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满族文化】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化

【满族文化】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化

【满族文化】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化
【满族文化】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化

【满族文化】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

长期生活在东北的满族人民,受到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在满族文化里形成了符合自己生活所需的居民文化,而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各民族间的交流,东北地区满族居民文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你都了解吗?跟着留学网一起来看看!

【满族文化】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化早期的满族,由于生产和文化比较落后,他们居住条件也非常简陋。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与文化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满族的民居住宅也自然形成自己特点。满族多居住在山区谷地,尤其注重御寒防问题。并因此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

满族的住房和居住习惯是由其地理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决定的,入关以后随着条件的变化,居住习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满族原有的建筑形式还长期保存着,迄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坤宁宫、宁寿宫等建筑,外观上吸收了汉族古建筑的特点,宫内配置还是满洲式的。

满族宅院,一般均为方形,早期“立木为栅”将房屋包围起来,前面正中立一栅门。富裕人家四周砌墙,并建有影壁。后期房屋建筑形成多与汉族建筑风格相结合,尤其是门窗及主体装饰部分多祈福纳祥方面的雕刻和彩绘图案,体现出民族融合的社会风尚。

满族住房多数是向南的正房,西墙有窗。一般的房屋是“三楹或五楹,皆以中为堂屋,西为上屋”房顶覆以莎草,厚二尺许,上面用草绳牵拉,或者用木杆压住,以防风雨。墙体多用土坯,室内的间隔墙多用“拉合”墙,建国后的东北农村还常见这种墙。直至上世纪80后才逐渐消失。

口袋房,万字炕,形象地描述出了满族人居室的主要特点。满族人的房屋多为三间或五间,房门开在东侧或次东间,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作口袋房。屋里南、西、北三面筑π字型的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西炕略窄一般不住人,也不许堆放杂物,上面有一个搁板,是满族人供奉祖宗的地方;南炕温暖向阳,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北炕是晚辈居住的地方。

满族住房的建筑风格,即适应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又有很强的适用性。例如:房屋分为上屋、下屋、堂屋三大间,中间开门,门两旁各三窗,屋内宽敞,采光充足,便于通风,可保持室内温度的相对平衡,同时又有利于室内卫生。

满族人家的烟囱是安在山墙外的,烟囱安在山墙边,这是的百姓生活的发明与创造。东北是多民族居住地区,无论是满族、汉族和朝鲜族,他们的住房都是烟囱安在山墙边。首先,这是和东北的气候分不开的。烟囱安在山墙边,是为了延长烟火的走向,让柴草的热度均匀地保留于炕内。是保持炕内温度的绝妙之法,又是节省燃料的精密打算。

另一方面适应高寒地区特点,冬冻春化,不容易倒塌。窗户纸

糊在窗外,不仅可以加大窗纸的受光面积,而且可以避免冬季大风雪(俗称“大烟泡”)的冲击,还可以避免窗户纸一冷一热容易脱落。窗户纸用盐水、苏油喷浸,可以持久耐用,不会因风吹日晒而损坏。

窗户下面固定,上面向外横开,可以避免大风吹坏窗户。下面固定可以避免风雨直接吹入室内。北面的窗户很小,既能保证夏季开窗户时有一定数量的“过堂风”,又能保证冬季免受强劲的北风之苦。

汉族文化专题知识汇总

浅谈丹东民居文化

浅谈丹东民居文化 【摘要】针对丹东地区最具民居文化特点的汉族、满族、朝鲜族为主,对传统的民居建筑状况、民居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改变以及营造手法加以浅析,并初步探讨在适合城市化背景下民居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道路。 【关键词】民居文化;满族民居;朝鲜族民居;建筑形制 Abstract: In dandong area mos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dence culture han, manchu nationality, mainly, to the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building status, residenc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change and build adjudicately result.in technique, and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righ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residence cultur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road Key Words: residence culture; the manchu dwellings; korean houses; architectural form 序言 民居文化是生活的缩影,是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它是各民族根据自己文化内涵、生存环境的实际,从长期的历史积淀中自然形成的。丹东原称安东市,位于中国东北边陲,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坐落在中朝两国的界江——鸭绿江畔。丹东地处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时间最长,夏季次之,属温带气候区,冬季虽长,但严寒期较短,夏季多雷雨。地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242万,汉族人口153万人,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住地区,全市共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等40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人口82.48万人,是全省满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朝鲜族人口1.65万人。 1 丹东满族民居的建筑型制 满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 1.1满族民居的宅院布局 满族宅院一般是座北朝南,住宅多喜向阳,宅院通常是四方形,北侧居中是正房,院子左右建有东西厢房,形似四合院。 1.2建筑构造 满族民居建筑普遍使用木材,木结构大体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梁柱式结构,一种穿斗式结构。屋顶侧面呈人字形的硬山式,从正脊向前后两面坡下,

【满族文化】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化

【满族文化】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 化 长期生活在东北的满族人民,受到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在满族文化里形成了符合自己生活所需的居民文化,而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各民族间的交流,东北地区满族居民文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你都了解吗?跟着留学网一起来看看! 【满族文化】你不知道的东北满族民居文化早期的满族,由于生产和文化比较落后,他们居住条件也非常简陋。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与文化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满族的民居住宅也自然形成自己特点。满族多居住在山区谷地,尤其注重御寒防问题。并因此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 满族的住房和居住习惯是由其地理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决定的,入关以后随着条件的变化,居住习惯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满族原有的建筑形式还长期保存着,迄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坤宁宫、宁寿宫等建筑,外观上吸收了汉族古建筑的特点,宫内配置还是满洲式的。 满族宅院,一般均为方形,早期“立木为栅”将房屋包围起来,前面正中立一栅门。富裕人家四周砌墙,并建有影壁。后期房屋建筑形成多与汉族建筑风格相结合,尤其是门窗及主体装饰部分多祈福纳祥方面的雕刻和彩绘图案,体现出民族融合的社会风尚。

