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

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

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

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

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

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

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

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

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

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

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

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

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

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

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

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

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

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

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

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

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

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

(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

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

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

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

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

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某一个月相而言,地球

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当然,也只

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

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

对于太阳向东边移动12°,这样,整个朔望月周期内,

每一天能看到月相的时间和日出日落的时间才有了变化。有一点必需强调,不论太阳还是月亮,对于地球上的观

察者来说,都是东升西落的(因为地球的自转),白天并不是没有月亮,只不过由于太阳光太强,月亮根本显现

不出来。

三、关于月相的方位

教材中提到了观察者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不同,观看

的方位也不一样。既然新月时月球和太阳是同升同落,那么随着月球的东移,月相出现在天空的方位也是逐渐远离太阳落下的方位。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最好能借助多媒体软件。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该尽量使用教具(如地球仪、三球仪)等。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②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

【教学过程】

(引课)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板书)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2.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图1。5)通过资料、地图及同学日常生活经验说明太阳辐射在哪些方面对地球产生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图1。6)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几部分组成?

(板书)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资料、阅读教材P7—8相关图像思考解答)太阳大气各层中,有哪些太阳活动?其表现形式?其活动周期有多长?这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什么?

(板书)2.太阳活动及主要类型

①太阳活动

②主要类型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对地球的影响: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资料库和教材中相关图像,思考讨论)为什么有月相的变化?月相变化的周期有多长?不同时间应在天空的什么方位观测到哪种月相?教材P9图1.10和P10图1.11两副图像应该如何判读?月相的变

化对地球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月相变化是由于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产生的,教材P9图1.10阅读时应注意观测者是站在图像中心,因此上弦月时,是观测者右边的月面明亮,下弦月时,是观测者左边的月面明亮。教材

P10图1.11阅读时,应注意,观测者位于北半球,月球在南部天空,观测时间和方位:上图是以太阳落山时,不同时间的月相和所在天空的方位,此图表现的是上半个月的月相状况;下图是以太阳升起时,不同时间的月相和所在天空的方位,此图表现的时下半个月的月相状况。

(板书)2.月相变化对地球的意义

【设计思想】本节教材主要由两个重点知识,一个是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另一个是太阳活动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对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注意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难点知识是月相的变化,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辅助,创建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成由形象思维想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板书设计】

第二节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2.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结构

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2.太阳活动及其主要类型

①太阳活动的概念

②主要类型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对地球的影响

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2.月相变化对地球的意义

探究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规律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本内容要求有较高的

空间想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规律有严格的科学数据可参考。对高中学生而言,这种活动有

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中来。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展示探究成果的能力。

【活动步骤】

(1)布置资料搜集任务:通过因特网或《天文爱好者手册》,查阅和日食月食相关的资料。

(2)课内成果演示:要求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后,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可演示的多媒体课件(如ppt格式的文件)。注意,应该将学生分组制作。比如日食月食发生的基本原理,日食月食的种类,日食月食出现的规律

和周期等。若没有条件,可以让各组派代表上讲台演说。并安排一定时间让听众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演示者回答)。注意: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有比较准确的数字来说明。应尽可能用相关的图片(或者自己画的示意图)来说明问题。

(3)教师总结:总结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将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理、规律等作个总结。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 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 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 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 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 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 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

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 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 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 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 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 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 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 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 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 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 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 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 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 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清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仰望天空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 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二、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3.操作步骤: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

体的影子在东边。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三、影子的秘密 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 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9.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 10.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 1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已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四、月相变化的规律 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为望月。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1

