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一,地质

(1)地层

实习期间见到的主要岩石,岩性

地层的接触关系

沉积关系

(2)构造

褶皱,断层,地壳的发展史

二,地貌

(1)地貌类型

(2)断层构造地貌

(3)流水地貌

(4)其他黄土地貌

三,气候水文

(1) 气候特征(2)灾害性天气(3)河流和水库四,植被

(1)主要植被种类 (2)主要植被类型(3)栓皮栎的样方调五,土壤(比较省略)

(1)登封土壤的概况(2)土壤类型

六,嵩山南坡垂直植被带

七,关于自然地理实习方法

(1)仪器的使用

(2)野外观察的方法

结束语

前言

中岳嵩山是我国五岳之一,耸立于河南省中部登封市(县级市,隶属于郑州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112°44'~113°01',北纬34°27'~34°33',整个山脉东西绵延近百千米,东望郑州,西临洛阳,南横颖水,北依黄河,峰岳连绵,气势磅礴。嵩山地区,总面积450平方公里。

我们的实习共进行了五天(6月27日-7月1日)的时间,尽管时间比较短暂,但我们的收获却比较丰富,通过这次实习,我们能够快速并准确的运用各种地质仪器,例如罗盘的正确的运用,并且学会了一些地质研究方法,例如对岩石的观察和识别。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坚实了所学知识,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总之,嵩山之行是不虚此行!

实习五天,共有五条实习路线:

(1)路线一:登封市区-大金店-颍河谷地

(2)路线二:会善寺

(3)路线三:市区-玉皇庙村

(4)路线四:市区-玄天庙村-少林水库

(5)路线五:市区-逍遥谷

第一章,地层

地层即地壳上部成带状分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是地壳演化历史的物质记录。从时代上

讲,地层有老与新,具有时间的概念。而嵩

山这座地质公园居今已有30多亿年的历史。在

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系统、良好

地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

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

和沉积岩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

在距今36~25亿年的太古宙时期,由海底基性

岩浆喷发作用和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共同构成登

封群的花岗绿岩建造,铸就了嵩山的结晶基底。

在距今25~5.43亿年间的元古宙,沉积了滨一

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盐岩,即古元古界

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新元古界五佛山

群。在距今5.43~2.5亿年间的古生代,

发育着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滨海相的碳酸岩(底部

碎屑岩),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的海陆交替沉积

的灰岩、碎屑岩、粘土岩。其中广泛贮存着煤、

铁、铝、建材等沉积矿产。古生代是生命大爆发

的时代,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这

些古生物化石成为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的见证。

在距今2.5~0.65亿年间的中生代,发育着三叠

系湖相碎屑岩、粘土岩夹煤线。在陆相盆地——

河流环境沉积的中生代红色泥岩——碎屑地层,

其中含有丰富的陆生动、植物化石。在距今

0.65所年~现代,沉积了新生界古近系的砾岩、

砂岩和泥岩,以及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园内缺

失志留系、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

其中含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及古人类、古文化遗

址。

岩石及岩性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够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不仅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而且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而火成岩中也以岩浆岩为主。从我们在嵩山实习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实习的关于火成岩的主要内容就是岩浆岩。

嵩山岩浆岩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约27亿年前的太古代早期,这个时期的岩浆岩以基性和中基性为主,但

现在大多都已变质,代表性的岩浆岩主要有角闪片岩、黑云角闪片岩;第二个时期是大约26-25亿年前的新太古代晚期,这个时期的岩石占整个新太古代岩石的90%,以酸性岩为主,尤其以花岗岩为主;以形成侵入岩为主的23-21亿年前的元古代早期为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侵入岩主要有辉绿伟晶岩和钾长花岗岩,但现在大多都以变质;最后一个时期是18-16亿年前的中元古代早期,形成的主要是碱性花岗岩,同时也是登封地区最为典型的花岗岩。在这次实习中,我们所学习的及采集到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和辉绿岩。

(一)花岗岩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是酸性岩的典型代表。我们这次在嵩山学习的有两种花岗岩:一种是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另一种是侵入花岗岩。

1 出露地表的花岗岩

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来到了登封市的一个练扯场,这里的花岗岩的颜色有肉红色,灰白色等。我们在这里采集到了花岗岩(编号6、7、15)和花岗片麻岩(编号8)。编号6、7、和15的花岗岩的主要矿物都一正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全晶质等粒粗粒结构,快状构造。所不同的是6号为肉红色,15号为淡黄色,因为它们的主要矿物正长石的含量较多,而正长石为肉红色或淡黄色;7号花岗岩为灰白色,因为它的斜

长石含量较多,而斜长石为富钠的酸性斜长石,一般呈白色、灰白色。这三种花岗岩还可以用作建筑

料,不过在装修是应用颗粒大的,利于观赏,而在作地板是时,则要用颗粒小的,耐磨。

编号为8的是花岗片麻岩,它是一种变质岩,这是由于形成较早的花岗岩会手到新的花岗岩的侵入,这时,原来花岗岩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形成花岗片麻岩。8号花岗片麻岩颜色为黑色,主要成分和花岗岩的基本一致,其中云母含量多,矿物成分成定向排列,呈片状构造,有层理。

2 侵入花岗岩

侵入花岗岩是指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我们在玉皇庙附近学习了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此处的侵入体就是花岗岩,由于花岗岩里面含有长石,在自然界中容易风化,变成高龄石,这种侵入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石英、云母、正长石、斜长石。而作为围岩的是石英岩,棱角分明,属变质岩,硬度7,不容易风化,化学性质稳定。

此处的侵入岩(侵入花岗岩)与围岩(石英岩)接触处的特点主要有岩石为褐色、破碎的厉害、接触间线呈锯齿状或港湾状、岩浆与围岩接触的地方有俘虏体。

(二)辉绿岩

辉绿岩为基性浅成岩,近于黑色、或灰绿、黑灰色,一般为细粒到中粒结构,多呈岩床、岩墙产出。

在登封逍遥谷处我们看到了辉绿岩墙此地的岩墙上部较窄,大约有7米,下部较宽,有10米左右,高36米,能明显看到岩墙与两侧围岩的间线分明,左侧较直,右侧上部呈锯齿状,岩石破碎、节理发育。编号为2的辉绿岩呈灰绿色、暗灰色,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含铁量高,节理发育。

沉积岩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约占地壳的5%。

沉积岩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在外力作用支配下,形成于地表附近的自然历史产物。同时,它也是重塑地球历史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我们此次嵩山实习采集到了沉积岩中的砂砾岩和粗、中细粒砂岩,这两种岩石都属于沉积碎屑岩亚类。

