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哲学脉络全图

西方哲学脉络全图

西方哲学脉络全图
西方哲学脉络全图

西方哲学脉络全图

以上,古希腊罗马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哲学三个阶段,为西方哲学的理性思辨和形而上学打下了传统根基。

它提出了逻辑、存在、实体等成为西方哲学的经典命题,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共相性质的争论开启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关于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以上,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基督教成为西欧不可侵犯的绝对意识形态,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被基督教信仰的浓重阴影所笼罩。从教父哲学(柏拉图-奥古斯丁体系)到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阿奎那体系)的过渡反应了希腊罗马理性精神的复苏,而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对立为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以上,近代早期西欧哲学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开始,演化出欧陆唯理论同不列颠经验论的对立,其核心是理性反思和对经验(外在或内在)的重视。唯理论演变成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中的独断论,而经验论则在休谟那里成为彻底的怀疑主义,这为法兰西启蒙思想和德意志古典哲学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以上,18世纪法国哲学包括法国自然神论和唯物主义两块,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上则表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法国自然神论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的基础,而激进的卢梭则引导了后世批判哲学(马克思和尼采)的出现。法国唯物主义者否定自由意志,但推崇人的理性,使理性主义成为法国哲学鲜明的特点。

以上,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意志古典哲学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传统西方哲学的最高成就。它将考察重点转向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现了西方哲学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之后的第二次飞跃。康德通过对自在之物和现象的严格区分,发展出认识论的先验自我意识统摄机能和道德实践领域的纯粹理性,以及沟通两者的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通过辩证法三段论将整个世界容纳在绝对精神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最终达成绝对理性自我意识的宏大历史过程。因此,黑格尔成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大体系,并引发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其的反思。

以上,19世纪中后期,形而上学和理性主义的传统西方哲学走向终结,导致了向现代西哲的过渡时期。马克思把哲学从天上拽回了人间,对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确认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形而上学的终结者(海德格尔语);以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则着重于人生命意志的实现。

两者的思想都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但对后世的现代西哲,现象学运动、结构主义、西马、精神分析学乃至后现代哲学,产生不可替代的巨大启发。

人不能只是挣钱和工作的机器,充实的人生需要有自己的思想。

文/艺术与哲学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史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现当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中世纪哲学;(3)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约四百年,称为近代哲学;(4)19世纪 中叶以来,称为现当代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下和科学同时诞生的,具有素朴辩证法的性质。古希腊哲学虽 然从主要方面说摆脱了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但也有渗透着宗教神话的方面:如"物活论"思想,毕泰戈 拉学派之相信灵魂轮回,苏格拉底也曾明白宣称自己为神所引导;柏拉图分裂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把神看作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斯多葛学派把德行生活看成是灵魂与上帝的关系;到了古代哲 学的后期,他们的哲学后来被基督教所利用。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中世纪哲学几乎完全受基督教教会的支配,哲学则是与宗教神学合为一体。中世 纪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演绎、推论出事实,也在一定限度内起了维护理性、思维的作用。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哲学遂逐渐从宗教神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学科。近现代哲学的特征之一是哲学与宗教、思维与信仰基本上处于分离对立的状态。近代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法兰西斯·培根明确主张哲学应当与神学分离,近代哲学大体上是哲学占主导地位,它们所讲的宗教和神大多理性化了或人 本化了:笛卡尔抛开一切外在权威,他所讲的神是建立在思维、推理的基础之上的;洛克等人的自然神论 是理性的宗教,康德所主张的神不过是理性的理想,是实践理性的公设;他所讲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的、 道德的基础之上的;黑格尔企图调和宗教和哲学,但他主张哲学高于宗教;费尔巴哈把批判宗教作为自己 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和现当代哲学与科学之间又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17-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了对自然界进行 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解剖的阶段,17-18世纪的哲学便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康德的星云假说打开了形而上学思维的第一个缺口,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中的新发现和新成就都 表明自然界的现象是辩证地发生的,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以不同方式表现了 哲学与现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深刻联系。科学主义各流派主要以研究科学方法论、认识论和科学规 律性为己任;人文主义各流派一般反映了现当代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关于人本身的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要求。这是承认和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 物论观点。“实事求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 哲学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符合客观的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其他如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 的观点,对事物作辩证分析的辩证思维也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关。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统一于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派生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根据 这个观点,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即从“实事”中“求是”,反对否认客观事物存在、一切从先验论出发的唯心主义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有生命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永葆青春,就是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但是,创新和发展,决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超越客观的历史规律,决不能违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新的时代特征以及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得到了继承,又得到了发展,先后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两种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没有倒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5篇(优秀版)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属于现代的、英国传统的、哲学家的哲学史。之前对它有些偏见,正因偏爱看德国传统的有较强思辨色彩的东西,此次阅读,纠正了我的一些偏见。大体有以下一些印象比较突出。 一是,思想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关联 罗素有如下表述: 哲学家们既是果,也是因。他们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他们(如果幸运的话)也可能是塑造之后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 到底思想与行动对世界的影响哪个大,罗素的看法是,思想! 现实中那些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往往没有怎样体现出他们的力量啊?罗素认为,观念决定行动,行动者的行动来自其内在思想,而他的思想来源于更早的思想家。也就是说,思想家的影响力往往会滞后一些。但它的影响还是决定性的。 二是,回答了思想史上存在诸多各种个性思想流派的原因 罗素的看法是: 知识优异的人们与他们当时的社会的关联,在不一样的时代里是十分之不一样的。 当政权转到马其顿人手里的时候,希腊的哲学家们就自然而然地脱离了政治,而更加专心致意于个人德行的问题或者解脱问题了。他们不再问:人怎样才能够创造一个好国家?而是问:在一个罪恶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有德;或者,在一个受苦受难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幸福? 哲学家们通常都是具有必须的心灵广度的人,他们大都能够把自己私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们,也不能超出于他们自己时代更大的善与恶的范围之外。在坏的时代里,他们就创造出来种种安慰;在好的时代里,他们的兴趣就更加纯粹是理智方面的。

