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资源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过程的总和,它们往往以原始(自然)状态进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费过程以提高人类当前或未来的福利。

资源经济学角度考虑:

1)具有用途并产生价值的物质

2)资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变化,人们能够拓宽资源的范围)

(随着人们需求、物质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将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资源)

3)稀缺性。在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强调资源的数量和人们的需求相比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有别于资源与环境科学中的资源范畴。

4)天然性:

(强调资源以自然或以原始物质形式进入人类的经济过程)

2、资源的分类

非再生资源:

1)又称为不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2)资源的存储量一定,主要是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

可再生资源:

1)又称可更新资源或非耗竭性资源2)该类资源的存储量是在自然过程中或在人类参与下可以更新或持续补充

2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联系:

1.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2.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避免可再生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或者非再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3、共享资源

指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或虽具有法律上的所有者,但不能行使其权利的例如:公海、草原、河流

4、资源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地域性(区域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多用性(可以在多种用途之间分配,如水资源)

4数量有限性与潜力的无限性(数量在技术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

第二章

1、资源稀缺的概念:

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主要标志:资源在市场上价格的存在。

2、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资源短缺是怎么回事,举例,判断

稀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

短缺: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着某种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变化不总是一致的。稀缺是永久的而短缺是暂时的。

稀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时间属性。

3.两个模型概念:

边拓模型是指相对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量来说自然资源的供给量非常充足的一种经济状态。

李嘉图模型是指原材料生产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资源可用性受目前利用率和累积用量影响的一种状态。举例:农地

4、两者的函数模型判断

边拓模型中:g(*)函数表现为不变的规模报酬;生产可能性曲线PPF为直线,且平行地向外推移(图2-2)。由于自然资源充裕,自然资源产品生产函数为不变规模报酬(!),资源可随劳动资本的投入而扩大,最终产品G的生产受制于劳动或资本的限制,而非自然资源。

李嘉图模型中:g(*)表现为递减的规模报酬;存在自然资源利用的约束。即L1的增加速度比R0的增加速度快——成本增加定律;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弧线型,以一种不对称的方式向外推移(图2-1)。

5、两个模型的比较反映的实质是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理解:

n 通过两个模型的比较,可以找到反映自然资源产品稀缺性变化的指标,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n 追求G最大化的经济系统中,两种要素的相对价值由他们在生产G的过程中相互替代的比率决定,该替代率也就是G 等产量曲线与PPF在切点的斜率。

n 在PPF上,如果斜率越来越小,R0就越有价值,或越稀缺;反之,则L0越有价值,越稀缺。在图2-1中,显示出R0 的相对价值随经济扩张而提高的特征。在图2-2中则显示出不变的相对价值和稀缺。

n 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个别资源稀缺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n 对于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由于各种资源的稀缺程度不一,或在结构上的特点或不平衡性形成资源约束。

6、资源稀缺的度量(物理度量、经济度量):

7、储量概念:通常我们所说的储量是指地质上已经确定的、在当前的费用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的资源。

2物理度量通常是通过储量分析进行。

1)常用静态耗竭年限指标来衡量不同资源在一定时期的稀缺程度。

Y=S0/R0 Y :使用年限;S0 :当前的储量;R0:资源当前一年的开采量或利用量

2)动态:年利用量以r的比率增长,则在t年时,资源利用量Rt为:

Rt= R0ert

R(T) =∫0TR(t)dt =∫0TR0ertdt= (R0/r)(erT-1)

T、Y、r关系密切(P29,表2-1),简单而言,相比较Y,当r>0,时间T将随r增大迅速缩短;反之,T将延长。

“70法则”,即利用量每70/100r年翻一番。

但当年利用量增加的同时,储量也可能增加。

2资源稀缺的经济度量

1)资源产品价格

许多可耗竭资源的价格一般遵循U型轨道变化。当新资源发现趋于困难,成本难以降低,价格则趋于上升。因而一定程度上价格可以衡量现在和预测未来的资源稀缺状况。

资源产品价格可以有两种途径考察:

资源产品现价——市场价格;

资源产品的相对价格,反映资源相对于劳动力和资本而言的稀缺状况。

2)资源开发费用或开发成本

v 资源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增长,

即所谓的李嘉图效应。

v 因为较好开采的已被开采,开发品位较低的资

源的成本随之上升,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v 也有技术和规模经济的问题存在。

3)租金

v 是资源产品现价与边际开采费用之差,也称原位资源价格、矿区使用费或使用者成本

v 租金实际上是存量资源的影子价格,所以该指标可以成为度量资源稀缺的较适当指标。但边际开采成本难以观察。

v 常用资源的勘探成本衡量稀缺程度

8、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

1、技术进步

v 技术进步可以发现新的资源储量

v 技术进步可以带动资源利用率提高

v 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过程中对稀缺资源的替代

2、利用国际分工与比较优势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个国家在资源禀赋和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并通过加大经济开放度,利用双边或多边贸易促进国际分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和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3、基础设施投资

v 提高资源开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使原来难以利用资源的开发成为可能。

v 扩大人类定居和活动的区域,缓和人与资源的关系

4、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

v 价格政策体系:减少扭曲,传递真实的信号

v 产权体系:明确、安全、可执行

v 企业组织和治理结构:如山西的小煤窑问题,家族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制度问题

第三章

1、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标志意义及文件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发表《人类环境宣言》,强调经济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但仅局限于科学家范围内。

198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最早在国际文件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命题

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明确的定义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文件,可持续发展从思想和理论走向实践

2、代内公平

保持不变的或增长的自然资本存量有助于达到全球范围内一代人的公平,即在给定时点上公

平对待一国内部或国家之间的处于劣势的集团。提升环境决策的重要性可能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有利,可能会对发达国家的穷人不利。

3.代际公平:

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

理解:该定义与帕累托关于社会整体改善的观点一致,这里社会是指当代人和后代人。可以表达为“帕累托可持续性”。利用帕累托准则(Pareto Criterion)来判定社会是否有福利可得,在应用上具有局限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调必须对加在后代人身上的费用进行补偿

代内公平

在发展中国家经常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之间的贫困陷阱

在发展中国家人们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为可以避免贫困陷阱的出现

越是强调环境保护就意味着会使穷人的开支增加,如穷人通过砍柴获取能源取暖、煮饭,捕杀野生动物以获取蛋白质。

代内公平

发达国家保护环境在实现公平方面表现的并不明显

富人对优美的环境有更高的需求收入弹性

自然环境具有“公共品”(public goods)的属性

环境资产表现出区域性特征。通过自由选择工作和居住地,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物品的偏好。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代际公平

