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虚境化”语境下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特征

“虚境化”语境下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特征

“虚境化”语境下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特征
“虚境化”语境下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特征

“虚境化”语境下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特征

——时空意义之上的“在场性”和“不在场性”

柴芦径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摘要:本文强调广播语境的虚境化特征。所谓“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淮南子·原道训》)。“在场性”和“不在场性”的美学特征是在虚境化广播语境要求下,对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意义的提升。具体地讲,有声语言表达的“在场性”是声音形式及其引发的观念中的客观世界、想象中的意象世界;“不在场性”是紧密联系“在场性”的、在一定文化模式下有声语言蕴涵的审美意绪和美学价值。它以创新的面目出现,活跃于人们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虚境化;“在场性”;“不在场性”;意象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特征的表述有不同的内涵和方式。本文提出的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两个特征——在场性和不在场性紧密依赖广播语境的特点。基于广播媒体传播方式的基本特征,我认为,广播语境的核心特征是虚境化。

语言表达的语境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有些语言学家把广义的语境称作“情景语境”,一般指参与者的主观因素,时空等客观因素;狭义语境指“语流语境”,即显现在语言结构中的上下文。1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中,广义的语境不仅包括社会环境,还包括“自然环境、具体对象的量和质、有声语言的内容形式、表达的出发点和归宿、前馈和反馈”2等;狭义的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即表达主体在话筒前对广大听众所说的话。另外,我们认为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语境既有现实的、具体的,也有虚拟的,更有想象的,因此,广播语境是一个虚实相生的、复杂的、综合的“生态环境”。广播语境是现实的,因为广播传播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言语活动的真实性和当下性传播的基础和前提;广播语境的虚拟特征主要体现在某些节目类型的语言传播是表演性质的,比如情景广播剧、角色化谈话节目等,它们的语境是虚拟的。无论是现实的、具体的广播语境还是虚拟的语境,其中都包含了“实境”和“虚境”。广播语境的“实境”包括上述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现实语境和虚拟语境中的属于客观存在的因素,比如节目播出的时间、节目内容所涉及的环境、时间、事件、人物或话题、听众收听的具体环境等。在广播语境的“实境”中,语言使听众对语言的明证性依赖较强,换句话说,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属性在“实境”中地位突出。比如传递信息、发表评论,表达主体的语言必须确凿、科学、严谨,必须保证在“实境”中令听众“昭昭”。在广播有声语言的“实境”中,听众对有声语言作为“代码”的依赖性较强,而对“实境”的依赖性较弱,因此在“实境”中,听众对有声语言产生不同理解甚至产生歧义的情况不容易发生。可以这样说,有声语言的实用性、理解性基本上占领了广播语境的“实境”,尽管下这样的结论是冒着被视为机械、割裂和武断的风险的。

广播的传播方式缺乏电视传播所具有的诉诸视觉的、实在的、具体的画面所营造的语言

环境,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容是通过听觉联想和想象产生的现实生活和客观世界的“真实”,是现实世界在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内心的映象。这种传播方式为广播语境 “虚境”的产生提供了优厚的条件。所谓的“虚境”就是“由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引发的、同传播内容紧密相关、推动表达深化的”3声音意象世界。“虚境”的产生不仅仅由于听觉联想和想象提供了条件,关键是有声语言本身具有创造性的美学功能。有声语言的美学功能使语言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使人们在可以理解的文化模式中,产生情感共鸣和精神交往的“生命体”。有声语言表达超越了语言实用性和理解性的层面,在听众的想象和情感中实现其美学价值。因此,有声语言由于其中包含了人声的直接的、生动的表达而与人的生命同质。听觉想象和有声语言的美学功能共同创造了广播有声语言的“虚境”。

人们对声音的敏感程度比对光影的感受强得多,因为视觉是定向的、有限的,而听觉是包罗万象的,对无限范围内传来的任何声音都始终是敏感的。有声语言表达中的声音物质基础——语音、音高、音色、共鸣、气息等对语调、语势、语流的影响是微妙而普遍的,在听感上有明显的差别,即使这种差别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在听众的心理上都会产生相应的感受和体验。表达主体创造的声音表象在听众的想象中形成声音审美意象,声音表象的差别导致声音意象的审美层级差的形成。声音虽然像空气一样充满空间,但听众辨认、感知和评价声音的能力大小取决于他们的声音表象存储量的多少和想象能力的高低。听众存储的声音表象类型繁多、想象力丰富细致,对有声语言的听辨力就强,反之就显得比较粗疏。所以,有声语言表达主体精妙的语言功力能够提升听众的听辨力,拓展听众的审美视阈,提高审美能力以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因此,广播语境的“虚境”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广播有声语言的“虚境”是时而鲜明,时而模糊的,有声语言表达与人的生命共感越强烈,“虚境”就越鲜明,反之,“虚境”就模糊。因此,我在本文中把广播语境的这个特征表述为“虚境化”。

有声语言具有时空感。这是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特征的理论前提。因此,本文有必要详细论说有声语言时空感的意义。

我们知道,单个的语音符号没有实在的意义,只有符号间构成各种连缀的关系而成为某些观念的标志才产生价值,所以声音是因为时间性的属性而生成各种内容和涵义。

声音在时间的维度上使有声语言产生了内容的意义。有声语言的时间性对广播语言艺术表达除了具有使其存在的意义之外,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即对有声语言表达样态及其审美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言语链”与表达主体的语言调检意图

“言语交际是一条联结说话人头脑与听话人头脑的许多事件的链条。”4在一个完整的言语活动中,有两条言语链,即说话人的生成言语经历的语言学平面、生理学平面、声学平面和听话人接收言语的过程——声学平面、生理学平面、语言学平面。另外一条重要的“侧链”是说话人在说话的同时也在听自己的声音。“在监听时,他不断地将他实际发出的声音和他想要发出的声音作比较,并随时做必要的调整,使说话的效果符合自己的意图。”5有声语言是一说出口就转瞬即逝在客观现实的世界里,而且是随灭随生,不能挽回或改变,因此,通过监听和语言的预感、调整能力,表达主体对“正在说出口的”和“即将说出口的”言语做出及时、必要的调检,以实现表达的愿望和意图。调检有声语言的意图有三:第一,根据语流音变的基本规律调整言语,确保语音准确的同时,尽量保持语音完整规范、清晰有力、饱满圆润的美感。第二,根据语言表达的语法规则和修辞技巧对言语组织进行调检,确保有声语言观点鲜明、逻辑严谨、结构流畅、辞章优美。第三,根据有声语言表达的规律,对表达的思想感情运动状态和思想感情表达方法进行调整。这个调检大部分在“虚境化”语境中被

感知和体验。遵循广播语境“实境”的制约,表达主体在表达愿望的驱动下,将有声语言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运动状态通过表达方法表现和传递出来,表达的语流中必然产生相应的音变。音变是否准确、恰当、鲜明反过来影响语言内容和思想感情是否清晰准确、鲜活到位。这依赖于听众听觉感知和想象的能力。但是,我们知道听众的情况非常复杂,是表达主体不能确切估计和判断的,因此,无论听众的听辨力和想象力如何,表达主体都要发挥最积极、最活跃的创造力,使创作生成的音变意义及其衍生的审美趣味、审美态度和审美情感趋向更加高级和完善的层次。在“虚境化”语境中,我们对有声语言时间性意义的研究注重在有声语言的意义和情感支配下,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基调等表达手段所导致的音型变化,如何展现语言的意图和其承载的精神世界,以及表达主体如何通过有声语言影响听众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关怀。所以有声语言时间性的意义更主要的是通过广播语言创新的美学价值来实现。