1 砂砾岩

当砾岩中大于2mm的砾石含量占一半以上,而其中一小半中含有砂,则称为砂砾岩。在玉皇庙附近我们采集了这次实习的第一块标本—砂砾岩,编号1,红褐色,有黏土、砂石、砾石、易碎,碎屑结构,另外,此地的砂砾岩的地质年代属于晚第三系。

2 粗、中细砂岩

由2-0.005mm的碎屑(含量大于50%)胶结而成的岩石统称砂岩,砂岩的矿物成分通常以石英颗粒为主,其次为长石、白云母、黏土矿物以及各种岩屑物质。根据粒级的大小把砂岩分为:粗粒砂岩(2-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小于0.25mm)。我们在登封市大金店乡附近的山坡上采集到了粗粒砂岩(编号9)和中细粒砂岩(编号10)。粗粒砂岩又叫“大战砂岩”,青灰色、灰白色,能明显看到颗粒粗大,碎屑结构;中细粒砂岩又叫“平顶山砂岩”学名为长石石英砂岩,也是青灰色、灰色,只是它的颗粒比较细小,也属碎屑结构。

三变质岩

变质岩就是唷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分两种,由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副变质岩。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和化学因素。变质岩主要的特征有两点:一是岩石重结晶明显,二是岩石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构造。在江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认识并采集了石英岩和千枚岩。

1 石英岩

石英岩的变质途径有两种,即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它的原岩是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呈灰白色、烟灰色,块状构造,等粒变晶结构,有马尾状黑色条纹,其中的黑色成分是磁铁矿,风化后会变为褐铁色。石英岩中之所以会有黑色条纹是因为石英砂岩是在浅海环境中形成的,由于波浪的来回振荡,而使矿物进行了分选。如果石英岩的颗粒细小可用作磨刀石,又叫油石;又纯又细,加上淡淡的绿色叫石英岩质玉,其中质量好的叫泌玉,质量差的叫嵩山玉。

采集的石英岩的编号为4,此块石英岩的新鲜面为灰白色、青灰色,风化后为浅褐色,硬度7,主要矿物为石英,至少占95%以上,次要矿物为长石、云母、磁铁矿,变晶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中有层理,呈马尾状,其中的矿物是磁铁矿。

2 纤煤岩

在中岳庙后沟处,我们采集到了千枚岩(编号5),次块千枚岩是典型的千枚构造,原岩成分基本上已全部重结晶,主要由细小绢云母、绿松石、石英、钾长石等新生矿物组成,具鳞片变晶结构,片理面上有明显的丝绢光泽,颜色为灰白,浅黑色相间。构造

内力引起的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做构造运动。一般来说,构造运动和地壳运动的含义大致相同,嵩山这块地质宝藏的地壳运动非常显著,主要有距今25亿年的嵩阳运动、18亿年的中岳运动和5.43亿年的少林运动。

一褶皱

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之一。褶皱构造通常指一系列弯曲的岩层,把其中一个弯曲称为褶曲。褶曲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形式只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嵩山玉皇庙后沟处有一个褶曲此褶曲的两翼倾角不等,左翼岩层是石英岩,厚度大、属中元古代、地层为中元古界,也就是中元古界嵩山群石英岩。根据轴面产状,并结合两翼特点,我们不难判断此褶曲为倾斜褶曲,是一个背斜。

断层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和枢纽断层。在嵩山玉皇庙附近有一个断层,此断层上盘的地层新、下盘地层老;有断层面,并且从上向下摸起来很光滑;而且下盘的断层节理非常发育,两组交叉形成交角;最后,在袁老师的解说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上盘的页岩中有小褶皱:由此,我们判断出了此断层的性质为正断层。

玉皇庙附近的这个断层有一个断层面,断层面因手高温烘烤,出现氧化薄膜(主要是铁判断一个断层存在的证据有很多,如断层滑面、断层擦痕、断层崖等。玉皇猛氧化物),岩石破碎,袁老师还告诉我们下盘是中元古界形成的地层,上盘为二叠系时的砂页岩,这两个地层直接接触,中间缺失了好几个地层。

地壳发展史

根据嵩山地区内“五代同堂”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运动遗迹的基本特征,按照地质科学的原理,可以追溯出嵩山形成的过程和发展、演化的景象。

大约从36年亿年前开始,嵩山地区的海底发生了来自地幔的基性熔浆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共同堆积了以基性火山岩和酸性侵入岩为主的被称作登封群的花岗绿岩系。

在距今25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地质学家称它为“嵩阳运动”。嵩阳运动的结果,使海底沉积的花岗绿岩系受到近南北向的应力作用、温压效应而发生褶皱隆起,慢慢露出峥嵘。后来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嵩山渐渐被夷平了,加上地壳不断下降,夷平的嵩山又被淹没在海水之下,形成海滨和浅海环境,于是接受了被称作嵩山群的碎屑物质、泥质及钙、镁等物质的沉积。

到了距今18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被称为“中岳运动”的全球性地壳运动,来自东西方向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使海底的碎屑岩—碱酸盐地层慢慢隆起成山,露出海面,嵩山第二次屹立于中州大地。“中岳运动”后,嵩山再次被慢慢的风化、剥蚀、夷平、下降,逐渐被海水吞噬,形成滨海、浅海、山间盆地等环境,先后沉积了被称作马鞍山群、五佛山群和罗圈冰碛层的地层层序。

到了距今5.43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又发生了被称为“少林运动”的地壳运动,使嵩山一带大范围地升出海面,形成嵩山山系,结束了地球生命大爆发前的元古宙演化历史。后来虽然发生了古生代广泛的海浸,但嵩山山系的主要山峰始终未被海水淹没。嵩山从此扬眉吐气。

在距今2~0.65亿年的中生代晚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使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剪应力,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唐窑—中岳庙断裂和五指岭断裂带拦腰将嵩山山系截为一截,并使峻极峰及五指岭依次向北西方向推移了3公里和7公里。

第二章,地貌

地貌是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地貌的形态有很多,在嵩山,我们主要学习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和黄土地貌。