定义: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

代际公平

利用帕累托准则(Pareto Criterion)来判定社会是否有福利可得,在应用上具有局限性

简答:4、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含义

??改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ú衡量经济进步的基本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ú GNP有误导作用,通常不包括环境损害

ú NNP(国民生产净值)考虑了人造资本折旧,但没有考虑自然资本的折旧(如石油、森林资源的减少。

ú一些国家考虑应用资源帐户来反映资源的变化(非货币的形式),如法国和挪威

ú许多国家发表一系列的环境统计报表来显示环境变化和经济之间的联系

??纠正扭曲的价格

赋予自然资源以正确的经济价值是至关重要的。包括:

1. 自然资源的价格应该包括开采或获取成本

2. 由于开采或获取造成的环境成本

3.由于不可持续的管理造成的对未来收益的损失称之为“使用者成本” (User Cost)

??对项目进行可持续意义上的成本效益分析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对项目决策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表示口头上的重视。标准的成本效益分析中不包括环境的收益和损失: ? (Bt-Ct)/(1+r)t

考虑环境效益的成本效益分析

? (Bt-Ct±Et)/(1+r)t

Et环境收益+ 或损失- 案例: 三峡水库的投资收益与成本1. 经济成本(投资、移民等)2. 经济收益(发电、防洪等) 3. 环境成本(物种消失、河流污染、淤塞等)

名词解释:5、使用者成本的概念:自然资源使用者成本是指现在使用资源而不是留给后代使用所产生的成本。

6、可持续性收入(绿色GNP)的概念: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可持续收入数量上等于传统意义的GNP减去人造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折旧。衡量可持续收入意味着要调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全部资本资产的存量随时间保持一定的增长的时候,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

SI是指在不减少现有资本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NP)/(NNP)中只考虑了对人造资本的折旧

即NNP=GNP – Dm

Dm:人造资本的折旧

新体系中:考虑环境资本折旧

即NNP=GNP – Dm -Dn

Dn:环境资本的折旧,包括:

1)原先没有进入GNP中损失,如野生生物物种和景观的消失,矿产资源的消耗;

2)虽已包含在GNP中,但却低估了的损失,如大气污染,在GNP 中只包含了污染引起的农作物产量减少。

??可持续性收入

印度尼西亚的案例(Repetto,1989):

对石油的调整:用一年的石油产量估计石油储量的折耗。

对森林损失的调整:与石油类似,但需考虑森林的自然增长和造林而增加的存量等因素。

对土壤侵蚀成本的调整:由土壤流失造成的农作物生产率的损失来评估。

n 可持续发展的衡量

7、广义的可持续性收入公式及各项含义

SI=GNP-(Dm+Dn)-(R+A+N)

R:污染引起的环境恢复费用;

A:污染的防治费用或预防费用(Aversive Expenditure);

N:由于自然资源的非最佳利用和开采引起的过高评价资源价值的损失费用。

第四章

简答:1、贴现率与资源消耗的关系:

贴现率高低与资源消耗:一般认为,贴现率代表未来的权重(负相关)。贴现率越高,越鼓励人们较早地消耗自然资源。(对此存在争论)

关键在于贴现率不应高于资源的最大增长率。

(并非意味着贴现率越低越好)

社会贴现率对资源利用的影响:1、较高的社会贴现率,意味着人们倾向于当前消费,鼓励人们较早地消耗掉自然资源,直至匮乏。2、较低的社会贴现率,有利于资源在代际间的公平分配,从长期看,资源消耗率必须与资源再生率向平衡,一旦贴现率高于资源的最大增长率,可能导致资源匮乏。贴现率较高时,资源价格较低,鼓励人们加速使用资源,但由于过度消耗资源,资源稀缺性增加,因此未来价值上涨较快。

当贴现率较低时,资源价格较高,抑制人们使用资源,有利于资源保护,且由于资源不易出现稀缺,未来价格上涨较慢。

2、为什么计算贴现率;

使用贴现率的意义:贴现率的使用使未来的利益被打折,削弱了未来的收益和成本,而较低的贴现率意味着未来的利益被打折较少,如果当代人把未来人的利益看成是如同当前一样重要,并且在实际的生产消费中考虑未来人的利益,则社会贴现率为0,可见,较底的贴现率有利于给后代较大的关注和资源保护。

3、契约曲线的概念

埃奇沃思方框内所有帕累托有效配置点的集合,也称帕累托集。其涵义是任何交易如果不在帕累托集上就不可能是最终契约,因为还有改进的余地。

契约曲线又称效率曲线,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或者(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4、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方面分析

市场失灵的类型

完全竞争的市场通常是资源在不同部门和不同时间上配置的有效机制,但如果相关的条件不满足,市场就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产生市场失灵。

1、资源产权不安全或不存在

产权不安全或不存在:打击人们对资源投资、保存和管理的积极性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与短期行为

公社集体土地与自留地的生产效率差异

农村宅基地的粗放利用

森林资源国有的可实行性

基本特征:完全覆盖性,排他性,可转让性,安全性,可执行性。

占优策略:是指不论对方如何行动,自己的策略总能获取更大的回报。

如果在一种状态下,双方都不改变自己的策略。若其中一方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而另一方面却不回应,改变一方的处境就会更糟,则这种状态称之为“纳什均衡”。

2、无市场、薄市场(thin market)和市场竞争不足、

资源市场不存在或发育不足,如渔业资源或水资源定价偏低

一些资源的市场上,卖买者数量很少,竞争很弱,称之为薄市场。

垄断,进入障碍,高信息成本,市场规模狭小等导致竞争不完全。

3、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他人的福利,但没有激励机制使产生影响的人或企业在决策时考虑这种对别人的影响。如:空气污染,门前的花园,上游农民种树

市场失灵——外部性

积极的外部性:市场供给不足

MSB=MPB+MEB

消极的外部性:市场供给过量

MSC=MPC+MEC

外部性举例:空气污染,门前的花园,上游农民种树、伐木或施农药对下游农业或渔业的影响等,其他?

