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

课程编号:011501-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后续课程:美学概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流派、文艺心理学、文艺学研究方法论、中国文学批评史

总学分:4

总学时:72学时(其中64课时为理论讲授,8学时为实践环节)

总体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的本质、特征、功能、发展、创作、风格、作品、语言、鉴赏、批评等基础理论。具体包括:

1、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研究与评价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

2、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3、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与成为中文专业的卓越人才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学方法:

(1)教师应按本教学大纲认真施教,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和准备教学内容,着重讲清楚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同时注意追踪文学理论的前沿动态,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取以讲授为主,辅之于课堂讨论、情境模拟、互动交流、自学辅导、课题研究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文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应将文学概论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结合进行,努力扩大知识视野,“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主讲教师的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及电子邮箱:

1、姚文放:硕士、教授、文艺学、美学,Ywf49@https://www.doczj.com/doc/0910583064.html,

2、佴荣本:硕士、教授、文艺学、美学,nrongben@https://www.doczj.com/doc/0910583064.html,

3、古风:学士、教授、文艺学、美学,gufengyz@https://www.doczj.com/doc/0910583064.html,

4、陈学广:博士、教授、文艺学、美学,Chenxueguang502@https://www.doczj.com/doc/0910583064.html,

5、苏保华: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baohuasu@https://www.doczj.com/doc/0910583064.html,

6、黄石明: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yzhsming@https://www.doczj.com/doc/0910583064.html,

7、童伟: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vivitong@https://www.doczj.com/doc/0910583064.html,

8、赵彦芳: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xihele@https://www.doczj.com/doc/0910583064.html,

9、陈军: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chenjunyz@https://www.doczj.com/doc/0910583064.html,

10、李春媚:博士、副教授、文艺学、美学,yzlcm@https://www.doczj.com/doc/0910583064.html,

绪论

(4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科归属、内容构成、理论范围。

2、理解和熟练掌握文学、文艺学、文学理论三个概念。

3、掌握并运用文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文学、文艺学、文学理论。

教学难点:文学理论的理论范围。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解法、讨论法,并运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文学理论》教材绪论部分的基本内容,收集相关《文学概论》教材关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科归属、内容构成、理论范围的观点。课后围绕以上问题互相讨论,并作相应评析。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第三节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

第四节文学理论的理论范围

第五节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阅读书目与内容: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

(6学时)

教学目标:

1、细读教材,识记形象思维、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等概念。

2、了解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理解文学的本质。

3、熟练掌握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理解文学以语言为媒介,掌握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4、熟练掌握文学运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原理。

5、应用:文学语言与其他艺术语言的异同比较。

教学重点: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教学难点: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文学对社会结构中其他部分的反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并运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文学概论”教材与“文学本质”相关的内容,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收集论述“文学本质”的专著或论文材料,互动讨论。课后围绕“文学本质论”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作相应评析。

第一节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一、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二、文学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

三、文学的相对独立性

四、文学对社会结构中其他部分的反作用

第二节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一、人类对于世界的艺术掌握方式

二、文学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文学的反映对象以人为中心

四、文学的反映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

第三节文学作为语言艺术

一、文学以语言为艺术媒介

二、文学语言与其他艺术语言的比较

阅读书目与内容:

1、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南帆等:文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二章文学特征论

(6学时)

教学目标:

1、细读教材,识记形象、典型、意境、生活真实、艺术真实等概念。

2、掌握文学的基本特征,如形象性、典型性、真实性和倾向性,正确认识文学的本质和树立科学的文学观念。

3、正确理解“形象大于思想”、“形象的能动性”等基本原理。

4、运用本章所学到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具体的文本。

教学重点:文学的典型性,文学的倾向性。

教学难点:典型化及其原则和途径,作者的主观倾向和作品的客观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并运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文学概论”教材与“文学特征”相关的内容,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收集论述“文学特征”的专著或论文材料,互动讨论。课后围绕“文学特征”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作相应评析。

第一节文学的形象性

一、什么是文学的形象性

二、托物言事的蕴涵性

三、因小见大的概括性

四、以情动人的感染性

第二节文学的典型性

一、什么是文学的典型性

二、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三、典型化及其原则和途径

四、典型与意境

第三节文学的真实性

一、真实性与假定性

二、真实性与逼真性

三、艺术真实的内在构成

第四节文学的倾向性

一、文学倾向性的丰富内涵

二、文学倾向性的存在方式

三、作者的主观倾向和作品的客观意义

阅读书目与内容:

1、毛泽东:毛泽东论文学与艺术[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王一川:文学理论 [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第三章文学功能论

(6学时)

教学目标:

1、细读教材,识记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的基本含义;

2、理解“寓教于乐”、“融理于诗”的含义;

3、了解文学功能的范围和限度;

4、熟练掌握文学功能的辨证关系;

5、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文学活动的现状。

教学重点:融理于诗,寓教于乐。

教学难点:“为艺术而艺术”。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授法、田野调查法等,并运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文学概论”教材与“文学功能”相关的内容,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收集论述“文学功能”的专著或论文材料,互动讨论。课后围绕“文学功能”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观摩经典影视作品并作相应评析。

第一节文学功能的分类

一、文学功能的多样性

二、文学的几种主要功能

第二节文学的诸种功能的辩证关系

一、融理于诗

二、寓教于乐

三、“为艺术而艺术”辨

第三节与文学功能相关的几个问题

一、文学的多元取向和综合效应

二、文学的功能范围和功能限度

阅读书目与内容:

1、高尔基:高尔基论文学 [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2、吴中杰:文艺学导论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胡友清:文艺学论纲 [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俄)格·尼·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王忠琪等译)[M].三联书店,1985年版。

5、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四章文学发展论

(6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2、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熟练掌握文学的纵向发展与横向交流的规律;

4、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去分析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教学重点:文学艺术的起源,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教学难点:文学艺术的起源是多元与一元的统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并运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文学概论”教材与“文学发展”相关的内容,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收集论述“文学发展”的专著或论文材料,互动讨论。课后围绕“文学发展”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观摩经典作品并作相应评析。

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

一、探讨文学艺术起源的几条途径

二、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诸种学说

三、文学艺术的起源是多元与一元的统一

第二节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

一、社会发展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第三节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互动

一、艺术生产及其内在构成

二、艺术消费与物质消费的界说

三、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文学的纵向流变

一、对于优秀文学传统的继承

二、对于文学传统的革新

三、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第五节文学的横向交流

一、不同民族文学的交流促进文学的发展

二、批判吸收,洋为中用

阅读书目与内容:

1、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M].三联书店,1964年版。

2、钱中文:文学原理——发展论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3、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五章文学创作论

(6学时)

教学目标:

1、识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等概念、了解作家必备的素养;

2、熟练掌握文学创作的一般原理及其创作规律;

3、理解文学创作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问题;

4、运用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去分析文学创作实践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文学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教学难点:形象思维的审美心理机制,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授法、互动讨论法、田野调查法等,并运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文学概论”教材与“文学创作”相关的内容,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收集论述“文学创作”的专著或论文材料,互动讨论。课后围绕“文学创作”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选择当代江苏著名作家的创作状况进行田野调查。

第一节作家的整体素质

一、作家的生活经验

二、作家的思想水平

三、作家的艺术修养

第二节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

一、准备阶段

二、构思阶段

三、启发阶段

四、传达阶段

第三节文学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一、“形象思维”概念的由来

二、形象思维的审美心理机制

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阅读书目与内容:

1、鲁迅:鲁迅论创作 [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3、杜书瀛:文学原理——创作论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第六章文学风格论

(6学时)

教学目标:

1、识记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含义和特点;

2、理解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成因和意义;

3、掌握四种主要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4、运用相关知识与原理去分析和解决文学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文学风格,文学思潮。

教学难点:文学风格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几种主要类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授法、田野调查法、分析统计法,并运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文学概论”教材与“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相关的内容,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收集论述“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专著或论文材料,互动讨论。课后围绕“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选择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创作的风格、流派、思潮等进行田野调查、分析统计。

第一节文学风格

一、文学风格的涵义

二、文学风格的成因

三、文学风格的演变

第二节文学流派

一、文学流派的涵义

二、文学流派的成因

三、文学流派的意义

第三节文学思潮

一、文学思潮的涵义、成因和意义

二、文学思潮的几种主要类型

阅读书目与内容:

1、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海涅:论浪漫派 [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歌德等:文学风格论(译文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4、袁可嘉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七章文学作品论

(6学时)

教学目标:

1、识记“主题”、“素材与题材”、“结构”、“体裁”等概念;

2、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3、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体裁特征;

5、运用相关知识和原理去剖析具体的文学文本。

教学重点: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教学难点: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并运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文学概论”教材与“文学作品论”相关的内容,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收集论述“文学作品”的专著或论文材料,互动讨论。课后围绕“文学作品与文学文本的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经典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作相应评析。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一、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关系

二、文学作品的内容

三、文学作品的形式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体裁

一、文学体裁的分类

二、文学体裁的基本类别

阅读书目与内容:

1、王春元:文学原理——作品论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2、刘勰:文心雕龙(陆侃如、牟世金译注)[M].齐鲁书社,1990年版。

3、(英)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 [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第八章文学语言论

(6学时)

教学目标:

1、识记“语言与言语”、“意义与涵义”、“能指与所指”等概念;

2、掌握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理解文学语言与艺术符号的关系;

3、熟练掌握文学语言中的“言”、“意”关系。

4、熟练掌握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5、运用文学语言的知识去解读具体的文本。

教学重点: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文学语言中的“言”“意”关系。

教学难点:文学语言中的“言”“意”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并运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文学概论”教材与“文学语言”相关的内容,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收集论述“文学语言”的专著或论文材料,互动讨论。课后围绕“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文学语言中的意义、涵义关系”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搜集相关材料并写作一篇小论文。

第一节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

一、文学语言来源于日常语言

二、文学语言对于日常语言加工提炼

第二节文学语言与艺术符号

一、信号与符号

二、符号与语言

三、语言与言语

四、文学语言符号的构成

第三节文学语言中的“言”“意”关系

一、“言”与“意”

二、“意义”与“涵义”

第四节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一、文学语言的一个悖论

二、文学语言的审美形式

阅读书目与内容:

1、李荣启:文学语言学 [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荷兰)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 [M].三联书店,1988年版。

3、王一川:文学理论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九章文学鉴赏论

(6学时)

教学目标:

1、识记“共鸣”、“曲解”和“成见”等概念,理解文学鉴赏的性质和作用;

2、掌握文学鉴赏的条件、过程与规律;

3、理解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曲解和成见;

4、文学鉴赏的知识和原理去赏析具体的文本。

教学重点: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共鸣、曲解和成见。

教学难点:共鸣、曲解和成见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并运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文学概论”教材与“文学接受”相关的内容,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收集论述“文学接受”的专著或论文材料,互动讨论。课后围绕“文学接受”中的“共鸣、曲解和成见”等现象进行互动讨论,观摩经典作品并作相应评析。

第一节文学鉴赏的性质和作用

一、文学鉴赏的性质

二、文学鉴赏的作用

第二节文学鉴赏的条件和过程

一、文学鉴赏的条件

二、文学鉴赏的过程

第三节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

一、文学鉴赏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二、文学鉴赏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三、文学鉴赏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第四节共鸣、曲解和成见

一、文学鉴赏中的共鸣

二、文学鉴赏中的曲解

三、文学鉴赏中的成见

阅读书目与内容:

1、左键: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 [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金元浦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十章文学批评论

(6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2、初步掌握文学批评的规律和特点;

3、熟练掌握文学批评的标准、类型、模式和文体;

4、了解文学批评的主体素养;

5、运用文学批评的知识和原理从事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

教学重点: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文学批评的类型、模式和文体。

教学难点:文学批评的标准,文学批评的类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运用讲授法、分析讨论法,并运用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课前了解现行“文学概论”教材与“文学批评”相关的内容,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收集论述“文学批评”的专著或论文材料,互动讨论。课后围绕“文学批评”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观摩经典作品并作相应评析,写作一篇文学批评小论文。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

二、文学批评的作用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标准

一、文学批评标准的历史发展

二、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文学批评的类型、模式和批评文体

一、文学批评的类型

二、文学批评的模式

三、批评文体

第四节批评主体

一、批评主体的态度

二、批评主体的素质

阅读书目与内容:

1、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M].中华书局,2006年版。

2、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 [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英)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教材:

姚文放:文学理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教材: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南帆等:文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包括小论文写作、课堂互动讨论、课外实践活动等实践环节)占学期成绩的30%,课程结束时采取书面、开卷或闭卷方式考核,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理论思维能力的考查,占学期成绩的70%。

执笔:黄石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