希腊与罗马的传统宗教只适合于那些对现世感到兴趣并且对地上的幸福怀抱着期望的人们。亚洲则有着更悠久的苦痛失望的经验,于是就泡制出来了更为成功的、采取寄期望于来世的形式的各种解救剂;其中以基督教给人的慰藉最为有效。 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思想史上会出现那么多的派别的原因。思想是对现实的思考,现实如何,会相当程度地影响思想家的思想特点。后人因时过境迁,可能会感到有些想法实在个性,但是,如果设身处地,或者用孟子的话说是知人论世,你也就明白他们了。 因此,思想史上的流派到底哪个正确,究竟谁对呢?这个问题是不明白思想史,也是强迫思想家为你自己的时代思考。思想是对应时代的,思想是思想家的思想,思想主要是解决时代问题和思想家自身问题的。因而,环境不一样,会有多种思想。 罗素的例子也很好,能够说明这个问题。而且就我阅读所及,感觉到他能诚恳地承认基督教来自东方,主要是东方的思想范式,这个态度对于西方人来说,真不容易。 三是,现代社会中,哲学资料和重要性不一样。 罗素明确指出了哲学资料本身的变化。他有如下看法: 理论科学是企图了解世界的科学。实用科学是企图变革世界的科学,最后几乎把理论科学从一般人的心念里驱逐了出去。 文艺复兴时代人的好奇心就从向来文学性的渐渐转成科学性的。好一股新事实的洪流排山倒海而来,人们起初只能让这洪流挟持着往前涌进。从事新发现其乐无穷,而体系乃是从事新发现的死敌。一向到十七世纪,人们构造思想体系的潜质才赶上关于各种事实的新知识。 从洛克时代以来到现代,在欧洲一向有两大类哲学,一类的学说与方法都是从洛克得来的,另一类先来自笛卡尔,之后自康德。继承洛克衣钵的,首先是贝克莱和休谟;其次是法国的哲学中不属于卢梭派的那些人,第三是边沁和哲学上的急进主义者;第四是马克思及其门徒,他们又取大陆哲学成分,作了一些重要的添补。 原来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是相对混沌或者说是整体性的,之后由于知识资料的增加,思想家开始逐步分工了,产生了不一样的知识。哲学本身也开始有了较明显的分工,分到之后,自然科学知识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开始与传统哲学彻底地分道扬镳了。 即使是哲学,其中也因态度的差异而分出若干派别来了。但这种差异,主要的还是时代和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哲学反映人的生活,也介入人的思想,它也就有些差异。 罗素强调的是,自然科学(以归纳和实验为基础的哲学)最终成为塑造时代的主要知识范型。(这一点对于文科的学者和学生不免有些不甘心,但事实如此)罗素自己理科成绩很好,曾和怀特海合著有《数学原理》一书,因此也敢于大胆地批评黑格尔的数学和在数学知识基础上的哲学建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数学大约不比黑格尔高明,在此方面就无从下手)。当然,读书至此,我也只能叹气,我的数学基本上是四则运算水平的,又何从决定罗素的对