4、公共品(public goods)

公共品:是只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它所带来的好处,而且一个人对它的消费不会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 路灯,景观,净水等。供给的不可分性(jointness in supply)和搭便车(free rider)现象。公共品的市场供给不足。著名的灯

塔的故事

5、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交易中取得信息、互相合作、讨价还价和执行合同的费用。

6、不确定性(uncertainty)和短视计划(myopia planning horizons)

不确定性:由不可控因素如天气,以及市场失灵不能提供价格信息导致

5、政府失灵——原因:

1、改正市场失灵很少是政府干预的主要目标。

国家安全,社会平等,宏观调控

2、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政府对于市场的了解经常是不完备的,导致政府干预常有未预料到的副作用。

3、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并使改变这些政策在政治上变得困难。

4、不同的政策相互影响,使激励机制发生扭曲。

5、与环境无关的政策往往比环境政策对环境影响更大。

6、激励不足与政府运行效率问题;公共部门的激励问题较私人部门问题更大……

6、排放税的概念

是对资源开发利用者每单位污染征收的税收,以弥补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外部成本的内部化)

7、排放税与排放标准的比较

比较两种制度的效率

通过消除污染的成本:排放标准和排放税所花费的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方法:排放标准下的污染消除量=排放税下的污染消除量

结论:通常情况下,排放税比排放标准在经济上更有效率。

28、原因分析:

1.排放税较之排放标准所花费的资源费用低。

2.排放税为企业提供消除污染的动力。

3.排放税使不同企业根据各自的控制成本选择控制量。

污染行业的代理人一般都为有利于排放标准而不是排放税的议案游说,这是为什么?

因为根据排放税,污染者不但要支付提供均衡污染消除量的费用,而且还要为未消除的污染量纳税。对污染者,这是一笔真实的负担,不过对受害者税收可以提供补偿,因而从社会的角度,排放税可能更加公平。

9、科斯定理概念:

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只要交易费用低且交易有利,无论哪一方拥有产权,资源配置都存在向社会最优点移动的趋势。

10、计算:问题:两公司控制污染的边际成本分别为MC1=200q1, MC2=100q2,式中q1、q2分别为两公司减少的排污量。假设不进行任何排污控制,每个公司的排污量分别为20吨。(1)计算减少的排污总量为21吨时的成本有效配置。

(2)此时,排污标准在两企业间如何有效分配,价格是多少?

(3)如果周围大气的环境标准为27ppm,把每吨排污量转换为ppm的转换系数分别为a1=2.0,a2=1.0,计算有效成本控制量的配置。

?补偿变化CV:新的价格下,保持原来的福利需要的补偿支付(收入的增减)

?等价变化EV:在旧的价格下,保持新价格条件下的福利需要的补偿支付(收入的增减)

n 资源配置中的福利经济-环境变化

n 案例:住宅小区内修高速公路问题

?小区居民有权享受安静的环境

?用居民愿意接受的补偿(CV(WTA))来测量

?用开车的人的支付意愿来测量修路的好处(CV(WTP))

?当地政府有权修筑公路

?居民为避免修路愿意支付的价值(EV(WTP))

?用开车人为不修路愿意接受的补偿来测量修路的好处

n 问题

n 请问如果政府试图修筑穿越中山陵风景区的公路,那么由此带来的环境价值损失将如何进行补偿?

n 学校试图填平荷花鱼池建楼,如何评价由此给大家带来的休闲价值的损失?

第五章

1、稀缺租的概念

可理解为资源开采者每增加一个单位资源开采时必须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绝对地租”或使用费。

2、社会最优开采决策—最佳利用的基本条件

保存现有资源的收益

1、原位资源稀缺租的增值

2、边际生产成本的降低

3、环境价值的增加

保存现有资源的成本:

将资源开采销售所得用于其他经营的净收益或出售资源产权所得的利息收入

3、社会最优开采决策—简单霍特林法则的概念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而言,存在开采资源的价格增长率必须等于贴现率,开采资源的价格增长率必须等于贴现率的情况下,对于开采者来说把资源保存在地下与开采出来,这两种选择没有偏好。

当不考虑环境价值和开采成本时,就可以得出简单霍特林定律(simple Hotelling rule):

k=r

n 资源资本价值的增长率必须等于贴现率。此时,所有者才会对把资源保存在地下和开采出来这两种选择没有偏好。

n 对于可再生资源,这一定律可表述为:g+k=r

g:资源的生物学或地质学的增长率;k:资本价值增长率。

r:贴现率。

n 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

?影响卡特尔的因素

1.原油需求的价格弹性:长期与短期

2.原油需求的收入弹性:对世界经济的敏感度

3.其他供给者的影响

4.卡特尔成员的不一致问题

2.如果不可再生资源的逆需求函数为p = 8.0- 0.4q, 边际开采成本为2.0。(1)如果两期共有20单位资源可供利用。在动态有效配置和贴现率为0情况下,第一、二期分别开采多少?(2)两期中有效价格分别为多少?(3)每期的边际使用者成本为多少?

在题2中,如果资源储量增加为60个单位时,请问开采决策有何变化?

n 边际使用者成本的变化情况?

n 如果贴现率提高,开采如何变化?

n 边际使用者成本的变化情况?

n 如果使用非再生资源的同时,存在有一种固定开采成本的可替代的可再生资源,请问开采如何变化?

先使用成本较低的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转移到可再生替代资源

例如:由使用煤转到使用太阳能,由使用地下水转为使用地表水

4、垄断企业与竞争性企业使用资源的区别、原因:

竞争性企业开采决策

企业在纯市场结构中自主决定开采利用方式,其利润最大化行为将导致资源开发利用偏离社会最优利用路径

企业和社会最优利用比较:

n 短期:企业最优的资源产品产出水平高于社会最优的产出水平,而且价格和租金较低

n 长期:情况相反,而且企业最优的资源存量水平一直低于社会最优的存量水平、稀缺租一直高于社会最优的稀缺租。

n 因此企业的微观决策倾向于过度开发资源

垄断性企业的资源利用

n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比完全竞争情况下能够节约和保护资源,但跟社会最优利用相比仍然存在过快开发利用的倾向。

n 与社会最优相比,其决策目标中也可能忽略了资源的环境价值,也使用高于社会贴现率的贴现率。

n 垄断者倾向于减少现在开采而增加未来开采,在短期内有助于资源的保护

5、影响卡特尔的因素

原油需求的价格弹性:长期与短期

原油需求的收入弹性:对世界经济的敏感度

其他供给者的影响

卡特尔成员的不一致问题

6、原油需求的价格弹性长期与短期的区别例如汽油

当汽油的价格突然上涨,我们并不会考虑卖掉汽车。因此在短期内,汽油的需求量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由于的长期的增长我们会考虑用其他的代步工具