嵩山大概位于河南的中部,东西长90多公里,南北宽20多公里。被临黄河,西到洛阳的龙门,南到箕山,东接新密市、白寨。嵩山地区山脉属秦岭山系向东延伸的余脉,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嵩山属暖温带的山地季风气候,春秋多风沙,降水量在700毫米左右,并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而近年来,嵩山地区的降水量也在逐渐减少;嵩山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嵩山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其中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少室山的主峰,海拔1512.6米。嵩山地区的土壤复杂多样,以褐土带为主,其次有棕壤和潮土。植被属暖温带植物区系,植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由于嵩山的地势起伏大,故植被呈垂直分布。海拔在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主要分布着灌从草甸和农作物植被带;800米-1200米的低山、中山处分布的是针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200米以上为棕色深林土,以灌木和针叶林为主。嵩山的动物种类属华北区系,1200米以下的地区鸟兽种类多。

一、构造地貌

由构造运动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简称构造地貌。单面山和猪背岭是起典型的构造地貌。登封市大金店乡陈楼村附近有一个典型的构造地貌——单面山。此地区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受到物理风化,风化后的岩石易破碎,然后山上的风化物在山坡处发生堆积。

二、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包括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三类。流水具有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使大地上出现了关于流水作用的地貌类型,在登封,我们主要了解了河床和河漫滩、夷平面和洪积扇这三种流水地貌。

(一)河床和河漫滩

河床是平水期被流水所占据的部分。河漫滩是平水期出露在水面以上,洪水期时被淹没,可以说是一个早期的河床。

河床主要由砾石、粗砂构成,以砾石较多,尤其是河流的上中游,因受河流侵蚀,故砾石的磨圆度好。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即从垂直角度上看,上下层合在一起。河漫滩的上部为黏土类(河漫滩相沉积),下部为砾石、粗砂(河床相沉积)。在登封的颖河小桥附近,我们看到了河床的河漫滩,此河流自西向东流,河谷宽阔,地势平坦,而且在河流的一侧还分布有河流阶地。

(二)夷平面

从广义上来说,地表只要在外力作用下被夷平了,就称为夷平面;从狭义上来说,准平原形成后,在地球内力作用下,被抬升到一定高度,就称为夷平面。而准平原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在流水地貌中有一个“侵蚀循环学说”,这个学说是美国的一位地貌学家提出的,在流水作用下,一个区域的地貌发展演化过程。当地貌抬升和流水侵蚀作用都在进行时,因为地壳抬升快,而流水侵蚀较慢,所以总的来说,地壳处于抬升状态。然后流水切割,侵蚀地表,最后使地表变得山脊平坦,山谷陡峭。这时,当地壳不再抬升,流水作用却还在进行,由于流水不断地侵蚀,使山谷高度降低,慢慢地,地势相对高度减小,变得比较平缓,被称为准平原。

登封地区的夷平面有四级:我们实习时所见到的为一级夷平面,海拔400米-500米,保留较完整;二级夷平面海拔为750米-800米,表现为小山包,保留不太完整;海拔在1100米-1200米的为三级夷平面,相当于五指岭、箕山;四级夷平面的海拔在1500米-1600米,相当于少室山、峻极峰。

(三)洪积扇

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口因比

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扇顶坡度约5-10,物质主要为砂砾,分选差扇缘坡度1-2,堆积物多为粉砂、黏土和亚黏土,分选较好,并出现近水平层理。由于洪积扇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岩石的物理风化强,在太阳作用下,易破碎,自然植被差。

二、黄土地貌

黄土主要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除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外,还包括新疆、青海、黄河下游及松辽平原等地,在河南分布在西部、三门峡、洛阳等地。

黄土颜色灰黄、棕黄,成分是黏土和粉砂,颗粒均一,碳酸钙含量多,黄土的直立性好,可以挖窑洞;黄土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关于黄土地貌的成因,地貌学中所认可的是“风成说”。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来源于西北地区的沙漠、戈壁。在风力作用下,不断的搬运,当风速减小后,逐渐在一个干燥环境的地方堆积。

流水作用、重力作用、潜蚀和风蚀均为黄土地貌的外动力,而流水作用居首位。在陈楼村委东边有一处黄土地貌,黄土中有两条不连续分布的砾石线,这是由于当时的气候湿润,也就是说此地的黄土是由流水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

第三章,气候水文

气候特征嵩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雨少风多,秋季晴朗日照长。该地区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在河南省气候区划中属豫西、豫西北丘陵干热少雨区。嵩山地区地

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使得气候在空间上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显差异。

灾害性天气干旱(春旱、初夏旱、伏旱、秋旱)

干热风(重干热风、轻干热风)

大风

暴雨与洪涝

河流和水库

主要河流:颍河、伊洛河、汝河

我们实习的对象是颍河。

颍河是嵩山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是淮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区内河段是其上游。其主河道在境内长57km,近乎东西走向。年平均流量0.5立方米/s,属季节性河流。据记载,本区颍河段最大洪峰流量为5131立方米/s,最大流速8.2米/s,枯水期最严重时期发生断流现象。河流平均比降为1/260,河床宽度差异明显,从20m(颍源泉)到300m(告城)不等。从白沙水库流出进入禹县。

流域内群峰林立,地形复杂,颍河两岸次级支流众多,且多分布在北岸。有几条较大的支流:后河、石崖河、顾家河、少阳

河、双溪河、五渡河、石宗河、王堂河、白坪河、马峪河、麻河佛垌河等。

主要水库:白沙水库、纸坊水库、券门水库、少林水库

我们实习的对象是少林水库。

少林水库位于登封市区西北8km,少林寺东南3.5km的少阳河上游。水库控制流域面面积41平方千米。水库按50年一遇频率设计,1000年一遇频率校核。总库容1180 X 10000 立方米,兴利库容744 X 10000 立方米。坝型为黏土心墙坝,坝高42m,坝顶宽度5m,坝顶长度538.5m,防浪墙高度1.4m。大坝上游边坡为1:2.75,下游边坡为1:2.5,均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建造。溢洪道为侧堰式,底宽15m,长295m,最大泄量717立方米/s。输水洞为钢筋混凝土压力管,断面1.6 X 1.6 m,总长156.8m,钢平板闸门,最大泄量38立方米/s。大坝建筑总计完成土石方66万立方米,砌石混凝土725平方米。

第四章: 植被

植物区系(植物种类)

植物区系是指一个地区所有植物种类的总和。它是植物界在一定自然地理条件下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下综合作用、发展、演化的结果。同时,它是组成一个地区植被的基础。