满族住房多数是向南的正房,西墙有窗。一般的房屋是“三楹或五楹,皆以中为堂屋,西为上屋”房顶覆以莎草,厚二尺许,上面用草绳牵拉,或者用木杆压住,以防风雨。墙体多用土坯,室内的间隔墙多用“拉合”墙,建国后的东北农村还常见这种墙。直至上世纪80后才逐渐消失。 口袋房,万字炕,形象地描述出了满族人居室的主要特点。满族人的房屋多为三间或五间,房门开在东侧或次东间,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作口袋房。屋里南、西、北三面筑π字型的大土坯炕,叫做万字炕。西炕略窄一般不住人,也不许堆放杂物,上面有一个搁板,是满族人供奉祖宗的地方;南炕温暖向阳,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北炕是晚辈居住的地方。 满族住房的建筑风格,即适应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又有很强的适用性。例如:房屋分为上屋、下屋、堂屋三大间,中间开门,门两旁各三窗,屋内宽敞,采光充足,便于通风,可保持室内温度的相对平衡,同时又有利于室内卫生。 满族人家的烟囱是安在山墙外的,烟囱安在山墙边,这是的百姓生活的发明与创造。东北是多民族居住地区,无论是满族、汉族和朝鲜族,他们的住房都是烟囱安在山墙边。首先,这是和东北的气候分不开的。烟囱安在山墙边,是为了延长烟火的走向,让柴草的热度均匀地保留于炕内。是保持炕内温度的绝妙之法,又是节省燃料的精密打算。 另一方面适应高寒地区特点,冬冻春化,不容易倒塌。窗户纸

2018届高考地理:民居专题

2019届高考地理训练(民居专题)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以茅草覆盖,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该建筑最 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 环境。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相关的 是 A. 台风频发 B. 冬季多暴雪 C. 夏季多洪涝灾害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 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当地人称之为石厝 (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海岛 A. 原始森林茂密 B. 属珊瑚岛 C. 河流短小 D. 土壤肥沃 4.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泥石流 B. 防大风 C. 防沙尘暴 D. 防地震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以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围耸起马头墙,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白墙黛瓦,明朗而素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马头墙、天井这种民居最可能位于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平原 C. 西北地区 D. 江南地区 6.下列有关这种民居建筑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A. 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晒通风和排水 B. 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蔓延 C. 为了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 D. 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 中国古代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融入传统民居建 筑设计中。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北方四合院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 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 中的 A. 北面 B. 南面 C. 东面 D. 西面 8.客家先人来自中原地区,经数代迁移至福建等地繁 衍。客家土楼墙体厚实坚固,与当地原有民居形成鲜 明对比,对客家土楼建筑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土楼采用独特的建筑材料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 响 B.圆形土楼的防卫功能极强,主要起防卫的作用 C.体现了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 D.土楼建筑风格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家家房子半边盖"。半边盖的一般是东西两侧的厦子房,北房一般坐北朝南。由北房、厦子房合围的部分称为"中庭"。当地多住北房,因其 "避风又向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下关中传统民居的设计符合当地"肥水不流外人田"观念的是 A. 厦子房东西两侧高——阻挡风沙 B. 房子半边盖——节约 木材 C. 厦子房高处开小窗——便于通风、采光 第 1 页

满族民间传统建筑形式探究_赵伟

2012年11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Nov.2012第18卷第6期Journal of Inner M ong olia U niversity for N ationalities Vo l.18N o.6 满族民间传统建筑形式探究* 赵伟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1摘要2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主要以狩猎为生。满族人生活在寒冷干燥的北方地区,其本民族对神的崇拜以及祭祀活动都需要一个场所。因此,满族人民根据自身特点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住宅。满族先民 的民间传统建筑最初是由他们的生活区域以及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因此满族民间传统建筑形式应得到更进 一步的探究。 1关键词2满族;传统文化;建筑形式 1中图分类号2T U-09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8-5149(2012)06-0167-02 一、满族文化起源以及/萨满0教 明代/女真0为满族的直系先民。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后建立/后金0,/八旗制度0就此诞生,这也是努尔哈赤在军事上所创建的满族特有制度。又进一步创建了满族自身的文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努尔哈赤所领导的女真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意识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在民族意识形态上,女真民族的特征不断增强。其后,皇太极登基后,1635年正式将/女真0改为/满洲0,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称/满洲0族为/满族0。 满族先民所信奉的则是萨满教,极力推崇萨满文化的传承。萨满教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内容主要体现在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祖先崇拜以及相应的祭祀活动仪式等,将萨满看作人和神之间的媒介。随着时代的推移,/满洲0族日益强势崛起,直到清军入关统一中原后,满族的萨满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满族实现大一统之后,萨满文化得到了汉文化强有力的冲击,在此环境下,萨满文化与汉文化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出现了新的文化模式被传承。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但在民间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在宫廷中也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 二、满族传统民居发展史及概况 满族传统民居的乡间宅屋多为草顶土墙,房顶则是使用茅草铺垫而成,居室多为开敞宽阔为主,其形状态势犹如口袋,因此俗称为/口袋房0。在传统满族室内布局中,北、西、南三面设炕,俗称万字炕,室内的被褥以及家具皆靠西北墙放置。其窗门多用高丽纸在外封糊用以抵挡雪雨。整体住房多采用三间构造,中室设有开门,并安置厨灶,其门均采用向外开,以便防止野兽闯入。在山墙两侧外的一米处搭建有/满洲烟囱0。基本不设院墙和东西厢房,仅用木栅或秫秸围起,并饲养牲畜,如猪、羊、牛、狗等。以此可以看出满族房屋的典型特征是:口袋放、万字炕、外置烟囱。 在先秦时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满族先民被称之为肃慎人,时至汉朝被称之为挹娄人。在当时,满族先民的文化水平相比中原地区比较低下,所以建筑技术以及构建水平能力十分有限,并且结合其地域气候等因素,建筑能力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地穴以及洞穴多为挹娄人过冬的首选居住场所。在夏季,生擒猛兽出没十分频繁,满族先民则将房屋构架在树干之上,这种/巢居0的方式也是当地人们的在夏季的首选,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躲避猛兽的袭击,也可避免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扰。 随着满族先民文化程度不断的提高,建筑形式也逐渐有了长足进步。女真族日益强盛,从区域竞争中优势凸显,最终建立了金国。此时的建筑形式以及建筑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当时的满族先民已将居所移至地面之上,房屋的正门面朝东向,这样能更好地吸收阳光。房屋整体采取木构架形式进行建造,外墙面则用树皮包裹,再用木板增加墙体厚度,在树皮和木板之间灌入泥草混合物质,从而形成墙体内部夹层,并留出空隙用以隔绝外界空气,这样可以起到室内保温作用。在整体房屋的内部构造中,满族先民最先发明了/火炕0,以此来抵御东北地区冬季的寒冷气温。/火炕0的主体材料则是泥土,用土坯垒砌,下面留出烟道用以取火。/火炕0的出现是满族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地域环境中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 # 167 # *1基金项目2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QY201113)。