西方哲学史---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 2、说明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与逻各斯的关系。 4、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古代最早提出唯理论思想的人? 5、试分析芝诺的诡辩论与高尔吉亚的诡辩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6、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是如何导致了自相矛盾的后果? 7、梳理从“四根说”、“种子说”到“原子论”的内在逻辑线索。 8、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总结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质料与动力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发展。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10、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1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它如何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根基? 12、试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内在同一性。 13、根据“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关系,说明形而上学本体论与先验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 16、简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17、说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及其意义。 18、比较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异同之处。 19、试说明古代怀疑主义“悬置判断”的思想观点。 20、分析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精神联系。 第二章思考题 1、说明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如何表现了一种神秘主义决定论思想? 3、波菲利提出的“共相”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共相”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在神学上将可能导致什么结论?梳理二者各自的发展演变情况。 5、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6、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7、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学说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 8、试论作为英国自然实验科学思潮之开创者的罗培尔·培根的主要哲学思想。 9、简述邓斯·司各脱的意志主义神学观。 10、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哲学意义何在? 第三章思考题 1、说明经验论与唯理论在知识的来源、过程和真理性等问题上的根本差异。 2、简述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理论。 3、培根创建的科学归纳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试比较霍布斯与洛克在社会契约论方面的差异性与连续性。 5、洛克是如何批判“天赋观念说”的?他所提出的“白板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试分析洛克的实体学说与经验论原则之间的深刻矛盾? 7、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8、试说明贝克莱从“存在就是被感知”走向“自然实在论”的思想过程,并分析贝克莱哲学的内在矛盾。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 2019-01-01 读完《西方哲学史》后,你有什么感触和反思呢, 。unjs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读梯利版《西方哲学史》,这是我继斯通普夫版《西方哲学史》和罗素版《西方哲学史》后读过的第三部西方哲学史著作。与那两部相比,我更喜欢梯利版,原因有二:其一,虽然梯利也不免有西方学者所普遍拥有的“自我中心优越感”(他们总是认为西方思想史的发展是最完善、最系统的,进而很少认真理解世界其他地方思想发展史的情况,因此,作为熟悉中国思想发展史的我来说,从他们的语言表述中,总有观井底蛙语之感、之憾),但从该书整体编写来看,是我读过的线索最为清晰,表述最为客观的哲学史书;其二,哲学本身是一门需要争论的学问,作者作为一名现代的哲学学者,却能够尽可能地不站在自己的立场进行评论,而是使用历史上不同哲学家的观点,以历史客观背景为基础,进行哲学家之间的对话,这样的风格,颇具“信史”之功,读来也让我收获颇丰。 闲言少叙,直接说说我的读后感吧: 1.从作者的哲学史脉络中,能够真切地看到思想的发展不是断裂的,是一脉相承和不断融合、折中、反动的结果,有理、有据、有节,让我一下子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梳理个透彻明白。梳理清楚后才真正发现,思想的发展原来才是世界发展的真正推动力呀! 2.把握住西方哲学史发展脉络后,才真正理解了哲学所关注的三个问题及关注这三个问题的原因: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哲学关注三个问题及原因是: 一、“根源”问题:宇宙、世界、人、“一切的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形而上学、宇宙论问题)只有理解了这个问题,才有机会和信心理解其他问题。 二、获得“根源”答案的方法:人如何才能知道“根源”问题的答案 呢?(知识论、逻辑学问题)只有运用所谓合理、所谓理性的方法,才有机会和信心理解“根源”,进而理解其他问题。 三、人的问题:“人”作为我们自认为的万物之首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过?(生理学、心理学:“从个体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过?”伦理学、政治学:“从群体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过?”)(人生论问题)人的问题才是哲学中最难、最核心的问题!

西方哲学史全脉络

西方哲学史全脉络 以上,古希腊罗马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哲学三个阶段,为西方哲学的理性思辨和形而上学打下了传统根基。 它提出了逻辑、存在、实体等成为西方哲学的经典命题,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共相性质的争论开启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关于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以上,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基督教成为西欧不可侵犯的绝对意识形态,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被基督教信仰的浓重阴影所笼罩。从教父哲学(柏拉图-奥古斯丁体系)到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阿奎那体系)的过渡反应了希腊罗马理性精神的复苏,而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对立为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以上,近代早期西欧哲学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开始,演化出欧陆唯理论同不列颠经验论的对立,其核心是理性反思和对经验(外在或内在)的重视。唯理论演变成莱布尼茨