据《嵩山植物志》记载,嵩山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47科、643属、1543种(包括亚种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36属、70种;裸子植物5科、9属、10种;被子植物121科、598属、1460种。含3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唇形科、百合科、十字花科、毛莨科、莎草科、蓼科等10科,约占本区植物总属属的40%,占总种数的42%。含8种以上的属有蓼属、栎属、藜属、铁线莲属、绣线菊属、悬钩子属、蔷薇属、委陵菜属、李属、卫矛属、胡枝子属、葡萄属、堇菜属、鹅绒藤属、槭属、忍冬属、蒿属等。

在世界植物分区中,嵩山地区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植物亚系;在我国植物区划中,处于华北植物地区的南部。由于嵩山地区的特殊地理位臵,南北、东西植物区系成分兼容并存,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主要植被类型

根据植被的种类组成、外貌特征、生态地理特征和演替的动态趋势,可把嵩山地区主要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30多个群系、40多个群从。群从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相同的植被群落联合为同一个群从,各层最主要的优势种为群从的名称。群系是重要的中类分级单位,凡是建群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同一个群系,建群种的名称即为该群系的名称。植被型是最重要的高级分类单位。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

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同一植被型,通常用其生活型及对水热条件的需求特点进行命名。

主要植被类型:栓皮栎林、短柄枹林、锐齿槲栎林、山杨林、化香林、槲树林、黄连木林、橿子栎林、人工侧柏林、人工油松林、黄栌灌丛、连翘灌丛、胡枝子灌丛、牡荆灌从

栓皮栎林(针阔混交林)的样方调查(y由各组组长带领上山选取合适地段,圈定10 X 10、5 X 5、1 X 1的样方,并对样方内所有统计进行统计。)

第五章,土壤

登封土壤概括

登封市1984-1986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壤普查工作,全市共挖土壤剖面2250个,分类诊断样222个,农化分析样1918个。经过认真对比,降嵩山地区的土壤划分为3个土类,8个亚类,20个土属,53个土种。其中土类分别为棕壤、褐土、潮土,8个亚类分别为棕壤、粗骨棕壤、褐土、淋溶褐土、碳酸盐褐土、褐土性土、潮褐土、潮土。

土壤类型

棕壤:棕壤、粗骨棕壤

嵩山地区地貌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实习地点: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地区。实习地区位于东经112°55′-113°09′,北纬34°19′-34°35′,主要在郑州市西南七十公里的登封市境内。 实习时间:2天,自2013年10月26日-10月27日。 实习路线:10月26日:雪沟村——迎仙阁——左庄东侧塄坎——耿庄427高地——颍河大桥——王堂水库——石淙河隧道——鸡山顶;路线沿嵩山南麓和九朵莲花山脚行进,之后由北向南穿过登封广谷,到达箕山山脉。10月27日:纸坊水库——三官庙486高地——陈庄——水峪村——九龙潭风景区;路线沿嵩山北麓石淙河上游河段溯源而上,直至石淙河源。 实习路线图见附图。 二、嵩山地区地质地貌简介 嵩山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台南部边缘的一部分。本区最古老的基底岩层形成时间在25.8亿年前,当时本区被大海覆盖在经过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以及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等地质构造运动,历经多次海陆变迁,在沉积作用和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了本区现有的地质地貌情形。 嵩山地区属于豫西复杂构造山地区,山脉近东西走向,是秦岭山脉的东端,属于外方山和熊耳山的东延部分。北部是嵩山山脉,整体山势呈南陡北缓的单面山形态或单斜山岭,主要由五指岭、嵩山、玉寨山等组成。最高峰玉寨山,海拔1512米,最低处海拔220米,全区平均海拔400米左右。南部是箕山山脉,由伏牛山、箕山组成,是典型的发育中期的普通褶皱山地。中间是登封广谷,东西方向延伸,底部中间微微凸起,水系由此东西分开,成为黄河与淮河流域在本区的分水岭。 实习区的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唯独缺少平原,这是因为全区近期处于整体抬升,使平坦的地表受到破坏所致。山地按照高程山形可分为海拔900米以上的中山和海拔在200—900米的低山,也可按构造特征分为褶皱山和单斜山。本区的丘陵系流水侵蚀丘陵,分为山前侵蚀丘陵长岗状丘陵和花岗岩岗丘。盆地类型主要为向斜堆积盆地和断陷盆地。向斜堆积盆地即为登封盆地,断陷盆地发育较多。 本区的主要岩石种类有:石英岩,千枚岩,片麻岩,花岗岩,石灰岩,石英砂岩,砾岩,黄土等。 三、实习点地貌分析 (一)构造地貌 1、褶曲构造地貌 10月26日:迎仙阁。此处位于登封市区以西,嵩山以南低山丘陵区,为复背斜构造地貌。嵩山整体是呈东西走向,然而在此处由于受到东西向的挤压,折为南北向(图1)。迎仙阁南方为蝎子山,中间鞍部由于流水冲蚀作用变得低平。中间有省道316通过,是登封进出口的战略要地。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技能。 2、通过野外实习,了解调查地区气候、地貌、母质等成土因素的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 3、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演变和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形态描述和记录。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二.实习地区自然概况简介 地点:浙江省杭州地区 时间:XX年8月27日—XX年9月2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____(省、市、区、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 杭州地区处于中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 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更添人类文化(特别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响之叠加。由于以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使____(省、市、区、县)域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一,地质 (1)地层 实习期间见到的主要岩石,岩性 地层的接触关系 沉积关系 (2)构造 褶皱,断层,地壳的发展史 二,地貌 (1)地貌类型 (2)断层构造地貌 (3)流水地貌 (4)其他黄土地貌 三,气候水文 (1) 气候特征(2)灾害性天气(3)河流和水库四,植被 (1)主要植被种类 (2)主要植被类型(3)栓皮栎的样方调五,土壤(比较省略) (1)登封土壤的概况(2)土壤类型 六,嵩山南坡垂直植被带

七,关于自然地理实习方法 (1)仪器的使用 (2)野外观察的方法 结束语 前言 中岳嵩山是我国五岳之一,耸立于河南省中部登封市(县级市,隶属于郑州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112°44'~113°01',北纬34°27'~34°33',整个山脉东西绵延近百千米,东望郑州,西临洛阳,南横颖水,北依黄河,峰岳连绵,气势磅礴。嵩山地区,总面积450平方公里。 我们的实习共进行了五天(6月27日-7月1日)的时间,尽管时间比较短暂,但我们的收获却比较丰富,通过这次实习,我们能够快速并准确的运用各种地质仪器,例如罗盘的正确的运用,并且学会了一些地质研究方法,例如对岩石的观察和识别。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坚实了所学知识,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总之,嵩山之行是不虚此行! 实习五天,共有五条实习路线: (1)路线一:登封市区-大金店-颍河谷地 (2)路线二:会善寺 (3)路线三:市区-玉皇庙村 (4)路线四:市区-玄天庙村-少林水库