(二)声音“溶抹度”与表达主体和听众的听辨力

在有声语言的语流中,由于语音的动态叠加现象,听众对声音的感知有一定的“溶抹度”,即有声语言表达在声音上存在模糊性,但是人们从听觉心理上完全可以认识和区别它,这同时取决于表达主体的声音质量和听众的听辨力。赵元任先生曾经说过,“在语言上也有同样的两个相反的势力在那儿对敌:……一个是发符号的人在那儿偷懒,一个是接符号的人要求清楚;从这两个相抵的因子,平常总到了一个清楚与模糊间的平衡度数。所以符号虽然要容易发,可是容易的程度有个限度。”6语音的模糊度和清晰度是具有相对性的,都不是静态的、固化的概念,对于不同的表达主体来说,“容易发的限度”取决于他对声音的认知、语言习得和养成、艺术表达训练过程中的语感积淀和语言功力。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音位理论认为,我们应该多从声音的听感方面关注语言链的统一印象。听觉印象和发音动作相互制约形成的音位乃至进一步形成的听觉片断是同质的,影响语流和整体语言传播的听觉感受和认知。在具体的广播语境要求下,“溶抹度”的听感过滤性应该很强,必须以在受到电子设备传输的消损和增强时语言仍能保持清晰干净、保证准确性和规范性为限。在此基础上追求愉悦的听觉感受,以便使听众产生基本的认知满足和审美满足。否则,对待语音动态叠加现象的僵化观念会对语言表达艺术性造成很大的干扰。语音的“溶抹度”图谱是画不出来的,也不是机器智能可以模仿复制的,判断“溶抹度”是否控制在干扰艺术表达的限度之内,要具体考察表达主体共性中的个体情况,比如听辨力的精确度、语言表达器官的素质等。语言活动是社会交往行为得以实现的前提,可以无障碍交流的人们处于同一个语言共同体内,具备社会公共性、信息共享性和审美共通性的听辨力对促进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稳定的作用巨大,因为人对语言表达的听觉阈限差异显现了主体语感在从感性到悟性的发展中暴露出的文化差异。表达主体只有具备了很强的语言听辨力,即对语言识别的阈限,才具备提升语言表现力的基本条件,才能具有即时调检语言表达的驾驭能力。加强听辨力是表达主体的中端传播责任——提升听众的有声语言艺术审美感受和欣赏品位。归根结底一句话,提高听辨力有利于拓展有声语言表达和交流审美空间的共建。

有声语言时间性的属性和“言为心声”表达规律使有声语言成为一部复杂多变、幽妙难知的“经验历史”。

有人说有声语言表达不依赖任何物质材料,其中声音稍纵即逝、随生随灭,所以有声语言没有在空间中的存在,其实不然。我们知道,电视有声语言存在的一般情况有两种:一是与画面相配合;一是在画面中存在,无论哪一种都与画面紧相关联,因此探讨有声语言的表达一定要观照画面的存在及其影响。换句话说,电视画面是以两维表象来体现三维立体空间感的造型,电视有声语言要配合电视画面的空间性。广播有声语言在客观物质世界中只体现为时间的向度,声音的符号是随生随灭的。但这不等于说,广播有声语言没有空间感,它的空间性存在于表达主体的言语表达和听众因此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中;换言之,声音在消逝的

一霎那就在听众的头脑中留下映象或印象,听众在想象世界中对语言的“加工”使广播有声语言具有空间感的特性。有声语言表达主体的创造性和听众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决定了有声语言的空间的大小和色彩。广播的声音具有召唤作用,其核心目标是锁定声音本身。“锁定”使广播有声语言具有了可回溯性、可前瞻性、可环顾性和可“透视”性,这样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空间感意义发生了。

声音在时间性中消失,表达在时间性中产生意义。声音消失了并不表示不存在了,声音映象转移到了听众的听觉想象世界当中,并且具有了非常个别的、独特的、主观的声音印象。声音印象相对来说是模糊的、零散的、飘忽的,却是铺张在整个的想象世界中。在声音印象中,有某些东西因为特殊的召唤关系而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有声语言的一种丰富的“无”,即虚幻。而且“无”还是动态的,它就是变幻的声音意象。意象在心理学上的内涵是“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而这种重现和回忆未必一定是视觉上的。”7人们看不到它的形象,但是它却占据着比客观现实世界更宽广的空间。听众可以通过嗅觉、动觉、时空觉等联觉将声音意象转换成有味道、有颜色、能运动、有空间感的“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和“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8声音意象在有声语言的审美空间中处于“绝对主角”的地位。虽然声音意象不一定表现为图像式的重现,但通常是通过语言的“构图”能力“描述”形成的。在有声语言表达中,意象可以作为一种“描述”存在,这种存在最好的表现手段是把有声语言中体现语旨的关键的、标志性的语汇用空间感强的表达方法体现出来,不仅在声音形式对听觉感知的作用上,而且在思想感情对审美态度和情感的影响上都明确地将声音意象世界的三维空间感凸显出来。当意象的“描述性”不仅体现空间感而且能够独立地指涉意义时,声音意象就具有了另一艺术表达的形式——隐喻。有些意象根本不需要“描述”,单独支撑指涉意义的功能,就是象征。这两种艺术表达思维和方法是声音意象富有无穷的魅力,成为“想象家”永恒的追求和乐园。声音意象对于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的意义在于,就在声音消失在现实世界的一霎那,意象在听众头脑中产生,声音意象不仅使有声语言完成了时间性和空间感的和谐统一,而且使有声语言表达的观念性和情感性达到和谐统一,就此才真正实现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之一——教化受众。

(一)“在场性”突出有声语言“话语化”的实用特征

在广播媒介传播优势中,由即时性和声音形式、声音意象衍生而成的“在场性”是表达主体牵引听众经验“活起来”的“纤绳”,它引领听众进入有声语言传播活动中,并且是以主体的身份在场。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大众传播媒介能够通过“在场性”把“共时”和思维想象空间、表达主体的语言和接受主体的经验通通联系在一起,化作紧密的感知和体验共同体。电视的“在场性”主要体现在以具体直观的音像和画面为中心的实在感上,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因声画中介的存在而距离较远,同时表达主体掩藏在声画的背后,接受主体在画面外旁观,两者都因为处于边缘化地位而不能形成紧密的体验和情感共同体。因此,电视有声语言的“话语化”特征相对较弱。

当听众通过声音感知语言所承载的意义时,头脑中需要完成几个思维的转换——声音映象与所指的转换、所指与个体经验的转换、个体经验与接受意向的转换、声音印象与评价、判断的对应(也是一种转换)——这几个转换有时是瞬间接连完成的,有时是同时交叉完成。无论怎样,听众的感知、注意力、兴趣、趋向等都与声音共同在场,这是比听众的身份在场更进一步的经验和意识在场。在这个“在场性”意义上,如果有声语言的创造性较弱,“几个转换”就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延迟、滞阻或破坏中断。相反,如果有声语言表达中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呈现活泼而且鲜明的情态时,听众的经验“在场性”状态也表现得执着而活跃。这样的体会我们都曾有过,比如,有声语言表达得清晰凝练、声情并茂、意象丰富,调动听

众经验的力量就强大,听众被吸引并且津津有味地保持“在场”;而那些刻板、冷漠、罗嗦、苍白的表达一般会遭人厌弃。

前文谈到,有声语言的存在不仅有时间性,还有空间感。有声语言的空间感不是实在的事件现场,是由声音塑造的思维想象的空间。电视直播能够通过主观的镜头将现场“真实”地呈现给观众,画外音起到协调配合的作用。广播的“现场”完全依赖有声语言的表述,其现场性表现为“情景再现”。由此,广播有声语言空间性的特征在于调动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声音意象和激发经验重建,构筑一个意象的“现场”。另外,声音核心地位使有声语言时刻出现在广播传播的“现场”,表现出广播有声语言的“话语化”特征。“话语化”要求表达主体强调自我的个体言说方式和状态。

并不是任何具有时态性质的“在场性”都可以进入到美学价值的视阈中。在广播有声语言表达中,“在场性”和“当下”有本质的差别。“当下”是现场的瞬间,是有声语言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结合在某个特定点上的个体差异,是构成“在场”的一个元素。“当下”是日常

..