第六章

1、如何求最大增长率。

n 可再生资源的种群生态增长过程

Nt+1-Nt= B-D = (b-d)Nt

n Nt+1:t+1时期的种群数量

n b:繁殖率

n d:死亡率

n Nt:t时期种群的数量

假定资源种群在不受人为因素影响下的数量动态特征为:

dN/dt=Nr(1-N/K)=F(N)

则当N=K/2时,资源增长率为dN/dt=Kr/4,达到最大。

由此可以得到一条与不同存量规模下的增长量相适应的可持续收获曲线。

2、增长量与存量的图形分析

n 横轴是存量水平

n 纵轴是可持续的收获量水平

n 在任何给定的存量水平都会对应有相应的收获量水平n 收获量水平是dN/dt=Nr(1-N/K)=F(N)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复习题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0*4'=40) 1.环境与自然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配置、利用、分配和保护等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2.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系统。 3.帕累托最优: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一个人的状况变坏的一种资源配置状态; 4.需求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6.排他性:指人们必须支付价格才能消费商品,存在把没支付价格者排除在消费以外的现实手段; 7.外部性:指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对非交易方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8.环境产权:指行为主体对某一环境资源具有的所有、使用、占有、处置以及收益等各种权利的集合,包括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 9.舒适性资源:能够为人类提供舒适性服务,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自然环境资源; 10.政策失效:一些社会、经济政策的执行,使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生产要素的真实成本,导致生产要素无效率使用和过度使用,引起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 11.自然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形成的物质与能量。 12.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或者说是需

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13.使用价值: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 14.需求量:是消费者在不同的价格下所希望能够购买的同种商品的数量。 15.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的法定权利,它表明个人可以利用这些财产去从事某些事; 16.机会成本法:指一旦选择环境资源的某种特定利用方式,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方式可获得的最大效益即以该方式利用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方法。 17. 疾病成本法:指计算环境质量恶化时由疾病引发的成本(如医疗开支增加、病休收入损失、精神和心理代价)的方法。 18.支付意愿: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19.供给:厂商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20.边际成本: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位产量导致的总成本的增加。 二.简答题(6*6=36) 1.市场失灵是由什么引起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是否一定需要政府干预?答:①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②不一定。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和理由,但是要使政府干预有效,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第二,政府干预得到的收益必须大于政府干预本身的成本。(即制定计划、执行成本和所有由于政府干预而对其它经济部门所造成的成本) 2.需求和需求量有何区别?它们是如何变动的?假设经济人收入减少或增加时,需求曲线如何变动?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指南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指南 1)浅论干旱地区建设海绵城市构想——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2)构建废旧电器回收处理体系研究 3)城市温室效应笼罩下构建城市生态风道研究 4)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研究 5)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科尔沁沙地生态保护及治理 7)矿产资源价格下降对自治区经济效果的影响 8)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9)呼伦贝尔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研究 10)鄂尔多斯房地产泡沫崩溃及其出路 11)某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 12)某地区生态足迹分析及发展对策 13)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某地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14)城镇化过程中的新能源应用及其问题分析 15)某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析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 16)某地区能源供需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情景分析 17)校园碳排放估算与绿色校园建设研究 18)我国资源回收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9)大青山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效益评价 20)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21)干旱地区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分析 22)呼和浩特垃圾处理现状及其解决思路 23)呼和浩特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分析 24)呼和浩特市煤改气工程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 25)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及处理 26)企业生产过程中外部性案例调查研究 27)呼和浩特家庭能源使用调查及能源节约途径分析 28)内蒙古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29)牧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30)牧区城镇化与环境效应分析 31)牧业社区发展瓶颈问题分析 32)房地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33)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呼和浩特市经济增长边界划定 34)大数据潮流下人文地理学专业发展思考 35)内蒙古城镇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6)内蒙古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37)牧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38)牧区城镇化与环境效应分析 39)牧业社区发展瓶颈问题分析 40)房地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41)XX旗县农村脱贫的途径与扶贫措施 42)农村社区生态环境改善的途径与办法 43)农区秸秆利用的途径及经济效果分析 44)太阳能发电与局域电网的建设及应用 45)我区生物质能源利用条件及可行性研究 46)煤炭企业走出困境的办法与途径 47)包头市环境产业发展的潜力与前景分析 48)我区“城市矿产”发展条件与前景分析 49)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分析 50)建筑节能系统应用推广及发展前景

管理经济学作业与例题

6、一家剪草机制造公司出售剪草机系列产品,该公司现在的生产能力为年产400 000台剪草机,第二年的销售量估计为360 000台,但该公司刚接到国外一家公园设备推销商100 000台的订货单。在国内市场上,每台剪草机售价为50元,而外国出价40元。剪草机的单位制造成本如下(单位:元):原材料15 直接人工12 变动间接费用 6 固定间接费用 2 全部单位成本35 问:如公司接受这笔订货,利润会增加还是减少?要不要接受这笔订货? 7、大昌工具厂生产一种精密量具。以前,它在生产之后,还要卖给其他厂商进一步加工,然后再给各研究所实验室使用。大昌这种产品的销售量为每年5 000单位。销售价格为250元。现大昌厂考虑:如果这种量具全部由该工厂自己加工,然后直接卖给各研究所实验室,销售价格是300元。为此,虽不需要进一步投资,但需要增加成本支出如下: 直接人工费20元/件变动间接费用5元/件变动销售费用2元/件固定销售费用200000元/件问:大昌工具厂要不要自己来完成进一步加工? 8、假定丽华公司使用一台机器可生产甲产品,也可生产乙产品。如机器的