-沃尔夫体系中的独断论,而经验论则在休谟那里成为彻底的怀疑主义,这为法兰西启蒙思想和德意志古典哲学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以上,18世纪法国哲学包括法国自然神论和唯物主义两块,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上则表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法国自然神论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的基础,而激进的卢梭则引导了后世批判哲学(马克思和尼采)的出现。法国唯物主义者否定自由意志,但推崇人的理性,使理性主义成为法国哲学鲜明的特点。

以上,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意志古典哲学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传统西方哲学的最高成就。它将考察重点转向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现了西方哲学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之后的第二次飞跃。康德通过对自在之物和现象的严格区分,发展出认识论的先验自我意识统摄机能和道德实践领域的纯粹理性,以及沟通两者的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通过辩证法三段论将整个世界容纳在绝对精神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最终达成绝对理性自我意识的宏大历史过程。因此,黑格尔成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大体系,并引发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其的反思。 以下,19世纪中后期,形而上学和理性主义的传统西方哲学走向终结,导致了向现代西哲的过渡时期。马克思把哲学从天上拽回了人间,对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确认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形而上学的终结者(海德格尔语);以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则着重于人生命意志的实现。 两者的思想都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但对后世的现代西哲,现象学运动、结构主义、西马、精神分析学乃至后现代哲学,产生不可替代的巨大启发。

《西方哲学史》赵林等 笔记

希腊哲学一,发展脉络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希希希希希希希希 二,早期自然哲学 主要研究问题:世界本原是什么? 希希希希希 自自自自自自希希希希希希希自自自自“自”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自自自自自自自 希希希希希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自自 希希希希希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克赛诺芬尼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 自自 希希希希希希 三,鼎盛时期形而上学和伦理学 一,智者学派 发挥逻各斯理论探讨威力,为哲学的发展提供强力工具。

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希希希希希希 二,原子论 存在从数量上变为多,性质上变为一。 希腊自然哲学发展之高峰。 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希希希希希希 自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三,苏格拉底 1,认识你自己。哲学从对自然的关注转向对人本身的关注。 2,神学目的论。 3,真善统一。“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知识论与道德论至统一。 4,方法论。归纳推理和普遍定义,通过在具体实例中揭示矛盾,解决矛盾而上升到事物的本质定义的做法。 苏格拉底派的分流 1,麦加拉派:普遍东西存在,个别事物非存在。 2,昔尼克派(犬儒学派):生活简单粗陋、随心所欲,鄙视道德规范。 3,昔勒尼派:美德是促进快乐的手段,快乐时生活的目的。 四,柏拉图 1,本体论的理念论 理念是普遍本质或共相,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 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希希希希希希希 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 自自自自 2,认识论的回忆说 “绝对本质”知识受肉体遮蔽,经感觉经验的刺激,而被回忆;学习即回忆。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课后思考题

西哲史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 2、说明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与逻各斯的关系。 4、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古代最早提出唯理论思想的人? 5、试分析芝诺的诡辩论与高尔吉亚的诡辩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6、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是如何导致了自相矛盾的后果? 7、梳理从“四根说”、“种子说”到“原子论”的内在逻辑线索。 8、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总结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质料与动力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发展。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10、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1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它如何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根基? 12、试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内在同一性。 13、根据“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关系,说明形而上学本体论与先验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 16、简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17、说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及其意义。 18、比较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异同之处。 19、试说明古代怀疑主义“悬置判断”的思想观点。 20、分析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精神联系。