9。“当下”存在于“现说话

..的主要特征,即“主体在场性、专注性,交流的急迫性、瞬时性”

场”中,却不在“在场”通向“不在场”的途中,更不存在于“不在场”中。“当下”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呈现为一体两面。其积极意义就是使“在场”真切而鲜活,在审美心理的浅层结构中易于与听众达成共感。其消极意义就是使表达主体“无暇顾及语言功力的现有水平,无力分辨语言功力的优劣”10,因而使有声语言表达陷入日常琐碎的感受中,失去进一步拓展和深掘语言意味的可能性。“当下”随着语言时间性的流动呈现原始自然的状态,只有当人们对它施加创造性影响时,它才具有时代感。时代感就是相对稳定的时间性、社会性和意识形态共同作用下的主流基调。处于“时代支流”的“当下”是消极的,表现为“去中心”、边缘化、零碎性,广播有声语言不但不传播“支流”,而且将“支流”中的“当下”摒弃。另一方面,要将“当下”的消极意义转化为积极意义,根本途径是以实现创新的美学价值为语言传播目标,切实将话语权和主体性驾驭掌握在表达主体手中,把握时代感的脉搏,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实现提升审美品位和传承经典文化的功能。

现场报道是最能够体现“在场性”和时代感的广播优势节目形态。现场报道中有声语言表达的基调是体现“在场性”和时代感的主要创造性要素。基调是现场报道(这里指语言表达的样式)语气的总和,是总的语气的色彩和分寸。色彩主要体现为表达的时代特色;分寸主要体现为新闻传播的价值和导向。这两个方面所体现的态度倾向和价值判断与听众的态度、价值取向越接近,表达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经验融合就越和谐、共鸣就越强烈,新闻的导向作用就越有效。厦门台的获奖节目《真情台风日》就是一个突出新闻性、意向性和时代精神的有声语言作品。1999年10月9日,厦门市遭遇了40年来最大的台风灾害,风力高达15级,台风所到之处大树被连根拔起,房屋被掀翻大半,正在惊慌失措的人们无所适从的时候,广播中传来主持人亲切坚定的声音。她首先简要报道了这次台风的基本情况,让听众了解外面情况的现状和进展;然后以镇定的语气介绍了10多条遇到台风时的自我保护常识,提供了切合实际的实用信息;在接下来的直播中,主持人保持与听众的热线交谈,以此反映听众周围正在发生的一切。在交流中,主持人沉稳、机敏、迅速地捕捉听众关心他人的语言和其中闪光而高尚的思想,并且即时地加以阐释和点评,号召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抵御灾害。在主持人的报道和与听众的交流过程中,及时提供事件现场的相关信息使听众在知情的情况下获得心理的安慰感;主持人的话语将所有的听众拉到同一时空,形成经验共享的共同体,增强了人们战胜灾害的勇气和信心;着力弘扬困难中人们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展示了社会风尚的可贵,提升了人们精神境界。一次特殊情况下的直播,在多重意义上实现了广播有声语言“在场性”的本质内涵,其传播效果之深远是远远超越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的。

“在场性”是广播有声语言传播的时空感、社会性、时代感等关系网络的结节点,而且面向任何一个维度都发挥基础性作用。换句话说,“在场性”是表达主体语言创新最显著的

诉求,也是能直接体现在表述方式上的创新内涵之一。但是,显示广播有声语言优势的创新功能还体现在更高的层次,即加强“不在场性”的美学价值。

(二)“不在场性”蕴含有声语言“言外之旨”的美学价值

客观的现实世界在有声语言表达中是不稳定的,它不表现为“存在”的实像,并且在刚出现或通过语言获得想象的存在那一顷刻就消失了。因此,有声语言的表现方式和传达方式不仅消除一度空间,而且完全消除客观现实里的空间性。这使得语言无论在内心生活还是在表现方式上都完全退回到主体性。11就是说,有声语言不用客观事物作为材料和形象,而是通过声音将空间感移植到听众的想象世界和“不在场”的视阈(即精神世界)。广播有声语言作为艺术语言,其中必然包含“不在场”的可能性。本文对“不在场性”的阐述有所侧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特点决定有声语言随生随灭与具体形象缺席构成的表层“不在场性”,而深层意义的“不在场性”是指有声语言所在的文化模式蕴涵的美学价值,它以创新的面目出现,活跃于人们的精神世界。本文的“不在场性”概念强调后者。有声语言的“不在场性”往往更接近听众经验背景或者经验互动、扩展的结节点。德里达曾经说过,“每一次引指存在,则给出意义的活动、赋予生命力之意向及欲说之鲜活的灵性便都不能充分地出现。其实只要我是在听取它者,他的经验便不能‘亲历地’、原初地呈现于我。”12有声语言通过蕴涵情感和体验的声音对每一次引指进行超越,所获得的内心的经验、活泼的性灵、生命的意蕴就是“不在场性”的内涵。“不在场性”提供的是有声语言内在的意蕴、审美的体验和精神的自由,是对“在场性”内容和意义的时空超越,它将每一次的表达引向更高层次的主体经验融合。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短消息一等奖的现场录音新闻《南水北调工程今天开工》,言简意赅,语言句句落到要点处,现场报道和现场音响有机结合,强化现场感染力和听觉冲击力,突出了“言约事丰”的“在场性”。消息的最后一句话“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长江、黄河儿女将实现共饮一江水的多年梦想”从内容意义上说,深掘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意义,使短新闻的新闻价值向历史感延伸,更加内涵的厚度;但是这句话如果不变换表达方式,依旧延用前边新闻播报的语气,历史感和民族文化心理沉淀的蕴味就被削弱了。这句话的表达要突出恰切抒情的意味,节奏放缓,意味深长,强烈地暗示 “共饮一江水”的文化内涵,激发听众深入联想“多年梦想”的意义。否则,听众无法理解和感受记者对南水北调工程意义的深入挖掘,忽略了记者的苦心,对传受双方来说都是经验共享的损失。语言表达方式深刻影响传播效果的层次和境界。

那些打着创新名义的“纯自然”、“说新闻”等语言异化现象,根本无法将“不在场”的内涵外化,尽管有些拥护者不遗余力地高声吹捧,真诚的听众怎能随声附和地欣赏“皇帝的新装”呢?认为有声语言表达的魅力不过是“声音好”、“普通话好”的观点已经非常落后于先进的传播理念了。我们不能再认为惟独词语的意义能够擎起符号功能的大旗,而忽视声音对诠释文化、展露美感的能动作用。有声语言的声音起着一种“无一字无差异,无一言无关联,无一语无活力”明示作用,提醒听众注意意义背后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声音有两重结构,一个是语音和嗓音结合对听者浅层的感官刺激,一个有声语言内部和外部表达技巧综合作用产生意蕴的深层审美机制。实际上,这个道理对那些武断地“重文轻语”的人来说,并不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完整表达的概念是具有意义缺乏性的,意义与言语的关系不再可能是我们始终看到的逐点对应。任何言语中都存在一种意义上的沉默。沉默是附着在声音上构成有声语言表达“不在场”的又一个“无声的力量”。我们在文字上看不到的声音的状态和在声音上听不到的时间空白都是“不在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也是在头脑中留有深刻印象的存在。“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审美体验提示我们,言语中的沉默和超越意义的情感表现方式都是有声语言的魅力所在。

综上所述,与电视传播直观形象“在场性”和“画外之意”的“不在场性”相比较,广播有声语言表达“在场性”和“不在场性”相结合表现出感知和审美的特殊性。一方面因为

信息交流的需要,具体显现内容的观念性意义,借此达成观念的明证性;另一方面,摆脱抽象的、观念性的意义的束缚,借助想象把听众的意念引到显现内容意义的实际的具体事物上去。因此,声音是在场的,生命活力是不在场的;语汇是在场的,感受是不在场的;逻辑是在场的,思想是不在场的;想象的“实在感”是在场的,审美意蕴共享是不在场的;隐喻和象征是在场的,通悟是不在场的。留存在听众心目当中的不是深刻的哲学思想或观点,不是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也不是华美绝妙的金玉良言,而是超越语境的审美意绪和体验。所以,广播有声语言的材料和形式不能脱离语境独立自由地持久存在,也不能跨越时空。惟一能够流传的就是“不在场”的审美意蕴和审美体验。“不在场性”是于“在场性”基础上的超越,否则,经典性不可能实现。在具体语境的制约下,“在场性”和“不在场性”“相处”得越和谐,有声语言的蕴藉就越丰满、厚实。“不在场性”越鲜明,有声语言表达就越具有流传价值,就越可能具有经典意义的“永恒”。经典是“现在”和“将来”对“过去”的观照、借鉴和弘扬,为“现在”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指点迷津;同时,也为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提供无穷的思想来源和精神动力。