最大生产能力为10 000定额工时,生产甲产品每件需100定额工时,生产乙产品需40定额工时,甲产品最大销售量为80件,乙产品最大销售量为150件。这两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和成本数据如下: 甲产品乙产品 销售单价(元)200 120 单位变动成本(元)120 80 固定成本总额(元)20 000 问:根据以上资料,该企业应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各多少? 11、某公司生产电动剃须刀,生产能力为10 000个/年,预计明年的销售量为8 000个。全部固定间接费用为48 000元。其单位成本、利润数据如下(单位:元): 原材料费用 10 直接人工费用 10 变动间接费用 4 固定间接费用 6 单位全部成本 30 价格 32 单位利润 2 (1)该公司的盈亏分界点的产量是多少? (2)如果该公司的目标利润为72 000元,保目标利润的产量是多少? (3)如果该公司增加了10 500元广告费,同时由于改进了劳动组织,使直接人工费用下降10%,此时盈亏分界点的产量是多少? 12、大华出版社出版一本经济学教材,下面是有关的一些数据: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试重点

1月4号8:00 3508 名词解释: 1.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 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 2.产业结构: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 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3.支柱产业:在一定时期内,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密度高、产业关联度强、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好,对整个国民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 4.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或具有密切替代关系商品的企业构成和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影响 市场运行效率。合理的产业组织是产业资源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的前提条件。 5.SCP:即从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 对某行业进行分析的工具。 6.TOT:Transfer-Operate一Transfer的简称,即将建设好的公共工程项目,移交给投 资者进行一定期限的运营管理,该投资者利用获取的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获得收入。 在合约期满之后,再交回给所建部门或单位的一种融资方式。在项目移交中,政府或其所设经济实体将取得一定的资金以再建设其他项目.

7.BOT: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的 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项目公司拥有投资建造设施的所有权,允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项目投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设施无偿地移交给签约方的政府部门。 简答题: 1.简要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我国环保产业中大多数固定资产的规模经济都比较小,少部分固定资产的规模经济能比较大。由此可见,我国环保产业属于分散型产业,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而且,所有的环保企业都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环保产业的这种空间布局,更加导致了产业内部的过度竞争。 产品差异化:环保产品面临着不同偏好的消费者,尤其是环保产品和服务还应适应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因此环保产品和服务必须多样化。我国环保产品的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别化程度不大,偏重于产品的生产,而其它方面,如环保技术开发、资源利用、环保咨询等方面则比较薄弱。而且,我国环保产品的开发、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往往相互脱节,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需要,甚至很多环保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大量财力、物力的浪费,许多环保产品不得不依赖进口。 行业壁垒状况:由于我国过去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一直以来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不是很高,于是,许多技术、设备落后的小规模企业得以进入,并且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环保产业的主体,相反,那些高科技的大规模企业很难进入。我国环保产业目前的进入壁垒是较低的。 而与此同时,在环保产业内,又有许多亏损的企业却在作苦苦挣扎,不能从产业内顺利退出。这种低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的壁垒组合必然导致环保产业内的过度竞争。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思考题整理

资源环境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简述资源与环境的概念 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空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要素的总称。 环境是指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和生态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 2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1)土壤资源遭到破坏,110个国家的可耕地肥沃程度在降低; (2)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世界在近100年间上升了0.5℃/年); (3)生物的多样性在减少; (4)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全球减少森林面积3万hm2/天); (5)水污染与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和1/3死亡者的死因与此有关;(6)化学污染日趋严重; (7)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混乱的城市化; (8)海水污染、海洋生态危机加剧; (9)空气污染严重; (10)极地臭氧空洞在扩大,其中北极臭氧层损失20~30%,南极损失50%以上 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概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指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分配和保护等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第二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 1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第一,市场上厂商的数量; 第二,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 第三,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 第四,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2简述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含义,并简要市场价格、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三者之间的关系。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不同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有所不同,其支付意愿也就不一样。 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市场价格、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见图): 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本质是假设价格)—实际支出(本质是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仅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只是商品经济价值的近似表达。 ?消费者剩余是支付意愿的一部分,并且小于或等于支付意愿,因此市场价格很低或者等于零的商品,消费者剩余也就越等于支付意愿,并可以用消费者剩余表征其经济价值。 ?大多数资源与环境物品没有价格或价格过低,其消费者剩余也应当是很大的。 ?通过加总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就可能评估环境改善的经济价值和环境破坏的经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学分: 2 总学时: 36 实验(上机)学时: 无 开课专业: 经济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限定修课程之一。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之中,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形势日益严峻。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突出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资源与环境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教学,树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分析与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节约资源、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经济政策。 二、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导论2课时第一节复活节岛的兴衰 第二节对几个传统概念的再认识 消费。稀缺。市场。 第三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建立 第四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管理环境的经济

手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环境问题。 第五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拓展 对资源稀缺性的重新认识。对经济系统的扩展。经济增长模式的重新选 择。效率、最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指导思想。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 第八节怎样学习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重视经济学与环境科学的融合。重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双重属 性。重视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研究。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基础3课时第一节竞争市场与效率 市场。市场结构。帕托最优。效率。 第二节需求、供给和均衡 需求。供给。均衡。 第三节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 第四节个别需求和总需求 个别需求。总需求。 第五节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 第六节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 市场失灵。政策失效。 第三章外部性理论4课时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第二节外部性的类型 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可转移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第三节外部性理论的应用

