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校本研修

什么是校本研修

什么是校本研修
什么是校本研修

什么是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这一概念,首先应当从探讨它的词语含义入手,由表及里,以此深入理解“校本研修”概念的内涵。从词语结构上看,校本研修由“校本”和“研修”两个词重新组合形成的短语。认识校本研修的涵义,可以分别从讨论这两个词的含义作为切入口。

“校本”是指“以学校为基础”,大约是指学校的教育活动应当是以学校为基础进行的。归纳“以校为本”内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指向促进本校的发展,其核心是为了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促进本校教师的发展、促进本校的发展。

“研修”可以看成是由“研”和“修”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所谓“研修”,就是通过考虑和商讨(意见、问题)或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人的修养水平。可见,对于教师来说,“研修”的本质就是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水平,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促进教师的发展。

校本研修在学校的领导下,以教师自身及其任职所在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为基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水平为目的,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在专业人士咨询指导和专业信息的引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研究性学习和实践锻炼,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一种教师继续教育方式。校本研修是一种融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个人自修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教师继续教育方式。

怎样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校本研修能够有效地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团体教育合力。校本研修的全过程就是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反思、实践、总结、提高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下是我对“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首先学校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学校要让教师们都能走近新课程,就要专门设立校本研修组织机构,要在学科教师中建立校本研修小组,要完善校本研修的工作机制和目标考核制度,要加大校本研修的奖励和处罚力度,要努力使校本研修成为学校管理教师的重要杠杆,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助推器。不断强化研修意识,抓住课改做文章,积极发现和提炼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认真确定校本研修的侧重点实施研修,逐步形成“研修兴教、研修育师”的良好氛围。

第二:参与研修活动的教师,要注意转变角色观念,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教师要转变过去那种被动接受教师培训的态度,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研修活动中。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前提,是调动教师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基本保证。对教师个人来说,则是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稳操胜券的有力保证,是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第三:教师个人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

第四倡导教师个人的实践反思

教师个人的实践反思,又称个体反思,是校本研修的实践基础。教师借助于个体反思,使自己的实践经验持续不断地得到总结与升华,从而有效地丰富和积累实践知识,逐渐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和自我提高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提倡教师进行个体反思,我觉得要提出明确的要求:①结合课堂教学,每节课后要有简要教后反思,记录下这节课的得与失、精彩与亮点以及改进的措施等,还特别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理性思考。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每周一篇反思性的案例分析、随笔或教育叙事。每月上交学校一份自己最满意的反思成果。③每月一次沙龙论坛,谈谈自己最有收获、最满意的教后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分析。④一学期或一个学年,学校将优秀的个人反思成果汇集成册。老师们由开始的被动要求逐步走向主动,由不习惯逐渐成为习惯,不再把它当成负担,而是把写反思笔记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第五:教师专业发展既要依靠个人自身的努力,也要依靠教师团队的互助合作。校本研修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合作平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教师的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也称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更是校本研修的标志和灵魂。教师之间要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教师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

二、学校要搭建多种多样的平台:如“课后聊天平台”,老师们会把一个课堂的精彩片断、一个教育小故事或是一些教学中的遗憾当成课后聊天的内容;“沙龙论坛平台”,每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集体备课平台”,每周固定时间集体备课研讨,定出计划内容,有落实,有检查。此外,还有“师徒结对平台”、“竞争赛讲平台”、“和谐团队评比平台”等,都是根据学校实际为老师们集体研讨、创设和谐的氛围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三、以课例为载体的集体研讨是校本研修的核心内容之一。

课例研讨即以一个个实际的课堂教学为例的研究。这种研讨不是一般的听课、评课,也不是通常的教学观摩,它有如下特点:一是有明确的研究主题,二是有实实在在的专业引领,三是有连续的行为跟进。其过程一般分为六个步骤:①提炼问题;②合作设计;③教师上课;④反思研讨;⑤再次上课;⑥再次反思。我们把它归纳为“一个主题、两次上课、三次反思”。专业引领即先进的教育理论对学校教师研究的引导。它是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其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第六:新课程资源共享。

学校可以以备课组为单位,认真全面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新课标和新教材,以新课标达成为教学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以新教材为教学资源开发的基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拓展新课程资源,集体汇总,建立新课程资源库,实现新课程资源共享。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支撑教师专业发展。

第七走上网络平台,提升校本研修水平。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形成的强大的网络平台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之间广泛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校要积极建立网络平台,要鼓励教师走进网络构建自己的话语舞台和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的信息通道。

上述是我初步对“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初步了解,也希望和老师们能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创新,通过校本研修,促进自己的专

业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