(三)“在场性”和“不在场性”的同构激发有声语言经典诞生

本文以具有广播特色的节目类型——文艺欣赏类节目为例,阐述广播有声语言是如何体现“在场性”和“不在场性”有机融合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文学欣赏节目《阅读与欣赏》和《子夜星河》为亿万听众提供精神食粮,滋润了几代人的诗意梦想。其魅力就在于饱含诗化人文精神的欣赏类节目是人们超越物质生活享受的心灵港湾,是实现生命探索和美感追求的乐园。这类节目充分体现了有声语言表达由形式美和境界美构成的“在场性”和“不在场性”的完美融合。听众收听欣赏类节目时,获得的审美快感是多重的。首先是“在场”的声音的形态美;其次是文艺作品本身的艺术美;第三是主体间性经验融合的深层审美意绪。能否通过有声语言“在场性”获得审美快感,首先取决于在虚境化语境下,由表达主体的对象感延伸出的强烈交流感。因此,表达主体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经验要首先充分活跃起来。具体地说,表达主体的两种经验要同时发挥作用,一是主体的表达愿望及对内容的细腻感受;一是对“这一次表达”调动听众感受和经验程度的预设。两种经验的调动都是为了设身处地地与听众的经验达成联结和互动。《阅读与欣赏》曾经播出《情性之外无文字——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赏析苏词名篇之一的《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朗诵者把这首词的朴实简洁,意蕴丰富,饱含哲思,情性超然体现得非常恰切。朗诵并赏析这首词首先要估量语境并确定基调。设想听众暂时从喧闹的尘嚣之中躲避片刻,沉静、安稳地内省心灵,享受艺术对精神的重塑。在这样的语境下,有声语言的表达是从容淡定,意味悠长的。文学欣赏类节目总的基调是高雅脱俗、意境深远、美感盎然。但是,要真正打动听众的审美心境,须将这首词独特的情韵和思想表现出来。朗读上阕时,偏重表现安恬的静美境界,把细腻而充满理趣的情绪以略带叙述,但叙中带境的语言样态表现出来,使听众不仅如身临其境,而且感受到词人超然物外的精神旨趣。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我们分明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无限感慨。在纵酒狂饮之后的万籁俱寂中,清醒的词人独自品味孤寂。朗诵者边诵读,边分析,情景交融,以情带声,营造一份宁静、旷阔意境。朗诵下阕时,以直抒胸臆的语气将孤愤的情绪喷发出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两句,词人化用庄子的表述,反衬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议论为词,化用哲学语言入词冲破了传统词的清规戒律,表现力独树一帜,显示了词人独特的个性。朗诵者需要重点突出表达的正是词人特殊的语言风格和情性魅力,否则,整个语言表达也就缺乏神气,毁了原作,也毁了节目的意境和美感。金代文学家元好问评论苏词,“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处,不知有文字,真有‘一

洗万古凡马空’气象”。朗诵者不仅通过词表现出东坡的情性,而且通过整个赏析节目表达出自身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双剑合璧”攻破听众的审美襟怀,激发艺术的遐思和对人生的体悟。

也许有人认为通过文艺欣赏类节目阐释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特征缺乏普遍规律性和说服力,实际上,美的经验通常是超越具体表现形式的。

凝结在文艺作品中的经验是人类灵魂深处的独白,表达主体要通过强烈地召唤把听众沉睡在日常冗陈生活之中的诗性情怀唤醒,使听众跟随自己的声音变幻、意绪流转,经受浪漫诗意的洗礼。然而,有声语言的召唤并不像我们常识认为的那样,在感受、思维和声音之间天然的富有生命活力。有了艺术的文本依据,不一定有艺术的语言表达。只有通过强烈的表达愿望才能使感受、思维和声音活化、融合和深化。表达愿望是对有声语言“在场”的结构和力量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不在场”。此外,词语后面云集的思想、精神和情感世界也是声音中的“不在场”。有声语言表达更需要展示的是语词所营造的意境。意境之蕴藉、深远是远离“实在”的“不在场”,“不在场”的表达是否真诚、流畅、意犹未尽取决于表达主体“在场”的声音情态与听众审美经验相融合的程度。如果“在场”的声音形式平淡、苍白、模糊、僵化,所有的“不在场”意境就成了虚无和空白。

通过广播节目的有声语言赏析这首佳作,是从现代人的视角看待“过去”的永恒,个中体悟和苏轼原词的境界必定有所差别。“这一个”广播有声语言表达作品正是因表现出了其中的差异,才具有了当代性、时代感,也才揭示了今天的“不在场”深意。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从来不曾割裂,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古人亦云:“近悦远来”,本文认为,理解“在场性”、“不在场性”与时代感的关系对激发有声语言经典作品的诞生有很大启示。时代是个体自我观照内外部世界的背景,脱离这个背景的个体是不存在的。而跨越这个背景成为经典作品的艺术对象却不会因创作主体的消亡而消亡。关键问题是广播有声语言作品脱离时代背景能够成活多久?决定其流传的因素与时代的关系如何?本文认为,广播有声语言作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资格,才能够跨越时代的长河而成为经典,即内容具有时代感;表达具有美感。表达主体必须观照“在场”,取得鲜明的时代意义,然后对超越时空感的“不在场”作预设性的意义延展,才能具有创造“永恒”的品性。深厚的语言功力是使有声语言表达先成为一个时代的精品而后流传为经典性作品的保证。

本文着意从美学角度阐释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在场性”和“不在场性”,并非欲使其走向神秘诡异和玄而又玄,而是使人在正确认识与宇宙的关系的前提下,逐渐突破自身视阈的狭隘,开始聆听宇宙的声音,发现人类自身发展的“法则”。广播有声语言表达通过声音寻找到审美的生命意识,使审美折射出人活泼泼、充满生机的生命力,以“在场性”和“不在场性”的特征典型地体现了“美的有用性”。

Aesthetic Characters Of Presentation Under the Broadcasting Context

Chai Lujing

(Presentation Art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The thesis emphasizes that the character of the broadcasting context is inclined to the shadowland.‘Being Present’ and ‘Not Being Present’,which the aesthetic characters of broadcasting presentation, is the exaltation to the spatio-temporal meaning of speech. Concretely, ‘Being Present’means the objective world in one’s idea and imago from the speech modality. ‘Not Being Present’

which relates to ‘Being Present’means aesthetic mood and aesthetic value in the speech under some cultural mode. It is active in one’s spirit just as innovation.

Key Words: Shadowland;‘Being Present’;‘Not Being Present; Imago

收稿日期:2004-09-15

1 吴为章:《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第63页。

2 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3 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4(美)P·B·邓斯,E·N·平森:《言语链——说和听的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6页。5(美)P·B·邓斯,E·N·平森:《言语链——说和听的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6页。

6 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

7(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第201页。

8(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第201页。

9 张颂:《朗读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10 张颂:《朗读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11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31页。

12 德里达:《语声与世界》,转引自钱捷《“Vouloir-dire”:创意还是误读?》,《哲学研究》,1998年。

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 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 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作品更应真实、具体。写得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就高。 有人认为,要把事实写得具体就得形容,写领导人喜欢用“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写气势喜欢用“排山倒海,乘风破浪”,写精神面貌喜欢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这一类词句其实并不能使人对客观事实有一个切实具体的感受。新闻当然要求写得鲜明、生动,也并不绝对排斥形象和艺术的语言,但必须以能够准确、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为前提,不要以为把字典拿来抄了好多华丽辞藻就能够吸引人、感动人。如果只注意字句雕琢,堆砌辞藻;只求文字的华丽,内容却很贫乏,这样的新闻作品难以真正吸引读者、听众,也难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写新闻不同于诗词歌赋,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总以平实朴素为宜,加之新闻要求完全真实,报纸篇幅有限等原因,写新闻不能采用合理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并应讲究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因此,新闻报道更多地运用白描手法。尤其是写人物或场面,需要语言上的概括和内容上的具体。例如写人物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中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王进喜痛得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一看,井架还没有放下,几个工人在围着抢救他。王进喜急了,对大家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猛地站起来举起双手,继续指挥放井架,鲜血从他的裤腿里和鞋袜里渗了出来。这个情节,仅一百字左右,可是王进喜在受伤后顽强表现,中国工人阶级的硬骨头性格 鲜明地刻划出来了。

管理者如何提升语言表达艺术(一)