2014管理经济学复习题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 1、一个最近毕业的MBA拒绝了一份每年30000元薪水的工作机会,决心自己创业。他准备取出50000元银行存款(年利率7%)投入企业,再把自己目前出租的一套房子(月租金1 500元)用于企业经营。一年中,他的销售收入为107000元,雇员工资支出40000元,广告支出5000元,设备租金10000元,杂费5000元,缴纳税收5000元。请计算他的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2、李四原在一家洗衣房工作,年薪为30000元。现他打算离开那里自办洗衣房。预计年营业收入为100000元。开支包括:雇员薪水35000元,各种用品10000元,房租8000元,水、电、煤气2000元,银行利息支出5000元。请计算:显成本、隐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问:自办洗衣房是否合算? 3、小张拟投资100000元开设一家商店,自当经理。年收支情况预计如下: 销售收入330000 会计成本290000 其中:售货成本240000 售货员工资40000 折旧10000 需要说明的是,该商店的货物是过去进的,假如现在进这批货,售货成本将为260000元。售货员的工资则与现在劳动市场上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相当。这100000元资产,预计使用一年后只值88000元。小张如在别处工作年收入为30000元。全部投资若投入其他风险相同的事业可获年收入8000元。小张是否应在这里投资?(通过计算式说明) 4.某公司估计其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400-3P+4I+0.6A,其中,Q是每月的需求量,P是产品价格(元),I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千元),A是公司的广告支出(每月千元)。 (1)在下一个10年里,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000元,这对公司的销售会产生什么影响? (2)公司想提高价格抵消收入增加对需求量的影响,它应把价格提高多少? (3)如果公司提高了价格,公司产品的价格弹性会发生什么变化? 5、巴西的气候与纽约的咖啡价格:巴西是世界咖啡市场的主要供给来源,巴西的气候灾害会影响世界咖啡市场的价格。例如,1975年7月的一场严霜毁掉了巴西1976——1977年度的绝大部分咖啡收成。在纽约,一磅咖啡的价格从1975年的0.68美元上涨到1976年的1.25美元和1977年的2.70美元。然而,1978年价格开始下降,为1.48美元,1983年的实际价格又恢复到了1975年的水平。请用静态和比较静态示意图分析价格调整的过程。 6、某汽车公司今年的J型轿车销售量为30万辆。该轿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0,收入弹性为3.5。公司准备把明年的价格下降5%,它预期明年的居民收入会提高8%。于是公司预测到明年J型轿车的市场销量将为多少? 7、计算分析 某出租汽车公司有小轿车20辆、大轿车3辆。当司机人数分别为15、20、25、30、35人时,每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100000元、1175000元、1225000元、125 0000元、1260000元。如果司机每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因增加一名司机而引起的其他支出(如燃料费等)为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资源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过程的总和,它们往往以原始(自然)状态进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费过程以提高人类当前或未来的福利。 资源经济学角度考虑: 1)具有用途并产生价值的物质 2)资源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变化,人们能够拓宽资源的范围) (随着人们需求、物质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将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资源) 3)稀缺性。在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强调资源的数量和人们的需求相比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有别于资源与环境科学中的资源范畴。 4)天然性: (强调资源以自然或以原始物质形式进入人类的经济过程) 2、资源的分类 非再生资源: 1)又称为不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2)资源的存储量一定,主要是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 可再生资源: 1)又称可更新资源或非耗竭性资源2)该类资源的存储量是在自然过程中或在人类参与下可以更新或持续补充 2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联系: 1.在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2.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避免可再生资源成为不可再生资源或者非再生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3、共享资源 指没有明确的所有者或虽具有法律上的所有者,但不能行使其权利的例如:公海、草原、河流 4、资源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地域性(区域具有资源优势,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多用性(可以在多种用途之间分配,如水资源) 4数量有限性与潜力的无限性(数量在技术一定条件下是有限的) 第二章 1、资源稀缺的概念: 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主要标志:资源在市场上价格的存在。 2、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资源短缺是怎么回事,举例,判断 稀缺:经济社会中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 短缺: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着某种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两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变化不总是一致的。稀缺是永久的而短缺是暂时的。 稀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时间属性。 3.两个模型概念: 边拓模型是指相对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量来说自然资源的供给量非常充足的一种经济状态。 李嘉图模型是指原材料生产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资源可用性受目前利用率和累积用量影响的一种状态。举例:农地 4、两者的函数模型判断 边拓模型中:g(*)函数表现为不变的规模报酬;生产可能性曲线PPF为直线,且平行地向外推移(图2-2)。由于自然资源充裕,自然资源产品生产函数为不变规模报酬(!),资源可随劳动资本的投入而扩大,最终产品G的生产受制于劳动或资本的限制,而非自然资源。 李嘉图模型中:g(*)表现为递减的规模报酬;存在自然资源利用的约束。即L1的增加速度比R0的增加速度快——成本增加定律;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弧线型,以一种不对称的方式向外推移(图2-1)。 5、两个模型的比较反映的实质是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理解: n 通过两个模型的比较,可以找到反映自然资源产品稀缺性变化的指标,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率。 n 追求G最大化的经济系统中,两种要素的相对价值由他们在生产G的过程中相互替代的比率决定,该替代率也就是G 等产量曲线与PPF在切点的斜率。 n 在PPF上,如果斜率越来越小,R0就越有价值,或越稀缺;反之,则L0越有价值,越稀缺。在图2-1中,显示出R0 的相对价值随经济扩张而提高的特征。在图2-2中则显示出不变的相对价值和稀缺。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问题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资源配置;稀缺性;外部性;产权;公共产品)案例1.①争水的游乐场和纺织厂 假设一条小河的流域内只存在一个游乐场和一个纺织厂,并且纺织厂处于河流的上游,而游乐场处于河流的下游。河流的流量很小,其纳污能力或水环境净化容量几乎为零。纺织厂和游乐场都想利用河流水资源,纺织厂把小河作为纳污体,将未经处理的印染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游乐场则想利用河水来吸引旅客休闲娱乐(如游泳、垂钓和划船等)。如果这两家企业或公司不由同一个主人或主管单位所有,那么该河流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1)纺织厂不承担废水处理费用;(2)纺织厂不承担由于它向河流排放废水引起游乐场收入减少的补偿;(3)纺织厂生产的产品消费者不是游乐场;(4)游乐场生产函数中的投入要素除了一般的资本、劳动和土地外,还有取自于河流的水量和水质;(5)河流水资源既不为纺织厂所有,也不为游乐场所有。在这种情况下,游乐场收入减少完全不能反映于纺织厂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费用或成本核算之中,其结果是纺织厂产量越高,排放废水量越大,河流污染也越严重,游乐场的收入也越少,最后招致娱乐场所的关闭或另寻水源。我们称这种纺织厂给游乐场带来不利影响的现象为外部性,确切地说,这是一种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 案例2. 圈地运动与公地的悲剧 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臵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公地的悲剧是产权不明导致的经济后果。一种资源在产权归属不清晰的情况下,会因使用者大量甚至过度利用而耗竭;由于缺乏产权保护,使用者不愿为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一定的专用性投资或补偿,最终导致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和利用。只有当资源的产权明晰后,为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资源的所有者才会对资源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公地悲剧在英国是和“圈地运动”联系在一起的。15、16世纪的英国,草地、森林、沼泽等都属于公共用地,耕地虽然有主人,但是庄稼收割完以后,也要把栅栏拆除,敞开作为公共牧场。由于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养羊业飞速发展,于是大量羊群进入公共草场。不久,土地开始退化,“公地悲剧”出现了。于是一些贵族通过暴力手段非法获得土地,开始用围栏将公共用地圈起来,据为己有,这就是我们历史书中学到的臭名卓著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使大批的农民和牧民失去了维持生计的土地,历史书中称之为血淋淋的“羊吃人”事件。但是书中没有提到:“圈地运动”的阵痛过后,英国人惊奇的发现,草场变好了,英国人作为整体的收益提高了。由于土地产权的确立,土地由公地变为私人领地的同时,拥有者对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为了长远利益,土地所有者会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同时,土地兼并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演化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劳动效率大为提高。英国正是从“圈地运动”开始,逐渐发展为日不落帝国。“圈地运 ①王金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 学科门类:经济学(02)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020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属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是研究人口与自然资源、环境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内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将人口发展过程与资源配置、环境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评价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 我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在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水利、环境等学科雄厚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良好的协作研究条件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水资源经济、环境生态、区域可持续发展、项目影响评价、环境灾害评价与预警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有博士学位人员8人;近5年来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 一、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具有扎实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创新精神,毕业后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具有从事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人口经济学 2、环境经济学 3、资源经济学 4、可持续发展 三、学制和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总产量曲线的拐点处,有:(D ) A.总产量最大 B.平均产量最大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最大 2. 利息支付,财产税和折旧都属于( C ) A.可变成本B.短期成本C.固定成本D.以上都对 3. 请对下面两句话的对错进行判断:答案:a Ⅰ. 在长期内初级铜的供给比在短期内更有弹性 Ⅱ. 在短期内再生铜的供给比初级铜更有弹性 a) I 和II 都是正确的 b) I 正确,II 错误 c) I 错误,II 正确 d) I 和II 都是错误的 注意理解: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 4. 如果某厂商的需求曲线D=P=AR>MR,则可判断该厂商为:(D ) A.完全垄断 B.垄断竞争 C.寡头垄断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随着产量的增加,其数值会不断下降的成本是:..................................(. B ) A.固定成本 B.平均固定成本 C.平均变动成本 D.边际成本 6.随着产量的增加,AC、AVC、MC到达最低点的顺序为:......................(B ) A.MC 、AC、AVC B.MC、AVC、AC C.AC、MC、AVC D.AC、AVC、MC 7.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 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B] A.1元 B.19元 C.88元 D.20元 E.无法确定 8、若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B )A.缺乏弹性的 B.富有弹性的 C.有单位弹性的 D.无法确定 E.具有无限弹性

