,死,是生理上的痛苦,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盛,是精神上的痛苦,这样一来八苦思想便概括了人生的一切痛苦,同时它又很现实,每个人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八苦的依据,生老病死自不用说,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盛也能在每个人所经历的痛苦中找到其现实依据,而八苦又会伴随人的一生, [1]一种人生观:人生皆苦,中国佛网,https://www.doczj.com/doc/083608875.html,/fxdg/HTML/fxdg_51090.html,2012年7月1日下载

12个佛家智慧心语,开启智慧人生

12个佛家智慧心语,开启智慧人生 佛家一句话,胜读十年书!修心向佛,开始智慧人生。 01 缘起缘灭,缘聚缘散,很多时候,聚散离合并非我们能够掌控。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拥有的时候,耐心呵护,倍加珍惜;当失去的时候,不再纠结,转身放下。 人这一生,注定要不断遇见,然后不断分离。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无论是多么壮美的誓言、无论是多么炽烈的感情,在时间面前,也都会变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02 人这一辈子,只能说,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事是情理之中的,有些事是难以控制的,有些事是不尽人意的,有些事是不合逻辑的,有些事是恍然大悟的,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别忘了本心。

03 不必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等。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那绵长的回音。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 04 时间没有尽头,生命有其长短。在无限的时光隧道里,计较太多就是对有限的生命的一种亵渎。因为计较,我们缺失了宽容,从而错过了幸福。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人生的大智慧就是修养出一份宽容。 05 天下无完人,做人先做己;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一个人的涵养,来自大度和宽容;一个人的修为,是懂得包容和尊重。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下留情是善良。记住目中有人,才有路可走;心中有爱,才有事所为。人有不足,事有不满,别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别人。做好自己,问心无愧。 06

种善因,得善果,从花开到结果,隔着的只是一个茂盛的等待,善有善报,永不过期。种下善良,总会有收获的季节,种下美好,总会有幸福的回报! 07 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心态,就是心大一点。心态好,人缘好,因为懂得宽容。心态好,做事顺利,因为不拘小节。心态好,生活愉快,因为懂得放下。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 08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种偿还,所有的经历,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发生,都有因果定数,得到是幸运,失去也是难得的成长。放下昨天,珍惜今天,感恩明天,就会不断地成为更新更好的自己。 09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自己的价值取决于你的追求与心态。一切美好的愿望,不是在等待中拥有,而是在奋斗中争取! 10

试析佛学中的人生智慧(一)