第一章权威对话概述(上) 人们通常认为,在某种领域或每个行业都存在着有一定影响力的人,这样的人就被称为权威。这里说的影响力是指持续的影响力。一个人若逞一时之气或凭一时之勇,用不了一两年就可能被大浪淘沙而销声匿迹,这样的人就不能称之为权威,只不过是一时的英雄而已。因此,权威完整的概念应该是持久的影响力。 之所以要学习权威对话,是因为权威对话能改善组织,改善人际关系和改善健康。 (一)实现自我主张并准确表达明晰的观点 首先,与人交流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本领。沟通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一个人再有才华,如果他不开口说话,是不会有人知道他的才华的。有人会说,佛陀是不说话的,他坐在高高的佛座上,不是仍被所有人顶礼膜拜吗?但是在他成佛之前,他已经教育了弟子三千。要把三千弟子培育成才,他不说话能行吗?孔子也是如此,他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学者和导师,全世界建造了100~300所孔子学院,孔子逝世之前,也是每天都要对着徒弟说话的。可见即使是神,在成为神之前也是通过说话讲明道理而影响了很多的人。可见,影响永远跟表达有关。 其次,一个人要有自己独特的主张。当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主张而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观点的时候,就等于没有自己的声音。这样的人只能成为一个庸才。正确的做法是,要发出独特的声音,要有独特的管理主张、独特的生活主张、独特的价值主张。 【案例】 中国的每一位领袖都有自己独特的主张和独特的表述方式。 毛泽东是一位思想家和善于表达的大师,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说中国是躁动于母腹中的一个婴儿,是遥远海岸边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是远处的航标;而当革命真正获得成功以后,他一改这种运用抒情的语言来激励部下的做法,变成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用的是全世界都能听懂的声音。 邓小平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

非语言传播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一直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作为社会成员间交流思想,传达情感的工具为社会服务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功能,一种语言一旦不再作为交际工具来使用,那它也就不能再用作人们的思维工具。这是由语言的社会本质所决定的。凡是能够传达一定的信息,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都是交际的工具。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包括文字、音乐、美术、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化学符号、数学公式、体态语、表情、手势、花卉、实物、网络、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等。 有的学者认为人们的直接交际活动中,30%的信息通过语言传送,70%的信息依靠非语言手段,也有的认为90%的信息来自非语言交际。 文字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语言的工具。 文字和体态语是我们最常使用。 体态语 又称“肢体语言”。是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也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一个图像符号系统,常被认为是辨别说话人内心世界的主要根据,是一种人们在长期的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符号。但又与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如在印度,点头表示不同意,摇头表示同意。 旗语 旗语在古代是一种主要的通讯方式,现在是世界各国海军通用的语言。不同的旗子,不同的旗组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却是一种公开的秘密。

红绿灯 “红灯停,绿灯行”作为一项在世界各地普及的交通信号设施,红绿灯以及它本身所代表的语言可以说是通行世界的普通话,为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们传达出一致的信息。 电报代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 ,有更先进的通信方式在等待着我们使用,但电报通 信在业余无线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数字符号 根据符号学的观点,语言是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而数字有事符号语言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人把他称之为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数字符号系统。

浅析广播电视语言表达的艺术化

浅析广播电视语言表达的艺术化 摘要:目前,对于广播电视语言的艺术审美层面的重视远远不够,忽视了语言表达愉悦共鸣的审美功能,应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角度出发,使语言表达主体获得美感并创造出能给予人们审美愉悦享受的艺术作品,提升语言表达的艺术感和美感。 关键词:广播电视语言表达;艺术化; 广播电视语言是有声语言艺术,是通过大众媒介将有声语言艺术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目前,对于有声语言的艺术审美层面的重视远远不够,口语表达仅以实现信息共享、认识共识功能为主要任务,忽视愉悦共鸣的审美功能。 广播电视语言是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活动,但语言表达实践大多还停留在生存空间和规范空间,没有提升到审美空间,这是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审美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建构的意义,没有认识到今天人们对于美的强烈需求,没有认清语言表达主体的艺术创作主体地位。 本文以实现语言表达艺术的审美价值为目标,以艺术和审美范畴为中心,专注于探讨如何实现语言艺术的纯粹的审美功能,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指出语言艺术的美感力量对于人的精神的拯救作用,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角度帮助语言表达主体获得美感并创造出能给予人们审美愉悦享受的艺术作品,使接受者得到美感享受,提升语言表达的艺术品格,使语言表达进入审美语域。 一、加倍重视语言艺术的审美价值 随着国家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但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生存压力加大,愈发凸显出人们精神生活的空泛和干涸,对物质的过分追求让人们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人们强烈地渴望得到心灵的安顿和精神的充实,因为心灵的力量才是人的生命的支撑力量。 人们不断寻求的精神力量包括思想的力量和美的力量两种,它们都来源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但是对于人生而言,思想的力量是功利性的,美的力量是非功利的,所以说:“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美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是我们得以升华的动力,再深刻的思想都会过时或成为常识,唯独美是永远的。”美的力量是把人们从种种束缚限制中解放出来的力量,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是一致的①。 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人们汲取美的力量的主要途径。艺术审美是由于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人们获得精神愉悦的主要途径,艺术给予人的是一种审美享受,审美情感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审美愉悦来源于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表现于对狭隘功利性的超越和对于生命力的追求。 今昔不同往日,广播电视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追求是重视语言艺术审美价值的体现,必须在深刻意识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行动实现。 二、广播电视语言表达的美感营造 在充分认识语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的基础上,要重视语言的美化。语言的美化,首先是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深刻,其次是通过有声语言表达的艺术化来实现和传达这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艺术审美活动获得的愉悦,是一种美感,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创作方,要力求达到一种层面,即在真与善的基础上,营造出引人入胜的范围与境界,另一方面,接受方,能

公众演讲与语言表达艺术自测

公众演讲与语言表达艺术自测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9 题,每题4 分) 1 . ()是沟通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在公开的场合面对公众发表言论的一种演讲形式,简而言之就是当众讲话? A.汇报 ? B.公众演讲 ? C.陈述 ? D.讨论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 公众演讲更追求实现() ? A.目标 ? B.行为 ? C.形象 ? D.传达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更容易造成沟通双方心中的误会和误解 ? A.环境与场合 ? B.渠道与媒介 ? C.方式与技能 ? D.心态和情绪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有效的沟通力求达成() ? A.单向沟通 ? B.信息传达 ? C.双向沟通 ? D.信息反馈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 ()简要描述了沟通的流程和步骤 ? A.维尔斯·斯宾克斯模型 ? B.梅拉比安原理 ? C.乔哈里之窗 ? D.需求层次理论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 造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 A.忽略观众 ? B.过度准备 ? C.时间有限 ? D.有需求、没把握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是我们做好公众演讲和克服紧张的有效途径? A.微笑 ? B.眼神 ? C.自信 ? D.目光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 ()就是表达的目的 ? A.听众的需要 ? B.听众的反应 ? C.听众的评判 ? D.听众的想法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 ()就是最大的尊重和激励 ? A.亲和微笑 ? B.主动协商 ? C.目光对视 ? D.说服对方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多选题(共9 题,每题4 分) 1 . 沟通力取决于() ? A.学习力 ? B.理解力 ? C.表达力 ? D.行动力