《太阳、月球和地球》教案 【教材简析】 本课是单元的最后一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将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梳理,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在本课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分组制作一张关于地球的主题海报。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主题颜色,例如太阳是红色,月球是灰色,地球也不例外。但是地球的颜色非常丰富,可以是森林的绿色、海洋的蓝色、火山的红色等等。鼓励学生确定和围绕某个主题颜色,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整理资料,最后合作完成一张主题海报。教材对于地球主题海报的制作步骤给出了详细地介绍。收集和选用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是做好海报的关键。这一环节可以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准备材料,在课堂上完成制作任务。也可以将制作任务放在课外进行。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认识了三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是学生对三个星球还没有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知识点比较分散。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制作三个星球的主题海报(重点是制作地球主题海报),在完成制作后,将学生的海报进行展示,让学生间相互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认识地球。本课将充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工合作,展示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了解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简单的制作海报计划,包括海报主题、分工合作等。 3.掌握制作主题海报的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doc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我们可以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某一个月相而言,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向东边移动°,这样,整个朔望月周期内,每一天能看到月相的时间和日出日落的时间才有了变化。有一点必需强调,不论太阳还是月亮,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14、白天与黑夜 一、教学内容及知识类型 1.地球的外部结构:地轴、北极、南极。(事实性知识)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个小时。(事实性知识) 3.自转就是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概念性知识) 4.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概念性知识) 5.利用实验器材演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程序性知识中的策略性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地球的外部组成部分。(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2、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3、利用地球自转的定义,解释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二)科学技能 1、系统的观察,发现地球昼夜更替与太阳和地球本身有关。(程序性知识的分析水平) 2、能通过实验,演示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程序性知识的创造水平) 3、能利用地球自转解释不同地区昼夜变化情况。(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和分析)(三)科学态度 1、对地球的昼夜更替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地球昼夜更替的秘密。 2、更细致的观察,观察到的现象就更真实。 3、喜欢大胆想象,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15、昼夜与生物 一、教学内容及知识类型 1、昼夜更替是有规律的。(概念性知识) 2、昼夜更替对植物有影响。(概念性知识) 3、昼夜更替对动物有影响。(概念性知识) 4、昼夜更替对人的影响。(概念性知识) 5、根据昼夜更替规律研究植物的生长规律,设计花钟。(程序性知识中的策略性

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根据昼夜更替规律研究昼夜更替对植物的影响。(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2、根据昼夜更替规律研究昼夜更替对动物的影响。(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3、动植物具有昼行性和夜行性的区别。(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二)科学技能 1、能对“昼夜更替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吗”的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观察实验的实验步骤。(程序性知识的创造水平) 2、能用图表记录由于昼夜交替的影响,动、植物和人的变化情况;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动植物随昼夜变化的行为特点。(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和分析水平) (三)科学态度 1、对动、植物随昼夜更替产生变化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研究其中的规律。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将自己的意见公开,主动与别人合作交流。 16、四季更替 一、教学内容及知识类型 1、地球的外部结构:地轴、北极、南极。(事实性知识) 2、地球围绕太阳转。(事实性知识) 3、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事实性知识) 4、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事实性知识) 5、地球的公转产生四季。(概念性知识) 6、利用实验器材演示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程序性知识中的策略性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地球的外部组成部分。(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2、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编写二十四节气歌。(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水平) 3、通过对地球公转的研究,推论四季形成的原因。(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水平)

高中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高中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由于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由于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

高一地理教案: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高一地理教案: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水平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 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 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准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 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 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 以及因为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能够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 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色瓶子

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 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 长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因为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和原 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 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 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因为空间两点是决定 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 所以,我们完全能够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能够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绝大 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 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 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 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 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 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 某一个月相来说,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 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向东边移

太阳、月球和地球知识点

太阳、月球和地球知识点 一.太阳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太阳是一颗气体星球。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光球层)、耀斑、日珥(色球层)和太阳风(日冕层) 太阳黑子:(1)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光球层。 (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4)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 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太阳活动的影响: 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不能直接观察太阳 二.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山脉和高原,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月球上的特点: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没有空气和水 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小天体撞击月球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 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经长期探测,发现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地球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约24小时)。 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相对于地球自东向西运动,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为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5.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关系