试析佛学中的人生智慧(一) 摘要:佛学中有很多智慧对现代教育有着借鉴意义。它对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处事与为人,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对于强调人的环保意识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佛学:人生智慧 在宗教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佛学思想有很多的智慧,可以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处世与为人。甚至对于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环保意识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那么,佛学里有智慧吗?就说“佛”这个字。它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佛这个字有体有用,从本体上说它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讲是“觉悟”。可见佛学里是有智慧的。 佛学里的智慧很多,我就以下几点做一些粗浅的探究。 第一,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佛教把人的行为称为“业”或者“业力”。业力是人的精神在六道里轮回的推动力。 从佛教业报轮回的理论来看,人的生命层次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是佛教的因果观。也就是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强调,事物中因果规律普遍存在。在时间上,遍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上,作用于整个宇宙,就连菩萨和佛也受这个因果规律的支配而不例外。佛教认为。人的行为不管好坏都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力量,即业力。这种业力时时都蕴藏在自己的意识之中。好的行为,存进的就是善业,坏的行为,存入的就是恶业。这业,就是一种内因。除了内因外,各种形式的外缘不时存在。一旦某种与内因业力相应的外缘出现,那么结果就会显现出来。佛教认为。业力不形成某种果报是不会消失的,有前因必会结果。只是时间地点的问题了。就是老话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世间是由因缘聚合成的,是相互联系的,因不可能永远遇不到缘,今生不遇,那么还有来生,还有生生世世。总要遭遇。因此因果报应谁也无法逃脱。 佛教认为,人所做的不善业有十种,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和邪见,如果谁肯定了上述内容并且已经付诸行动。死了以后要轮回到地狱、饿鬼和畜生的三恶道里去。如果持否定态度。死后可以转生为人,如果再潜心修行。一心向善,那么就可以摆脱轮回而悟道成佛。这就是告诉人们,人的生命层次的高低、生存环境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 说白了。人要想过上幸福生活,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向善,不做危害社会和别人的事情,这样,你的生活没有阴暗面,才会是美好和充实。 第二、生活中要涵养健康的心态 在人的一生中,事业能否成功。涵养出正确的心态很关键。佛家把人生拥有的健康心态叫做四无量心。 ①慈无量心。也就是佛家思想的“慈悲为怀”,就如同儒家提倡的“仁”和道家提倡的“道德”一样。慈心就是爱心,在佛家思想中,有了慈心。这个人的修养就自然可以提高,就能变得宽容。现在很多人都说人心难测,兄弟姐妹之间、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互相猜忌,人际关系太复杂,大家相互提防。心累。所以,如果有了爱心,就可以宽容地看待周围的一切,那样人际关系就好处了。 所以为人处世,涵养慈无量心的目的在于让人放开心量,不再狭隘,放弃肮脏的灵魂。在于培养为社会献爱心,远离破坏和谐社会的不良情绪。 ②悲无量心。悲心就是同情心,它能对治人的伤害心。就是要做到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帮助别人解决实际困难,把别人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想尽办法帮助解决,哪怕帮助别人时受到各种各样的误解,也不后悔。 ③喜无量心。喜心就是承认别人取得的成就的心态,也就是见贤思齐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别人取得的成就,对好人好事要由衷地赞美和祝福,而不是挖苦讽刺和心生嫉妒。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实之用的特征。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体现在修行观上、心性本体论和境界论上,具有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将内在精神和谐与应对世间智慧相结合的特征。研究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学术界关于佛教和谐思想的一般性探索较多,往往将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的和谐思想作笼统的阐述,而就中国佛学和谐思想则没有专门论述。和谐本身存在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和谐精神是古代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东方古代文化均倾向于将和谐视作世界万物存在的本然状态,作为人自身生命、人格修养、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存在状态,作为自身文化的根本价值追求。中国佛学作为东方古代思想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鲜明的和谐精神。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是在印度佛学和谐思想基础上,吸收融合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和谐思想形成的。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以心性和谐思想为核心,是从心性和谐出发,关注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本文主要论述中国佛学的心性和谐思想。 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以心的解脱和心性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思想特征,心性和谐思想在中国佛学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南北朝时期的涅槃佛性论诸家异说多从心神、心识角度诠释佛性,以及隋唐佛学重心向心性论的偏移,均体现了中国佛学对心性问题的关注。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在印度佛学心灵净化、心性本净观念基础上,吸收融合了老庄玄学心性自然观念、体用一致思想,以及传统儒家的性善理论,具有融合中印佛学心性思想的特征。一方面,中国佛学心性论继承了印度佛教对心灵净化的基本追求,继承并充分发展了印度佛教智慧解脱的特征。另一方面,中国佛教心性论又通过吸收融合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了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征,这突出地体现在中国佛教心性论对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世之用的关注上。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及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世之用的特征,在中国佛学修行观、本体论和境界论当中均有具体体现。 一、心灵净化与智慧解脱 佛学是一种以人生解脱为根本目标的宗教哲学,不管是原始佛学、部派佛学,还是大乘佛学,以及不同时期的中国佛学,均没有改变佛教对人生解脱的根本追求。在对解脱的理解及如何实现解脱问题上,不同佛教流派的认识略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对心灵净化和智慧解脱的强调则是基本一致的。佛教认为,人生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在于无明、爱欲、执取,原始佛学十二支缘起论“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即系统阐明了无明、造作(“行”)、

林清玄最经典的32句名言(分主题整理),佛学智慧,尘俗人生

林清玄最经典的32句名言(分主题整理),佛学智慧,尘俗人生 导读 林清玄是台湾的散文大家,其散文影响很大。 林清玄以佛家的眼光审视世俗社会,思考现实人生,因而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佛学智慧。同时,他借对“佛性”的探讨针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进行探讨,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此外,林清玄作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在对生命的珍惜、对大自然的敬畏。林清玄反对那种关于前世、来世的消极悲观的人生哲学,强调今生的意义,强调现世的价值。中学生朋友很值得读读《林清玄散文》,也可以在作文中学以致用。 以下是我们分类整理的林清玄名言及其运用。 下载文档请拖到文末查看。 01 1.每一寸时光都有开谢,只要珍惜,纵使在芒花盛开的季节,也能见出美来。(林清玄) 2.当然,伤口的旧痕是不可能完全复合的,被吃掉的布袋莲也不可能更生,不能复合不表示不能痊愈,不能更生不表示不能新生,任何情感和岁月的挫败,总有可以排解的办法吧!(林清玄) 3.时光知味,岁月沉香。(林清玄) 4.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林清玄) 5.春华难得,夏叶难得,秋实难得,冬雪难得,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很难得。(林清玄) 6.有的心情你不会明白的,有时候过了五分钟,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林清玄) 7.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心如流水,没有片刻静止,使人在散乱中活着。(林清玄) 8.当我们活在当下的那一刻,才能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当我们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林清玄) 9.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没有人会陪你走到最后,碰到了即便是有缘,即使到了要下车的时候,也要心存感激地告别,在心里留下那空白的一隅之地,等