“虚境化”语境下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特征

“虚境化”语境下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美学特征 ——时空意义之上的“在场性”和“不在场性” 柴芦径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摘要:本文强调广播语境的虚境化特征。所谓“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淮南子·原道训》)。“在场性”和“不在场性”的美学特征是在虚境化广播语境要求下,对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意义的提升。具体地讲,有声语言表达的“在场性”是声音形式及其引发的观念中的客观世界、想象中的意象世界;“不在场性”是紧密联系“在场性”的、在一定文化模式下有声语言蕴涵的审美意绪和美学价值。它以创新的面目出现,活跃于人们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虚境化;“在场性”;“不在场性”;意象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一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特征的表述有不同的内涵和方式。本文提出的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两个特征——在场性和不在场性紧密依赖广播语境的特点。基于广播媒体传播方式的基本特征,我认为,广播语境的核心特征是虚境化。 语言表达的语境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有些语言学家把广义的语境称作“情景语境”,一般指参与者的主观因素,时空等客观因素;狭义语境指“语流语境”,即显现在语言结构中的上下文。1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中,广义的语境不仅包括社会环境,还包括“自然环境、具体对象的量和质、有声语言的内容形式、表达的出发点和归宿、前馈和反馈”2等;狭义的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即表达主体在话筒前对广大听众所说的话。另外,我们认为广播有声语言表达的语境既有现实的、具体的,也有虚拟的,更有想象的,因此,广播语境是一个虚实相生的、复杂的、综合的“生态环境”。广播语境是现实的,因为广播传播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言语活动的真实性和当下性传播的基础和前提;广播语境的虚拟特征主要体现在某些节目类型的语言传播是表演性质的,比如情景广播剧、角色化谈话节目等,它们的语境是虚拟的。无论是现实的、具体的广播语境还是虚拟的语境,其中都包含了“实境”和“虚境”。广播语境的“实境”包括上述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现实语境和虚拟语境中的属于客观存在的因素,比如节目播出的时间、节目内容所涉及的环境、时间、事件、人物或话题、听众收听的具体环境等。在广播语境的“实境”中,语言使听众对语言的明证性依赖较强,换句话说,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属性在“实境”中地位突出。比如传递信息、发表评论,表达主体的语言必须确凿、科学、严谨,必须保证在“实境”中令听众“昭昭”。在广播有声语言的“实境”中,听众对有声语言作为“代码”的依赖性较强,而对“实境”的依赖性较弱,因此在“实境”中,听众对有声语言产生不同理解甚至产生歧义的情况不容易发生。可以这样说,有声语言的实用性、理解性基本上占领了广播语境的“实境”,尽管下这样的结论是冒着被视为机械、割裂和武断的风险的。 广播的传播方式缺乏电视传播所具有的诉诸视觉的、实在的、具体的画面所营造的语言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非言语沟通的方式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 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表情 我们把声音和表情都作为非语言交往的符号,那么人际交往和销售过程中信息沟通就只有7%是由言语进行的。 1.目光 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言语交往。“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成语形象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在销售活动中,听者应看着对方,表示关注;而讲话者不宜再迎视对方的目光,除非两人关系已密切到了可直接“以目传情”。讲话者说完最后一句话时,才将目光移到对方的眼睛。这是在表示一种询问“你认为我的话对吗?”或者暗示对方“现在该论到你讲了”。 在人们交往和销售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注视还因人的地位和自信而异。推销学家在一次实验中,让两个互不相识的女大学生共同讨论问题,预先对其中一个说,她的交谈对象是个研究生,同时却告知另一个人说,她的交谈对象是个高考多次落第的中学生。观察结果,自以为自已地位高的女学生,在听和说的过程都充满自信地不住地凝视对方,而自以为地位低的女学生说话就很少注视对方。在日常生活中能观察到,往往主动者更多地注视对方,而被动者较少迎视对方的目光。 2.衣着 在谈判桌上,人的衣着也在传播信息与对方沟通。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说:“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型,它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 衣着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人们常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穿某种衣着来表达心中的思想和建议要求。在销售交往中,人们总是恰当地选择与环境、场合和对手相称的服装衣着。谈判桌上,可以说衣着是销售者“自我形象”的延伸扩展。同样一个人,穿着打扮不同,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对交往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美国有位营销专家做过一个实验,他本人以不同的打扮出现在同一地点。当他身穿西服以绅士模样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或问时间的人,大多彬彬有礼,

广播电视学概论

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KDKA。它被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广播的优势:受众多、覆盖面广,伴随性收听,移动性收听;声情并茂,引发联想;参与性强,及时反馈;技术简便,成本低廉;广告便宜,相对回报比较实惠。广播的局限性:转瞬即逝,不易保存;容易产生歧义;线性传播的制约性 电视传播特点:现场转播的“共时空效应”;视听兼备多元信息符号;时效性强;家庭式收视;电视媒介传播的明星效应;显著的广告效应。 电视传播的局限: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线性传播,选性差;不良电视节目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更为直接。 电视之父:英国人白尔德 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 调幅波与调频波的区别:①调幅波抗干扰性能差;调频波抗干扰强,音质逼真②调幅波声音保真度较差;调频波声音保真度较高③调幅波除直线传播外,还能通过地面绕射,电离层反射,所以传播距离远,可达数千公里以上,但容易造成电台互相串音或差拍啸叫。而调频波是直线传播,传播距离较近,一般只达一两百公里,需用微波中继传送才能达到远方。(卫星传播当然就更远了) 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无线电波的传播因波长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反射的情况还与电波本身的频率有关;无线电波的传播与电离层中的带电粒子——电子和离子的密度有关。 .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国营制度型;公共制度型;商业制度型。 .电视传播的制式:NTSC制、塞康制(SECAM)、帕尔制(PAL)。中国PAL制(帕尔)俄罗斯SECAM制(赛康)美国NTSC 美国四大广播电视网:NBC、CBS、ABC、CNN 科学技术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起先导作用;广播电视事业需要先进的管理;生产力中人的发展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广播电视事业的运行环境。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一切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时也特指精神文化,及所有的价值结构,规范结构,信仰结构等。 文化创业产业含义及特征:文化创业产业是指依靠创意者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征。 广义文化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文化本身对原有的文化模式的维护,是广播电视不得不调整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以适应广播电视传播指向的文化圈的需要;文化传播的优势扩散原理告诉我们,优势文化有利于广播电视的发展;文化的圈层性使广播电视产生“窄播”和非群体化得发展态势。 受众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者及其传播内容的使用者,是使用而非一味被动接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的人。 受众地位和作用的变迁: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是出不重视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中后期,是忽视和无视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是重新认识、逐步重视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高度重视。新世纪以来,受众的主动性将凸显。 受众的地位及作用:受众是广播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广播电

应用文书语言具有哪五个基本特征

应用文书语言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通过精讲理论知识和实训,让学生明确应用文书文书语言的基本牲特征,尤其明确应用文书语言的模式性、概说性和得体性特征,了解应用文书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 教学重点:1、应用文书语言的模式性、概说性和得体性特征 2、应用文书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 3、复习与训练 教学难点: 1、应用文书语言的模式性、概说性特征 2、复习与训练 教学程序:习题预览→理论知识→复习与训练 教学时数:理论教学 0、5 课时 实训教学 1、0 课时 一、【习题预览】 请阅读本节习题,提前熟悉需解决的问题。 二、应用文书语言的基本特征 (一)实用性 人类的语言分为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两大基本类型。 实用语言只传达“实用”的内容。 文学语言经过了作家“扭曲”或“施加暴力”,讲究审美、意在言外 (二)无歧义性 应用文书语言严格遵照其词典意义;严格遵循语法规则; 应用文书只适当运用比喻、对偶、排比等常规修辞格, 一般不采用夸张、通感、暗示等修辞格。 应用文书的叙述则多用直叙,证明则多是直接证明, 应用文书内容观点不能曲折隐晦、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三)模式性 如“特此函复”这一模式化说法,如果换用别的语言表达,不可能如此简练明白。 应用文书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是沿用旧语、套语, 如“来函收悉”、“敬请批复”等惯用语。 公文具有模式化的体式 (四)概说性 应用文书不追求不追求纤毫毕现的细节展示。 应用文书的表述,只求抓住关键、抓住要点,实行概括述说。 叙述多是概叙;说明多是概说;议论是“说理”而非“论理”一般是直接地、明白地提出观点与主张 概说性的作用: 使信息更精要,对读者更尊重,更好地达到行文目的。 (五)得体性 得体性即是恰当地使用语言。 应用文书文种丰富,各类文种的用语风格也有明显的区别: 指挥性公文的命令、决议、决定注重庄重严肃; 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文书讲求严谨、确切、利落; 计划性文书必须实在、周密、可行; 会议报告应富于鼓动性等。 上行文的语言,应尊重而不阿谀讨好;