1.2.1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了解太阳活动特征及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板图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教材第9页图1.4) 二)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原子核的质量亏损转化成了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反应而损耗的质量,大约是400万吨。按这样的速度消耗,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地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地球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大气环流和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加工农副产品等。 另一部分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教材第7页图1.5)把我国太阳能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 问题:请学生判断下列4个地区各属于哪一类型区?简单分析其中最丰富区和最贫乏区的形成原因。 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海南岛 答:塔里木盆地为较丰富区、海南岛为可利用区。青藏高原为丰富区,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天气晴朗,这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四川盆地为贫乏区,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与月球》 3、1、仰望天空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与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教学重难点】 1、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 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瞧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瞧到明亮的月亮。关于太阳与月球,您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与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与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就是球体。②太阳与月球都离地球很远。③太阳的温度很高。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⑤月球会发“光”。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与太阳的特征,那么您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与太阳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与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与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

下,太阳与月亮大小相差很大? (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与月球的相同与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您知道太阳与月球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与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与月球,您们还想知道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与月球的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放学回家后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更多关于太阳与月球的知识。 【板书设计】 仰望天空 【教学反思】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就是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认识到自然事物就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就是有联系与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2、画出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上册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了解太阳活动特征及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板图 教学方法:列表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教材第6页图1.4) 二)太阳辐射能量来源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原子核的质量亏损转化成了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反应而损耗的质量,大约是400万吨。按这样的速度消耗,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地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地球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大气环流和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等。 另一部分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教材第7页图1.5)把我国太阳能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 思考问题:请学生判断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海南岛4个地区各属于哪一类型区?简单分析其中最丰富区和最贫乏区的形成原因。 答:塔里木盆地为较丰富区、海南岛为可利用区。青藏高原为丰富区,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而且天气晴朗,这样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四川盆地为贫乏区,阴雨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少。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教材第7页图1.6) 太阳活动:指太阳大气层的变化;有时这种变化很剧烈。 一、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1、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常出现的一些暗黑的斑点。 问题:①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图1.7)分析太阳黑子“黑”的原因? 答:①因为光球层黑子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它地方温度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问题:②让学生依据(教材第8页图1.9)估算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答:②从图可看出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11年。

教科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 7. 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 8.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 9.操作步骤: (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 (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 (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 (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 (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 10.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 1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12.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 13.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 14.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 15.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16.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17.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18.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19.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0.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21.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填空含答案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知识填空 3.1仰望天空 1.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一颗,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3.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 4.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5.在比较太阳和月球大小的模拟实验时,观察圆纸筒模拟,大圆纸片模拟,小圆纸片模拟。 6.在模拟实验时,三位同学一直线,保持和不动,移动。当大圆纸片看上去和小圆纸片一样大时,请一位同学测量一下大小圆纸片与纸筒之间的距离。 7.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 : 8.月球本身不发光,月球明两部分其实是的部分。 9.利用韦恩图比较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3.2阳光下的影子

1.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 2.日晷是古代的仪器。 3.太阳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4.要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通常我们需要借助的仪器是。 5.影子上午,下午。 6.清晨长,逐渐,中午最短,然后,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 7.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 8.太阳东升西落,影子的方向变化会像时钟一样转动,影子的方向与太阳方向。 太阳方向:,影子方向: 9.制作简易日晷的方法 3.3影子的秘密 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遮挡物的。

2.、和(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要在和之间。 3.和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4.影子的变化包括和的变化。 5.影子的方向与的位置有关,影子方向与光源的位置。 6.影子的长短与有关,斜射的程度大,影子就。 7.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有关,距离近影子,距离远影子。 8.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有关。 9.在模拟影子产生实验时,手电筒代表,木圆柱代表,白纸代表。 10.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等。 11.在生活中我们仰望天空,天空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云朵,它们是天然的,当阳光撒下的时候,会在天然的接收屏上形成。 3.4月相变化的规律 1.月球的形态没有改变,但因为在一个月内,反射太阳光的面积大小不一样,而导致人们看到的月亮形态不一样,这就是。