佛家思想

佛家主要思想 按佛学界通行的说法,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并一直流传到13世纪初叶为止。两汉之际,佛教传人我国,与我国原有之儒、道思想经数百年的排拒与融汇,至唐代,终于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变革,由此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鼎立的基本格局。此后,佛教在中国社会上下继续深入发展,深植于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资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谈论佛教的心性和谐思想和众生平等思想。 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家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的特征。和谐本身存在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和谐精神是古代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东方古代文化均倾向于将和谐作为世界万物存在的本然状态,作为人自身生命、人格修养、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存在状态。中国佛学作为东方古代思想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鲜明的和谐精神。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是在印度佛学和谐思想基础上,吸收融合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和谐思想形成的。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以心性和谐思想为核心,是从心性和谐出发,关注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以心的解脱和心性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思想特征,心性和谐思想在中国占据重要的地位。南北朝时期的涅槃佛性论诸家多从心神、心识角度诠释了佛性。一方面,中国佛学心性论继承了印度佛教对心灵净化的基本追求,继承并发展了印度佛教智慧解脱的特征。另一方面,中国佛教心性论又通过吸收融合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了不同于印度教的特征。佛学是一种以解脱为根本目标的宗教哲学。在对解脱的理解及如何实现解脱问题上,不同佛教流派的认识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对心灵净化和智慧解脱的强调都是基本一致的。佛教认为,人生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在于无

佛学中参悟人生智慧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从前,有一位清净的和尚,他的生活非常清净严谨,几近圣人的境界。因此,在他的身边不乏众多的追随者。其中有一位老太婆更是对这位清僧仰慕有加,就这样,二十年来她从从未中断过对清僧的供养。 不过,说到这位老太婆的供养方式却是相当奇特的。她总是挑选一些美艳的少女来服侍清僧的饮食起居。然而,美女对清僧而言,究竟是金币对猫一样,根本不起作用呢?还是鱼干对猫一样,具有极大的诱惑?这就不得而知了。 二十年过去了。 “该是时候了……”老太婆心中暗忖著。 于是有一天,她特别嘱咐少女却引诱和尚。 “来嘛!好不好嘛——”受嘱咐的少女摆出妖媚的姿态,在清僧的耳边出娇嗔的声音。这时,清僧却说道: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三冬,指的是孟冬、仲冬、季冬。也就是冬天的三个月份。在寒冬的季节里,依附在断崖绝壁上的枯木,更加没有温暖的气息。清僧说这句话是表示他的心已经因彻悟而显得澄静清明,丝毫不为美色所动。看来,这位清僧真是修到“如如不动”的境界了……,不!先别妄下论断,清僧的回答将会受到何等的待遇,这才是重点所在。

少女回去之后便把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老太婆,老太婆一听之下立即勃然大怒。 “哎呀!真是气人哪!我竟然供养了这个俗汉二十年……”说罢,她立刻将清僧赶出了茅舍,而且还放火将茅舍烧个精光。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说说老太太为什么生气,大家又能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出什么道理呢?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和尚表示自己的修为不为色所诱,如果是我辈俗人那是难得的紧啊。问题是做为一名修心的清僧,这就等于是说自己将女色或者说是生命看成了无生命的物件,或者是土或者是石。 《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意思呢?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本是四大五蕴依各种因缘假合而成,它必然遵循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一旦因缘离散,这个世界就要解体。对万事万物来讲,缘在则聚、缘散则离本是自然规律,谁也奈何不了。 和尚的言行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渡自己未渡众生,且沦入顽空、断灭空的境界,把活泼泼的生命修行成草木土石了。这其实是断佛慧命、大违佛道的邪见魔业。 “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和尚如果聪明点学学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也许就木有事鸟程颐兄弟,一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