从细节入手 规范广播电视语言

从细节入手规范广播电视语言 发表时间:2010-12-22T13:54:25.94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10月下全文供稿作者:闫蕊寒 [导读] 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而能否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则是确保语言文字纯洁、健康的关键闫蕊寒(吉林省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吉林延吉 133000)?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0-212-01 摘要: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而能否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则是确保语言文字纯洁、健康的关键。广播电视媒体作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更是责无旁贷。然而,目前,在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中,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现象还很普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能不要求我们从细节入手,去规范广播电视语言。 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纯洁;文明程度;广播电视;普通话;推广 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全面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而能否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则是确保语言文字纯洁、健康的关键。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语言的应用空前广泛,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日益突出,这种情形下,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规范力度就显得尤为迫切。广播电视媒体作为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更是责无旁贷。然而,目前,在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中,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现象还很普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能不要求我们从细节入手,去规范广播电视语言。 一、要正确使用结构助词 现代汉语中结构助词是表明词语之间结构关系的助词,具体地说,就是用以表示附加成分与中心词之间的结构关系。经常使用的结构助词有三个,即“的”、“地”、“得”。它们的读法一样,但是用文字表示,必须写成三个样子。由于读音无差别,书写错误就常常被忽视了。许多稿件、文章、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字幕,几乎清一色地将所有的结构助词写成“的”。这就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直接影响播音员(主持人)的感情表达(尽管三个结构助词发音相同,但由于它们在句中的地位不同,常常影响到语气和逻辑重音);二是在读者和观众中传播错误的东西,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结构助词的用法。 简言之,“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就是说,定语后面写作“的”,状语后面写作“地”,补语前面写作“得”。这样可以使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也有助于播音员(主持人)正确确定逻辑重音并正确表达情感。 另外,结构助词误用,常常导致动词所要求的宾语错误。比如央视一位“名嘴”在与一线记者连线后,总愿意说“感谢××发回的报道”,还有些主持人在节目结束时习惯性地说一句 “感谢您的收看”。这些说法,皆因一个结构助词“的”,将“感谢”的对象搞错了,本应感谢“人”,却成了感谢 “收看”和“报道”。 二、数字的学问 广播电视新闻常常要用数字说话,尤其是在成就报道中常常会大量使用数字,但如何运用数字却是大有学问的。由此反映出的问题也就比较多。具体表现为: (一)倍数概念模糊。央视某频道有一篇报道介绍一个行业今年以来的发展变化,把形势描绘得很好,可是用数字对比时却来了一句“是去年同期的一倍”。“是一倍”表示什么意思?显然是指相等。相等就是维持原有局面,没有发展变化,这有什么值得宣传的?作者的意思很明显:“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或者说“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 (二)误用结构助词。一则广播新闻说“……超过去年全年的34%”。是多还是少?作者的意思显然是说“多”,可是,如果去年全年的效益是100,今年只要达到34.1,就可以说“超过去年全年的34%”。这里的错误源于一个“的”字。如果要表示“比去年全年多34%”,就只能去掉“的”字,改为“超过去年全年34%”。 (三)说法不准确。“近200多人参加活动”。“近200人”是不足200人,“200多人”,是超过200人,那么,“近200多人”,到底是不足200人,还是超过200人呢? 与之相似的,还有“将达到80%多”一类的说法。 三、几个常用词的误用 所谓常用词,顾名思义,是指说话、写文章经常使用的词汇,是人们在语言文字交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然而有些看似十分简单的常用词,在我们的广播、电视、报纸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误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几个: (一)“进行”。在广播电视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中,常出现一些滥用“进行”一词的句子,听起来很不舒服。总体上说,大致有两种情形,一是多余,二是不当。 先说一下“多余”。“代表们积极进行投票。”“干部职工踊跃进行捐款。”这两个句子中,“进行”都是多余的,将“进行”一词去掉,变为“代表们积极投票”、“干部职工踊跃捐款”,不仅句子完整通顺,而且简洁明了。 如何判断“进行”一词是否多余呢?有一个十分简单的方法: “进行”用于动词之前,而不用于动宾词组之前,因为动宾词组清楚地表明了动作及其支配的对象,无须再用“进行”。上面两个句子中,“投票”、“捐款”都是动宾词组,如同“吃饭”、“读报”一样,均由动词及其支配的对象组成。没有人会把“我正在吃饭”、“我在读报”说成“我正在进行吃饭”、“我正在进行读报”,同样道理,“投票”、“捐款”也就不需要“进行”了。 再说一下“不当”。“对90多株罂粟进行了铲除。”“对20多台赌博机进行了销毁。”这两个句子听起来就十分别扭。从语法角度讲,“对……铲除”、“对……销毁”都是说不通的。显而易见,其错误在于介词使用不当,须将介词“对”改为“将”,形成“将***铲除”、“将***销毁”的句式。这样一来,另一个错误就显露出来了:“铲除”和“销毁”都是只显动词性的词汇,在句中充当谓语是十分妥切的,可两个例句中硬要让它们充当“进行”的宾语,这就必然造成语病。因此,两个例句均应在更换介词的同时去除“进行”,恢复“铲除”和“销毁”的谓语地位,使句子成为“将90多株罂粟铲除”,“将20多台赌博机销毁”。当然,这种改法不是惟一的,还可以调整词序,将谓语前置,形成直叙式:“铲除90多株罂粟”,“销毁20多台赌博机”,这样,句子不仅通顺,而且易听易懂,更加符合广播电视语言的要求。 (二)“重点”。重点是指同类事物中主要或重要部分。如果将同类或类似事物排列一大堆,那就没有重点了。如“重点查处无牌无证、酒后驾驶、超员超载、乱停乱放、不按规定行车、非法营运、异地营运等交通违法行为”。这里不仅排列了一大堆“同类事物”(均为交通违法行为),而且尚未叙述完毕,又用了一个“等”字,哪里还有重点可言?为什么不使用确切的表述方法,如“着力查处”、“下大力气查

文学语言的特点

摘要 语言有文学语言和非文语言之分,其区别就表现在各自不同的特征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文学语言的特征究竟有哪些?目前文论界和修辞界尚无定论,对文学语言特征一些主要特征的归纳尚有争议,笔者倾向于较为常见的五性说,本文试图在当代学者对文学语言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以及独创性做一浅析和归纳。 关键词:形象性,情意性,音乐性,丰富性,独创性

文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指的是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的文学则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1]与之相对应,“文学语言”也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学语言,作为语言学上的一个术语,是指一切加工规范的全民语言。它包括科学技术、新闻政论、公文事务以及文学作品等所运用的书面语言。而狭义的文学语言仅指作家作品所用的语言,即“文艺语言”,也称之为文学作品的语言。本文所论述的是狭义的文学语言的特点。 确定了文学语言的概念之后,我们还需要对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加以区分。在甄别这二者的过程中,文学语言的特点也随之明晰。有研究者认为,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是两套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认为它们在各自的领域范畴内,各自既有自身不可僭越的游戏规则和表达方式,又承担各自不同的来自于受众的阅读期待的独特品质。前者的话语系统要求其语言以真实、准确、规范、凝练为主要特点;而后者则有更广阔却相对更模糊的想象性、边缘性、多义性的特征。[2]文学语言虽然允许有某种灵活变通不尽遵守语言常规的地方,但事实上文学语言并没有在普通语言之外,另创一套语法和词汇系统。它使用的还是我们平常使用的那套语言。[3]文学作品不过是一个为某种特别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符号体系或者符号结构。[4]文学语言就是为了构建一个特殊的审美目的服务的语言符号系统。文学语言要在语言的一般交际功能的基础上执行一种特殊的艺术功能或美学功能,以语言文字为物质材料和表现工具,来刻画形象,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创造意境,通过形象思维,反映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给读者以美感教育。也就是说,它在传达一般信息之外,还要传达审美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文学语言便体现出它的一些深层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征,是指文学语言手段的形象化特征,即以文学语言写人、叙事、绘景、状物、抒情所形成的可见、可闻、可感等富有具象性、体验性的特征。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学语言的的首要特征。[5]文学语言如果不具备形象

家校沟通中的语言艺术教学提纲

家校沟通中的语言艺术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这样的场景你见到过吗? 小 A 同学早上没交作业,开学短短两周,已是第五次,问起原因,每次都不一样:“我妈妈昨天加班,不能帮我默写。”“我昨天头疼”……老师认为他在找借口,于是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给他家长。家长来了,老师一顿劈头盖脸“你们如果忙得连孩子都没有时间照顾,那你们忙得有意义吗?以后无论如何请盯一盯孩子的作业。”家长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说一定会好好管教,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请问:这是家校沟通吗?如果是,这样的沟通有效吗?大家可以来发表一些看法。 我们知道,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实现家校合作的重要环节,没有家长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但有时候我们发现:沟通沟通,沟而不通。看刚才的例子,表面上家长接受了老师的批评教育并承诺配合学校,但他们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呢?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到一些后进生的家长说,最害怕接老师打来的电话,一看号码,头皮发麻心发慌,心想:一定我的孩子又犯事儿了,小子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 我们班主任可以思考,在沟通中你了解到哪些新的信息?你向家长传递了什么信息?你们的沟通氛围如何?沟通效果如何?沟通之后孩子有无转变? 怎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家校沟通中需要学习哪些语言表达艺术呢? 前提:尊重和真诚,家校沟通的前提 多用咱 “敬人者,人恒敬之”。为了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为了表现出教师的诚意,在会见家长时应注意: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

