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物理 第五章单元测试卷

苏科版物理 第五章单元测试卷

苏科版物理 第五章单元测试卷
苏科版物理 第五章单元测试卷

1

泰兴市西城中学初二物理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

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2分,共32分)

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速度之比为( )

A 、9∶4

B 、4∶9

C 、1∶1

D 、3∶2

2、下列是一位同学测量记录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一本字典的厚度3.5mm

B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m

C 、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4cm

D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7×10-3m

3、图1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图1

4、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

A 、6.7×104m

B 、6.7×105m

C 、6.7×106m

D 、6.7×107m

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7cm ,5.36cm ,5.36cm ,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

A 、5.36cm

B 、5.363cm

C 、5.3633cm

D 、5.36333cm

6、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 、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D 、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

以减小误差

7、从图2的两幅画中,请你观察并判断两车的运动

情况是( )

A 、卡车运动,轿车静止

B 、卡车静止,轿车运动

C 、两车都运动 图2

D、两车都静止

8、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m,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尺的分度值是1mm

B、测量结果准确到1cm

C、末位数字是准确值

D、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

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min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在第2min内的平均速

度是4m/s,则它在第3min内()

A、通过的路程一定是360m

B、平均速度一定大于4m/s

C、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120m

D、通过的路程和平均速度都无法确定

10、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11、甲、乙两人穿着溜冰鞋,面对面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甲用力推乙一下,结果甲,乙

两人同时后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和乙都是运动的

B、以树木为参照物,甲和乙都是静止的

C、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D、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12、下列物体中,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抛出后正在空中飞行的排球

B、快慢不变在圆形跑道上行驶着的摩托车

C、从树上正在下落的苹果

D、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前进着的火车

13、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在通过相等的路程内,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14、要给窗户配上玻璃,选用下列哪种工具合适()

A、分度值为1cm的米尺

B、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

C、量程为10cm的毫米刻度尺

D、量程为2m的厘米刻度尺

15、关于动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B、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C、不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具有能量

D、与某一参照物相对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具有动能

16、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

30m,则这辆小车()

A、在第1s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这3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这3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D、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2

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上初二的小明今年15岁了,身高17.2 ;目前比赛中所用的乒乓球的直径为40 ;课间休息的时间一般为600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大约为100 。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103km= dm= μm ; 340 m/s= km/h

3、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

作原理如图3所示: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

时52.4μs((1μs =1×10-6s)。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

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 m 。 图3

4、小龙用“拃”做单位记录门框的长度,当他给门框量长度时,一共数了10拃还多53,门框

长度记录为 .若门框的实际长度为2m ,那么1拃= cm.(保留一位小数)

5、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cm ,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中的准确值 是 mm ,估计值是 mm 。

6、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将会 、(填“偏大”或“偏小”)

7、小华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行驶在宽阔的大道上,两边的树木不断地往后退去……,学校敞开着大门,两旁的立柱像举起的双臂向我迎来。”在这段话中“太阳升起”的参照物是 ;“自行车行驶”的参照物是 ;“树木往后退”的参照物是 ;“立柱向我迎来”的参照物是 。

8、某同学郊游时,用半小时走完2km 的路程,休息半小时后,再用30 min 走完2.5km 的路程、那么,他在前半小时的平均速度是 km/h ,中间半小时的

平均速度是 km/h ,后30 min 的平均速度是 km/h ,全

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 。

9、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

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如图4所示。

由图知小车甲做______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 /s 。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运动。 图4

三、解答题(每空2分,第5题4分,共28分)

1、如图4所示,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是 cm ,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

长度是 cm.。

2、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6所示。他在测量 图5

中的错误有:

(1) ;

(2) ; 图6

(3) 。

3、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

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

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

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选填”快”或“慢”)。

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

(2)该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3)该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5、两种不同直径的铜丝,一个直径已知,另一个未知,不用刻度尺(可用常见的生活或学

习用品作辅助器材)你如何粗略地测定未知铜丝的直径?请写出你的测量步骤并写出未知直径的表达式。

四、计算题(第1题8分,第2题7分,共15分)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min内通过

的路程是450m,则它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2、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

6772m,一列长228m的火车以10 m/s的速度通过此铁路桥要用多

长时间?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