1、说明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如何表现了一种神秘主义决定论思想? 3、波菲利提出的“共相”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共相”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在神学上将可能导致什么结论?梳理二者各自的发展演变情况。 5、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6、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7、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学说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 8、试论作为英国自然实验科学思潮之开创者的罗培尔·培根的主要哲学思想。 9、简述邓斯·司各脱的意志主义神学观。 10、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哲学意义何在?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引论:“中国哲学”辨析 1.中国哲学的“中国” 中国既是一个渐次扩展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概念。讲的是以地理为基础的文化概念的“中国”。 “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人”的哲学,也可以指“中国系”的哲学。讲的主要是“中国系”的哲学。 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的一般哲学,也可以指中国的特殊哲学。讲的是中国的一般哲学。 2.现代的“哲学”概念 哲学是西方的概念。据赫拉克利特所言,毕达戈拉斯第一个使用了philosophia 的名称,并自称philosophos。又,苏格拉底前,有智者(sophia),苏格拉底不 喜欢普罗泰戈拉等人自称为智者,加了“爱”(philem),成了philosophia。 19世纪,日本人西周将Philosophy译为“哲学”;1896年前后,黄遵宪将其介 绍到中国。 “中国古来并无与今所谓哲学意义完全相同的名称。”(张岱年) 德里达论“哲学”: (1)哲学本质上不是一般的思想,哲学与一种有限的历史相联系,与一种语言、一种古希腊的发明相联:它首先是一种古希腊的发明,其次经历了拉丁语与德语的“翻译”转化等等。 (2)当人们试图从严格的意义上去思考什么是哲学时,……从哲学中看到对所谓希腊语中的那个大写逻各斯的承认与臣服,这个逻各斯既是理性、话语、比例关系,又是计算和语言--逻各斯意谓的是这一切--它也指“聚集”:legein,也就是使聚集者。(《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10页) 罗素的定义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11页) 中译名“哲学”的问题 没有求真就不可能有科学,但是“真”本身并不是任何科学的对象,唯有一种智慧才研究它,那就是希腊人特别地创造出来的那种对于智慧的追求。它的中译名“哲学”虽然也指明了这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大学问,却未能表达出在原文里显示的唯 有希腊哲学才具有的那个对真理的热爱之意。(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2003,2页) 3.“哲学”学科 哲学是西方的学科,无论是作为知识类型还是作为大学的学术建制。 1912年北京大学设立哲学门,1914年开始招生,1919年改为哲学系。 中国传统的学术分类中没有哲学一类。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也与所谓的哲学不同。义理之学 义理:最早见于《礼记、礼器》“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经义名理,《汉书·刘歆传》:“及歆治《左氏》,……由是章句义理备焉。”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王东岳老师的西方哲学课讲义 序言 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这些内容要是。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尤其麻烦的是,建国以来,从中学到大学乃至专业研究生,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正统哲学,并将其他学说斥为异端,结果造成一片荒芜。“严格说来,马克思不是一个哲学家,而是一个集经济学和政治学于一体的巨匠,所以把他的学术体系冠以‘政

801中西哲学史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西哲学史》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01) 学院名称(盖章):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 2013年 7月 15 日

《中西哲学史》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01) 一、考核要求 《中国哲学史》着重探究从先秦到明清之际这一历史时期内重要哲学家与重要哲学流派的哲学思想与问题意识,其具体内容有:先秦诸子哲学、两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哲学等。本科目要求考生能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生、发展、高潮,全面了解中国哲学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及其内在逻辑联系。通过本科目的考核,使考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进而了解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基本精神和思维方法,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西方哲学史》属于哲学系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哲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帮助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要求考生掌握西方哲学史的重要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和概念、以及西方哲学的逻辑发展线索。 二、考核评价目标 《中国哲学史》的考核要使考生掌握中国古代重要哲学家和重要哲学流派的主要哲学思想,了解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内在逻辑和主体精神,初步能够对中国数千年来的哲学进行分析和评价,把握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总结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经验和教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阅读古代哲学文献的能力。 《西方哲学史》考核评价目标:第一,要掌握西方哲学家所使用的主要概念。如:柏拉图的“理念说”,亚理士多德的“四因说”。第二,要掌握西方哲学家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如本体论与宇宙论的不同,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不同,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不同。第三,要有“哲学史”的意识,即,了解不同哲学家思想流变的逻辑线索,如: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从前代德国思想家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吸收了何种养料?他们思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考核内容 《中国哲学史》部分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产生 第一节早期的“阴阳”、“五行”说 一、中国哲学思想的萌芽 二、“阴阳”、“五行”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具体内容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哲学争论的中心——“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原因 二、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孔子对社会变革的态度 第二节“仁”的学说 一、“仁”是“爱人” 二、“仁”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周礼的规范 三、“仁”是“仁政” 第三节仁智统一与“成人”之道

西方哲学课讲义(完整版)