高一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

高一地理《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2.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二、水平目标 1.能通过阅读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相关图分析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及太阳黑子对降水的影响。 2.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3.能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分析月相产生的原因和规律。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准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于太阳辐射的教学建议 太阳辐射这部分内容属于常识性的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除了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张图,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以及因为纬度、地形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外,这里介绍一个小实验能够让学生更生动的了解太阳辐射。 实验是这样的:拿两个瓶子,一个涂成白色,一个涂成黑色,在瓶口各套一个小气球,气球没有充气。注意密封性要好。放在太阳下照射,观察结果。容易看到,白色瓶子上的气球没有太大变化,而黑

色瓶子的气球开始膨胀。通过实验比较清楚地看到:黑色的瓶子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对地球的影响也是长远的。 关于月相的教学建议 因为本节主要是要讲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和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将月相这部分内容作为了必讲内容。关于月相,重点有三个: 一、要说明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月球绕地球公转,如果同时考虑两者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很容易被弄得摸不着头脑。其实,因为空间两点是决定一条直线,地球虽绕太阳一周,而地球和太阳总是能连成一条直线。所以,我们完全能够让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不动,而仅仅考虑月球的公转。 我们能够从地球、太阳、月球成直线开始考虑(注意,严格地讲绝大部分时间它们不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每个月都会发生月食和日食了),月球绕地球一周回到相对位置继续成直线,所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29.53天),而不时恒星月(月球真正的公转周期27.32天)的时间。月相形状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月球是不发光的,只能反射太阳光。月球总是半个球发光,半个球不发光。而观测者的角度不同,发光的部分对于观测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形状。 二、观测不同月相的时间 对于几个重要的位置(新月、上弦月、满月、下限月)的月相,应该是什么时候观测呢?关于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对于某一个月相来说,地球上总是只有半个地球的地方才能看到月相。当然,也只有半个地球能看到太阳。初一新月的时候,太阳和月球是一起在东方升起,西方落下,而每隔一天,月球就相对于太阳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教案《太阳、地球和月球》 3.1.仰望天空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 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 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③太阳的温度很高。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⑤月球会发“光”。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 (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放学回家后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板书设计】 仰望天空

太阳 球与地球的关系

第二节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教学目的] 1.认识这三个天体之间的关系 2.我们在平时能看到日食,日环食,月食,月相的变化,太阳黑子等都反应了这三者之间的变化。 [教学内容]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介绍太阳辐射这个新能源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2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在课堂上阅读从网上复制的资料说今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 太阳热情没完没了:耀斑刚去冕洞又来 ( June 28, 2000, 09:23 AM ) 太阳的“热情”似乎没完没了。今天上午,我国上空电离层再次遭到太阳的“干扰”,部分地区短波通信中断。 从今天零时起,满洲里、长春、北京、兰州、乌鲁木齐等地相继发生中型电离层干扰现象。满洲里到河南新乡的短波通信电路从6时起逐渐受到影响,8时到12时30分左右,整个短波通信中断,13时起通信逐渐恢复。青岛到新乡的短波通信在8时到11时30分也全部中断,12时30分起开始恢复。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索玉成高级工程师说,引起这次干扰的“罪魁”是日面上的冕洞现象。冕洞和耀斑、暗条等一样,是太阳的一种活动形式。和耀斑一样,当日面出现冕洞现象时,也会抛射带电粒子流,从而影响地