民居建筑布局设计研究——以东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为例

学术论坛SCIENCE&TECHNOL00Y闷2,0。0。8MAN.0。.。2。8,lj2圆 民居建筑布局设计研究 ——以东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为例 李玉元 (安乡众拓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湖南安乡415600) 摘要:中Iil古代民居的类型,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材料的差别,民族习惯的因素,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而产生各类的形状和式样,它们不仅对现代建筑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被运用到琨代建筑设计中。探完留存的东北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挖掘其文化特质,为东北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继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民居建筑民居布局设计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08)1o(a)一0241-01 1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明确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简直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的布局特点。明确的流线好似画在人们心闻的一副导游画,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到要去的地方。2东北民居建筑的发展概况我国东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全境居民汉族、满族最多,朝鲜族和蒙古族次之。汉族大部分是清中叶以后由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一带居民来东北开垦的农民,散居东北各乡镇,构成为东北主要居民。东北地方寒冷,除在房屋构造上采取保温构造外,并在室内装设取暖设备,使之发散热量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当地居民创造了火炕、火墙、火炉、火地以及火盒等等的防寒设备,增加室内的温度抵抗冷空气袭人。三百年来,住宅建筑不断发展,并且由于汉、蒙、朝鲜等民族的杂居,在建筑上互相影响,又增添了许多内容。3东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布局设计详析3.1满族民居建筑东北满族民居建筑分为居民街坊、城镇大型住宅、乡村居住房屋三种类型。其中以“城镇大型住宅”最具有代表性:住宅的总平面大部分是前后长两端窄的矩形,也可以说是纵长方形,一般的面积在1500平方米左右。宅和宅分隔均用大墙(宅墙)相隔,大墙每面都和房屋建筑有较宽的距离,房屋在园子中间布景松散。厢房布置躲开正房,而不遮挡正房的光线,一但正房 间数多,则院子更空旷,因而普遍来看院子较为宽大。它采取这样松散的布置,一是因为东北地区土地广大人烟稀少,建宅时可以多占土地,另外也是因为冬季寒冷,厢房躲开正房可以使正房多接纳阳光,如果厢房挡住正房则室内无光而阴暗寒冷。同时它布局松散还可以起到防火的作用。根据当地住宅现存的情况来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三合院和四合院两种类型。以三合院为例:如图l所示,三合房是以正房为中心,由两组厢房来组成。两厢房的距离是根据正房的长度为标准,形成中间的院子,称之为前院或内院。在内院,正、厢房之交接处用拐角墙相连,即构成完整的内院了。三合房式住宅布置,因前端无房,开单间屋字型大门,或者是四脚落地大门,面对宅的正房。四周用大墙(宅墙)围绕。这类布局的优点是:院子的前方开敝,采纳阳光,院子内部又可以通风,而使院子成为主要的活动中心。例如上图,内院的三合房各做五问、称为五正五厢,构成完整的内院。外院两厢惧为三间,作佣人居住,院子成横方形。3,2朝鲜族民居建筑朝鲜族是东北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在东北省居住的约有七十于万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以院子为活动中心,而是以房屋内部为中心。因此对于朝鲜族的布置就着重对其房屋内部平面布置进行浅入探讨(图2):居室是住人的房间,昼间用做居室,夜间则作为寝室。朝鲜族房屋居人房间的面积大,间数多,一房之内除掉厨房,牛房,草房,壁厨等房间外,全部为居住的房间。这些房间多半偏在左端。居室房屋有大问 9~13平方米,也有小问4~7平方米,大小不等。各室用拉门相隔,前后门和拉门较多,出入甚方便,这样的设计富于变化,比较灵活。例如需要大房间时,室内就不必做间隔墙,需要小房间时,可以用轻体间壁墙分开。草房是朝鲜房屋内的一个房间,它往往是和厨房相连接,尺寸和房屋单间相等,实质上就是一间空屋当作储藏室使圈1满族民居三合院式平面布局图2朝鲜族中廊式房平面布局用;草房这一间屋的设置很有必要,在住宅中有实用的意义。例如汉族一般人家总有些杂物无处可放,都有仓房一间,用这个房间来安放。朝鲜族住宅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这样的房间。 但朝鲜族的房屋内部布置在有些地声 也有不足之处。例如牛棚的布置多半设在 草房的旁侧,如无草房则将牛棚设在厨房的近旁,或者是将牛棚设在草房的前端成为拐角形的房屋。牛槽设置在草房和牛棚之交,这样布置牛棚和居住房屋连接一起不甚合理。这些也正是朝鲜族居民在其室内设计的布置当中需要改变的问题。3.3蒙古族民居建筑 .在东北地区居住的蒙古族历史悠久,他们向以游牧生活为主,经过长年的游牧 而逐步走上定居。又因人口稀少,地域广 大,散居较多,集居的村镇比较少,一村有 几户至数十户人家。在蒙古游牧的地方没 有房屋,他们都居住蒙古包,后来逐渐学习 汉族,建设固定房屋。 蒙古族居住建筑分为旗王住宅、民间 居住房屋两种,旗壬住宅的总平面布置采 用汉族房屋的式样,根据地方习惯沿用农 村地主大院的传统布局方式,在房屋构造 上则吸取北京王府等四合院建筑式样。院 内以正房五间、厢房各六间、门房三间组 成,并以垂花门和墙分隔成为前院和后院 (内院)。前院较小,没有什么特殊的布置, 后院做为住宅内的重心,四周做走廊和房 屋前廊相接,包围成完整方形的院心。在 大门以内二门以外栽植树木和花草,使得 进入院中的人对宅院有深广的感觉。 4结语 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 造、延续的产物,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 展而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不断 的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非常宝贵的现 实遗产中,不断发掘它对今天发展的积极 一面,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做为今天设计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使属 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不被丢失,从而走出一 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来。 参考文献 【l】张驭寰.东北民居【M】.中国建筑出版 社,1989. 【2J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 出版社,2002,9.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4,1.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24万方数据