(5)路线五:市区-逍遥谷 第一章,地层 地层即地壳上部成带状分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是地壳演化历史的物质记录。从时代上 讲,地层有老与新,具有时间的概念。而嵩 山这座地质公园居今已有30多亿年的历史。在 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系统、良好 地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 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 和沉积岩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 在距今36~25亿年的太古宙时期,由海底基性 岩浆喷发作用和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共同构成登 封群的花岗绿岩建造,铸就了嵩山的结晶基底。 在距今25~5.43亿年间的元古宙,沉积了滨一 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盐岩,即古元古界 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新元古界五佛山 群。在距今5.43~2.5亿年间的古生代, 发育着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滨海相的碳酸岩(底部 碎屑岩),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的海陆交替沉积 的灰岩、碎屑岩、粘土岩。其中广泛贮存着煤、 铁、铝、建材等沉积矿产。古生代是生命大爆发 的时代,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这

嵩山地区的地质实习报告(打印)

河南理工大学毕业实习报告 姓名:王培亮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班级:水文07-2班 学号:310703030223 指导教师:郭巧玲 实习名称:嵩山地质实习 实习时间:2011年3月

目录 引言 (2) 1 嵩山地区概况: (3) 2 区域地层与岩性: (5) 三、构造 (8) 四、岩浆活动、 (13) 五、地质发展史 (13) 六、感想和建议 (14)

引言 实习目的: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自然界的地质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错综复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地质学理论与实际的地质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地质学基础》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实习时间:2011年3月20日——————3月25日 实习路线:路线一:3月20号市区——书院河——玉皇庙村路线二3月21号市区——老母洞——石船——嵩阳运动——峻极峰——一线天——卢崖瀑布 路线三:3月22号市区——小顶山——黄盖峰——中岳庙 路线四:3月23号市区——三皇寨——猴子观海处——少林运动——塔林——少林寺 路线五:3月24号市区——十八盘——采石场——永泰寺 路线六:3月25号市区——石秤——启母石——石淙河——观星台

1 嵩山地区概况: 地理概况: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嵩山顶又名峻极峰,是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

2017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2017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目录2017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大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的相关实习报告例文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由小编推荐给大家参考阅读! 一、实习目的 1. 了解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2. 了解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3. 溶洞形成相关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二、实习内容 1. 瑞晶洞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东距杭州130公里,南邻千岛湖125公里西离黄山166公里,北连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51公里。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 2. 地下溶洞的形成过程 地下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

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的量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3.石菊花、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帘和边石坝的形成条件和机制 (1)石菊花 石菊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在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菊花。大大小小的石菊花布满洞顶,形态各异。石花的化学成分为碳酸钙,由针状、细柱状晶体组成,其多直接长在石灰岩石上。石化是包气带毛细渗水的产物,即含碳酸钙的地下水通过岩石缝隙缓慢从岩石中渗出,碳酸钙中氧气不断溢出,形成结晶。 (2)石笋、石钟乳、石柱 洞中长着高大的石笋和石钟乳。石笋是直立在洞里的尖锥体。当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滴至洞底,由于在洞穴内有时温度较高,水分蒸发,水中二氧化碳溶解量减少,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日积月累自下向上生长的就形成了石笋,自上而下

雷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雷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 、通过实习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一方面结合实际,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学习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技能,以及综合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键,使在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 2通过实习对雷山的部分地区人文、地貌、环境等进行了解。形成自己的感性认识,培养对地区地理信息的收集经验。 3通过实习锻炼自己的实地考察能力以及对当地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雷山概况;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于198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7792hm2(核心区面积17334hm2,占36.58%),其中:有林地面积42348hm2,灌木林地1746 hm2,活立木蓄积345.5万m3,森林覆盖率达88.75%,是以保护台湾杉等珍稀生物为主的自然资源(包括水源涵养、旅游),具有综合经营效益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多样性相当丰富。 海拔2178.8米,主峰距雷山县城28公里,区内生物资源丰富,生态优美。各类生物近2000余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43种,尤其 是“活化石”植物-秃杉,是中国特有一类保护树种,且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强的一处,是中亚热带唯一的天然秃杉研究基地。

雷公山巍峨挺拨,雄伟壮观,森林苍翠,溪水晶亮透明,瀑布垂直飞泻,气势夺人,处处鸟语花香。在红、白、紫玉兰、杜鹃盛开的时节,美不胜收。山下,到处分布着半坡苗寨,可领略迷人的苗族风情,主峰观日出日落,云吞雾绕,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 雷山县位于贵州东南部,东西宽42.5公里,南北长59公里。是全省10个林业县县之一,也是全国100个食品工业试点之一。是苗族聚居之地,有苗、汉、水、侗等民族。 雷山县城 雷山县地处云贵高原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雷公山最高,海拔2178.8米,最低处海拔480米。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14℃-15℃之间,最高气温35.6℃,最低气温零下8.9℃。无霜期240-250天,年均降水量1375毫米,年均日照1225小时。因地处贵州的暴雨中心,水资源丰富,全县有大小溪流216条,总长647公里,年均径流量5.3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1.56万千瓦。雷公山原始森林生物资源丰富,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种类近2000种,其中植物1370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0种,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秃杉,被誉 为“万木之王”,成片的秃杉林是国内仅存的三片秃杉林中面积最大的一片,有30余万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钟萼木、十齿花、鹅掌楸、香果树、银杏、木瓜红、马尾松等;属国家三级保护的植物有穗花杉、白莘树、青钱柳、黄杉、楠木等。用材林以杉、马尾松、华山松为主,还有秃杉、三尖杉、楠木等珍贵树种;经济林以洞桐、木姜、盐肤木为主;果木林主要是梨、桃、杏、扬梅和猕猴桃等。药材有杜仲、天麻、雷五加、蛇莲、党参、血三七、厚朴、桔梗等80多种,其中有16种属珍稀名贵中草药。动物有132科518种,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苏门羚、华南虎、毛冠鹿、灵猫、狗熊等23种。还盛产百合粉、八月笋、木耳、香菇、蜂蜜等土特产。“银球茶”获国家轻工部和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矿产资源主要有锑矿、铜矿和锌。 景观主要有层层叠叠的千户苗寨、芦笙之乡、族文物村、雷公山上的五色杜鹃花等,1982年省明确为乙类农村旅游开放区。 雷山县总面积1218.5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14.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2.33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族、水族等。 县人民政府驻丹江镇,邮编:557100。代码:522634。区号:0855。拼音:Leishan Xian。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绪论: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地貌学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桥龙宫格凸河考察时间:10月28日——31日考察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害与防治的影响。2,使学生学习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3,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了解掌握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考察内容;(一),区域地貌观测实习1,认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2,通过对地形图地貌的判读,观察安顺地貌的分布规律。3,认识地貌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4,初步分析地貌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二),北盘江河流地貌观测实习1,观测河流侵蚀地貌特征。2,观测河流阶地地貌特征。3,观测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4,观测河流干流交汇处的地貌特征。(三),喀斯特地貌观测实习1,观测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 1 / 6