西方哲学课讲义 序言 西方哲学跟东方思维方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乃至于经过翻译后的西方哲学书籍几乎全部走味。即使读翻译后的西方哲学原本原著,仍然很难体会西方哲学究竟想说什么。本文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表述方式,读者一定会是在云里雾里。因此本文只能讲述西方哲学最基本的梗概,用相对直观、经验化和科学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大学哲学系中二百多个课时的内容,探究这个哲学思维的基础。这些内容要是。这种表述方法可能只能把哲学的一些意念给读者,并不能展现出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真正的推理方式,仅仅算是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启蒙。如果读者在这个基础上,还想对西方哲学的思脉进行更细致的了解,建议读一两本西方大哲的原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贝克莱的《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婓洛诺斯的对话三篇》、休谟的《人类理解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历史哲学》等等。这里所说的西哲原著仅指西哲原著译本,因为学习外语本非易事,况且就算把外语学得非常好,也不见得定能理解外语原著,正如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哲学书也并非易事。如果觉得西哲原著难读,建议从王老师的《物演通论》入手。 “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哲学”大抵是把一切稍显玄妙的东西都标榜为哲学,或者,是把粗陋的政治鼓吹附会其间,故在现代中国早已泛滥成灾。因此,才出现国人多“哲人”的局面,此可谓萝卜白菜哲学。然而,惟因如此,国人也离哲学最远。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中国从来没有过‘哲学家’,只有‘哲学家学家’。”也就是说,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大抵是在研究其他哲学家的哲学,而并非自己的哲学。所以中国会有很多“哲学家学家”,但其中没有一个是哲学家。本文仅就“狭义哲学”而谈。 严格说来,中国自古就与哲学无缘。在有关“国学”的系列讲座中,王老师曾经只用“中国思想史”之说,而不用“中国哲学史”,即为避免混淆。尤其麻烦的是,建国以来,从中学到大学乃至专业研究生,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正统哲学,并将其他学说斥为异端,结果造成一片荒芜。“严格说来,马克思不是一个

全增虾:西方哲学史(表格脉络)

哲学史读书笔记 原始哲学 哲学家生卒年代主要观点所属派别主要贡献 泰乐士Thales 前624-前547 水是世界本原 万物皆有神在 米利都 第一个哲学家, 是古希腊唯物 主义哲学的开 始 安纳克西曼德 Anaximander 世界是无限定者中无数生生灭灭的世界之一米利都 安纳西美尼斯 Anaximenes 前570-526 空气是世界的本原米利都 希腊哲学 哲学家生卒年代主要观点所属派别主要贡献 毕达哥拉斯前580-前500 数及其关系是万物本源 提出灵魂不死和轮回说 毕达哥拉斯 是古希腊唯心 主义的开始 帕梅尼得斯Parmenides 前570-前480 世间万物始终存在 事物没有真正的变化 感官不可靠,理性才可信 理性主义的奠 基人 赫拉克里特Heraclitus 前540-前480 变化是万物的基本特征, 万物的变化有规律可殉, 世界是一团活火 感官是可靠的 辩证法的奠基 人 1

恩陪逗可拉斯Empedocles 前490-前430 水火土气是世界的本原 爱和恨是事物聚散的动力 感觉和理性同样重要 安纳萨哥拉斯Anaxagoras 前500-前428 大自然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组成 太阳是一块红热的石头 秩序是创造万物的力量 德莫克里特前460-前370 世界由不同形状的原子构成 事物的发生是机械化的,事件的发生在于其自身的原因,遵从必然的法则 灵魂由一种特别的原子构成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 柏拉图前427-前347 灵魂不灭, 世界分为理型世界和感官世界,现实世界是理性世界的复制品。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人类通过感觉认识世界,没有理型世界存在,事物由质料和形式构成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目的性 皮浪前365-前275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都不可信怀疑学派 安提塞尼斯Antisthenes 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环境的优势之上,每个人都 可以获得幸福 犬儒学派 伊壁鸠鲁Epicurus 前341-前270 无神论者,反对宗教迷信 享乐主义的倡导者 思维依赖感觉 伊壁鸠鲁 2

《哲学导论》讲课教案

《哲学导论》讲课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属于文科基础理论课程,讲述哲学学科的基本性质、问题领域及研究旨趣,阐明哲学与其他学问的区别与联系、哲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哲学学习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听课与讨论领会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与作为人类知识基础与文明基础之批判的双重特征;了解哲学问题的根源、性质与领域;了解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方法论、历史观与文化观等)及其旨趣、特征;了解西方哲学史上的几次重大转折;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为在其他哲学专业课程中的学习与探索准备好必要的认识水平与学理基础。 [教材与参考用书] 本课程已由课程负责人王德峰编撰教材----《哲学导论》,于2000年6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智慧之光——世界十大思想家》(王德峰、吴晓明)(上海古籍出版社)《思想家》([英] 麦基)(三联书店) 《人论》([德]恩斯特·卡西尔)(上海译文出版社)

《理想的冲突》([美]宾克莱)(商务印书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牟宗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课程讲授纲要] 第一讲哲学学科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哲学是人类知识的开端 哲学的起点标志着对理性权能的确认。哲学晚于神话和原始宗教。神话和原始宗教是初民解释经验世界的最初方式,这种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在对待世界的神话态度中,人类心灵的理性权能从属于对超自然力量的迷信。古希腊第一位哲人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一命题,意味着确立了用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解释经验世界时诉诸人类心灵的理性能力。理性的对象是实在的终极真实性。从这里引出了与单纯的想象和迷信相区别的关于“真正的知识”的观念,哲学从这里起步。 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造成了狭义的知识概念:“真正的知识”是对于经验事实普遍有效的概念表达与数学描述。这种知识概念将哲学排除在知识的范围之外。经验科学成为知识的同义语。 哲学确实不是一门经验科学,它并不提供关于经验世界的具体知识。但是,哲学是人类追求知识之努力的思想基础。一切经验科学都包含着不能由