满族文化产业调研

长哨营满族乡发展满族文化 创意产业的构想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宣传部、区文委、民委等部门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乡按照“打响满族文化品牌,做足山货大集文章”,以“满族八旗”文化新村建设促人口积聚,以“集市经济”发展促产业集中和经济集约的发展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全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满族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我乡先后建成了七道梁正白旗满族文化新村和项栅子正蓝旗满族文化新村,完成了长哨营、老西沟、长哨营满族文化老街以及七道河“泰和人家”的一期主体或基础建设工程;以满族文化底蕴为依托,全乡共发展满族特色民俗旅游接待户40户;以“弘扬满族文化,服务八旗新村”为宗旨,我乡建立了北京首家“满族民俗文化研究会”,成立了“汤河川满族艺术团”,举办了满族歌曲、舞蹈、饮食、满语等满族文化系列知识培训。 总的来说,我乡满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乡的满族文化和八旗新村的“牌子”在全区乃至全市初具影响力,受到市区领导和媒体的关注。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三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全区“文化新都、宜居名城、和谐怀柔”的建设进程,把怀柔的满族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做出特色,把我乡打造成为一个独具民族性、区域性和文化性的“魅力满乡”,成为展示怀柔特色文

化的窗口,为建设“文化新都”增添独特的文化内涵,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认真分析研究了我乡发展满族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基础,提出了建设“魅力满乡、绿色家园、和谐乡村”的发展目标。 紧密围绕区三次党代会精神,分析我乡发展现状,我们认为,打响“八旗新村、山货大集”品牌,推进满族乡新农村建设进程,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我乡地处百里汤河川的中心,是通向河北丰宁坝上草原、承德避暑山庄的交通要道,有11个满族村,积淀了深厚的满族民间传统文化内涵,七道梁、长哨营、老西沟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的试点,七道梁村成为市级民俗旅游村,项栅了满族文化新村满族特色饮食初具影响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优势。 我乡将以“满族八旗特色的民俗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以“一心、二景、四节、八村”为载体,认真做好研、购、游、赏、验、品、婚、住等八篇满族文化创意产业的文章,构筑“京北满族八旗文化保护区”长远发展框架。“一心”是指满族文化艺术中心,“二景”是指满族文化老街和民族文化公园,“四节”是满族美食文化节、满族体育文化节、满族婚俗文化节和满族“颁金节”,“八村”即满族八旗文化新村。八篇文章是: 一、研:计划建总建筑面积1.3万平米的“满族八旗文化传播中心”,重点完成整体规划设计和立项工作,力争实现年内开工建设。建筑风格以满清民族建筑风格为主,融合

东北民居特点

一、东北民居群体布局 东北民居多平原,地势平缓带上的村落多沿东西向成带状分布,整体形成行列式布局,使得绝大部分的建筑都具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并且,有的东北传统民居在进行行列式布局时故意错开一个角度形成错列式布局,以改善通风和光照效果。 东北民居的间距一般比较大,客观因素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而主观因素是为了在太阳高度角小时,避免建筑物之间产生对光线的遮挡。 东北满族民居的群体布局则具有自身特点。满族民居主要以南北为主的单条纵向轴线控制院落空间与序列,而院落之间一般没有东西向的联系,这样的布局对南向面的采光是不利的。这种布置形式主要来源于早期满人“占山为王”的习惯。他们将院落建造在狭窄的山脊上面,而建筑物随着山脊的走向,由前向后延展排列,而在两侧发展上受到空间限制,故此形成了南北走向的群体布局。

二、东北民居院落式布局 东北合院式民居气候适应性最大的特点是院落布局较为松散,院落空间大,厢房、门房和正房之间的间距也较大。 此图为我国由南至北民居院落深宽比走向图。可以发现,随着纬度的上升,深宽比不断下降。对于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在同等院落深度下,增大了院落的宽度(东北院落深宽比在0.8~1.9之间)。这种做法的客观条件是东北土地资源丰富,而原因则是这样有利于增加日照,避免厢房对正房的光线遮挡,以便缓和冬季带来的严寒。