工程地质学嵩山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学嵩山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学》 实 习 报 告 班级:0224072 学号:20 姓名: 指导教师: 河南城建学院 2009年12月 前言 交通工程系交通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实习任务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直接面向大自然的学科。要改造和利用自然,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自然。实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次实习是《工程地质学》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该次实习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工程地质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本课程讲授及考试结束后第十五周(12月7日-12月11日)进行野外集中实习,时间一周。实习地点为河南省登封地区。 三、本次实习基本内容 1.认识实习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学会区别三大类岩石;

2.认识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和依据; 3.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方法; 常见地质构造类型(断层、裂隙、褶皱) (1)结合地形地质图,注意观察岩层的产状,会利用罗盘测量地层的产状三要素。 (2)会利用罗盘,皮尺等工具研究裂隙发育情况,能够绘制节理玫瑰花图,并分析节理的发育情况(程度、方向) (3)结合地形地质图,观察地层弯曲变化情况、核部地层、两翼地层、枢纽产状,轴面产状。据此判断褶皱的类型:水平褶皱、倾伏褶皱,直立褶皱、歪斜褶皱、倒转褶皱。 4.认识实习区的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 5.学会用地质罗盘仪测量产状。 6.编写地质实习报告书。 四、实习基本要求 ⒈实习前的总动员由系里派人员组织实施,并在实习教师中产生一名实习队长,各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安全负责。 ⒉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学生独自操作有一定困难,故要求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工作。 3.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5.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需上交)。 6.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 五、实习指导教师及电话 尹振羽、杨国洲、夏英志 六、实习纪律 1、实习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虚心听从院内外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按照实习计划的要求全面完成实习任务。

南京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方法 三、实习的相关课程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安排 五、实习内容与具体要求 第一章实习地域地理概况 一、实习区域的地理位置 二、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章地质地貌 一、南京地区地质地貌简介 二、典型的地质地貌地区 第三章土壤地理 一、实习地点 二、实习目的内容 三、实验工具 四、实验步骤 五、黄棕壤概述 第四章植物地理 一、实习地点 二、实习目的 三、实习区域气候条件 四、本区与山东地区的植物群落比较 五、主要植物 第五章水文学 一、长江 二、玄武湖 结束语

前言 一、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等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第三,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家探索精神。 第四,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实习方法 1. 踏勘法。通过对实习地线路的观察和资料分析,了解地质地貌的总体特征。 2. 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 地图法。利用已有的地形图资料,填注调查区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专业分析。 三、实习的相关课程 实习课程包括本科期间学习的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地质地貌类型与构造岩石的关系、了解地层分布、火山活动及其产物的特点、河流与地貌形成、生物分布与地理特征间的关系、不同的土壤类型与母岩间的关系等。 四、实习时间与地点安排 根据地理与旅游学院实习课程计划,本次本科二年级综合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安排在11月下旬进行。根据实习内容、实习条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实习地选为南京及周边地区,主要实习地点根据实习内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具体实习线路。 实习出发前两天:开准备动员会;实习前室内辅导,进行野外实习的准备工作。第一天:早晨乘客车从日照至南京,途中观察沿线景观变化。下午到达南京前观察六合瓜埠火山。 第二天:南京汤山—孔山—棒槌山—湖山—大石碑—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天: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 第四天:小茅山及中山垭口—中山陵 第五天:燕子矶—玄武湖 第六天:地质博物馆 第七天:返校 五、实习内容与具体要求 这次南京野外综合实习,地质地貌部分是在学完《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实习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包含对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认识底层剖面,识别主要的化石,判识基本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了解重要的内外动力地质现象,使书本知识更好地和实际相结合。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判读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定点,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记录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河南城建学院 实习报告 实习类别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系 别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专 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 师: 宀兀成时间 : 2013年6月28日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 综合成绩

目录 第一章绪言 (1) (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状况1 (二)实习时间路线及人员2 (三).............................................. 实习实习目的任务要求:3 第二章实习地区地层概括 (5) (一)........................................................ 太古界登封群5 (二).............................................................. 元古界5 (三).............................................................. 古生界7 (四)中生界9 (五).............................................................. 新生界9 第三章三大岩类 (11) (一).............................................................. 岩浆岩11 (二).............................................................. 沉积岩15 (三).............................................................. 变质岩15 (四)................................................................ 小结19 第四章地质构造 (20) (一)............................................................ 地壳运动20

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949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通用范本

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绪论: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 考察地点:新铺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桥龙宫格凸河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嵩山交通位置和自然经济地理 第二节实习目的、内容和起止时间 第三节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地层 第一节新太古界 第二节古元古界 第三节中—新元古界 第四节下元古界 第五节上古生界 第六节中生界 第七节新生界 第三章岩浆岩 第一节辉绿岩墙观察点 第二节花岗岩采石场观察点 第四章构造 第一节构造运动 第二节路线观察到的构造运动 第五章实习区矿产资源概况 第一节优势矿产 第二节其他矿产 第六章地质发展史 第一节太古宙~古元古代阶段 第二节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阶段 第三节震旦纪~三叠纪阶段 第四节侏罗纪~第四纪阶段 第七章结语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嵩山交通位置和自然经济地理 一、交通位置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80km处登封市境内,亦包括巩义市、偃师市的部分区域,东西平均长36。24km,南北宽14.42km,面积450.12km2.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48”~113°11′55",北纬34°22′28”~34°36′40". 嵩山及邻近区域已经形成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郑少高速(郑州—少林寺)、少洛高速(少林寺—洛阳)、永登高速(永城—登封)已经全部建成通车,只需半小时车程即可向东到达郑州、向西到达洛阳。京九、京广、焦枝、陇海、新荷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于嵩山邻近城市。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十分适合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嵩山地区开展地质实习。 图1-1 嵩山地区交通位置图 登封市就位于地质公园的中心,自市区到每一条观察路线都有柏油公路相