西方哲学史脉络

一、古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之前: 米利都学派:包括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分别认为世界本原是水,不确定的无限制者和气,他们的思想具有独断性但却是第一次提出了事物的最终本性的问题。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基础,而且提出了形式的概念(米利都学派形成了原初物质或质料的观念),对柏拉图哲学有重要影响。 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处于流变之中,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提出了作为普遍规律的理性。巴门尼德和芝诺属于埃利亚学派,信服逻辑推理而非感知,认为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东西,那就是一,one,变化和多样性在他们看来都只是一个幻觉。恩培多克勒否定一的观念,提出不变的,永恒的东西时多(土、气、火、水),并认为拖动变化的力是爱和恨。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心灵的概念,认为实在的本质是由心灵和物质构成。 原子论: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德谟克利特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思想也是原子的运动。除了自然秩序以外,德谟克利特还关注其他两个哲学问题,即知识理论和伦理学。 随着伦理学成为哲学最关注的问题,哲学走到了一个分水岭。智者派和苏格拉底关注的问题从自然转向人类、道德和伦理。 智者派主要是怀疑主义,相对主义,不相信有真理存在,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认为不存在任何真理,而塞拉西马柯认

为有力即有理。 苏格拉底批判智者派,通过论辩,坚定地追求真理,为确定的知识寻找基础,将知和行联系起来,认为认识善就是行善,知识就是美德。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提出了灵魂或心灵,要追求善的生活。知识理论:思想的助产术和强调定义的重要性。道德哲学:知识就是善,恶行即无知。 柏拉图(著作可以看) 知识理论:洞穴理论,线段理论(想象、信念、思想、完善的理智)和理念论(善的理念,存在于神的心灵,事物和理念相分离,是对理念的分有和模仿,知识就在于对适当理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 道德哲学:灵魂包括理性、精神和欲望三部分,恶行的原因是无知或遗忘,恢复失去的道德是通过回忆、感性经验之间的矛盾和导师,作为功能之实现的德行包括节制、勇敢、智慧和正义。 政治哲学:国家中的三个等级(劳动者——欲望、保卫者——精神、统治者——理性),哲学王,理想国的衰败(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 宇宙观:德穆勒以理念为原型,从容受者中塑造出事物。 亚里士多德(著作可以看) 逻辑学:范畴和推理的起点(主词和谓词,即实体和范畴),三段论(第一原理)。 形而上学:界定形而上学的问题(研究存在着的实体和实体由之而形成的过程),作为事物的首要本质的实体(事物的本然性质和偶然性

北京大学630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及解析

北京大学专业课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630西方哲学史一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Monad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doczj.com/doc/0d10732656.html,

【资料说明】 近几年来,北大哲学系《西方哲学史一》的题型趋于稳定,十道名词解释,每道5分,四道论述题,每道25分。名词解释注重全面,考察考生知识面广度,个别考题在教材上没有直接涉及,本资料从典型工具书中尽可能收集罗列、查漏补缺;论述题注重深度,强调考生对于本学科的融会贯通与领悟、表达能力。 北大哲学系专业课这几年不再指定参考书,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学科重点。对于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以及重要命题,甚至会连续重复命题,所以熟练掌握历年真题是备考的基本要求,去年的题或许就会出现在明年的试卷上。 在要点方面,德国古典哲学的两位丰碑式人物康德和黑格尔,几乎年年高、低分值的题目都会涉及,甚至四道论述题中二位思想家各考一道。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几位代表人物都是高分值论述题的热门人选。当然,这几位思想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思想家,他们的基本思想构成了整个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脉络。 由于时间、水平所限,资料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尚需考生谅解,并恳切希望不吝赐教。

目录 2013年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一历年真题 (4) 2012年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一历年真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一历年真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一历年真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一历年真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3年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一历年真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2年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一历年真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1年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一历年真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0年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一历年真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2009年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一历年真题解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西方哲学智慧笔记