其次东北大院的宽松的院落设计也有利于从事生产劳动。由于冬季寒冷漫长,很多生产劳动不得不在室内进行,这就使得许多暂存物品、劳动工具、车马等必须放在室外,宽阔的院落为他们提供了空间。并且东北民居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四合院多了一处后院,主要是用于粮食储存。 除了合院布局松散之外,东北合院式民居还有其他特点。东北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高高的、宽宽的、矮矮的、窄窄的”。高高的指房屋台基高,主要是为了防积雪。宽宽的指南窗宽大,这样有利于南向采光。矮矮的指房屋净高低,窄窄的指室内进深小,这两点都是基于建筑室内保温所做的措施。 三、.东北民居单体建筑布局 1. 满族口袋房 东北满族有一种极具特色的单体建筑布局形式,叫做“口袋房”

辽东满族和辽西满族民居的比较研究_以岫岩和北宁为例_于学斌

满族研究2006年 第1期辽东满族和辽西满族民居的比较研究 ——以岫岩和北宁为例 于学斌 (黑龙江大学博物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Ξ摘要:岫岩和北宁两地满族在居住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 ,不仅仅在民居的外部特征、建筑方法上,而且在内部结构和居住习惯上都有很多不同。本文试通过两地满族民居的比较,探索两地民居的差异,并进而从历史、文化、地理等不同的侧面研究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满族;民居;辽东;辽西;岫岩县;北宁市 中图分类号:K892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06)01-0103-07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是满族最为集中的地区,满族遍布辽宁省各地。以辽河为界,辽宁分为辽东和辽西两部分。辽东满族和辽西满族在文化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民居方面表现最为明显。 岫岩和北宁是两个主要的满族聚居地区,两地满族分属于辽东和辽西,能够分别代表辽东和辽西满族的特点。2005年8月笔者利用暑假期间重点对这两个地区的民居作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通过调查比较笔者发现,岫岩和北宁两地满族在居住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不仅仅在民居的外部特征、建筑方法上,而且在内部结构和居住习惯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两地民居的差异与两地满族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岫岩满族民居的特征 岫岩满族自治县地处辽东半岛的北部,北纬40°至40°39′,东京122°52′至123°41′。岫岩县是因境内雄伟壮观的自然地理特征而得名,最早见于金代,金代先是在这里设立大宁镇,在明昌四年(1193年)由镇升县时,因境内“数峰侧立,状如翠屏,秀色可掬”而命名为秀岩县。明崇祯六年(1633年)始建岫岩城,并设立守城官,从此以后岫岩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岫岩满族自治县总面积4507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是全国满族人口最多的县份。早在辽代,满族的先世女真人就移居岫岩,1616年后金政权建立以后,一直在这里设官驻兵驻守。清兵入关以后,清朝在这里设八旗留守。在岫岩县笔者调查了朝阳乡朝阳村、土门岭鲁家堡子、黄花甸镇关门山村后街。从几个乡镇的民居Ξ(基金项目)“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5BM Z030

满族文化&满族建筑

满族文化 满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纯朴、勇敢的伟大民族,世代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满族在历史上几度崛起,先后建立起渤海、大金、后金和大清王朝,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兴旺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 满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积淀的,它蕴藏着满族共同的心理感情,表现着满族共同的风尚和志趣。 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的先世慎人就在这片沃土上用慧心巧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春秋战国、秦汉、辽金、元明清各代,留下了绚丽的历史遗存和淳淳的满族民俗文化,如月映红,处处皆见。 满族源流。满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千年前满族先人肃慎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辽阔地域,先后建立了渤海、金、清王朝,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现代无数满族同胞为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而捐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同各兄弟民族一道奉献才智。 生产习俗。满族及其先人,世居白山黑水,以渔猎、饲养、采集为业,兼事农耕。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从事驯养和农耕生产,选择培育各种谷物和蔬菜,驯养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畜禽。满族先民们在此间已能加工皮革,制造陶器,制作木器和粮食加工。到渤海时期冶铁、制造铁器技术不断提高,生产、生活工具和兵器普遍应用。并能纺纱布、绸、缝制鞋帽,编织筐篓,造出精美的灵石、兽骨、金银珠宝工艺品。到公元800元前后,出现了酿酒、榨油、造纸、制糖、制粉等手工业作坊。伴随着农耕手工业的发展,商贸交流、交通运输业也不断发展进步,形成了独特的满族交通工具。 生活习俗。满族世居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其生活习俗呈现出北方民族的地域特点。其服饰多长袍紧裤,喜尚毛皮。名目繁多的各种饰品,独具特色的男女鞋帽。时至今日风靡国内外的旗袍,具有浓郁的满族服饰特点。 满族先人的发式。男子梳辫发,女子梳两把头、旗髻等,发式繁多,风采宜人。 满族先人的饮食风俗,简单而又古朴。除多食猪肉外,山果、野菜、鱼虾、野兽也是他们的经常食物。满族还喜粘食,饮米儿酒。火锅、白肉血肠等膳食,以独特的风韵已被其它民族所喜欢,至今饮誉大江南北。先人们对餐具、酒具、烟具亦十分钟爱,样式繁多,极为考究。 满族居住。多依山作屋,傍水而居,并以口袋房、万字炕、地烟囱、三合院或四合院、照壁墙,成为近代满族房屋的基本样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室陈设水平也不断提高。 文化习俗。满族及其先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灿烂文化。渤海时期就已开办学校,金代于1119年创制了女真大小字,清代于1559年创制满文。在习武方面也不分贵贱贫富,男女老少都习骑练射,成为“国俗”。 满族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先民们凭着智慧、情趣和想象能力创造了灿若群星的文学艺术作品。“八角鼓”、“子弟书”等曲艺戏剧,“蟒式舞”、“隆庆舞”、“腰铃舞”等歌舞以及书画、雕刻、剪纸、刺绣等极有民族风格和特色,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