通,有的观察点可以乘坐市内公交车直接到达.嵩山地质实习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二、自然经济地理 嵩山地处北温带南缘,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无霜期213天,年平均气温10.2℃.嵩山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1月份平均气温0.4℃,最低气温—15。5℃;7月份平均气温26.3℃,最高气温40。5℃。嵩山地区年降水量为700~800mm,7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20%~26%;4~10月集中年降水量的85%~89%。嵩山是避暑胜地,嵩山山上山下温差(平均)达4℃~5℃,每到夏季,常有游人来嵩山避暑。 嵩山山脊两侧山坡陡峻,平均坡度在30°以上,近乎直立的陡崖随处可见,其中九朵莲花山的三皇寨的许多山峰崖壁直落谷底,故有“嵩山天下峻"之称。 嵩山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特别茂密。正是由于茂密的植被影响地质路线观察,原少林寺西山-初祖庵实习路线遂被迫取消,而更换为太子够路线。 登封市是国家重点产煤市和全国煤炭重点开放区。登封又是全国“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仅属中央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8处之多,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旅游城市。登封市经济比较发达。 第二节实习目的、内容和起止时间 一、实习的目的 嵩山地质认识实习的目的,是通过短期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通过嵩山地质实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在野外观察、认识、记录、描述地质现象的方法,熟练掌握地质罗盘等地址工具的使用,熟悉地形突的使用和判读知识,初步了解和分析地质问题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质素描图的基本方法和地质报告的写作方法.通过嵩山地质实习,使学生的野外地质工作能力得到初步锻炼、专业思想进一步巩固,为今后的地质工作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的内容 为实现地质认识实习的目的,本次实习安排了以下实习内容: ①有老到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沉积环境和沉积 矿产,初布建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 ②初步掌握工作区出露的三大岩石的主要岩性类型及其矿产成分、结构和构造 特征及鉴定标志,进一步锻炼鉴定矿物和岩石的方法,学会野外观察和描述矿物和岩石. ③观察区内褶皱构造和主要断裂构造及其鉴别特征和依据,学习在野外识别断 层和褶皱的方法,了解其形成作用及其对区域地层分布和矿产的控制作用.④沿石淙河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重点是岩溶作用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景观。沿书院河观察河流阶地,建立地壳演化的基本概念.

桂林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系别: **************** 年级专业: **************** 学生姓名: ********** 学号: **************** 实习时间:2011-4-11——2011-4-24 指导老师:**************** **************** 2011 年4月24日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根据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学完地质学、地图学、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自然地理课程后,组织的一次野外实习,通过本次实习,要求我们能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并能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我们野外独立研究与考察的能力,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地理教学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1.实习时间:2010年3月22日——2010年4月4日 2.实习地点:广西桂林市等 三、实习过程概述 1、2011-4-11 *** 实习准备:实习动员、安全教育以及收集实习资料。 2、2011-4-12 **市火车站乘车前往桂林,以及安排食宿。 3、2011-4-13 中国岩溶地质博物馆参观岩溶模型及标本;请专家讲解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形态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4、2011-4-14 桂林园林植物园考察珍稀植物及亚热带生物群落特征 5、2011-4-15.16 桂林——阳朔漓江沿岸岩溶地貌,观察漓江沿岸地下河及溶洞特征。 6、2011-4-17 七星岩、芦笛岩考察地下喀斯特地貌和观察漓江沿岸多层洞穴特征。 7、2011-4-18 月亮山、象鼻山、伏波山考察穿山、孤峰等喀斯特地貌特征。 8、2011-4-19 桂林市郊唐家湾一带观察大型直立倾伏背斜,认识大型褶皱和张性构造角砾岩。 9、2011-4-20 桂林市郊刘家村北渡口观察桂林市区漓江沿岸河流的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 山 地 质 实 习 报 告 姓名:祁帅超 学号:351203060128 专业班级:地质单招12-01 指导老师:李凯琦、潘结南 日期:2013-06-10

目次 第一章绪论 (3) 第一节嵩山交通位置 第二节嵩山自然经济 第三节实习时间和路线 第四节实习目的 第二章地层 (4) 第三章岩浆岩 (8) 第四章构造 (11) 第五章实习区矿产资源概况 (15) 第六章地质发展史 (17) 第七章结语 (17)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嵩山交通位置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80KM处登封市境内,亦包括巩义市、偃师市的部分地区,东西平均长36.24千米,南北宽14.42千米,面积450.12平方千米。,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48″—113°11′55″,北纬34°22′28″—34°36′40″。 嵩山及邻近地区已经形成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郑少高速、少洛高速、永等高速已全部建成通车,至于半个小时车程向东到达郑州,向西到达洛阳。京广、京九、焦枝、陇海、新菏等铁路干线纵横交织于嵩山邻近地带。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条件十分适合全国各地学生到嵩山地区看站地质实习。 登封市就位于地质公园的中心,自市区到每一条观察路线都有柏油公路相通,有的观察点可以称作市内公交车直接到达。嵩山地质实习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第二节嵩山自然经济 嵩山地处北温带南缘,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无霜期213天,年平均气温10.2℃,嵩山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一月份平均气温0.4℃,最低气温-15.5℃;7月份平均气温26.3℃最高气温40.5℃。嵩山地区年降水量为700—800mm,7月降水两占年降水梁的20%~26%;4~10月集中年降水梁的85%~89%。嵩山是避暑胜地,嵩山山上山下温差达4℃~5℃,每到夏季,常有游人到嵩山避暑。 嵩山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为止先后发现和探明的矿种有40余种:黑色金属铁,有色金属铝,铜,铅,,锡,稀有金属稼,锂,铌,贵金属金矿和银矿;特种非金属水晶,云母,石棉种:冶金辅助材料溶剂用白云岩石灰岩硅石萤石,叶腊石,耐火绝热石棉,蛭石,耐火粘土,建材水泥原料用大理石,花岗岩,灰岩,粘土,工艺美术材料玉石,陶瓷玻璃原料石英,长石,能源燃料烟煤,无烟煤,药用矿石麦饭石(黑云母斑状石英二长岩),嵩山药石,矿泉水等。 该区所有矿产主要为沉积或变质矿产,其中以煤,铝土矿为主,其次为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矿,硅石矿,铁矿等,内生矿床少。 嵩山大力发挥旅游和矿产资源丰富两大优势,2008年前5个月,嵩山旅游收入近亿元,登封接待游客已经突破260万人次。自从俄罗斯总统普京造访少林寺,少林寺景区的国外游客明显增多,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到来,更增加了少林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到2008年5月底,登封市共接待游客2631820人次,旅游收入近亿元。嵩山充分发挥煤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成为全国15个地方煤矿重点开发矿区之一,煤炭以发热量高,灰分低,质量好,蜚声大江南北。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目录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二:实习安排 三:实习内容 四:秦岭山脉对生物、气候、土壤等要素的影响 五:实习总结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通过课程实习,进一步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进理解,根据在野外所看到的实际情况,运用课本知识,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发现并学习新的知识。解决实际情况,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认识。 2:通过课程实习,学会自主的分析和解决在真正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学会可以多方面分析,使得到的结论是全面的,准确的答案。 3:准确的了解和分析水文、气候、土壤、生物等要素对地貌产生的主要影响,建立自然要素的整体性思维。 4:在课程实习过程中,加强同学之间的互相协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使同学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本专业该学到的知识,而且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深刻道理。 5:通过课程设计中的野外实习部分让大家理解到,自然条件下情况的复杂性,学会全面考虑问题,从不同方面分析,进而得到最正确的答案。 二:实习安排 2014年6月23日教室观看录像:造山运动与重力地貌