人大西方哲学智慧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一)的笔记 第一讲智慧的痛苦 西方哲学史是人文素质课程的一项内容,以前的讲授不是按照历史的线索而是按哲学的分支介绍哲学。在面对没有系统接触过西方哲学的人,还是应该介绍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的时间跨度是公元前6世界到公元19世纪,没有包括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由于时间的原因,讲授的方式是“史论结合、以点带面”。西方哲学史除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以外经过历史的筛选内容比较稳定,只是在理解与分析上的不同。 我们通常将西方哲学史分为四个时期: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称古代哲学;公元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称中古哲学;17世纪到19世纪称近代哲学;20世纪称现代西方哲学。19世纪下半叶学科制度化以后,哲学成为一个学科,大学设立哲学系,哲学从业人员增多,哲学流派、哲学著作增多。20世纪哲学呈现出不同于以前2000多年的景象。 一、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然,“哲学是什么”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至今为止没有定论的问题,每一个哲学家都会有自己的解释,但没有形成共识。 我们无法说“哲学是什么”,不妨我们先看一下“哲学不是什么”。关于哲学有以下一些错误的看法: (一)哲学是科学 我们处在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往往和知识划等号,如果有一门学问不是科学我们会认为它根本就不是学问,科学似乎成为衡量知识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假如你用这个标准衡量哲学就会很糟糕,因为在事实上哲学的问题、理论、学说几乎都处在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中,它不具备一门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特征:普遍性和必然性。攻击哲学的人认为哲学不是科学,而维护哲学的人试图证明自己是科学。实际上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是中性的,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完全有赖于使用它的人,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伤害,甚至毁灭人类,假如我们把哲学也作为科学,也只是多了一个工具和手段,那么为其确立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工作谁去做?而这个也正是哲学应该做的,哲学不是自然科学式的科学,在2000多年的哲学史中,哲学家们就是想让哲学成为科学,一直到19世纪黑格尔将其实现也将其终结了。20世纪以后的哲学发生了转向。 (二)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不是让人聪明的学问,是让人糊涂的学问。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二)的笔记 糊涂,问题在这个世上太多道理,而道理和道理之间是相互冲突的。每一个哲学家都会把问题的解决方式推到至极。 (三)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 哲学是讲大道理的,大到没有办法认证的程度,那这个道理和道理的冲突就变得没有道理。哲学往往是被看作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哲学家问什么总是有理呢?科学知识的对象:往往带有现实性。哲学的对象:是一种理想性的东西(带有乌托邦式)。

经验论的发展脉络

试论述近代经验论从弗兰西斯.培根到休谟演变的逻辑进程及其片面性。 培根:四假象,科学归纳法,朴素唯物主义 培根强调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但没有过分地夸大感觉经验的作用。而是而是力图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寻求一种协调。真正的科学认识应该从感性材料出发,经过理性的归纳而逐步上升到真理性的认识。蚂蚁、蜘蛛、蜜蜂的比喻。培根转向了认识论问题,但依然对本体论问题进行了论述。经验论所具有的片面性和内在矛盾尚未表现出来。经验主义的创始人培根并没有意识到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与唯物主义的首要前提的深刻矛盾。霍布斯和洛克将经验论系统化 霍布斯克服了培根的“双重真理观”(哲学真理与神学真理) 霍布斯在自然哲学(他的哲学另一部分是公民哲学)中把培根创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系统化,也把它推上了机械化道路,他的功能主义把一切形而上学的东西(上帝、“第一推动力”等)摒弃了(机械论和功能主义)。 实体与偶性(本体论) 偶性观念(广延这类偶性具有客观性,颜色、气味、冷热之类的偶性并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是对象在我们头脑中的主观映像)对洛克产生影响,是后者“第二性质”学说的先声。对实体唯名论

的态度不仅影响了洛克而且最终导致贝克莱、休谟等人从根本上否定物质实体的做法,使经验论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霍布斯承认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和开端,但他却认为哲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推理的学问。当他把演绎由以展开的普遍原则看做是“不能证明”和“无需证明”时,似乎又转向笛卡尔的唯理论立场。 洛克全面而系统地论证了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凡在理智之中的,无不先在感觉之中,但他的经验论思想仍然有某些不彻底之处。 洛克否定了一切天赋观念的原则,提出了白板说。 经验论发展到洛克那里,自身所隐含的逻辑矛盾已经明显地暴露出来了。洛克一方面提出“白板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感觉和反省,(他把经验分为感觉和反省,使他在认识论上陷入了二元主义);另一方面又把“复杂观念”和“第二性质”的原因归结于心灵,这实际上承认了心灵具有一种先天的知识能力。此外洛克还独断地设定了两个无法用经验论来说明的形而上学实体——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并将其作为整个知识论得以可能的客观基石和主观基石。 贝克莱首先对洛克物质实体进行批判,以固守感觉经验的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