满族饮食文化特色有哪些 满族喜爱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粘食如大黄米干饭、大黄米小豆干饭、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洒糕、苏子叶饽饽等。小米面饽饽有牛舌饼、碗坨;苞米 面饽饽有“菠萝”叶饼、苞米饽饽;高粱米面甜饽饽。 《北盟会编》记载:金时女真人“以豆为酱”。至今,农村中满族甚至长期生活在本县的汉族或其他一些民族家庭仍习惯于用黄豆 制酱。其做法是,头年腊月,将黄豆上锅烀得熟烂。再放入缸中趁 热捣碎,取出打好大小适中的酱块,搁置到来年四月,将酱块洗刷 干净打碎,放入缸中,加盐、添入清水,待发酵后食用。可调味、 淹渍咸菜,几乎是一日三餐必备的食品。 根据生活的环境不同,食物也是会不同的,满族主要就是靠打猎生活,所以他们的食物也是要求方便一些就可以了。 火锅是满族名馔。满族人原称为“野意火锅”.早在金代,满周 族先世女真人就有在野外狩猎时架火烧陶罐,用鸡汤煮食鹿、狍肉 片的饮食风俗。陶罐内煮沸的鸡汤热气腾腾,鹿、狍肉片随切随煮 随食。所说菜系属于清真。铜锅炭火,鸡汤沸腾,汤中杂以酸菜丝、粉丝,用来涮猪肉、羊肉、鸡肉、鱼肉,不时还有野鸡、狍子、鹿 肉及飞龙肉。有的也用各种山磨菇调汤,如榛菇、元蘑、草蘑、海 拉尔蘑等,其山珍海味龙其不凡。肉味特鲜。还有野鸡肉,沙半鸡 肉等野味。 起源历史 满族火锅的历史很悠久,关于满族火锅的起源,从时间上来划分基本上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早在金代;第二种说法是成吉思汗 打入中原时;第三种说法明末清初时期。

早在金代,满周族先世女真人就有在野外狩猎时架火烧陶罐,用鸡汤煮食鹿、狍肉片的饮食风俗。陶罐内煮沸的鸡汤热气腾腾,鹿、狍肉片随切随煮随食。 成吉思汗打入中原时,用头盔盛马肉唰着吃,这被视为是满族火锅的起源。 明末清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带领部下在行军打仗途中,为了节省时间,大家把猪、羊、牛肉等放在一口锅内烧煮。后来清 军入关,便把这用饮食习惯带到了中原。由于满族火锅的吃起来味 道很是鲜美,后经御膳房厨师加以山珍海味等煮制成御膳上品。到 清代中叶,乾隆退位时想要办个盛宴,于是和珅便建议办千叟宴, 乾隆说他爷爷退位时就办的千叟宴,但天气太冷老人们受不了。和 珅便说,那就吃比较暖和的火锅。就这样全国的老人们暖暖和和的 吃了顿饭,回去都夸皇上圣明,因此吃满族火锅就在全国盛行起来。 满族的副食中肉类以猪肉为主,菜肴主要有白肉血肠、酸菜和火锅,颇具特色。满族杀猪最讲究的是吃血肠。每逢杀猪请客时,都 说是吃血肠,不说吃猪肉。猪肉的做法讲究白片,即白片肉。所谓 白片肉并非指肥肉切片,而是将猪肉方块煮熟后趁热切成薄片,不 做任何加工,不加调料。白片肉中五花肉为上乘。猪肘子的吃法也 是白片,即所谓的片肘花。肉食除喜食猪肉外,还喜食牛、羊肉及狍、野鸡、鹿、河鱼、哈什蚂等。蔬菜除日常食用的家种白菜、辣椒、葱、蒜、土豆外,尚按不同的时节,采集蕨菜、刺嫩芽、大叶芹、枪头菜、柳蒿、四叶菜等山野菜及木耳、各种蘑菇等,或炸或 熬或炖,吃法不一,也是满族的传统食俗。 冬季菜肴主要是酸菜和小豆腐。东北冬季寒冷,时间较长,为备足越冬蔬菜,除贮藏白菜萝卜外,家家都渍酸菜。渍制方法是:将 理好的白菜,用热水浸烫后置入缸中发酵后而食。酸菜可做汤、填 火锅、做馅等食用。小豆腐是将大豆磨碎,加入适量干菜煮熟,然 后团成团放室外冷冻,用时拿一团放入锅内加热,拌酱而食。制作 小豆腐的由来,据传是满族先祖居住的地区,食盐和卤水很昂贵, 做小豆腐不用加卤水,久而久之,这种吃法便成为满人的习惯并延 用至今。另外满族酿制的大酱也是颇有历史传统的。