1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题(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5小题,共计25分) 物质平衡原理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庇古税 绿色GDP 排污权交易 二、计算题(共计35分) 1. 假设有两个工厂,甲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0.5MC W =,乙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MC W =,假定两工厂的总准许排污量为30,W 表示排污量,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如果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是不是最优的?(5分) (2) 什么是排污量的最优分配?(5分) (3) 在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的情况下,总控制成本比最优情况下增加多 少?(5分) 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某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反需求函数为exp()t t P K aR =-,其中t P 、t R 分别表示时期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价格和开采数量。开采企业j 的目标函数为,,0max exp()T j t j t R P rt d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存量水平在时期t 的变动可表示为,1 J j t j dS R dt ==-∑。 (1)推导并解释霍特林法则。(5分) (2)计算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最佳耗竭时间。(5分) (3)图示并说明替代资源价格K 下降时,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价格增长率、耗竭时间以及初始开采数量将如何调整?(10分) 三、简答题(共计40分) 1. 简述市场机制在自然资源配置与环境有效利用中为什么会失灵?(15分) 2. 简述资源与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的替代市场评价法。(13分) 3. 图示并说明污染税与额度控制在环境治理中的不同思路以及对技术进步激励效应的差异。(12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5小题,共计25分) 熵定律 科斯定理 排污权交易 可持续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二、计算题(共计35分) 1. 假设有两个工厂,甲工厂的边际控制成本为0.5MC W =,乙工厂的边际控制 成本为MC W =,假定两工厂的总准许排污量为30W , W 为排污量计量单位,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如果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是不是最优的?(5分) (2) 什么是排污量的最优分配?(5分) (3) 在平均分配准许排污量的情况下,总控制成本比最优情况下增加多 少?(5分) 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对某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反需求函数为exp()t t P K aR =-,其中t P 、t R 分别表示时期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价格和开采数量。开采企业j 的目标函数为,,0 max exp()T j t j t R P rt dt -?,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存量水平在时期t 的变动可表示为,1J j t j dS R dt ==-∑。 (1)推导并解释霍特林法则。(5分) (2)计算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最佳耗竭时间。(5分) (3)图示并说明当市场需求增加时,这种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价格增长率、耗竭时间以及初始开采数量将如何调整?(10分) 三、简答题(共计40分) 1. 简要评述经济增长与资源约束关系的两类不同观点。(10分) 2. 简述资源与环境经济价值评估的直接市场评价法。(15分) 3. 推导单用途林业资源、无穷轮伐期条件下的Faustmann 公式,并解释其含义。(15分)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 南京林业大学

1.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的作用与意义:1)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命支持系统2)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物质基础3)为人类提供消纳废物的场所,即沉库服务4)为人类提供美学和精神上的享受,为人类的艺术创作提供灵感 3.环境特点:稀缺性;非独占性和非排他性;外部性 4.环境阈值:环境在其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又是有限的. 5.环境问题: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的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6.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旱灾等自然力引发的灾害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7.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生活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的退化,以及这种退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主要是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不当引起的.例如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量土地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除的废弃物和余能进入环境,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对生态系统产生一系列扰乱和侵害,并反过来对人类生产不利的影响 8.环境问题的实质:1)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造成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退化2)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干扰了自然界的正常循环,甚至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9.两条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格鲁斯曼1990年根据库兹涅茨曲线原理提出了~学说,即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呈倒U型曲线关系.纵:污染程度横:人均收入资源依赖性曲线:一个区域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呈现倒U形曲线轨迹.纵:资源依赖程度横: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初中后期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先增大后减小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1)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条件与工业化国家当初面临的条件不同(越早发展的国家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越小;而发展中国家这些条件不具备).2)实际上,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是借鉴了西方国家的传统模式.3)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表明无法等待曲线的转折点.4)中国必须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使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尽快平稳向右移动直至出现稳定下降.路径①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生产率②加强制度创新,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10.经济资源:指能够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一切自然的、人类的以及已生产出来的资源,如土地、矿藏、资本设备、劳动力等.而人们的消费欲望是无限的.11.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产生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人之间进行分配.即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12.稀缺资源最优配置应至少满足两点:1)稀缺资源应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2)稀缺资源应尽可能多地生产效率高的生产者使用 13.环境管理: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求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14.市场:通过相互作用使交易成为可能的买方和卖方的集合(并非单一的交易场所) 15.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系统.核心是价格与竞争机制. 16.在理想市场状态下,个体利益最大化可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显然竞争市场比非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更有效率. 16.帕累托最优: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在该状态下,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福利:人们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映或主观评价,是评价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标准 帕累托改进:如果改变资源配置会使每个人的境况都较前变好了,或者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了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坏,那么现存的资源配置就没有达到帕~,在这种情况下,按一定的方向调整现存的资源配置,就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社会经济福利提高称为~