与家长沟通时时间太仓促,说不清前因后果,达不成共识、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应选择一段较长的时间。听听家长的时间安排,最好不要把家长立刻从上班的地点“召唤”过来,理解家长的难处和苦衷,挑一个家长方便的时间。 在地点的选择上,尽量不被打扰、家长也比较放松的环境为好,放学后无人的办公室或教室为佳。此外,教师登门家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能够用真诚打动家长。 二、使用客观的语言描述 即使学生犯了较为严重的错误,教师也要控制情绪,在叙述学生存在的问题时要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把事实讲述出来就可以了,不能夸大其词,不能添油加醋,更不能带着不满的情绪数落,或者流露出轻视的表情。深入沟通可以观察家长的反应,由反应顺势而深入。 三 . 给家庭信心和希望 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和家长传达积极正面的信息,如“错误是成长的好机会”、“孩子是一个成长中的个体,孩子出现问题正好可以让我们反思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相信家校一起努力,一定能有解决的办法”。牢牢记住,我们找家长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唤起家长和学生的信心及面对困难的勇气是改变的第一步。 四、运用启发式多听少说 教师常常把学生身上的问题归因于家长的不负责任,比如“孩子的家庭作业你们要帮着检查的,不能不管。”“生了老二就不管老大了,这怎么行?”“你们每天不能花点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吗?”其实这些道理,家长不是不懂。 开学之初,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连续几天不做作业,班主任决定去家访。本来这位年轻的班主任已经准备好了说词,指出该学生不做作业的问题并请家长配合督促。到了学生家里,班主任努力控制住自己想直奔主题、批评教育的念头,关心地询问:“来到新的学校感觉怎么样?喜欢这里吗?

说明语言特点

说明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考点一:体会和分析语言特点 【考点精析】 以理解表述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出现在前述选择题中。此类题目着重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典题引路】 1、(2011年广东卷)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理由。 【答案】 不能去掉。(1分)“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1分)“许多”表范围,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1分)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技巧点拨】 1.总结规律。语言的准确性:一般体现在修饰、限制语上,词性上是副词,如: (1)表约数:约、大约、近(30米)、(30米)上下、左右 (2)表确数:30倍、1/5、30%、一千三百多年 (3)最(多)、至多、几乎、全部、常常、往往 (4)表示时间:当时、刚才、刚刚、有时候 (5)表范围:大多数、大部分、遍及、一般 2.准确、完整表述。以常见题型分类说明如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表述格式:A、xx表限制,解释xx词语意思;B、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分析);C、xx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表述格式:A、表态:不能去掉;B、定性:xx表限制,解释原词xx词语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C、xx解释所换词语意思;D、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E、原词xx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表述格式:A、表态:不能去掉(不能换);B、定性:xx表限制,解释原词xx词语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C、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D、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二: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考点精析】 着重考查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命题形式多样,也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 【技巧点拨】 1.运用“三看三差三思考的方法”:一看标题,二看首尾段,三看关键词句。围绕三方而进行思考:①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说明?②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③从哪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2.表述方法: 事物说明文:说明的主要内容=说明对象+特征。 事理说明文:对说明中心进行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教程》

《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教程》第一部分 语音基础知识 概论 播音员,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进行着传播信息的创造性劳动。 而普通话则是这种创造性劳动的最基本的手段。 那么,什么是普通话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怎样理解普通话定义? 1、为什么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而不以其他地方的语音为标准音? 答: 任何方言都可以作为标准语音,张太炎曾建议用武汉话作为语音标准,古往今来民族共同语都是以政治文化中心的语音做为标准。由此可见,今天我们把北京话定为普通话的标准是历史的必然。 日本广播协会NHK声称代表了日本标准语音, 英国广播公司BBC号称代表着最标准的英语. 他们的语言能以代表自己国家最标准的语言为荣. 我们也不能降低对语言的要求.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为什么不说以北方话为标准音? 答:

北方话是地区方言,北京话是地点方言。点比区更具体更精确。(地区方言差别很大,地点方言则很精确。) 3、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为什么不说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呢? 答: 北京话是地点方言,北方话是地区方言。主要是为了解决词汇问题,因为北京话是地点方言,词汇受限;而北方话是地区方言,词汇丰富。 例如: 普通话里的妻子,以北方方言来说: 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的词汇: 比如: 老婆、媳妇、婆姨等。 又如: 普通话里的“跑”以xx化来说: 有“颠儿“ ”撒鸭子”,而其就不能做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所以要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而不能以北京话做为基础方言。 4、语音、词汇、语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是词语句子的物质外壳,靠着语音的帮助,人们的思想才能固定在词和句子之中。 现代汉语的一般词汇几乎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迅速的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 下放、上山下乡,下海,下岗。这些词汇都具有时代的基本特征。

广播电视台创建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汇报修订版

广播电视台创建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汇报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金乡县广播电视台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估组专家: 首先我代表金乡县广播电视台全体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 金乡县广播电视台由设立于1958年的金乡广播站发展而来。目前设新闻、生活、影视三个频道及办公室、财务室等6个职能科室,现有干部职工105名。开办有《金乡新闻》、《蒜乡播报》、《今日聚焦》、《蒜乡农事》等19个自办电视栏目,每天自办节目播出时间为120分钟。另有一个广播频率,一个广电专业网站。 作为媒体单位,近年来县广播电视台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和省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按照县语委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我台的语言文字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组织健全,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县广播电视台始终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由台长任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今年根据

迎评工作要求,我们又专门成立了迎评领导小组,对迎评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出台了迎评实施方案。 二、突出重点,建章立制,努力体现广播电视语言文字工作特色 语言文字规范化是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新闻媒体发挥“喉舌”作用、做好宣传工作的保证。在抓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建章立制,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各项考核奖励制度,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列入全体干部职工的基本行为规范,列入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保证这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纳入全台日常工作管理 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要求》、《建立普及普通话工作责任制》等10多项制度。对语言文字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与广播电视台整体节目质量考核接轨,与节目采编制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对提高全台工作人员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增强工作责任心,优化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节目制作和办公环境用字,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有关规定,我台自办的广播、电视栏目全部使用普通话播音;

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和特点

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和特点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一个学期,共3学分,本课程课内学时为54。 本课程包括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语音、语法、词义、文字和书面语、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十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再分若干章节,循序渐进,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导言: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认识语言的性质;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的含义。第三章语音:认识语音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认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及其特点;掌握音位及音位组合的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的语音。第四章语法:认识语法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掌握语法中的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并能结合语言事实进行分析;认识变换的意义;认识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的特点。第五章词义:认识词汇的构成和词义的特点;掌握词义的聚合与组合;词语在思想表达中的灵活运用。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认识文字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文字的起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字改革的原因与基本方向;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认识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应以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语言;了解语言发展的特点;认识语言的分化与统一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这种发展与语言规范的关系。第八章语言的接触:认识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语言的融合及其原因和语言接触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形式。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了解语音、语法、词汇和词义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本课程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技巧 第一节教学语言表达的要求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过程属于精神生产劳动;教学感染力的基础是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的三种基本功是:语言表达艺术、文字表达艺术、情态表达艺术。 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训——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考核指标(权重15%): A级: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强;语言干净利索,无废话,无赘语,语言连贯流畅;嗓音宏亮,吐字清晰,节奏感强,语调变化有序;语音准确。 C级:基本用学科的专业术语讲授;语言表达基本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无语病,逻辑性较强;语言较干净利索;嗓音较响亮,吐字较清晰,语流较连贯,节奏感较好,注意语调的变化;语音较准确。 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主要训练吐字、节奏,强调语调的作用,避免粘、拖、弱、错。 一、研究教学语言表达的意义 教学语言是教学时使用的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尽管各种现代教学技术使用得越来越多,但教学语言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传播手段也取代不了的。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修养与表达技巧,常常使教学艺术锦上添花。相反,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不清,往往导致教学的失败,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掌握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艺术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追求。 1、教学语言表达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的,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也通过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师全部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学的效果。一般而言,教学语言的清晰度和严密度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教师的讲解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相关。教学语言清晰度指的是语言表达得是否清晰流畅。教学语言的严密度是教师语言表达的内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