满族饮食文化政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满族饮食文化政策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我国学者对满族饮食文化的研究多数是从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度挖掘和探究。笔者对满族饮食文化及其政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几乎都在地方性和民族性的法律法规条例中,如《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凤城自治条例》中略有涉及满族饮食文化的内容。但是,还没有建立一种针对满族饮食文化方面的法规政策。并且,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少有关注其产业的发展与传承性等问题。这一点我们应该向回族清真食品的发展规划学习,清真食品有着健全的产业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方面的支持。第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执行力不够,许多政策得不到及时落实。第三,满族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虽然,相关部门对此领域有着高度灵敏性和重视度,至今,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来保障食品安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制度》、《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规支持极力保障了我们生活中的饮食安全问题。然而,我国在满族食品方面的安全保障政策却少之又少。 一、满族饮食文化政策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满族饮食文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1、满族饮食文化的产业发展政策落后 现在一些地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有一些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项目。中华饮食文化馆里面有收录一些满族菜品和满菜体验项目;沈阳满族一条街、满族风情园等地方有一些小商铺经营满菜;当然也有一些大型餐馆经营满菜,比如,满菜八大碗连锁店、沈阳清文化主题、沈阳老八旗酒楼、东北佬菜馆等;民族文化旅游景点也有经营一些满菜餐馆,如沈阳市怪坡旅游景区的满菜馆。由此,可以看到这是具有潜力的一大开发项目,我们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发展满族饮食文化产业发展,让其星星之火燎原中国甚至世界的各个角落。 2、对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性不足 辽宁省是满族的发源地,其省会城市沈阳曾经也是满族的政治中心。如今,还较好地保存着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一宫和两陵。当然,沈阳市街上也能零星碰到几家满菜餐馆,如八大碗、大清花饺子,但是这些餐饮业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菜品不符合大众消费习惯;资金短缺;厨师缺乏;品牌竞争等等,导致一些老字号的餐馆也走向了没落,长此以往,满菜将逐渐淡出餐饮业的舞台,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满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具有极大挑战性。 残酷的现状迫使我们必须重视满菜的未来发展道路。其实,与别的菜系相比,满菜也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的发展道路更是开阔。比如,满族的民族特色文化游,尤其是满族风情一直都是东北地区文化旅游的品牌之一,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很多游客都希望能品尝一下地道的满族菜。因此,大力宣传满族饮食文化,不仅能丰富各地旅游的内涵,而且能使满族饮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相关机制不完善 每一项政策制定的目的都是经过政策执行来实现预期目标。所以每一项政策都要有有效的执行机制方能保证政策的高效率的执行。然而,满族饮食文化政策就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执行机制,而导致一些政策没能真正走出去。比如,在政策执行的资源保障方面,有时会存在预算下降,无法继续支持满族饮食文化政策的执行等问题;由于政策执行细则方面的漏洞,使得满族饮食文化相关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扶持,据笔者走访了解,有许多经营满族菜品的餐饮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福利。 (三)满族食品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一些民族饮食文化产业如清真食品都有相应的立法保护,规范了清真食品的从生产到销售等相关环节的执行标准,促进了清真食品业的极大发展与进步。当然,这些法律也间

清代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

清代满汉民族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制度与饮食礼仪 饮食制度,这里指宫廷中针对饮食所制定的典章制度。清入关前,没 有专门的饮食典章制度。史书记载,皇太极时期仍“席地而坐,自割 肉而食”,没有君臣之别。而汉族从“周公制礼作乐”起就非常讲究 礼制,讲究等级,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自上而下都有一整套的礼法,人人循礼而行不得僭越。如《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吃什么、吃多少 都要分等级,可见礼法的严密。清入关后,承袭了明代的饮食制度, 如宫廷御膳的管理机构,仍为内务府与光禄寺。同时,在饮食礼仪方面,满族也深受汉族的影响。如吃饭时的礼仪,《周礼》中明确规定“毋咤食”,即吃饭时不要发出难听的声音。这一点对于以前处于牧 耕式、落后、豪放的满族人来说很困难,但据从小生活在王府的金寄 水回忆,他“全家一块吃饭,要时刻注意不让碗筷相碰发出声响,咀 嚼食物、喝汤都不许发出声音”。可见汉族的饮食礼仪对满族的影响 之深。当然,随着满族饮食文化的传入,一些满族固有的饮食礼仪也 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汉人的生活。这种现象最明显的例证,就是满汉全席 的上菜礼仪。据谈迁《北游录》记述清初满族贵族“款客,撤一席又 进一席,贵其叠也”。而满汉全席讲求两天或三天用完,分组上菜, 上菜后要“三撤席”。从中可看出满汉全席上菜的礼仪与此完全相同, 是受满人的影响。 二、饮食结构 中国自从先秦时期饮食就有主副食之分。在主食上,汉族南方主要以 大米为主食,所谓“南人之饭,主要品为米,盖炊熟而颗粒完整者, 次要则为成糜之粥”,而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即“北人之饭,主要 品为麦,屑之为馍,次要则为成条之面”。满族也以面食为主食,其 面食制品总称为“饽饽”,习称“满州饽饽”,它是满族最主要的主食 之一,也是满族民间传统食品。其品种多样,用料广泛,风味独特,具有

东北民居特点

、东北民居群体布局 东北民居多平原,地势平缓带上的村落多沿东西向成带状分布, 整体形成行列式布局,使得绝大部分的建筑都具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并且,有的东北传统民居在进行行列式布局时故意错开一个角度 形成错列式布局,以改善通风和光照效果。 ^3 1=^ C=l 1=1 1=1 I~□ 并列式 1=1 1=1 1=1 I ---- 1 1=1 1=^ 墙列式 东北民居的间距一般比较大,客观因素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 地资源丰富。而主观因素是为了在太阳高度角小时,避免建筑物之间产生对光线的遮挡 东北满族民居的群体布局则具有自身特点。满族民居主要以南北为主的 单条纵向轴线控制院落空间与序列,而院落之间一般没有东西向的联系,这 样的布局对南向面的采光是不利的。这种布置形式主要来源于早期满人 “占山为王”的习惯。他们将院落建造在狭窄的山脊上面,而建筑物随着山 脊的走向,由前向后延展排列,而在两侧发展上受到空间限制,故此形成了 南北走向的群体布局。

二、东北民居院落式布局 东北合院式民居气候适应性最大的特点是院落布局较为松散,院 落空间大,厢房、门房和正房之间的间距也较大。 此图为我国由南至北民居院落深宽比走向图。可以发现,随着纬 度的上升,深宽比不断下降。对于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在同等院落深度下,增大了院落的宽度(东北院落深宽比在0.8~1.9之间)。这种做法的客观条件是东北土地资源丰富,而原因则是这样有利于增加日照,避免厢房对正房的光线遮挡,以便缓和冬季带来的严寒。