管理经济学作业与例题

6、一家剪草机制造公司出售剪草机系列产品,该公司现在的生产能力为年产400 000台剪草机,第二年的销售量估计为360 000台,但该公司刚接到国外一家公园设备推销商100 000台的订货单。在国内市场上,每台剪草机售价为50元,而外国出价40元。剪草机的单位制造成本如下(单位:元): 原材料15 直接人工12 变动间接费用 6 固定间接费用 2 全部单位成本35 问:如公司接受这笔订货,利润会增加还就是减少?要不要接受这笔订货? 7、大昌工具厂生产一种精密量具。以前,它在生产之后,还要卖给其她厂商进一步加工,然后再给各研究所实验室使用。大昌这种产品的销售量为每年 5 000单位。销售价格为250元。现大昌厂考虑:如果这种量具全部由该工厂自己加工,然后直接卖给各研究所实验室,销售价格就是300元。为此,虽不需要进一步投资,但需要增加成本支出如下: 直接人工费20元/件变动间接费用5元/件变动销售费用2元/件固定销售费用200000元/件问:大昌工具厂要不要自己来完成进一步加工? 8、假定丽华公司使用一台机器可生产甲产品,也可生产乙产品。如机器的最大生产能力为10 000定额工时,生产甲产品每件需100定额工时,生产乙产品需40定额工时,甲产品最大销售量为80件,乙产品最大销售量为150件。这两种产品的销售单价与成本数据如下: 甲产品乙产品 销售单价(元) 200 120 单位变动成本(元) 120 80 固定成本总额(元) 20 000 问:根据以上资料,该企业应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各多少? 11、某公司生产电动剃须刀,生产能力为10 000个/年,预计明年的销售量为8 000个。全部固定间接费用为48 000元。其单位成本、利润数据如下(单位:元): 原材料费用 10 直接人工费用 10 变动间接费用 4 固定间接费用 6 单位全部成本 30 价格 32 单位利润 2 (1)该公司的盈亏分界点的产量就是多少? (2)如果该公司的目标利润为72 000元,保目标利润的产量就是多少? (3)如果该公司增加了10 500元广告费,同时由于改进了劳动组织,使直接人工费用下降10%,此时盈亏分界点的产量就是多少? 12、大华出版社出版一本经济学教材,下面就是有关的一些数据: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重点

一、资源的配置 1、现有资源储备:是一种按目前价格开采,能够产生利润的已经探明资源。现有资源的数量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 2、潜在资源储备:是与人们为获得这些资源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紧密相关的。价格越高,潜在储备量越大。用函数定义要比用一个简单的数字定义要准确的多。 3、资源禀赋:表示地壳中本身中所包含的自然资源,它只是一个地理学概念,而不是经济学上的概念。因为它的数量与资源价格毫不相干。 4、可再生资源基本特征:(1)资源本身具有可再生(更新)和自我恢复的能力(但是这一能力是有限度的)。(2)可储藏性。 5、非再生资源基本特征:非再生特性、资源消耗的不可逆性、可循环利用性。 6、非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补偿机制: 所谓生态环境补偿,不仅包括生态功能的补偿,还包括污染环境的补偿。还包括对因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补偿,以及为增进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支出。为了实现非再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利用,关键是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其理论依据为资源有价论、外部不经济论。即对有益于生态服务的行为主体(当地居民)进行的补偿。对资源所在地居民因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活或生产发展的机会成本的庄家,必须进行经济补偿。这种补偿可以是直接的现金补偿,如对遭受土地破坏的农户直接给予青苗补偿费、人员安置费等;也可以是对矿区产业结构转型的其他手段补偿和环境修复的技术补偿。这部分补偿的主体是政府,比如直接给予财政补贴,财政援助,优惠贷款,减免收费,实施利率优惠,劳保待遇,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予以鼓励。 7、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模型: (1)几何增长模型:即假设种群大小的变化率为一常数,而为分布密度无关,这种种群增长模型称为几何增长模型。一年生植物或单世代昆虫适用(每代只繁殖一次,母体繁殖后便死亡)。(2)指数增长模型:有机个体几乎是连续繁殖的。(3)逻辑斯谛模型:当种群大小与载容量相等时,种群增长停止,而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8、无限环境条件下待开发种群数量动态的基本特征: (1)群体总数取决于生物学因素和人类社会行为因素。(2)最优管理:资源开采控制侧重于对种群规模或资源存量的最优控制。(3)在无限环境条件下,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服从指数增长模型。不能用作长期预测。 9、有限环境条件下待开发种群数量动态的基本特征: (1)资源的发展演变都会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在自然因素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初始规模、生长率、死亡率和时间之外,还包括:种间竞争、空间限制、生存条件。(2)用来刻画有限环境条件下待开发种群数量动态特征的最为常用的基本数学模型为逻辑斯谛模型(S型曲线)。 10、森林资源的经济分析: (1)森林资源的特点:投资期很大(一般为25年),外部效应,使有效管理很难。(2)生物学决策:年树木最大生长量(3)最大年平均增量 =树木生长累积量(木材体积)/ 树年。(4)经济决策:考虑树木的价值、贴现、种植与砍伐成本等因素。净收益的现值最大时为最优砍伐时间,即当延期砍伐(如1年)的边际成本 = 其边际收益时,净收益现值最大。最优砍伐时间还取决于砍伐后是否马上重新种植树木。如果重新种植,延迟砍伐的成本增加了一项,即延迟再种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