球电离层。 和耀斑不一样的是,无论是在太阳活动峰年还是在低年,冕洞现象都可能存在,而且往往寿命较长,短则半月,多则超过一年。由于太阳自转一次需要27天,因此,长寿命的冕洞就可能以27天左右的周期对地球造成循环“干扰”。 据悉,随着太阳活动峰年的到来,我国有关机构正在加紧对太阳活动所造成的电离层干扰进行监测和预报。进入6月以来,我国境内短波通信等技术系统已多次遭太阳“干扰”,多为耀斑所为。 风暴来自太阳 刘亚东(7/31 09:20) 我们的太阳正处于活动高峰期。2000年7月14日20时,中国风云二号卫星和风云一号卫星的空间粒子监测仪,记录到本次太阳活动周期中迄今最强烈的一次太阳风暴。16日,太阳风暴抵达地球。中国北方地区从零时起,南方地区从5时起,电离层的部分临界频率急剧下降或被严重遮蔽,直到不见回波。与此同时,地磁指数也发生剧烈变化。虽然太阳风暴的侵扰已于当日20时至24时左右在我国陆续结束,但直到2005年,本周期的太阳活动仍随时可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制造麻烦。 “太阳质子事件” 在11年的周期里,太阳活动处于高峰时,太阳黑子出现得最为密集和频繁。这时,太阳喷射的大量质子、电子、α粒子和重离子等高能带电粒子不断冲击地球,形成所谓的太阳风暴。太阳风暴,专家称之为“太阳质子事件”。它可以给地球造成各种破坏,从鸽子的定向到通讯卫星和电网的运行。 太阳风暴当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个古时令人感到困惑、恐惧和好奇的自然现象,越来越变成现代社会一个严重的问题。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专家们1996年预言,新千年的这次太阳活动高峰给地球造成的混乱,在程度上虽不及曾记录到200多个太阳黑子的1958年,但其活动强度却可能成为过去130年里最大的两、三次之一。11年前的上一次太阳活动高峰让我们看到,恶劣的太阳气候具有怎样的破坏力。1989年3月的一个深夜,英国哥伦比亚和加拿大安大略的射电天文望远镜设施的记录仪指针突然打满刻度,警报器令人心惊肉跳地响起。天文学家迅速而准确地找出原因:几分钟前,在1.5亿公里以外,太阳磁场朝着地球释放了一阵巨大的能量,就像是一次太阳热带风暴。他们来不及更多地思考,立即向加拿大和美国政府机构报告,在未来36至48小时内,太阳风暴的下一波,即充斥着激发态逊原子粒子的气体云,将抵达地球。一点儿不错。3月13日一早,太阳风暴如期抵达地球。在外层空间,因吸收热量而膨胀的大气把卫星挤出原位。几秒钟内,太阳的过剩能量汹涌澎湃地穿过上北半球的输电线。斯德哥尔摩的灯光颤抖。多伦多的防盗报警器一片尖啸。魁北克的输电系统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习题及答案解析

仰望天空 一、填空题 1、月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两种,分别是()和()。 2、()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 3、物体距离观察位置越(),看起来越(),反之则看起来越大。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得多,所以看上去大小差不多。 二、判断题。 1、月球和太阳一样,可以自己发光。() 2、月球的表面是光滑的。() 3、月球的大小与太阳相同。() 4、太阳是一个固态的球体。() 5、月球和太阳一样有黑子。() 三、选择题。 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 A.火山 B.环形山 C.海洋 2、地球上自然状态下的光和热都来自( )。 A.太阳 B.月球 C.地球内部 3、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太阳 B.月球 C.火星 4、太阳黑子的温度与太阳表面的温度相比,( )。 A.太阳黑子的温度高 B.太阳黑子的温度低 C.一样高

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填入下图。 五、实验探究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想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看起来大小差不多”,如下图所示。 1、他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是()和大小不同的圆纸片。 2、大的圆纸片代表()。 3、从实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六、综合分析 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找个天气晴朗、月光明亮的夜晚,看一看月亮上的图案,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推测月亮上的图案是由什么构成的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月球 太阳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的,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3、晴天时,在室外可以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来辨别方向。将铅笔用橡皮泥竖直地固定住,然后将其放在阳光下。在正午时,太阳在()方,铅笔的影子指向()方。 二、判断题。 1、如果太阳在你的后面,那么影子就出现在你的前面。() 2、同一时刻,阳光下的柳树和凤仙花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3、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一直保持不变。() 4、在我国,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由东到南再到西的。() 5、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高低变化:高→低→高。() 三、选择题。 1、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不同时刻( )。 A.方向保持不变 B.方向和长短都发生变化 C.长短保持不变 2、同一时间在阳光下观察两棵相邻的小树的影子,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A. B. C. 3、一天早晨,小亮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度为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这棵小树的影子,会发现( )。 A.影子的长度小于5米 B. 影子的长度大于5米 C. 影子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 4、图中的仪器叫( )。 A.磨盘 B.司南 C.日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