其次东北大院的宽松的院落设计也有利于从事生产劳动。由于冬季寒冷漫长,很多生产劳动不得不在室内进行,这就使得许多暂存物品、劳动工具、车马等必须放在室外,宽阔的院落为他们提供了空间。并且东北民居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四合院多了一处后院,主要是用于粮 食储存。 除了合院布局松散之外,东北合院式民居还有其他特点。东北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高高的、宽宽的、矮矮的、窄窄的”。高高的指房屋台基高,主要是为了防积雪。宽宽的指南窗宽大,这样有利于南向米光。矮矮的指房屋净高低,窄窄的指室内进深小,这两点都是基于建筑室内保温所做的措施。 三、?东北民居单体建筑布局 1.满族口袋房 东北满族有一种极具特色的单体建筑布局形式,叫做“口袋房”

东北满族传统民居建造技术的文化区划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东北满族传统民居建造技术是发源于东北地区的一项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的融合赋予了其悠远古朴的文化底蕴和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以往对于东北传统民居的研究多偏向对其类型及做法的静态描述,忽视了空间的主体作用。而文化地理学着眼于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对文化的动态特征进行把握,注重描述和解释文化的生成演变、空间差异及分布规律。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通过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的交叉运用,展开对东北满族传统民居建造技术文划区划的研究,以期进一步解读东北满族民居建筑特点,并为日后的保护研究工作提供资料基础。 首先,论文通过对东北满族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整理出301个可供研究的村落样本。收集有关满族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建筑材料、构筑技术等有关建造技术方面的数据信息,以此为前提建立东北地区满族传统民居建造技术文化地理数据库。并将整理好的数据信息导入到ArcGIS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处理,完成文化地理图册的绘制。 其次,借助文化地理图册对文化景观空间差异与分布规律的直观表达,结合文化地理学对区域的划分方法与原则,确定以传统民居墙体砌筑类型作为主导文化因子初步划分文化区。同时结合传统民居的地形环境、建造年代、山墙类型、装饰程度和屋面系统材料5类辅助因子的空间分布对文化区进行细分。最终得出东北地区满族传统民居建造技术的六个文化区,并分别阐述各区划内的主要建造特征。最后结合各区域满族文化特质与地理要素特征,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区划规律现象后的内在动力,分析其演化的机制和形成因素。 本文主要的创新成果在于透过民居理论与文化地理学理论的交叉运用来研究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使研究既有建筑学的分类思维,又兼具文化地理学的系统思维。在对民居建造技术文化景观解读的基础上划分文化区,弥补了之前研究的空白,丰富了东北满族传统民居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满族民居;文化区;东北;建造技术

吉林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吉林美食之锅包肉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会计 班级:会计1403 姓名:刘俊江 学号:1410665306

吉林饮食文化 1.名称由来 锅包肉是著名的东北菜,一般菜肴都讲究色、香、味、型,惟此菜还要加个“声”,即咀嚼时,应发出类似吃苞米花时的那种声音。这是哈尔滨道台府菜创始人、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首席厨师的郑兴文当年为适应外国来宾的口味,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出现首创的菜肴。郑兴文按照菜肴的做法称它为“锅爆肉”,到如今就被叫成“锅包肉”了。锅包肉流传至今已经是四代传人了。 吉菜历史悠久,自古还有汉、朝、蒙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各民族文化和饮食习惯不同,如满族人喜食炖菜和面点、朝鲜族酷爱冷面和狗肉、蒙古族爱吃烤肉,这些特有的饮食习惯,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化饮食文化。 吉林冬天气候寒冷,人体需要热量多,加上吉林人热情好客、讲究丰满实惠,所以菜肴肉多,尤其是山珍野味多,并且重调味,无论哪个民族,每当客人来到,便拿出酒肉盛情款待,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而且菜肴品种多、菜量大,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饮食习俗。 锅包肉是一道东北风味菜,即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成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加上吃多不油腻的特点,很适合夏天食用以达到开胃增食欲的目的。 锅包肉,原名“锅爆肉”,出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专用厨师,“滨江膳祖”——郑兴文之手。由于用急火快炒,把铁锅烧热,把汁淋到锅里,浸透到肉里,所以起名叫“锅爆肉”。俄罗斯人发“爆”这个音为包,时间一长,“锅爆肉”就变成了“锅包肉”。在西安事变以前,由于东三省归属张氏家族管辖,所以道台府的很多菜,都属于禁菜、私菜。1911年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郑兴文以高超的厨艺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高度赞誉,获得大会颁发的荣誉牌匾《滨江膳祖》。日本占领黑龙江以后,张学良对东北部部分地区控制渐松,一些民间工艺、美食菜谱逐渐外流,锅包肉也开始在哈尔滨以及外部流传。后来到了辽宁,辽宁人对其加入了自己的改造,最后一步改用番茄酱或者番茄沙司,外观像极了哈尔滨的“樱桃肉”,减少了锅包肉(锅爆肉)原有的香酥金黄。龙泉山庄的厨师曾在全国电视厨艺大赛上,展现过沈阳版本的“锅包肉”。“滨江膳祖”的曾孙在哈尔滨花园街43号开办了美食店。 2.历史沿革 据道台菜的第四代名厨郑树国介绍,郑家是旗人,郑兴文的父亲郑明泉家住辽宁,在北京做茶叶生意,由于应酬和交际,经常品尝到各种美食,口味很刁,被朋友戏称为“美食家”。郑兴文6岁随父来到北京,渐渐对厨艺产生了兴趣,14岁时已对美食和烹调极为偏爱。后拜淮阳菜传人-陈才保(音)门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