2014年6月24日坐车去实践:黄土沟谷与剖面 2014年6月25日教室观看录像:黄土地貌与岩溶地貌 2014年6月26日坐车去实践:翠华山地质公园 2014年6月27日在教室分组讨论实习的感悟与建议三: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共用时一周,具体情况分为两天在教室观看与自然地理学有关的纪录片,两天外出进行野外的学习,最后一天大家进行讨论和对四天学习内容的总结。第一天观看的纪录片有1,《黄土谜题-山河大地》2,《翠华山-终南奇景》3,《地震启示录》,三个纪录片涉及内容各不相同,第一个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黄土有明显的颜色层次交替,完整的保存了古环境的变化,记录了地球上自然历史、气候、生物变迁,紧密细致的红棕色土,主要由木本植物的孢粉构成,说明当时气候湿润温暖,相反,疏松的灰黄土,主要有草本植物的孢子构成,说明了当时气候的寒冷干燥。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作用为主。黄土塬、梁、峁等地貌

云台山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

云台山综合自然地理实践报告 院 别: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年 级: 2011级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王家录 职称: 2014年 5 月 20 日

目录 1引言 (1) 2前期准备 (1) 3云台山区域概况 (2) 4考察内容 (3) 4.1云台山地质地貌 (3) 4.1.1白云岩与石灰岩的区别 (3) 4.1.2岩土体地貌 (4) 4.1.3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5) 4.2云台山气候 (6) 4.3云台山水文 (6) 4.4云台山植被 (7) 4.4.1云台山植被的分布规律 (7) 4.4.2云台山植被的种类 (8) 4.4.3云台山植被的基本特征 (8) 4.5云台山土壤 (10) 4.5.1土壤的主要成分及其特性 (11) 4.5.2土壤的生产力 (11) 4.5.3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 (12) 4.5.4土壤的保护和改善 (12) 5云台山申遗 (13) 5.1云台山申遗的条件 (13)

5.2云台山申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 5.2.1云台山申遗中存在的问题 (14) 5.2.2云台山申遗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5) 6结论与讨论 (15) 6.1结论 (15) 6.2建议 (16) 参考文献 (17)

成绩表 学号姓名工作任务成绩201107074008 张良佳引言 201107074024 龙启迪前期准备 201107074030 郑杰云台山概况 201107074034 张荣升云台山地质地貌 201107074036 张达波云台山气候 201107074043 徐玲云台山水文 201107074044 徐国江云台山植被 201107074047 韦月丹云台山土壤 201107074053 施勰云台山申遗的条件 201107074066 李昌群云台山申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107074081 吴秋芳结论和讨论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水利与环境学院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班级一班 学号20140460*** 指导教师余老师王老师 成绩 批改日期 教师签字 2016年9 月

目录 0.序言 (3) 0.1实习目的和意义 (3) 0.2实习内容 (3) 1.嵩山地区地质概况 (3) 1.1自然地理及嵩山地质简史 (3) 1.1.1自然地理 (3) 1.1.2嵩山地质简史 (4) 1.2.岩石 (7) 一、岩浆岩 (9) 二、沉积岩 (9) 三、变质岩 (9) 1.3.构造 (10) 1.3.1褶皱 (10) 1.3.2 断裂 (11) 1.4.地下水 (12) 1.4.1地下水的补给 (12) 1.4.2地下水的径流排泄 (12) 2.实习路线 (14) 2.1嵩阳书院—太室广场—嵩山地质博物馆 (14) 2.1.1太室山脚下构筑物 (14) 2.1.2沿线各站点见闻 (15) 2.2.永泰寺牌坊—郭店桥—采石场—永泰寺(地层层序认识) (17) 2.3.少林水库 (19) 2.4三皇寨旅游景点 (21) (1)景点简介 (21) (2)测量节理的产状 (22) (3)边坡的测量 (23) (4)三皇寨裂隙统计 (24) 3.实习心得 (24)

0.序言 0.1实习目的和意义 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0.2实习内容 本次地质认知实习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师生共同探究了嵩山地区的地质情况。本次实习进行了多条线路的实地踏勘,在同学们沿路观看的同时,于老师及王老师对线路上具有鲜明特点的岩层、构造、以及岩石进行了深刻的讲解。其中讲解内容包括岩石种类、和所属地质年代等内容。 同时,在经过各种土工设施时,老师为我们分析了各类设施建设时需具备的地质条件以及该设施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在少林水库及三皇寨阶段的实习中,我们也充分的学习了罗盘、皮尺、卷尺等工具在地质勘测中的使用。并且,通过测量、计算所得出的一系列数据,在实习结束阶段,我们进行了汇总,并通过相应的数据进行了玫瑰图和赤平投影图的绘制,还计算了三皇寨部分公路沿线岩石的裂隙度、裂隙率等反映破碎程度的数据。 1.嵩山地区地质概况 1.1自然地理及嵩山地质简史 1.1.1自然地理 a 地理位置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约450平方公里,东依郑州,西临洛阳,南靠颍水,北抵黄河。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东西绵延60余千米。古名—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嵩山顶又名峻极峰,为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